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言文》陳元方候袁公翻譯: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小學文言文》陳元方候袁公翻譯

小學文言文

陳元方候袁公翻譯

【陳元方候袁公:原文】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

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

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陳元方候袁公:譯文】

陳元方十一歲時,去拜會袁紹。

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在太丘做官,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麼事情?」

元方說:「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說:「我曾經也當過鄴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親學我,還是我學你的父親?」

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但他們的行為卻是那麼一致。

周公沒有學孔子,孔子也沒有學周公。」

【陳元方候袁公:註釋】

1、候:拜訪,問候。

2、履行:實施,實行。

3、綏:安,體恤。

4、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

王后、皇后對自己的尊稱,還有寡人,孤家等稱呼.

5、師:學習 。

6、嘗:曾經。

7、卿:客氣,親熱的稱呼

8、法:在古漢語字典裡有四種解釋(1)法令,制度。

(2)方法,做法。

(3)傚法,倣傚。

(4)標準,法則。

這裡用(3)傚法,倣傚。

9、稱:稱讚,讚不絕口

10、周公:周武王的弟弟。

歷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約公元前1100年),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漢族,因封地在周(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

為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

11、周旋動靜:這裡指思想和行動

12、益:更加

13、以:用

14、恣:放縱、無拘束,這裡指順從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小學文言文
楊氏之子翻譯一毛不拔的故事《一毛不拔》原文及翻譯葉公好龍的故事,葉公好龍的道理和啟發葉公好龍文言文翻譯《學弈》原文及翻譯文侯與虞人期獵的啟示文侯與虞人期獵翻譯刻舟求劍的故事,刻舟求劍的道理刻舟求劍文言文翻譯揠苗助長的故事,揠苗助長的道理揠苗助長文言文翻譯陳元方候袁公翻譯讀書要三到翻譯_朱熹晏子諫殺燭鄒翻譯,晏子諫殺燭鄒的道理富人之子翻譯,富人之子的寓意愚人食鹽的故事,愚人食鹽的道理愚人食鹽文言文翻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三遷的啟示《孟母三遷》的原文、翻譯、註釋《畫蛇添足》原文、翻譯、註釋畫蛇添足的故事,畫蛇添足的道理鐵杵磨針的故事和寓意《鐵杵磨針》原文、翻譯《精衛填海》原文、翻譯,《精衛填海》的故事《掩耳盜鈴》的原文、翻譯,《掩耳盜鈴》的寓意《世無良貓》的原文、翻譯、寓意《伯牙絕弦》原文,翻譯,《伯牙絕弦》的故事《濫竽充數》原文、翻譯,《濫竽充數》的故事和寓意《北人食菱》原文、翻譯、寓意《師曠撞晉平公》原文、翻譯、註釋《鄭人買履》原文、翻譯、註釋《外科醫生》原文、翻譯、註釋《朝三暮四》原文、翻譯、賞析,《朝三暮四》的寓意和道理《三人成虎》原文,譯文,註釋,《三人成虎》的典故和寓意《人有亡斧者》原文、翻譯、註釋《荀巨伯探友》原文、翻譯、賞析《邴原泣學》原文、翻譯、註釋《吳起守信》原文、翻譯、註釋《父善游》原文、翻譯、註釋,《父善游》的故事《曾子殺彘》原文、翻譯、註釋,《曾子殺彘》的寓意《梟逢鳩》原文、翻譯、註釋,《梟逢鳩》的寓意《王勃故事》原文、翻譯、註釋《魯人鋸竿入城》原文、翻譯、註釋,《魯人鋸竿入城》的寓意道理《嫦娥奔月》原文、翻譯、註釋,《嫦娥飛天》民間傳說《畫地學書》原文、翻譯、註釋《虎求百獸》原文、翻譯、註釋、道理《承宮樵薪苦學》原文、譯文、註釋、啟示《多歧亡羊》原文、翻譯、註釋、道理《殺駝破甕》原文、翻譯、註釋__伽膃肭《人有負鹽負薪者》原文、翻譯、註釋、道理__李延壽《矛與盾》原文、翻譯、註釋__韓非《問說》原文、翻譯、註釋、寫作特點《寇准讀書》原文、譯文、註釋《二翁登泰山》原文、翻譯、註釋、思想感情、寓意《鷸蚌相爭》原文、譯文、註釋, 《鷸蚌相爭》的故事《林琴南敬師》原文、翻譯、註釋《董行成》原文、翻譯、註釋《桑生李樹》原文、譯文、註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