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
卷一百一十九
載記第十九
姚泓
姚泓,字元子,興之長子也。
孝友寬和,而無經世之用,又多疾病,興將以為嗣而疑焉。
久之,乃立為太子。
興每征伐巡遊,常留總後事。
博學善談論,尤好詩詠。
尚書王尚、黃門郎段章、尚書郎富允文以儒術侍講,胡義周、夏侯稚以文章游集。
時尚書王敏、右丞郭播以刑政過寬,議欲峻制,泓曰:「人情挫辱,則壯厲之心生;政教煩苛,則苟免之行立。
上之化下,如風一靡一草。
君等參贊朝化,弘昭政軌,不務仁恕之道,惟欲嚴法酷刑,豈是安上馭下之理乎!」敏等遂止。
泓受經於博士淳於岐。
岐病,泓親詣省疾,拜於一床一下。
自是公侯見師傅皆拜焉。
興之如平涼也,馮翊人劉厥聚眾數千,據萬年以叛。
泓遣鎮軍彭白狼率東宮禁兵討之,斬厥,赦其餘一黨一。
諸將鹹勸泓曰:「殿下神算電發,蕩平丑逆,宜露布表言,廣其首級,以慰遠近之情。」
泓曰:「主上委吾後事,使式遏寇逆。
吾綏御失和,以長一奸一寇,方當引咎責躬,歸罪行間,安敢過自矜誕,以重罪責乎!」其右僕射韋華聞而謂河南太守慕容築曰:「皇太子實有恭惠之德,社稷之福也。」
其弟弼有奪嫡之謀,泓恩撫如初,未嘗見於色。
姚紹每為弼羽翼,泓亦推心宗事,弗以為嫌。
及僭立,任紹以兵權,紹亦感而歸誠,卒守其忠烈。
其明識寬裕,皆此類也。
興既死,秘不發喪。
南一陽一公姚愔及大將軍尹元等謀為亂,泓皆誅之。
命其齊公姚恢殺安定太守呂超,恢久乃誅之。
泓疑恢有一陰一謀,恢自是懷貳,一陰一聚兵甲焉。
泓發喪,以義熙十二年僭即帝位,大赦殊死已下,改元永和,廬於諮議堂。
既葬,乃親庶政,內外百僚增位一等,令文武各盡直言,政有不便於時,事有光益宗廟者,極言勿有所諱。
初,興徙李閏羌三千家於安定,尋徙新支。
至是,羌酋一黨一容率所部叛還,遣撫軍姚贊討之。
容降,徙其豪右數百戶於長安,余遣還李閏。
北地太守一毛一雍據趙氏塢以叛於泓,姚紹討擒之。
姚宣時鎮李閏,未知雍敗,遣部將姚佛生等來衛長安。
眾既發,宣參軍韋宗一奸一諂好亂,說宣曰:「主上初立,威化末著,勃勃強盛,侵害必深,本朝之難未可弭也。
殿下居維城之任,宜深慮之。
邢望地形險固,總三方之要,若能據之,虛心撫御,非但克固維城,亦霸王之業也。」
宣乃率戶三萬八千,棄李閏,南保邢望。
宣既南移,諸羌據李閏以叛,紹進討破之。
宣詣紹歸罪,紹怒殺之。
初,宣在邢望,泓遣姚佛生諭宣,佛生遂贊成宣計。
紹數其罪,又戮之。
泓下書,士卒死王事,贈以爵位,永復其家。
將封宮臣十六人五等子男,姚贊諫曰:「東宮文武,自當有守忠之誠,未有赫然之效,何受封之多乎?」
泓曰:「懸爵於朝,所以懲勸來效,標明盛德。
元子遭家不造,與宮臣同此百憂,獨享其福,得不愧於心乎!」贊默然。
姚紹進曰:「陛下不忘報德,封之是也,古者敬其事,命之以始,可須來春,然後議之。」
乃止。
并州、定一陽一、貳城胡數萬落叛泓,入於平一陽一,攻立義姚成都於匈奴堡,推匈奴曹弘為大單于,所在殘掠。
征東姚懿自蒲阪討弘,戰於平一陽一,大破之,執弘,送於長安,徙其豪右萬五千落於雍州。
仇池公楊盛攻陷祁山,執建節王總,遂一逼一秦州。
泓遣後將軍姚平救之,盛引退。
姚嵩與平追盛及於竹嶺,姚贊率隴西太守姚秦都、略一陽一太守王煥以禁兵赴之。
贊至清水,嵩為盛所敗,嵩及秦都、王煥皆戰死。
贊至秦州,退還仇池。
先是,天水冀縣石鼓鳴,聲聞數百里,野雉皆雊。
秦州地震者三十二,殷殷有聲者八,山崩捨壞,鹹以為不祥。
及嵩將出,群僚固諫止之。
嵩曰:「若有不祥,此乃命也,安所逃乎!」遂及於難。
識者以為秦州泓之故鄉,將滅之征也。
赫連勃勃攻陷一陰一密,執秦州刺史姚軍都,坑將士五千餘人。
軍都真目厲聲數勃勃殘忍之罪,不為之屈,勃勃怒而殺之。
勃勃既克一陰一密,進兵侵雍,嶺北雜戶悉奔五將山。
征北姚恢棄安定,率戶五千奔新平,安定人胡儼、華韜等率眾距恢,恢單騎歸長安。
立節彌姐成、建武裴岐為儼所殺,鎮西姚諶委鎮東走。
勃勃遂據雍,抄掠郿城。
姚紹及征虜尹昭、鎮軍姚洽等率步騎五萬討勃勃,姚恢以一精一騎一萬繼之。
軍次橫水,勃勃退保安定,胡儼閉門距之,殺鮮卑數千人,據安定以降。
紹進兵躡勃勃,戰於馬鞍阪,敗之,追至朝那,不及而還。
楊盛遣兄子倦入寇長蛇。
平一陽一氐苟渴聚眾千餘,據五丈原以叛,遣鎮遠姚萬、恢武姚難討之,為渴所敗。
姚諶討渴,擒之。
泓使輔國斂曼嵬、前將軍姚光兒討楊倦於陳倉,倦奔於散關。
勃勃遣兄子提南侵池一陽一,車騎姚裕、前將軍彭白狼、建義蛇玄距卻之。
尋而晉太尉劉裕總大軍伐泓,次於彭城,遣冠軍將軍檀道濟、龍驤將軍王鎮惡入自淮、肥,攻漆丘、項城,將軍沈林子自汴入河,攻倉垣。
泓將王苟生以漆丘降鎮惡,徐州刺史姚掌以項城降道濟,王師遂入穎口,所至多降服。
惟新蔡太守董遵固守不降,道濟攻破之,縛遵而致諸軍門。
遵厲色曰:「古之王者伐國,待士以禮。
君奈何以不義行師,待國土以非禮乎。」
道濟怒殺之。
姚紹聞王師之至,還長安,言於泓曰:「晉師已過許昌,豫州、安定孤遠,卒難救衛,宜遷諸鎮戶內實京畿,可得一精一兵十萬,足以橫行天下。
假使二寇交侵,無深害也。
如其不爾,晉侵豫州,勃勃寇安定者,將若之何!事機已至,宜在速決。」
其左僕射梁喜曰:「齊公恢雄勇有威名,為嶺北所憚,鎮人已與勃勃深仇,理應守死無貳,勃勃終不能棄安定遠寇京畿。
若無安定,虜馬必及於郿、雍。
今關中兵馬足距晉師,豈可未有憂危先自削損也。」
泓從之。
吏部郎懿橫密言於泓曰:「齊公恢於廣平之難有忠勳於陛下,自陛下龍飛紹統,未有殊賞以答其意。
今外則致之死地,內則不豫朝權,安定人自以孤危一逼一寇,欲思南遷者十室而九,若擁一精一兵四萬,鼓行而向京師,得不為社稷之累乎!宜征還朝廷,以慰其心。」
泓曰:「恢若懷不逞之心,征之適所以速禍耳。」
又不從。
王師至成皋,征南姚洸時鎮洛一陽一,馳使請救。
泓遣越騎校尉閻生率騎三千以赴之,武衛姚益男將步卒一萬助守洛一陽一,又遣征東、并州牧姚懿南屯陝津為之一聲援。
洸部將趙玄說洸曰:「今寇一逼一已深,百姓駭懼,眾寡勢殊,難以應敵。
宜攝諸戍兵士,固守金墉,以待京師之援,不可出戰。
如脫不捷,大事去矣。
金墉既固,師無損敗,吳寇終不敢越金墉而西。
困之於堅城之下,可以坐制其弊。」
時洸司馬姚禹潛通於道濟,主簿閻恢、楊虔等皆禹之一黨一,嫉玄忠誠,鹹共毀之,固勸洸出戰。
洸從之,乃遣玄率一精一兵千餘南守柏谷塢,廣武石無諱東戍鞏城,以距王師。
玄泣謂洸曰:「玄受三帝重恩,所守正死耳。
但明公不用忠臣之言,為一奸一孽所誤,後必悔之,但無及耳。」
會一陽一城及成皋、滎一陽一、武牢諸城悉降,道濟等長驅而至。
無諱至石關,奔還。
玄與晉將一毛一德祖戰於柏谷,以眾寡而敗,被瘡十餘,據地大呼,玄司馬騫鑒冒刃抱玄而泣,玄曰:「吾瘡已重,君宜速去。」
鑒曰:「若將軍不濟,當與俱死,去將安之!」皆死於陣。
姚禹逾城奔於王師。
道濟進至洛一陽一、洸懼,遂降。
時閻生至新安,益男至湖城,會洛一陽一已沒,遂留屯不進。
姚懿嶮薄,惑於信受,其司馬孫暢一奸一巧傾佞,好亂樂禍,勸懿襲長安,誅姚紹,廢泓自立。
懿納之,乃引兵至陝津,散谷以賜河北夷夏,欲虛損國儲,招引和戎諸羌,樹已私惠。
懿左常侍張敞、侍郎左雅固諫懿曰:「殿下以母弟之親,居分陝之重,安危休戚,與國共之。
漢有七國之難,實賴梁王。
今吳寇內侵,四州傾沒,西虜擾邊,秦、涼覆敗,朝廷之危有同累一卵一,正是諸侯勤王之日。
谷者,國之本也,而今散之。
若朝廷問殿下者,將何辭以報?」
懿怒,笞而殺之。
泓聞之,召姚紹等密謀於朝堂。
紹曰:「懿一性一識鄙近,從物推移,造成此事,惟當孫暢耳。
但馳使征暢,遣撫軍贊據陝城,臣向潼關為諸軍節度,若暢奉詔而至者,臣當遣懿率河東見兵共平吳寇。
如其逆釁已成,違距詔敕者,當明其罪於天下,聲鼓以擊之。」
泓曰:「叔父之言,社稷之計也。」
於是遣姚贊及冠軍司馬國璠、建義蛇玄屯陝津,武衛姚驢屯潼關。
懿遂舉兵僭號,傳檄州郡,欲運匈奴堡谷以給鎮人。
寧東姚成都距之,懿乃卑辭招誘,深自結托,送佩刀為誓,成都送以呈泓。
懿又遣驍騎王國率甲士數百攻成都,成都擒國,囚之,遣讓懿曰:「明公以母弟之親,受推轂之寄,今社稷之危若綴旒然,宜恭恪憂勤,匡輔王室。
而更包藏一奸一宄,謀危宗廟,三祖之靈豈安公乎!此鎮之糧,一方所寄,鎮人何功,而欲給之!王國為蛇畫足,國之罪人,已就囚執,聽詔而戮之。
成都方糾合義眾,以懲明公之罪,復須大兵悉集,當與明公會於河上。」
乃宣告諸城,勉以忠義,厲兵秣馬,征發義租。
河東之兵無詣懿者,懿深患之。
臨晉數千戶叛應懿。
姚紹濟自薄津,擊臨晉叛戶,大破之,懿等震懼。
鎮人安定郭純、王奴等率眾圍懿。
紹入於蒲阪,執懿囚之,誅孫暢等。
泓以內外離叛,王師漸一逼一,歲旦朝群臣於其前殿,淒然流涕,群臣皆泣。
時征北姚恢率安定鎮戶三萬八千,焚燒室宇,以車為方陣,自北雍州趣長安,自稱大都督、建義大將軍,移檄州郡,欲除君側之惡。
揚威姜紀率眾奔之。
建節彭完都聞恢將至,棄一陰一密,奔還長安。
恢至新支,姜紀說恢曰:「國家重將在東,京師空虛,公可輕兵徑襲,事必克矣。」
恢不從,乃南攻郿城。
鎮西姚諶為恢所敗,恢軍勢彌盛,長安大震。
泓馳使征紹,遣姚裕及輔國胡翼度屯於灃西。
扶風太守姚雋、安夷護軍姚墨蠡、建威姚娥都、揚威彭蠔皆懼而降恢。
恢舅苟和時為立節將軍,守忠不貳,泓召而謂之曰:「眾人鹹懷去就,卿何能自安邪?」
和曰:「若天縱妖賊,得肆其逆節者,舅甥之理,不待奔馳而加親。
如其罪極逆銷,天盈其罰者,守忠執志,臣之體也。
違親叛君,臣之所恥。」
泓善其忠恕,加金章紫綬。
姚紹率輕騎先赴難,使姚洽、司馬國璠將步卒三萬赴長安。
恢從曲牢進屯杜成,紹與恢相持於靈台。
姚贊聞恢漸一逼一,留寧朔尹雅為弘農太守,守潼關,率諸軍還長安。
泓謝贊曰:「元子不能崇明德義,導率群下,致禍起蕭牆,變自同氣,既上負祖宗,亦無顏見諸父。
懿始構逆滅亡,恢復擁眾內叛,將若之何?」
贊曰:「懿等所以敢稱兵內侮者,諒由臣等輕弱,無防遏之方故也。」
因攘袂大泣曰:「臣與大將軍不滅此賊,終不持面復見陛下!」泓於是班賜軍士而遣之。
恢眾見諸軍悉集,鹹懼而思善,其將齊黃等棄恢而降。
恢進軍一逼一紹,贊自後要擊,大破之,殺恢及其三弟。
泓哭之悲慟,葬以公禮。
至是,王鎮惡至宜一陽一。
一毛一德祖攻弘農太守尹雅於蠡城,眾潰,德祖使騎追獲之,既而殺晉守者奔固潼關。
檀道濟、沈林子攻拔襄邑堡,建威薛帛奔河東。
道濟白陝北渡,攻蒲阪,使將軍苟卓攻匈奴堡,為泓寧東姚成都所敗。
泓遣姚驢救蒲阪,胡翼度據潼關。
泓進紹太宰、大將軍、大都督、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鋮,改封魯公,侍中、司隸、宗正、節錄並如故,朝之大政皆往決焉。
紹固辭,弗許。
於是遣紹率武衛姚鸞等步騎五萬,距王師於潼關。
姚驢與并州刺史尹昭為表裡之勢,夾攻道濟。
道濟深壁不戰,沈林子說道濟曰:「今蒲阪城堅池浚,非可卒克,攻之傷眾,守之引日,不如棄之,先事潼關。
潼關天限,形勝之地,鎮惡孤軍,勢危力寡,若使姚紹據之,則難圖矣。
如克潼關,紹可不戰而服。」
道濟從之,乃棄蒲阪,南向潼關。
姚贊率禁兵七千,自渭北而東,進據蒲津。
劉裕使沈田子及傅弘之率眾萬餘人入上洛,所在多委城鎮奔長安。
田子等進及青泥,姚紹方陣而前,以距道濟。
道濟固壘不戰,紹乃攻其西營,不克,遂以大眾一逼一之。
道濟率王敬、沈林子等逆沖紹軍,將士驚散,引還定城。
紹留姚鸞守險,絕道濟糧道。
時裕別將姚珍入自子午,竇霸入自洛谷,眾各數千人。
泓遣姚萬距霸,姚彊距珍。
姚鸞遣將尹雅與道濟司馬徐琰於潼關南,為琰所獲,送之劉裕。
裕以雅前叛,欲殺之。
雅曰:「前活本在望外,今死寧不甘心。
明公將以大義平天下,豈可使秦無守信之臣乎!」裕嘉而免之。
泓遣給事黃門侍郎姚和都屯於堯柳,以備田子。
姚紹謂諸將曰:「道濟等遠來送死,眾旅不多,嬰壘自固者,正欲曠日持久,以待繼援耳。
吾欲分軍還據閿鄉,以絕其糧運,不至一月,道濟之首可懸之麾下矣。
濟等既沒,裕計自沮。」
諸將鹹以為然。
其將胡翼度曰:「軍勢宜集不可以分,若偏師不利,人心駭懼,胡可以戰!」紹乃止。
薛帛據河曲以叛。
紹分道置諸軍為掎角之勢,遣輔國胡翼度據東原,武衛姚鸞營於大路,與晉軍相接。
沈林子簡一精一銳銜枚夜襲之,鸞眾潰戰死,士卒死者九千餘人。
姚贊屯於河上,遣恢武姚難運蒲阪谷以給其軍,至香城,為王師所敗。
時泓遣姚諶守堯柳,姚和都討薛帛於河東,聞王師要難,乃兼道赴救,未至而難敗,固破裕裨將於河曲,遂屯蒲阪。
姚贊為林子所敗,單馬奔定城。
紹遣左長史姚洽及姚墨蠡等率騎三千屯於河北之九原,欲絕道濟諸縣租輸。
洽辭曰:「夫小敵之堅,大敵之擒。
今兵眾單弱,而遠在河外,雖明公神武,然鞭短勢殊,恐無所及。」
紹不聽。
沈林子率眾八千,耍洽於河上,洽戰死,眾皆沒。
紹聞洽等敗,忿恚發病,托姚贊以後事,使姚難屯關西,紹嘔血而死。
泓以晉師之一逼一,遣使乞師於魏。
魏遣司徒、南平公拔拔嵩,正直將軍、安平公乙旃眷,進據河內,游擊將軍王洛生屯於河東,為泓聲援。
劉裕次於陝城,遣沈林子率一精一兵萬餘,越山開道,會沈田子等於青泥,將攻堯柳。
泓使姚裕率步騎八千距之,泓躬將大眾繼發。
裕為田子所敗,泓退次於灞上,關中郡縣多潛通於王師。
劉裕至潼關,遣將軍硃超石、徐猗之會薛帛於河北,以攻蒲阪。
姚贊距裕於關西,姚難屯於香城。
裕遣王鎮惡、王敬自秋社西渡渭,以一逼一難軍。
鎮東姚璞及姚和都擊敗猗之等於蒲阪,猗之遇害,超石棄其眾奔於潼關。
姚贊遣司馬休之及司馬國璠自軹關向河內,引魏軍以躡裕後。
姚難既為鎮惡所一逼一,引師而西。
時大霖雨,渭水泛溢,贊等不得北渡。
鎮惡水陸兼進,追及姚難。
泓自灞上還軍,次於石橋以援之。
贊退屯鄭城。
鎮北姚彊率郡人數千,與姚難陣於涇上,以距鎮惡。
鎮惡遣一毛一德祖擊彊,大敗,彊戰死,難遁還長安。
劉裕進據鄭城。
泓使姚裕、尚書龐統屯兵宮中,姚洸屯於灃西,尚書姚白瓜徙四軍雜戶入長安,姚丕守渭橋,胡翼度屯石積,姚贊屯霸東,泓軍於逍遙園。
鎮惡夾渭進兵,破姚丕於渭橋。
泓自逍遙園赴之,一逼一水地狹,因丕之敗,遂相踐而退。
姚諶及前軍姚烈、左衛姚寶安、散騎王帛、建武姚進、揚威姚蠔、尚書右丞孫玄等皆死於陣,泓單馬還宮。
鎮惡入自平朔門,泓與姚裕等數百騎出奔於石橋。
贊聞泓之敗也,召將士告之,眾皆以刀擊地,攘袂大泣。
胡翼度先與劉裕一陰一通,是日棄眾奔裕。
贊夜率諸軍,將會泓於石橋,王師已固諸門,贊軍不得入,眾皆驚散。
泓計無所出,謀欲降於裕。
其子佛念,年十一,謂泓曰:「晉人將逞其欲,終必不全,願自裁決。」
泓憮然不答。
佛念遂登宮牆自投而死。
泓將妻子詣壘門而降。
贊率宗室子弟百餘人亦降於裕,裕盡殺之,余宗遷於江南。
送泓於建康市斬之,時年三十,在位二年。
建康百里之內,草木皆燋死焉。
姚萇以孝武太元九年僭立,至泓三世,以安帝義熙十三年而滅,凡三十二年。
史臣曰:自長江徙御,化龍創業,巨寇乘機而未寧,戎馬交馳而不息,晦重氛於六漠,鼓洪流於八際,天未厭亂,凶旅實繁。
弋仲越自金方,言歸石氏,抗直詞於暴主,闡忠訓於危朝,貽厥之謀,在乎歸順,鳴哀之義,有足稱焉。
景國弱歲英奇,見方孫策,詳其干識,無忝斯言,遂踐迷途,良可悲矣!
景茂因仲襄之緒,躡苻亡之會,嘯命群豪,恢弘霸業,假容沖之銳,俯定函、秦;挫雷惡之鋒,載寧東北。
在茲一奸一略,實冠兇徒。
列樹而表新營,雖雲效績;薦棘而陵舊主,何其不仁!安枕而終,斯為幸也。
子略克摧勍敵,荷成先構,虛襟訪道,側席求賢,敦友弟以睦其親,明賞罰以臨其下,英髦盡節,爪牙畢命。
取汾、絳,陷許、洛,款僭燕而籓偽蜀,夷隴右而靜河西,俗阜年豐,遠安邇輯,雖楚莊、秦穆何以加焉!既而逞志矜功,弗虞後患。
委涼都於禿髮,授朔方於赫連,專己生災,邊城繼陷,距諫招禍,蕭牆屢發,戰無寧歲,人有危心。
豈宜騁彼雄圖,被深恩於介士;翻崇詭說,加殊禮於桑門!當有為之時,肄無為之業,麗衣腴食,殆將萬數,析實談空,一靡一然成俗。
夫以漢朝殷廣,猶鄙鴻都之費;況乎偽境日侵,寧堪永貴之役!儲用殫竭,山林有稅,政荒威挫,職是之由,坐致淪胥,非天喪也。
元子以庸懦之質,屬傾擾之餘,內難方殷,外御斯輟。
王師杖順,弭節而下長安;凶嗣失圖,系組而降軹道。
物極則反,抑斯之謂歟!
贊曰:弋仲剛烈,終表奇節。
襄實英果,萇惟一奸一傑。
興始崇構,泓遂摧滅。
貽誡將來,無踐危轍。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