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11月初,上海、浙江、江蘇先後宣佈獨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

當漢一陽一激戰之際,蘇浙聯軍正會攻南京。

11月初,上海、浙江、江蘇先後宣佈獨立,但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東南重鎮南京,尚為清廷所控制,並駐有重兵。

這對臨近各省是個很大的威脅。

革命一黨一人幾次策動守軍起義均未成功。

蘇浙滬革命一黨一人為了減輕武漢的壓力,發展東南地區的革命力量,決定聯合攻取南京。

一、駐寧新軍與舊軍的鬥爭

南京城內,原駐有以徐紹楨為統制的新軍第九鎮步兵第十七協,第十八協三十六標一個營,及炮標、騎標、工程、輜重等營,總人數約七千人。

另有江防會辦、江南提督張勳統率的江防軍二十營,趙會鵬統率的江寧巡防軍五營,王有宏統率的新防軍(又稱緝私隊)十營,由未裁綠營及饑民新編成的巡防軍十營,江寧將軍鐵良新練的步兵一標、炮兵一營及督署衛隊等,分駐城內外。

舊軍總兵力約二萬人。

著名的革命一黨一人趙聲等曾在第九鎮進行兵運工作,因而該鎮官兵具有一定的民一主革命思想。

武昌起義後,該鎮官兵進一步向革命方面轉化。

兩江總督張人駿和江寧將軍鐵良認為新軍不可恃,不予補充彈藥,並派江防營進行監視。

10月31日,張人駿又命第九鎮限期從市內移防至距城六十五里的秣陵關,由江防營及巡防營負責城內守衛,每人補充子彈五百發。

第九鎮官兵對此憤憤不平,紛紛要求起事,但苦無彈藥,不敢輕動。

第九鎮移駐秣陵關後,張勳等派人監視,觀察動靜,並企圖謀刺徐紹楨。

徐紹楨本無意革命,但被張人駿、鐵良所一逼一,且各標營的革命呼聲甚高,遂下決心聯絡革命一黨一人,舉行起義。

他一面派人去上海領取彈藥,一面入城聯絡巡防軍、督署衛隊為內應,相約於11月8日以演習為名,同時行動,襲取南京城。

不料城內一些同情革命的人自行於7日倉促發動,被張勳調兵鎮壓,很多革命一黨一人犧牲。

清軍緊閉城門,嚴密戒備,並增派步兵三個營、騎兵一個營防守雨花台,在通濟門、漢西門增設了山炮和機關鎗。

第九鎮聞城內起事,遂於11月8日誓師,兵分三路,進攻南京城。

其部署是:右路以步兵第三十六標第三營(缺一隊)、騎兵第九標第一營(缺一隊),經曹家橋向通濟門進攻;進城後,佔領督署。

左路以步兵第三十三標第三營、騎兵第九標第三營,經鐵心橋、安德門向漢西門進攻;進城後,消滅清涼山守軍,佔領餉械局。

中路以步兵第三十四標、騎兵第九標第二營,經姑一娘一橋、花神廟向雨花台進攻;進城後,分軍渡江,佔領浦口。

同時,約鎮江步兵第十八協第三十五標進攻朝一陽一門;進城後,佔領將軍署。

當時,第九鎮官兵每人只有子彈三五發,重武器則有炮無彈。

上午11時,各路部隊在無名緯河南岸高地集結待命,準備夜間行動。

中路的騎兵因求戰心切,竟不顧統一號令,單獨北進,在一逼一近雨花台時,遭清軍炮擊,退至花神廟。

這時,步兵三十三、三十四兩標,也先後發起進攻,因無統一指揮,形成各自為戰。

黃昏,中路部隊向雨花台發起衝擊,遭敵火力壓制,傷亡較大。

當晚,革命軍連續三次衝鋒,終因彈藥不足,守軍工事堅固,未能奏效。

待至9日拂曉,革命軍彈藥用盡,被迫退往鎮江。

二、蘇浙聯軍會攻南京(參見附圖二十五)

(一)聯軍總司令部成立和攻城作戰部署

新軍第九鎮進攻南京失敗後,徐紹楨赴上海與革命一黨一洽商。

上海都督陳其美與江、浙各省起義軍將領集會,決定組織蘇浙聯軍,攻取南京,配合武漢革命軍的作戰,發展東南各省的革命形勢。

會議推徐紹楨為總司令,設司令部於鎮江,設總兵站於上海。

11月15日至20日,各處革命軍陸續集中於鎮江及其西南地區。

計有:江蘇軍步兵四營、炮兵一隊、騎兵一隊,約三千人,由劉之潔統帶,駐句容、丹一陽一等地;浙江軍步兵二標(缺二營)、游擊隊二營、騎兵一隊、炮兵一營(攜炮四門)、工程輜重各一隊,共三千餘人,由朱瑞統帶,駐高資;淞軍1步兵六百人,由黎天才統帶,駐鎮江金山河;滬軍步兵一千人,由洪承典統帶,駐鎮江;鎮江軍步兵二協,約四五千人,由林述慶、柏文蔚統帶,駐高資、下蜀和鎮江。

此外,還有前來會師的其它零星部隊和起義海軍艦艇十四艘。

總兵力一萬四千餘人。

在聯軍開始集結的同時,總司令部召開了兩次軍事會議,研究確定先驅逐南京城外清軍,奪取鎊要塞炮台,再攻取南京城。

具體部署如下:以淞軍為右翼,攻取烏龍山及幕府山炮台;浙江軍為中路,由麒麟門進佔紫金山,向朝一陽一門、太平門進攻;江蘇軍為左翼,經淳化鎮向雨花台進攻;鎮江軍為預備隊,隨同中路前進,進攻天保城;滬軍擔任警戒;海軍配合陸軍進攻,掩護、運載陸軍登岸;鎮江軍一部及揚州徐寶山部進攻浦口,斷敵退路。

(二)聯軍三面進攻,奪占城外各要點

南京城垣高厚,北有烏龍、幕府兩山,南有雨花台,紫金山天保城扼其中,均築有堅固工事。

城內外炮台環列,易守難攻。

清軍司令部設在北極閣。

紫金山有野炮十七門,雨花台有要塞重炮一門,各城門配有野炮多門,由江防營分別監守。

皇城內有旗兵及巡防兵五營,準備三路機動。

其餘兵力分駐於城內外各炮台及交通要道,每處有一營至數營不等。

清軍晝夜巡邏,防守嚴密,但士氣低落,有不少官兵同情革命。

11月24日夜,右路淞軍和浙江軍一營,乘兵艦直趨烏龍山麓,在守台官兵內應下,很快攻佔了烏龍山炮台。

25日晨,又

將幕府山炮台佔領。

革命軍當即用炮台的大炮向清軍北極閣司令部及獅子山炮台轟擊。

清軍慌作一一團一,水師營參將率戰船四十隻歸順,下關東西炮台守軍亦降。

同日,中路浙江軍進至馬群,清軍五個營據守四道防線,進行頑強抵抗。

經數小時激戰,浙江軍突破敵人防線,斃傷清軍甚眾。

清軍統領王有宏亦被擊斃。

下午2時,又攻佔孝陵衛,前出至紫金山一線。

26日,清軍以三營兵力向幕府山、以五營兵力向孝陵衛實施反擊,均被聯軍擊退,縮入城內。

此時,左路江蘇軍已佔領上方鎮、高橋門,進一逼一雨花台。

(三)聯軍攻佔南京城

11月27日,聯軍進行攻城準備。

28日,中路浙江軍向朝一陽一門發起攻擊,因攻城器械不足,多次擲放炸藥轟城不果,並遭天保城清軍炮火襲擊,傷亡多人。

左路江蘇軍進攻雨花台,亦未奏效。

第一次攻城遂告失敗。

為了迅速攻下南京城,聯軍總司令部決定集中鎮江軍、浙軍、滬軍近萬人,合力進攻天保城。

另以江蘇軍一部進攻雨花台,作為牽制。

天保城位於紫金山半山腰,地勢險要,上築要塞炮台,有炮十餘門、機關鎗四挺,由江防兵一營及旗兵四百人防守。

11月30日,聯軍向天保城發起攻擊,清軍據險頑抗。

在敵火炮和機關鎗掃射下,聯軍

傷亡較大,無法前進。

隨後,聯軍組織敢死隊,以一隊從紫金山正面攻天保城東側,另一隊攻其側背。

第二次攻擊發起後,敢死隊不怕犧牲,攀巖登壁,勇一猛一衝鋒,各軍亦相繼跟進。

清軍不支,遂假示投降。

聯軍受騙,死傷百餘人。

革命軍官兵憤極,冒死前進。

經一一夜激戰,將守敵全部殲滅。

聯軍控制了這一俯瞰全城的制高點後,即於次日凌晨用繳獲的大炮向朝一陽一門、富貴山、太平門等處轟擊,連連命中目標。

此時,雨花台也被江蘇軍攻佔。

由於圍繞南京的制高點相繼為聯軍所控制,城內清軍頓形動遙張人駿、鐵良等於當天夜間逃遁;張勳率部由漢西門逃出,經浦口逃往徐州;城內殘存的清軍開城投降。

12月2日,聯軍開進南京城,受到城內居民熱烈歡迎。

蘇浙聯軍在兵力數量上不佔優勢,其所以能取得攻城作戰的勝利,主要由於來自不同地區的各支武裝能夠一團一結一致,在聯軍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下,協同作戰,發揚了不怕犧牲和壓倒敵人的一精一神;在作戰指揮上,注意集中兵力各個攻佔制高點,迫使清軍喪失守城的信心,從而比較順利地奪取了南京城。

蘇浙聯軍攻取東南重鎮南京,對袁世凱是個沉重打擊,大大減弱了北洋軍攻陷漢口、漢一陽一的意義;對資產階級革命派是個很大的鼓舞,開始扭轉了革命軍株守武昌的不利形勢。

從此,革命一黨一人以南京為基地,形成一個新的革命中心,並為南京臨時政一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矗

三、臨時政一府的成立和反對袁世凱

篡權鬥爭的失敗

武昌起義後,隨著全國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政一府。

但這時,一些革命一黨一人的權勢思想、地域觀念和宗派情緒有了發展,革命營壘中原有各派系間的矛盾日趨尖銳。

經過分化、組合,形成了湖北、江浙兩大集一團一。

兩集一團一對於臨時革命政一府的人選和所在地點爭論不休,相持不下,以致造成臨時政一府難產,同時,也喪失了聯合起來,共同反擊北洋軍的有利時機。

袁世凱的北洋軍雖然攻佔了漢口、漢一陽一,但已師老兵疲,官兵厭戰情緒日益增長。

而這時北方和東北的革命運動正在蓬勃展開,南方獨立各省正派出援兵源源向武昌集中。

北洋軍不僅無力攻佔武昌,而且後方不穩,進退兩難。

在這種局勢下,袁世凱便加緊施展誘和伎倆,以達到其撲滅革命和篡奪革命果實的目的。

他勾結英國駐中國大使朱爾典,通過英國駐漢口總領事戈飛出面調停,提出停戰議和的建議。

當時在國內的革命一黨一某些領一導一人,不僅看不到有利的革命形勢,相反對袁世凱心存畏葸和幻想,加之受到妥協勢力的包圍,因而表示願意和談。

12月18日,雙方代表在上海開始「南北和談」。

在袁世凱的脅迫和帝國主義的干預下,南方代表表示,只要袁世凱贊成共和,一逼一清帝退位,就可以將大總統職位讓給他。

當時,許多革命一黨一人紛紛反對議和,主張組織北伐軍,用武力完成南北統一,但他們的正確主張不佔主導地位,無法阻止和議的進行。

正當南北代表進行和談之際,革命領袖孫中山於12月25日從海外回到國內。

因眾望所歸,於29日被獨立各省代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以南京為中央臨時政一府所在地。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宣告成立。

盡避孫中山對袁世凱有所戒備,但因受到革命政一府內部妥協勢力的脅迫,和他本人有「但求早固國基」的思想,故在被選為臨時大總統後,不得不致電袁世凱,作出了「暫時承乏」,「虛位以待」的承諾。

袁世凱對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甚為不滿,通電指責南方

先組政一府,選舉總統,違背和談協約。

袁還唆使北洋將領段祺瑞、馮國璋等四十餘人發出通電,主張君主立憲,反對共和,聲言要以「開戰」來解決政體問題。

在袁世凱的軍事訛詐面前,孫中山針鋒相對,激勵各地軍民,積極準備北伐。

他指出:和議無論如何,北伐斷不可懈。

1月11日,孫中山宣佈自任北伐軍總指揮,黃興為北伐陸軍參謀長,並制定了六路北伐計劃:「以鄂、湘為第一軍,由京漢路前進;寧、皖為第二軍,向河南前進,與第一軍會合於開封、鄭州之間;淮、揚為第三軍,煙台為第四軍,向山東前進,會於濟南;秦皇島合關外之軍為第五軍,山(晉)、陝為第六軍,向北京前進。

第一、二、三、四軍既達第一步目的後,再與第五、六軍會合,共撲虜廷」1。

1月13日,北伐軍在津浦鐵路上首戰告捷,敗清軍於宿州等地,戰略重鎮徐州不戰而下。

湖北的革命軍則由襄樊東下隨、棗,並北出河南唐河、鄧縣,威脅南一陽一、洛一陽一。

段祺瑞害怕後路被切斷,急忙將其大營由孝感撤至信一陽一。

當時,袁世凱所擁有的反革命軍隊,總數不超過十萬,所控制的地區,只有河南、山東、直隸等少數省份。

而分別集結在湖北、江蘇兩省的革命軍各約有十萬之眾,加上其它各獨立省的軍隊,總數不下三四十萬人。

北方各省的革命一黨一人也在積極活動,準備與北伐軍遙相呼應。

如果革命軍堅持北伐,袁世凱的北洋軍有可能被擊敗,革命形勢將起重大變化。

但就在這時,帝國主義公開為其新的代理人袁世凱撐腰。

它們聲稱只有由袁世凱統一南北,才肯承認中華民國政一府,並從財政上、軍事上、輿論上對南京臨時政一府施加巨大壓力。

在臨時政一府中的立憲派、舊官僚,則故意製造種種困難,借此脅迫孫中山妥協;革命一黨一的一些主要領一導一人,在右傾妥協勢力包圍和影響下,也動搖後退;許多獨立省擁兵自重,無意北伐。

在內外交迫下,不但使北伐半途而廢,孫中山也「心灰意冷」,再次被迫表示,只要得到清帝退位的確切消息,袁世凱公開宣佈贊成共和,他就立即辭職,由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得到孫中山讓權的諾言後,又迫使臨時政一府承認了關於大清皇帝退位後之《優待條例》,便一逼一迫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帶著六歲的小皇帝溥儀,在養心殿下詔宣佈退位。

13日,袁世凱通電南京臨時政一府,聲稱「共和為最良國體」,作出了「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見於中國」的虛假保證。

同日,孫中山提出辭職咨文。

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隨後,又選黎元洪為副總統。

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派,曾想以奠都南京、袁世凱到南京就職、遵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等條件來約束袁世凱的獨一裁野心,保證在中國推行資產階級民一主政治。

但在袁世凱的欺騙恫嚇下,上述目的均未實現。

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職,其他一些同盟會領一導一人也「相率下野」。

在內外反動勢力聯合進攻下,軟弱的資產階級節節退讓,由無數革命志士流血犧牲換來的新生的資產階級革命政權,僅僅存在三個月,即被扼殺了。

政權落到了袁世凱手裡,開始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第二節 英國以武力推銷鴉片,發動侵華戰爭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第四節 英軍首次北犯與清軍定海抗戰第五節 廣東軍民的抗英作戰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沿江軍民英勇抗戰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第三節 北攻湘鄂與東取金陵第四節 定都金陵後的軍政決策第五節 北伐第六節 西征第七節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第一節 英法等國企圖擴大在華殖民特權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第三節 英國製造借口,挑起戰爭第四節 廣東軍民抗擊英法聯軍的進犯第五節 英法聯軍第一次北犯第六節 英法聯軍第二次北犯第七節 英法聯軍第三次北犯第八節 清軍戰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第一節 天京內訌後的戰爭形勢第二節 石達開率軍遠征與最後失敗第三節 二破江北大營與三河鎮大捷第四節 二破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滬第五節 安慶會戰第六節 李秀成部回師江浙與再攻上海第七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失敗第八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第二節 轉戰皖豫邊,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第三節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並肩戰鬥第四節 與太平軍餘部合編,繼續堅持反清戰爭第五節 捻軍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第二節 大成國起義戰爭第一節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第二節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第三節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第四節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第五節 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第二節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準備第三節 北疆的收復第四節 南疆的收復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第六節 戰爭勝利的原因第一節 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軍事形勢第二節 山西、北寧之戰第三節 戰爭的擴大第四節 清廷對法宣戰及雙方戰略方針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第六節 北圻陸路反攻作戰第七節 戰爭的結局與經驗教訓第一節 戰前形勢第二節 日本侵華的軍事準備與中國的軍事概況第三節 戰爭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第四節 平壤之戰第五節 黃海海戰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第七節 山東半島之戰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第九節 東北和山東人民的英勇抗戰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第十一節 台灣軍民的艱苦抗日第十二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第四節 大沽、天津之戰第五節 北京之戰第六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七節 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沙俄入侵東北的準備及部署第二節 清朝在東北三省的設防和戰備第三節 戰爭經過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第五節 清軍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英俄兩國對我國西藏的爭奪第二節 英國的戰爭準備與西藏的戰備設防第三節 曲眉仙角、古魯之戰第四節 江孜之戰第五節 拉薩失陷與《拉薩條約》的簽訂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第三節 漢口、漢陽保衛戰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第五節 辛亥革命戰爭的經驗與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篡權後的倒行逆施第二節 袁世凱鎮壓革命黨的作戰總方針和革命黨人的討袁決策第三節 江西討袁作戰第四節 江蘇討袁作戰第五節 各省討袁相繼失敗第六節 討袁戰爭的教訓第一節 起義武裝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第四節 西進陝甘,由勝轉敗第五節 回師豫西,最後失敗第六節 白朗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復辟帝制第二節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第三節 四川戰役第四節 湘西之戰第五節 滇桂邊之戰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第七節 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第一節 護國戰爭後的國內形勢和護法運動的發生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第三節 北軍第一次攻湘之戰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第六節 粵、閩、贛地區的作戰第七節 護法軍政府改組與孫中山離粵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第二節 沙俄策動呼倫貝爾「獨立」和烏泰叛亂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內蒙的進犯第四節 《恰克圖協約》的簽訂和擊退巴布扎布匪軍對內蒙的竄擾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國唆使西藏親英分子發動叛亂第二節 川滇兩省出兵平亂第三節 川軍攻佔鄉城,穩定川邊局勢第四節 英國分割西藏陰謀的破產第五節 戰爭的經驗教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