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公案》第六十二則 桑林鎮:吩咐道:「我借東嶽廟歇馬三朝,地方倘有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龍圖公案》第六十二則 桑林鎮

龍圖公案

第六十二則 桑林鎮

話說包公賑濟饑民,離任赴京來到桑林鎮宿歇。

吩咐道:「我借東嶽廟歇馬三朝,地方倘有不平之事,許來告首。」

忽有一個住破窯婆子聞知,走來告狀。

包公見那婆子兩目昏花,衣服垢惡,便問:「你是何人,要告什麼不平事?」

那婆子連連罵道:「說起我名,便該死罪。」

包公笑問其由。

婆子道:「我的屈情事,除非是真包公方斷得,恐你不是真的。」

包公道:「你如何認得是真包公,假包公?」

婆子道:「我眼看不見,要摸頸後有個肉塊的,方是真包公,那時方伸得我的冤。」

包公道:「任你來摸。」

那婆子走近前,抱住包公頭伸手摸來,果有肉塊,知是真的,在臉上打兩個巴掌,左右公差皆失色。

包公也不嗔怒她,便問婆子有何事?你且說來。

那婆子道:「此事只好你我二人知之,必須要遣去左右公差方才好說。」

包公即屏去左右。

婆子知前後無人,放聲大哭道:「我家是毫州毫水縣人,父親姓李名宗華,曾為節度使,上無男子,單生我一女流,只因難養,年十三歲就入太清宮修行,尊為金冠道姑。

一日,真宗皇帝到宮行香,見我美麗,納為偏妃。

太平二年三月初三日生下小儲君,是時南宮劉妃亦生下一女,只因六宮大使郭槐作一弊 ,將女兒來換我小儲君而去,老身氣悶在地,不覺誤死女兒,被囚於冷宮,當得張院子知此事冤屈。

六月初三日見太子游賞內苑,略說起情由,被郭大使報與劉後得知,用絹絞死了張院子,殺他一十八口。

直待真宗晏駕,我兒接位,頒赦冷宮罪人,我方得出,只得來桑林鎮覓食。

萬望奏於主上,伸妾之冤,使我母子相認。」

包公道:「娘娘生下太子時,有何留記為驗?」

婆子道:「生下太子之時,兩手不直,一宮人挽開看時,左手有山河二字,右手有社稷二字。」

包公聽了,即扶婆子坐於椅上跪拜道:「望乞娘娘恕罪。」

令取過錦衣換了,帶回東京。

及包公朝見仁宗,多有功績,奏道:「臣蒙詔而回,路逢一道士連哭三日三夜。

臣問其所哭之由。

彼道:『山河社稷倒了。

』臣怪而問之:『為什山河社稷倒了。

』道士道:『當今無真天子,故此山河社稷倒了。

』」仁宗笑道:「那道士誑言之甚。

朕左手有山河二字,右手有社稷二字,如何不是真天子?」

包公奏道:「望我主把與小臣看明,又有所議。」

仁宗即開手與包公及眾臣視之,果然不差。

包公叩頭奏道:「真命天子,可惜只做了草頭王。」

文武聽了皆失色。

天子微怒道:「我太祖皇帝仁義而得天下,傳至寡人,自來無愆,何謂是草頭王?」

包公奏道:「既陛下為嫡派之真主,如何不知親生母所在?」

仁宗道:「朝一陽一殿劉皇后便是寡人親生母。」

包公又奏道:「臣已訪知,陛下嫡母在桑林鎮覓食。

倘若聖上不信,但問兩班文武便有知者。」

仁宗問群臣道:「包文拯所言可疑,朕果有此事乎?」

王丞相奏道:「此陛下內事,除非是問六宮大使郭槐,可知端的。」

仁宗即宣過郭大使問之。

大使道:「劉娘娘乃陛下嫡母,何用問焉!此乃包公妄生事端,欺罔我主。」

仁宗怒甚,要將包公押出市曹斬首。

王丞相又奏:「文拯此情,內中必有緣故,望陛下將郭大使發下西台御史處勘問明白。」

仁宗允奏,著御史王材根究其事。

當時,劉後恐洩露事情,密與徐監宮商議,將金寶買囑王御史方便。

不想王御史是個贓官,見徐監宮送來許多金寶,遂歡喜受了,放下郭大使,整酒款待徐監宮。

正飲酒間,忽一黑臉漢撞入門來。

王御史問是誰人,黑臉漢道:「我是三十六宮四十五院都節史,今日是年節,特來大人處討些節儀。」

王御史吩咐門子與他十貫錢,賞以三碗酒。

那黑漢吃了二碗酒,醉倒在階前叫屈。

人問其故,那醉漢道:「天子不認親娘是大屈,官府貪贓受賄是小屈。」

王御史聽得,喝道:「天子不認親娘干你什事?」

令左右將黑漢吊起在衙裡。

左右正吊間,人報南衙包丞相來到。

王材慌忙令郭大使復入牢中坐著,即出來迎接,不見包公,只有從人在外。

王御史因問:「包大人何在?」

董超答道:「大人言在王相公府裡議事,我等特來伺候。」

王御史驚疑。

董超等一齊入內,見吊起者正是包公,董超眾人一齊向前解了。

包公發怒,令拿過王御史跪下,就府中搜出珍珠三斗,金銀各十錠。

包公道:「你乃枉法贓官,當正典刑。」

即令推出市曹斬首示眾。

當下徐監宮已從後門走回宮中去。

包公以其財物具奏天子,仁宗見了贓證,沉吟不決,乃問:「此金寶誰人進用的?」

包公奏道:「臣訪得是劉娘娘宮中使喚徐監宮送去。」

仁宗乃宣徐監宮問之。

徐監宮難以隱瞞,只得當殿招認,是劉娘娘所遣。

仁宗聞知,龍顏大怒道:「既是我親母,何用私賄買囑?其中必有緣故!」乃下敕發配徐監宮邊遠充軍,著令包公拷問郭大使根由。

包公領旨,回轉南衙,將郭大使嚴刑究問,郭槐苦不肯招,令押入牢中監禁。

喚董超、薛霸二人吩咐道:「你二人如此如此,查出郭槐事因,自有重賞。」

二人徑入牢中,私開了郭槐枷鎖,拿過一瓶好酒與之共飲,因密囑道:「劉娘娘傳旨著你不要招認,事得脫後,自有重報。」

郭槐大使不知是計,飲得酒醉了乃道:「你二牌軍善施方便,待回宮見劉娘娘說你二人之功,亦有重用。」

董超覷透其機,引入內牢,重用刑拷勘道:「郭大使,你分明知其情弊,好好招承,免受苦楚。」

郭槐受苦難禁,只得將前情供招明白。

次日,董、薛二人呈知包公,包公大喜,執郭槐供狀啟奏仁宗。

仁宗看罷,召郭槐當殿審之。

槐又奏道:「臣受苦難禁,只得一胡一 亂招承,豈有此事。」

仁宗以此事顧問包公道:「此事難理。」

包公奏道:「陛下再將郭槐吊在張家園內,自有明白處。」

天子依奏,押出郭槐前去.包公預裝下神機,先著董超、薛霸去張家園,將郭槐吊起審問。

將近三更時候,包公禱告天地,忽然天昏地黑,星月無光,一陣狂風過處,已把郭槐捉將去。

郭槐開目視之,見兩邊排下鬼兵,上面坐著的是閻羅天子。

王問:「張家一十八口當滅麼?」

旁邊走過判官近前奏道:「張家當滅。」

王又問:「郭槐當滅否?」

判官奏道:「郭大使尚有六年旺氣。」

郭槐聞說,口聲:「大王,若解得這場大事,我與劉娘娘說知,作無邊功果致謝大王。」

閻王道:「你將劉娘娘當初事情說得明白,我便饒你罪過。」

郭槐一一訴出前情。

左右錄寫得明白。

皇上親自聽聞,乃喝道:「奸賊!今日還賴得過麼?朕是真天子,非閻王也,判官乃包卿也。」

郭槐嚇得啞口無言,低著頭只請快死而已。

上命整駕回殿,天色漸明,文武齊集,天子即命排整鑾駕,迎接李娘娘到殿上相見。

帝、母二人悲喜一交一 集,文武慶駕,乃令官娥送入養老宮去訖。

仁宗要將劉娘娘受油鍋之刑以洩其忿。

包公奏道:「王法無斬天子之劍,亦無煎皇后之鍋,我主若要她死,著人將丈二白絲帕絞死,送入後花園中;郭槐當落鼎鑊之刑。」

仁宗允奏,遂依包公決斷。

真可謂亙古一大奇事!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龍圖公案
第一則 阿彌陀佛講和第二則 觀音菩薩托夢第三則 嚼舌吐血第四則 咬舌扣喉第五則 鎖匙第六則 包袱第七則 葛葉飄來第八則 招帖收去第九則 夾底船第十則 接跡渡第十一則 黃菜葉第十二則 石獅子第十三則 偷鞋第十四則 烘衣第十五則 龜入廢井第十六則 鳥喚孤客第十七則 臨江亭第十八則 白塔巷第十九則 血衫叫街第二十則 青靛記谷第二十一則 裁縫選官第二十二則 廚子做酒第二十三則 殺假僧第二十四則 賣皂靴第二十五則 忠節隱匿第二十六則 巧拙顛倒第二十七則 試假反試真第二十八則 死酒實死色第二十九則 氈套客第三十則 陰溝賊第三十一則 三寶殿第三十二則 二陰簽第三十三則 乳臭不雕第三十四則 妓飾無異第三十五則 遼東軍第三十六則 岳州屠第三十七則 久鰥第三十八則 絕嗣第三十九則 耳畔有聲第四十則 手牽二子第四十一則 窗外黑猿第四十二則 港口漁翁第四十三則 紅衣婦第四十四則 烏盆子第四十五則 牙簪插地第四十六則 繡鞋埋泥第四十七則 蟲蛀葉第四十八則 啞子棒第四十九則 割牛舌第五十則 騙馬第五十一則 金鯉第五十二則 玉面貓第五十三則 移椅倚桐同玩月第五十四則 龍騎龍背試梅花第五十五則 奪傘破傘第五十六則 瞞刀還刀第五十七則 紅牙球第五十八則 廢花園第五十九則 惡師誤徒第六十則 獸公私媳第六十一則 獅兒巷第六十二則 桑林鎮第六十三則 斗粟三升米第六十四則 聿姓走東邊第六十五則 地窨第六十六則 龍窟第六十七則 善惡罔報第六十八則 壽夭不均第六十九則 三娘子第七十則 賊總甲第七十一則 江岸黑龍第七十二則 牌下土地第七十三則 木印第七十四則 石碑第七十五則 屈殺英才第七十六則 侵冒大功第七十七則 扯畫軸第七十八則 審遺囑第七十九則 箕帚帶入第八十則 房門誰開第八十一則 兔戴帽第八十二則 鹿隨獐第八十三則 遺帕第八十四則 借衣第八十五則 壁隙窺光第八十六則 桷上得穴第八十七則 黑痣第八十八則 青糞第八十九則 和尚皺眉第九十則 西瓜開花第九十一則 銅錢插壁第九十二則 蜘蛛食卷第九十三則 屍數椽第九十四則 鬼推磨第九十五則 栽贓第九十六則 扮戲第九十七則 瓦器燈盞第九十八則 床被什物第九十九則 玉樞經第一百則 三宮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