《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正當袁世凱調兵遣將,準備進攻南方的革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

孫中山為首的革命一黨一人在發動「二次革命」前,已與白朗取得了聯繫,並派人在白朗的部隊中工作。

正當袁世凱調兵遣將,準備進攻南方的革命軍之際,河南省一柄一民一黨一幹事閻子固曾動員白朗「在淮上起事接應」1。

白朗也曾派人到武漢,與革命一黨一人接洽。

「二次革命」戰爭爆發後,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黃興又於7月20日寫信給白朗,向他提出了「乘虛直搗」豫鄂,配合討袁作戰的建議。

雖然信使在開封被反動軍一警逮捕殺害,白朗並不知道黃興的具體意見,但這一時期,白朗起義軍轉戰於已被北洋政一府所控制的豫鄂兩省,積極打擊反動地方武裝,牽制了北洋軍的部分兵力,威脅著被袁世凱視為生命線的京漢鐵路,客觀上配合了革命一黨一人發動的討袁戰爭。

一、克唐縣,占禹州

正當北洋軍沿京漢路南調,準備向南方革命軍發動進攻之際,白朗於1913年5月底6月初分兵兩路,積極展開活動。

一路由高鑫、宋一眼率數百人,在許昌、襄城、葉縣一帶襲擾敵人;另一路由白朗親率二千餘人,南下唐縣(今唐河)、泌一陽一一帶,聲言攻佔唐、泌等處後,即「與高鑫、宋一眼合股通南方,以圖大舉」1。

河南都督張鎮芳急忙商請河南護軍使雷震春,派一團一長任昶武、南一陽一鎮守使田作霖率部「追剿」高、宋起義軍;派河南陸軍第一師第三旅旅長王毓秀率一個一團一「兜剿」白朗所率的起義軍。

白朗利用唐、泌守軍的離心傾向,事先與唐縣守軍取得聯繫,於5月31日夜一舉攻克該縣,繳獲大炮六門、機槍兩挺和許多槍械子彈,並爭取豫軍一個營起義。

白朗破唐縣後,立即率部北上,連克源潭、饒良、麥北、下窪、金湯寨,直一逼一裕州(今方城)。

雷震春慌忙命右翼幫統王茂元率兩個營星夜趕赴裕州堵截;由駐馬店下車的王毓秀部亦由泌一陽一、唐縣分路追擊。

白朗聞訊後,便率部西入檀山,復經南召直趨魯山。

雷震春急令王茂元部由襄城兼程西進,改援魯山。

起義軍改變攻魯計劃,轉移至魯山西北的深山密林處,甩掉尾追之敵,然後穿山越嶺,採取奇襲戰術,直趨禹州。

禹州位於襄城以北。

6月14日,該縣城內正為不久前被起義軍擊斃的一團一勇開追悼會。

白朗軍混在群眾中,趁機入城,攻取南門大街,並向憑借西街寨門頑抗的民一團一勇一猛進攻。

城內守軍約三百人,驚慌失措,棄械而逃。

起義軍繳獲頗多。

15日晚,起義軍主動撤離禹州城,直趨郟縣、寶豐。

在郟縣以北八里之白廟寺,擊退了雷震春所部三個營的堵截,轉入魯山西北山區。

這時,起義軍聲威大振,「一時望風而歸者,不數日間達一千五百人。

所得軍器,亦極一精一銳」2。

隊伍發展至五六千人。

二、西破淅川,南據棗一陽一

起義軍轉回魯山地區後,雷震春率左翼統領申保亨,於6月21日由許昌進駐寶豐,調集部隊,佈置對起義軍的圍攻。

其部署是:旅長王毓秀所部開赴魯山,由東南向西北「搜剿」;左三營管帶金聚率部開赴半扎(臨汝南三十二里),由北向南「搜剿」;右三營管帶雷存修率部開赴大營,由東向西「搜剿」;西大社社董督率社勇堵截山口,防止起義軍西走;管帶鞠得勝率馬隊在襄城、葉縣、舞一陽一、裕州、南召、魯山等處巡邏。

此外,還收買和派遣間諜、坐探,進行偵察破壞活動。

雷震春把這一部署吹噓為「四面圍剿之法,為一鼓蕩平之計」。

並向陸軍部誇口說:一定要「嚴緝首要,以期拔本塞源,永絕後患。」

1正當雷震春調動部隊部署圍攻之際,起義軍悄悄離開山區西行,於6月底奔襲數百里外的盧氏城。

7月1日,攻佔浙川縣的西坪。

2日,攻佔豫、鄂、陝交界的重鎮荊紫關。

駐守荊紫關的王天祐率殘部向浙川逃跑,起義軍乘勝追擊,一舉攻克浙川城。

至此,雷震春的「四面圍剿」計劃完全落空,而鄧州(今鄧縣)、內鄉、鎮平等縣頻頻告急,紛紛請派援兵。

鎮守南一陽一的周符麟,急不可待地連電袁世凱和陸軍總長段祺瑞,聲稱如不及時增援,不但鄧州、內鄉等縣難保,即南一陽一亦岌岌可危,進而提出給他「另委一相當之事」1,準備臨陣脫逃。

起義軍攻佔浙川後,又揮師南下,進至鄂北的鄖縣境內。

此時已投靠袁世凱的副總統黎元洪立飭鄂、豫、陝三省軍隊,不分省界,聯合「會剿」。

7月14日,起義軍與三省聯軍激戰於均縣賈家寨以東,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彈藥消耗甚多,故未緊追敗敵。

隨後,起義軍乘船渡丹江東進,消滅了阻攔的敵軍,復北入豫境。

17日進圍鎮平縣,威一逼一南一陽一。

張鎮芳急電奉軍第二混成旅旅長吳慶桐,請他派兵一一團一救援。

8月,起義軍又擊敗周符麟部於百泉山,獲大炮數門,槍械甚多。

隨後,再次進入河南唐縣、泌一陽一、桐柏和鄂北天河口等地,並在桐柏縣建立第二個游擊基地。

9月下旬,白朗又率部南進至鄂北隨(縣)、棗(一陽一)地區。

25日夜,在棗一陽一守軍兩個連內應下,攻佔縣城。

起義軍逮捕了橫行霸道、荼毒居民的外國傳教士數名。

棗一陽一被佔後,吳慶桐電令駐樊城之第五一團一派步兵一營、駐鍾祥之第五一團一第一營派步兵三連,由西、南兩個方向進攻棗一陽一;令駐隨縣之第四一團一分扎邊界防堵;由幫統李治雲和一團一長趙福匯所率之部隊也分別進至棗一陽一城下,形成四面包圍。

起義軍據城固守,擊退敵人多次進攻,斃敵一團一長、副官各一名。

黎元洪下令調撥重炮兩門,加緊轟城。

起義軍為保存實力,於10月6日晚從北門突圍西行。

雖敵軍「四面雲集」,結果依然「莫之阻也」2。

大量敵人被起義軍牽著鼻子一團一團一亂轉。

三、襲魯山,占寶豐

起義軍從棗一陽一突圍後,旋即轉移至唐縣、泌一陽一、裕州、舞一陽一一帶,於1913年10月中旬,進入魯(山)、寶(豐)地區。

10月19日晨,進攻魯山城,因守軍有備,攻城不克,遂退至魯山西北山區。

張鎮芳急令河南第一師師長張錫元和旅長王毓秀分別率部「進剿」。

起義軍依托高山密林,與優勢敵人周旋。

22日,在一娘一娘一山、青條嶺、椅子圈一帶與「進剿」軍激戰。

23日,又在鋸齒嶺阻擊敵人。

「進剿」軍既怕起義軍夜襲,又怕起義軍乘虛攻取魯山城,所以只能朝發夕歸,不敢在山地駐紮。

起義軍稍事休整後,即準備進攻寶豐城。

首先派人潛入城內,主力於11月11日從百餘里外向寶豐疾馳。

次日凌晨,趁守城民一團一睏倦之際,城內的起義軍縱火擾敵,城外的起義軍立即架梯登城,一舉攻佔寶豐。

這時,新任河南護軍使趙倜正率馬步四營前往魯山途中,忽聞寶豐被佔,「即派馬飛調赴魯山之隊回剿」1。

起義軍稍事抵抗,即撤出縣城,回到魯山西北山區。

隨後,又揮師南下,轉至南一陽一地區。

不少反袁的進步青年以及基層的革命一黨一人投奔起義軍,原季雨霖1第八師的士兵也紛紛攜械投奔。

自1913年5月至11月,半年之內,白朗起義軍轉戰豫、鄂兩省,共牽制了北洋軍及地方部隊約五個一團一和十四、五個營的兵力,相繼攻破十多個城鎮,殲滅了敵人部分有生力量,不僅使鄂豫兩省的軍政頭目惶恐不安,而且驚動了袁世凱和北洋政一府。

這時,起義軍已發展到近萬人,並打起了「中華民國撫(扶)漢討袁軍」的旗號。

隨著快槍、大炮等新式武器日益增多,部隊的編制也有了變化。

起義軍已分為步、馬、炮、工、輜,「扎立營寨,放哨巡邏,悉如軍隊」2。

這些重要變化,標誌著這支起義武裝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第二節 英國以武力推銷鴉片,發動侵華戰爭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第四節 英軍首次北犯與清軍定海抗戰第五節 廣東軍民的抗英作戰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沿江軍民英勇抗戰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第三節 北攻湘鄂與東取金陵第四節 定都金陵後的軍政決策第五節 北伐第六節 西征第七節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第一節 英法等國企圖擴大在華殖民特權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第三節 英國製造借口,挑起戰爭第四節 廣東軍民抗擊英法聯軍的進犯第五節 英法聯軍第一次北犯第六節 英法聯軍第二次北犯第七節 英法聯軍第三次北犯第八節 清軍戰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第一節 天京內訌後的戰爭形勢第二節 石達開率軍遠征與最後失敗第三節 二破江北大營與三河鎮大捷第四節 二破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滬第五節 安慶會戰第六節 李秀成部回師江浙與再攻上海第七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失敗第八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第二節 轉戰皖豫邊,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第三節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並肩戰鬥第四節 與太平軍餘部合編,繼續堅持反清戰爭第五節 捻軍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第二節 大成國起義戰爭第一節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第二節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第三節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第四節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第五節 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第二節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準備第三節 北疆的收復第四節 南疆的收復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第六節 戰爭勝利的原因第一節 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軍事形勢第二節 山西、北寧之戰第三節 戰爭的擴大第四節 清廷對法宣戰及雙方戰略方針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第六節 北圻陸路反攻作戰第七節 戰爭的結局與經驗教訓第一節 戰前形勢第二節 日本侵華的軍事準備與中國的軍事概況第三節 戰爭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第四節 平壤之戰第五節 黃海海戰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第七節 山東半島之戰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第九節 東北和山東人民的英勇抗戰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第十一節 台灣軍民的艱苦抗日第十二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第四節 大沽、天津之戰第五節 北京之戰第六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七節 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沙俄入侵東北的準備及部署第二節 清朝在東北三省的設防和戰備第三節 戰爭經過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第五節 清軍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英俄兩國對我國西藏的爭奪第二節 英國的戰爭準備與西藏的戰備設防第三節 曲眉仙角、古魯之戰第四節 江孜之戰第五節 拉薩失陷與《拉薩條約》的簽訂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第三節 漢口、漢陽保衛戰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第五節 辛亥革命戰爭的經驗與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篡權後的倒行逆施第二節 袁世凱鎮壓革命黨的作戰總方針和革命黨人的討袁決策第三節 江西討袁作戰第四節 江蘇討袁作戰第五節 各省討袁相繼失敗第六節 討袁戰爭的教訓第一節 起義武裝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第四節 西進陝甘,由勝轉敗第五節 回師豫西,最後失敗第六節 白朗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復辟帝制第二節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第三節 四川戰役第四節 湘西之戰第五節 滇桂邊之戰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第七節 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第一節 護國戰爭後的國內形勢和護法運動的發生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第三節 北軍第一次攻湘之戰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第六節 粵、閩、贛地區的作戰第七節 護法軍政府改組與孫中山離粵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第二節 沙俄策動呼倫貝爾「獨立」和烏泰叛亂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內蒙的進犯第四節 《恰克圖協約》的簽訂和擊退巴布扎布匪軍對內蒙的竄擾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國唆使西藏親英分子發動叛亂第二節 川滇兩省出兵平亂第三節 川軍攻佔鄉城,穩定川邊局勢第四節 英國分割西藏陰謀的破產第五節 戰爭的經驗教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