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拾遺》卷十二:貞,太宗子。始王漢,徙原,已乃封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文拾遺》卷十二

唐文拾遺

卷十二

◎越王貞

貞,太宗子。

始王漢,徙原,已乃封越。

善騎射,涉文史。

武後初,遷累太子太傅、豫州刺史。

中宗遷房陵,與韓王元嘉等圖反正。

兵敗,仰藥死。

開元四年,復爵,謚曰敬。

以從孫琳嗣。

◇隨大善知識信行禪師興教之碑(並序)

原夫真身設范,垂二字以標靈;應佛涅槃,顯六時以為固。

崛山利見,善摧之業斯遠;連河緝化,隨機之道斯異。

廢興之業亦殊,要者連肩雖復,堅住之上人,解慧之開士,廣演八藏九部之說,劇談二空三十性十之文,曷嘗辯於真偽之宗,詎能曉於是非之旨。

詵詵法侶,猶苦迷方;濟濟覺徒,安知最勝。

遂使魚目研綜珠篋之奇,區別金書之秘,標象運之時用,揚末法之幽鍵。

獨步一人,功侔十力,惟我大善知識信行禪師矣。

至乎氏胄之華,熏十習十之業,既昭著於前碣,於此可略而言焉。

仰惟禪師,識洞初幾,照逾機之科,對藥病之理,定邪正於波擾,決疑似於雷同,妙達幾先,利生同極,業契初依之躅,仁逾後際之用,酌金河之茂典,解沙界之深纏,起十受於心靈,遵三捨於身命。

惑障攸滅,控洌淨之遙源。

慧炬弗賞,既免簡擇之尤;善人不濫,良無枉罰之酷。

長蠲七損,永謐三災,開示之益允宏,對遣之慈彌廣。

用因收果,即從因以表真;以果攝因乃緣果而除妄。

□高慢之見,樹增上之地,自空靜名相之驚飆,升河岸於振峭,山彼逝魂,收名鬼錄,起茲朽骼,受氣人靈,諒釋門之指南,允緇服之共北者矣。

雖復孤擅決了之士,無窮智慧之賢,猶昧開導之規,尚乖勸誘之義。

遂使鍛冶之子,未十習十數息之因,浣濯豈不然歟!欽惟曩俊,親承聖范,猶致疏謬,十靡十葉深機。

矧乎今士,才傳遺說,有迷幽趣,實喪菁華。

蠢蠢四生,常淪苦海;茫茫萬匯,恆溺十愛十河。

殊塗同歸,有足悲矣。

斯乃前哲失之於既往,惟我禪師得之。

於韻於旋宮固守刻舷,棄神鋒於水府。

亦猶析薪求火,豈睹炎光之盛;畫瓶緘毒,莫飫甘露之津。

蛟喙之識罕周,牛便之劣滋甚。

握斯墜葉,不悟大力;恃此藕絲,矜乎小智者矣。

若乃三階演法,五位騰惡而成十性十,徇迷惑而為十習十,信惡之誠且篤,忘善之志亦深。

紊善惡而岡分,雜正邪而十靡十悟。

於是甄明種十性十之貫,式彰顛倒之違,雖則稟命愚癡,克邁辟支之軫;挺質莫智,俄□□御之乘。

若夫七處聚義,能力末藉於假人,等大地之廣持,類元天之遐覆。

導師諧願,代苦之德十靡十涯;正法甚深,善誘之仁多裕。

四諦無作,更膽自力之知;六住表規,益垂得度之紀。

信惡迷善之子,唯章與善之方,信善忘惡,術由祛惑而獲范,克紹聲聞之乘,能撥亂而致資因,生巨厥躬之東,廣敷無漏之慧,肇近諸身之事,遠該成彼之業。

觀色觀象,四部之教不同;學上學下,三寶之幾斯異。

佛法代法之攸聞,自驗自知之照理,諒如矇瞽之昧,即從忍受之安。

修上法而□挹,十習十善這業彌優,仰言之益日滋,隨悅之方月進,深符八式,蹈三義之宗。

好惡俱聞,憂喜不溺於心術;信直鹹綜,成就克卻於情田。

受剡剝而猶甘,希韞涅槃之趣;惠首目而罔吝,冀證菩提之緣。

懼誠施之難銷,褫翼衣而歸俗,襲重楊之存慎,珍而契冷之節既調十陽十(缺一白四十餘字)及毀正之侶繼踵,置於無閒,訾聖之徒接衽,赴於冥晦,祈法雨而滌釁,入淨土而投誠,求智之美以隆,歎法之深以舉。

樂嬉游於火宅,示懼一門之隘;恣沇泳於苦海,匪憚五欲之災。

因馭牛以宣慈,說窮子而啟諭。

守節迦葉,辭請食於檀主;護名釋允,拒匹儷於國王。

且夫穢觀己成,嫌惡未受,不引其賊,如擠其抗,惟好所用自歸,惟善所願躬納,猶虛天而比廣,若厚地而契大,煩惱之藏莫窺,空智之幾難睹。

亦有戒壞而見存,或有見全而戒毀,能發誠而懺咎,遂房間而悔愆。

二伐之報可求,三乘之果何遠,夢羅剎而能警,臨將歿而敦念。

故婆門誹謗,思良津而免尤;闡提善根,資後因而延福。

觀相之心既切,系念之志必深。

蠲五逆於幽狴,解四禁於冥籍。

原乎蒼生處俗,受格異規;黔黎居代,殖十操十殊軌。

負才之了,實多矜己之長;好譏之流,則惟睹物之短。

既懵身之長少,便賣人之短多,學上益以彌豐,存下好而良鮮;遵別之情無極,業溥之道未宏,十靡十疚懷而利他,乃留想而裨己,十習十氣飄而匪定,稟命雜而弗醇。

暨乎詮聖之理可征,驗果之由斯照。

則有偏居信善,兼包信惡。

自他之善,寧敢專收;自他之惡,安能孤亮。

正可以舉善而攝善,知惡而統惡焉。

假使少能回己以同人,廢人以從己,亦未能頓祛三業,長驅八正,然可惡善之內,則利俱學之優,既遠之中,因爾總施其能,都泯其蹤,物我鹹緝之務乃宏,是以冰室由之遂寒,石峰以之增峻。

三春戒序,青要之律克調;九秋御節,白藏之氣攸美。

遇善詣十性十,葉勝緣而自臧;逢惡為情,蘊凶德而成否。

固可廣存並學,甄明別機,粗迷二階之宗,式標其趣矣。

次有利根邪見,常緘顛倒之想,敏質僻懷,恆苞迷謬之態。

雖復久承戒珠之義,夙奉禪鏡之明,猶□毀於波若,尚□尊沓於種智。

肆其輕誚,則背誕於三寶;縱其妄識,則委體於六魔。

墜泥黎而未央,陷河鼻而無盡,徒勤誤學,虛事錯遵。

七十五由,斷見之非仍起;九十一劫,喑餒之苦未瘳。

易前探於本根,當後歸於正遍。

又有因無始之界,自有識之心,罕聆法寶,嘗淪俗化,或恃長以綰短,或見短以綜長。

或十習十上好之多,或學下好之少,惟別溥之偏駁,混善惡之十十交十十馳,植角之喻茲興,被鬣之譏斯發。

洎乎睹佛開教,聞法貽矩,眄身之善遂多,視彼之惡攸眾。

但能廢人同己,未克省躬就物,志希極上之業,情昏最下之規。

(《績語堂碑錄》)

案:此碑藎從剪本過錄,原跋謂通篇文理有不能句讀者,疑當是裝池時為劣工剪棄。

◎紀王慎

慎,太宗子。

韋妃生。

始王申,後徙紀。

武後時改氏虺,謫巴州。

◇外姻不為婚奏

堂姨母十之姑姨,及堂姑姨父母十之姑姨,父母十之姑舅姊妹婿,姊妹堂外甥,雖並外姻無服,請不為婚。

(《唐會要》八十三)

◎襄王重茂

重茂,中宗子。

初封十溫十王。

韋後弒中宗,矯詔立為皇太子。

即帝位,改元唐隆。

睿宗即位,廢為十溫十王。

明年,徙封襄。

開元二年,薨。

追冊為皇帝。

◇太平公主依舊置府敕

公主置府,近有敕總停,惟太平公主有崇保社稷功,其鎮國太平公主府即宜依舊。

(《唐會要》卷六)

◇行鄉飲酒禮敕

鄉飲酒禮之廢,為日已久,宜令諸州每年遵行鄉飲酒禮。

(《唐會要》二十六)

◎雍王守禮

守禮,章懷太子賢子,高宗孫。

嗣封雍王。

唐隆元年追封豳王。

薨年七十,贈太尉。

◇贈太子廟隸太常奏

敕賜臣父廟號陟岡,乞隸太常寺,仍請安國相王書額。

(《冊府元龜》)

◎褒信王璆

璆,許王素節子,主宗孫。

初封澤王,降郢國公,官宗正少卿,進封褒信王。

天形容詞初為宗正卿。

◇皇妹服制奏

皇妹及女,准禮出嫁後,各降本親一等,今後並降為第二等。

臣以為執禮破親,有虧常典,宜請一切依服屬等第為定,不在降服限。

仍望永為常式。

(《唐會要》六十五)

◇嗣澤王潤

潤,澤王上金之曾孫,光祿卿潓之子。

官恩王府司馬。

◇大唐故奉義郎行京兆府涇十陽十縣主簿王府君墓誌銘(並序)

公諱支,字文秀,琅耶臨沂人也。

曾祖同皎,駙馬都尉琅耶文烈公,贈太子少保,尚定安長公主。

祖繇,駙馬都尉琅耶懿公,贈太子太傅,尚永穆長公主。

父訓,累授光祿卿,娶嗣紀王纖誠之季女。

公聰明生知,忠孝天與,出身從仕,為眾所知,不以得失繼懷,不以喜怒形色,謙以自牧,寬以養閒,足可永保盛名,克終天壽。

公自弘文館明經、虢州弘農尉,次任揚州十江十十陽十主簿。

考秩尋滿,蹉跎十江十鄉,累佐諸使,勤勞藉著,名績時稱。

以去年入調長安,天官以書判取人,授公京兆府涇十陽十主簿。

今春季月,遂赴所任,宿疾不瘳,漸嬰羸瘵,千驤萬療,神道何依。

以其年八月九日,終於萬年縣興寧裡永穆觀之北院,享年五十七。

嗚呼!淮水不絕,君家自昌,豈鄙藥餌不靈,與物爭謝,故知修短有定,古亦無替。

夫人則秘書監贈楊州大都督嗣澤王潓長女,潤之姊也,居家守禮,出事恭儀,淑順不虧,天生自得。

公任弘農日,染疾不起,權殯於縣界。

長子貞素泣血號天,柴毀過禮,終身之痛,唯茲是憂,遂策杖於弘農,扶護棺櫬,將及合□。

公有子二人,次曰貞鎰。

女一人,猶未及笄,出我家也。

後娶楊氏,有子三人,女二人。

楊氏與貞鎰尚家維楊,嗟之道路遐遠,報不及期,以其年閏十月七日,卜擇於萬年縣汌鄉先塋之側也。

貞素以東海尚變,陵谷恐平,啟潤紀之,庶乎不朽。

潤以天倫之痛,內兄之哀,托石敘情,備於歲月,慚無刀翰,有愧於文,握管慟傷,銜悲述作。

銘曰:

天不藏寶,必降賢良。

公貞有度,雅淑無量。

將永保於閨祿,何忽變為代傷。

嗚呼!郊原寂寂,松柏蒼蒼。

嗟白日之晝短,痛泉台之夜長。

(石刻)

◎崔善為

善為,武德中尚書左丞。

(《唐書》有傳)

◇糾謐丁憂起復奏

欲求忠臣,必於孝子。

比為時多金革,頗遵墨之義,

丁憂之土,例從起復,無識之輩,不復戚容。

如不糾劾,恐傷風俗。

(《唐會要》三十八)

◎薛收

《全唐文》一百三十三有傳。

◇驃騎將軍王懷文碑銘(並序)

蓋聞惟生為貴,輕之者類於鴻十毛十;非義不居,取之者同於熊掌。

當仁處命,不其難乎?故俶儻不羈之才,英奇傑立之士,遑遑重志業,落落建功名,心貫金石之中,氣逸煙霞之上。

雖則山淪海覆,霧卷塵飛,償節捐軀,蹈之由己,斯為美矣,豈徒然哉!若乃寥廓干齡,仰楊萬代,獨顯非常之效,以終國士之恩,高烈振於遐年,義聲聞於當代,則驃騎王君見之矣。

君證懷文,字思忠,太原祁人。

其先姬氏,周室之胤。

水府山宗之秀,載挺環奇;瓊林桂菀之華,夙承休祉。

騰芳上葉,流慶後昆,故能異人郁起,雄圖間出。

祖魏常山郡主簿、博野丞,寓量沈深,養名蓄德;父膺,齊儀同臨朔鎮將,風格凝峻,居仁蹈禮;並藏器於身,蘊材傲俗。

君騰十精十玉守,稟十性十金方,少負不資之質,長嬰斥弛之累。

局步通衢,戢翼中野,矯跡嘉遁,佇運觀時。

暨炎歷將終,皇猷爽德,生靈版蕩,剪為寇亂,九縣區分,四郊多壘。

君懷袂激憤,十抽十戈抗節,既濯鱗羽,思遇風雲。

是時四柱方傾,共工之難尚梗;五星不聚,漢祖之業未隆。

空懷耿介之心,猶阻奔□之路。

劉武周兆天猾夏,薦食晉十陽十;宋金剛剽邑屠城,挺惡汾浦。

乃以君為偽上柱國行軍總管,非其好也。

君久悟焚巢,恆思擇木;終觀投石,未安累十卵十。

行危苟免,言遜俟機。

太尉秦王建旆東轅,元戎北指,出九天之外,引百勝之師,星驅雷駭,克平大憝。

既乃鳥合為群,俱同殺翮;獸聚之內,鹹遇剪十毛十。

而一面開羅,三驅致禮,捨鉤焚櫬,特降優隆,光被十寵十榮,式加殊命。

乃受驃騎將軍,則大唐武德三年也。

王充負釁青丘,流氛紫極,屬南巢放桀之始,西伯事殷之初,窺覦非冀,妄千大寶。

聖上敏茲黎首,情軫納隍,救彼淪胥,思同濡足。

吾王奉遵廟算,受□徂征,蘊金匱玉鈐之謨,運沙城石陣之略,鑿門盡閫,指定舊都。

君乃陪預戎麾,俱參列將,自屯師洛水,結壘邙山,丑類逋誅,屢犯旌旆。

君鷹鶚楊視,展效獻功,未極千里之塗,翻垂六鳥之翅。

鍾儀去楚,不捨南冠;華元入鄭,未通文馬。

王充置之左右,情加推信,仍授偽官,兼優封爵。

君乃詭同背誕,密運忠規,潛圖去暴,庶恢茂績。

方欲梟除元惡,讚我大猷,越以四年二月,王充悉其步騎,出至城西。

吾王憑軾觀兵,與其相遇,旗鼓雖布,鋒鏑未十十交十十。

君乃獨斷神謀,先騰壯烈,十抽十戈電擊,挺劍風掣,決機兩陣之間,申威萬人之上。

一發則貫其左股,再申而析其右肱,凶魁僵仆,應時顛趾,奔鯨赴十穴十,桀犬如林。

以無因之跡,駭不序之地,莫不眩目驚視,廢手頓足。

雄夫為之亡胄,猛士於焉累氣,流光奪景,浮雲變色。

喋血數步之中,躍刃重圍之下,以寡制眾,援阻路窮,十十交十十鈹莫御,結纓終斃。

於是聲嘉玉冕,悼感瓊枝,四國嗟傷,三軍淒愴。

司儀奉命,致禮輀轅,□賻所加,特超恆典。

功書天府,復降王人,詔贈某官,謚曰某公,禮也。

君質茂松筠,心標鐵石,慷慨有丈夫之十操十,磊落懷烈士之風。

運偶物艱,時鐘德喪。

闊節高度,不以細行自拘;爽氣通才,方持雄略為重。

屬兵車九合,齊楚之地未寧;天下三分,商周之道初革。

君乃屈跡抑憤,與俗沈浮,違亂去惡,歸身大造。

既荷生育之賜,方酬山嶽之恩,契闊無虧,造次斯在。

發忠顯效,殉主捐軀,登太行以未危,怙焦原而不懼,故能抗逋藪之敵怨,致天誅於巨猾。

雖則荊卿奏曲,空進燕圖;豫讓吞聲,唯驚趙駟。

翳桑之倒戟懷惠,輔氏之結草酬恩,比事信紙功,固不同年而語矣。

吾王重義敦本,情深嘉尚,永言遺節,有遺前修。

以為紀績銓名,彝章之盛范;鏤鍾鐫鼎,邦家之宏訓。

乃命勒茲元石,式建豐碑,樹美無窮,垂芳不朽。

方見去飛幽隴,飄飄與生氣俱浮;吹動孤松,肅肅與餘風共遠。

其詞曰:

於穆顯宗,肇分姬姓。

休緒舄奕,靈源鼎盛。

鶴舞周儲,鳧飛葉令。

流福□響,傳芳遼□。

木禿喬林,波騰巨壑。

英奇奕載,傑人間作。

是曰□材,茲稱勇略。

稟質俶儻,游心寥廓。

珠囊掩曜,玉弩騰暉。

霧擁元闕,虹貫紫微。

一人喪道,兆庶無依。

逝莫以騁,翔而未飛。

皇運膺期,帝圖惟始。

野有龍戰,人同蝟起。

望阻昌期,跡淪干紀。

處異信國,居非仁裡。

十奸十魁放命,肆逆汾十陽十。

椎轂台鉉,授律文昌。

威宣取亂,績著侮亡。

氛祲既滅,遺黎以康。

雷作既解,風行斯渙。

承茲渥澤,去彼危亂。

躍鱗清波,厲羽霄漢。

乃優十寵十秩,方隆榮觀。

十奸十萌縱慝,狼戾為群。

嵩邙地阻,伊洛川分。

五策命將,六郡興軍。

言從戎政,冀展鴻勳。

桓桓征夫,蠢蠢窮寇。

舉斧未殄,吞舟猶漏。

墮伏無虞,前茅爽候。

翻逢絓木,乃同夾ㄕ。

違邦十靡十貳,苦節思負。

志除封豕,庶剪長鯨。

神機奮發,奇略允成。

惟義是蹈,茲軀以輕。

烈氣外楊,雄規內□。

拔棘超距,橫矛再事。

渠魁既接,孽十十黨十十鹹暨。

劍及王僚,濞加吳邊。

人稱韓相,地曰樓蘭。

捐生怨府,建效鋒端。

論功彼易,語跡今難。

致命所欲,垂名不刊。

森森壯節,凜凜風度。

易水方寒,邙山永暮。

月照泉戶,煙浮松路。

唯余俠骨,傳芳竹素。

(《文館詞林》四百五十二)

◎齊士員

士員,恆州行唐十人。

貞觀中,官右監門中郎將延陵縣開國子。

◇太武皇帝太穆皇后供養石像之碑

若夫妙覺誕因,歷幾綿劫,麈磨大地,籌斬灌叢,草木與□璧同華,日月與邱陵等觀,皆有生滅之起,無分帝王之果。

太武皇帝早感樞星,晚逢電十影,開基餚右,則天啟聖,升霞而去閭闔,橋山而葬衣冠。

太穆皇后德並乾坤,明同日月,不終十善,早棄六宮,同寢獻陵,永辭長樂,高陵與靈岳等峻,夜台共渭水俱深。

陵廟近,松楊悲,笳管息,人禽思。

上國延陵縣開國子齊士員,宿殖善根,家傳妙勝,早悟正覺,共敬育王。

義旗同盟,即沾佐命,心如白水,節等秋霜,悟大品而識大乘,辯大悲而歸大智,聚沙為塔,累壁成台。

妻捨生資,夫施象馬,求妙絕之工,開秘密之藏,初雕玉石,開發金光,為彌像一區二衛菩薩,太武皇帝太穆皇后二聖供養。

萬劫崇善,梵響長聞。

香煙不絕,金山寶崛,狐菟不棲,淳潭深海,蛙蠅不宿,無二之十性十,即是法十性十,心無生滅,即是涅般,塵滿由旬,衣拂大石,塵消石盡,福報斯隆只闍之山,重逢湧十出,無量壽國,宛在目前。

其銘曰:

帝應紫震,後歸真淨。

祚與天連,業同主聖。

臣悟二空,為修八正。

萬善修緝,十力雕瑩。

無去無來,湛然常定。

永安天闕,長歸法十性十。

右監門中郎將、右勳衛郎將、檢校左右領府郎將、長樂宮大監定州剌史、上柱國延陵縣開國子齊士員;曾祖常,魏平南將軍,豫州汝南郡太守;祖恩,齊尚食典御;父羨,隋荊州記室參軍;兄傲,隨廬州司兵參軍;妻呂氏,延陵郡君;世子小師,右翊衛;息世武,文德皇后挽郎;息世文、世才、世貴,孫神感、神法、神雨,世文已下並幼,未登仕。

長女潘水府果毅和宜妻,女十娘十兒。

然士員早承華緒,先人余福,開皇之歲,宿衛宮闈,尋配兵曹,以為品子,久滯武庫,未騁文房。

大業末年,乾綱落紐,幸逢開闢,運屬周旋,立佐命之元勳,成割地之鴻業。

義旗之始,即授正議大夫左一軍領。

帷幄之中,決勝千里;陣場之上,身敵萬人。

爵賞既隆,領禁天闕,每承機要三十餘年。

太武皇帝壽極升霞,即奉敕於獻陵供奉,死生不離,仍於陵後千步,賜以塋域。

既盡君臣之禮,冀申忠孝之誠,建功業於前,存正念於後,立頌報德,勒石紀恩,庶使萬古千秋,湛然不朽。

(《非見齋碑錄》)

◇獻陵造像碑

貞觀十三年歲次已亥正月乙巳朔一日,右監門中郎將延陵子齊士員,恆州行唐十人也。

王保府折衝都尉趙伽、頻十陽十府田阿女、懷信府果毅都尉獨孤范、天齊府斛律環、長豐府王仁感、頻十陽十府關文瓚、左右監門校尉三原縣令檢校陵署令崔璧玉、署丞裴珉、內省禦侮尉郭元宗、陵寢二所宿衛人、呂村、任村、王村、劉村、朱村、唐祿村、房村、袁呂村、謝村宿老等,但士員奉詔,賜以終身供奉陵寢,許生死不離宮闕,縱令灰骨喪軀,無能報國。

今分割宦祿之資,為太武皇帝、太穆皇后敬造石佛殿一所,並造彌陀像二菩薩師子香爐座,四面為宮內存亡寫《金剛般若觀世音經》各一部,及一切經目。

昔前漢數終□運,長安絕跡三年,後隨歷季之期,天下分崩累載,軍兵萁斂而給,黎庶析骸而食,皆悲杼柚之空,鹹結傾匡之恨。

金符去其王室,玉帛出自私門,四國是遑,三川若沸。

太上皇膺天順命,伐罪弔民,發義晉十陽十,除凶京輔,八荒懷服,萬國朝宗,率土來蘇,群生再造。

荷斯極□,建此神功,托聖德於渡橫流,仰慈悲而登彼岸,設使高山銷隙,大谷陵移,冀等日月而長懸,同天地之永固。

此報聖上之恩,冀存萬代,但恐無識之徒,輒有輕毀,後若有人敲打佛像、破滅經字者,願當當來世,恆墮三塗地獄,世世不復人身,常值災窮之報。

(同上)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文拾遺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