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究其原因,除了清廷政治腐敗外,在軍事上也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

這次反抗英國入侵西藏的戰爭,是在高寒山地進行的,盡避中國在地形氣候、兵力動員、物資補給等方面具有十分有利的條件,但是最後仍以失敗告終。

究其原因,除了清廷政治腐敗外,在軍事上也有許多值得重視的教訓。

一、清政一府對外妥協,實行不抵抗政策,使西藏地方政一府和軍隊陷入孤立無援境地

清政一府在義和一團一運動和八國聯軍入侵的衝擊下,元氣大傷,為了維持其反動統治,對帝國主義更加卑躬屈膝,以求苟安一時。

戰前,清政一府對於中國的近鄰尼泊爾、不丹、哲孟雄等國不積極進行聯合抗英的爭取堡作,結果在英國的威脅利誘下,這三個鄰國成了英軍侵藏的基地,增加了西藏軍民抗英戰爭的困難。

英國武裝入侵後,清政一府執行不抵抗政策,嚴令各地文武官員「不准與英兵生事」,嚴重束縛了西藏軍民的抗英手腳,使英國輕易地佔領了許多隘口、要塞。

曲眉仙角之戰,英軍殘暴地屠一殺我國人民,清政一府不但不加譴責,反而稱頌侵略軍「恩威並著,造福西藏」1,其媚外行徑到了極為可恥的程度。

為迫使西藏地方政一府聽其號令,清政一府對西藏人民的抗英鬥爭不僅不予支持,反而采勸釜底一抽一薪」的反動政策。

駐藏大臣有泰甚至顛倒黑白,把戰爭的起因歸咎於藏民「不遵約束」,「執拗無理,膽大妄為」。

他聲稱「今欲折服其心,非任其戰任其敗終不能了局」2,因而對西藏噶廈屢次請調援兵和資助軍餉等不予置理,對達賴徵調援兵也百般阻撓,故意尋找借口,躲在拉薩不與英軍談判,任其長一驅一直一入,起了英國侵略軍幫兇的作用。

正是由於清朝中央政一府不僅不支持西藏地方政一府和軍隊的抗英戰爭,反而進行阻撓破壞,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戰爭的失敗。

二、不重視邊防建設,以致西藏地區部隊少,訓練差,武器裝備非常落後

由於清政一府不重視邊防建設,致使西藏防務廢弛,很多隘口、險路既未修築工事,也未派兵防守。

西藏地區遼闊,邊境線長達數千公里,而駐軍兵額只有三千餘人,顯然不敷分配,難免形成有險無防的局面。

1857年(咸豐七年),駐藏大臣赫特賀曾針對西藏地區兵力單薄,缺額嚴重,武器裝備殘缺不全的狀況,提出了改革方案,建議在額設三千人之外,另增二千一百六十五名「余侗,妥加訓練,以杜「臨時猝辦」兵不習戰的舊弊。

可是,腐朽的清政一府竟以「苦累番民」的罪名將其革職查辦。

由於軍隊平時缺乏訓練,組織紀律不嚴,因而戰鬥中進攻防守無一定隊形。

西藏民軍雖然作戰勇敢,但不善於利用地形,不懂得在隘口兩側構築既能發揚火力,又能隱蔽自己的工事,結果在敵人火力射擊下,傷亡很大。

此外,藏軍武器裝備極端落後,近一半人還在使用大刀、長矛。

火器主要是火繩槍,僅有的幾門舊式火炮,亦缺少瞄準裝置。

這些武器不僅射速慢,射距近,而且一精一度極差,不能有效地殺傷敵人。

所有這一切,也都是這次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

三、不懂得因地制宜,趨利避害,以己之長,擊敵之短

這次抗英戰爭是在高寒山地進行的,有它自身固有的特點。

這些特點對敵我雙方的作戰行動都有巨大的影響。

對英軍來說,雖然部隊訓練有素,武器裝備一精一良,作戰指揮能力較強,但很多士兵不適應高原氣候,染並凍傷等非戰鬥減員不斷增加,加上入侵異國,師出無名,以致士氣低落。

高原氣壓低,空氣密度小,風速風向變化莫測,從而影響了射擊的一精一度,相對減弱了英軍的火力優勢。

西藏地區人煙稀少,物產貧乏,英軍的一切供給,都要依賴於後方。

由於道路少,部隊愈深入,運輸線愈長,供一應愈加困難。

據統計,用一頭騾馬馱糧,從印度至江孜,只能剩下四磅可用的東西,其餘都在路上吃掉了。

又因交通容量有限,牲畜大量死亡,前送物資數量受到極大的限制。

所有這些,決定了英軍不可能投入大量的兵力。

英軍侵入西藏後,為了保障運輸線的暢通,必須派出部隊維護交通,因而能用於前線作戰的兵力,必然逐步減弱。

由於接濟困難,侵略軍在進軍拉薩途中,不得不二次返回春丕就糧。

這說明它只能採取緩慢推進的方針,不可能長一驅一直一入,也不可能實施大範圍的迂迴機動。

這些都是英軍難以克服的弱點。

西藏部隊雖然在訓練、裝備、指揮等方面不如敵人,但人數眾多,士氣旺盛。

他們適應環境,熟悉地形,可以就地籌糧募兵,依險據守,或出敵不意地襲擊敵人。

這些優越條件是敵人無法比擬的。

可是,藏軍未能因地制宜,趨利避害,以己之長,擊敵之短,能動地爭取戰爭的勝利。

作戰過程中,往往隊形過於密集,以致被敵炮火大量殺傷。

江孜反擊戰,雖能利用夜暗隱蔽接敵,但在衝鋒時過早大聲呼叫,被敵發覺,加之行動遲緩,以致影響了奇襲效果。

敵人侵入我境後,因供一應困難而影響前進速度,但藏軍卻未能有計劃地切斷敵人後方運輸線;在被迫撤退時,亦未實行堅壁清野,結果使敵人在江孜、拉薩獲得了不少軍一火和糧食。

對於運動之敵,雖曾有一部民軍沿途進行襲擾,但未能選擇隘口險路預先設伏,截擊敵人。

在曲眉仙角之戰中,藏軍只注意依托設在大道上的攔阻牆消極防堵,卻不注意利用兩旁山險側擊敵人,更不注意從敵後襲擊,反而遭敵迂迴側擊,被迫後撤。

事實證明,設牆防堵是無法抵擋侵略軍炮火轟擊的,但藏軍卻自始至終沒有改變這種打法。

江孜之戰,民軍主動出擊,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在兵力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圍敵三個星期而未主動攻擊,結果失去了一舉殲滅敵人的機會。

所有這些表明,忽視了因地制宜,趨利避害,以己之長,擊敵之短的作戰原則,是無法奪取主動,擺脫被動,避免失敗結局的。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第二節 英國以武力推銷鴉片,發動侵華戰爭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第四節 英軍首次北犯與清軍定海抗戰第五節 廣東軍民的抗英作戰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沿江軍民英勇抗戰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第三節 北攻湘鄂與東取金陵第四節 定都金陵後的軍政決策第五節 北伐第六節 西征第七節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第一節 英法等國企圖擴大在華殖民特權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第三節 英國製造借口,挑起戰爭第四節 廣東軍民抗擊英法聯軍的進犯第五節 英法聯軍第一次北犯第六節 英法聯軍第二次北犯第七節 英法聯軍第三次北犯第八節 清軍戰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第一節 天京內訌後的戰爭形勢第二節 石達開率軍遠征與最後失敗第三節 二破江北大營與三河鎮大捷第四節 二破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滬第五節 安慶會戰第六節 李秀成部回師江浙與再攻上海第七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失敗第八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第二節 轉戰皖豫邊,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第三節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並肩戰鬥第四節 與太平軍餘部合編,繼續堅持反清戰爭第五節 捻軍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第二節 大成國起義戰爭第一節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第二節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第三節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第四節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第五節 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第二節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準備第三節 北疆的收復第四節 南疆的收復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第六節 戰爭勝利的原因第一節 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軍事形勢第二節 山西、北寧之戰第三節 戰爭的擴大第四節 清廷對法宣戰及雙方戰略方針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第六節 北圻陸路反攻作戰第七節 戰爭的結局與經驗教訓第一節 戰前形勢第二節 日本侵華的軍事準備與中國的軍事概況第三節 戰爭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第四節 平壤之戰第五節 黃海海戰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第七節 山東半島之戰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第九節 東北和山東人民的英勇抗戰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第十一節 台灣軍民的艱苦抗日第十二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第四節 大沽、天津之戰第五節 北京之戰第六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七節 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沙俄入侵東北的準備及部署第二節 清朝在東北三省的設防和戰備第三節 戰爭經過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第五節 清軍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英俄兩國對我國西藏的爭奪第二節 英國的戰爭準備與西藏的戰備設防第三節 曲眉仙角、古魯之戰第四節 江孜之戰第五節 拉薩失陷與《拉薩條約》的簽訂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第三節 漢口、漢陽保衛戰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第五節 辛亥革命戰爭的經驗與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篡權後的倒行逆施第二節 袁世凱鎮壓革命黨的作戰總方針和革命黨人的討袁決策第三節 江西討袁作戰第四節 江蘇討袁作戰第五節 各省討袁相繼失敗第六節 討袁戰爭的教訓第一節 起義武裝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第四節 西進陝甘,由勝轉敗第五節 回師豫西,最後失敗第六節 白朗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復辟帝制第二節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第三節 四川戰役第四節 湘西之戰第五節 滇桂邊之戰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第七節 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第一節 護國戰爭後的國內形勢和護法運動的發生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第三節 北軍第一次攻湘之戰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第六節 粵、閩、贛地區的作戰第七節 護法軍政府改組與孫中山離粵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第二節 沙俄策動呼倫貝爾「獨立」和烏泰叛亂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內蒙的進犯第四節 《恰克圖協約》的簽訂和擊退巴布扎布匪軍對內蒙的竄擾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國唆使西藏親英分子發動叛亂第二節 川滇兩省出兵平亂第三節 川軍攻佔鄉城,穩定川邊局勢第四節 英國分割西藏陰謀的破產第五節 戰爭的經驗教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