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公案》第五十七則 紅牙球:有一子名秀,排行第八,年方弱冠,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龍圖公案》第五十七則 紅牙球

龍圖公案

第五十七則 紅牙球

話說京中有一富家,姓潘名源柳,人稱為長者,原是官宦之家。

有一子名秀,排行第八,年方弱冠,丰姿灑落。

一日,清明時節,長者備祭儀登墳掛錢。

其家有紅牙球一對,乃國家所出之寶,是昔日真宗賜與其祖的。

長者出去後,秀帶牙球出外閒耍片時,約步行來,忽見對門劉長者家朱門瀟灑,簾幕半垂,下有紅裙,微露小小弓鞋,潘秀不覺魂喪魄迷,思欲見之而不可得。

忽見一個浮浪門客王貴,遂與秀答言道:「官人在此伺候,有何事?」

秀以直告。

王貴道:「官人要見這女子有何難處?」

遂設一計,令秀向前將球子閒戲,拋入簾內,佯與趕逐球子,揭開珠簾,便可一見。

秀如其言,但見此女年方二八,杏眼桃腮,美容無比,與之作揖。

此女名喚花羞,便問:「郎君緣何到此?」

秀答道:「因閒耍失落一牙球,趕來尋取,觸犯娘子,望乞恕罪。」

此女見秀豐儀出眾,心甚愛之,遂含笑道:「今日父母俱出踏青,幸你相逢,機緣非偶,願與郎君同飲一杯,少敘慇勤。」

秀聽罷,且疑且懼,不敢應聲。

此女遂即扯住秀衣道:「若不依允,即告到官。」

秀不得已遂從之。

二人香閨中對斟,飲罷,兩情皆濃。

女子問道:「君今年青春幾何?」

秀答道:「虛度十九春矣。」

女子又問:「曾娶親否?」

秀道:「尚未及婚。」

女子道:「我亦未嘗許人,君若不嫌一婬一奔之名,願以奉事君子。」

秀驚答道:「已蒙賜酒,足見厚意。

娘子若舉此情,倘令尊大人知之,小生罪禍怎逃?」

女子道:「深閨緊密,父母必不知情,君子勿懼。」

秀見女子意堅,情興亦動,二人同入羅帳,共偕鴛侶。

雲收雨散,秀即披衣起來辭去。

女子遂告秀道:「妾有衷曲訴君。

今日幸得同歡,妾未有家,君未有室,何不兩下遣媒,結為夫婦?」

秀許之,二人遂指天為誓,彼此切莫背盟。

秀即歸家,日夜相思,如醉如癡,情懷不已,轉成憔悴。

其父母再三問其故,秀不得已,遂以劉氏女相愛之情告之。

父母甚憐之,即忙遣媒人去與劉長者議婚。

劉長者對媒人道:「吾上無男子,只有花羞一女,不能遣之嫁出,納婿在家則可。」

媒人歸告潘長者,長者思忖道:吾亦只此一子,如何可出外就親,想是劉家故為此說推托,決難成就。

遂與秀說:「劉家既不願為婚,京中多有豪富,何愁無親?我當別議他姻。」

秀默然,遂成耽擱,後竟別議趙家女為配,因此潘秀與花羞女絕念。

及成親之日,行裝盈門,笙簧嘹亮。

是日花羞在門外眺望,遂問小婢:「潘家今日何事如此喧鬧?」

小婢答道:「潘郎娶趙家女,今日成親。」

花羞聽了,追思往事,垂淚如雨,自悔自怨,轉思之深,說不出話來,氣悶而死。

父母哭之甚哀,竟不知其故。

遂令僕王一溫一 、李辛葬於南門外。

李辛回家,天色已晚,思想花羞女容顏可愛,心甚不忍捨,即告父母道:「今夜有件事外出一走。」

父母允之。

李辛至二更時候,月色微明,遂去掘開墳,劈開棺木,但見花羞女容貌如存。

李辛思量:「可惜這女子,與她一屍一骸合宿一宵,雖死也甘心。」

道罷,即揭起衣裳,與之同睡。

良久,忽見花羞微微身動,眼目漸開,未幾,略能言,問:「誰人敢與我同睡?」

李辛驚道:「吾乃你家之僕李辛。

主翁令我葬娘子在此,我因不忍捨,今夜掘開棺木看看娘子如何,不意娘子醒來,實乃天幸。」

花羞已省人事,忽憶家中前日的事,遂以其情告李辛道:「只因潘秀負盟,以致悶死。

今天賜還魂,幸有緣遇你掘開墳墓,再得重生。

此恩無以為報,今亦不願回家,願與你結為夫婦。

棺中所有衣服物件,盡與你拿去。」

李辛甚喜,仍然掩了墳墓,遂與花羞同歸。

天尚未曉,到家叩門,其母開門見李辛帶一婦人同回,怪而問之。

辛告其母道:「此女原在娼家,與兒相識數載,今情願棄了風塵,與兒為姻,今日帶歸見父母。」

母信其言,二人遂成夫婦。

情切相愛,人不知是花羞女也。

李辛盡以其衣服首飾散賣別處,因而致富。

半年餘,偶因鄰家冬夜失火,燒至李辛房舍。

花羞慌忙無計,可憐單衣驚走,無所適從,與李辛各散東西,行過數條街巷,棲棲無依。

忽認得自家樓屋,花羞遂叩其父母一之 門,院子喝問:「誰人叩門?」

花羞應道:「我是花羞女,歸來見爹娘一次。」

院子驚怪道:「花羞已死半年,緣何又來叩門?必是鬼魂。

明日自去通報你爹娘,多將金錢衣彩焚化與娘子,且小心回去。」

院子竟不敢開門。

花羞欲進不得,欲去不得,風冷衣單,空垂兩淚,無處投奔。

忽見潘家樓上燈光灼灼閃閃,筵席未散,又去潘家叩門。

門公怪問:「是誰叩門?」

花羞應聲:「傳語潘八官人,妾是劉家花羞女,曾記得昔日因戲牙球,遂得一面,今夜有些事,特來投奔。」

門公遂報潘秀。

秀思忖怪異,若是對門劉家女,已死半年,想是鬼魂無依,遂呼李吉點燈,將冥錢衣彩來焚與之,秀自持寶劍隨身,開門果見花羞垂淚乞憐。

秀告花羞道:「你父母乃大富之家,回去覓些香楮便了,何故苦苦來纏我?」

言罷,燒了冥錢,急令李吉閉了門。

那花羞連聲叫屈不肯去,道:「你好負心人也!」好不傷感。

秀大怒,復出門外揮劍斬之,遂閉門而臥。

五更將盡,軍巡在門外大叫:「有一個無頭的婦人在外,遍身帶血。」

都巡遂申報府衙去了。

是時轟動街坊,劉長者聞得此事,懷疑不定。

是夕,夢見花羞女來告稱:「我被潘八殺了,一屍一骸現在他家門外,乞爹爹伸雪此冤。」

言訖,竟掩淚而去。

長者醒來以此夢告其妻道:「花羞女想必是還魂,被人開了墓。」

待明去掘開墳墓看時,果然不見一屍一骸,遂具狀呈告於包公。

包公即差人喚潘秀,不多時公差拘到,包公以盜開墳墓,殺了花羞之事問之。

秀不知其情,無言可應。

包公根勘秀之原由,秀逐一具供劍斬鬼魂情由。

包公疑而未決,將潘秀監收獄中。

隨即具榜遍掛四門:為捉到潘秀殺了花羞事,但潘秀不肯招認。

不知當初是誰人開墓,救得花羞還魂,前來報知,給與賞錢一千貫。

李辛見此榜,遂入府衙來告首請賞,一一言花羞還魂事。

包公遂判李辛不合開墳,致令潘秀誤殺花羞,將李辛處斬,潘秀免罪。

後潘秀追思花羞之事,憂念深重,遂成羸疾而死,是花羞女怨愆之報也。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龍圖公案
第一則 阿彌陀佛講和第二則 觀音菩薩托夢第三則 嚼舌吐血第四則 咬舌扣喉第五則 鎖匙第六則 包袱第七則 葛葉飄來第八則 招帖收去第九則 夾底船第十則 接跡渡第十一則 黃菜葉第十二則 石獅子第十三則 偷鞋第十四則 烘衣第十五則 龜入廢井第十六則 鳥喚孤客第十七則 臨江亭第十八則 白塔巷第十九則 血衫叫街第二十則 青靛記谷第二十一則 裁縫選官第二十二則 廚子做酒第二十三則 殺假僧第二十四則 賣皂靴第二十五則 忠節隱匿第二十六則 巧拙顛倒第二十七則 試假反試真第二十八則 死酒實死色第二十九則 氈套客第三十則 陰溝賊第三十一則 三寶殿第三十二則 二陰簽第三十三則 乳臭不雕第三十四則 妓飾無異第三十五則 遼東軍第三十六則 岳州屠第三十七則 久鰥第三十八則 絕嗣第三十九則 耳畔有聲第四十則 手牽二子第四十一則 窗外黑猿第四十二則 港口漁翁第四十三則 紅衣婦第四十四則 烏盆子第四十五則 牙簪插地第四十六則 繡鞋埋泥第四十七則 蟲蛀葉第四十八則 啞子棒第四十九則 割牛舌第五十則 騙馬第五十一則 金鯉第五十二則 玉面貓第五十三則 移椅倚桐同玩月第五十四則 龍騎龍背試梅花第五十五則 奪傘破傘第五十六則 瞞刀還刀第五十七則 紅牙球第五十八則 廢花園第五十九則 惡師誤徒第六十則 獸公私媳第六十一則 獅兒巷第六十二則 桑林鎮第六十三則 斗粟三升米第六十四則 聿姓走東邊第六十五則 地窨第六十六則 龍窟第六十七則 善惡罔報第六十八則 壽夭不均第六十九則 三娘子第七十則 賊總甲第七十一則 江岸黑龍第七十二則 牌下土地第七十三則 木印第七十四則 石碑第七十五則 屈殺英才第七十六則 侵冒大功第七十七則 扯畫軸第七十八則 審遺囑第七十九則 箕帚帶入第八十則 房門誰開第八十一則 兔戴帽第八十二則 鹿隨獐第八十三則 遺帕第八十四則 借衣第八十五則 壁隙窺光第八十六則 桷上得穴第八十七則 黑痣第八十八則 青糞第八十九則 和尚皺眉第九十則 西瓜開花第九十一則 銅錢插壁第九十二則 蜘蛛食卷第九十三則 屍數椽第九十四則 鬼推磨第九十五則 栽贓第九十六則 扮戲第九十七則 瓦器燈盞第九十八則 床被什物第九十九則 玉樞經第一百則 三宮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