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四十一:熙寧間,奉詔定蜀楚秦民(氏)三家所獻書,得一弊紙,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四十一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卷四十一

歌詠門

熙寧間,奉詔定蜀楚秦民(氏)三家所獻書,得一弊紙,所書花一蕊夫人詩[共]三十二首,乃夫人親筆,而辭甚奇,與王建《宮詞》無異。

自唐至今,誦者不絕口,而此獨遺棄不見取。

前受詔定三家書者,又斥去之,甚可惜也。

謹令繕寫入三館而歸,口誦數篇於丞相安石。

明日〈與〉中書語及之,而王珪、馮京願傳其本,於是盛行於世。

夫人,偽蜀孟昶侍人,事具《國史》。

苕溪漁隱曰:余閱此詞,如:「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

長似一江一 南好風景,畫船來往碧波中。」

「梨園弟子簇池頭,小樂攜來候宴游。

試炙銀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

「月頭支給買花錢,滿殿宮人近數千。

遇著唱名多不語,含羞走過御床 前。」

「內人追逐採蓮時,驚起沙鷗兩岸飛。

蘭[棹]把來齊拍水,並船相鬥濕羅衣。」

「廚船進食簇時新,侍坐無非列近臣。

日午殿頭先(宣)索膾,隔花催喚打魚人。」

皆清婉可喜。

花一蕊又別有逸詩六十六篇(首),有(乃)近世好事者旋加搜索續之,篇次無倫,語意與前詩相類者極少,誠為亂真矣。

聊摘其一二云:「羅衫玉帶最風一流 ,斜插銀篦慢裹頭。

閒向殿前騎御馬,掉鞭橫過小紅樓。」

「春日龍池小宴開,岸邊亭子號流杯。

沉檀刻作神仙女,對捧金盃水上來。」

王平甫[《漁隱叢話》後集卷四○]

周世宗時,陶尚書谷奉使一江一 南,韓熙載遣家一妓一[以]奉盥匜,及旦,有書謝,略云:「巫山之麗質初臨,霞侵鳥道;洛浦之妖姿自至,月滿鴻溝。」

舉朝不能會其辭。

熙載因召家[一妓一]訊之,雲,是夕忽當浣濯焉。

《緗素雜記》[同上]

唐高宗燕群臣,《賞雙頭牡丹詩》,上官昭容一聯云:「勢如連璧友,情若臭蘭人。」

計之,必一英奇女子也。

《許彥周詩話》[同上]

《東坡後集》有《題織錦圖上回文》[三首]。

其一云:「春晚落花余碧草,夜涼低月半枯桐。

人隨遠馬(雁)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

其二云:「紅手素絲千字錦,故人新曲九迴腸。

風吹絮雪愁縈骨,淚灑縑書恨見郎。」

其三云:「羞看一首《回文錦》,錦似文君別恨深。

頭白自吟悲賦客,斷弦(腸)愁是斷絃琴。」

《淮海集》載東坡《跋》云:「余少時見一一江一 [南]本,其後有人題詩十餘首,皆奇絕,今記其三首。」

然則此詩非東坡所作也。

少游又云:「子瞻記一江一 南所題詩本不全,余嘗見之,記其五絕,今以補子瞻之遺。」

即《叢話前集》所載《迴文詩》五首是也。

世以為少游所作,亦非也。

《苕溪漁隱》[同上]

蘇蕙《織錦迴文詩》,所傳舊矣。

故少常沈公復傳其畫,由是若蘭之才益著,然其詩迴旋書之,讀者唯曉外繞七言,至其中方則漫弗可考矣。

若沈公之博古,亦謂辭句脫[略]讀不成文。

殊不知此詩織成,本五色相宣,因以別三四五七言之異。

後人流傳,不復施采,故迷其句讀,非辭句之脫略也。

政和初,予在洛一陽一,於王晉玉許得唐程土南效此[詩],並申諴之(所)釋,而後曉然。

是詩初不舛脫,蓋沈公未嘗見此本耳。

然申諴所釋,但依士南之設色,其七言數火,其色反黃;四言數金,其色反綠:於五行為弗類。

意蘇氏詩圖之色為不耳(爾)。

今因冠詩於畫,遂別而正之。

三四五七言之詩,各隨其〈所〉行而為之色。

觀者見其色,則詩之言數可知已。

至於士南之文,既有釋者,則賦采自從其舊,而並錄於其(弁)首雲。

《東觀余論》[同上]

載《璇璣圖序》云:「前秦安南將軍竇滔有一寵一 姬趙一陽一台,歌舞之妙,無出其右。

滔置之別所。

妻蘇知之,求而獲焉,苦加撻辱,滔深恨之。

一陽一台又專伺蘇之短,讒毀一交一 至,滔益忿。

蘇氏年二十一,滔鎮襄一陽一,與一陽一台之任,絕蘇氏之音問。

蘇悔恨自傷,因織錦回文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字,縱橫反覆,皆為文章,名曰《璇璣圖》,遣蒼頭繼至襄一陽一,滔覽錦字,感其妙絕,因送一陽一台之關中,而具車從迎蘇氏,恩好愈重。」

苕溪漁隱曰:王初寮有《點絳唇》一詞,送韓濟之歸襄一陽一云:「峴首亭空,勸君休墮《羊碑》淚。

宦游如寄。

且伴仙(山)翁醉。

說與鮫人,莫解一江一 皋佩。

將歸思。

暈紅縈翠。

袖(細)織回文字。」

初寮用[前]事以其漢上故[事],然於送人之詞,似難用也。

《侍兒小名錄》[同上]

南齊楊侃一性一豪侈。

舞人張靜婉腰圍一尺六寸,能掌上舞。

唐一人作《楊柳枝》辭曰:「認得楊[家]靜婉腰。」

後人卻除家字,只使楊靜婉,誤矣。

李太白云:「《子夜吳歌》動君心。」

李義山云:「鶯有(能)《子夜歌》。」

晉有子夜女善歌,非當時可及也。

《許彥周詩話》[同上]

古今詩人詠婦人者,多以歌舞為稱。

粱元帝《一妓一應令詩》云:「歌清隨澗響,舞影向池生。」

劉孝綽《看一妓一詩》云:「燕姬臻妙舞,鄭女一愛一清歌。」

北齊蕭放《冬夜對一妓一詩》云:「歌還《一團一 扇》後,舞出一妓一行前。」

弘執恭《觀一妓一詩》云:「學(合)舞俱回雪,分歌共落塵。」

陳一陰一鏗《侯司空宅詠一妓一詩》云:「鶯啼歌扇後,花落舞衫前。」

陳劉刪亦云:「山邊歌兩(落)日,池上舞《前溪》。」

庾信《趙王看一妓一詩》:「綠珠歌扇薄,飛一燕舞衫長。」

一江一 總《看一妓一詩》云:「並歌時轉黛,息舞暫分香。」

隋盧思道《夜聞鄰一妓一詩》:「怨歌聲易斷,妙舞態難收(雙)。」

陳元璪《春園聽一妓一詩》云:「紅樹搖歌扇,綠珠飄舞衣。」

釋法宣《觀[一妓一]詩》云:「舞袖風前舉,歌聲扇後嬌。」

王勣《詠一妓一詩》云:「早時歌扇薄,今日舞衫長。」

劉希夷《春日閨人詩》云:「池月憐歌扇,山雲一愛一舞衣。」

以歌對舞者七,以歌扇對舞衣者亦七。

雖相緣以起,然詳味之,自有工拙也。

杜子美取以為艷曲云:「一江一 清歌扇底,野曠舞衣前。」

《復齋漫錄》[同上]

綠珠井在白州雙角山下。

昔梁氏之女有容貌,石季倫為一交一 趾採訪使,以真珠三斛買之。

梁氏之居,舊井存焉。

耆老云:汲飲此井者,誕女必多美。

里閭以美色無益於是(時),遂以巨石填之。

苕溪漁隱曰:山谷詩云:「欲買娉婷供煮茗,我無一斛明月珠。」

用此事也。

《太平廣記》[同上]

石季倫《王明君辭》云:「延我以(於)穹廬,加我閼氏名。」

閼氏,單子妻也。

上烏前,下章移切。

《前漢匈一奴一傳》曰:「冒頓後有一愛一閼氏生少子。」

顏註:「閼氏,匈一奴一皇后號。」

劉貢父云:「匈一奴一單于號其妻為閼氏耳。

顏便以皇后解之,大俚俗也。」

《西河舊事》云:「失我祁連嶺,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蓋北方有焉支山,山多[作]紅藍,北人采其花染緋,取其英鮮者作胭脂,婦人妝時,用此(作)顏(頰)色,殊鮮明可一愛一。

匈一奴一名妻閼氏,言可一愛一如胭脂也。

錢昭度作《王昭君詩》云:「閼氏才聞易妾名,歸期長似俟河清。」

則誤讀氏字為姓氏之氏矣。

《藝苑雌黃》[同上]

古今辭人作《明妃辭曲》多矣。

意皆一律。

惟呂居仁獨不蹈襲,其詩云:「人生在相合,不論一胡一 與秦。

但取眼前好,莫言長苦辛。

君看輕薄兒,何殊一胡一 地人。」

《苕溪漁隱》[同上]

韓子蒼《題昭君圖詩》:「寄語雙鬟負薪女,灸面謹勿輕離家。」

余考《唐逸士傳》云:「昭君[村]至今生女必灸其面。」

白樂天詩:「至今村女面,燒灼成瘢痕。」

乃知灸面之事,樂天已先道之也(矣)。

《復齋漫錄》[同上]

《漢書》竟寧元年,呼韓邪來朝,言願婿漢氏。

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昭君字嬙妃(配)之,生一子。

株累立,復妻之,生二女。

至范曄書始言入宮久不見御,積怨,因掖庭令請行。

單于臨辭大會,昭君丰容靚飾,顧影徘徊,竦動左右。

帝驚悔,欲復留,而重失信夷狄。

然曄不言呼韓邪願婿,而言賜以宮女,又言字昭君,生二子,與前書皆不合。

其言不願妻其子而詔使從一胡一 俗,此自(是)烏孫公主,非昭君也。

《西京雜記》又言:「元帝使畫工圖宮人,[宮人]皆賂畫工,而昭君獨不賂,乃惡圖之。

既行,遂[按]誅毛延壽。」

《琴一操一》〈之按〉又言:「本齊國王穰女,端正閒麗,未嘗窺看門戶。

穰以其[有]異,人求之不與。

年十七,進之帝。

以地遠不幸。

欲賜單于美人,嬙對使者越席請往。

後不願妻其子,吞藥而卒。」

蓋其事雜出,無所考正。

自信史書尚不同,況傳記乎?要之,《琴一操一》最牴牾矣。

按昭君,南郡人。

今秭歸縣有昭君村,村人生女,必灼艾灸其面,慮以色選故也。

昭君卒,葬匈一奴一,謂之青塚。

晉以文王諱昭,[故]號明妃雲。」

韓子蒼《昭君圖敘》[同上]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