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宮闈史》第50 回 惠妃得子金神人脅 明皇遇仙黑僧降龍:她每日陪皇帝筵宴,便在筵前嬌歌曼舞,引得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代宮闈史》第50 回 惠妃得子金神人脅 明皇遇仙黑僧降龍

唐代宮闈史

第50 回 惠妃得子金神人脅 明皇遇仙黑僧降龍

這趙麗妃除房第工夫以外,又善於歌舞。

她每日陪皇帝筵宴,便在筵前嬌歌曼舞,引得皇帝心神俱蕩。

這消息傳在武惠妃耳中,便一邊四五天痛哭不食,自己修了一本表章,說了許多從前和皇帝在宮中恩情的話,一心想挽回聖心。

誰知表章送去,終不見聖駕臨幸。

惠妃一肚子怨恨,便病倒在一床一上。

起初還支撐著薄施脂粉,斜倚在一床一頭,想望承幸。

後來,愈盼愈不得消息,知道自己終失了一寵一幸,便大哭一場,吐出一血來,害了一年的癆病死了。

臨死的時候,眼前走得一個人也沒有,只留下一個小爆女,聽她大呼三聲萬歲,便嚥了氣。

從此,玄宗更把這趙麗妃一寵一上天去,這趙麗妃便乘機植一黨一營私。

這時,李林甫初拜相,處處迎一合上意,玄宗便十分信用李丞相,凡是李丞相的話,皇帝句句聽信他,趙麗妃便暗暗地托她義父趙尚書送四千銀子去給李丞相,認李林甫做義父,凡事求他在皇帝跟前幫襯幾句。

那李林甫原是一個一奸一險小人,善於逢迎勢力,自幼寄養在大舅父姜皎家中。

後姜皎因漏洩一了皇帝廢後的旨意被殺,他便在皇帝跟前出首誣告姜皎的子孫,全被皇帝下旨搜捕,幽囚在刑部獄中。

後見武惠妃當權,李林甫盡力結交宮中中貴,時時拿珍寶獻與惠妃,因此惠妃在玄宗跟前時時稱讚李林甫的好處。

這李林甫又是十分邪一婬一,他在舅父家中,所有婢妾,都被他用手段一一地勾一引上手。

後來,看見侍中裴光廷的夫人長著國色天姿,這裴夫人原是武三思的女兒,生下來頗有父風。

裴夫人常在姜皎府中來往著,和李林甫一見便一愛一上了,兩人瞞著裴光延的耳目,在府中暗去明來,成就了許多恩一愛一。

一轉眼,武惠妃在宮薨逝,李林甫看看自己要失勢了,他便求著裴夫人轉求著高力士,在玄宗皇帝跟前,替他說了許多好話。

那高力土當初也是武三思一力提拔一出來的人,今裴夫人是三思之女,囑托他的話,豈有不出力的?那李林甫也善於逢迎勢力,今見趙麗妃得勢,正想托高力士從中拉攏,宮內宮外連成一氣,忽見麗妃反來認他作義父,豈有不願之理?當時,麗妃和高力士、李林甫一班人,狼狽為一奸一。

林甫拜為丞相。

這時,趙麗妃雖不能生育,但因皇子眾多,只怕他日吃眾皇子的虧。

武惠妃雖死,但惠妃的親生子名瑛的,已立為太子。

麗妃卻日夜在皇帝跟前說太子瑛如何結一黨一營私,如何貪贓枉法。

這時,玄宗所親信的,宮中只有內侍省事高力士,宮外只有丞相李林甫。

玄宗便把麗妃的話,去問高力士、李林甫二人。

他二人原和麗妃一鼻孔出氣的,見皇帝問他,便也一味說太子的壞話。

玄宗原不一愛一惠妃了,心中也疑太子有變,如今聽了旁人的話,便立刻下詔,把太子廢了,便改立鄂王為太子。

不上一年,也被麗妃進讒廢去,改立光王為太子,趙麗妃依舊不快樂,玄宗又想把太子廢去,去問張九齡。

那張九齡是一位大忠臣,便竭力勸諫,說儲君是國之根本,根本不可動搖,太子不可屢廢,望陛下乾綱獨斷,不可輕信婦人小子之言!玄宗聽說他信婦人小子之言,心中老大一個不高興。

李林甫在一旁進言道:「天子家事,於外人何與?」

玄宗聽了,連連贊說李丞相是明白人,便也不和臣下商量,立刻下詔,把個太子廢去,改立忠王亨為太子,便是將來的肅宗皇帝。

這太子亨是玄宗獻貴妃楊氏所出,玄宗因是自己的私生子,便格外地一寵一愛一他。

但這太子在藩府中,久已聞知李林甫是一個大一奸一臣,握著朝廷的大權,如今住在東宮,時時防著李林甫陷害他。

那李林甫先設法使太子不得和皇帝見面,又常常向太子需索錢財。

這太子無權無勢,又不得和父皇見面,實在沒有銀錢去孝敬李林甫,這李林甫便用語言百般地恐嚇著太子,說要奏明皇帝,把太子廢去。

那太子日夜憂愁,弄得寢不安枕,食不甘味。

這一天,是玄宗皇帝的萬壽,許多皇子和公主紛紛進宮去朝賀,皇帝賜他們在宮中領宴。

太子亨乘這機會去朝見父皇,玄宗一眼見太子鬚髮也花白了,不覺大詫,便拉住太子的手,問:「吾兒何憔悴至此?」

太子見父皇問,也不敢回奏,只是低著頭說不出話來。

玄宗見這樣子,知道太子有難言之隱,便悄悄地對太子說道:「汝且先歸,朕當幸汝第也。」

太子領了旨意,便回到東宮去候著。

隔了一天,那玄宗皇帝果然臨幸東宮,一進門來,只見庭宇不掃,簾幕塵封。

走進屋子去,只有三五個小太監奔走著,也不見一個宮女。

那琴瑟樂器,高擱在架上,滿堆塵埃,玄宗不覺歎了一口氣。

這時,高力士陪侍在一旁,便對高力士說道:「太子居處如此,將軍何以早不相告? 」

這時,高力士已拜為右監門衛將軍,玄宗因十分一寵一信他,所以呼為將軍,不呼名字的。

那力士卻不慌不忙地奏道:「臣見太子如此刻苦,常欲奏明陛下,千歲屢次攔阻說,不要為區區小事,勞動聖心!」玄宗回宮,便下旨著京兆尹速選民間女子頎長潔白者五人,送東宮聽候使喚。

高力士見了上諭,忙入宮回奏皇帝道:「臣前亦令京光尹選民間女子,民間因此受差役一騷一擾,朝廷中御史官員又取為口實。

臣以謂掖庭中故衣冠眷屬以事沒入者不少,宜有可選者。」

玄宗依了高力士的話,便令力士召掖庭,令按簿籍點閱,完好女子,選得了三人,便賜與太子。

這三人中,以吳姓女子為最美,一入東宮,便得太子一愛一幸。

他二人在夜靜更深香夢沉酣的時候,忽見這吳氏在夢中叫苦,似甚痛楚。

太子把她摟在懷中喚著,這吳氏被夢魘住了,看她四肢一抽一索,喉間氣息微細,太子大驚,心想聖上賜我此女子不久,倘從此不醒,聖上便當疑我虐一待致死,豈不從此失了父皇的歡心,又使李林甫容易進讒?便自己下一床一來,執著燈燭照著,伸手在吳氏的酥一胸上撫一弄良久良久,只見她哇的一聲哭醒來。

太子忙問夢見什麼?吳氏拿手撫一著自己左脅,還好似十分痛楚的一般,說道:「妾夢見一金甲神人,身長丈餘,手持利劍,對妾說道:『帝命吾入汝腹中,為汝之子。

』說著,便拿利劍剖開妾之左脅進去,妾身痛不可忍,竭力呼喚,如今左脅還隱隱作痛呢。」

太子聽了這一番話,便替她解一開小衣,看去,那肋骨皮膚上,果然隱隱顯露一縷紅絲,深入肌裡,襯著潔白的肌膚,更覺嬌一艷可一愛一。

太子撫一摸了一會兒,便入宮去把這情形奏明皇上。

玄宗聽了,也頗覺奇異,從此便留意著吳氏的胎兒。

不久,果然生下一個男孩兒來,這孩兒便是他日的代宗皇帝,這吳氏也便是將來的章敬皇太后。

只因吳氏年幼體弱,這皇孫身一體也十分瘦弱,玄宗打聽得太子果然生了兒子,便三朝親自臨幸東宮,賜以金盆洗浴。

那一乳一媼只因皇孫身一體瘦小,怕皇上見了不樂,心中甚是惶急。

後來,打聽得貞王也得一子,與皇孫同日,身一體卻長得十分肥白,便偷偷地去抱進東宮來,俟皇上駕臨,便拿貞王的兒子跑出來。

玄宗一看,忽然不樂,說道:「此非吾孫也!」太子大駭,忙將皇孫抱出。

玄宗抱在手中,玩一弄一會兒,又向著日光照看著,笑說道:「此兒福祿過其父!」便吩咐設宴,召宮中樂工舞女歌舞著。

玄宗上坐,太子和高力士在兩旁陪坐。

玄宗笑對高力士道:「此一室中,有三天子,豈不大樂哉?」

從此,李林甫和高力土便以另眼看待太子。

唐朝宮中太監的制度,原有內侍四人,內常侍六人,內謁者監內給事各十人,謁者十二人,典引十八人,寺伯寺人各六人。

又在宮中設著五局,便是掖庭局,宮闈局,奚官局,內僕局,內府局。

太宗皇帝遺詔:內侍不立三品官,不任外事,惟門闔守禦廷內,掃除稟食而已。

到武則天自立為女皇時候,便放寬內侍定額。

到中宗皇帝時候,黃衣太監多至二千員,七品以上員外置一千員。

但這時太監穿朱紫色衣的還少。

到如今玄宗皇帝時候,因財用富足,在開元、天寶年間,宮嬪多至四萬人,黃衣太監多至三千人,朱紫太監也增加至一千六百人。

有得皇帝親信的,便拜三品將軍官。

那太監私宅中,門外居列戟,有在殿頭供奉的,便權傾四方。

每有使命出京去,所至郡縣,奔走獻奉,動輒萬金。

便是平日在京師地方來往,出宮一次,總得數千緡的孝敬;因此,凡宮中的重要太監,都在近郊一帶購置田園,威赫一世。

所有監軍節度等官,威權反在太監之下。

玄宗即位之初,有一太監名楊思勖的,也很得皇帝信任。

當初,思勖幫助玄宗在宮中為內應,削平韋後之難,升為左監門衛將軍。

在開元初年,安南蠻酋長梅叔鸞反,自稱黑帝,奪得三十二州的地方,又結連林邑、真臘、金鄰等國,佔據海南,號稱四十萬蠻兵。

思勖招募十萬子弟兵,從馬援故道側攻,敵出不意,大敗。

思勖殺賊二十萬人,一屍一積成山,稱為京觀。

接著又是五溪首領覃行章作亂,思勖率兵六萬往討,生擒首領覃行章,斬首三萬級。

思勖拜輔國大將軍,又封虢國公。

此後,思勖六次出征,每次總殺敵數萬。

楊思勖生一性一陰一險殘忍,每戰得俘虜數萬,必盡殺之,剝去面一皮,挖去腦髓;又拔去一毛一發。

他手下將士,人人害怕,便肯遵守號令。

當時,有內給事牛仙童,受了張守珪賄賂敗露,玄宗下詔,付思勖審問。

思勖問定了罪,便把牛仙童剝去了上下衣服,綁在木格上,用牛尾一抽一打,皮肉盡爛,慘不忍睹。

思勖又親自動手,剖開仙童胸膛,探取心臟,又截去手足,細細地剔取肩背上肌肉,肉盡才得死去。

不久,這楊思勖也逝世了,那高力士又慢慢地露出頭角來了。

在聖歷年間,有嶺南討擊使李千里,獻上Yan兒二人:一名金剛,一名力士。

武後見力士身一體堅強,又很聰明,便留在左右使喚。

後因貪贓敗露,被武後逐出宮來。

當時,有太監高延福,收留他為養子,因此便冒姓高。

玄宗做藩王的時候,高力士便能傾心結附。

後又因殺蕭岑有功,拜右監門將軍,知內侍省事。

他的威權,一天大似一天,在宮中所有四方奏章,須先經高力士審察以後,再送至御書房披覽。

宮中大小事務,俱由高力土一人專主。

力士在宮中卻十分謹慎,日夜隨在玄宗左右,非奉差遣,不離宮門。

便是沐浴眠息,也在皇帝寢宮外一間小屋中。

玄宗常說力士在旁,我寢乃安。

當時和力士通同一氣在朝廷內外掌著大權的,如李林甫、宇文融、蓋嘉運、韋堅、楊慎矜、王鉷、楊國忠、安祿山、安思順、高仙芝一班人;但都依靠著高力士一個人提拔起來的。

當時為高力土爪牙的一班有勢力的太監,如黎敬仁、林昭隱、尹鳳翔、韓莊、劉奉廷、王承恩、張道斌、李大宜、朱光輝、郭全、邊令誠等,有在內廷供奉的,有外放拜節度官的。

每遇宮中修功德,買鳥獸,太監奉使出京,每出京一次,便得款在四五萬以上。

京師地方,甲第亭園,良田美池,儘是內侍產業。

但高力士的產業,又比這班太監的多過十倍。

不說別的,只是那西莊田地,騎在馬上,在他田旁跑一天路,也不能走盡。

京師地方人民,每說起高力土,好似天人一般敬重。

皇太子在東宮,稱高力士為兄。

此外一班王公大臣,俱稱高力士為翁。

力士的親戚朋友,都稱他為阿□。

便是玄宗皇帝,也只呼將軍,不敢喚他名姓。

力士自幼賣作奴僕,待富貴時,便想念他的母親麥氏,苦於家庭失散,無處尋覓。

後嶺南節度使在隴州地方,覓得麥氏,迎回京師,母子相見,不能相識。

麥氏說記得兒當胸有黑痣七粒,如今在否?力士袒胸,果見七痣。

麥氏從懷中出一金環道:「此兒幼時所服!」母子二人,相抱大哭。

從此,高力士孝養母親,王公大臣俱有饋送。

玄宗封麥氏為越國夫人,追贈力士之父為廣州大都督。

這時,朝廷官員,不論大小,幾無一不是高力土同一黨一。

只御史嚴安之,從未有一絲一縷饋送與力士的。

這嚴安之為官清正,一愛一民如子,平日在街市中行走,便喜問民疾苦,見有老幼疾病,便下車扶持著,同坐著車,送回家去。

因此,京城地方的人民,人人都感動他的恩德,喚嚴御史為嚴父母。

這時,是元旦大節,玄宗有與民同樂之意,隔年便下諭,使軍民預備燈戲。

到這一日,皇帝賞人民酒肉,玄宗親御勤政樓,大宴群臣。

樓下雜陳百戲,縱人民遊觀。

一時人聲鼎沸,如山如海,把個勤政樓擠個水洩不通。

宮中金吾衛士,手擎白色木棍棒,如雨下地趕逐閒人。

那群百姓,便東奔西避,十分擾亂。

玄宗在勤政樓上見此情形,心中不樂,便對高力士道:「朕以年歲豐盛,四方太平,故為此樂,欲與百姓同歡;不料喧亂至此,將軍將以何來止之?」

高力士奏對道:「臣實無法制止,只聞嚴御史恩在人民,百姓無不一愛一服,陛下何不即召嚴安之?以臣愚見,必能使人民安靜也。」

玄宗便傳嚴御史上樓,告以人民喧亂,心中不快。

嚴安之奉命,便下樓去在四方繞行一周,以手版劃地成線,對眾人高聲道:「敢越此線者,便殺無赦!」那人民頓時安靜下來。

玄宗在勤政樓,連宴群臣五日,不聞樓下有喧亂聲。

那嚴御史所劃地上界線,始終無一人敢犯的。

玄宗歎道:「嚴公威信,朕不及也!」但玄宗自從勤政樓五日筵宴以後,便引起了他遊樂的興趣。

皇帝久居在東都,所有宮中亭園,都覺可厭。

且宮廷寬廣,時見怪異,有臨幸西京之意。

次日,便召宰相,告以欲幸西京。

裴稷山、張曲江二大臣諫曰:「百姓場圃未畢,恐有擾礙!陛下如必欲西幸,請待冬時。」

李林甫在一旁,見皇上有不悅之色,待宰相退去的時候,李林甫故意裝成腳病,行在最後。

皇帝問:「李丞相有足疾否?」

這時,李林甫見左右無人,便奏對道:「臣並無足疾,因欲奏事,獨留後耳。

竊意二京為陛下之東西宮,既欲臨幸,何用待時?即使有妨田事,亦只須蠲免沿途租稅,百姓反感皇思不淺矣!」皇帝聽李丞相所奏,不覺大悅,便宣告有司,即日西幸。

從此,聖駕常住長安,不復東矣。

皇上既到西京,每日在園林遊樂。

只因皇上喜學神仙,那郡國官員,時時徵求得奇士,送進宮來。

這時,陪皇上在宮中遊玩的,儘是一班得道之士。

那時,有一道行高深的人,名張果的,在則天皇帝時候已聞其名,四處尋訪,不能得其蹤跡,玄宗又下詔訪求。

地方官員在終南山中尋得,便送至宮中。

玄宗與之接談,說過去未來事,其是靈驗。

常與皇上對飲,張果拔簪劃酒杯中,酒分成二半;以一半敬帝,一半自飲。

隨手拿酒杯向空中拋去,立變成黃雀,在庭中飛鳴,繞屋簷一周,那黃雀千百成群,紛紛落在筵前,立變成千百隻酒杯,御廚中所藏酒杯,俱搬運一空。

玄宗大樂,日日跟張果學仙術。

又有一人名邢和璞,善於推算,人將生辰投算,便能知此人善惡壽夭。

玄宗便令推算張果,便茫然不知張果究有多少年歲。

又有一人名師夜光的,能見鬼怪。

玄宗召張果與夜光二人對坐,夜光卻不能見張果。

對玄宗奏稱:「張果何在,臣願得見之!」張果已久坐在帝旁,不覺大笑。

夜光只聞張果笑聲,終不能見其人。

玄宗對高力士道:「朕聞奇士至人,外物不能敗之,試以堇汁飲之,不覺苦者,真神仙中人矣!」一一夜,玄宗與張果圍爐對飲,高力士潛將堇汁傾入張果杯中,張果連飲二大觥,便醺然醉倒,矇矓中笑對力土道:「此非佳酒也!」便倒頭睡去。

待醒來取鏡自照,上下牙齒盡成焦黑。

張果微笑著,拿手中的鐵如意,盡把牙齒打落,藏在袋中,又從懷中取出藥粉一包一皮一皮,向牙一床一上塗抹,那上下牙一床一立刻長出兩排潔白的牙齒來。

玄宗連呼仙人。

張果笑說:「臣有師弟,在聖善寺祝發,法名無畏,又號三藏,原是黑番奇人,有呼風喚雨的本領。」

這時,適值天旱,玄宗便命力士捧詔書去,速傳無畏進宮,令速喚雨。

無畏奏道:「今歲大旱,乃天數使然!若召龍行雨,恐烈風大雨,轉傷人物,方外愚臣,不敢奉詔!」玄宗不聽道:「人民苦早已久,雖暴風驟雨,亦足快意。」

無畏不得已,便奉旨。

玄宗命有司照例築壇,陳設法器,幢幡鐃鈸,無一不備。

無畏登壇,大笑道:「似此俗物,何能求雨?」

便盡令撤去,只捧著一個缽盂,滿盛清水,解下佩刀,向水盂中攪著,口中用胡語誦咒數百遍。

一刻工夫,見有一物,大才如指,略具龍形,在水中盤旋,週身赤色,伸首水面,旋又俯首水中。

無畏又用刀攪著水,唸咒三次,俄而白氣一縷,從缽中上騰,狀如爐煙,直上數尺。

命內侍捧缽出講堂外,回顧力土道:「速去!

速去!遲則淋一漓矣!」高力士急急上馬疾馳而去,回頭看時,只見白氣漸起漸粗,從講堂飛出,好似一匹白練高懸空中,頃刻見天上一陰一雲四合,大風震電,雨下如注。

高力士馳過天津橋以南,風雨隨馬腳而至,街旁大樹,盡被大風拔起。

待高力士回宮復旨,那衣冠已盡被大雨淋濕了。

這時,孟溫禮做河南尹,正出巡街道,亦親身遇此大雨。

如今洛一陽一京城天津橋釁,有一荷澤寺,便是高力士那時往請祈雨回宮,在此寺前遇大雨,玄宗便在橋旁建一座寺院,題名荷澤。

當時,臣民見玄宗皇帝親信奇術之士,便又有羅思遠入宮請見。

羅思遠秘術甚多,更善施隱身之術,使人對面不相見。

玄宗親見羅思遠作法,果然奇驗。

玄宗大樂,欲就學習此隱身法術,思遠故意作難。

玄宗願拜思遠為師,思遠略一傳授,終不肯盡其技。

玄宗每欲與思遠同在一處學習,思遠用隱身術避去,使皇帝無處找尋。

玄宗獨行法術,終不能把身一體完全躲去,或衣帶外露,或巾角外顯。

宮人見之,皆拍手大笑。

玄宗心中頗覺不樂,但亦無之如何。

高力士獻計,多賜金帛,羅思遠亦淡漠視之;又變計以刀斧恐嚇之,思遠終不為動。

玄宗大怒,傳旨命高力士以油裹一住思遠身一體,置在油搾下壓斃之,埋一屍一在郊外。

不及旬日,便有四川官員奏稱:「羅思遠騎驢出沒於峨嵋山一帶。」

這年冬天,玄宗皇帝巡幸四岳,車駕到華山腳下,皇帝見岳神下山迎謁。

帝問左右,左右答稱不見。

高力士奏稱:「山下有女巫阿馬婆,能見鬼神。」

玄宗便召阿馬婆使視之。

阿馬婆奏道:「神在路左,朱發紫衣,迎候陛下!」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代宮闈史
第01 回 淺笑輕歌內府開家宴 遺紅拾翠深宮戲宣華第02 回 金盒傳來子占父妾 凌波步去儂奪郎心第03 回 誇國富海市陳百戲 訴衷情明燈映紅顏第04 回 眼波當筵會心默默 火光匝地群盜凶凶第05 回 燕子人懷嬌魂初定 才郎列座慧眼頻親第06 回 紅拂姬人奔公子 紫髯俠客盜兵符第07 回 茶蘼架下苦雨破好事 都護帳裡烹兒饜饞涎第08 回 花嫩不經抽春風幾度 眼媚宜露洗柳色無邊第09 回 剪綵成花秦夫人弄巧 望輦結怨侯家女投環第10 回 談天文袁紫煙得寵 貼人情大姨娘多情第11 回 玉環贈處郎心碎 錦纜纖時殿腳行第12 回 畫長眉絳仙得寵 幸迷樓何稠獻車第13 回 玩童女初試任意車 砍瓊花忽得長春藥第14 回 烽火連天深宮讀表 笙簫徹夜絳帳搖身第15 回 樓外烽煙書生畫策 宮中酒色將軍人彀第16 回 聚家寶李淵起義 相英雄虯髯讓賢第17 回 陳水戲燈火澈御沼 步月光鹿影驚帝座第18 回 巡宮闕月下遇紅顏 坐錦屏裙邊訂白首第19 回 徹宮禁私通魏氏 入閣門慘殺朱妃第20 回 白絹繞頸煬帝就死 紅顏貼體蕭後貪生第21 回 恩怨分明美人成烈女 忠義昭著內官護幼君第22 回 夏建德自立為王 竇線娘巧戰得婿第23 回 舊事重提蕭後忍辱 新仇暗結秦王遭擒第24 回 馬上墜弓鞋世民結襪 宮中正帝位李淵點妃第25 回 通貴妃父子聚雇 爭良田妃嬪結怨第26 回 衛懷王淫兇殺乳母 隱太子貪色劫夫人第27 回 弟殺兄玄武門喋血 父禪子唐太宗即位第28 回 王將軍巧計殺主 魏丞相私訪遺孤第29 回 恩情纏綿楊妃失節 宮闈幽秘裴氏送兒第30 回 天子風流侄配嬸 東宮橫暴奴私主第31 回 雙美人搓脂摘玉 一老妻結義守情第32 回 興佛法玄奘出使 伏禍胎武氏承恩第33 回 簫聲起處初施雨露 素筵張時再證恩情第34 回 排異己蕭妃遭謫 喜歡心皇后屈尊第35 回 王皇后失寵遭廢 韓夫人當筵承幸第36 回 迎喜宮母女承寵 榮國第帝王祝壽第37 回 逼姦宮眷敏之得罪 慘殺后妃武氏行權第38 回 一廢再廢終立太子哲 初立繼立虛設皇帝哲第39 回 炊突無煙佳人喪命 閨闈抱病公主易夫第40 回 馮小寶初入迷魂陣 來俊臣威震麗景門第41 回 築明堂大興土木 奪寵姬禍因姦淫第42 回 薛懷義力竭身死 張易之身強中選第43 回 玉臂觸處情心動 美貌傳時贅婿來第44 回 皇太女天開異想 崔侍郎暗縱嬌妻第45 回 拔佛須公主斗巧 游夜園駙馬偷香第46 回 皇后裙邊雲飛五色 太子府中議滅三思第47 回 韋皇后妙選面首 馮七姨奇制薦第48 回 慧范和尚雙雕艷福 太平公主三日奇緣第49 回 朱棒橫飛后妃慘死 香木雜佩帝子中讒第50 回 惠妃得子金神人脅 明皇遇仙黑僧降龍第51 回 惠妃計殺太子 力士夜進梅妃第52 回 廊閣紆聳驪山宮 龍鳳騰舞華清池第53 回 翁占媳楊貴妃承寵 兄通妹虢夫人守寡第54 回 冰盤獻荔枝 溫池賜香湯第55 回 盜美姬慶緒奪父妾 續舊歡采蘋承皇恩第56 回 楊貴後翠閣爭夕 唐明皇夾幕藏嬌第57 回 楊玉環醉排風流陣 李太白狂草訓蠻書第58 回 幸曲江寡婦承恩 返楊府寵姬逢怒第59 回 貴妃截發贖寵 宮女窺浴動情第60 回 占廈屋夫人營新 第調靈禽天子泣花墳第61 回 唐天子鬥雞 楊國舅私妹第62 回 賜御香明駝私發 辱寵臣內殿憤爭第63 回 賜婚姻楊家極寵 討奸佞張氏遺裔第64 回 安祿山驚破霓裳曲 楊貴妃醉戲小黃門第65 回 長生殿梅妃受辱 馬嵬驛國忠喪生第66 回 白綾三尺貴妃畢命 短劍一揮夫人輕生第67 回 蜀道中玄宗讓位 新殿上龜年罵賤第68 回 李暮題詞看錦襪 杲卿割舌殉孤城第69 回 許遠計殺敵將 張巡慘烹愛姬第70 回 豬兒夜刺祿山 龜年途遇李暮第71 回 念梅妃宮中刻像 欺太上皇道旁拉馬第72 回 會亡妃玄宗宴駕 愛良娣肅宗懼內第73 回 玉美人引出真美人 假夫妻配成怨夫妻第74 回 箭貫玉頸注緣分 杯飲酒淚識恩情第75 回 進忠言建寧王自盡 戀癡情李夫人喬裝第76 回 輔國貪心竊奇寶 秋葵洩妒私俊男第77 回 李輔國行兇殺國母 程元振設計除奸雄第78 回 牟羽可汗涎母色 代宗皇帝戀後情第79 回 落魄女子充故釧 多情天子憐新人第80 回 元載納嬌妻身敗名裂 子儀綁愛子義正辭嚴第81 回 粉面郎後宮惑女 錦衣人深山訪賢第82 回 吳國舅力除大憝 小公主下嫁狂兒第83 回 德宗曲意媚王女 士會棄官娶美人第84 回 急色兒好色取辱 薄命婦安命作丐第85 回 亂宮眷朱變節 擊奸臣秀實盡忠第86 回 安樂王月下刺賊 德宗帝宮中絕糧第87 回 退長安朱縱色 守項城楊氏助夫第88 回 竇桂娘忍辱報仇 李宿衛癡情燕主第89 回 聽讒言謀廢太子 和番人遣嫁公主第90 回 拘弭國進寶 盧眉娘全貞第91 回 雲煙縹緲天子求仙 粉黛聯翩學士承寵第92 回 法門寺迎佛骨 中和殿破私情第93 回 春色微傳花障外 私情敗露掖庭中第94 回 叔戀侄文宗急色 女負男太子殉情第95 回 奪美妾武宗下辣手 報宿恨鄭後行殘心第96 回 競豪華公主下嫁 貪荒淫天子蒙塵第97 回 遭大劫黃巢造反 忌明主季述逼宮第98 回 殺宦官全忠立威 弒昭帝史太行兇第99 回 縊太后歸束唐室 戀妻嬸斷送晉朝第100 回 長安禍起郭威稱帝 陳橋兵變趙宋受禪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