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注》雜卦:臨觀之義,或與或求(2)。屯見而不失其居(3)。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周易注》雜卦

周易注

雜卦

乾剛坤柔,比樂師憂(1)。

臨觀之義,或與或求(2)。

屯見而不失其居(3)。

蒙雜而著(4)。

震,起也。

艮,止也。

損、益,盛衰之始也(5)。

大畜,時也(6)。

無妄,災也(7)。

萃聚而升不來也(8)。

謙輕而豫怠也(9)。

噬嗑,食也。

賁,無色也(10)。

兌見而巽伏也(11)。

隨,無故也。

蠱,則飭也(12)。

剝,爛也(13)。

復,反也。

晉,晝也。

明夷,誅也(14)。

井通而困相遇也(15)。

鹹,速也(16)。

恆,久也。

渙,離也。

節,止也。

解,緩也。

蹇,難也。

睽,外也(17)。

家人,內也。

否,泰,反其類也。

大壯則止,遯則退也(18)。

大有,眾也。

同人,親也。

革,去故也。

鼎,取新也。

小過,過也。

中孚,信也。

豐,多故也(19)。

親寡,旅也(20)。

離上而坎下也(21)。

小畜,寡也(22)。

履,不處也(23)。

需,不進也(24)。

訟,不親也。

大過,顛也(25)。

姤,遇也,柔遇剛也。

漸,女歸待男行也(26)。

頤,養正也。

既濟,定也。

歸妹,女之終也(27)。

未濟,男之窮也(28)。

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29)。

【註釋】(1)親比則樂,動眾則憂。

(2)以我臨物,故曰「與」;物來觀我,故曰「求」。

(3)屯利建侯,君子經綸之時。

雖見而磐桓,利貞不失其居也。

(4)雜而未知所定也。

求發其蒙,則終得所定。

著,定也。

(5)極損則益,極益則損。

(6)因時而畜,故能大也。

(7)無妄之世,妄則災也。

(8)來,還也。

方在上升,故不還也。

(9)謙者不自重大。

(10)飾貴合眾,無定色也。

(11)兌貴顯說,巽貴卑退。

(12)隨時之宜,不繫於故也。

隨則有事,受之以蠱。

飭,整治也。

蠱所以整治其事也。

(13)物熟則剝落也。

(14)誅,傷也。

(15)井,物所通用而不吝也。

困,安於所遇而不濫也。

(16)物之相應,莫速乎鹹。

(17)相疏外也。

(18)大正則小人止。

小人享則君子退也。

(19)虛者懼危,滿者戎盈。

豐大者多憂故也。

(20)親寡故寄旅也。

(21)火炎上,水潤下。

(22)不足以兼濟也。

(23)王弼云:《履》卦一陽一爻,皆以不處其位為吉也。

(24)畏駭而止也。

(25)本末弱也。

(26)女從男也。

(27)女終於出嫁也。

(28)剛柔失位,其道未濟,故曰窮也。

(29)君子以決小人,長其道,小人見決去,為深憂也。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周易注
上經乾傳卷一 乾上經乾傳卷一 坤上經乾傳卷一 屯上經乾傳卷一 蒙上經需傳卷二 需上經需傳卷二 訟上經需傳卷二 師上經需傳卷二 比上經需傳卷二 小畜上經需傳卷二 履上經需傳卷二 泰上經需傳卷二 否上經需傳卷二 同人上經需傳卷二 大有上經需傳卷二 謙上經需傳卷二 豫上經隨傳卷三 隨上經隨傳卷三 蠱上經隨傳卷三 臨上經隨傳卷三 觀上經隨傳卷三 噬嗑上經隨傳卷三 賁上經隨傳卷三 剝上經隨傳卷三 復上經隨傳卷三 無妄上經隨傳卷三 大畜上經隨傳卷三 頤上經隨傳卷三 大過上經隨傳卷三 坎上經隨傳卷三 離下經鹹傳卷四 鹹下經鹹傳卷四 恆下經鹹傳卷四 遯下經鹹傳卷四 大壯下經鹹傳卷四 晉下經鹹傳卷四 明夷下經鹹傳卷四 家人下經鹹傳卷四 睽下經鹹傳卷四 蹇下經鹹傳卷四 解下經鹹傳卷四 損下經鹹傳卷四 益下經夬傳卷五 夬下經夬傳卷五 姤下經夬傳卷五 萃下經夬傳卷五 升下經夬傳卷五 困下經夬傳卷五 井下經夬傳卷五 革下經夬傳卷五 鼎下經夬傳卷五 震下經夬傳卷五 艮下經夬傳卷五 漸下經夬傳卷五 歸妹下經豐傳卷六 豐下經豐傳卷六 旅下經豐傳卷六 巽下經豐傳卷六 兌下經豐傳卷六 渙下經豐傳卷六 節下經豐傳卷六 中孚下經豐傳卷六 小過下經豐傳卷六 既濟下經豐傳卷六 未濟周易系辭(上)周易系辭(下)說卦序卦雜卦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對朱熹的影響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