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拾遺》卷二十三: ◎康仲熊仲熊,大歷中人。◇陪遂安封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文拾遺》卷二十三

唐文拾遺

卷二十三

◎康仲熊

仲熊,大歷中人。

◇陪遂安封明府游靈巖瀑布記

縣之西有山,山之巖有泉,勝可知也。

薄游於茲,懿彼幽絕,不俟終日,褰裳造焉。

遂負綠綺,岸烏紗,履及於城隅,杖及於通衢,背山郭之縈紆,乍緩步以趨。

縣君封公聞而喜曰:「興所引也,我得無行乎?」

乃命車騎,邀嘉客,追我於楓香之野,乘我以驪眉之馬,載笑載言,遺谷超原。

於是穿窈窕,躡嶇嶔,緣雲搏壁,極乎所聞。

觀其十陽十崖劃開,十陰十壑旁轉,懸水百仞,注而成潭,萬象奔走以呈形,群峰回合而卻倚,練影掛於層漢,雨聲散於長林,潺十潺然無晝夜而息。

雖天台之飛流,蔑以過也。

吾徒盥於斯,鑒於斯,塵心洗然,世慮都遣,啜香茗以傲睨,招清風而詠歌,足以長道機,滌煩想,功名軒冕,於我為賓。

矧夫上隱雲天,下臨佛土,巖岫晻藹,時人穿窺,禪庵居解虎之僧,洞堀棲驂鸞之客,永言長往,其可乎哉!封公曰:「異乎夫子之說。

方今國步未安,兵革多故,忠臣佐世之日,志士嘗膽之秋,遽欲退閒,恐非通論。」

僕曰:「唯唯。

幸無重吾過,請從子而歸。」

回首林蘿,謝白雲而去。

刻彼岩石,聊紀盛游。

時大歷十二年暮春上巳之明日也。

(《嚴陵集》七)

◎韋光輔

光輔,代宗朝太府少卿。

◇改造銅斗尺秤奏

今以上靈羊頭山黍,依《漢書·律歷志》較兩市時用鬥,每斗小較八合三勺七撮;今所用秤,每斤小較一兩八銖一分六黍。

今請改造銅斗斛尺秤等行用。

(《唐會要》六十六)

◎韋縝

《全唐文》卷四百有傳。

◇大唐華州下邽縣丞京兆韋公夫人墓誌銘並序(哀子前鄉貢進士□謹撰並書)

維唐大歷十三年三月廿五日,韋公夫人遘疾終於長安親仁裡之私第。

夏四月□遷殯萬年縣加川鄉西原。

時無良禮,不備故也。

貞元庚午歲二月廿三,卜葉禮具,返葬洪固鄉韋之舊疆,祔皇姑也。

享年卌九,孝子之戚倍焉。

夫人姓王氏,其先太原晉十陽十人也。

九代祖亮,後魏比部尚書、西河郡公,尚書令中山郡王叡之弟也;曾祖真行,有唐汝州葉縣令;祖怡,河南尹、東都留守。

初為御史,正憚十奸十息;父毗,京兆府奉先縣丞。

夫人少喪怙恃,終鮮昆弟,年十七歸於下邽公。

公五代祖孝寬,周為大司空,隋為雍州牧,其後登三台,列八座,焜煌國史,此不具舉。

夫人惠和懿柔,稟之自然,故韋□門大族茂,能卑以自約,柢上接下,而人無閒言,事姑惟勤,□夫以敬,踰廿載,婦道睦如也。

訓子均育,免懷就傅,親賢□□,母儀十溫十如也。

華十靡十不改欲,榮耀不汨志,安買臣之尚貧,知□□之未遇,敬孟齊田,梁鴻比德,君子謂之無愧辭。

宜乎鍾壽畀□,□何先露早世,時□彼蒼,仁者之惑,嗚呼哀哉!有子五人,曰縝、曰潔、曰系、曰綰、曰紓,免三年之喪,茹終身之痛,恭守儉薄,爰卜安兆,封樹將立,日月有時。

攀塗車而莫及,軫泉扃以罔極,恩盡苴枲,悲長霜露,是用甄述景行,式楊幽穸。

銘曰:

行備德充,反殲其躬。

哀子泣盡,良人室空。

辭殯還鄉,魂安孝終。

梧檟有折,慕思無窮。

貞元六年二月十九日書。

(石刻。

《八瓊室金石補正》六十六)

◎張延賞

《全唐文》四百三十二有傳。

◇請減官收俸料資西討奏

為政之本,必先命官。

舊制官員繁而且費,州縣殘破,職此之由。

臣在荊南劍南、當管州縣闕官同者,或數十年,吏部未嘗補授,但令一官假攝,公事亦理。

以此言之,官員可減,無可礙也。

今請減天下官員,收其祿俸,重募戰士,從玄佐收復河湟,軍用不匱乏矣。

(《冊府》四百三十九)

◎陸羽

《全唐文》四百三十三有傳。

◇顧渚山記

豫章王子尚訪曇濟道人千八公山,道人設茗,子尚味之云:「此甘露也,何言茶名也。」

(《吳興藝文補》)

◎韓滉

《全唐文》四百三十四有傳。

◇同中書門下加俸奏

准今年四月二十八日恩敕,加給京文武官九品已收正員官月俸。

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帶正官,敕內無額。

應檢校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並請同正官例,就一高處給。

(《唐會要》九十一)

◎崔造

《全唐文》四百三十四有傳。

◇進狀先本司奏

亡官失職、婚田雨競、追理財物等,併合先本司,本司不理,然後省司,省司不理,然後三司,三司不理,然後合報投匭進狀。

如進狀人未經三處理,及事非冤屈,輒妄來進狀者,不在進限。

如有急切須上聞,不在此限。

其妄進狀者,臣今後請並狀牒送本司及台府處理。

(《唐會要》五十五)

◎李季平

季平,隴西人。

◇唐故金紫光祿大夫試太子詹事兼晉州剌史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墓誌銘(並序)

山有發地崛起者,謂之靈岳;木有梢雲挺擢者,謂之長材。

然木之秀也,遇驚風或折;山之峻也,有朽壤則崩。

噫!以人事擬其倫,我李公近之矣。

公諱良金,隴西人也。

五代祖儉,佐高皇帝定都於雍,因居豳郊,子孫不遷,遂傳於新平矣。

皇祖素,寧州真寧宰;大父亨,絳州長祚府折衝;烈考宗,益州新繁令;或墨綬馳聲,或冠陳力,皆樹德積善,而鍾美於公。

公即新繁府君之次子也。

幼而銳敏,長而英奇,氣鬱風雲,心堅鐵石。

弱冠忽投筆太息,杖劍獨遊。

時朔方節度副使論公,遇公而置之幕下,□後出奇破敵,戡難計功,世年間累有遷拜。

日者受分符之寄於晉也,人樂其化,吏畏其威。

雖迫凶使,而身處唐郊;亦懷王命,而心馳魏闕。

間歲職營田之務於蒲也,規畫強理,巡閱耕耘,法立令行,人莫敢犯。

豈意訟因小吏,詞忤大臣,蒼黃之際,命歸不測,傷哉!以大歷三年七月十一日,奄終於河中府,春秋有七。

夫人滎十陽十鄭氏,芳蘭之姿,堅冰之十操十,中年不幸,先公而亡。

以廣德元年十一月十四日,返□於晉州官舍,享年卅有一。

旋以公即世之歲十一月廿六日,合葬於晉城東遍,龜筮葉從也。

嗣子季平,弱而在疚,哀不絕聲,長號終天,願言報德。

銘曰:

長材國楨,雅望人傑。

植十性十剛毅,守官忠烈。

(闕)心苦節。

汾晉作牧,吏畏人悅。

如何生涯,忽焉置(闕)秀木折。

繁霜凝兮芳蘭歇,千秋兮萬(闕)雙魂兮同十穴十。

(《績語堂碑錄》)

◎王延昌

《全唐文》四百三十五有傳。

◇大唐興唐寺淨善和尚塔銘

和尚姓張氏,法號淨善,京兆雲十陽十人也。

幼而神清,長益靈悟,誠請既深,緣十愛十自淨。

乃授經於惠雲,溯源窮委,十靡十弗徹貫。

以故業行高超,利益弘溥,知與不知,但蒙宣示,鹹得解脫朗悟,信大道之津梁也。

以乾元元年二月六日,告行於興唐寺。

門人惠信等,與俗侶白衣會葬,近千人焉。

以其年九月九日,起塔於畢原高岡。

式昭大道,庶慰永懷。

銘曰:

佛有妙法,使皆清淨。

世界罕聞,茫然莫正。

大哉我師,降厥慈悲。

開示寂樂,破其惑迷。

法相既圓,色空自離。

千萬大眾,歎泣而隨。

功成身去,自契自藏。

銘於塔石,與天同長。

(石刻。

《八瓊室金石祛偽》)

◎鮑防

《全唐文》四百三十七有傳。

◇停罷鹹十陽十縣令賈全奏

准廣德二年敕,中書門下及兩省官五品已上,尚書省四品以上,諸司正員三品已上官,諸王駙馬等周親己上親,及女婿外甥等,自今已後,不得任京兆府判司及畿縣令、兩京縣、丞、簿尉等者。

今鹹十陽十縣令賈全是臣親外甥,恐須停罷。

(《唐會要》六十九)

◎徐承嗣

《全唐文》四百三十八有傳。

◇日蝕退分請編史冊奏

歷數合蝕八分,今退蝕三分,計減強半。

准占,君盛明,則十陰十匿名而潛退。

請宣示朝廷,編諸史冊。

(《唐會要》四十二)

◎盧邁

《全唐文》四百三十八有傳。

◇京兆河南兩府不勾縣案奏

伏詳比部所勾諸州,不更勾諸縣。

唯京兆府、河南府,既勾府,並勾縣。

伏以縣司文案,既已申府,府縣並勾,事恐重煩。

京兆府、河南府請同諸州,不勾縣案。

(《唐會要》五十九)

◎徐浩

《全唐文》四百四十有傳。

◇謝賜書表

臣言:伏奉詔書,賜臣漢故南十陽十郡太守十鄧十恢素書一十五行。

奇跡遠至,臣孤見寡聞所未遇。

臣當臨仿,冀日進益,不任欣戴。

謹奉表以聞。

臣誠惶誠恐頓首死罪。

(《寶真齋法書贊》五)

◎於頎

《全唐文》四百四十三有傳。

◇別置推事文例奏

諸處推事不盡,須重勘覆,或有誣告等,每失程期,稽滯既多,冤濫難息。

諸司及諸館驛多以大理為閒司,文牒遞報,頗至稽滯失望。

今後各令別置文例,切約所由,稍涉稽遲,許本寺差官累路勘覆。

如所稽遲處分,州縣本判官請書下考,諸司使本推官奪一季俸料。

(《唐會要》六十六)

◇祀武成王議

處理經恢弘祀典,法施於人則祀之,故追尊仲尼為文宣王,貴德也;以勞定國則祀之,故追尊齊太公為武成王,崇有功也。

臣伏以文宣王禮樂刑政之紀,為君臣父子之節,措置皇極,化成十人文,齊日月之耿光,合天地之明德,其於禮物,宜其優崇。

而武成王翼康匡周,拯人靖亂,功表東海,道光一時,推為武宗,誠謂不朽。

請依李紓奏為之焉。

(《大唐郊祀錄》十)

◎盧杞

杞,字子良。

相德宗。

十陰十害矯譎,李懷光反,暴杞罪惡,帝始寤。

貶新州司馬,徙灃州別駕,死。

按與《全唐文》四百四十五盧杞別。

◇置監考使奏

《六典》云:「中書舍人、給事中充監中外考使。」

重其事也。

今者有知考使,無監考使,既闕相臨,難令詳揀,請依舊置監使。

(《唐會要》五十五)

◎黎干

《全唐文》四百四十六有傳。

◇李勉勾當京城諸街奏

京城諸街種植,大歷二年五月敕: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牆、接簷造捨等,先處分一切不許,並令毀拆,宜委李勉常加勾當。

如有犯者,科違敕罪,兼須重罰。

其種樹栽植,如聞並已滋茂,亦委李勉勾當處置,不得使有斫伐,致令死損,並諸橋道,亦須勾當。

(《唐會要》八十六)

◎董晉

《全唐文》四百四十六有傳。

◇昭德王皇后祔廟奏

伏惟古禮,合用今年七月卒哭,祔廟。

國朝故事,高祖六月而葬,睿宗十月而葬,並葬訖便卒哭,祔廟。

聖朝典故,伏請遵。

仍令所司於今月十八日已前擇卒哭位。

哭訖,以十八日祔廟。

制曰:可。

(《唐會要》卷三)

◇公主出嫁行冊禮奏

今月十日,新都長公主出嫁,行五禮。

准舊例,併合前一日於光順門行五禮。

今奉敕,其日早於光順門使行冊禮。

遂為故事。

(《唐會要》卷六)

◇冊公主典故奏

今月八日,正衙冊新都長公主。

准《開元禮》,其日皇帝御正衙,命使行冊禮,陳樂懸。

伏准貞元二年五月冊嘉誠公主,二年二月冊長林公主,皇帝並不御正殿,亦不設樂懸,遂為典故。

(《唐會要》卷六)

◎王紹

《全唐文》四百四十六有傳。

◇權設幕屋為獻懿二祖行廟奏

奉遷獻祖、懿祖神主,祔於德明、興聖廟,為修廟未成,今月十五日內,移獻祖主於德明、興聖廟中,一處安置。

九室數己定,請於德明、興聖廟東北量地之宜,權設幕屋為行廟,奉安神主。

侯新廟成,准禮遷神主入新廟,每至禘祫年,各於本室行享禮。

(《唐會要》卷十四)

◇陳設四室權安神主奏

請於德明、與對廟添造雨室,奉安神主。

今緣就舊廟增修,則德明、興聖廟殿南垣內,陳設四室,權安神主,庶為宜稱。

(同上)

◎王涯

《全唐文》四百四十八有傳。

◇均攤南鄭欠稅奏

興元府南鄭兩稅錢額素高,每年征科,例多懸欠。

今請於管內四州均攤,代納二千五百貫文:配蓬州七百五十貫,集州七百五十貫,通州五百貫,巴州五百貫。

(《唐會要》八十四)

◎桑叔文

叔文,貞元時左衛經府騎曹參軍。

◇唐故淮南節度討擊副使光祿大夫試殿中監兼泗州長史上柱國北平縣開國伯田府君墓誌銘(並序)

公諱侁,京兆府涇十陽十人也。

鐘鼎之族,被於前史。

高祖宏,皇光祿大夫靈、冀等州刺史;祖崇,朝散大夫恆王府司馬;父仁俊,朝議大夫朔州刺史;並公望驟歸,德映台閣,冰壺表節,水鏡居心。

公惟岳降神,妙年獨秀,才高捧日,詞美朝天,懷百勝之謀,有七擒之略。

故淮南節度使工部尚書穎川陳公特達見許,殊禮相遇,屈公入幕,補節度討擊副使。

累奏光祿大夫試殿中監兼泗州長史上柱國北平縣開國伯。

且楚有子玉,文公為之側席;漢有汲黯,當朝為之正色。

若非功高衛霍,名比關張,孰能有此榮貴。

方將匡贊台階,克隆元老,何期智士石折,賢人星殞,積善無征,奄然辭位。

貞元三年七月七日,告終於十江十都縣贊賢坊之私弟,春秋五十有一。

未得歸其枌榆,且欲卜其宅兆,即以其年八月四日,歸葬於十江十都縣山光寺南原之塋,禮也。

公孝德純深,風表牆仞,舒捲風雲之際,從容淮海之間,挺生不群,保此全德,一朝休息,平生已矣。

豪梁之上,無復魚台;仲蔚之園,空餘榛棘。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森然秀氣,郁爾嘉猷。

彎弧月滿,長劍星流。

肅肅轅門,稜稜霜氣。

日耀金戈,雲連鐵騎。

南十陽十菊散,西鄂芝沉。

摧十殘壯志,埋沒雄心。

琴覆弦寬,書埋簡落。

平陵松樹,穎川石槨。

曠野蕭條,悲風寂寞。

(石刻)

◎李說

說,官河東節度北都留守太原尹。

◇進甘露表

臣說言:臣所部太原府十十交十十城縣石壁山寺,今月二十二日夜,甘露降於寺內戒壇西及寺外柏林上,大枝小葉,無不周遍,凝泫垂滴,甘甜如蜜。

當寺臨壇大德僧慎微與僧惠廣等一十五人,鹹共觀嘗,覆問如狀。

貞元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顧氏《金石文字記》四)

◎裴同亮

同亮,京兆人。

進士。

◇唐故清河郡夫人張氏墓誌銘並序(京兆府進士裴同亮撰)

貞元十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夫人張氏奄終於長安縣懷德裡之私第。

夫人張氏。

府君賈秀曾孫,游擊利休之十愛十。

夫人宿承令族。

天與其惠。

柔儀雪映。

志行松十操十。

至於織紝饗餗。

奠祀之禮。

厚情周物。

絲竹通妙。

皆稟生知。

出為時則。

泊玉荓耀首。

至德全中。

求之美地。

嬪於張氏。

秦晉有匹。

鳳凰其儀。

鏡鸞無而雙影臨。

柏舟泛而中河嬪。

爾乃服其浣濯。

鼓其琴瑟。

內閒外恭。

安親惠下。

宿窕之容有節。

螽斯之慶大來。

黔婁之妻從夫。

孟軻之母訓子。

方俟同年也。

嗚呼。

積善無徵。

疾也有作。

山林倅色。

泉路何述。

夫人春秋六十有已。

貞元十六年葬於□□。

兒女四人孤幼。

雁行泣血。

白鳥祥至。

風樹不停。

神道昭感。

天之明察。

海珍撫視摧慟。

惜冥莫之早落。

興言異室。

嗟掛月之先沈。

哀悼痛傷骨肉。

持封石字。

永同天地之長。

海變桑田。

還識恭□墓誌銘。

堂堂府君。

後族之良。

灼灼夫人。

宗室之光。

匹若秦晉。

睦若潘十陽十。

琴瑟堷堷。

鳳凰鏘鏘。

宜爾偕老。

萬壽無疆。

如何昊穹。

今也則亡。

重泉幽壤。

無見日。

荒壟白楊坐蕭風瑟。

貞元十五年十一月十二日,夫人張氏奄終於長安縣懷德裡之私第。

夫人張氏,府君賈秀曾孫,游擊利休之十愛十。

夫人宿丞令族,天與其惠,柔儀雪映,志行松十操十。

至於織紝饗餗,奠祀之禮,厚情周物,絲竹通妙,皆稟生知,出為時則。

洎玉笄耀首,至德全成,求之美地,嬪於張氏。

秦晉有匹,鳳凰其儀,鏡鸞無而雙影臨,柏舟泛而中河媚。

爾乃服其浣濯,鼓其琴瑟,內閒外恭,安親惠下,宿窕之容有節,螽斯之慶大來,黔婁之妻從夫,孟軻之母訓子,方俟同年也。

嗚呼!積善無徵,疾也有作;山林倅色,泉路何迷。

夫人春秋六十有已,貞元十六年,葬於□□□。

兒女四人孤幼,雁行泣血,白鳥祥至,風樹不停,神道昭感,天之明察海珍,撫視摧慟。

惜冥莫之早落,興言異室;嗟桂月之先沈,哀悼痛傷。

骨肉持封石字,永同天地之長,海變桑田,還識恭墓誌銘:

堂堂府君,後族之良。

灼灼夫人,宗室之光。

匹若秦晉,睦若潘十陽十。

琴瑟堷堷,鳳凰鏘鏘。

宜爾偕老,萬壽無疆。

如何昊穹,今也則亡。

重泉幽壤無見日,荒壟白揚生蕭瑟。

(石刻。

《八瓊室金石補正》六十七)

◎史恆

恆,同元初州三水縣令。

◇大唐故扶風郡夫人馮氏墓誌銘(並序)

夫人門傳高族,鐘鼎承家,既笄之年,配於君子,即故通議大夫行內侍省內侍員外置同正員太原王公庭瑰之夫人也。

公則厲節立身,忠以奉主,出承王命,入侍禁闈,累秩成勞,頻遷祿位。

何期不壽,逝我良臣,以興元元年薨於私第。

夫人孀居苦節,備禮從家,婉順執心,三隨婦道,常依釋眾,齋戒有時,早悟空緣,修持真諦。

奈何積善無征,德昭禍及,昔掩空堂,梧桐半折;今歸厚夜,琴瑟兩亡。

嗚呼哀哉!又足悲也。

貞元八年歲集壬申九月廿八日,終於京大寧裡之私第,春秋五十有六。

即以其年冬十月廿七日,合祔於長安縣龍首原,送終禮也。

嗣子德進、次子德逸、次子德遜、晏等,孤女嫡於劉氏,並號絕擗地,毀骨傷神,痛割於心,昊天何極。

恐陵谷海變,托石銘云:

太原王公,厲節奉忠。

不圖早世,禍降先薨。

郡君夫人,四德能恭。

生之秦晉,死之十穴十同。

(石刻)

◎楊自政

自政,貞元初大理評事。

◇大唐南十陽十張公故太原郡太夫人王氏墓誌銘(並序)

夫人先裔之太原,曾祖文武不墜,才藝余美,十陰十跡邱園,父處泰之二女也。

夫人四德備身,內和外睦,敬上撫下,十愛十之六姻。

一念真如,修持眾行;三歸淨戒,滅即示生。

奈何積善無征,有染來疾,日月已累,厚夜長辭。

貞元八年二月廿九日,終於京長安縣義寧裡之私弟,春秋七十有五。

即以三月廿二日,葬於城西龍首原,禮也。

嗣子奉天定難功蔬雲麾將軍守左金吾衛大將軍兼試太常卿上柱國開國伯右神榮軍副將專知苑內都巡突,孤女笄於高氏,並號叫擗地,氣絕無聲。

以托斯文,刻之銘記。

詞曰:

張公之室,大原郡君。

名家遠族,非晉即秦。

前之與後,永閉雙春。

白揚悲風,傷之見人。

(《績語堂碑錄》)

◎田益

益,貞元中人。

◇唐故泗州長史試殿中監京兆田府君墓誌銘(並序)

府君諱侁,京兆涇十陽十人也。

曾祖宏,唐故光祿大夫驃騎大將軍、靈、冀等州刺史;祖崇,朝散大夫恆王府司馬;父仁俊,朝議大夫祥州刺史之次子也。

公豁達英才,氣雄志勇,少參戎武,累著勳業,至如攻必取,戰必勝,安危定難,只在談笑,則公之德歟!世不絕賢,尋拜泗州長史試殿中監,又歷諸府幕,權總職司,則翰墨不能縷載。

夫人清河冀氏,淮南節度押衙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子賓客景城郡王奕之長女也。

皆軒冕盛族,令德備聞,輔佐君子,實謂秦晉耳。

公久主強兵,屢清淮海,功高望重,日冀遷榮,所謂公祿及二千石,壽逾百歲。

奈何上天不仁,屈公以短歷,哀哉!貞元三年七月七日,寢疾歿於揚州十江十都縣贊賢坊之私第也,享年五十。

其時道路艱阻,未獲還鄉,權卜葬於揚州十江十都縣臨灣坊之原也。

積善無慶,夫人小因沉痼,於貞元十一年六月廿五日,又終是室。

嗚呼!漂然寄家,親故乖遠,數歲之內,淪謝相望。

夫人作腹不十孕,府又無別息,以侄孫益繼副其後。

益罄其餘產,奉舉大事,以其年八月廿七日,合祔於府君舊塋,禮也。

慮恐歲月遷邁,陵谷變移,所銘貞石,期於不朽。

辭曰:

功成業就兮身之雲亡,事不可問兮悠悠彼蒼,駿馬錦衣兮淪形滅影,寶劍金甲兮沉氣銷光。

孤墳峨峨兮倚雲臨水,新柏肅肅,滴露凝霜。

親友哭送兮從茲一別,永無返期兮泉路何長。

(石刻)

◎任要

要,官都督兗州諸軍事。

◇岱現觀題名

貞元十四年正月十一日,立春祭岳,遂登太平頂宿。

其年十二月廿一日立春,再來致祭,茶宴於茲。

(顧氏《金石文字記》六)

◎趙傳說

傳說,建中時人。

◇資十陽十縣法雨寺北巖釋迦牟尼佛龕頌(並序)

龕者,以文字之義,則合加於龍。

龍之德大矣哉,上古以之伏藏焉。

所謂石室也,後代勒之以佛像,傳寶跡於遠也。

□□窮於□劫,剛石偏於沙界,用包大空,□入群有,光明□□清淨龍飛,善救(缺四字)慈e然龕者,乃此居士,姓左名巖,字太素,其先出於齊國。

五代祖因□派流,今為資中人也。

爰宅我居,惟桑與梓,幼而貞敏,長而能賢,家室諧和,孝友恭儉,五十餘年,人莫知也。

故能靖回修十習十,體魄十精十凝,不□□□寶生□室戌仝(缺四字)膏所留處而俗化不規(缺四字)。

是片□奇匠舀靈岑錘未及(缺四字)作鏨不見鋒火即□焰□□□之□而□之賓貝□□於絕璧(缺四字)於峭,螺髻雲結額(缺五字)北峰比崇目將南十江十長注,現輪王之□好,觀諸虛空而此身(缺四字)世界而彼佛□來,徒以寒暑之不居,閱□窮之久代,以天地之長久,悲永劫之因緣。

乃為頌曰:

離靈峰兮亙□□,湛明鏡兮大龍□,□□賓□兮日月輝,若有人兮知四諦,觀佛十性十兮□□際,見光□兮千□□。

(《金石苑》二)

◎侯否

否,鈹德宗朝人。

◇大唐故昭武校尉守左驍衛將軍上柱國陳公墓版序文(並序)

公諱義,字興。

厥初以大舜之裔,侯於陳而氏焉。

敬仲己還,不常其所,今又為河東人也。

王父克同,列考福,皆讀叔夜《養生》之論,慕蔣詡斂跡之風,淳素自高,疏於榮祿。

公屬天寶季祀,羯十胡十千紀,激仁為勇,移孝作忠,徇定遠之從義,期征虜以效節。

頃之,官至左驍衛將軍,榮上柱國,累有功也。

尋入居環衛,載睦親朋,方趣無生以得真,先依有相而弘法,割田園之產,罄俸祿之資,齋筵列於皇州,僧徒畢至;香翰寫於玄籍,唐本無道。

允矣知身是幻,而況於財,不亦達乎!將福庶類,而況祖考,不亦仁乎!春秋七十有二,願終遘疾,永貞元年十月六日,卒於上都金城裡之私第。

於戲!嗣子叔寧,年齒尚幼,夫人河南北氏,風有淑德,嚴於壺範,公之善功,皆夫人佐成。

逮今茹荼飲泣,庀於喪事,以其年冬十二月二十有五日庚申,葬於長安縣龍首原,禮也。

銘曰:

尚忠好仁載經籍,公實兼之成懿績。

作善十精十魂當有適,順時松賈斯冪冪。

(石刻)

◎樊晃

晃,德宗朝潤州剌史,歷度支、兵部員外,湖十陽十人。

◇杜工部小集序

工部員外郎杜甫,字子美,膳部員外郎審言之孫。

至德初,拜左拾遺,直諫忤旨左轉。

薄游隴蜀,殆十年矣。

黃門侍郎嚴武總戎全蜀,君為幕賓,白首為郎,待之客禮。

屬契闊湮阨,東歸十江十陵,緣湘沅而不返,痛矣夫!文集六十卷,行於十江十漢之南。

常蓄東遊之志,竟不就。

屬時方用武,斯文將墜,故不為東人之所知。

十江十左詞人所傳誦者,皆君之戲題劇論耳,曾不知君有大雅之作,當今一人而已。

今采其遺文,凡二百九十篇,各以志類,分為六卷,且行於十江十左。

君有宗文、宗武,近知所在,漂寓十江十陵,冀求其正集,續當論次雲。

(《杜工部集》)

◎李藩

藩,字叔翰。

少沈靖,敏於學,杜亞守東都,表致府中。

張建封辟節度府官。

建封卒,詔追入,釋拜秘書郎。

擢吏部郎中,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出為華州刺史,未行,卒。

贈戶部尚書,謚貞簡。

◇趙郡李氏殤女墓石記

殤女李氏,趙郡高邑人也,小字孫二。

年十六,貞元十七年十一月廿二日遘疾,終於長安永寧裡之旅舍。

以十二月三日窆於萬年縣高平鄉西焦村之南原,從權禮也。

曾祖父諱畬,皇國子司業,贈太子賓客;祖諱承,皇正議大夫檢校工部尚書兼潭州剌史贈吏部尚書,謚曰懿子,歷淮西道、淮南道黜陟使、河中道、山南東道、湖南道節度觀察都防禦都十十團十十練等使;父藩,秘書省秘書郎。

殤即藩之第三女也。

念爾稟天之和,而聰明孝友,得禮之節,而恭敬廉讓,奉上順下,動無所違。

吾身苦病,爾之疾畏吾之知;吾家苦貧,爾之欲亦畏吾之知。

淳十性十感人,逮此增痛,痛奠及矣,哀如之何!唯俟於吉時,歸葬於故國,祔我先塋之松柏,從爾孝思而已矣。

銜涕書此,用安幽魂,魂而用知,鑒我誠意。

貞元十七年十二月三日,秘書省秘書郎李藩記。

(石刻)

◎宋並

並,興元中人。

◇魏博將校勒功銘

唐興元元年歲在甲子冬十有二月戊辰朔,賊臣李希烈據十江十漢之十陽十,跨淮汴之右,竊□神器,十陰十包禍謀,為蛇為豕,薦食郊□,難雜中夏,禍□□服。

帝命東□□□伐叛。

時永平鼓行而沖其前,昭義悉甲而倚其左,平盧張翼而角其右。

我尚書田公以北鄙多虞,專征楚□,乃遣節度押衙後率兵馬使□符恍為行營統軍,以十精十卒萬騎,仗律以躡其後。

以其月七日甲戌次於孟津,遂屯於大伾之下。

漢營□岸而月□,虜帳連山而星列,乃維舟為梁,截流□度。

數日之後,方□□濟,銳氣□集,雲合九天,雄俊傍□,霜肅萬里,□□元惡,恭行□□。

爰刊茲山,□□厥事。

(石刻)

◎楊暄

暄,貞元中宏農人。

按黃本驥謂即天寶宰相國忠猶子,非。

◇大唐故清河張夫人墓誌銘(並序)

夫人號威德,清河之族,積善承家。

祖考諱延昌,二女□不乏廿賢,園林隱跡。

夫人既笄之後,於閭氏。

婉順和睦,克柔母儀,淑慎於家,聲聞於裡。

況乎先覺,早悟色空,齋戒在心,持念閉目。

奈何善不增壽,命也。

自來染疾月旬,歲過不減,貞元八年二月廿日,終於京長安縣義寧裡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九。

即以其年五月十八日,擇兆吉辰,葬於長安城西龍首原之禮也。

嗣子庭萼,右龍武軍宿衛,忠孝之道,號絕過禮。

次子庭珍,右羽林軍宿衛,州節度使尚書張獻甫奏赴行營,遂忠於國。

孝不並行,報哀之情,昊天何極。

嗚呼痛哉!又足悲也。

一女四德,於白氏,半子之分,禮以恭仁。

攀慕痛深,將刻斯石。

其銘曰:

清河夫人,於閭氏。

二男一女,忠孝誰理。

(其一)

公之獨守,痛絕靈機。

四時定省,賴之半子。

(其二)

楚挽送終,染疾一問。

死生命也,念之何求。

(其三)

孤墳寂寂,松柏飂飂。

泉門永掩,萬古千秋。

(其四)(《古志石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文拾遺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