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卷之四十八-小兒雜病諸侯四(凡四十六論):解顱者,其狀小兒年大,囟應合而不合,頭縫開解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諸病源候論》卷之四十八-小兒雜病諸侯四(凡四十六論)

諸病源候論

卷之四十八-小兒雜病諸侯四(凡四十六論)

一百九、解顱候

解顱者,其狀小兒年大,囟應合而不合,頭縫開解是也。

由腎氣不成故也。

腎主骨髓,而腦為髓海;腎氣不成,則髓腦不足,不能結成,故頭顱開解也。

一百十、囟填候

小兒囟填,由一乳一哺不時,饑飽不節,或熱或寒,乘於脾胃,致腑臟不調,其氣上衝所為也。

其狀,囟張如物填其上,汗出,一毛一發黃而短者是也。

若寒氣上衝,即牢硬;熱氣上衝,即柔軟。

又,小兒脅下有積,又氣滿而體熱,熱氣乘於髒,髒氣上衝於腦囟,亦致囟填。

又,咳且啼,而氣乘髒上衝,亦病之。

啼甚久,其氣未定,因而一乳一之,亦令囟填。

所以然者,方啼之時,一陰一陽一氣逆上衝故也。

一百十一、囟陷候

此謂囟陷下不平也。

由腸內有熱,熱氣熏髒,髒熱,即渴引飲。

而小一便洩痢者,即腑臟血氣虛弱,不能上充髓腦,故囟陷也。

一百十二、重舌候

小兒重舌者,心脾熱故也。

心候於舌,而主於血;脾之絡脈,又出舌下。

心火、脾土二髒,母子也,有熱即血氣俱盛。

其狀,附舌下,近舌根,生形如舌而短,故謂之重舌。

一百十三、滯頤候

滯頤之病,是小兒多涎唾,流一出漬於頤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

脾之液為涎,脾氣冷,不能收制其津一液,故令涎流一出,滯漬於頤也。

一百十四、中風候

小兒血氣未定,肌膚脆弱,若將養乖宜,寒一溫一失度,腠理虛開,即為風所中也。

凡中風,皆從背諸髒俞入。

若心中風,但得偃臥,不得傾側,汗出,若唇赤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若唇或青或白,或黃或黑,此是心壞為水,面目亭亭,時悚動者,皆不復可治,五六日而死。

若肝中風,踞坐不得低頭,若繞兩目連額上色微有青,唇色青而面黃,可治,急灸肝俞;若大青黑,面一黃一白者,是肝已傷,不可復治,數日而死。

若脾中風,踞而腹滿,身通黃,吐鹹汁出者,可治,急灸脾俞;若手足青者,不可復治若腎中風,踞而腰痛,視脅左右,未有黃色如餅KT 大者,可治,急灸腎俞;若齒黃赤,鬢髮直,面土色,不可治也。

肺中風,偃臥而胸滿短氣,冒悶汗出,視目下鼻上下兩邊下行至口色白者,可治,急灸肺俞;若色黃者,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也。

其人當妄掇空,或自拈衣,如此數日而死。

如此五臟之中風也。

其年長成童者,灸皆百壯;若五六歲以下,至於嬰兒灸者,以意消息之。

凡嬰兒若中於風,則的成癲癇也。

一百十五、中風四肢拘攣候

小兒肌肉脆弱,易傷於風,風冷中於膚腠,入於經絡,風冷搏於筋脈,筋脈得冷即急,故使四肢拘攣也。

一百十六、中風不隨候

夫風邪中於肢節,經於筋脈,若風挾寒氣者,即拘急攣痛;若挾於熱,即緩縱不隨。

一百十七、白虎候

按《堪輿歷游年圖》有白虎神,雲太歲在卯,即白虎在寅,准此推之,知其神所在。

小兒有居處觸犯此神者,便能為病。

其狀:身微熱,有時啼喚,有時身小冷,屈指如數,似風癇,但手足不螈 耳。

一百十八、卒失音不能語候

喉嚨者,氣之道路,喉厭者,音聲之門戶。

有暴寒氣客於喉厭,喉厭得寒,即不能發聲,故卒然失音也。

不能語者,語聲不出,非牙關噤也。

一百十九、中風口噤候

小兒中風口噤者,是風入頷頰之筋故也。

手三一陽一之筋,入結頷頰;足一陽一明之筋,上夾於口。

膚腠虛,受風冷,客於諸一陽一之筋,筋得寒冷則攣急,故機關不利而口噤也。

一百二十、中風口邪僻候

小兒中風,口 邪僻,是風入於頷頰之筋故也。

足一陽一明之筋,上夾於口,手三一陽一之脈偏急,而口 邪僻也。

一百二十一、中風痙候

小兒風痙之病,狀如癇,而背脊項頸強直,是風傷太一陽一之經。

小兒解脫之,臍瘡未合,為風所傷,皆令發痙。

一百二十二、羸瘦候

夫羸瘦不生肌膚,皆為脾胃不和,不能飲食,故血氣衰弱,不能榮於肌膚。

凡小兒在胎而遇寒冷,或生而挾伏熱,皆令兒不能飲食,故羸瘦也。

挾熱者,即一溫一壯身熱,肌肉微黃;

其挾冷者,實時時下痢,唇口青 。

一百二十三、虛羸候

此謂小兒經諸大病,或驚癇,或傷寒,或一溫一壯,而服藥或吐痢、發汗;病瘥之後,血氣尚虛,脾胃猶弱,不能傳化谷氣,以榮身一體,故氣力虛而羸也。

一百二十四、嗽候

嗽者,由風寒傷於肺也。

肺主氣,候皮一毛一,而俞在於背。

小兒解脫,風寒傷皮一毛一,故因從肺俞入傷肺,肺感微寒,即嗽也。

故小兒生,須常暖背,夏月亦須用單背襠。

若背冷得嗽,月內不可治,百日內嗽者,十中一兩瘥耳。

一百二十五、咳逆候

咳逆,由一乳一哺無度,因挾風冷傷於肺故也。

肺主氣,為五臟上蓋,在胸間。

小兒啼,氣未定,因而飲一乳一,一乳一與氣相逆,氣則引一乳一射於肺,故咳而氣逆,謂之咳逆也。

冷一乳一、冷哺傷於肺,搏於肺氣,亦令咳逆也。

一百二十六、病氣候

肺主氣,肺氣有餘,即喘咳上氣。

若又為風冷所加,即氣聚於肺,令肺脹,即胸滿氣急

一百二十七、腫滿候

小兒腫滿,由將養不調,腎脾二髒俱虛也。

腎主水,其氣下通於一陰一;脾主土,候肌肉而克水。

腎虛不能傳其水液,脾虛不能克制於水,故水氣流一溢於皮膚,故令腫滿。

其挾水腫者,即皮薄如熟李之狀也;若皮膚受風,風搏於氣致腫者,但虛腫如吹,此風氣腫也。

一百二十八、毒腫候

毒腫,是風熱濕氣搏於皮膚,使血氣澀不行,蘊積成毒,其腫赤而熱是也。

一百二十九、耳聾候

小兒患耳聾,是風入頭腦所為也。

手太一陽一之經,入於耳內。

頭腦有風,風邪隨氣入乘其脈,與氣相搏,風邪停積,即令耳聾。

一百三十、耳鳴候

手太一陽一之經脈,入於耳內。

小兒頭腦有風者,風入乘其脈,與氣相擊,故令耳鳴。

則邪氣與正氣相擊,久即邪氣停滯,皆成聾也。

一百三十一、耳中風掣痛候

小兒耳鳴及風掣痛,其風染而。

皆起於頭腦有風,其風入經脈,與氣相動而作,故令掣痛。

其風染而漸至,與正氣相擊,輕者動作幾微,故但鳴也。

其風暴至,正氣又盛,相擊,則其動作疾急,故掣痛也。

若不止,則風不散,津一液壅聚,熱氣加之,則生黃汁,甚者亦有

一百三十二、耳候

耳,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

小兒腎臟盛,而有熱者,熱氣上衝於耳,津一液壅結,即生膿汁。

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內,而不傾瀝令盡,水濕停積,搏於血氣,蘊結成熱,亦令膿汁出。

皆為之 耳,久不瘥,即變成聾也。

一百三十三、目赤痛候

肝氣通於目。

髒內客熱,與胸膈痰飲相搏,熏漬於肝,肝熱氣沖發於目,故令目赤痛也

一百三十四、眼障翳候

眼是腑臟之一精一華,肝之外候,而肝氣通於眼也。

小兒腑臟痰熱,熏漬於肝,沖發於眼,初只熱痛,熱氣蘊積,變生障翳。

熱氣輕者,止生白翳結聚,小者如黍粟,大者如麻豆。

隨其輕重,輕者止生一翳,重者乃至兩三翳也。

若不生翳,而生白障者,是疾重極,遍覆黑睛,滿眼悉白,則失明也。

其障亦有輕重,輕者黑睛邊微有白膜,來侵黑睛,漸染散漫。

若不急治,熱勢即重,滿目並生白障也。

一百三十五、目青盲候

眼無障翳,而不見物,謂之青盲。

此由小兒髒內有停飲而無熱,但有飲水積漬於肝也。

目是五臟之一精一華,肝之外候也。

肝氣通於目,為停飲所漬,髒氣不宣和,一精一華不明審,故不赤痛,亦無障翳,而不見物,故名青盲也。

一百三十六、雀目候

人有晝而睛明,至暝便不見物,謂之雀目。

言其如鳥雀,瞑便無所見也。

一百三十七、緣目生瘡候

風邪客於瞼 之間,與血氣相搏,挾熱即生瘡,浸漬緣目,赤而有汁,時瘥時發。

世雲小兒初生之時,洗浴兒不淨,使穢露浸漬眼瞼睫 ,後遇風邪,發即目赤爛生瘡,喜難瘥,瘥後還發成疹,世人謂之胎赤。

一百三十八、鼻衄候

小兒經脈血氣有熱,喜令鼻衄。

夫血之隨氣,循行經脈,通游腑臟。

若冷熱調和,行根據其常度,無有壅滯,亦不流一溢也。

血一性一得寒即凝澀結聚,得熱即流散妄行。

小兒熱盛者,熱乘於血,血隨氣發,溢於鼻者,謂之鼻衄。

凡人血虛受熱,即血失其常度,發溢漫行,乃至發於七竅,謂之大衄也。

一百三十九、鼻候

鼻之狀,鼻下兩邊赤,發時微有瘡而癢是也。

亦名赤鼻,亦名疳鼻。

然鼻是肺氣所通,肺候皮一毛一,其氣不和,風邪客於皮一毛一,次於血氣。

夫邪在血氣,隨虛處而入停之,其停於鼻兩邊,與血氣相搏成瘡者,謂之 鼻也。

一百四十、鼻候

肺主氣而通於鼻,而氣為一陽一,諸一陽一之氣,上榮頭面。

若氣虛受風冷,風冷客於頭腦,即其氣不和,冷氣停滯,搏於津一液,膿涕結聚,即鼻不聞香臭,謂之 鼻。

一百四十一、鼻塞候

肺氣通於鼻,而氣為一陽一,諸一陽一之氣,上榮頭面。

其氣不和,受風冷,風冷邪氣入於腦,停滯鼻間,即氣不宣和,結聚不通,故鼻塞也。

一百四十二、喉痺候

喉痺,是風毒之氣,客於咽喉之間,與血氣相搏,而結腫塞,飲粥不下,乃成膿血。

若毒入心,心即煩悶懊 ,不可堪忍,如此者死。

一百四十三、馬痺候

馬痺與喉痺相似,亦是風熱毒氣客於咽喉頷頰之間,與血氣相搏,結聚腫痛。

其狀,從頷下腫連頰,下應喉內痛腫塞,水漿不下,甚者膿潰。

毒若攻心,則心煩懊悶至死。

一百四十四、齒不生候

齒是骨之所終,而為髓之所養也。

小兒有稟氣不足者,髓即不能充於齒骨,故齒久不生

一百四十五、齒痛風齲候

手一陽一明、足一陽一明之脈,併入於齒。

風氣入其經脈,與血氣相搏,齒即腫痛,膿汁出,謂

一百四十六、齒根血出候

手一陽一明、足一陽一明之脈,併入於齒。

小兒風氣入其經脈,與血相搏,血氣虛熱,即齒根血

一百四十七、數歲不能行候

小兒生,自變蒸至於能語,隨日數血脈骨節備成。

其臏骨成,即能行。

骨是髓之所養,若稟生血氣不足者,即髓不充強,故其骨不即成,而數歲不能行也。

一百四十八、鶴節候

小兒稟生血氣不足,即肌肉不充,肢一體柴瘦,骨節皆露,如鶴之腳節也。

一百四十九、頭髮黃候

足少一陰一為腎之經,其血氣華於發。

若血氣不足,則不能潤悅於發,故發黃也。

一百五十、頭髮不生候

足少一陰一為腎之經,其華在發。

小兒有稟一性一少一陰一之血氣不足,即發疏薄不生。

亦有因頭瘡而禿落不生者,皆由傷損其氣血,血氣損少,不能榮於發也。

一百五十一、塞候

人有稟一性一陰一陽一不和,而心神 塞者,亦有因病而一精一采暗鈍,皆由一陰一陽一之氣不足,致神識不分明。

一百五十二、落一床一損瘀候

血之在身,隨氣而行,常無停積。

若因墮一落損傷,即血行失度,隨傷損之處即停積。

若流入腹內,亦積聚不散,皆成瘀血。

凡瘀血在內,顏色萎黃,氣息微喘,澀澀小寒,吸吸微熱,或時損痛也。

一百五十三、唇青候

小兒髒氣不和,血虛為冷所乘,即口一唇青 。

亦有髒氣熱,唇生瘡,而風冷之氣入,瘡雖瘥,之後血色不復,故令唇青。

一百五十四、無辜病候

小兒面黃發直,時壯熱,飲食不生肌膚,積經日月,遂致死者,謂之無辜。

言天上有鳥,名無辜,晝伏夜遊。

洗浣小兒衣席,露之經宿,此鳥即飛從上過。

而取此衣與小兒著,並席與小兒臥,便令兒著此病。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一-風病諸侯上(凡二十九論)卷之二-風病諸侯下(凡三十論)卷之三-虛勞病諸侯上(凡三十九論)卷之四-虛勞病諸侯下(凡三十六論)卷之五-腰背病諸侯(凡十論)卷之五-消渴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六-解散病諸侯(凡二十六論)卷之七-傷寒病諸侯上(凡三十三論)卷之八-傷寒病諸侯下(凡四十四論)卷之九-時氣病諸侯(凡四十三論)卷之九-熱病諸侯(凡二十八論)卷之十-溫病諸侯(凡三十四論)卷之十-疫癘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十一-瘧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十二-黃病諸侯(凡二十八論)卷之十二-冷熱病諸侯(凡七論)卷之十三-氣病諸侯(凡二十五論)卷之十三-腳氣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咳嗽病諸侯(凡十五論)卷之十四-淋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小便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大便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五-五臟六腑病諸侯(凡十三論)卷之十六-心痛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六-腹痛病諸侯(凡四論)卷之十六-心腹痛病諸侯(凡七論)卷之十七-痢病諸侯(凡四十論)卷之十八-濕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十八-九蟲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九-積聚病諸侯(凡六論)卷之十九-瘕病諸侯(凡十八論)卷之二十-疝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痰飲病諸侯(凡十六論)卷之二十-癖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痞噎病諸侯(凡八論)卷之二十一-脾胃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二十一-嘔噦病諸侯(凡六論)卷之二十一-宿食不消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二十一-水腫病諸侯(凡二十二論)卷之二十二-霍亂病諸侯(凡二十四論)卷之二十三-中惡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二十三-屍病諸侯(凡十二論)卷之二十四-注病諸侯(凡三十四論)卷之二十五-蠱毒病諸侯(上凡九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侯(下凡二十七論)卷之二十七-血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二十七-毛髮病諸侯(凡十三論)卷之二十七-面體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二十八-目病諸侯(凡三十八論)卷之二十九-鼻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九-耳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二十九-牙齒病諸侯(凡二十一論)卷之三十-唇口病諸侯(凡十七論)卷之三十-咽喉心胸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三十-四肢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三十一-癭瘤等病諸侯(凡一十五論)卷之三十一-丹毒病諸侯(凡一十三論)卷之三十一-腫病諸侯(凡一十七論)卷之三十一-疔瘡病諸侯(凡一十三論)卷之三十二-癰疽病諸侯上(凡一十六論)卷之三十三-癰疽病諸侯下(凡二十九論)卷之三十四-病諸侯(凡三十五論)卷之三十四-痔病諸侯(凡六論)卷之三十五-瘡病諸侯(凡六十五論)卷之三十五-傷瘡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三十六-獸毒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三十六-蛇毒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三十六-雜毒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三十六-金瘡病諸侯(凡二十三論)卷之三十六-腕傷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三十七-婦人雜病諸侯一(凡三十二論)卷之三十八-婦人雜病諸侯二(凡一十九論)卷之三十九-婦人雜病諸侯三(凡四十論)卷之四十-婦人雜病諸侯四(凡五十論)卷之四十一-婦人妊娠病諸侯上(凡二十論)卷之四十二-婦人妊娠諸侯下(凡四十一論)卷之四十三-婦人將產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四十三-婦人產後病諸侯上(凡三十論)卷之四十四-婦人產後病諸侯下(凡四十一論)卷之四十五-小兒雜病諸侯一(凡二十九論)卷之四十六-小兒雜病諸侯二(凡三十四論)卷之四十七-小兒雜病諸侯三(凡四十五論)卷之四十八-小兒雜病諸侯四(凡四十六論)卷之四十九-小兒雜病諸侯五(凡五十論)卷之五十-小兒雜病諸侯六(凡五十一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