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言文》《邴原泣學》原文、翻譯、註釋: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捨而泣。師曰:「童子何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小學文言文》《邴原泣學》原文、翻譯、註釋

小學文言文

《邴原泣學》原文、翻譯、註釋

【邴原泣學:原文】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捨而泣。

師曰:「童子何泣?」

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

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

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傷感,故泣耳。」

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

師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

於是遂就書。

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邴原泣學:譯文】

邴原從小就失去父親,幾歲時,從書塾經過就哭起來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孩子,你為什麼哭泣?」

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

凡是能夠學習 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來羨慕他們有父親,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

內心感到悲傷,所以就哭了。」

老師為他感到悲傷,說:「你想要讀書嗎?」

邴原說:「我沒有錢支付學費。」

老師說:「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傳授你知識,不收學費。」

於是邴原就開始讀書。

只過了一個冬天,就已能背誦《孝經》《論語》。

【邴原泣學:註釋】

書捨:書塾。

中心:內心裡。

惻然:憐憫,同情。

國士:國家傑出的人才。

就學:開始學習 。

何以:為什麼。

少孤:年少失去父親。

就書:上書塾(讀書)。

孤:幼年喪失父母。

過:經過。

泣:小聲哭。

惻:心中悲傷。

親:父母。

羨:羨慕。

其:他們,指代書捨裡的學生。

得:能夠。

中心:內心裡

感:傷感。

傷:悲哀。

苟:如果,要是。

願:仰慕。

書:學習 。

徒:白白的,此處指不收費。

資:費用。

遂:就。

卒:終於是。

誦:背誦。

就:靠近,此處指就書,即上學。

凡:凡是。

以:用。

故:原因;緣由。

【邴原泣學:啟示】

我們要好學,並且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

也應向文中老師學習 ,無私給予別人求學的幫助,尊重愛學習 、有志向的人。

【邴原泣學:導讀】

邴原,三國時人,是當時著名的學者與名士,與管寧、華歆等稱「遼東三傑」。

其在幼年喪父、生活極度貧困的情況下仍立志學習 文化知識,最終感動了書塾裡的教師,成就了一則學與教的佳話。

一個「泣」字寫出了邴原強烈的求學欲一望 。

本文用順序的記敘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貧,泣而求學;得到上學機會後,勤學苦讀,僅用一個冬天,就能熟練背誦兩本經書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個立志求學而且成績顯著的幼童形象活靈活現地站立在我們面前。

文中採用讓人動容的對話描寫,著重記敘了邴原泣學的經過。

全文不枝不蔓,言簡意賅。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小學文言文
楊氏之子翻譯一毛不拔的故事《一毛不拔》原文及翻譯葉公好龍的故事,葉公好龍的道理和啟發葉公好龍文言文翻譯《學弈》原文及翻譯文侯與虞人期獵的啟示文侯與虞人期獵翻譯刻舟求劍的故事,刻舟求劍的道理刻舟求劍文言文翻譯揠苗助長的故事,揠苗助長的道理揠苗助長文言文翻譯陳元方候袁公翻譯讀書要三到翻譯_朱熹晏子諫殺燭鄒翻譯,晏子諫殺燭鄒的道理富人之子翻譯,富人之子的寓意愚人食鹽的故事,愚人食鹽的道理愚人食鹽文言文翻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三遷的啟示《孟母三遷》的原文、翻譯、註釋《畫蛇添足》原文、翻譯、註釋畫蛇添足的故事,畫蛇添足的道理鐵杵磨針的故事和寓意《鐵杵磨針》原文、翻譯《精衛填海》原文、翻譯,《精衛填海》的故事《掩耳盜鈴》的原文、翻譯,《掩耳盜鈴》的寓意《世無良貓》的原文、翻譯、寓意《伯牙絕弦》原文,翻譯,《伯牙絕弦》的故事《濫竽充數》原文、翻譯,《濫竽充數》的故事和寓意《北人食菱》原文、翻譯、寓意《師曠撞晉平公》原文、翻譯、註釋《鄭人買履》原文、翻譯、註釋《外科醫生》原文、翻譯、註釋《朝三暮四》原文、翻譯、賞析,《朝三暮四》的寓意和道理《三人成虎》原文,譯文,註釋,《三人成虎》的典故和寓意《人有亡斧者》原文、翻譯、註釋《荀巨伯探友》原文、翻譯、賞析《邴原泣學》原文、翻譯、註釋《吳起守信》原文、翻譯、註釋《父善游》原文、翻譯、註釋,《父善游》的故事《曾子殺彘》原文、翻譯、註釋,《曾子殺彘》的寓意《梟逢鳩》原文、翻譯、註釋,《梟逢鳩》的寓意《王勃故事》原文、翻譯、註釋《魯人鋸竿入城》原文、翻譯、註釋,《魯人鋸竿入城》的寓意道理《嫦娥奔月》原文、翻譯、註釋,《嫦娥飛天》民間傳說《畫地學書》原文、翻譯、註釋《虎求百獸》原文、翻譯、註釋、道理《承宮樵薪苦學》原文、譯文、註釋、啟示《多歧亡羊》原文、翻譯、註釋、道理《殺駝破甕》原文、翻譯、註釋__伽膃肭《人有負鹽負薪者》原文、翻譯、註釋、道理__李延壽《矛與盾》原文、翻譯、註釋__韓非《問說》原文、翻譯、註釋、寫作特點《寇准讀書》原文、譯文、註釋《二翁登泰山》原文、翻譯、註釋、思想感情、寓意《鷸蚌相爭》原文、譯文、註釋, 《鷸蚌相爭》的故事《林琴南敬師》原文、翻譯、註釋《董行成》原文、翻譯、註釋《桑生李樹》原文、譯文、註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