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言文》葉公好龍的故事,葉公好龍的道理和啟發: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自稱叫葉公的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小學文言文》葉公好龍的故事,葉公好龍的道理和啟發

小學文言文

葉公好龍的故事,葉公好龍的道理和啟發

【葉公好龍: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自稱叫葉公的人。

葉公經常對別人說:「我特別喜歡龍,龍多麼神氣、多麼吉祥啊!」於是當他家裝修房子的時候,工匠們就幫他在房樑上、柱子上、門窗上、牆壁上到處都雕刻上龍,家裡就像龍宮一樣。

就連葉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繡上了栩栩如生的龍。

葉公喜歡龍的消息傳到了天宮中真龍的耳朵裡,真龍想:「沒想到人間還有一個這樣喜歡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

有一天,龍從天上降下來,來到了葉公的家裡。

龍把大大地頭伸進葉公家的窗戶,長長的尾巴拖在地上。

葉公聽到有聲音,就走出臥室來看,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隻真龍正在那裡瞪著自己,葉公頓時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發抖,大叫一聲逃走了。

【葉公好龍:道理】

這個成語的意義是:比喻表面上或口頭上愛好、讚賞某事物,實際上並不愛好,或者實際上並不瞭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並不愛好或讚賞,甚至還懼怕它,反對它。

【葉公好龍:啟發】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

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裡不一的人。

但歷史上的葉公卻不是這樣的人。

葉公最著名的功勞是他不以怨報德,果斷率兵平定了白公勝的叛亂,從而穩定了楚國政權。

之後,為了楚國的長治久安,把職位讓給別人,這一讓賢之舉,被專家們評為不迷權貴、深明大義。

葉公沈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為葉邑尹而始姓葉。

葉公生於楚國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

秦國出兵擊退吳軍後,楚昭王把沈諸梁封到楚國北疆重鎮「方城之外」的葉邑為尹。

沈諸梁受到了楚國朝野及四境諸侯的敬重,時年24歲。

經考古發掘證實,他主持葉政期間,採取養兵息民、發展農業、增強國力的策略,組織民眾修築了中國現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當地數十萬畝農田得以灌溉,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一江一 堰早200多年,比鄭國渠早300多年。

至今,葉公修築的東陂、西陂遺址保存尚好,是葉公治水的歷史見證。

史學專家安國樓博士稱,葉公確實有畫龍的愛好,但龍是神化了的動物,不可能下降葉宅,「葉公好龍」折射出葉公所在地和所處時代龍文化的豐厚內涵。

專家們還指出,漢代劉向描寫的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漢代儒家思想走向獨尊的地位後,對楚道之風等其他學派的貶斥。

根據《周禮》規制,葉公去世後,即被立祠享祭。

葉公的後裔為紀念祖上之德與祖居之地,部分改沈為葉,是為葉姓之源。

因此,葉公沈諸梁又是世界葉姓華人公認的始祖。

每年清明前後,澧河之濱的葉公墓前,來自海內外的葉姓子孫紛紛回鄉祭祖,已成為中原文化旅遊的一大景觀。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小學文言文
楊氏之子翻譯一毛不拔的故事《一毛不拔》原文及翻譯葉公好龍的故事,葉公好龍的道理和啟發葉公好龍文言文翻譯《學弈》原文及翻譯文侯與虞人期獵的啟示文侯與虞人期獵翻譯刻舟求劍的故事,刻舟求劍的道理刻舟求劍文言文翻譯揠苗助長的故事,揠苗助長的道理揠苗助長文言文翻譯陳元方候袁公翻譯讀書要三到翻譯_朱熹晏子諫殺燭鄒翻譯,晏子諫殺燭鄒的道理富人之子翻譯,富人之子的寓意愚人食鹽的故事,愚人食鹽的道理愚人食鹽文言文翻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三遷的啟示《孟母三遷》的原文、翻譯、註釋《畫蛇添足》原文、翻譯、註釋畫蛇添足的故事,畫蛇添足的道理鐵杵磨針的故事和寓意《鐵杵磨針》原文、翻譯《精衛填海》原文、翻譯,《精衛填海》的故事《掩耳盜鈴》的原文、翻譯,《掩耳盜鈴》的寓意《世無良貓》的原文、翻譯、寓意《伯牙絕弦》原文,翻譯,《伯牙絕弦》的故事《濫竽充數》原文、翻譯,《濫竽充數》的故事和寓意《北人食菱》原文、翻譯、寓意《師曠撞晉平公》原文、翻譯、註釋《鄭人買履》原文、翻譯、註釋《外科醫生》原文、翻譯、註釋《朝三暮四》原文、翻譯、賞析,《朝三暮四》的寓意和道理《三人成虎》原文,譯文,註釋,《三人成虎》的典故和寓意《人有亡斧者》原文、翻譯、註釋《荀巨伯探友》原文、翻譯、賞析《邴原泣學》原文、翻譯、註釋《吳起守信》原文、翻譯、註釋《父善游》原文、翻譯、註釋,《父善游》的故事《曾子殺彘》原文、翻譯、註釋,《曾子殺彘》的寓意《梟逢鳩》原文、翻譯、註釋,《梟逢鳩》的寓意《王勃故事》原文、翻譯、註釋《魯人鋸竿入城》原文、翻譯、註釋,《魯人鋸竿入城》的寓意道理《嫦娥奔月》原文、翻譯、註釋,《嫦娥飛天》民間傳說《畫地學書》原文、翻譯、註釋《虎求百獸》原文、翻譯、註釋、道理《承宮樵薪苦學》原文、譯文、註釋、啟示《多歧亡羊》原文、翻譯、註釋、道理《殺駝破甕》原文、翻譯、註釋__伽膃肭《人有負鹽負薪者》原文、翻譯、註釋、道理__李延壽《矛與盾》原文、翻譯、註釋__韓非《問說》原文、翻譯、註釋、寫作特點《寇准讀書》原文、譯文、註釋《二翁登泰山》原文、翻譯、註釋、思想感情、寓意《鷸蚌相爭》原文、譯文、註釋, 《鷸蚌相爭》的故事《林琴南敬師》原文、翻譯、註釋《董行成》原文、翻譯、註釋《桑生李樹》原文、譯文、註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