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卷之七-傷寒病諸侯上(凡三十三論):經言:春氣一溫一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諸病源候論》卷之七-傷寒病諸侯上(凡三十三論)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七-傷寒病諸侯上(凡三十三論)

一、傷寒候

經言:春氣一溫一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寒,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

夫觸冒之者,乃為傷寒耳。

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而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為殺厲之氣也。

即病者,為傷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於肌骨中;至春變為一溫一病;夏變為暑病。

暑病者,熱重於一溫一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必有一溫一病者,皆由其冬時觸冒之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其時行者,是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一溫一,非其時而有其氣。

是以一歲之中,病無少長,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夫傷寒病者,起自風寒,入於腠理,與一精一氣一交一爭,榮衛痞隔,周行不通。

病一日至二日,氣在孔竅皮膚之間,故病者頭痛惡寒,腰背強重,此邪氣在表,洗浴發汗即愈。

病三日以上,氣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故頭痛、胸中滿悶,當吐之則愈。

病五日以上,氣深結在髒,故腹脹身重,骨節煩疼,當下之則愈。

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何也?

巨一陽一者,諸一陽一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一陽一主氣。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

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兩傷於寒者,病一日,則巨一陽一與少一陰一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

二日,則一陽一明與太一陰一俱病,則腹滿、身熱、不食、譫言。

三日,則少一陽一與厥一陰一俱病,則耳聾、囊縮、厥逆,水漿不入,則不知人,六日而死。

夫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一陽一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

其氣血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

其不兩傷於寒者,一日巨一陽一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二日一陽一明受之,一陽一明主肉,其脈夾鼻絡於目,故身熱而鼻干,不得臥也。

三日少一陽一受之,少一陽一主骨,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耳聾。

三一陽一經絡皆受病,而未入通於髒也,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一陰一受之,太一陰一脈佈於胃,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干。

五日少一陰一受之,少一陰一脈貫腎絡肺,系舌本,故口熱舌干而渴。

六日厥一陰一受之,厥一陰一脈循一陰一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三一陰一三一陽一,五臟六腑皆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一陽一病衰,頭痛少愈。

八日一陽一明病衰,身熱少愈。

九日少一陽一病衰,耳聾微聞。

十日太一陰一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

十一日少一陰一病衰,渴止不滿,舌干已而咳。

十二日厥一陰一病衰,囊從少腹微下。

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治之奈何?治之各通其髒脈,病日衰。

其病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病三日過者,可洩之而已。

太一陽一病,頭痛至七日以上,並自當愈,其經竟故也。

若欲作再經者,當針補一陽一明,使經不傳則愈矣。

相病之法,視色聽聲,觀病之所。

候脈要訣,豈不微乎。

脈洪大者,有熱,此傷寒病也。

夫傷寒脈洪浮,秋佳春成病。

寸口脈緊者,傷寒頭痛。

脈來洪大,傷寒病。

少一陰一病,惡寒身拳而利,手足四逆者,不治;其人吐利,躁逆者死。

利止而眩,時時自冒者死。

四逆,惡寒而身拳,其脈不至,其人不煩而躁者死。

病六日,其息高者死。

傷寒熱盛,脈浮大者生,沉小者死。

頭痛,脈短澀者死;浮滑者生。

未得汗,脈盛大者生;細小者死。

診人一大熱,其脈細小者,死不治。

傷寒熱病,脈盛躁不得汗者,此一陽一之極,十死不治。

未得汗,脈躁疾,得汗生;不得汗難瘥。

頭痛脈反澀,此為逆,不治;脈浮大而易治;細微為難治。

發汗若吐下者、若亡血無津一液者,而一陰一陽一自和必愈。

夫下後發汗,其人小一便不利,此亡津一液,勿治,其小一便利,必自愈。

一陽一已虛,尺中弱者,不可發其汗也。

咽干者,不可發其汗也。

傷寒病,脈弦細,頭痛而發一熱,此為屬少一陽一。

少一陽一不可發汗,發汗則 語,為屬胃。

胃和則愈,不和則煩而悸。

少一陰一病,脈細沉而微,病在裡,不可發其汗。

少一陰一病,脈微,亦不可發汗,無一陽一故也。

一陽一已虛,尺中弱澀者,復不可下。

太一陽一病,發一熱而惡寒,熱多而寒少,脈微弱,則無一陽一,不可發其汗;脈浮,可發其汗。

發一熱自汗出而不惡寒,關上脈細數,不可吐。

若諸四逆厥者,不可吐,虛家亦然。

寒多熱少,可吐者,此謂痰多也。

治瘧亦如之。

頭項不強痛,其寸脈微浮,胸中 牢,氣上衝喉咽不得息,可吐之。

治傷寒欲下之,切其脈牢,牢實之脈,或不能悉解,宜摸視手掌, 汗濕者,便可下矣。

若掌不汗,病雖宜下,且當消息,一溫一暖身一體,都皆津一液通,掌亦自汗,下之即了矣。

太一陰一之為病,腹滿吐食,不可下,下之益甚,時腹自痛。

下之,胸下結牢,脈浮,可發其汗。

一陽一明病,心下牢滿,不可下,下之遂利,殺人,不可不審,不可脫爾,禍福正在於此。

太一陽一與少一陽一併病,心下牢,頭項強眩,不可下。

三一陽一合病,腹滿身重,大小一便調,其脈浮牢而數,渴欲飲水,此不可下。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端坐生腰,徐徐以鼻納氣,以右手持鼻,徐徐閉目吐氣。

治傷寒頭痛洗洗,皆當以汗出為度。

又云:舉左手,頓左足,仰掌,鼻納氣四十息止,除身熱背痛。

二、傷寒發汗不解候

傷寒初一日至二日,病在皮膚,名為在表。

表者一陽一也,法宜發汗。

今發汗而不解者,此是一陽一不受病。

一陽一受病者,其人身一體疼痛,發一熱而惡寒,敕嗇拘急,脈洪大者,有此證候,則為病在表,發汗則愈。

若但煩熱,不惡寒,身不疼痛,此為表不受病,故雖強發其汗,而不能解也。

三、傷寒取吐候

傷寒大法,四日病在胸膈,當吐之愈。

有得病二、三日,便心胸煩悶,此為毒氣已入,有痰實者,便宜取吐。

四、中風傷寒候

中風傷寒之狀,一陽一浮而一陰一弱。

一陽一浮熱自發,一陰一弱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吸吸發一熱,鼻鳴乾嘔,此其候也。

太一陽一病中風,以火劫發其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一溢失常,兩一陽一相熏灼,其身發黃。

一陽一盛即欲衄;一陰一虛則小一便難。

一陰一陽一俱虛竭,身一體則枯燥,但頭汗出,齊頸而還。

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 言,甚者至噦,手足躁擾,尋衣摸一床一。

小一便利者,其人可治。

一陽一明中風,口苦而咽干,腹滿微喘,發一熱惡寒,脈浮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一便難。

一陽一明病,能食為中風;不能食,為中寒。

少一陽一中風,兩耳無聞,目赤,胸中滿而煩,不可吐之,吐之則悸而驚。

太一陰一中風,四肢煩疼,其脈一陽一微一陰一澀而長,為欲愈。

少一陰一中風,其脈一陽一微一陰一浮,為欲愈。

厥一陰一中風,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癒。

五、傷寒一日候

傷寒一日,太一陽一受病,太一陽一者,膀一胱之經也,為三一陽一之首,故先受病。

其脈絡於腰脊,主於頭項。

故得病一日,而頭項背膊腰脊痛也。

六、傷寒二日候

傷寒二日,一陽一明受病。

一陽一明者,胃之經也,主於肌肉,其脈絡鼻入目。

故得病二日,肉熱鼻干,不得眠也。

諸一陽一在表,表始受病,在皮膚之間,可摩膏、火炙,發汗而愈。

七、傷寒三日候

傷寒三日,少一陽一受病。

少一陽一者,膽之經也,其脈循於脅,上於頸耳。

故得病三日,胸脅熱而耳聾也。

三一陽一經絡始相傳,病未入於髒,故皆可汗而解。

八、傷寒四日候

傷寒四日,太一陰一受病。

太一陰一者,脾之經也,為三一陰一之首。

是故三日以前,一陽一受病訖,傳之於一陰一,而太一陰一受病焉。

其脈絡於脾,主於喉嗌。

故得病四日,腹滿而嗌干也。

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

九、傷寒五日候

傷寒五日,少一陰一受病。

少一陰一者,腎之經也,其脈貫腎絡肺,繫於舌。

故得病五日,口熱舌干,渴而引飲也。

其病在腹,故可下而愈。

十、傷寒六日候

傷寒六日,厥一陰一受病。

厥一陰一者,肝之經也,其脈循一陰一器,絡於肝。

故得病六日,煩滿而囊縮也。

此則一陰一陽一俱受病,毒氣在胃,故可下而愈。

十一、傷寒七日候

傷寒七日,病法當小愈,一陰一陽一諸經,傳病竟故也。

今七日以後,病反甚者,欲為再經病也。

再經病者,是一陰一陽一諸經絡,重受病故也。

十二、傷寒八日候

傷寒八日,病不解者,或者諸一陰一陽一經絡重受於病,或因發汗吐下之後毒氣未盡,所以病證猶有也。

十三、傷寒九日以上候

傷寒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初一經受病,即不能相傳;或已傳三一陽一訖,而不能傳於一陰一,致停滯累日,病證不罷者;或三一陽一三一陰一傳病已竟,又重感於寒,名為兩感傷寒,則腑臟俱病,故日數多而病候改變。

十四、傷寒咽喉痛候

傷寒病過經而不愈,脈反沉遲,手足厥逆者,此為下部脈不至,一陰一陽一隔絕,邪客於足少一陰一之絡。

毒氣上熏,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瘡。

十五、傷寒斑瘡候

傷寒病證在表,或未發汗,或經發汗未解,或吐下後而熱不除,此毒氣盛故也。

毒既未散,而表已虛,熱毒乘虛出於皮膚,所以發斑瘡隱軫如錦文,重者,喉口身一體皆成瘡也。

十六、傷寒口瘡候

夫傷寒,冬時發其汗,必吐利,口中爛生瘡,以其表裡俱熱,熱不已,毒氣熏上焦故也

十七、傷寒豌豆瘡候

傷寒勢毒氣盛,多發 瘡,其瘡色白或赤,發於皮膚,頭作瘭漿,戴白膿者,其毒則輕;有紫黑色作根,隱隱在肌肉裡,其毒則重。

甚者,五內七竅皆有瘡。

其瘡形如豌豆,故以名焉。

十八、傷寒豌豆瘡後滅瘢候

傷寒病發豌豆瘡者,皆是熱毒所為。

所病折則瘡愈,而毒氣尚未全散,故瘡痂雖落,其瘢猶 ,或凹凸肉起,所以宜用消毒滅瘢之藥以敷之。

十九、傷寒謬語候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者,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一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裡實,久久則 語。

發汗後,重發其汗,亡一陽一 語,其脈反和者,不死。

一陽一明病,下血而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一穴一,隨其實者而瀉之, 然汗出者則愈。

病若譫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得洪大,而反手足四厥,脈反沉細而微者,死病也。

譫言妄語,身熱,脈洪大生;沉細微,手足四逆者死。

二十、傷寒煩候

此由一陰一氣少,一陽一氣勝,故熱而煩滿也。

少一陰一病,惡寒而拳,時自煩,欲去其衣被者,可治也。

病脈已解,而反發煩者,病新瘥又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即愈。

少一陰一病,脈微細而沉,但欲臥,汗出不煩,欲自吐,五六日,自利後,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發汗後下之,脈平而小煩,此新虛不勝谷氣故也。

二十一、傷寒虛煩候

傷寒發汗、吐、下以後,腑臟俱虛,而熱氣不散,故虛煩也。

二十二、傷寒煩悶候

傷寒毒氣攻胃,故煩悶。

或服藥以後,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其人微嘔,熱滿而煩悶也

二十三、傷寒渴候

傷寒渴者,由熱氣入於髒,流於少一陰一之經。

少一陰一主腎,腎惡燥,故渴而引飲。

厥一陰一,渴欲飲水者,與之愈。

二十四、傷寒嘔候

傷寒一陽一明病,熱入胃,與谷氣並,故令嘔。

或已經吐下,虛熱在藏,必飲水,水入則胃家虛冷,亦嘔也。

傷寒發一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是為轉在一陽一明。

傷寒嘔多,雖有一陽一明證,不可攻也。

少一陰一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一溫一其上,灸之。

二十五、傷寒乾嘔候

此謂熱氣在於脾胃也。

或發汗解後,胃中不和,尚有蓄熱,熱氣上熏,則心下痞結,故乾嘔。

二十六、傷寒吐逆候

傷寒少一陰一病,其人飲食入口則吐,或心中一溫一溫一,欲吐不能,當遂吐之。

若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此中有寒飲,不可吐也,當一溫一之。

病患脈數,數為有熱,當消谷引食,反吐者,師發其汗,一陽一微,膈氣虛,脈則為數,數為客一陽一,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也。

二十七、傷寒噦候

傷寒大吐下之後,極虛,復極汗出者,其水郁以發其汗者,因得噦。

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傷寒噦而腹滿者,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一陽一明病能食,下之不解,其人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噦者,胃中虛冷故也。

又病患本虛,伏熱在胃,則胸滿,胸滿則氣逆,氣逆不可攻其熱,攻其熱必噦。

二十八、傷寒喘候

傷寒太一陽一病,下之微喘者,外未解故也。

夫發汗後,飲水一多者必喘,以水停心下,腎氣乘心故喘也。

以水灌之,亦令喘也。

二十九、傷寒厥候

厥者,逆也。

逆者,謂手足逆冷也。

此由一陽一氣暴衰,一陰一氣獨盛,一陰一勝於一陽一,故一陽一脈為之逆,不通於手足,所以逆冷也。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一熱。

前發一熱者後必厥,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

厥應下之,而反發其汗者,口傷爛赤。

傷寒先厥後發一熱,下利必自止。

而反汗出,必咽喉中強痛,其為喉痺。

發一熱無汗,而利必自止,不止,便膿血。

便膿血者,其喉不痺。

傷寒先厥者,不可下之。

後發一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之者,自愈。

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愈也。

發一熱而厥,七日而下利者,為難治。

其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下利,手足厥,無脈,灸之不一溫一,反微喘者死。

下利,厥,煩躁不能臥者死。

病六七日,其脈數,手足厥,煩躁,灸厥一陰一,厥不還者死。

發一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下利後,其脈絕,手足厥,卒時脈還,手足一溫一者生,不還者死。

三十、傷寒悸候

悸者,動也,謂心下悸一動也。

此由傷寒病發汗以後,因又下之,內有虛熱則渴,渴則飲水,水氣乘心,必振寒而心下悸也。

太一陽一病,小一便不利者,為多飲水,心下必悸。

小一便少者,必苦裡急。

夫脈浮數,法當汗出而愈,而下之,身一體重,心悸,不可發汗,當自汗出而解。

所以然者,尺中微,裡虛,須表裡實,津一液自和,便自汗出愈也。

三十一、傷寒痙候

痙之為病,身熱足寒,項頸強,惡寒,時頭熱,面目熱,搖頭,卒口噤,背直身一體反張是也。

此由肺移熱於腎,傳而為痙。

痙有剛柔,太一陽一病,發一熱無汗,而反惡寒,為剛痙;發一熱汗出而惡寒,為柔痙。

診其脈沉細,此為痙也。

三十二、傷寒心痞候

太一陽一少一陽一併病,脈浮緊,而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

痞者,心下滿也。

病發於一陰一者,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按之自 ,但氣痞耳,不可復下也。

若熱毒氣乘心,心下痞滿,面赤目黃,狂言恍惚者,此為有實,宜速吐下之。

三十三、傷寒結胸候

結胸者,謂熱毒結聚於心胸也。

此由病發於一陽一,而早下之,熱氣乘虛而痞結不散也。

按之痛,其脈寸口浮,關上反自沉是也。

脈大,不可下,下之即死。

脈浮而大,下之為逆。

若一陽一脈浮,關上小細沉緊,而飲食如故,時小一便利者,名為髒結。

髒結病,舌上白胎滑,為難治。

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不胎者,不可攻之。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一-風病諸侯上(凡二十九論)卷之二-風病諸侯下(凡三十論)卷之三-虛勞病諸侯上(凡三十九論)卷之四-虛勞病諸侯下(凡三十六論)卷之五-腰背病諸侯(凡十論)卷之五-消渴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六-解散病諸侯(凡二十六論)卷之七-傷寒病諸侯上(凡三十三論)卷之八-傷寒病諸侯下(凡四十四論)卷之九-時氣病諸侯(凡四十三論)卷之九-熱病諸侯(凡二十八論)卷之十-溫病諸侯(凡三十四論)卷之十-疫癘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十一-瘧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十二-黃病諸侯(凡二十八論)卷之十二-冷熱病諸侯(凡七論)卷之十三-氣病諸侯(凡二十五論)卷之十三-腳氣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咳嗽病諸侯(凡十五論)卷之十四-淋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小便病諸侯(凡八論)卷之十四-大便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五-五臟六腑病諸侯(凡十三論)卷之十六-心痛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六-腹痛病諸侯(凡四論)卷之十六-心腹痛病諸侯(凡七論)卷之十七-痢病諸侯(凡四十論)卷之十八-濕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十八-九蟲病諸侯(凡五論)卷之十九-積聚病諸侯(凡六論)卷之十九-瘕病諸侯(凡十八論)卷之二十-疝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痰飲病諸侯(凡十六論)卷之二十-癖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痞噎病諸侯(凡八論)卷之二十一-脾胃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二十一-嘔噦病諸侯(凡六論)卷之二十一-宿食不消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二十一-水腫病諸侯(凡二十二論)卷之二十二-霍亂病諸侯(凡二十四論)卷之二十三-中惡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二十三-屍病諸侯(凡十二論)卷之二十四-注病諸侯(凡三十四論)卷之二十五-蠱毒病諸侯(上凡九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侯(下凡二十七論)卷之二十七-血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二十七-毛髮病諸侯(凡十三論)卷之二十七-面體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二十八-目病諸侯(凡三十八論)卷之二十九-鼻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二十九-耳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二十九-牙齒病諸侯(凡二十一論)卷之三十-唇口病諸侯(凡十七論)卷之三十-咽喉心胸病諸侯(凡十一論)卷之三十-四肢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三十一-癭瘤等病諸侯(凡一十五論)卷之三十一-丹毒病諸侯(凡一十三論)卷之三十一-腫病諸侯(凡一十七論)卷之三十一-疔瘡病諸侯(凡一十三論)卷之三十二-癰疽病諸侯上(凡一十六論)卷之三十三-癰疽病諸侯下(凡二十九論)卷之三十四-病諸侯(凡三十五論)卷之三十四-痔病諸侯(凡六論)卷之三十五-瘡病諸侯(凡六十五論)卷之三十五-傷瘡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三十六-獸毒病諸侯(凡四論)卷之三十六-蛇毒病諸侯(凡五論)卷之三十六-雜毒病諸侯(凡十四論)卷之三十六-金瘡病諸侯(凡二十三論)卷之三十六-腕傷病諸侯(凡九論)卷之三十七-婦人雜病諸侯一(凡三十二論)卷之三十八-婦人雜病諸侯二(凡一十九論)卷之三十九-婦人雜病諸侯三(凡四十論)卷之四十-婦人雜病諸侯四(凡五十論)卷之四十一-婦人妊娠病諸侯上(凡二十論)卷之四十二-婦人妊娠諸侯下(凡四十一論)卷之四十三-婦人將產病諸侯(凡三論)卷之四十三-婦人產後病諸侯上(凡三十論)卷之四十四-婦人產後病諸侯下(凡四十一論)卷之四十五-小兒雜病諸侯一(凡二十九論)卷之四十六-小兒雜病諸侯二(凡三十四論)卷之四十七-小兒雜病諸侯三(凡四十五論)卷之四十八-小兒雜病諸侯四(凡四十六論)卷之四十九-小兒雜病諸侯五(凡五十論)卷之五十-小兒雜病諸侯六(凡五十一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