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白話文》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關羽傳,關羽,字雲長,原字長生,河東郡解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三國誌白話文》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三國誌白話文

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關羽傳、張飛傳、馬超傳、黃忠傳、趙雲傳)

關羽傳,關羽,字雲長,原字長生,河東郡解縣人。

因戰亂逃亡到涿郡。

劉備在家鄉招集兵馬,關羽和張飛擔任他的護衛。

劉備任平原國國相後,任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管所轄軍隊。

劉備與關、張二人連睡覺都同一張一床一,親如同胞兄弟。

關、張二人在大庭廣眾之中,整日侍立在劉備身旁,跟隨劉備對敵作戰,從不懼避艱險。

劉備襲擊徐州殺死刺史車胄後,即讓關羽鎮守下邳城,代行太守職務,自己則率軍回駐小沛。

漢獻帝建安五年(200),曹一操一東征徐州,劉備投奔袁紹。

曹一操一擒獲關羽後返回,任關羽為偏將軍,對他以禮相待,賞賜優厚。

袁紹派大將顏良在白馬進攻東郡太守劉延,曹一操一派遣張遼和關羽為先鋒進擊顏良。

關羽遠遠望見顏良的帥旗車蓋,策馬上前刺殺顏良於萬馬軍中,將其首級割下返回,袁紹軍中的將領們沒人敢出陣阻擋,於是解除白馬之圍。

曹一操一當即上奏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起初,曹一操一欽佩關羽的勇一猛氣概,後來察言觀色,發現關羽並無久留曹營之意,於是對張遼說:「你利用與關羽的交情設法去探探他。」

不久,張遼藉機向關羽問起此事,關羽感慨地說:「我深知曹公對我情深意厚,但我深受劉將軍的厚恩,發誓與他同生共死,我決不會背叛他。

我最終不會留在此地,我一定要立下大功報答曹公的恩情後再離去。」

張遼把關羽這番話回報給曹一操一,曹一操一為他的義氣深受感動。

待關羽斬殺顏良後,曹一操一知道關羽一定要離開自己,對其賞賜更為厚重。

關羽將曹一操一賞賜的錢物全部封裹好,留下書信告辭曹一操一而去,逕直趕往袁紹軍營投奔劉備。

曹一操一手下人想將他追回來,曹一操一說:「大家各為其主,不必追了。」

關羽跟隨劉備依附劉表。

劉表死後,曹一操一平定荊州,劉備自樊城準備南渡長江,另派關羽統率數百艘船隻走水路,約定在江陵會師。

曹一操一追擊劉備至當陽長阪,劉備抄小路逃往漢津,正碰上關羽的船隊,於是一起趕到夏口。

孫權派兵協助劉備打敗曹一操一,曹一操一退歸北方。

劉備乘勝佔有江南數郡,然後封拜各有功將士,任命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派他駐軍江北。

後來劉備西進平定益州,授權關羽督掌荊州大政。

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過去與馬超毫不相識,於是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武藝才幹與誰人可以相比。

諸葛亮知道關羽氣傲心高,於是回信答道:「馬孟起文武兼備,勇一猛超群,不愧一代人傑,是英布、彭越一類的人物,可與張飛並駕齊驅,但不及美髯公超凡出眾、卓爾不群。」

關羽蓄著一副漂亮的長鬚,所以諸葛亮稱他美髯公。

看了諸葛亮的回信,關羽十分高興,把它交給賓客幕僚們傳閱。

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後來傷口雖然癒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

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一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

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

當時關羽正請眾將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一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官封關羽為前將軍,並授予符節和斧鉞。

同年,關羽率軍在樊城攻打曹仁。

曹一操一派於禁領兵救援曹仁。

當年秋天,大雨連綿,漢水氾濫,於禁督率的七軍全被淹沒。

於禁投降關羽,關羽又斬殺魏國將軍龐德。

梁、郟、陸渾一帶的豪強武裝,有的遙受關羽的印信號令,成為關羽指揮的地方武裝,關羽聲威震動中原。

面對如此形勢,曹一操一建議遷離許都以避開關羽的威脅,司馬懿、蔣濟則認為關羽得志取勝,孫權是不會高興的,應該派人前去勸說孫權,讓他派兵從後面襲擊關羽,並答應事成之後割讓東南諸郡封給孫權,這樣樊城之圍自然而解。

曹一操一採納了這一意見。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另外南郡太守糜芳駐守江陵,將軍士仁駐紮公安,兩人一向怨恨關羽輕視他們。

當關羽領兵出征,由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一應糧草軍需,兩人不願全力救援關羽。

關羽放出話說:「回去後就懲處他們。」

糜、士二人都恐懼不安。

於是孫權暗中派人去誘降糜、士二人,二人即派人迎接孫權。

而曹一操一又派來徐晃率軍救援曹仁,關羽攻不下樊城,只好領兵退還。

這時孫權已佔據江陵,將關羽及其將士的妻兒老小全部俘獲,關羽軍隊於是全部潰散。

孫權派部將堵擊關羽,在臨沮斬殺關羽及其子關平。

關羽死後被追諡為「壯繆侯」。

他的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

關興字安國,年少時就有聲名,丞相諸葛亮對他十分器重,且認為他不同常人。

關興二十歲即擔任侍中、中監軍,幾年後去世。

兒子關統繼承爵位,娶公主為妻,官至虎賁中郎將。

關統沒有兒子,死後就由關興的庶子關彝續封爵位。

張飛傳,張飛,字益德,涿郡人,年輕時與關羽一道侍奉劉備。

關羽比張飛年長幾歲,故張飛把關羽當作兄長侍奉。

劉備跟從曹一操一擊敗呂布後,隨曹一操一返回許都,曹一操一任命張飛為中郎將。

劉備脫離曹一操一先後投靠袁紹、劉表。

劉表死後,曹一操一進軍荊州,劉備逃往江南。

曹一操一率兵追擊,急行一日一一夜,在當陽縣長阪追上劉備。

劉備聞知曹一操一突然趕到,拋下妻子兒女自己前逃,並令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

張飛守住河岸、拆毀河橋,怒目圓睜,手執長矛大叫:「我是張益德,誰敢前來與我決一死戰!」曹軍無人敢近,故劉備等得以逃脫。

劉備平定江南各郡,任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爵新亭侯,後又調守南郡。

劉備西進益州,後還攻劉璋,張飛與諸葛亮等溯江而上,分兵平定沿江各郡、縣。

張飛到江州,擊敗劉璋的部將巴郡太守嚴顏,並活捉了嚴顏。

張飛怒斥嚴顏:「我大軍已到,你為何不及早投降而斗膽抗拒?」

嚴顏回說:「你等興兵無名,侵奪我益州,我們益州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張飛大怒,喝令手下兵卒將嚴顏推出去砍頭,嚴顏面色不變,對張飛說:「砍頭就砍頭,發什麼火呢!」張飛對嚴顏的勇氣甚為敬佩,當即下令釋放,並把他作為客人禮待。

張飛一路勢如破竹,與劉備會師成都。

劉備平定益州後,賞賜諸葛亮、法正、張飛和關羽每人五百斤黃金、一千斤白銀、五千萬銅錢、一千匹蜀錦,對其他將士也給以數量不等的獎賞,任命張飛兼巴西太守。

曹一操一打敗張魯後,留夏侯淵、張郃鎮守漢川。

張郃單獨率領幾支兵馬南下巴西,打算將那裡的百姓遷往漢中,張郃進兵宕渠、蒙頭、蕩石,與張飛軍隊抗拒五十多天。

張飛率領一精一兵一萬多人,從另外的道路將張郃軍隊截斷後再與之交戰,山路狹窄,前隊後隊無法呼應救援,張郃遂被張飛打敗。

張郃捨馬攀越山崖,只帶著十多名部下從小路逃走,於是退兵南鄭,巴西地方得以安寧。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任命張飛為右將軍,並賜予「假以符節」的權力。

章武元年(221),張飛被晉陞為車騎將軍兼司隸校尉,晉封爵位西鄉侯,冊封說:「朕承應天命,續嗣漢室大業,掃殘敵平禍亂,但仍未大治天下。

現在賊寇作亂,百姓蒙受苦難,思念漢室的志士仁人,都在引頸翹首盼望國家復興。

朕憂愁萬分,坐不安席,食不甘味,整頓各軍,宣佈誓辭,準備替天行道,懲罰亂臣賊子。

由於您忠誠果毅,有如周宣王名臣召伯虎,聲震遠近,故此特地宣佈為您晉陞官、爵,授權您兼掌京都護衛。

您應該協助君王弘揚恩威,以仁德安一撫百姓,用威刑討伐叛逆,滿足朕的心願。

《詩經》說得好,『不能侵擾百姓,不能過急冒進,一切都要以王朝的禮法為準』。

『努力成就偉大的功業,我賞賜福祉給你』。

不可不努力啊!」當初,張飛雄武威猛,僅次於關羽,魏國謀臣程昱等都誇讚關羽、張飛有萬夫不擋之氣概。

關羽待下級士卒很和善,對上層士大夫很傲慢;而張飛則敬重社會上層人物,對士卒百姓不加一愛一撫。

劉備常常告誡張飛:「你過度運用刑法,又隨意鞭打將士,還把這些被打的人安排在身邊辦事,你這樣做會自招禍害的!」張飛聽後仍不悔改。

劉備征伐東吳,張飛遵令準備率領一萬人馬,從閬中出兵趕赴江州與劉備會合。

臨發兵前,張飛的帳下部將張達、范強殺害了張飛,並割下他的首級,順江而下投奔孫權。

張飛軍營都督上表飛報劉備,劉備一聽到張飛都督有表上奏,即說:「唉!張飛死了。」

於是追諡張飛為「桓侯」。

張飛的長子張苞少年早喪。

次子張紹繼承張飛的爵位,官至侍中、尚書僕射。

張苞之子張遵擔任尚書,隨諸葛瞻駐守綿竹,在與鄧艾的軍隊作戰時戰死。

馬超傳,馬超,字孟起,扶風郡茂陵縣人。

馬超的父親馬騰,漢靈帝末年在西州與邊章、韓遂等一同舉兵起事。

靈帝初平三年(192),韓遂、馬騰率兵前往長安。

漢朝廷任命韓遂為鎮西將軍,讓他領兵返回金城,任命馬騰為征西將軍,派他領兵駐紮郿縣。

後來馬騰帶兵襲擊長安,兵敗逃走,撤回涼州。

司隸校尉鍾繇鎮守關中,他派人送信給韓遂、馬騰,向他們陳說利害關係。

馬騰派遣馬超跟隨鍾繇前往平陽討伐郭援、高幹,馬超部將龐德親手斬殺郭援並割取首級。

後來馬騰與韓遂有了矛盾,馬騰請求調還京城附近。

於是朝廷召回馬騰,讓他擔任衛尉,又任命馬超為偏將軍,封爵都亭侯,接領馬騰的兵馬。

馬超既得到統軍大權,於是與韓遂聯合,又與楊秋、李堪、成宜等結盟,共同進兵抵達潼關。

曹一操一與韓遂、馬超各率少量護衛離陣會談,馬超自負身強力壯,心中打算突然衝上前活捉曹一操一,曹一操一身邊護衛猛將許褚瞪眼怒視馬超,馬超才不敢妄動。

曹一操一聽從賈詡的計謀,用離間計使馬超、韓遂互相猜疑,終於將他們的聯軍打得大敗。

馬超逃奔西戎少數民族部落,曹一操一追擊到安定,正趕上北方又有戰事,領兵東還。

楊阜勸曹一操一說:「馬超有韓信、季布之勇,甚得西北羌、胡少數民族的擁戴;如果大軍退還,不對他嚴加防守,隴上諸郡將不會為我們所有了。」

後來馬超果然率領西戎諸部襲擊隴上郡縣,隴上郡縣紛紛響應馬超,馬超殺死涼州刺史韋康,佔據冀城,收編韋康的兵馬。

馬超自稱征西將軍,兼任并州牧,督掌涼州軍事大權。

韋康的老部下楊阜、姜敘、梁寬、趙衢等,共同密謀襲擊馬超。

楊阜、姜敘先在鹵城發難,馬超出兵攻打而不能攻下;梁寬、趙衢乘馬超出兵之機緊閉冀城城門,馬超無法進城,進退兩難,於是逃往漢中依附張魯。

張魯其人不值得馬超與其共謀大事,馬超因此心中抑鬱不樂,當他打聽到劉備在成都圍攻劉璋時,即暗中派人送信給劉備請求歸降。

劉備派人迎接馬超,馬超領兵徑直抵達成都城下。

城中震恐不安,劉璋隨即投降,劉備任命馬超為平西將軍,督管臨沮,保持原都亭侯爵號不變。

劉備做了漢中王后,任命馬超為左將軍,並授予他「假以符節」的權力。

章武元年(221),馬超被晉陞為驃騎將軍,兼涼州牧,晉爵為阨鄉侯,冊封說:「朕以薄德,繼承皇位,接掌漢室社稷。

曹一操一父子,罪行佈滿天下,朕憂憤傷悲,痛心疾首。

天下怨恨曹氏,盼望復興漢室,以至氐、羌、獯鬻等少數民族都慕義歸服。

由於您信義聞名北部邊地,威望、武力都極為顯赫,故將涼州托付於您,鷹揚虎踞,兼守北方萬里之域,消除所轄百姓的疾苦。

希望您明宣朝廷教化,招撫安定四方,慎重施行賞罰,以深固漢朝所賜福祉,酬報天下百姓黎民。」

馬超去世於章武二年(222),享年四十七歲。

臨去世前他上奏說:「臣家門親族二百餘人,幾乎全被曹一操一誅殺,只有堂弟馬岱,應讓他執掌臣業已衰敗的宗廟祭祀,此事深托陛下,無復他言。」

劉備追諡馬超為「威侯」,其子馬承繼承他的爵位。

馬岱官至平北將軍,晉爵陳倉侯。

馬超的女兒許配安平王劉理。

黃忠傳,黃忠,字漢升,南陽郡人。

荊州牧劉表任命他為中郎將,黃忠與劉表的侄子劉磐共同鎮守長沙郡攸縣。

曹一操一攻佔荊州後,黃忠受命代行裨將軍之職,仍留在原來任所,統屬於長沙太守韓玄。

劉備平定南方各郡,黃忠歸順劉備,後又隨劉備進軍蜀地。

黃忠在葭萌接受任命,回攻劉璋,黃忠常常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勇一猛果毅為三軍之首。

平定益州後,被任命為討虜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219),黃忠在漢中定軍山攻戰夏侯淵。

夏侯淵所率乃曹軍一精一銳之旅,黃忠率所部奮力向前推進,他激勵士卒,金鼓震天,吶喊聲響徹山谷,一戰即殺夏侯淵,夏侯淵軍被打得大敗。

黃忠被晉陞為征西將軍。

當年,劉備為漢中王,打算起用黃忠為後將軍,諸葛亮勸劉備說:「黃忠的名望一向未能與關羽、馬超等人相提並論,如今讓他與關、馬等平起平坐,馬超、張飛現在附近,都親聞目睹黃忠的戰功,還可以對他們加以解釋,而關羽遠在荊州,知道這件事一定不會高興,能否取消這種任命?」

劉備說:「我自會給關羽解釋的!」於是黃忠取得了與關羽等人相等的職位,被封爵為關內侯。

第二年黃忠去世,被追諡為「剛侯」。

兒子黃敘早死,故無後人。

趙雲傳,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縣人。

他本是公孫瓚的部下,公孫瓚派劉備與田楷共同抗擊袁紹,趙雲隨同前往,為劉備掌管騎兵。

當劉備被曹一操一追一逼一至當陽長阪時,劉備捨棄妻兒向南逃走,趙雲身裹劉備的幼子,即後主劉禪,保護甘夫人,即劉禪的母親,捨命拚殺使他們母子倖免遇難。

後趙雲被陞遷為牙門將軍。

劉備率軍入蜀,留趙雲鎮守荊州。

劉備從葭萌回攻劉璋,召諸葛亮前往。

諸葛亮率領趙雲、張飛等沿長江逆流而上,平定沿途郡、縣。

至江州後,諸葛亮分派趙雲率領一支軍隊從岷江直上江陽,與諸葛亮會師成都。

成都平定以後,劉備任趙雲為翊軍將軍。

建興元年(223),趙雲被升任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爵為永昌亭侯,隨後又陞遷為鎮東將軍。

建興五年(227),趙雲跟隨諸葛亮駐守漢中。

第二年,諸葛亮出兵伐魏,揚言從斜谷道出兵,魏將曹真急調大軍前往抵禦。

諸葛亮命令趙雲與鄧芝前去斜谷抗擊曹軍,自己則率領大部隊進攻祁山。

趙、鄧兵力弱小而敵軍兵多勢眾,故在箕谷受挫,但他們隨即收整人馬固守險要,終於避免慘敗。

軍隊退還漢中後,趙雲被貶為鎮軍將軍。

建興七年(229),趙雲去世,被追諡為「順平侯」。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三國誌白話文
《三國誌》簡介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卷二 魏書二 文帝紀第二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卷四 魏書四 三少帝紀第四卷五 魏書五 后妃傳第五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卷七 魏書七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卷八 魏書八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卷十一 魏書十一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第十一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卷十三 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卷十四 魏書十四 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卷十七 魏書十七 張樂於張徐傳第十七卷十八 魏書十八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卷二十 魏書二十 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卷二十二 魏書二十二 桓二陳徐衛盧傳第二十二卷二十三 魏書二十三 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卷二十四 魏書二十四 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卷二十五 魏書二十五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第二十五卷二十六 魏書二十六 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卷二十九 魏書二十九 方技傳第二十九卷三十 魏書三十 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卷三十一 蜀書一 劉二牧傳第一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卷三十三 蜀書三 後主傳第三卷三十四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卷三十七 蜀書七 龐統法正傳第七卷三十八 蜀書八 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卷三十九 蜀書九 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卷四十 蜀書十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卷四十一 蜀書十一 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卷四十二 蜀書十二 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第十二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卷四十四 蜀書十四 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卷四十五 蜀書十五 鄧張宗楊傳第十五卷四十六 蜀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卷四十七 蜀書二 吳主傳第二卷四十八 蜀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卷四十九 蜀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卷五十 蜀書五 妃嬪傳第五卷五十一 蜀書六 宗室傳第六卷五十二 蜀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卷五十三 蜀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卷五十四 蜀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卷五十五 蜀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卷五十六 蜀書十一 朱治朱然呂范朱桓傳第十一卷五十七 蜀書十二 虞陸張駱陸吾朱傳第十二卷五十八 蜀書十三 陸遜傳第十三卷五十九 蜀書十四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卷六十 蜀書十五 賀全呂周鍾離傳第十五卷六十一 蜀書十六 潘濬陸凱傳第十六卷六十二 蜀書十七 是儀胡綜傳第十七卷六十三 蜀書十八 吳范劉惇趙達傳第十八卷六十四 蜀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卷六十五 蜀書二十 王樓賀韋華傳第二十上注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