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注》下經夬傳卷五 困:貞大人吉,無咎(2)。有言不信。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周易注》下經夬傳卷五 困

周易注

下經夬傳卷五 困

困:亨(1)。

貞大人吉,無咎(2)。

有言不信。

【註釋】(1)困必通也。

處窮而不能自通者,小人也。

(2)處困而得「無咎」,吉乃免也。

《彖》曰:困,剛掩也(1)。

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2)。

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3)。

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4)。

【註釋】(1)剛見掩於柔也。

(2)處險而不改其說,「困而不失其所亨」也。

(3)處困而用剛,不失其中,履正而能體大者也。

能正而不能大博,未能說困者也,故曰「貞,大人吉」也。

(4)處困而言,不見信之時也。

非行言之時,而欲用言以免,必窮宅也。

其吉在於「貞、大人」,口何為乎?

《象》曰:澤無水,困。

君子以致命遂志(1)。

【註釋】(1)澤無水,則水在澤下,水在澤下,困之象也。

處困而屈其志者,小人也。

「君子固窮」,道可忘乎?

初六:一臀一困於株木,入於幽谷,三歲不覿(1)。

《象》曰:「入於幽谷」,幽不明也(2)。

【註釋】(1)最處底下,沈滯卑困,居無所安,故曰「一臀一困於株木」也。

欲之其應,二隔其路,居則困於株木,進不獲拯,必隱遯者也,故曰:「入於幽谷」也。

困之為道,不過數歲者也。

以困而藏,困解乃出,故曰「三歲不覿」也。

(2)言幽者,不明之辭也。

入於不明,以自藏也。

九二:困於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

征凶,無咎(1)。

《象》曰:「困於酒食」,中有慶也。

【註釋】(1)以一陽一居一陰一,尚謙者也。

居困之時,處得其中。

體夫剛質,而用中履謙,應不在一,心無所私,盛莫先焉。

夫謙以待物,物之所歸;剛以處險,難之所濟。

履中則不失其宜,無應則心無私恃,以斯處困,物莫不至,不勝豐衍,故曰「困於酒食」,美之至矣。

坎,北方之卦也。

朱紱,南方之物也。

處困以斯,能招異方者也,故曰「朱紱方來」也。

豐衍盈盛,故「利用享祀」。

盈而又進,傾之道也。

以此而征,凶誰咎乎?故曰「征凶無咎」。

六三: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1)。

《象》曰:「據於蒺藜」,乘剛也。

「入於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註釋】(1)石之為物,堅而不納者也,謂四也。

三以一陰一居一陽一,志武者也。

四自納初,不受已者。

二非所據,剛非所乘。

上比困石,下據蒺藜,無應而入,焉得配偶?在困處斯,凶其宜也。

九四:來徐徐,困於金車。

吝,有終(1)。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2)。

雖不當位,有與也。

【註釋】(1)「金車」,謂二也。

二剛以載者也,故謂之金車。

「徐徐」者,疑懼之辭也。

志在於初而隔於二,履不當位,威令不行。

棄之則不能,欲往則畏二,故曰「來徐徐,困於金車」也。

有應而不能濟之,故曰「吝」也。

然以一陽一居一陰一,履謙之道,量力而處,不與二爭,雖不當位,物終與之,故曰「有終」也。

(2)下謂初也。

九五:劓刖,困於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1)。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

「乃徐有說」,以中直也。

「利用祭祀」,受福也。

【註釋】(1)以一陽一居一陽一,任其壯者也。

不能以謙致物,物則不附。

忿物不附而用其壯猛,行其威刑,異方愈乖,遐邇愈叛。

刑之欲以得,乃益所以失也,故曰「劓刖,困於赤紱」也。

二以謙得之,五以剛失之,體在中直,能不遂迷困而徐能用其道者也。

致物之功,不在於暴,故曰「徐」也。

困而後乃徐,徐則有說矣,故曰「困於赤紱,乃徐有說」也。

祭祀,所以受福也。

履夫尊位,困而能改,不遂其迷以斯祭,祀必得福焉,故曰「利用祭祀」也。

上六:困於葛藟,於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1)。

《象》曰:「困於葛藟」,未當也(2)。

「動悔,有悔」,吉行也。

【註釋】(1)居困之極,而乘於剛,下無其應,行則愈繞者也。

行則纏繞,居不獲安,故曰「困於葛藟於臲卼」也。

下句無困,因於上也。

處困之極,行無通路,居無所安,困之至也。

凡物窮則思變,困則謀通,處至困之地,用謀之時也。

「曰」者,思謀之辭也。

謀之所行,有隙則獲,言將何以通至困乎?「曰動悔」,令生有悔,以征則濟矣,故曰「動悔有悔,征吉」也。

(2)所處未當,故致此困也。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周易注
上經乾傳卷一 乾上經乾傳卷一 坤上經乾傳卷一 屯上經乾傳卷一 蒙上經需傳卷二 需上經需傳卷二 訟上經需傳卷二 師上經需傳卷二 比上經需傳卷二 小畜上經需傳卷二 履上經需傳卷二 泰上經需傳卷二 否上經需傳卷二 同人上經需傳卷二 大有上經需傳卷二 謙上經需傳卷二 豫上經隨傳卷三 隨上經隨傳卷三 蠱上經隨傳卷三 臨上經隨傳卷三 觀上經隨傳卷三 噬嗑上經隨傳卷三 賁上經隨傳卷三 剝上經隨傳卷三 復上經隨傳卷三 無妄上經隨傳卷三 大畜上經隨傳卷三 頤上經隨傳卷三 大過上經隨傳卷三 坎上經隨傳卷三 離下經鹹傳卷四 鹹下經鹹傳卷四 恆下經鹹傳卷四 遯下經鹹傳卷四 大壯下經鹹傳卷四 晉下經鹹傳卷四 明夷下經鹹傳卷四 家人下經鹹傳卷四 睽下經鹹傳卷四 蹇下經鹹傳卷四 解下經鹹傳卷四 損下經鹹傳卷四 益下經夬傳卷五 夬下經夬傳卷五 姤下經夬傳卷五 萃下經夬傳卷五 升下經夬傳卷五 困下經夬傳卷五 井下經夬傳卷五 革下經夬傳卷五 鼎下經夬傳卷五 震下經夬傳卷五 艮下經夬傳卷五 漸下經夬傳卷五 歸妹下經豐傳卷六 豐下經豐傳卷六 旅下經豐傳卷六 巽下經豐傳卷六 兌下經豐傳卷六 渙下經豐傳卷六 節下經豐傳卷六 中孚下經豐傳卷六 小過下經豐傳卷六 既濟下經豐傳卷六 未濟周易系辭(上)周易系辭(下)說卦序卦雜卦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對朱熹的影響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