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拾遺》卷十六:《全唐文》一百五十一有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文拾遺》卷十六

唐文拾遺

卷十六

◎許敬宗

《全唐文》一百五十一有傳。

◇臣下喪服葬畢後除奏

伏奉遺詔,臣下喪服,以日易月,皆從三十六日之限。

但大行在殯,皇帝主喪,山陵事畢,方釋衰絰。

依禮,近臣君服斯服。

敢緣斯義,請延至葬畢後除。

(《唐會要》三十七)

◇唐故臥龍寺黃葉和尚墓誌銘

和尚自說姓張,名真志,其生緣桑梓,莫能知之。

隋故特進蜀人段經、興善寺僧釋永蒨,並見和尚於太清初出入中條,往來都邑,年可五六十歲,未知其異也。

隋氏末年,稍顯靈跡,被發徒跣,負杖挾鏡,或征索酒餚,或十餘日不食,預言未兆,懸識他心,一時之中,分形數處。

屬我皇應運,率土崩裂,和尚竟著先知,住錫黃龍寺。

迨於定鼎,果護奇驗。

以武德二年五月廿有九日,即化於臥龍寺之禪堂。

先是移寺之金剛像,出置戶外。

諸僧眾曰:「菩薩當去爾。」

越旬無疾而逝。

沉舟之痛,有切皇心,殯葬資須,事豐供厚。

乃以武德三年秋九月四日,葬於萬年縣鳳棲原。

望方墳而揜淚,盼白幕而驚心,爰詔有司,式刊景行。

其銘曰:

欲化毗城,金粟降靈。

猗歟大士,權跡帝京。

緒胄莫明,邑居孰見。

譬彼湧十出,猶如空現。

五塵夙離,三條九依。

戎珠十靡十缺,忍鎧無違。

智燈含焰,慧駕馳騑。

哀茲景像,悲斯風電。

將導舟梁,貽我方便。

形煩心寂,外荒內辯。

觀往測來,睹微知顯。

石拆亡儒,星開殞賢。

反初息假,薪絕火然。

神明何許,暗室空傳。

(石刻。

《唐代墓誌彙編·武德一》)

註:

「石拆亡儒」,原碑「拆」同「坼」,音 che 。

釋文有作「坼」者,但原碑拓屬實為「拆」

「鳳棲原」,「棲」字,參照《幼輿碑》補。

顏真卿《幼輿碑》:「即以其月窆於萬年縣鳳棲原先塋西北」。

「外荒內辯」,參照眾家高僧碑刻例詞補。

但對應原碑拓細辨「外」「內」二字,似乎當為「表」「根」,故「外荒內辯」補句存疑。

◎薛仁貴

《全唐文》一百五十九有傳。

◇致新羅王金法敏書

先王開府,謀猷一國,展轉百城,西畏百濟之侵,北警高麗之寇,年將耳順,榆景日侵,不懼船海之危,遠涉十陽十侯之險,瀝心華境,頓顙天門,具陳孤弱,明論侵擾,情之所露,聽不勝悲。

太宗文皇帝氣雄天下,神王宇宙,扶傾救弱,日不暇給。

哀納先君,矜收所請,輕車駿馬,美衣上藥,一日之內,頻遇殊私,亦既承恩,對揚軍事,契同魚十水,堅於金石。

一朝大舉,水陸十十交十十鋒,駐蹕之戰,文帝親行,吊人恤隱,義之深也。

聖人下武,王亦承家,洗兵刷馬,鹹遵先志。

數十年外,中國疲勞,帑藏時開,飛芻日給,以蒼島之地,起黃圖之兵。

今強寇已清,讎人喪國,當應心膂不移,中外相輔,自然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良史之贊,豈不休哉!

今王遠乖天命,近棄父言,侮暴天時,侵欺鄰好,守無所支,進不能拒,大小不侔,逆順乖敘,此王之不知量也。

違君之命不忠,背父之心非季,一身二名,何以自寧?聽從橫之說,煩耳目之神,忽高門之基,延鬼瞰之責,先君盛業,奉而異圖,豈為智也?又高麗安勝,年尚幼沖,自懷去就之疑,匪堪襟帶之重。

仁貴矜其傷弓之羽,未忍加兵,恃為外援,斯何謬也!皇帝德澤無涯,仁風遠洎,遠聯消息,悄然不信,爰命下臣,來觀由委。

而王不能行人相問,牛酒犒師,遂便隱甲萑陂,藏兵十江十口,潛生自噬之鋒,而無相持之氣。

必其高將軍之漢騎,李謹行之蕃兵,吳楚棹歌,幽並惡少,四面雲合,方舟而下,依險築戌,闢地耕田,此王之膏肓也。

王若勞者歌事,屈而頓申,具論所由,明陳彼此。

仁貴夙陪大駕,親承委寄,錄狀奏聞,事必昭蘇,何苦怒忽,自相縈擾。

嗚呼!昔為忠臣,今乃聯繫臣,王以機晤清明,風神爽秀,歸流謙之義,存順迪之心,血食依時,茅苴不易,占休納,王之策也。

今遣王所部僧琳潤繼書,佇布一二。

(《東國通鑒》)

◎李淳風

《全唐文》一百五十九有傳。

◇傳仁均歷有違古法奏

故太史令傅仁均武德初云:「歷代已來,日月薄蝕或差於朔望者,此由一月大,一月小,晦朔或致參差。」

今所製法,三大三小,日月之蝕,必在朔望。

今依仁均造法,一十九年九月後,四月頻大,即仁均之術,於古法有違。

(《唐會要》四十二)

◎王珪

珪,字叔玠。

官禮部尚書,謚懿。

◇駁皇甫無逸謚議

赴蜀之初,自當扶持老母,與之同去,申其色養。

而乃留在京師,子道未足,何能為孝?(《唐會要》卷八十)

◎裴行儉

《全唐文》一百六十二有傳。

◇衛公帖

因檢文字,見衛公論定襄用兵之勢,歎服不能已。

行儉。

(《寶真齋法書贊》五)

◎杜楚客

楚客,如晦弟。

貞觀中給事中。

後為魏王府長史,遷禮部尚書。

王貶爵,以如晦功免死,廢於家。

終虔化令。

◎招撫議

北狄狼戾,人面獸心,難以德懷,易以威服。

陛下納其附附,處之河南。

夷不亂華,聞之前典,以臣愚見,必為後患。

存亡繼絕,列聖通規,事不師古,難以長久。

(《唐會要》卷七十三)

◎蘇瑰

《全唐文》一百六十八有傳。

◇請省員以救時弊奏

臣聞蕭何載其清淨,歌以畫一,漢文垂拱無為,幾致刑措,光武吏員併合,務在省官,此即省事清心,實裨政要。

關輔菽粟非賤,又戍役煩數,州縣先有定科,官寮祿俸不加,公廨利錢,更令分給員外。

若妻子不贍,理即侵漁。

望請省員,以救時弊。

委巡察使及州正員,有犯鹹殿勘問。

伏以所在員外,資次相當,簡公方清干者,使即替授訖申聞。

正員懼替,不敢僭違,員外希遷,自能勵勖。

將停員外,漸得省官。

(《唐會要》六十七)

◎桓彥范

《全唐文》一百七十五有傳。

◇諫除方術人為國子祭酒奏

陛下自龍飛寶位,遽下制云:「軍國政化,皆依貞觀故事。」

昔貞觀中,嘗以魏征,虞世南、顏師古為秘書監,孔穎達為國子祭酒。

至於普思等,是方伎庸流,豈足比蹤前烈。

臣恐物議,謂陛下官不擇人,濫以天秩,加以私十愛十,惟陛下少加慎擇。

(《唐會要》六十七)

◎王知敬

知敬,懷州河內人。

善書。

歷官太子中允。

武後時,官麟台少監。

◇大唐左監門衛副率哥舒季通葬馬銘

爰有名驄,厥號雲花,聲高天廄,產重流砂。

蓋武德中,嘗以賜故越州剌史都督諸軍事哥舒府君者也。

府君既已就義戈行,維是名驄,亦從殲焉。

孤子左監門衛副率季通,烏號血竭,雞聳骨立,永懷罔極之悲,思廣推恩之義,乃圖厥形,葬之墳隅。

肇錫嘉銘,用□雄特。

其詞曰:粵維泰運,異質斯生。

坤元毓德,天駟流十精十。

惟彼雲花,馳聲御櫪。

龍文表瑞,鳳翥開績。

於赫府君,丕茂膚功。

帝曰賚汝,駿尾方瞳。

越國過都,逐星激電。

體健騰驤,姿雄顧盼。

絀力著德,合志同心。

策勳奏凱,照古凌今。

夫何不永,十陽十九當厄。

倏□霜鋒,早墜逸翮。

瓦鴛羞全,緱鶴並飛。

存亡既偕,神魄攸依。

矯矯十精十忠,垂光丹□。

翩翩者騅,揚華驥尾。

雲花顧影,楊葉嘶風。

(刻石)

戀彼故主,遺恨焉窮,(石刻)

◎李行廉

行廉,高宗朝司元大夫。

◇唐故益州大都督府功曹參軍張君墓銘

廷尉名卿,東阿良相。

積慶鍾美,清徽遐暢。

顯允哲人,克標令望。

憲章顏冉,牢籠舒向。

氣芳蘭芷,價重珪璋。

望之逾肅,即之也十溫十。

高情月舉,逸調霞軒。

雕章綺合,縟藻曰繁。

爰初筮仕,彈冠奉檄。

或佐名邦,盤根遽析。

乃升州部,平反著績。

孰謂蹄涔,能申海擊。

濯纓金杖,主吏銅梁。

善立惟敬,謙道以光。

白生虛室,穎曜錐囊。

焚林佇秀,遠應明揚。

縱掉十江十波,觀光洛浦。

調高文囿,思盈書圃。

擢第金門,淪軀泉戶。

未終千日,俄成萬古。

吊賓絮酒,貞龜卜筮。

風急長原,雲低荒隧。

佳城莫啟,幽埏永閟。

玄石圖徽,芳塵不墜。

(石刻)

◎盧寬

寬,禮部尚書。

◇明堂制度議

上層祭天,下堂布政,欲使人神位別,事不相干,臣以古者敬重大事,與接神相似,是以朝覲祭祀,皆在廟堂,豈有樓上祭祖,樓下視朝?閣道升樓,路便窄隘,乘輦則接神不敬,步陟則勞勤聖躬。

侍衛在傍,百司供奉,求之典誥,全無此理。

臣非敢固執愚見,欲求已長,伏以國之大典,不可不慎。

伏乞以臣愚表,下付群官詳議焉。

(《唐會要》卷十一)

◎李安儼

安儼,官左屯衛中郎將。

◇諫處置皇太子諸王奏

皇太子及諸王,陛下處置,未為得所。

太子,國之本也,伏願深思遠慮,以巡天下之情。

(《唐會要》卷四)

◎郭漢章

漢章,貞觀中人。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涼州剌史定遠縣開國子郭公墓誌銘

公諱雲,字仲翔,京兆萬年縣人也。

祖慶,隋驃騎大將軍右光祿大夫相州長史;父振武,開府儀同金紫樂祿大夫幽、並二州剌史;並箕裘紹業,鐘鼎傳門。

公稟餚華之秀氣,降昂緯之星十精十。

英姿颯爽,得孔門季路之風;智計宏深,有前漢留侯之略。

屬隋氏失政,率士分崩,我皇崛起,英俊雲集,公投款轅門,深蒙優禮,授武騎尉。

公乃霜戈奮武,星劍臨戎,靜則嶽峙山立,動則雷奔電掣,識超萬眾,勇冠三軍。

以故但從征討,輒建奇勳。

武德元年封定遠縣男,邑五百戶。

既又因舊封進爵為子,賜以絳節,儼上將之儀;苴以白茅,開建國之模。

方當翊衛皇家,馳騁雲表,不幸以貞觀五年六月廿有七日終於修德裡第,春秋五十有九。

贈銀青光祿大夫涼州剌史。

夫人唐氏,定遠縣君,內府丞仲翔季女也。

貞順著行,珠玉含華,雅稱良匹,先公永逝。

以其年十月六日葬於縣西龍首原,禮也。

嗣子漢章,痛風木之不停,慮陵原之倏變,乃銘貞石,庶表芳徽。

銘曰:

惟岳降靈,是生郭公。

既智且勇,克奏膚功。

蔚彼虯松,長留雄風。

億萬斯年,流慶無窮,(石刻)

◎張柬之

《全唐文》一百七十五有傳。

◇唐故益州大都督府功曹參軍事張君墓誌銘序

府君諱玄弼,字神匡,范十陽十方城人也。

閥閱游窟之資,詳之碣文剔傳。

五歲而孤,志學伏膺於大儒谷那律。

律為諫議大夫,紬書秘府。

府君以明經擢第,隨律典校墳籍。

八儒分畛,五墨殊途,劉歆析九流之區域,鄭默辯三閣之同異。

五十五部冊四家,訪寧朔之新書,《禮》窮莊敬;覽南十陽十之統論,《易》盡十精十微。

緘簣秘文,委□前記,並登靈府,一以貫之。

逸思煙回,清飆霞舉,言同神遇,理葉而成。

七從職為益州府功曹參軍事,以賢良征,冊入甲科,未拜職。

以龍朔元年五月十九日終於洛十陽十,春秋五十有五。

夫人吳興丘氏,以永昌三年九月三日終於私第,春秋七十有九。

柬之識不逯遠,稟質愚昧,趨詩禮之訓,承顧復之恩,早預微班,驅馳賤役,自禍蒼昊,諸弟皆幼。

夫人勞斷織之訓,深噬指之慈,刻心提耳,孜孜不倦。

今蘭發玉暉,多從化往,唯柬與晦,僅存喘十息,三復規誡,萬古不追。

奉夫人遺誨,使改卜新塋,府君先窆南山,今移與夫人合葬於安養縣西相城裡之平原。

府君友人司元大夫李行廉撰銘,柬之等不敢改易,謹刊李銘,以存不朽。

(石刻)

◎韋叔夏

《全唐文》一百八十九有傳。

◇太社冒黃土奏

《韓詩外傳》云:「天子太社,廣五尺,各分置四方色訖,上冒以黃土。」

說者云:「冒以黃土者,像王者覆被四方。」

據此,則合用黃土遍覆壇上。

今檢舊壇之上,亦備方色,唯中央數尺,飾以黃土,則是覆被之道,有所不及。

既乖舊制,望請准古改造。

(《唐會要》二十二)

案:《全唐文》至「亦備方色」止,下缺。

◎李儼

《全唐文》二百一有傳。

◇金剛般若經集注序

夫以觀鳥垂文,振宏規於八體;泣麟敷典,渙洪波於九流。

循其輒者,不逾乎寰域;涉其源者,僅歸乎仁義。

孰若至聖乘時,能仁昭法,剖秋毫於十地,總沙界而詮道,釋春冰於一乘,冠塵劫而流化。

若乃是相非相,是空非空,窅乎不測,廓焉無像,假名言以立體,包權實而為用。

窮不照之照,引重昏於夢境;運無知之知,導群迷於朽宅。

究其實相,則般若為之宗矣。

自真容西謝,像教東流,香域徙築於綿區,寶台移構於中壤。

鱗萃羽集者,鹹徇其法;雲蹇霧廓者,已悟其真。

至矣哉,無得而稱也。

然此梵本,至秦弘始有羅什三藏於長安域創譯一本,名捨衛國。

暨於後魏宣武之世,有流支三藏於洛十陽十城重翻一本,名捨婆提。

十江十南梁末有真諦三藏又翻一本,名只樹林。

隋初開皇有佛陀耶捨三藏又翻一本,名只陀林。

大唐有玄裝三藏又翻一本,名誓多林。

雖分軫揚鑣,同歸至極,而筌詞析義,頗亦殊途。

然流支翻者,兼帶天親《釋論》三卷,又翻《金剛仙論》十卷。

隋初耶捨又翻無著《釋論》兩卷。

比校三論,文義大同。

然新則理隱而文略,舊則工顯而義周,兼有秦世羅什、晉室謝靈運、隋代曇琛、皇朝慧淨法師等,並器業韶茂,博雅洽聞,耽味茲典,俱為註釋,研考秘賾,鹹騁異義。

時有長安西明寺釋道世法師,字玄惲,德鏡玄流,道資素蓄,伏膺聖教,雅好斯文,以解詁多門,尋核勞近,未若參綜厥美,一以貫之。

爰掇諸家,而為集注,開題科簡,同銘斯部,勒成三卷,號為《集注般若》,兼出《義疏》三卷、《玄義》兩卷。

現行要用,文理周悉,庶使靈山積壞,於天之峻彌高;巨海納川,浴日之波逾廣。

披文者冀窮其理,講道者洞盡其十性十,學侶無疲於倍功,談客有同於兼采。

金石妙義,掩二曜以長懸;玉軸微言,貫三才而十靡十絕。

豈止聲芬鷲嶺,字韞龍宮而已哉!(《續高僧傳》《廣弘明集》二十二)

◎王友方

《全唐文》二百二有傳。

◇王氏龕銘

前豫州司功參軍事上騎都尉王有□□□□考明威將軍過右武候轘轅府折衝□□□□國,妣漁十陽十郡君,李平居日約束於□□□□一龕,今疏繕既畢,謹勒銘云:

嗟乎昊旻,我實不天。

哀哉后土,我□無母。

苴麻累襲,誰謂荼苦。

出則十靡十依,入□□怙。

傾耳瞪目,遺儀莫睹。

他人養今,我則□□。

古有其訓,在於龍門。

疏山建塔,匠石儀□。

□□周華,金容肅淨。

式固家國,含生沾慶。

□□□蕩,丹崖旁映。

風谷吟松,雲峰寫鏡。

曠哉□□,寔日棲禪。

靈龕月偃,桂殿星懸。

凌虛剷石,□嶺飛軒。

巖高隱地,波澄倒天。

一從直勒,於□□年。

(《績語堂碑錄》)

(折衝第二息前郴州司兵參軍支方修文大唐顯慶四年夏六月十四日功畢)

◎姚崇

《全唐文》二百六有傳。

◇中書事狀略言優劣奏

中書舍人六員,每一人商量事,諸舍人同押連署狀進說。

凡事有是非,理均與奪,人心既異,所見或殊,抑使雷同,情有不盡。

臣今商量,其大事執見不同者,望請便作商量狀,連本狀同進。

若狀語十十交十十互,恐煩聖思,臣既是官長,望於兩狀後略言二理優劣,奏聽進止,則人各盡能,官無留事。

(《唐會要》五十子)

◎陳子昂

《全唐文》二百九有傳。

◇荊州大崇福觀記

維大周揖讓受唐有天下十載,施化育德,揚光顯仁,天下鹹和,中外胥謐,仙門法寓,澤罔不暨。

粵若無上太祖孝明皇帝,神明睿哲,龍德而隱,君子勿用,於我諸宮。

葳蕤春風,霢霂時雨,謳歌歸之,允矣大王、王岐鎬之漸也。

於戲!西伯潛聖而遺其三齡,故我太祖始安時處順,乘彼白雲,以歸帝鄉。

方城之人,嗟咨涕洟,靈魄罔遘,乃以珠襦玉匣,閟茲衣冠。

谷林方崇,喬山未掩,龍輴椊寢,在茲觀者七月焉。

餘威化北,顏塗塈積。

逮皇帝順人樂推,鳳翔虎變,追革顯號,宗祀於明堂,躍誠所歷,莫不昭晰十寵十光也。

長史弘農楊元琰,雅量川濬,貞節嶽立,有倚相墳典之博,子囊增名之忠。

遂稽皇圖,徵文獻,以為會稽之廟,大庭之初,其事上矣。

乃表上遺跡,祈飾仙階。

司賓卿於惟謙、地官主事魯玄傑,鹹經沐浴邦憲,陞官周京,亦恢廓徽猷,任佐誠請。

時皇帝方垂拱旋淵之中,以思大化,故書奏不答。

道士孟安排者,口玄稟真,骨記上階,黃裳羽袂,囊中竊感,蒼梧遺化,長沙舊寢,不可以不昭發聖世,復重理前狀,伏奉闕下,至於再三。

天子乃憫然遷思回慮,旌別斯觀,錫名曰大崇福焉,時龍集已亥聖歷之二年也。

翌日,又優制褒崇,特降銀榜,仙書鳳篆,飛集王宮。

天文昭回,瑞我鄢郢。

則有逾岐山,越梁境,梯衡霍,浮瀟湘,郁荊門,龐十江十徼,莫不翼戴撲舞。

澡雪心目者已。

安排乃喟然歎曰:「道惡乎在,名惡乎在。

茅茨文軒,未始離也;朱宮玄圃,未始乖也。

損之而又損之,思乎思;無為而無不為,知乎知。

則我何拘於常見哉?而不謂熙帝庸也。」

遂經玄都,爰伐琴瑟,作為仙觀之宮。

文彩構檻,碔砆砌階,櫨栱森郁以雲合,藻井翕赩以天開,瑤壇躋於上清,銀闕表於中界。

高步玄雲,肅然靈風,彷彿紫十陽十之天也。

然後琁題顯曜,金格道相,朝浮彩雲,夕泫清露。

眇哉邈乎,信皇靈之所感發矣。

蓋金簡玉牒,可存而不可知;崑崙方壺,可聞而不可階也。

猶且曰道錄貴於真經,況皇明帝載昭鑠日月而已。

乃刊石作記,以傳維罔極。

(《文苑英華》八百二十二)

◇洪崖子鸞鳥詩序

《鸞鳥篇》者,晉人洪崖子之所作也。

洪崖子遁我玄魁,賁其默行,矯跡汾水,十習十隱洛十陽十,乘白驢,衣羽褐,游朝市之際,雜縉紳之間。

時人或將襲共青牛,師薊子訓之陳跡也。

嘗以翠鸞時棲,明主之瑞;君子獨立,矯世之方。

於是和墨澹情,灑翰縟意,寄孤興於露月,沉浮標於山海。

乃集瑤圃,洗玉池,翩翩然又以自得也。

時尚輦奉御梁國喬侃,聞其風而悅之,乃刻羽剪商,飛毫掞牘,扣歸昌之律,協朝十陽十之音,率諸君子屬而和之者十有五。

余始未知夫洪崖也。

喬子慕義,命余敘之。

凡若干首。

(本集。

《文苑英華》七百十五)

◇無端帖

道既不行,復不能知命樂天,又不能深隱於山藪,乃亦時出於人間。

自覺是無端之人,況漸近無聞,不免自惜,如何?(《寶真齋法書贊》五)

◎崔融

《全唐文》二百十七有傳。

◇荷華帖

荷華想已殘,處此過四夏,到彼亦屢,而獨不見其盛時,是亦可訝,豈亦有緣耶?敝宇今歲植得千葉者數盆,亦便發花,相繼不絕。

今已開廿餘枝矣,頗有可觀,恨不與長者同賞。

相望雖不遠,披對邈未可期,伏紙可勝悵惘耶!(《寶真齋法書贊》五)

註:荷華,即荷花。

華,其古體同花。

◎張說

《全唐文》二百二十一有傳。

◇請以時樂鳥編國史奏

伏見天恩以靈異鸚鵡及劉延景所述篇出示朝列。

臣按《南海異物誌》,有時樂鳥,鳴皆曰「天下太平」,有道則見。

臣驗其圖,丹首紅臆,朱冠綠翼,與此鸚鵡無異,而心聰十性十辯,護主報恩,故非常品凡禽,實瑞經所謂時樂鳥也。

延景雖敘其事,未正其名,望編國史,以彰聖瑞。

(《冊府元龜》八百四十)

◇答徐堅問葬

墓而不墳,所以反本也。

三代以降,始有墳之飾,斯孝子永思之所也。

禮有貴賤升降之度,俾存歿之道,各得其官。

長安、神龍之際,有黃州僧泓者,能通鬼神之意,而以事參之。

僕嘗聞其言,猶記其要。

墓欲深而狹,深者取其幽,狹者取其固。

平地之下,一丈二尺為土界,又一丈二尺為水界,各有龍守之。

土龍六年而一暴,水龍十二年而一暴。

當其隧者,神道不安,故深二丈四尺之下,可沒窀穸。

墓之四維,謂之折壁,欲下闊而上斂,其由項謂之中樵。

中樵欲俯欹而傍殺,墓中抹粉為飾,以代黝堊。

不置瓴甋瓷瓦,以其近於火;不置黃金,以其久而為怪;不置朱丹、雄黃、礬石,以其氣燥而烈,使墳上草木枯而不潤;不置十毛十羽,以其近於十十屍十十也。

鑄鐵為牛豕之狀像,可以御二龍,玉潤而潔,能和百神,寘之墓內,以助神道。

僧泓之說如此,皆前賢所未達也。

桓魋石槨,王孫裸葬,奢儉既過,各不得中。

近大理卿徐有功,持法不濫,人用賴焉。

及其葬也,儉不逾制。

將穿墓者曰:「必有異應,以旌若人。」

果獲石堂,其大如釜,中空外堅,四門八牖。

占曰:「此天所以助有德也。」

置其墓中,其後終吉。

後優詔褒贈,十寵十及其子。

開府王仁皎以外戚之貴,墳墓逾制,禭服明器,羅列十里,墳土未乾,家毀子死,殷鑒不遠,子其擇焉。

(《吳興藝文補》)

◇墨令答贊

入相論道,資孝為忠。

朗如明鏡,穆若清風。

既調飾鶴,又擅雕龍。

有則有典,是為文雄。

(《張燕公集》一)

◎李朝隱

《全唐文》二百三十六有傳。

◇科錢不得令州縣牽捉奏

請籍百姓一年稅錢充本,依舊令高戶及典正等捉,隨月收利,將供官人料錢,並取情願自捉,不得令州縣牽捉。

(《唐會要》九十三)

◎韋嗣立

《全唐文》二百三十六有傳。

◇諫造佛寺奏

臣竊見比者營造寺觀,其數極多,皆務宏博,競崇瑰麗。

大則贊一二十萬,小則尚用三五萬餘,略計都用資財,動至千萬已上。

運轉木石,人牛不停,廢人功,害農務,事既非急,時多怨咨。

故曰:「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人乃足。」

誠哉此言。

且元象秘妙,歸於寂滅,苟非修心定慧,諸法皆涉有為。

至如七木雕刻等,惟是殫竭人力,但學互相謗麗,豈關降伏身心。

凡所興功,皆須掘鑿,蟄蟲在土,種類最多,每日殺傷,動即萬計,連年如此,損害可知。

於至道既有乖,在生人極為損,陛下豈不深思之!(《唐會要》四十八)

◎李嶠

《全唐文》二百四十二有傳。

◇為王相公請改六書箐表

〈按:此文《書苑菁華》題作李嶠,今存其目。

文見《全唐文》九百六十二。

◎李邕

《全唐文》二百六十一有傳。

◇駁韋巨源謚議

三思引之為相,阿韋托之為親,無功而封,無德而祿,同族則丑正安石,他人則附邪楚客。

謚之曰昭,長恐未當。

(《唐會要》七十九)

◇(上缺)府別駕上柱國任府君神道碑(並序)

(上缺十三字)之宏□。

至若享以令德,□以懿□□□啟其深□□□覆其前敵,故能名重於位,德廣於時。

夫高也不以固國(缺十七字)史策,歿紀簡□,豈揚親之自躬,信翼子之惟肖矣。

公諱令則,字大猷,本樂安博昌,因居官,今為西(缺九字)封於任□有子國,與薛同姓,故滕侯曰:「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

漢御史大夫敖、後漢司空隗、魏吏部尚書愷,並朝(缺十二字)軍府君,祖皇朝州司馬辯府君,考皇朝資州司馬直太史盛□□□□□退身,周仁形志,或雲(缺十字)驚微尚無悔,幼安□□梅福永歸,□如也。

公駿發炳靈,丕承□訓,風神散逸,軌度閒□,□□成□,鏘金有聲,雜以詩書□□□□□□之□□□□□名教之中□□□□其制,文其德,武其□,仁其行,禮其□,智其謀,義其斷,司馬(缺二十六字),藎未□□□□□汝器用已周,與興補遠□□斯□□□可襲,汝其□□□□□也。

公乃執顏拜首□□□□□□□於□□□□□何如(缺八字)以□下情。

是歲安□府□在□毀過於□□□□傾落亦□□□□□結茅匝營,植柏祥鳥,□至甘□□□君子□之。

則天□□□□德音數加以□宗□聖□□帝□□出鎮之初(缺十字)諸子□□質□□事相歷數載,或□公□□觀書,雖□儲學貫,□十習十□□□□□□□□□之□□京兆府□□□□□上,無何轉左果毅,累除右□府左果毅,仍長坐議□,歎曰:「揚公執戟潘子□□□□□□於代也,一從一橫,一□一□□□□□□遷(缺十字)泉府折衝。

時吏部尚書朔方□使王公諱,忠義倜儻之□□□□□□足威邊,略能戡難,奏□□□□□□□□□擊□□公□以五戎,惑以五轉,伐十十交十十斗其兩武,□樹伏其三軍,□虜懾焉。

□康待賓□□□□□朝廷以弓勁馬(缺十字)之□□□□事留守王公諱,公直嚴簡,□正人也,□歎公□:「昔者李□封侯,孫□□□□□□□用而命舛莫登,雖□□□□□刀□□□□□□□嘗所乘馬,備公□壇。

或□薦者,乃奏公副前相國李公元以討之。

□旅飲至,授寧王府左親事典軍,隨班例也。

尋以西南□□□□有□,遷公朝議大夫□州大都督府別駕,專知西川靈關兩道游弈使。

公剌候每十精十,什伍尤練,罰明而賞信,眾附而師和,賈勇者投石而□行,□義者□□而思□。

是以石堡諸□,相次歸□者,累八九焉。

方將□四夷,掃萬里,為□□防,作邊長城,而天不遂良,神或助逆,□凶酋□□刻□□臣之□子。

嗚呼,以開元十六年十一月八日寢疾,終於官舍,春秋六十有五。

悲夫!夫人吳興郡君謝氏,輔德□行,和鳴齊(缺十字)期,以開元十八年十月十八日合葬於武功縣仙原,禮也。

□王府屬令方,公之弟也;岷州剌史奉國,公之侄也,□□臻於□□□□□□□□實□□之英彥,國之棟樑也。

嗣子神鼎府左果毅武貞、仲子左司御司戈奉先、次子兵部常選黃、季子孝□□□□□□稟□永□□□下□從事景托窮□,日月電□,松本風緊,泣血將訴,號天莫追,願紀述於先塋,□光揚於往行。

其詞曰:

□□黃帝,地□□□。

□封命□,滕薛分流。

□□□□,鼎臣輔周。

人惟國寶,學是家邱(其一)。

族有賢英,業尚韜晦。

藏用明□,鳴謙□背。

有典有則,可久可大。

知□□安,□□□□(其二)。

赫弈□子,芬芳盛時。

風□代□,軌□人師。

絕編廣業,□□陳詩。

永惟名父,特許清資(其三)。

代邸方開,醴酒□設。

既本文□,□□□□。

□□懷隱,□為□□。

乍奏戎謀,因加武烈(其四)。

揚雄執戟,王粲□□。

□橫絕漠,氣遏長雲。

三邊金鼓,萬里功勳。

興言燕頷,恥與□□(其五)。

一□□□,明廷一德。

舉以爪牙,生茲羽翼。

十胡十虜久推,戎羌屢北。

□□□□,元功未塞(其六)。

悠悠旅櫬,眇眇凶行。

歸途劍閣,返葬墳塋。

□□□□,□□□民。

□□□□,□樹先傾(其七)。

禮樂詩書,伯仲叔季。

號天追攀,泣血□□。

□心是日,記德茲地。

刻□美於豐碑,懸孝敬於荒隧(其八)。

天寶四載十二月廿八日建。

(《非見齋碑錄》、《金石續編》八、《八瓊室金石萃編》五七)

◇龍山寺碑十陰十

錄事參軍□守□、功曹參軍□仙隱、功曹員外同正□□□、功曹員外同正(缺四字)曹參軍□□□、倉曹員外同正李(缺)戶曹參軍羅良□、□曹參軍□雲(缺)士曹參軍趙永亨、參軍趙挹、參軍劉利器、參軍沈□、參軍爾朱浚、錄事王敬琛、李公□、博士張長卿、博士王元禮、市令程秀芝。

贊曰:禮樂仕門,賢才君子。

同官比能,鄰德為美。

坦坦雅懷,謙謙虛己。

有功豐碑,□□□紀。

長沙宰苗理、□議郎戴□、丞員外康楚元、主簿員外同正成麟、□尉楊□晉、尉上柱國劉懷靖、尉盧元庭、尉員外同正皇甫□、尉員外同正劉思義、前主簿伍思□。

贊曰:名家祀意,君子德心。

□才均□,眾木繁林。

階下無訟,堂上有琴。

大弦既雅,小弦不十婬十。

◇醴陵令李仁瓚、丞張□道、主簿張思己、□員外尉李靈、□尉張光庭、尉□元(缺)、衡山令劉威之、丞劉□、員外仇□□尉□之尉劉□、員外尉王光大、尉周待征;湘鄉令王武信、主簿□(缺)尉李光同、尉□(缺)。

益十陽十令孟(缺)。

主簿同(缺)。

瀏十陽十令□(缺)。

主簿張(缺)。

贊曰:華宗舊德,利器良工。

□□播政,震雷和風。

□能□□,雉不駕空。

有典有則,惟始惟終。

朝議大夫□城宰張守、睦州新安主簿盛□□、老□十鄧十洪敏、衛思禧、梁元則、祝仁期、張文遠、石泰、張惲、□□□、朱封禪、范知□、桓嗣宗、楊庭訓、羅元楷、□□□、十鄧十希聲、王晁、王、□濟物(下缺)。

(《湖南通志》、《八瓊室金石補正》五十四)

◇久別帖

久別,懷仰增深,即日奉惟動靜安勝。

邕此不足言。

二兒至彼多日,何時可令還家?謹狀,五月四日,李邕狀。

(《汝帖》)

◇比無近書帖

比無近書,益用馳仰。

毒熱,惟勝和,兒郎無恙也。

邕粗爾少理。

張子有家事,望□授與遞,可不示也。

謹因馳白,不具。

◇吏部三弟帖

吏部三弟改少傅,惘惘不已。

五月廿九日,邕咨。

◇勝和帖

毒熱,比惟勝和。

邕今日至當塗,地邇人遠,不及把袂,惘惘何如。

珍重珍重。

謹馳力,不具。

李邕狀咨。

六月廿二日申時,致意兒郎等各佳也。

◇濮王帖

即欲迎濮王,八郎後來足得,未勞急也。

蒙周至惠鹿,欲報適來風水事也,少於道左申謝耳。

因還使馳力,不具。

李邕狀咨,二日。

光八郎記室勞借馬,甚堪騎,悚息。

濮王少若問還報驛上安置,得不示之。

(並《書畫匯考》七)

◎陸柬之

柬之,蘇州人,虞世南之甥。

官太子司議郎。

以書名。

◇得告帖

近得告為慰,上下無恙,恙不得吳興近問,懸心。

得藥書散勢,耿耿嘗也。

(《淳化閣帖》四)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文拾遺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