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公案》第八十五則 壁隙窺光:新撫兄子繼祖養老,長娶劉氏,貌頗妖嬈。有桐城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龍圖公案》第八十五則 壁隙窺光

龍圖公案

第八十五則 壁隙窺光

話說廬州府霍山縣南村,有一人姓章名新,素以成衣為業,年將五十,妻王氏少艾,一婬一濫無子。

新撫兄子繼祖養老,長娶劉氏,貌頗妖嬈。

有桐城縣二人來霍山縣做漆,一名楊雲,一名張秀,與新有舊好,遂寄宿焉。

日久愈厚,二人拜新為契父母,出入無忌,視若至親。

楊雲與王氏先通,既而張秀皆然。

一日新叔侄往鄉成衣,楊雲與王氏正在雲雨,被媳撞見。

王氏道:「今日被此婦撞見不便,莫若污之以塞其口。」

新叔侄至夜未回,劉氏獨宿。

楊雲掇開劉氏房門,劉氏正在夢寐,楊雲上床 抱奸,手足無措,叫喊不從。

王氏入房以手掩其口助之,劉氏不得己任其所寢,張秀亦與王氏就寢。

由是二人輪宿,楊雲宿姑,張秀宿媳;楊雲宿媳,張秀宿姑。

新叔侄出外日多,居家日少,如是者一年有餘,四人意甚綢繆。

不意為新所覺,欲執未獲。

楊、張二人與王氏議道:「老狗已知,莫若一陰一謀殺之,免貽後患。」

王氏道:「不可,我你行事只要機密些,被獲不到,無奈你何。」

叔侄回來數日,新謂繼祖道:「今八月矣,家家沒有新谷。

今日初一不好去,明日早起,同往各處去討些谷回來吃用。」

次日清早,與侄同行,二處分行。

新往望一江一 灣略近,繼祖往九公灣稍遠。

新帳先完,次日午後即回。

行至中途,突遇張、楊二人做漆回家,望見新來,一交一 頭附耳,前計可行,近前問道:「契父回來了,包裹、雨傘我等負行。」

行至一僻地山中,天色傍晚,二人哄新進一深源。

新心慌大喊,並無人至。

張秀一手扭住,楊雲於腰間取出小斧一把,向頭一劈即死,乃被腦骨陷住,取斧不出。

倏忽風動竹聲,疑是人來,忙推一屍一首連斧丟入蓮塘,恐一屍一浮出,將石壓倒。

二人即回,自謂得志,言於王氏。

王氏聽得此言,心腸俱裂,乃道:「事已成矣,卻不可令媳婦知之,恐彼言不謹,反自招禍。」

王氏又道:「倘繼祖回尋叔父,將如之何?」

張秀道:「繼祖回來,你先問他,若說不見,即便送官,誣以謀死叔父。

若陷得他死罪,豈不兩美。」

王氏、楊雲皆道:「此計甚妙,可即依行。」

初六日,繼祖回到家中,王氏問道:「叔何不歸?」

繼祖愕然道:「我昨在望一江一 灣住,欲等叔同回,都說初三日下午已回。」

王氏變色道:「此必是你謀害!」扭結投鄰里鎖住,自投擊鼓。

正值朝廷差委包公巡行一江一 北,縣主何獻出外迎接,王氏將謀殺事具告。

包公接得此詞,素知縣主吏治清明,刑罰不苟,即批此狀與勘審。

當差汪勝、李標,即刻拿到鄰右蕭華、里長徐福一起押送。

縣主道:「你叔自幼撫養,安敢負思謀死,一屍一在何方?從直招來!」繼祖道:「當日小人與叔同出,半路分行,小人往九公灣,叔往望一江一 灣,昨日小人又到望一江一 灣邀叔同回,眾人皆道已回三日,可拘面證。

小人自幼叨叔嬸厚恩,撫養娶婦,視如親子,常思圖報未能,安忍反加殺死?乞爺細審詳察。」

王氏道:「此子不肖,漂蕩家資,嗔叔一陰一責,故行殺死,乞爺爺嚴刑拷究,追一屍一殮葬,斷償叔命。」

縣主喚蕭華上平台下問道:「繼祖素行如何?」

華道:「繼祖素行端莊,毫無浪蕩事,事叔如父,小人不敢偏屈。」

縣主令華下去。

又問徐福:「繼祖素行可端正?」

徐福所答,默合華言。

縣主喝止,乃佯怒道:「你二人受繼祖買囑,本該各責二十,看你老了。」

縣主知非繼祖,沉吟半晌,心生一計,喝將繼祖重打二十,即釘長枷,乃道:「限三日令人尋一屍一還葬。」

令牢子收監;發王氏還家。

王氏叩頭謝道:「青天爺爺神見,願萬代公侯。」

喜不自勝。

縣主乃問門子道:「繼祖家在何處?」

門子道:「前村便是。」

二人直至門首,各家睡靜,惟王氏家尚有燈光。

縣主於壁隙窺之,見兩男兩女共席飲酒。

楊雲笑道:「非我妙計,焉有今日?」

眾皆笑樂,惟劉氏不悅道:「好好,你便這等快樂,虧了我夫無辜受刑,你等心上何安?」

楊雲道:「只要你我四人長久享此快樂,管他則甚。

大家飲一大杯,趕早好去行些樂事。」

王氏道:「都說何爺明白,亦未見得。」

楊雲道:「閒話休說。」

乃抱住劉氏。

劉氏口中不言,心內怒起,乃回頭不顧。

王氏道:「老爺限三日後追一屍一還葬,你放得停當否?」

二人道:「丟在蓮塘深處,將大石壓住,不久即爛。」

王氏道:「這等便好。」

縣主大怒回衙,令門於擊鼓點兵,眾人不知其故。

兵齊,乘轎親抵繼祖家,將前後圍定,衝開前門,楊、張二人不知風從何起,見官兵圍住,遂向後走,被後面官兵捉住,並捉婦男四人回衙,每人責三十收監。

次早出堂,先取繼祖出監,問道:「你去望一江一 灣,路可有蓮塘否?」

繼祖思忖良久道:「只有山中那一丘蓮塘,在裡面深源山下。」

即開繼祖枷鎖,令他引路,差皂快二十餘人,親自乘轎直至其地,果然人跡罕到。

繼祖道:「蓮塘在此。」

縣主道:「你叔一屍一在此蓮塘內。」

繼祖聽了大哭,跳下塘中,縣主又令壯丁幾人下去同尋,直至中間,得一大石,果有一屍一首壓於石下。

取起抬上岸來,見頭骨帶一小斧,取之洗淨,見斧上鑿有楊雲二字,奉上縣主。

縣主問道:「此誰名也?」

繼祖道:「是老爺昨夜捉的人名。」

又問:「二人與你家何等親?」

繼祖道:「是叔之契子。」

遂驗明傷處,回縣取出婦男四人,喝將楊雲、張秀各打四十,令他招承。

不認。

乃丟下斧來:「此是誰的?」

二人心慌,無言可答。

喝令夾起,二人面面相視,苦刑難受,乃招道:「小人與王氏有奸,被彼知覺,恐有後禍,故爾殺之。」

縣主道:「你既知覺察姦情為禍,豈不知殺人之禍尤大!」

再重打四十,枷鎖重獄。

縣主謂王氏道:「親夫忍謀,厚待他人,此何心也?」

王氏道:「非關小婦人事,皆彼二人操謀,殺死方才得知。」

縣主道:「既已得知,該當先首,一胡一 為又欲陷繼祖於死地?你說何爺不明,被你三言四語就瞞過了,這潑賤可惡!重打三十。」

又問劉氏道:「你與同謀陷夫,心何忍乎?」

劉氏道:「此事實未同謀。

先是媽媽與他二人有奸,挾制塞口,不得不從。

其後用計謀殺,小婦人毫不知情,乞爺原情宥罪。」

縣主道:「起初是姑挾制,後來該當告夫,雖未同謀,亦不宜委曲從事。」

減等擬絞;判斷楊雲、張秀論斬;王氏凌遲;繼祖發回寧家。

當申包公,隨即依擬,可謂法正冤明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龍圖公案
第一則 阿彌陀佛講和第二則 觀音菩薩托夢第三則 嚼舌吐血第四則 咬舌扣喉第五則 鎖匙第六則 包袱第七則 葛葉飄來第八則 招帖收去第九則 夾底船第十則 接跡渡第十一則 黃菜葉第十二則 石獅子第十三則 偷鞋第十四則 烘衣第十五則 龜入廢井第十六則 鳥喚孤客第十七則 臨江亭第十八則 白塔巷第十九則 血衫叫街第二十則 青靛記谷第二十一則 裁縫選官第二十二則 廚子做酒第二十三則 殺假僧第二十四則 賣皂靴第二十五則 忠節隱匿第二十六則 巧拙顛倒第二十七則 試假反試真第二十八則 死酒實死色第二十九則 氈套客第三十則 陰溝賊第三十一則 三寶殿第三十二則 二陰簽第三十三則 乳臭不雕第三十四則 妓飾無異第三十五則 遼東軍第三十六則 岳州屠第三十七則 久鰥第三十八則 絕嗣第三十九則 耳畔有聲第四十則 手牽二子第四十一則 窗外黑猿第四十二則 港口漁翁第四十三則 紅衣婦第四十四則 烏盆子第四十五則 牙簪插地第四十六則 繡鞋埋泥第四十七則 蟲蛀葉第四十八則 啞子棒第四十九則 割牛舌第五十則 騙馬第五十一則 金鯉第五十二則 玉面貓第五十三則 移椅倚桐同玩月第五十四則 龍騎龍背試梅花第五十五則 奪傘破傘第五十六則 瞞刀還刀第五十七則 紅牙球第五十八則 廢花園第五十九則 惡師誤徒第六十則 獸公私媳第六十一則 獅兒巷第六十二則 桑林鎮第六十三則 斗粟三升米第六十四則 聿姓走東邊第六十五則 地窨第六十六則 龍窟第六十七則 善惡罔報第六十八則 壽夭不均第六十九則 三娘子第七十則 賊總甲第七十一則 江岸黑龍第七十二則 牌下土地第七十三則 木印第七十四則 石碑第七十五則 屈殺英才第七十六則 侵冒大功第七十七則 扯畫軸第七十八則 審遺囑第七十九則 箕帚帶入第八十則 房門誰開第八十一則 兔戴帽第八十二則 鹿隨獐第八十三則 遺帕第八十四則 借衣第八十五則 壁隙窺光第八十六則 桷上得穴第八十七則 黑痣第八十八則 青糞第八十九則 和尚皺眉第九十則 西瓜開花第九十一則 銅錢插壁第九十二則 蜘蛛食卷第九十三則 屍數椽第九十四則 鬼推磨第九十五則 栽贓第九十六則 扮戲第九十七則 瓦器燈盞第九十八則 床被什物第九十九則 玉樞經第一百則 三宮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