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注》下經鹹傳卷四 晉: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明出地上,順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周易注》下經鹹傳卷四 晉

周易注

下經鹹傳卷四 晉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彖》曰:晉,進也。

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1)。

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2)。

【註釋】(1)凡言「上行」者,所以在貴也。

(2)康,美之名也。

順以著明,臣之道也。

「柔進而上行」,物所與也。

故得錫馬而蕃庶。

以「訟受服」,則「終朝三褫」。

柔進受寵,則「一晝三接」也。

《象》曰:「明出地上」,晉。

君子以自昭明德(1)。

【註釋】(1)以順著明,自顯之道。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

罔孚,裕,無咎(1)。

《象》曰:「晉如摧如」,獨行正也。

「裕無咎」,未受命也(2)。

【註釋】(1)處順之初,應明之始,明順之德,於斯將隆。

進明退順,不失其正,故曰「晉如、摧如、貞吉」也。

處卦之始,功業未著,物未之信,故曰「罔孚」。

方踐卦始,未至履位,以此為足,自喪其長者也。

故必「裕」之,然後「無咎」。

(2)未得履位,「未受命也」。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

受茲介福,於其王母(1)。

《象》曰:「受茲介福」,以中正也。

【註釋】(1)進而無應,其德不昭,故曰「晉如愁如」。

居中得位,履順而正,不以無應而回其志,處晦能致其誠者也。

修德以斯,聞乎幽昧,得正之吉也,故曰「貞吉」。

「母」者,處內而成德者也。

「鳴鶴在一陰一」,則「其子和」,之立誠於暗,暗亦應之,故其初「愁如」。

履貞不回,則乃受茲大福於其王母也。

六三:眾允,悔亡(1)。

《象》曰:「眾允」之,志上行也。

【註釋】(1)處非其位,悔也。

志在上行,與眾同信,順而麗明,故得「悔亡」也。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1)。

《象》曰:「鼫鼠貞厲」,位不當也。

【註釋】(1)履非其位,上承於五,下據三一陰一,履非其位。

又負且乘,無業可安,志無所據,以斯為進,正之危也。

進如鼫鼠,無所守也。

六五:悔亡。

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1)。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慶也。

【註釋】(1)柔得尊位,一陰一為明主,能不用察,不代下任也。

故雖不當位,能消其悔。

「失得勿恤」,各有其司,術斯以往,「無不利」也。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

厲吉無咎,貞吝(1)。

《象》曰:「維用伐邑」,道未光也。

【註釋】(1)處進之極,過明之中,明將夷焉,已在乎角,在猶進之,非亢如何?失夫道化無為之事,必須攻伐,然後服邑,危乃得吉,吉乃無咎。

用斯為正,亦以賤矣。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周易注
上經乾傳卷一 乾上經乾傳卷一 坤上經乾傳卷一 屯上經乾傳卷一 蒙上經需傳卷二 需上經需傳卷二 訟上經需傳卷二 師上經需傳卷二 比上經需傳卷二 小畜上經需傳卷二 履上經需傳卷二 泰上經需傳卷二 否上經需傳卷二 同人上經需傳卷二 大有上經需傳卷二 謙上經需傳卷二 豫上經隨傳卷三 隨上經隨傳卷三 蠱上經隨傳卷三 臨上經隨傳卷三 觀上經隨傳卷三 噬嗑上經隨傳卷三 賁上經隨傳卷三 剝上經隨傳卷三 復上經隨傳卷三 無妄上經隨傳卷三 大畜上經隨傳卷三 頤上經隨傳卷三 大過上經隨傳卷三 坎上經隨傳卷三 離下經鹹傳卷四 鹹下經鹹傳卷四 恆下經鹹傳卷四 遯下經鹹傳卷四 大壯下經鹹傳卷四 晉下經鹹傳卷四 明夷下經鹹傳卷四 家人下經鹹傳卷四 睽下經鹹傳卷四 蹇下經鹹傳卷四 解下經鹹傳卷四 損下經鹹傳卷四 益下經夬傳卷五 夬下經夬傳卷五 姤下經夬傳卷五 萃下經夬傳卷五 升下經夬傳卷五 困下經夬傳卷五 井下經夬傳卷五 革下經夬傳卷五 鼎下經夬傳卷五 震下經夬傳卷五 艮下經夬傳卷五 漸下經夬傳卷五 歸妹下經豐傳卷六 豐下經豐傳卷六 旅下經豐傳卷六 巽下經豐傳卷六 兌下經豐傳卷六 渙下經豐傳卷六 節下經豐傳卷六 中孚下經豐傳卷六 小過下經豐傳卷六 既濟下經豐傳卷六 未濟周易系辭(上)周易系辭(下)說卦序卦雜卦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對朱熹的影響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