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白話文
卷二十六 魏書二十六 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
(滿一寵一傳、田豫傳、牽招傳、郭淮傳)
滿一寵一傳,滿一寵一,字伯寧,山陽昌邑人。
十八歲時任郡中督郵。
當時那個地方鄉民李朔等人,各自擁有自己的武裝,侵害百姓。
太守派遣滿一寵一明察此事。
李朔等人前來請罪,不再侵擾百姓。
其後滿一寵一任高平令。
有一張苞,身為郡中督郵,貪贓枉法,行一賄,擾亂政事。
滿一寵一得知他在專為官吏住宿的客舍時,率部下突然將他逮捕,歷數他的犯罪事實,當日便在監獄中把他打死,爾後自己也辭職回家。
魏武帝曹一操一在兗州,徵召滿一寵一為從事。
曹一操一任大將軍時,又召任滿一寵一為西曹屬,任許縣令。
當時曹一操一從弟曹洪以曹氏宗室自居,身份很高貴。
他有個朋友在許縣多次犯法,滿一寵一依法懲辦了此人。
曹洪給滿一寵一寫信求情,滿一寵一置之不理。
曹洪又上告到曹一操一,曹一操一將許縣主事官召來。
滿一寵一知道曹一操一有放掉之意,便迅速將此人處決。
曹一操一高興地說:「身擔重任負責處理公務的人,難道不應當像這樣做嗎?」
原太尉楊彪被關在縣屬監獄裡,尚書令荀彧、少府融等人都曾叮囑過滿一寵一:「只須審問,不要拷打。」
滿一寵一置之不理,照舊依法嚴審考訓。
幾天後,滿一寵一請求拜見曹一操一,說:「考審楊彪沒有發現罪證。
對該殺的人首先要公佈其罪證。
此人海內聞名,如果證據不足而殺了他,必失信於民,願您三思,萬勿匆忙行一事。」
曹一操一當即就放了楊彪。
起初,荀彧、孔融等聽說拷打了楊彪,都大為震怒,但後得知滿一寵一處理此事的結果,對滿一寵一更加友善了。
當時,袁紹在河北勢力強大,在他的家鄉汝南,很多門徒賓客都在那裡各縣擁兵自守。
為此,曹一操一憂心忡忡,委派滿一寵一為汝南太守。
滿一寵一招募了五百人左右,攻下二十多個營壘。
又用計引一誘那些沒有投降的首領,在席間殺死十餘人,一時叛亂都被平定。
收民二萬餘戶,獲兵二千餘人,命令他們歸田耕作。
建安十三年(208),滿一寵一隨曹一操一征討荊州。
大軍回師後,曹一操一命令滿一寵一代理奮威將軍,屯兵當陽。
孫權不斷侵擾東部邊境,曹一操一又召滿一寵一為汝南太守,並賜給他關內侯的爵位。
關羽包圍襄陽,滿一寵一協助征南將軍曹仁屯兵樊城,迎擊關羽。
左將軍於禁等因為大雨連綿,漢水上漲而被關羽消滅。
關羽猛攻樊城,樊城城牆常常被大水沖毀,眾人都大驚失色。
有人對曹仁說:「今日所面臨的危機,我們是力所不能及的。
現趁關羽尚未大舉包圍,趕緊在夜裡乘小船棄城而逃,雖失掉樊城,卻可保全一性一命。」
滿一寵一說:「山水來去迅急,希望它不會持續很久。
聽說關羽已派遣部下集結於郟縣。
自許縣以南,老百姓人心惶惶。
關羽所以不敢再推進一步,是怕背部受敵。
如果現在棄城而逃,洪河以南的領土,便拱手讓給關羽了,不再屬於我們。
願閣下再堅持一下。」
曹仁說:「對!」滿一寵一淹死自己的白馬,與軍士一起盟誓。
正好這時徐晃率援兵趕來,滿一寵一奮力衝殺,立下戰功,關羽只得退卻。
滿一寵一因功被封為安昌亭侯。
魏文帝曹丕即位,任滿一寵一為揚武將軍。
在江陵打敗東吳軍隊,他因功又被封伏波將軍,屯兵新野。
大軍討伐東吳,至一精一湖,滿一寵一率諸軍在前,與敵兵一水之隔。
滿一寵一命令手下將領:「今夜風很急,敵人定會來燒軍營,應做好準備。」
各路軍隊都提高了警惕。
到半夜,果然有十來股軍隊來燒軍營。
滿一寵一率兵乘其不備擊潰敵兵,因此晉封南鄉侯。
黃初三年(222),滿一寵一被授予符節和斧鉞。
黃初五年(224),被任命為前將軍。
魏明帝曹睿即位,又晉封滿一寵一為昌邑侯。
太和二年(228),滿一寵一任豫州刺史。
太和三年(229)春天,投降的人說,東吳進入戰備狀態,揚言要到江北來狩獵,孫權要親自出馬。
滿一寵一估計敵人一定會襲擊酉陽,於是也加緊戰備。
孫權聞訊,只得退還。
那年秋,派曹休從廬江南到合肥,派滿一寵一向夏口。
滿一寵一上疏言道:「曹休雖聰明果敢,但很少用兵,實踐經驗不足。
今所行線路,背後是湖,旁邊是長江,前進容易,退卻卻難。
這樣的路是兵家所最忌諱的呀!如果進入無強口,應該做好充分準備。」
滿一寵一的上疏沒有送到,曹休就深入到無強口。
敵兵果真在無強口斷了去夾石的路,阻截了曹休的退路。
曹休邊戰邊退,正好朱靈等從後面攔截敵兵,與敵人相遇,敵人驚恐而逃,曹休得以生還。
這一年曹休死去。
滿一寵一以前將軍職代理都督揚州諸軍事。
汝南士兵和民眾慕戀滿一寵一,扶老攜幼,要隨滿一寵一一起走,無法阻止。
護軍上表要求剿殺首領。
魏明帝讓滿一寵一帶走親信部下的一千人,其餘的不再管了。
太和四年(230),滿一寵一為征東將軍。
這年冬,孫權聲稱要取合肥。
滿一寵一上表要求召集兗州、豫州兵力。
後來兩州兵力雲集,敵兵只好退還了。
朝廷命滿一寵一就此撤兵。
滿一寵一認為敵兵大舉退還,恐怕不是本意。
他們一定是佯裝退卻以麻痺我們,等我們撤軍後,好趁虛而入。
於是上表要求不要撤軍。
太和五年(231),東吳將領孫布派人到揚州求降,說:「因為路途遙遠不能前來致意,特請派兵前來迎接。」
揚州刺史王腸將孫布信傳到滿一寵一手裡,請求派兵馬前去迎接。
滿一寵一認為此必有詐,不派兵馬,替王腸寫信給孫布說:「你認識錯誤,迷途知返,想脫離災禍歸順我們,離開暴政,改走正道,值得讚揚。
今希望我們派兵迎接你們,但思來想去,兵少則不能保衛你們,兵多則又易洩露機密。
暫且設密計以成全你的志向,臨時再商討辦法。」
正好這時滿一寵一被召入朝,臨行前他命令留府長史:「若王腸想要前往迎接,不要給他派兵。」
王腸因為不能從滿一寵一處索得兵馬,於是就派遣督將,率步兵騎兵七百人前往迎接孫布。
孫布在夜裡突然襲擊,督將逃走,七百人死傷大半。
當初,滿一寵一與王腸不和,王腸的同一黨一詆毀滿一寵一年老力衰,言行荒謬,不合事理。
因此魏明帝才召滿一寵一入朝。
滿一寵一到京城後,身一體康健。
魏明帝見狀,又要求滿一寵一回到原職去。
滿一寵一不止一次上表,要求留在京城。
魏明帝下詔說:「從前廉頗為向使者表示自己身一體健康,仍可帶兵打仗,一頓吃掉斗米、十斤肉。
馬援六十二歲時仍請兵戰鬥,據馬鞍顧視,以示可用。
今你未老而自謂已老,怎不以廉頗、馬援自比呢?要想法保衛邊境,為國效力呵。」
太和六年(232),東吳大將陸遜移兵廬江,不少人認為應趕快救援,滿一寵一說:「廬江雖小,但是兵一精一將猛,定能堅守一段時日。
再說,敵軍棄船深入二百里,後方空虛,正宜誘其深入,乘機擊敗他們。
應當聽之任之,讓其推進,讓他們連逃跑都來不及。」
整肅軍隊開往楊宜口。
敵兵聽說大兵東下,當夜逃走了。
當時,孫權每年都有進攻之計。
青龍元年(233),滿一寵一上疏說:「合肥城南面江靠湖,北面遠接壽春,敵兵圍攻合肥,得以依恃水勢。
官兵救援,應當先攻破其主力軍,然後才能解圍。
應當轉移城內的兵力向西三十里,那裡可以依據地勢奇險,再加上城兵固守。
這是引敵出洞而斷其退路的上計。」
護軍將軍蔣濟則以為:「如此做是向敵人示弱,而且看見敵人的煙火就毀壞自己的城池,這可是不攻自破呀!如果情形真是到了這地步,則敵兵必肆無忌憚地掠奪,我兵則必然以淮北為守了。」
因此明帝沒有同意滿一寵一的意見。
滿一寵一又上表:「孫子說:兵者,實為詭變之道。
本來有能力,但卻讓敵兵認為貧弱而不能,予以小利麻痺敵人使其驕傲,而以為我們害怕了。
這就是所謂形與實不必相符的道理。
孫子又說:『善於誘引敵人示以假象。
』今趁敵兵未到之前,移兵城外,內布一精一兵,這是設假象而誘敵深入之道。
誘敵遠離水路,相機而動,則外能禦敵,內能生福。」
尚書趙咨認為滿一寵一的計謀更符合實際,於是皇帝下詔照此辦理。
這一年,孫權親自率兵,欲包圍新城,但因為此城離水路太遠,在水上停留二十天不敢下船。
滿一寵一對各位將領說:「孫權得知我移兵城外,一定會誇下海口。
現在前來展示其實力,邀取寶名。
雖然他不敢再推進,但一定會上岸來炫耀一下兵力,以示其兵多將廣。」
於是在合肥城的隱蔽處埋伏步兵騎兵六千人,等待敵兵自投羅網。
孫權果然上岸耀武揚威,滿一寵一佈署的伏兵突然衝過來猛襲敵兵,殺死了敵人幾百人,還有一些落水而死。
青龍二年(234),孫權親自統率十萬大軍來到合肥新城。
滿一寵一招募勇一猛之士數十人,折松枝作成火炬,又灌上麻油,順風放火,燒掉敵兵的作戰器械,又射死孫權的侄子孫泰。
敵兵只好撤退。
青龍三年(235)春天,孫權派兵數千家到江北屯田。
這年八月,滿一寵一認為,正值莊稼收割季節,男一女老少,佈滿田野。
而屯兵的士兵離城有數百里遠,可乘其不備,突然襲擊。
於是派遣長吏率兵沿江東下,摧毀各個屯兵營,焚燒許多穀物後撤回。
皇帝下詔嘉獎滿一寵一,同時將所獲的東西全部賞賜給將士。
景初二年(238),朝廷因為滿一寵一年老而召回京城,授以太尉官職。
滿一寵一不好積蓄,所以家無餘財。
皇帝下詔說:「閣下領兵在外,一心向公,有季孫行父和祭遵的風範。
賜田十頃,谷五百斛,錢二十萬,以表彰你清忠儉約的高風亮節。」
滿一寵一前後增加的封邑共有九千六百戶,子孫二人封為亭侯。
正始三年(242)卒,謚號景侯。
兒子滿偉繼承爵位。
滿偉以風格度量知名於世,官至衛尉。
田豫傳,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
劉備投奔公孫瓚時,田豫還年幼,自己投奔劉備,勇氣十足,因得劉備器重。
劉備為豫州刺史時,田豫因為母親年老,請求回家。
劉備揮淚與他告別,說:「很遺憾不能和你共創大業了。」
公孫瓚讓田豫任東州縣令。
公孫瓚的將領王門背叛了他,並替袁紹率兵萬餘人前來進攻。
當時人心惶惶,很多人主張投降。
田豫登上城門對王門說:「公孫瓚對你不薄,可你還是棄他而去。
也許你是迫不得已,但現在你卻為虎作倀,才知你是一個亂臣賊子。
我盡避智識淺薄,但也知道如何謹守城池。
我既已接受守城的任務,你為何還不猛攻?」
王門很慚愧,只好撤退。
公孫瓚知道田豫有權謀,但並沒有重用他。
公孫瓚失敗後,鮮於輔為眾人推舉,代理太守的職權。
鮮於輔很欣賞田豫,任命他為長史。
當時群雄並起,鮮於輔不知所從。
田豫勸他說:「最終能平定天下的人只有曹一操一。
應趕快歸附他,這樣才免除後禍。」
鮮於輔聽從了他的計策,得到曹一操一的任用。
曹一操一又任命田豫為丞相軍謀掾,擔任穎陽、朗陵縣令,又轉升為弋陽太守。
所到之處,政績頗佳。
鄢陵侯曹彰征伐代郡,任命田豫為相。
駐軍在易縣以北,敵騎兵埋伏一在那裡,向部隊發起進攻。
軍內頓時一片騷亂,不知如何是好。
田豫根據地形,把戰車排成圜陣,弓箭手在陣內拉弓以待,又設一精一兵守衛在車間的空隙處以防不測。
敵兵攻不進來,只好撤退。
田豫追擊,打敗敵兵,又乘勝追殺,平定代郡。
田豫遷任南陽太守。
此前,郡內有個叫侯音的人反叛,聚合幾千人在山中為盜,是郡中的一大禍患。
前任太守抓住了其中的五百多人,上書朝廷要求處死他們。
田豫逐一查檢了這些人,給予安慰,讓他們改過自新,打開枷鎖,放了他們。
這些囚犯十分感動,叩頭表示願意效力,並互相轉告。
一時間,聚集的強盜都散了伙,郡內平靜下來。
田豫把這些情況上報朝廷,曹一操一十分欣賞。
魏文帝曹丕初繼位,北邊少數民族日益強盛,經常進犯邊境。
於是任命田豫持節護烏丸校尉,與牽招、解鯭並護鮮卑。
從高柳以東、歲貊以西,鮮卑有幾十個部落,比能、彌加、素利各霸一方。
他們又互相盟誓,不允許用馬和中國進行貿易。
田豫認為各少數民族一團一結一心對中國不利,於是設計離間,讓他們彼此猜忌,互相進攻。
素利首先違背誓約,出一售一千匹馬給官府。
比能為此而進攻素利。
素利向田豫求救。
田豫又怕他們相互兼併,為害更甚,應當討伐首惡,鼓勵行善之人,以便向少數民族昭示中國講求信義。
於是率領一精一銳部隊,深入敵後,前後包圍,斷絕了退路。
田豫繼續進軍,大約在離敵營十里開外的路程安營紮寨,收聚了好多牛馬糞,把它們點燃,自己率兵從旁路撤走。
敵人見煙火不熄,以為田豫還在,等田豫他們走了十幾里,敵人才發現,於是又派兵追趕,直至馬城,把馬城圍個水洩不通。
田豫秘密佈置,讓司馬高舉戰旗,擊鼓,率步兵從南門出擊。
敵人都被吸引過去。
田豫率領一精一兵強將從北門衝出,鼓聲四起,兩頭夾擊,出其不意,將敵人的包圍衝散,他們丟下武器馬匹,撒腿而逃。
田豫率兵追殺了二十多里,一屍一橫遍野。
又有烏丸王骨進狂傲不恭。
田豫出塞巡視,只帶了百餘名騎手進入骨進營地。
骨進拜迎時,田豫命令手下人斬殺骨進,當眾公佈他的罪狀。
骨進部下全都嚇得不敢動。
田豫把骨進的弟弟推舉出來作了烏丸王。
從此胡人非常敬畏田豫。
山間強盜高艾,聚合了幾千人馬,常常搶掠燒殺,成為幽、冀兩州的公害。
田豫誘使鮮卑首領素利斬殺了高艾,將其首級傳送到京城。
田豫被封為長樂享侯。
他任校尉有九年之久,抗禦少數民族部落的反叛,經常採取控制少數民族之間的兼併,同時使用離間計挑一撥其相互關係的方法削弱他們的實力。
凡是那些為胡人謀利而對中國構成威脅的人,田豫都能設計使其陰謀破產,並讓他們不得安寧。
很多事情尚未做完,可是幽州刺史王雄的追隨者想讓王雄任烏丸校尉,於是詆毀田豫,說他在邊境無事生非。
於是田豫又被任命為汝南太守,加殄夷將軍封號。
太和末年(233),公孫淵在遼東反叛。
朝廷想派人領兵征討,一時又找不出合適人選。
中領軍楊暨推薦田豫,於是任命田豫以汝南太守職都督青州諸軍事,持朝廷符節,前往征討。
這時,東吳派人與公孫淵相勾結。
魏明帝曹睿認為敵人強大,又要渡海打仗,於是下詔讓田豫停止進軍。
田豫認為敵船將要返回,加之天晚風急,敵人害怕風一浪一,漂到東邊又無岸,肯定會在成山靠岸的,而成山沒有藏船的地方,只能沿海岸停泊。
他巡察山勢,阻住險要路段,列兵把守。
於是進入成山,登上漢武舊觀。
敵船返回,無路可逃,果然遇到狂風,很多船都觸礁沉沒,敵兵隨波一浪一爬到岸上,魏軍抓獲了很多俘虜。
起初,很多將領都嘲笑田豫在這裡空等敵人。
等敵人被擊敗後,他們又都爭相出謀劃策,請求追到海上去截取船隻。
田豫擔心那些可走的士兵會決一死戰,不同意他們的意見。
起初,田豫以汝南太守身份都督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程喜很不服氣。
在制定軍事方針時,兩人常常有分歧,程喜知道明帝喜歡珠寶,於是秘密奏表說:「田豫雖創立戰功,但紀律松一弛,俘獲了很多兵器、珠寶,都散在眾人之手而不上繳官府。」
因此田豫的戰功沒有得到朝廷的表彰。
後來,孫權率領號稱十萬的浩浩大軍,進攻新城。
征東將軍滿一寵一想率大軍前去解救。
田豫說:「敵人此舉進攻,顯然不是為小利而來,而是想借進攻新城作幌子,誘使我大軍出戰。
應當讓他們攻城,殺殺他們的銳氣,不應當與他們正面交鋒。
城池攻不下來,敵人就會感到疲憊,我們便可乘機反擊敵人,一定會大獲全勝。
如果敵人能預見此計,他們就不會攻城而是自動撤走。
如果我們進軍,正好中了他們的計。
大軍動向,要叫對方琢磨不透,不應當聽任敵人調動。」
田豫上書說明想法,明帝同意他的意見,敵人只好退走。
後來,敵人又來進攻,田豫迎面出擊,敵人又退走。
突然,在夜裡軍營大亂,說:「敵人又來了。」
田豫仍躺著不動,命令部下:「有敢動搖軍心者必殺。」
不久,發現根本沒有軍情。
景初末年(239),增加田豫食邑三百戶,加上以前的,共八百戶。
正始初年(240),陞遷為持符節護匈奴中郎將,加振威將軍封號,任并州刺史。
外域的少數民族久聞田豫的威名,相繼前來進貢。
州郡內社會治安良好,百姓十分感念他。
後又升為衛尉,他反覆乞求遜位,太傅司馬懿認為田豫一精一力還飽滿,給他寫信,沒有答應。
田豫又寫信給司馬懿說:「年過七十而仍佔據官位,就好像鐘鳴漏盡,而仍在夜裡行走,是要傷害人的。」
於是堅決辭職。
征拜為太中大夫,俸祿與九卿相同。
死時八十二歲。
他的兒子彭祖繼承爵位。
田豫清儉約素,凡朝廷的賞賜都分給部下。
每當少數民族和有人私下贈與東西時,都記錄在冊,收進官府,不放在家裡,家裡常常清貧。
即使那些和田豫不和的人,也都欽佩田豫高尚的節一操一。
嘉平六年(254),朝廷下詔表彰田豫,賜給他們家錢糧。
這些情況,在《徐邈傳》中有記載。
牽招傳,牽招,字子經,安平觀津人。
十多歲時跟同縣樂隱求學。
後來,樂隱在車騎將軍何苗幕下任長史,牽招跟隨他以便結束學業。
這時京城大亂,何苗、樂隱被殺。
牽招和樂隱的另一學生史路一起冒著生命危險,將老師樂隱的一屍一首收殮起來,送回家裡安葬。
路上遇有強盜搶劫,史路等人都逃跑了,強盜想劈開棺材取釘,牽招含淚求情,感動了強盜,竟放走了他。
牽招由此而知名。
冀州牧袁紹召牽招為督軍從事,並兼任烏丸突騎。
袁紹的親信違犯命令,牽招先斬後奏,袁紹很欣賞他的果斷,沒有追究此事。
袁紹死後,他又追隨袁紹之子袁尚。
建安九年(204),魏太祖曹一操一包圍鄴城。
袁尚派牽招到上一黨一去督辦軍糧。
未等牽招回來,袁尚便敗逃到中山。
當時袁尚外兄高幹任并州刺史。
牽招認為,并州地勢極好,左邊有恆山作為天險,右邊有大河可以固守,又擁兵五萬,北邊有強大的胡兵,所以他勸高幹把袁尚迎過來,聯合起來應付時變。
高幹不僅沒同意,反想設計害死牽招。
牽招知情後,暗自逃去。
因為距袁尚太遠,於是向東逃奔曹一操一。
曹一操一自任冀州牧,任牽招為從事。
曹一操一想征討袁譚,但是柳城烏丸想出兵協助袁譚。
曹一操一認為,牽招曾經任過烏丸突騎,於是派他到了柳城。
這時正好峭王也嚴備待戰,準備了五千騎兵援助袁譚。
同時,遼東太守公孫康自稱平州牧,派韓忠帶著單于的印綬來到峭王營,想授以官爵。
峭王召集人馬會合,韓忠也在場。
峭王問牽招:「從前,袁紹說他受天子之命,任命我為單于;而今曹一操一也說受天子之命任我為真單于。
同時,遼東太守又拿著印綬來。
這樣看來,誰該是正宗呢?」
牽招回答說:「從前袁紹承天子命令,可以有所拜封,但後來發生變故,天子命令曹公取而代之。
他說上書朝廷,拜您為真單于,是正宗,遼東是下屬部,哪有權稱封拜呢?」
韓忠說:「我們遼東在大海東邊,擁百萬大軍,又有扶余、歲貊的支持。
今天的形勢是強者為王,就是曹一操一也沒有資格自稱正宗!」牽招斥責韓忠說:「曹公允恭明哲,擁戴天子,討伐叛兵,安一撫各地,讓四海安寧。
而你們的君臣則只倚靠邊遠天險,違抗王命,還想擅權封拜,給國家丟臉,竟還敢抵毀曹公!」便將韓忠頭往牆上撞,拔刀要殺了他。
峭王驚恐萬狀,光著腳趕緊拖住牽招,請求饒韓忠一命,身邊的人也都嚇得不知所措,牽招退回座位上,向峭王說以利弊得失及成敗之理。
在場的人都離開座位,跪下來聆聽。
峭王辭退了遼東的使者,從此罷兵,不再援助袁譚。
曹一操一消滅了袁譚,任牽招為軍謀掾,隨從征討烏丸。
到了柳城,任護烏丸校尉。
回到鄴城,遼東把袁尚的腦袋送來,懸掛在馬市。
牽招見狀,十分悲痛,在首級下設祭壇。
曹一操一為牽招的義氣所感動,推舉他為茂才。
隨曹軍平定漢中,曹一操一回來後,留下牽招為中護軍。
平定漢中後,牽招回到鄴城任平虜校尉,率兵都督青州、徐州諸軍事。
擊敗東萊叛兵,殺死首領,東部疆域得以安寧。
魏文帝曹丕即位,派牽招為持節護鮮卑校尉,屯兵昌平。
當時,邊地居民多流散在山間河谷,還有逃入鮮卑部落的,有幾千人。
牽招發佈告示,勸說人們回到家園。
建義中郎將公孫集等率部下歸附,讓他們回到本郡。
又對鮮卑素利、彌加等十餘萬部民加以安一撫,讓他們在邊塞安頓下來。
魏國大軍要攻打東吳,將牽招招回。
回來後,魏軍又取消出征計劃,於是牽招被任為右中郎將,出任雁門太守。
此郡地處邊境,雖有官兵把守,但常有掠搶之事發生,牽招就把當地群眾招集起來,教他們如何戰備,又上表要求烏丸五百餘家出賦租,備好鞍馬,派他們深入偵查。
敵人每有進犯,就派兵迎擊,只要他們敢來,就打敗他們。
因此,無論官兵百姓,都大振膽氣,四野日漸安寧。
牽招又用離間計離間敵人。
鮮卑首領步度根、洩歸泥等與軻比能有矛盾,於是他們率三萬多戶百姓來到郡裡,請求歸附。
牽招下令還擊軻比能,殺死了軻比能的弟弟苴羅侯。
軻比能與烏丸歸義侯王同、王寄等,結下怨仇。
因此,牽招又親自率領歸泥等攻打軻比能,在雲中故郡打敗軻比能。
牽招又與河西鮮卑等十餘萬家相聯繫,整治陘北故城上館城,在此屯戍兵馬,威震內外,遠近胡人,都心悅誠服。
那些叛變逃亡的人,家屬都不敢窩藏,將他們交送出來。
於是遠近安寧,盜賊再也沒有出沒。
牽招又挑選有才識的人,送他們到太學讀書,然後叫他們再回故里,傳授他人。
幾年間,學校如雨後春筍般興盛起來。
郡治設在廣武,井水又鹹又苦,當地人推車挑擔,到很遠的河邊挑水,往返七里。
牽招勘察地形,根據山勢,開鑿河渠,引水入城,百姓深受其益。
魏明帝即位,賜牽招為關內侯。
太和二年(228)護烏丸校尉田豫出塞,在原馬邑城被軻比能所包圍,向牽招求救。
牽招整兵待發,但并州官吏根據通例禁止牽招出兵。
牽招認為持節的大將被包圍,情況危急,不能再拘泥所謂吏議而見死不救。
於是上表朝廷,隨即出發。
又發佈羽檄,縱論形勢,說他們要從西北偷襲敵人老窩,然後向東進軍,與敵人交鋒。
羽檄發佈後,田豫州的軍隊躍躍欲試。
又向敵人要塞發佈檄文,敵人頓感恐懼,紛紛離散,大軍攻到平城,敵人崩潰即逃。
軻比能又雲集騎兵來到平州塞北。
牽招秘密行軍突襲,砍下很多敵人的腦袋。
牽招認為西蜀敵將諸葛亮多次出擊,而軻比能狡猾,他們一定會有勾結,於是上表請求有所預防。
很多人認為他們彼此相距遙遠,都不相信此說。
諸葛亮在祁山時,果然派人和軻比能聯繫。
軻比能來到北地石城,與諸葛亮的軍隊相呼應。
皇帝命令牽招率兵出擊。
當時軻比能正回到漢南,牽招和并州刺史畢軌商議道:「胡人遷移不定,如果派兵窮追,恐難以趕上。
如果偷襲,山險路遠,軍需供一應不上,也難以成功。
可以讓兵力守在新興、雁門兩個關口,再出兵屯守陘北,對外可以起鎮撫作用,對內可以派兵種田儲蓄糧食。
等秋冬之際,糧足馬肥,聚合各路人馬,乘機攻討,定能取勝。」
計劃還未能施行,牽招就病死了。
牽招在郡裡任職長達十二年,威名遠揚。
他治理邊郡,功名僅次於田豫,頗得百姓感念。
漁陽傅容在雁門也有名望,功繼牽招,在遼東又創立軍功。
牽招的長子牽嘉繼承爵位,次子牽弘,酷像父親,勇一猛果斷,任隴西太守,隨鄧艾討伐西蜀,創立軍功。
鹹熙中(264~265)任振威護軍。
牽嘉與晉司徒李胤同母,早逝。
郭淮傳,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
建安中(196~220)被推舉為孝廉,任平原府丞。
曹丕為五官將,任郭淮為門下賊曹,又轉任為丞相兵曹議令史,隨曹軍征伐漢中。
曹一操一回洛陽後,留下征西將軍夏侯淵抵禦劉備,任郭淮為司馬。
夏侯淵與劉備作戰,郭淮有病未能成行。
夏侯淵被殺,軍中大驚,郭淮收集散兵,推舉蕩寇將軍張郃負責,各部軍營才安定下來。
第二天,劉備想渡漢水進攻。
各位將領認為敵我兵力懸殊,劉備會乘勝而擊,於是諸將都想依漢水作陣來狙擊劉備。
郭淮說:「這是向敵人示弱,不能擊敗敵人,這不是上策。
不如撤離岸邊,在遠處設陣,誘使敵人前來,等他們渡到河中央再發起進攻,一定可以打敗劉備。」
於是排好戰陣。
劉備疑心重重,不敢強渡。
郭淮佈署軍隊,堅決死守,沒有一點撤退的意思。
此事上報以後,曹一操一很讚許,任張郃為持節都督,又任郭淮為司馬。
曹丕即位後,賜郭淮為關內侯,轉為鎮西長史以及征羌護軍,協助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伐山盜鄭甘及盧水叛亂的胡人,大獲全勝。
關中於是安定,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黃初元年(220),郭淮奉命前來祝賀曹丕登基,在路上得病,所以遲了一些。
等到群臣歡會時,曹丕嚴肅地說:「從前大禹在塗山召會諸侯,防風來晚了,結果被殺。
而今普天同慶,你卻來遲,為什麼?」
郭淮答道:「我聽說五帝首先用德來開導臣民。
夏後時期朝政衰敗,才開始用刑。
而今我生逢唐虞盛世,因此知道自己不會遭受防風那樣的殺戮。」
曹丕聽了很高興,升任郭淮為領雍州刺史,封為射陽亭侯,五年後授以實職。
安定羌將領辟鱖反叛,被郭淮擊敗。
每當羌、胡有人來降,郭淮總是讓人詢問他們親戚的情況,比如男一女多少、年歲長幼等。
等見到他們,已略知他們的心意,關懷備至,人們都稱他為神明的官吏。
太和二年(228),西蜀丞相諸葛亮率兵出祁山,派將軍馬謖守街亭,高詳守列柳城。
張郃攻街亭,郭淮攻列柳城,均獲勝利。
在木包罕攻破隴西名羌唐鱖,於是郭淮被加封建威將軍。
太和五年(231),西蜀出鹵城。
當時,隴西糧食緊缺,一些人主張從關中運送。
郭淮恩威並施,讓羌、胡人出糧食以供軍需。
郭淮又轉為揚武將軍。
青龍二年(234),諸葛亮出斜谷,在蘭坑處屯田。
當時司馬懿屯兵渭南。
郭淮估計諸葛亮一定會爭奪北原,主張先佔領,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
郭淮說:「如果諸葛亮跨過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連兵北山,斷絕隴道,驚嚇臣民和胡人,此乃國家安危之大患。」
司馬懿同意這種觀點,於是讓郭淮屯兵北原。
戰壕還沒修好,蜀軍壓境,郭淮奮力回擊。
過了幾天,諸葛亮率大軍西行。
諸將領都認為諸葛亮想攻西圍。
只有郭淮一人認為,這是諸葛亮虛張聲勢,是要讓魏軍大舉回應,而他一定會進攻陽遂。
那天夜裡,蜀軍果然進攻陽遂。
因為城中有防備,所以諸葛亮的謀算沒有成功。
正始元年(240),蜀將姜維出兵隴西。
郭淮進軍,追至強中。
姜維撤退後,郭淮又討伐羌族迷當等部,安一撫氐族人,遷移三千多戶百姓到關中地區。
轉任左將軍。
涼州休屠胡人梁元碧等率二千多家歸附雍州。
郭淮奏請讓這些人居住在安定郡的高平,為保障他們的安全,其後設置西州都尉。
郭淮又被任前將軍。
正始五年(244),夏侯玄伐蜀,郭淮率軍為前鋒。
郭淮估計形勢對己不利,就撤軍出走,避免了重大損失。
回師後明帝授郭淮持符節。
正始八年(247),隴西、南安、金城、西平諸羌餓何、燒戈、伐同、蛾遮塞等聯合起來反叛,包圍城鎮,南招蜀兵協助。
涼州名胡治無戴也舉兵反叛。
討蜀護軍夏侯霸率諸軍屯兵於為翅。
郭淮剛到狄道,很多人認為應當首先討平木包罕,這樣對內則平定惡羌,對外則可以挫敗西蜀的計謀。
郭淮估計姜維一定會進攻夏侯霸,於是進入風中,轉兵向南,接迎夏侯霸。
姜維果然進攻為翅,郭淮軍隊正好抵達,姜維逃去。
進而郭淮討伐諸叛羌,殺死餓何、燒戈,投降的人有幾萬。
正始九年(248),遮塞等屯兵河關、白土故城,依據河險抵抗。
郭淮假裝從上流一出兵,卻秘密派兵從下流渡河,佔據白土城,發動進攻,大破敵兵。
治無戴包圍武威,家屬留在西海。
郭淮率軍一逼一近西海,想偷襲軍隊家屬,正好治無戴又率兵折回,兩軍在龍夷之北相遇,治無戴失敗後逃走。
令居土匪在石頭山西邊活動猖獗,常斷截道路,追殺王使。
郭淮追擊,獲得勝利。
姜維出兵石營,向強川,西迎治無戴。
留下陰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築城堡,收取諸羌散兵做為人質。
郭淮想兵分兩路。
諸位將領認為,姜維向西連接強大的胡兵,廖化則守據天險,如果兵分兩路,定會削弱兵力,前進無法牽制姜維,後退又攻不下廖化所守之城,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開進,趁胡、蜀兩兵未能接上聯繫之前,各個擊破,這是上策。
郭淮說:「今派兵攻打廖化,可以出其不意,姜維肯定要有所顧忌。
等姜維趕回來,廖化已被平定,而且可以使姜維疲於奔命。
姜維的軍隊不向西接應胡人,胡人自然會撤離。
這才是一舉兩全的上策。」
於是派夏侯霸等在沓中等地追剿姜維,自己則率大軍強攻廖化。
姜維果然率師來營救廖化,正如郭淮所預料的那樣。
郭淮因功被封為都鄉侯。
嘉平元年(249),郭淮升征西將軍,都督雍州涼州諸軍事。
這年,與雍州刺史陳泰合計,在為翅迫使蜀牙門將句安等投降。
嘉平二年(250),皇帝下詔:「以前在漢川戰役中,全軍差點覆沒。
郭淮臨危不懼,軍功記在史策。
在關右三十多年,對外征討敵寇,對內安一撫臣民。
近年來,摧折廖化,生擒句安,功績卓著,我特別嘉賞他,任郭淮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都督一如既往。」
晉封郭淮為陽曲侯,食邑二千七百八十戶,又分出三百戶給他的一個兒子,封為亭侯。
正元二年(255),郭淮去世,朝廷追贈他為大將軍,謚號貞侯。
兒子郭統繼承爵位。
郭統官至荊州刺史。
死後,郭統的兒子郭正繼承爵位。
鹹熙中(264~265),設五等爵位,因為郭淮功著前朝,故改封其為汾陽子。
評:滿一寵一立志剛毅,有勇有謀。
田豫居身清白,規略明練。
牽招秉義壯烈,功績卓著。
郭淮計謀一精一確縝密,名聲傳播秦、雍。
田豫的官位只是小州的官吏,牽招只作到郡守,實在是大材小用呵!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