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九:《劍閣》云:「吾將罪真宰,意欲鏟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九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卷九

狂放門

《劍閣》云:「吾將罪真宰,意欲鏟疊嶂。」

與太白「槌破黃鶴摟」,「剷卻君山好」,語亦何異?然《劍閣》詩意在削平僭竊,尊崇王室,凜凜有忠義氣,槌碎剷卻之語,但覺一味粗豪耳。

故昔人論文字以意為主(上)。

《溪》[卷一]

「一性一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

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

此子美胸中語也。

宜其孩弄嚴武,藐視禮法,而朱老、阮生皆預莫及(逆),《遭田父泥飲》至被肘而不悔,其內直外曲,強禦不畏,矜寡不侮,非世所能測也。

《溪》[卷六]

唐史載杜審言嘗云「吾閔(文)當得屈宋作衙官」,其孫乃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謂蘇味道「見吾判且羞死」,甫乃有「集賢學士如堵牆,看我落筆中書堂」。

謂「為造化小兒所苦」,甫乃有「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

所謂「是以似之」也。

同上[卷六]

《藝苑雌黃》云:「吟詩喜作豪句,須不畔於理方善。

如東坡觀崔白《驟雨圖》云:『扶桑大繭如甕盎,天女織綃雲漢上。

往來不遣鳳銜梭,誰能鼓臂投三丈?』此語豪而甚工。

石敏若[《桔林文》中]《詠雪》有『燕南雪花大於掌,冰柱懸簷一千丈』之語,豪則豪矣,然安得爾高屋[邪!雖豪,覺畔理。

]或雲《詠雪》非敏若詩,見鮑欽止《夷白堂小集》。」

苕溪漁隱曰:「《東坡集》載此詩是題趙令晏、崔白大圖,幅徑三丈,故云:『往來不遣鳳銜梭,誰能鼓臂投三丈。

』可謂善造語能形容者也。

《畫品》[中止有李營丘《驟雨圖》,從無崔白者,兼東坡此詩又雲]:『人間刀尺不敢裁,丹青付與濠梁崔。

風蒲半折寒雁起,竹間的皪橫一江一 梅。

』乃是崔白《冬景圖》,《藝苑》以謂《驟雨圖》誤矣。

余[又觀]李太白《北風行》云:『燕山雪花大如席。

』《秋浦歌》云:『白髮三千丈。

』其句可謂豪矣,奈無此理何?如秦少游《秋日絕句》云:『連捲雌霓拄(拱)西樓,逐雨追晴意未休。

安得萬妝相向舞,酒酣聊把作纏頭。

』此語亦豪而工矣。」

[《漁隱從話》後集卷二六]

郭功甫《金山行》造語豪[壯],世多不見全篇,今錄於左方:「金山杳在滄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宮。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彷彿纏西東。

我泛靈槎出塵世,搜索異境窺神工。

一朝登臨重歎息,四時想像何其雄!捲簾夜閣掛北斗,大鯨駕一浪一吹長空。

舟摧岸斷豈足數,往往霹靂捶蛟龍。

寒蟾八月蕩瑤海,秋光上下磨青銅。

鳥飛不盡暮天碧,漁歌忽斷蘆花風。

蓬萊久聞未成往,壯觀絕致遙應同。

潮生潮落夜還曉,物數一交一 (與數)會誰能窮!百年形影一浪一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白雲南去供入(來入我)望,又起歸興隨征鴻。」

[同上前集卷三七]

稱賞門

《王直方詩話》云:樂天有詩云:「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

東坡有詩云:「兒童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鄭谷有詩云:「衰鬢霜供白,愁顏酒借紅。」

老杜有詩云:「發少何勞白,顏衰肯更紅?」

無己詩云:「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

皆相類也。

然無己初出此一聯,大為當時諸公所稱賞。

[《漁隱從話》前集卷五一]

《雪一浪一齋日記》云:高荷字子勉,山(上)谷詩云:「點檢金閨彥,飄零玉筍班。

尚令清廟器,猶隔鬼門關。」

大為山谷所喜。

[同上卷五二]

杜子美褒稱元結《舂陵行》兼《賊退後示官吏》二詩云:「兩章對秋月(水),一字偕華星。

致君唐虞際,淳樸憶大庭。」

又云:「今盜賊未息,得結輩數十公,落落然參錯為天下邦伯,天下少安,可立待矣。」

蓋非專稱其文也。

至於李義山乃謂「次山之作以自然為祖,以元氣為振(根)」,無乃過乎!秦少游《漫郎詩》云:「字偕華星章對月,漏洩元氣煩揮毫。」

蓋用子美、義山語也。

[《韻語一陽一秋》卷六]

《今是堂[手錄》雲]:高麗使過海,有詩云:「水鳥浮還沒,山雲斷復連。」

時賈島詐為梢人,聯下句云:「棹穿波底月,船壓水中天。」

麗使嘉歎久之[自此不復言詩]。

《溪》[《漁隱從話》前集卷一九]

張祜詩云:「故國三千里,深官二十年。」

杜牧賞之,作詩云:「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

故鄭谷[雲]:張生『故國三千里』,知者唯應杜紫薇。」

諸賢品題如是,祜之詩名安得不重乎!其後有「解道澄一江一 靜如練,世間唯有謝玄暉」,「解道一江一 南斷腸句,世間唯有賀方回」等語,皆祖是意也。

《葛常之》[《韻語一陽一秋》卷四]

詩人讚美同志詩篇之善,多比珠璣、璧玉、錦繡、花草之類,至杜子美則豈[肯]作此陳腐語也(耶)?《寄岑參》詩云:「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

《夜聽許十[一]誦詩》云:「一精一微穿溟滓(涬),飛動摧霹靂。」

《贈盧居(琚)》詩云:「藻翰唯牽率,湖山合動搖。」

《贈朱(鄭)諫議》詩云:「毫髮無遺恨,波瀾獨老成。」

《寄李白》詩云:「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贈高適》詩云:「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皆驚人語也。

視余子其神芝[之]與腐菌哉!《丹一陽一集》[同上卷三]

稱薦門

一溫一 公自稱為[迂]叟,香山居士亦嘗以自號。

其詩云:「初時被目為迂叟,近日蒙呼作隱人。」

司馬豈慕其洛居有閒適之樂耶?《溪》[]

周美成邦彥,元豐初以太學生進《汴都賦》,神宗命之以官,除太學錄。

其後流落不偶,浮沉州縣三十餘年。

蔡元長用事,美成獻《生日詩》,略云:「化行《禹貢》山川內,人在周公禮樂中。」

元長大喜,即以秘書少監召,又復薦之。

《揮麈錄》

李白《贈崔侍御》詩云:「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何當赤車使,再往召相如。」

相如蓋自謂也。

觀此不可謂白之(五字作「則白不可謂」)無心於仕進者。

然當時慢侮力士,略不為身謀,[旋]致貶逐而曾不悔。

使其欲仕之心切,必不如是。

先是,蘇頲為益州長史,見白異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

故曰(白)詩中每以相如自比。

[《贈]從弟之遙》曰:「漢家天子馳駟馬,赤車蜀道迎相如。」

《自漢一陽一病酒歸》曰:「聖主還聽《子虛賦》,相如卻欲論文章。」

《贈張鎬》曰:「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

白自比為相如,非止一詩也。

[《韻語一陽一秋》卷六]

吳邁遠好自誇而嗤鄙他人,每作詩得稱意語,輒擲地呼曰:「曹子建何足數哉!」袁嘏謂人曰:「我詩有生氣。」

亦以用心深苦,俄而有得,宜不勝其喜。

子美云「語不驚人死不休」,貫休謂「得句先呈佛」,皆此謂(為此)也。

[《溪詩話》卷二]

老杜高自稱許有乃祖之風,上書明皇云:「臣之述作沈鬱頓挫,楊雄、枚皋可企及也。」

《壯游》詩則自比游(於)崔、魏、班、楊。

又云:「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

《贈韋左丞》則曰:「賦料楊雄敵,詩看子建親。」

甫以詩雄於世,自比諸人,誠未為過。

至「竊比稷與契」則過[矣]。

史稱甫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豈自比稷、契而然耶?至云:「上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

斯時伏青蒲,廷爭守禦床 。」

其忠藎亦可嘉矣。

《韻語一陽一秋》[卷八]

《復齋漫錄》云:「一江一 公著初任洛一陽一尉,久旱微雨,作詩云:『雲葉紛紛雨腳勻,亂花柔草長精神。

雷車卻輾前山過,不灑原頭陌上塵。

』一溫一 公於士人家見之,借紙筆修刺謁一江一 ,且為稱薦,由此知名。」

[《漁隱從話》後集卷二二]

投獻門

《王直方詩話》云:杭有西湖而穎亦有西湖,皆為游賞之勝。

而東坡連守二州。

其初得穎也,有穎人在坐云:「內翰但只消遊湖中,便可以了郡事。」

蓋言其訟簡也。

秦少章因作一絕獻之云:「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

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閒事亦無。」

後東坡到穎,有《謝執政啟》亦云:「入參兩禁,每玷北扉之榮;出典二邦,輒為西湖之長。」

[《漁隱從話》前集卷四一]

錢惟演為洛帥留守,始置驛貢花,識者鄙之。

蔡君謨加法[造]小一團一 茶貢之,富彥國歎曰:「君謨[士人]乃為此也(耶)!」坡作《荔支歎》曰:「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

雨順風調百谷登,民不饑寒為上瑞。

君不見武陵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

吾君盛德豈在此,致養口腹何陋耶!又不見洛一陽一丞相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補世之語,不能易也。

嘗一愛一李敬方《汴河直進船》詩云:「汴水通淮利最多,人生為害亦相和。

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

此等語皆[可]為多(炙)背之獻也。

[《溪詩話》卷五]

評論門

介甫[梅]詩:「少陵為爾牽詩興,可是無心賦海棠?」

杜默云:「倚風莫怨唐工部,後裔誰知不解一衣(詩)。」

曾不若東坡、柯邱海棠長篇冠古絕今,雖不指名(明)老杜而補世(亡)之意,蓋使來世自曉也。

[《溪詩話》卷八]

樂天《九日思杭州》云:「笙歌委曲聲延耳,金翠動搖光照身。」

子瞻《有懷錢塘》云:「剩看新番眉倒暈,未應泣別臉消紅。」

黎元耆舊,何遽忘之也[耶]?徐考其集,白《送杭州姚(三字作「姚杭州赴任」)因思舊遊》云:「閭裡固宜勤撫恤,樓台亦要數躋攀。」

蘇亦云:「細雨暗(晴)時一百六,畫橈鰲(鼉)鼓莫遺(違)民。」

是未嘗無意於民庶也。

然白又有「故一妓一數人憑問訊,新詩兩首倩流傳」,坡又有「休驚歲歲年年貌,且對朝朝暮暮人」。

大抵一婬一樂之語多於撫養之語耳。

夫子稱「未見好德如好色」,而傷之曰「已矣乎」,二公未能免俗,餘人不必言。

[同上]

子瞻賦《濁醪有妙理》,首句云:「酒勿嫌濁,人當取醇。」

其末乃曰:「濁者以飲吾僕,清者以酌吾友。」

復立分別,則是濁醪無妙理矣。

豈非萬斛洶湧不暇點校故歟![同上]

司馬一溫一 公[《題趙舍人庵》]云:「清茶淡話難逢友,濁酒狂歌易得朋。」

雖造次間語,亦在於[進]直諒之益而退便僻之損也。

[同上卷一]

《雪一浪一齋日記》云:讀謝靈運詩,知其攬盡山川秀氣;讀退之《南山詩》,頗覺似《上林》《子虛賦》,才力小者不能到。

李長吉、玉川子詩皆出於《離一騷一》,未可以立談判也。

皇甫持正云「吟詩未有劉長卿一字」,唐一人必甚重長卿,今詩十卷亦清麗。

[《漁隱從話》前集卷二]

《宋子京筆記》云:「古人語有椎拙不可掩者,《樂府》曰:『何以銷憂,惟有杜康。

』劉越石曰:『何其不夢周。

』又有曰:『夫子悲獲麟,西狩歎(涕)孔丘。

』」雖有意緒,詞亦鈍樸[矣]。

[同上卷一]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家詩話總龜後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