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十一:翰苑作春帖子,往往秀麗可喜,如蘇子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十一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卷十一

評論門

翰苑作春帖子,往往秀麗可喜,如蘇子容云:「璇霄一夕斗杓東,瀲灩晨曦照九重。

和氣熏風摩蓋壤,競消金甲事春農。」

一鄧一 一溫一 伯云:「晨曦瀲灩上簾櫳,金屋熙熙歌吹中。

桃臉似知官宴早,百花頭上放輕紅。」

蔣穎叔云:「昧旦求衣向曉雞,蓬萊仗日下(下日)將西。

花添漏鼓三聲遠,柳映春旗一色齊。」

梁君貺詩云:「東方和氣斗回杓,龍角中星轉紫霄。

聖主問安天未曉,求衣親護玉宸朝。」

皆佳作也。

余觀鄭毅夫《新春詞四首》,其一云:「春一色 應隨步輦還,珠旒玉幾照龍顏。

紫雲殿下朝元罷,便須(令)東風到世間。」

其二云:「春風細拂綠波長,初過層城度建章。

草色未迎雕輦翠,柳梢先學赭衣黃。」

其三云:「晴暉散入鳳凰樓,一行朱(珠)簾不上(下)鉤。

漢殿斗簪雙彩燕,並和春一色 上釵頭。」

其四云:「小池春破玉玲瓏,聲觸簾鉤漸好風。

閒繞闌干掐花樹,春痕已著半梢紅。」

觀此四詩,與帖子格調何異?豈久於翰苑而筆端自然一習一 熟耶?《丹一陽一集》[《韻語一陽一秋》卷二]

張籍,韓愈高弟也。

愈嘗作《此日足可惜》贈之八百餘言,又作《喜侯喜至》之篇贈之二百餘言,又有《贈張籍》一篇二百言,皆不稱其能詩。

獨有《調張籍》一篇,大尊李、杜而末章有「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之句。

《病中贈張籍》一篇有「半途喜開鑿,派別失大一江一 ,吾欲盈其氣,不令見麾幢」之句。

《醉贈張徹》有「張籍學古淡,軒昂(鶴)避雞群」之句。

則籍有意於慕大,而實無可取者也。

及取其集而讀之,如《送越客》詩云:「春雲剡溪口,殘月鏡湖西。」

《逢故人》詩云:「海上見花發,瘴中聞鳥飛。」

《送海客》詩云:「入國自獻寶,逢人多贈珠。」

「紫掖發章句,青闈更詠歌。」

如此之類,皆駢句也。

至語言拙惡,如:「寺貧無施利,僧老足慈悲。」

「收拾新琴譜,封題舊藥方。」

「多申請假牒,只送賀官書。」

此尤可笑。

至於樂府,則稍超矣。

姚秘監嘗稱之曰:「妙絕《一江一 南曲》,淒涼《怨女》詩。」

白太傅嘗稱之曰:「尤攻(工)樂府詞,舉代少其倫。」

由是論之,則人士所稱者非以詩也。」

[同上]

應制詩非他詩比,自是一家句法,大抵不出於典實富艷爾。

夏英公《和上元觀燈》詩云:「魚龍曼衍六街呈,金鎖通宵啟玉扃(京)。

冉冉游塵生輦道,遲遲春箭入歌聲。

寶坊月皎龍燈淡,紫館風微鶴焰平。

宴罷南端天欲曉,回瞻河漢尚盈盈。」

王岐公詩云:「雪消華月滿仙台,萬燭當樓寶扇開。

雙鳳雲中扶輦下,六鰲海上駕山來。

鎬京春酒沽(沾)周宴(燕),汾水秋風陋漢才。

一曲昇平人盡(共)樂,君王又進紫霞杯。」

二公雖不同時,而二詩如出一人之手,蓋格調(律)當如是也。

丁晉公《賞花釣魚》詩云:「鶯驚鳳輦穿花去,魚畏龍顏上釣遲。」

一胡一 文恭(公)云:「春暖仙蓂初靃一靡一,日斜芝蓋尚徘徊。」

鄭毅夫云:「水光翠繞九重殿,花氣濃薰萬壽杯。」

皆典實富艷有餘,若作清平淡之語,終不近爾。

[同上]

顏延之、謝靈運各被旨擬《北上篇》,延之受詔即成,靈運久而方就。

梁元帝云:詩多而能者沈約,少而能者謝脁。

雖有能(遲)速多寡之不同,不害其俱工也。」

[同上]

鹹平景德中,錢惟演、劉筠首變詩格,而楊文公與之鼎立,綽號一江一 東三虎。

詩格與錢、劉亦絕相類,謂之西昆體。

大率效李義山之為,豐富藻麗,不作枯瘠語。

故楊文公在至道中得義山詩百餘篇,至於一愛一慕而不能釋手。

公嘗論義山詩,以謂包蘊密緻,演繹平暢,味無窮而炙愈出,鑽彌堅而酌不竭,使學者少窺其一斑,若滌腸而浣骨。

是知文公之詩者(有)得於義山者為多矣。

又嘗以錢惟演詩二十七聯如「雪意未成雲著地,秋聲不斷雁連天」之類,劉筠詩四十八聯如「溪箋未破冰生硯,爐酒新燒雪滿天」之類,皆表而出之,[紀之於《談苑》。

且曰:「二公之詩,學者爭慕,得其格者,蔚為佳詠。」

可謂知所宗矣。

文公鑽仰義山於前,涵泳錢、劉於後,則其體制相同,無足怪者。

小說載優人有以義山為戲者。

義山服藍縷之衣而出,或問曰:「先輩之衣何在?」

曰:「為館中諸學士撏扯去矣。」

人以為笑。

]並同上[同上]

詩之有思,卒然遇之而莫遏,有物敗之則失之矣。

故昔人言覃思、垂思、抒思之類,皆欲其思之來。

而所謂亂思、蕩思者,言敗之者易也。

鄭綮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唐求詩所遊歷不出二百里,則所謂思者豈尋常咫尺之間所能發哉!前輩論詩思多生於杳冥寂寞之境,而志意所如,往往出於埃壒之外,苟能如是,於詩亦庶幾矣。

小說載謝無逸問潘大臨云:「近日曾作詩否?」

潘云:「秋來日日是詩思,昨日投(捉)筆得『滿城風雨近重一陽一』之句,忽催租人至,令人意敗。

輒以此一句奉寄。」

亦可見思難而敗易也。

[同上]

米元章賦詩絕少(妙)而人罕稱之者,以書名掩之也。

如《不及陪東坡往金山作水陸詩》云:「久一陰一障奪佳山川,長瀾四隘魚龍淵。

眾看李郭渡浮玉,晴風掃出清明天。

頗聞妙力開大施,足病不列諸方仙。

想應蒼壁有垂露,照水百怪愁寒煙。」

《棲雲閣》云:「雲出救世旱,澤浹雲尋歸。

入石了不見,豐功已如遺。

龍騫薦復起,抱石明幽姿。

雲乎無定所,隱者何當棲!」如此二詩,殆出翰墨畦逕之表。

蓋自邁往凌雲之氣流一出,非尋規索矩者之可到也。

[同上]

韓退之《調張籍》詩曰:「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

魏道輔謂高至酌天漿,幽至於拔鯨牙,其用思深遠如此。

被(彼)獨未讀《送無本》詩爾。

其曰:「吾嘗示之難,勇往無不敢。

蛟龍弄牙角,造次欲手攬。

眾鬼囚大幽,下覷襲玄窞。」

言手攬蛟龍之角,下覷眾鬼之窞皆難事,而無本「勇往無不敢」。

蓋作文以氣為主也。

則《調張籍》之句無乃亦是意乎![同上]

余襄公靖嘗在契丹作《一胡一 語詩》云:「夜筵沒邏臣拜洗,兩朝厥荷情干勒。

微臣稚(雅)魯祝若(君)統,聖壽鐵擺俱可忒。」

沒邏言侈盛,拜洗言受賜,厥荷言通好,干勒言厚重,鐵擺言嵩高也。

沈存中《筆淡》載刀(刁)約使契丹,戲為詩云:「押燕移離畢,看房賀跋支。

餞行三匹裂,密賜十貔狸。」

移離畢如中國執政官。

賀跋支,執衣防閣人。

匹裂,小木罌。

貔狸[如]形如鼠而大,狄人以為珍饌。

二詩可作對,故表而出之。

[同上]

孟郊詩云:「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

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許渾詩云:「萬里碧波魚戀釣,九重青漢鶴愁籠。」

皆是窮蹙之語。

白樂天詩云:「無事日月長,不羈天地闊。」

與二子殆霄壤矣。

[同上]

作詩貴雕琢,又畏有斧鑿痕;貴破的,又畏粘皮骨:此所以為難。

李商隱《柳》詩云:「動春何限葉,撼曉幾多枝。」

恨其有斧鑿痕也。

石曼卿《梅》詩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

恨其粘皮骨也。

能脫此二病,始可以言詩矣。

劉夢得稱白樂天詩云:「郢人斤斫無痕跡,仙人衣裳棄刀尺。

世人方內欲相從,行盡四維無處覓。」

若能如是,雖終日斫而鼻不傷,終日射而鵠必中,終日行於規矩之中而其跡未嘗滯也。

山谷嘗與楊明叔論詩,謂以俗為雅,以故為新,百戰百勝,如孫吳之兵;棘端可以破鏃,如甘蠅、飛衛之射。

捏聚放開,在我掌握。

與劉所論殆一轍矣。

[同上卷三]

余讀許渾詩,獨一愛一「道直去官早,為(家)貧家(為)客多」之句,非親嘗者不知其味也。

《贈蕭兵曹》詩云:「客道恥搖尾,皇恩寬犯鱗。」

「直道去官早」之實也。

《將離郊園》詩云:「久貧辭國遠,多病在家希。」

「家貧為客多」之實也。

[同上]

蘇養直《清一江一 曲》見賞於東坡,以為與李太白無異,所謂「屬玉雙飛水滿塘,菰蒲深處浴鴛鴦」是也。

既為前輩所賞,名已不沒,而又作《後清一江一 曲》一篇,豈養直尚惡其少作耶?所謂:「呼兒極浦下笭箵,社甕欲熟浮蛆香。

輕蓑浙瀝鳴秋雨,日暮乘流自相語。」

如此等句,前曲[《清一江一 》]似未到也。

[同上]

自古文人雖在艱危困踣之中,亦不忘於制述,蓋一性一之所嗜,雖鼎鑊在前不恤也。

況下於此者乎?李後主在圍城中,可謂危矣。

猶作長短句,所謂:「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

文未就而城破。

蔡約之嘗親見其遺稿。

東坡在獄中作詩贈子由云:「是處青山可藏(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猶有所托而作。

李白在獄中作詩《上崔相》云:「賢相燮元氣,再欣海縣康。

應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

猶有所訴而作,是皆出於不得已者。

劉長卿在獄中,非有所托訴也,而作詩云:「斗間誰與看冤氣,盆下無由見太一陽一。」

一詩云:「壯志已憐成白髮,餘生猶待發青春。」

一詩云:「冶長空得罪,夷甫不言錢。」

又有《獄中見畫佛》詩,豈一性一之所嗜,則縲紲之苦不能易雕章繪句之樂歟?[同上]

杜牧《赤壁》詩云:「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李義山集中亦載此詩,未知果何人所作也。

俱同上[同上]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