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公案》第六十五則 地窨:娶周氏,生有一子,名喚金本榮,年二十五歲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龍圖公案》第六十五則 地窨

龍圖公案

第六十五則 地窨

話說河南汝寧府上蔡縣,有巨富長者姓金名彥龍。

娶周氏,生有一子,名喚金本榮,年二十五歲,娶妻一江一 玉梅,年滿二十,姣容美貌。

忽一日,金本榮在長街市上算命,道有一百日血光之災,除非是出路躲避方可免得。

本榮自思:有契兄袁士扶在河南府洛一陽一經營,不若到他那裡躲災避難,二來到彼處經營。

回家與父母說知其故。

金彥龍曰:「既如此,我有玉連環一雙,珍珠百顆,把與孩兒拿去哥哥家貨賣,值價一十萬貫。」

金本榮聽了父言,即便領諾。

正話間,旁邊走出媳婦一江一 玉梅向前稟道:「公婆在上,丈夫在家終日只是飲酒,若帶著許多金寶前去,誠恐路途有失,怎生放心叫他自去?妾想如今太平時節,媳婦與丈夫同去。」

金彥龍道:「我亦慮他好酒誤事,若得媳婦同去最好。

今日是個吉日,便可收拾起程!」即將珍珠、玉連環付與本榮,吩咐過了百日之後,便可回家,不可遠遊在外,使父母掛心。

金本榮應諾,辭別父母離家,夫婦同行。

至晚,尋入酒店,略略杯酌。

正飲之間,只見一個全真先生走入店來,那先生看著金本榮夫婦道:「貧道來此抄化一齋。」

本榮平生敬奉玄帝,一心好道,便道:「先生請坐同飲。」

先生道:「金本榮,你夫婦二人何往?」

本榮大驚道:「先生所言,我與你素不相識,何以知我姓名?」

先生道:「貧道久得真一人傳授,吉凶靡所不知,今觀你二人氣色,日下必有大災,切宜謹慎。」

本榮道:「某等凡人,有眼無珠,不知趨避之方;況兼家有父母在堂,先生既知吉凶,望乞憐而救之。」

先生道:「貧道觀你夫婦行善已久,豈忍坐視不救。

今賜你兩丸丹藥,二人各服一丸,自然免除災難;但你身邊寶物牢匿在身。

如你有難,可奔山中來尋雪澗師父。」

道罷相別。

本榮在路夜宿曉行,不一日將近洛一陽一縣。

忽聽得往來人等紛紛傳說,西夏國王趙元昊興兵犯界,居民各自逃生。

本榮聽了傳說之言,思了半晌,乃謂其妻一江一 玉梅道:「某在家中一交一 結個朋友,喚作李中立,此人在開封府鄭州管下汜水縣居住,他前歲來我縣做買賣時,我曾多有恩於他,今既如此,不免去投奔他。」

一江一 玉梅從其言。

本榮遂問了鄉民路徑,與妻直到李中立門首,先托人報知。

李中立聞言,即忙出迎本榮夫婦入內。

相見已畢,茶罷,中立問其來由。

本榮即告以因算命出來躲災之事,承父將珍珠、玉連環往洛一陽一經商,因聞西夏欲興兵犯境,特來投奔兄弟。

中立聽了,細觀本榮之妻生得美貌,心下生計,遂對本榮道:「洛一陽一與本處同是東京管下,西夏國若有兵犯界,則我本處亦不能免。

小弟本處有個地窨子,倘賊來時,只從地窨中躲避,管取太平無事。

賢兄放心且住幾時。」

便叫家中置酒相待,又喚當值李四去接鄰人王婆來家陪侍。

李四領諾去了,移時王婆就來相見,請一江一 玉梅到後堂,與李中立妻子款待已畢,至晚,收拾一間房子與他夫妻安歇。

過了數日,李中立見財色起心,暗地密喚李四吩咐道:「我去上蔡縣做買賣時,被金本榮將本錢盡賴了去。

今日來到我家,他身邊有珍珠百顆,玉連環一對,你今替我報仇,可將此人引至無人處殺死,務要刀上有血,將此珠玉之物並頭上頭巾前來為證,我即養你一世,決不虛言。」

李四見說,喜不自勝,二人商議已定。

次日,李中立對金本榮道:「我有一所小莊,莊內有一窨在彼,賢兄可去一看。」

本榮不知是計,遂應聲道:「賢弟既有莊所,我即與李四同往一觀。」

當日乃與李四同去。

原來金本榮寶物日夜隨身。

二人走到無人煙之處,李四腰間拔出利刀道:「小人奉家主之命,說你在上蔡縣時曾賴了他本錢,今日來到此處,叫我殺了你。

並不干我的事,你休得埋怨於我。」

遂執刀向前來殺。

本榮見了,嚇得魂飛天外,連忙跪在地上苦苦哀告道:「李四哥聽稟:他在上蔡縣時,我多有恩於他。

他今見我妻美貌,恩將仇報,圖財害命,謀夫占妻,生此冤慘。

乞憐我有七旬父母無人侍養,饒我殘生,一陰一功莫大。」

李四聽了說道:「只是我奉主命就要寶物回去。

且問你寶物現在何處?」

本榮道:「寶物隨身在此,任君拿去,乞放殘生。」

李四見了寶物又道:「我聞圖人財者,不害其命。

今已有寶物,更要取你頭巾為證,又要刀上見血跡方可回報。

不然,我亦難做人情。」

本榮道:「此事容易。」

遂將頭巾脫下,又咬破舌尖,噴血刀上。

李四道:「我今饒你性命,你可急往別處去躲。」

本榮道:「我得性命,自當遠離。」

即拜辭而去。

當日李四得了寶物,急急回家與李中立一交一 清楚。

中立大喜,吩咐置酒,在後堂請嫂嫂一江一 玉梅出來。

玉梅見天色已晚,乃對中立道:「叔叔令丈夫去看莊所,緣何此時不見回來?」

李中立道:「我家亦頗富足,賢嫂與我成了夫婦,亦夠快活一世,何必掛念丈夫?」

玉梅道:「妾丈夫現在,叔叔何得出此牛馬之言?豈不可恥!」李中立見玉梅秀美,乃向前摟住求歡。

玉梅大怒,將中立推開道:「妻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妾夫又無棄妾之意,安肯傷風敗俗,以污名節!」李中立道:「你丈夫今已被我殺死,若不信時,我將物事拿來你看,以絕念頭。」

言罷,即將數物丟在地下道:「娘子,你看這頭巾,刀上有血,若不順我時,想亦難免。」

玉梅一見數物,哭倒在地。

中立向前抱起道:「嫂嫂不須煩惱,你丈夫已死,我與你成了夫婦,諒亦不玷辱了你,何故執迷太甚!」言罷,情不能忍,又強欲求歡。

玉梅自思:這賊將丈夫謀財殺命,又要謀我為妾,若不從,必遭其毒手。

遂對中立道:「妾有半年身孕,你若要妾成夫婦,待妾分娩之後,再作區處。

否則妾實甘一死,不願與君為偶。」

中立自思:分娩之後,諒不能逃。

遂從其言。

就喚王婆吩咐道:「你同這娘子往深村中山神廟邊,我有一所空房在彼,你可將她藏在此處,等她分娩之後,不論男女,將來丟了,待滿月時報我知道。」

當日,王婆依言領一江一 玉梅去了。

話分兩頭。

且說本榮父親金彥龍,在家思念兒子、媳婦不歸,音信皆無。

彥龍乃與妻將傢俬封記,收拾金銀,沿路來尋不提。

不覺光一陰一似箭,日月如梭,一江一 玉梅在山神廟旁空房內住了數月,忽一日肚疼,生下一男兒。

王婆進前道:「此子只好丟在水中,恐李長者得知,累老身。」

玉梅再三哀告道:「念他父親痛遭橫禍,看此兒亦投三光出世,望祈垂憐,待他滿月丟了未遲。」

王婆見一江一 玉梅情有可矜,心亦憐之,只得依從。

不覺又是滿月,玉梅寫了生年月日,放在孩兒身上,丟在山神廟中候人抱去撫養,留其性命,遂與王婆抱至廟中。

不料金彥龍夫妻正來這山神廟中問個吉凶,剛進廟來,卻撞見一江一 玉梅。

公婆二人一大驚,問其夫在何處,玉梅低聲訴說前事。

彥龍聽了苦不能忍,急急具狀告理。

卻值包公訪察,緝知其事。

次日,差無情漢領了關文一道,逕投鄭州管下汜水縣下了馬,拘拿李中立起解到台,令左右將中立先責一百杖,暫且收監,未及審勘。

王婆又欲充作證見,憑玉梅報謝。

包公令金彥龍等在外伺候。

且說金本榮,自離了汜水縣,無處安身,逕來山中撞見雪澗師父,留在庵中修行出家,不知父母妻子下落。

心中憂愁不樂。

忽一日,師父與金本榮道:「我今日教你去開封府抄化,有你親眷在彼,你可小心在意,回來教我知道。」

金本榮拜辭了師父,逕投開封府來,遂得與父母妻子相見,同到府前。

正值包公升堂,彥龍父子即將前事又哭告一番。

包公即令獄中取出李中立等審勘,李中立不敢抵賴,一一供招,貪財謀命是實,強佔伊妻是真。

包公叫取長枷腳鐐肘鎖,送下死牢中去。

將中立家財一半給賞李四,一半給賞王婆。

追出寶物給還金本榮。

李中立妻子發邊遠充軍。

聞者快心。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龍圖公案
第一則 阿彌陀佛講和第二則 觀音菩薩托夢第三則 嚼舌吐血第四則 咬舌扣喉第五則 鎖匙第六則 包袱第七則 葛葉飄來第八則 招帖收去第九則 夾底船第十則 接跡渡第十一則 黃菜葉第十二則 石獅子第十三則 偷鞋第十四則 烘衣第十五則 龜入廢井第十六則 鳥喚孤客第十七則 臨江亭第十八則 白塔巷第十九則 血衫叫街第二十則 青靛記谷第二十一則 裁縫選官第二十二則 廚子做酒第二十三則 殺假僧第二十四則 賣皂靴第二十五則 忠節隱匿第二十六則 巧拙顛倒第二十七則 試假反試真第二十八則 死酒實死色第二十九則 氈套客第三十則 陰溝賊第三十一則 三寶殿第三十二則 二陰簽第三十三則 乳臭不雕第三十四則 妓飾無異第三十五則 遼東軍第三十六則 岳州屠第三十七則 久鰥第三十八則 絕嗣第三十九則 耳畔有聲第四十則 手牽二子第四十一則 窗外黑猿第四十二則 港口漁翁第四十三則 紅衣婦第四十四則 烏盆子第四十五則 牙簪插地第四十六則 繡鞋埋泥第四十七則 蟲蛀葉第四十八則 啞子棒第四十九則 割牛舌第五十則 騙馬第五十一則 金鯉第五十二則 玉面貓第五十三則 移椅倚桐同玩月第五十四則 龍騎龍背試梅花第五十五則 奪傘破傘第五十六則 瞞刀還刀第五十七則 紅牙球第五十八則 廢花園第五十九則 惡師誤徒第六十則 獸公私媳第六十一則 獅兒巷第六十二則 桑林鎮第六十三則 斗粟三升米第六十四則 聿姓走東邊第六十五則 地窨第六十六則 龍窟第六十七則 善惡罔報第六十八則 壽夭不均第六十九則 三娘子第七十則 賊總甲第七十一則 江岸黑龍第七十二則 牌下土地第七十三則 木印第七十四則 石碑第七十五則 屈殺英才第七十六則 侵冒大功第七十七則 扯畫軸第七十八則 審遺囑第七十九則 箕帚帶入第八十則 房門誰開第八十一則 兔戴帽第八十二則 鹿隨獐第八十三則 遺帕第八十四則 借衣第八十五則 壁隙窺光第八十六則 桷上得穴第八十七則 黑痣第八十八則 青糞第八十九則 和尚皺眉第九十則 西瓜開花第九十一則 銅錢插壁第九十二則 蜘蛛食卷第九十三則 屍數椽第九十四則 鬼推磨第九十五則 栽贓第九十六則 扮戲第九十七則 瓦器燈盞第九十八則 床被什物第九十九則 玉樞經第一百則 三宮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