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公案》第十七則 臨江亭:娶妻謝氏,容貌風情極侈。吳十二有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龍圖公案》第十七則 臨江亭

龍圖公案

第十七則 臨江亭

話說開封府有一富家吳十二,為人好一交一 結名士。

娶妻謝氏,容貌風情極侈。

吳十二有個知己韓滿,是個軒昂丈夫,往來其家甚密。

謝氏常以言挑之,韓滿以與吳友一交一 厚,敬之如嫂,不及於亂。

一日冬殘,雪花飄揚,韓滿來尋吳友賞雪,適吳十二去莊上未回。

謝氏聞知韓滿來到,即出見之,笑容可掬,便邀入房中坐定,抽身入廚下,整備酒食進來與韓滿吃,自己坐在下邊相陪。

酒至半酣,謝氏道:「叔叔,今日天氣甚寒,嬸嬸在家亦等候叔回去同飲酒否?」

韓滿道:「賤叔家貧,薄酌雖有,不能夠如此豐美。」

謝氏有意勸他,飲了數杯,一婬一興勃然,斟起一杯起身送與韓滿道:「叔叔,先飲一口看滋味好否?」

韓滿大驚道:「賢嫂休得如此,倘家人知之,則朋友倫義絕矣。

從今休要這等。」

說罷推席而起。

走出門,正遇吳十二冒雪回來,見韓滿就欲留住。

韓滿道:「今日有事,不得與兄長敘話。」

徑辭而去。

吳十二入見謝氏問:「韓故人來家,如何不留待之?」

謝氏怒道:「你結識的好朋友,知你不在家故來相約,妾以其往日好意,備酒待之,反將言語戲妾。

被我叱幾句,沒意思走去,問他則甚?」

吳十二半信半疑,不敢出門。

過了數日,雪霽天晴,韓滿入城來,恰遇吳友在街頭過來。

韓滿近前邀入店中飲酒,滿乃道:「兄之尊嫂是個不良 之婦,從今與兄不能相會於家,恐遭人有嫌疑之誚。」

吳十二道:「賢弟何出此言?就是嫂有不周之言,當看我往日情分,休要見外。」

韓滿道:「兄長門戶自宜謹密,只此一言,余無所囑。」

飲罷,各散而去。

次年春,韓滿有舅吳蘭在蘇州販貨,有書來約他,滿要去,欲見吳十二相辭,不遇徑行,比及吳友知之,已離家四日矣。

吳十二有家人汪吉,人才出眾,言語捷利,謝氏愛他,與之通姦,情意甚密。

一日,吳十二著汪吉同往河口收討帳目,汪吉因戀謝氏之故,推不肯去,被吳十二痛責一番,只得準備行李,臨起身,入房中見謝氏商議其事。

謝氏道:「但只要你有計較謀害了他,回來我自有主張。」

汪吉歡喜領諾,同主人離家。

在路行了數日,來到九一江一 鎮,向往日相識李艄討船,渡過黑龍潭,靠晚泊船龍王廟前,買香紙做了神福,汪吉於船上小心服侍,吳十二飲得甚醉,李艄亦去休息。

半夜時,吳十二要起來小便,汪吉扶出船頭,乘他宿酒未醒,一聲響,推落在一江一 中。

故意驚叫道:「主人落水!」比及李艄起來看時,那一江一 水深不見底,又是夜裡,如何救得!挨到天明,汪吉對李艄道:「沒奈何,只得回去報知。」

李艄心中生疑,吳某死必不明,撐回渡船自去。

汪吉忙走回家,見謝氏,密道其事。

謝氏大喜,虛設下靈席,日夜與汪吉飲酒取樂,鄰里頗有知者,隱而不言。

再說韓滿,因暮春時景,偶出鎮口閒行,正過臨一江一 亭,遠遠望見吳十二來到,韓滿認得,連忙近前攜住手道:「賢兄因何來此?」

吳十二形容枯槁,皺了雙眉,對韓滿道:「自賢弟別後,一向思慕,今有一事相托,萬望勿阻。」

韓滿道:「前面亭上少坐片時。」

遂邀到亭上坐定,乃道:「日前小弟因母舅來書信相約,正待要見兄長一辭,不遇徑行,今幸此會面,為何沉悶不樂?」

吳十二泣下道:「當日不聽賢弟之言,惹下終天之別,一言難盡。」

韓滿不知其死,乃道:「兄長烈烈丈夫,為何出此言?」

吳十二道:「賢弟體諒。

自那日相別之後,如此如此」韓滿聽了,毛骨悚然,抱住吳十二道:「賢兄此言是夢中耶?如果有此事情,必不敢負。

且問,當夜落水之時可有人知否?」

吳十二道:「鎮一江一 口李艄頗知,吾與賢弟幽明之隔,再難會面,今且從此別矣。」

道罷,韓滿忽身便倒,昏迷半晌方醒。

再尋故人,不見所在。

連忙轉蘇州店中見母舅道:「家下有信來催促,特來辭別,回去無事便來。」

吳蘭挽留不住。

待韓滿回到鄉里訪問,吳友已死過六十日矣。

韓滿備了香紙至靈前哭奠一番。

謝氏恨之,不肯出見。

韓滿回家,思量要去告狀,又沒有頭緒,復來蘇州見母舅,道知故人冤枉之事。

吳蘭道:「此他人事,又無對證,莫若連累。」

韓滿笑道:「愚甥與吳友結一交一 ,有生死之誓,只因不良 嫂在,以此疏闊,近日曾以幽靈托我,豈可負之!」吳蘭道:「既如此,即日包大尹往邊關賞勞,才回東京,具狀申訴,或能伸雪。」

滿依其言,連夜來東京,清早入府告狀。

包公審問的實,即差公牌拿得汪吉及謝氏當廳勘問。

汪吉、謝氏爭辯,不肯招認,究問數日,未能斷決。

包公思量通姦之弊確有,謀死主人未得證見,他們如何肯招?乃密召韓滿問道:「你故人既有所托,曾言當日渡艄是誰?」

韓滿道:「鎮一江一 口李艄也。」

包公次日差黃興到鎮一江一 口拘得李艄來衙,問其情由。

李艄道:「某日深夜,落水之後,彼家人叫知,待起來時,救不及矣。」

包公遂取出人犯當廳審究。

汪吉見李艄在旁邊,便有懼色,不用重刑拷究,只得從直招出。

疊成案卷,將汪吉、謝氏押赴法場處斬。

給了賞錢與李艄回去。

韓滿有故人之義,能代申冤枉,訪得吳十二有女年十四歲,嫁與韓滿之子為妻。

將家貨器物盡與女兒承其家業,以不負異姓骨肉之情。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龍圖公案
第一則 阿彌陀佛講和第二則 觀音菩薩托夢第三則 嚼舌吐血第四則 咬舌扣喉第五則 鎖匙第六則 包袱第七則 葛葉飄來第八則 招帖收去第九則 夾底船第十則 接跡渡第十一則 黃菜葉第十二則 石獅子第十三則 偷鞋第十四則 烘衣第十五則 龜入廢井第十六則 鳥喚孤客第十七則 臨江亭第十八則 白塔巷第十九則 血衫叫街第二十則 青靛記谷第二十一則 裁縫選官第二十二則 廚子做酒第二十三則 殺假僧第二十四則 賣皂靴第二十五則 忠節隱匿第二十六則 巧拙顛倒第二十七則 試假反試真第二十八則 死酒實死色第二十九則 氈套客第三十則 陰溝賊第三十一則 三寶殿第三十二則 二陰簽第三十三則 乳臭不雕第三十四則 妓飾無異第三十五則 遼東軍第三十六則 岳州屠第三十七則 久鰥第三十八則 絕嗣第三十九則 耳畔有聲第四十則 手牽二子第四十一則 窗外黑猿第四十二則 港口漁翁第四十三則 紅衣婦第四十四則 烏盆子第四十五則 牙簪插地第四十六則 繡鞋埋泥第四十七則 蟲蛀葉第四十八則 啞子棒第四十九則 割牛舌第五十則 騙馬第五十一則 金鯉第五十二則 玉面貓第五十三則 移椅倚桐同玩月第五十四則 龍騎龍背試梅花第五十五則 奪傘破傘第五十六則 瞞刀還刀第五十七則 紅牙球第五十八則 廢花園第五十九則 惡師誤徒第六十則 獸公私媳第六十一則 獅兒巷第六十二則 桑林鎮第六十三則 斗粟三升米第六十四則 聿姓走東邊第六十五則 地窨第六十六則 龍窟第六十七則 善惡罔報第六十八則 壽夭不均第六十九則 三娘子第七十則 賊總甲第七十一則 江岸黑龍第七十二則 牌下土地第七十三則 木印第七十四則 石碑第七十五則 屈殺英才第七十六則 侵冒大功第七十七則 扯畫軸第七十八則 審遺囑第七十九則 箕帚帶入第八十則 房門誰開第八十一則 兔戴帽第八十二則 鹿隨獐第八十三則 遺帕第八十四則 借衣第八十五則 壁隙窺光第八十六則 桷上得穴第八十七則 黑痣第八十八則 青糞第八十九則 和尚皺眉第九十則 西瓜開花第九十一則 銅錢插壁第九十二則 蜘蛛食卷第九十三則 屍數椽第九十四則 鬼推磨第九十五則 栽贓第九十六則 扮戲第九十七則 瓦器燈盞第九十八則 床被什物第九十九則 玉樞經第一百則 三宮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