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世范
世范卷中 處己·隨遇而安方為福
【原文】人生世間,自有知識以來,即有憂患如意事。
小兒叫號,皆其意有不平。
自幼至少至壯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
雖大富貴之人,天下之所仰羨以為神仙,而其不如意處各自有之,與貧賤人無異,特所憂慮之事異爾。
故謂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間無足心滿意者。
能達此理而順受之,則可少安。
【譯述】人活在世間,自從有了知覺、識見,就有了憂患和不稱心的事。
小孩子哭鬧,都是因為有些事沒達到他的要求。
從幼兒到少年到壯年再到老年,順心如意的事少,而不如意的事卻常常很多。
即使大富大貴的人,雖然天下人都羨慕他,認為他過的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但是,這種人也都有各自的煩惱不稱心處,跟貧民百姓沒什麼兩樣。
只不過他所憂慮的事情跟普通人不一樣罷了,所以我們把這個世界叫做缺陷世界。
人生活在世上沒有誰能處處如意、事事美滿。
能深刻地明白這個道理而在遇到挫折不如意時,安然處之,就能感到心裡順暢一些。
【評析】白居易初到長安,投名貼干謁當時的詩壇泰斗顧況,顧況一看名字便說:「長安米貴,白居不易。」
待看到白居易的詩後立即改口說:「有詩文如此,長安易居矣1白居易詩名遂傳遍長安。
他二十八歲時,舉進士第。
俗語: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所以白居易是少年極第,譽滿天下了。
成進士後,白居易積極做官,為拾遺時,屢次上疏諫,論朝廷大事。
又本著「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主張,承襲元結詩要「極帝王理亂之道,系古人規諷之流」的詩歌創作原則,把在長安的平日所聞所見,寫成十首《秦中吟》,又寫成五十首《新樂府》,諷刺宮廷裡和政治上許多不良 的現實。
他在給元稹的信中說:「凡聞僕人賀兩詩,而眾口籍籍,已謂非宜矣。
聞僕哭孔戡詩,眾面脈脈,盡不悅矣。
聞《秦中吟》,則權豪貴近者相目而變色矣。
聞樂遊園寄足下詩,則執政柄者,扼腕矣。
聞《宿紫閣村》詩,則握軍要者切齒矣。
大率如此,不可舉。」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上書請查究刺客的背景,又得罪了幕後的文武大官。
終於被降謫出去做一江一 州司馬。
在一江一 州白居易說他的生活環境是:「黃蘆苦竹繞宅生。」
從此不再寫諷諭詩。
元和十四年冬,白居易被召還京。
後雖然出任杭州刺史,卻也只作閒適詩與感傷詩,組織樂舞班子教演享樂。
任滿後,除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文宗大和二年,稱病塊洛一陽一,求為分司。
後七年,絕意仕宦,優遊養老,大中元年,以七十五歲高齡卒。
人生世間,即如白居易少年早達之人,仗血氣方剛,仗義直言,胸懷天下,至屢遭打擊,獨受異於常人之煎熬,只得作罷。
認同命運,反得享福終死。
其身世為悲為喜,世人自評之。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