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上編 卷一·補劑-溫中:天地不外一陰一陽一五行以為健順。人身不外水火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本草求真》上編 卷一·補劑-溫中

本草求真

上編 卷一·補劑-溫中

人身一小天地耳。

天地不外一陰一陽一五行以為健順。

人身不外水火氣血以為長養。

蓋人稟賦無偏。

則水以附火。

火以生水。

水火既足。

則氣血得資。

而無虧缺不平之憾矣。

惟其稟有不同。

賦有各異。

則或水衰而致血有所虧。

火衰而致氣有所歉。

故必假以培補。

俾偏者不偏。

而氣血水火。

自爾安養而無病矣。

第其病有淺深。

症有輕重。

則於補劑之中。

又當分其氣味以求。

庶於臨症免惑。

如補之有宜於先天真火者。

其藥必燥必裂。

是為補火之味。

補有宜於先天真水者。

其藥必滋必潤。

是為滋水之味。

補有宜於水火之中而不敢用偏勝之味者。

其藥必一溫一必潤。

是為一溫一腎之味。

補有宜於氣血之中而不敢用一偏之藥者。

其藥必甘必一溫一。

是為之味。

補有宜於氣血之中而不敢用過補之藥者。

其藥必平必淡。

是為平補之味。

合是諸補以分。

則於補劑之義。

已得其概。

又何必過為分別雲。

又按萬物惟一溫一則生。

故補以一溫一為正也。

萬物以土為母。

甘屬土。

故補又以甘為貴也。

土虧則物無所載。

故補脾氣之缺陷。

無有過於白朮。

補肝氣之虛損。

無有過於雞肉。

補肺氣之痿弱。

無有過於參耆。

補心血之缺欠。

無有過於當歸。

是皆得味之甘。

而不失其補味之正也。

其次補脾之味。

則有如牛肉大棗飴糖蜂蜜龍眼荔枝鯽魚。

皆屬甘一溫一。

氣雖較與白朮稍純。

然蜂蜜飴糖則兼補肺而潤燥。

龍眼則兼補心以安神。

荔枝則兼補營以益血。

惟有牛肉則能補脾以固中。

大棗則能補脾以助胃。

鯽魚則能補土以制水也。

且繡嘗即補脾以思。

其土之卑監而不平者。

不得不藉白朮以為培補。

若使土干而燥。

能無滋而潤乎?是有宜於山藥人一乳一黃一精一豬肉之屬是也。

土濕而凝。

能無燥而爽乎?是有宜於白蔻砂仁之屬是也。

土潤而滑。

能無澀而固乎?是有宜於蓮子芡實肉蔻之屬是也。

土郁而結。

能無疏而醒乎。

是有宜於木香甘松藿香菖蒲一胡一荽大蒜之屬是也。

土浸而傾。

能無滲而利乎。

是有宜於茯苓扁豆山藥鯽魚之屬是也。

土郁而蒸。

能無清而利乎?是有宜於薏苡仁木瓜白蘚皮蚯蚓紫貝皂白二礬商陸郁李之屬是也。

土寒而凍。

能無一溫一而散乎?是有宜於乾薑附子之屬是也。

土敦而阜。

能無通而洩乎。

是有宜於硝黃枳實之屬是也。

土崩而解。

能無升而舉乎?是有宜於參耆甘草之屬是也。

凡此皆屬補脾之味。

然終不若甘一溫一補脾之為正耳。

人參

(山草)補肺氣以生一陰一

人參(專入肺。

兼入脾)。

一性一稟中和。

不寒不燥。

形狀似人。

氣冠群草。

能回肺中元氣於垂絕之鄉。

(馮楚瞻曰。

人參能回一陽一氣於垂絕。

卻虛邪於俄頃。

李時珍曰。

人參年深。

浸漸長成者。

根如人形。

有神。

故謂之人參神草。

參字從浸。

亦浸漸之義。

參即浸字。

從世因字文繁。

遂以參星字代。

從簡便爾。

繡按其說亦是。

) 第世畏乎其參者。

每以參為助火助氣。

凡遇傷寒發一熱。

及勞役內傷發一熱等症。

(發一熱內傷外感皆有。

惟察脈見浮數有力為外熱。

沉大有力為內熱。

脈而沉細有力為實。

脈而浮大無力為虛。

熱而脈盛為傷熱為實。

熱而脈浮為傷暑為虛。

熱而能言有力者為實。

熱而懶言無力者為虛。

熱而口乾酷飲冷水者屬實。

熱而口乾微飲湯者屬虛。

熱而久按益熱。

是裡熱徹表為實。

熱而久按不熱。

是裡一陽一浮表為虛。

熱而火烙。

時常不減。

頭足身一體一樣為實。

熱而乍作乍止。

頭熱不烙。

足冷為虛。

熱而無汗。

二便閉塞為實。

熱而有汗。

二便通調為虛。

熱而見有裡症為裡熱。

熱而見有表症為表熱。

熱而時當秋冬。

收斂閉藏多實。

熱而時當春夏。

升發浮散多虛。

)畏之不啻鳩毒。

以為內既發一熱。

復以助火助熱之藥入而投之。

不更使熱益甚乎。

詎知參以補虛。

非以填實。

其在外感。

正氣堅強。

參與耆術附桂同投。

誠為助火彌熾。

若使元氣素虛。

邪匿不出。

正宜用參相佐。

如古參蘇飲、敗毒散、小柴一胡一湯、白虎加人參湯、石膏竹葉湯、黃龍湯。

皆用人參納入。

領邪外出。

(喻嘉言曰。

傷寒宜用人參。

其辨不可不明。

蓋人受外感之邪。

必先汗以驅之。

惟元氣壯者。

外邪始乘藥勢以出。

若素弱之人。

藥雖外行。

氣從中餒。

輕者半出不出。

重者反隨元氣縮入。

發一熱無休矣。

所以體虛之人。

必用人參三五七分入表藥中。

少助元氣以為驅邪之主。

使邪氣得藥。

一湧而出。

全非補養衰弱之意也。

)矧有並非外感。

止因勞役發一熱。

而可置參而不用乎?夫參之所以能益人者。

以其力能補虛耳。

果其虛而短氣。

虛而洩瀉。

虛而驚恐。

虛而倦怠。

虛而自汗。

虛而眩暈。

虛而飽悶食滯等症。

固當用參填補。

即使虛而嗽血。

虛而淋閉。

虛而下血失血。

與夫虛而喘滿煩燥口渴便結等症。

又何可不以虛治而不用以參乎?

況書有雲。

參同升麻則可以瀉肺火。

同茯苓則可以瀉腎火。

同麥冬則可以生脈。

同黃耆甘草則可以退熱。

(出元素)是參更為瀉火之劑。

則參曷為不用。

惟在虛實二字。

早於平昔分辨明確。

則用自不見誤耳。

(治病要著。

)潔古謂其喘嗽不用。

以其痰實氣壅之故。

若使腎虛氣短喘促。

豈能禁而不用乎?仲景謂其肺寒而嗽勿用。

以其寒束熱邪。

壅滯在肺之故。

若使自汗惡寒而嗽。

豈能禁而不用乎?東垣謂其久病鬱熱在肺勿用。

以其火鬱於內不宜用補之故。

若使肺虛火旺。

氣短汗出。

豈能禁而不用乎?丹溪謂其諸痛不宜驟用。

以其邪氣方銳不可用補之故。

若使裡虛吐利。

及久病胃弱。

與虛痛喜按之類。

豈可禁而不用乎?節齋謂其一陰一虛火旺吐血勿用。

以其血虛火亢之故。

若使自汗氣短。

肢寒脈虛。

豈可禁而不用乎?夫虛實二字。

最宜相較。

(言聞曰。

凡人面白面黃面青黧悴者。

皆脾肺腎氣不足。

可用也。

面赤面黑者氣壯神強。

不可用也。

脈之浮而芤濡虛大遲緩無力。

沉而遲澀弱細結代無力者。

皆虛而不足。

可用也。

若弦長緊實滑數有力者。

皆火郁內實。

不可用也。

)果其氣衰火熄。

則參雖同附桂。

可投。

如其火旺氣促。

則參即同知柏。

切忌。

至於一陰一氣稍虛。

一陽一氣更弱。

一陰一不受火熏蒸者。

則可用參為君。

一陰一氣稍衰。

一陽一氣更弱。

而火稍見其盛者。

則可用參為佐。

蓋一陽一有生一陰一之功。

一陰一無益一陽一之理。

參雖號為補一陽一助氣。

而亦可以滋一陰一生血耳。

是以古人補血用四物。

而必兼參同用者。

義實基此。

(杲曰。

古人血脫者益氣。

蓋血不自生。

須得生一陽一氣之藥乃生。

一陽一生則一陰一長。

血乃旺也。

若單用補血藥。

血無由而生矣。

素問言無一陽一則一陰一無以生。

無一陰一則一陽一無以化。

故補氣須用人參。

血虛者亦須用之。

)非若黃耆一性一稟純一陽一。

一陰一氣絕少。

而於火盛血燥不宜。

沙參甘淡一性一寒。

功專瀉肺。

而補絕少。

玄參苦鹹寒滑。

色黑入腎。

止治腎經無根之火攻於咽喉。

不能於氣有益。

葳蕤甘平。

雖能補中益氣。

而質潤味淡。

止能潤肺止嗽。

兼治風濕。

仍非肺分氣藥耳。

故書載參益土生金。

明目開心。

益智添一精一助神定驚止悸。

(正氣得補。

邪火自退。

)解渴除煩。

(氣補則火不浮。

而煩自除。

氣補則津上升。

而渴自止。

)通經生脈。

(氣補則血隨氣以行。

而脈自至。

)破積消痰。

(氣運則食自化。

而積可破。

氣旺則水可利。

而痰自消。

)發一熱自汗。

(氣補而一陽一得固。

)多夢紛紜。

(氣補而神克聚。

)嘔噦反胃。

虛咳喘促。

(氣補而肺與胃克安。

)久病滑洩。

(氣補而清得上升。

)淋瀝脹滿。

(氣補而濁得下降。

)中暑中風。

(氣補而邪得外解。

)一切氣虛血損之症。

(氣補而血得內固。

)皆所必用。

至雲參畏靈脂。

而亦有參同用以治月閉。

是畏而不畏也。

參惡皂莢。

而亦有參同用以名一交一泰丸。

是惡而不惡也。

參反藜蘆。

而亦有參同用以取湧越。

是蓋借此以激其怒。

雖反而不反也。

然非深於醫者。

不能以知其奧耳。

(出言聞氏)但參本一溫一。

積一溫一亦能成熱。

故一陰一虛火亢咳嗽喘逆者為切忌焉。

參以黃潤緊實似人者佳。

上一黨一雖為參產道地。

然民久置不採。

(時珍曰。

上一黨一今潞州也。

民以人參為地方害。

不復採取。

今所用者。

皆是遼參。

)今有所云一黨一參者。

皆是假物。

(時珍曰。

偽者皆以沙參薺 桔梗。

采根造作亂之。

沙參體虛無心而味淡。

薺 體虛無心。

桔梗體堅有心而味苦。

人參體實而味甘。

微帶苦。

)其次百濟所出。

力薄上一黨一。

又其次高麗遼東所出。

力薄百濟。

用皆忌鐵。

久留經年。

須用淋過灶灰曬乾。

及或炒米同參納入瓷器收藏。

參須一性一主下洩。

與紫菀當歸之尾破血意義相同。

滑脫則忌。

參蘆功主上湧。

氣虛火炎亦忌。

但體虛痰壅。

用之可代瓜蒂。

山西太行新出一黨一參。

其一性一止能清肺。

並無補益。

與於久經封禁真正之一黨一參。

絕不相同。

另有義詳一黨一參論內。

所當並考參觀。

(山草)補肺氣實腠理

黃 (專入肺。

兼入脾)。

味甘一性一溫一。

質輕皮黃肉白。

故能入肺補氣。

入表實衛。

為補氣諸藥之最。

是以有耆之稱。

且著其功曰。

生用則能固表。

無汗能發。

有汗能收。

是明指其表實則邪可逐。

故見無汗能發。

表固則氣不外洩。

故見有汗能止耳。

又著其功曰。

熟則生血生肌。

排膿內托。

是蓋指其氣足。

則血與肉皆生。

毒化膿成。

而為瘡瘍聖藥矣。

至於痘瘡不起。

一陽一虛無熱。

(機曰。

保元湯用黃 。

原出東垣治慢驚土衰火旺之法。

今借此加減治痘。

以其內固營血。

外護衛氣。

滋助一陰一陽一。

作為膿水。

其症雖異。

其理則同。

故去白芍加生薑。

改名曰保元湯。

炙黃 三錢。

人參二錢。

炙甘草一錢。

生薑一片。

水煎服之。

)書言於耆最宜。

皆是取其質輕達表。

功專實衛。

色黃入脾。

色白入肺。

而能升氣於表。

又言力能補腎。

以治崩帶淋濁。

是蓋取其補中升氣。

則腎受蔭。

而崩帶淋濁自止。

然與人參比較。

則參氣味甘平。

一陽一兼有一陰一。

耆則秉一性一純一陽一。

而一陰一氣絕少。

蓋一宜於中虛。

而洩瀉痞滿倦怠可除。

一更宜於表虛。

而自汗亡一陽一潰瘍不起可治。

且一宜於水虧而氣不得宣發。

一更宜於火衰而氣不得上達之為異耳。

黃 書言一性一畏防風。

其功益大。

蓋謂能以助耆達表。

相畏而更相依。

是以如斯。

若使一陽一盛一陰一虛。

上焦熱甚。

下焦虛寒。

肝氣不和。

肺脈洪大者。

則並戒其勿用矣。

出山西黎城。

大而肥一潤箭直良。

瘦小色黑堅一硬不軟者。

服之令人胸滿。

(震亨曰。

宜服三拗湯以瀉。

)茯苓為使。

惡龜甲白蘚皮。

反藜蘆。

畏五靈脂防風。

血虛肺燥。

捶扁蜜炙。

發表生用。

氣虛肺寒。

酒炒。

腎虛氣薄。

鹽湯蒸潤。

切片用。

當歸

(芳草)

當歸(專入心)。

辛甘一溫一潤。

諸書載為入心生血上品。

緣脈為血府。

諸脈皆屬於心。

心無血養。

則脈不通。

血無氣附。

則血滯而不行。

當歸氣味辛甘。

既不慮其過散。

復不慮其過緩。

得其之潤。

一陰一中之一陽一。

故能通心而血生。

號為血中氣藥。

故凡一切血症一陰一虛。

一陽一無所附。

而見血枯血燥血閉血脫等症。

則當用此主治。

按當歸頭則止血上行。

身則養血中守。

尾則破血下流。

全則活血不走。

(出東垣)古方合白芍芎 地黃同用。

名為四物湯總劑。

蓋謂得芎以為長養生發之機。

地黃以為滋補化源之自。

白芍以為救一陰一斂一陽一之本。

則血始能以生。

(張景岳曰。

治血之劑。

古人多以四物為主。

然亦有宜與不宜者。

蓋補血行血。

無如當歸。

但當歸之一性一動而滑。

凡因火動血者忌之。

因火而嗽。

因濕而滑者。

皆忌之。

行血散血。

無如川芎。

然川芎之一性一升而散。

凡火帶血上者忌之。

氣虛多汗。

火不歸元者。

皆忌之。

生血涼血。

無如生地。

斂血清血。

無如芍葯。

然二物皆涼。

凡一陽一虛者非宜也。

脾弱者非宜也。

脈弱身涼。

多嘔便溏者。

皆非宜也。

故凡用四物以治血者。

不可不察。

)若血虛而氣不固。

則當佐以人參黃。

血熱佐以條芩梔連。

血積佐以大黃牽牛。

與夫營虛而表不解。

則當佐以柴葛麻桂。

衛熱而表不斂。

則當佐以大黃。

隨其病之所向。

以為出入加減。

要使血滯能通。

血虛能補。

血枯能潤。

血亂能撫。

俾血與氣附。

氣與血固。

而不致散亂而無所歸耳。

書命其名曰歸。

即是此意。

是以氣逆而見咳逆上氣者。

則當用此以和血。

血和而氣則降矣。

寒郁而見瘧痢腰腹頭痛者。

則當用此以散寒。

寒散而血則和矣。

血虛而見風 無汗者。

則當用此以養血。

血養而風則散矣。

他如瘡瘍癰疽而見痛苦異常。

肌肉失養而見皮膚不潤。

並衝脈為病而見氣逆裡急。

帶脈為病而見腹痛腰如坐水。

(衝脈起於腎下。

出於氣街。

俠臍上行至胸中。

上 顙。

滲諸一陽一。

灌諸一精一。

下行入足。

灌諸絡。

為十二經脈之海。

主血。

帶脈橫圍於腰。

如束帶。

總約諸脈。

)亦何莫不因血虛。

氣無所附之意。

得此則排膿痛止。

癰消毒去。

膚澤皮潤。

而無枯槁不榮之患矣。

然此味辛則散。

氣虛火盛者切忌。

味甘則壅。

脾胃虛寒者則忌。

體潤一性一滑。

大腸洩瀉者則忌。

不可不熟晰而明辨耳。

至書既言當歸入心。

而又曰入肝入脾。

無非因其血補。

而肝與脾皆有統藏之意。

(脾統血。

肝藏血。

)秦產(秦州汶州所出。

)頭圓尾多。

色紫氣香肥一潤。

名馬尾當歸。

其一性一力柔善補。

川產尾粗堅枯。

名 頭當歸。

其一性一力剛善攻。

只宜發散。

收貯曬乾。

乘熱紙封甕內。

宜用酒洗。

畏菖蒲海藻生薑。

惡濕面。

白朮

(山草)補脾氣燥脾濕

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

(《內經》)白朮味苦而甘。

既能燥濕實脾。

復能緩脾生津。

(濕燥則脾實。

脾緩則津生。

)且其一性一最一溫一。

服則能以健食消谷。

為脾臟補氣第一要藥也。

(五臟各有一陰一陽一。

白朮專補脾一陽一。

故曰補氣。

)書言無汗能發。

有汗能收。

通溺止洩。

消痰治腫。

止熱化癖。

安胎(胎氣繫於脾。

脾虛則蒂無所附。

故易落。

)止嘔。

(聲物俱有為嘔。

有物無聲為吐。

東垣雲。

生薑半夏。

皆可以治表實氣壅。

若虛嘔谷氣不行。

當以參術補胃。

推揚谷氣而已。

)功效甚多。

總因脾濕則汗不止。

脾健則汗易發。

凡水濕諸邪。

一靡一不因其脾健而自除。

吐瀉及胎不安。

(胃之上口為賁門。

水谷於此而入。

胃之下口為幽門。

水谷之滓穢自此而入小腸。

又自小腸下一十六曲。

水谷始下小腸下口闌門。

水谷自此泌別。

凡穢為濁。

入於大腸。

水之清。

入於胱膀。

如水谷不分。

清濁不別。

則皆入於大腸而成。

李士材雲。

脾士強者。

自能勝濕。

無濕則不一洩。

濕多成於五洩。

若土虛不能制濕。

則風寒與熱。

皆得干而為病。

)亦一靡一不因其脾健而悉平矣。

故同枳實則能治痞。

同黃芩則能安胎。

同澤瀉則能利水。

同乾薑桂心。

則能消飲祛癖。

同地黃為丸。

則能以治血瀉萎黃。

同半夏丁香薑汁。

則可以治小兒久瀉。

同牡蠣石斛麥麩。

則可以治脾虛盜汗。

然血燥無濕。

腎間動氣築築。

燥渴便閉者忌服。

謂其燥腎閉氣。

則其氣益築。

(劉涓子雲。

癰疽忌白朮。

以其燥腎而閉氣。

故反生膿作痛也。

凡髒皆屬一陰一。

世人但知白朮能健脾。

寧知脾虛而無濕邪者!用之反燥脾家津一液。

是損脾一陰一也。

何補之有?此最易誤。

故特表而出之。

)又寒濕過甚。

水滿中宮者亦忌。

謂其水氣未決。

苦不勝水。

甘徒滋壅。

必待腎一陽一培補。

水氣漸消。

腎氣安位。

術始可投。

(猶洪水沖堤。

必待水退。

方可培土御水。

)此又不得不稍變換於中也。

(凡土虧水泛。

必俟水勢稍退。

方進理中等藥。

)蓋補脾之藥不一。

白朮專補脾一陽一。

(仲淳曰。

白朮稟純一陽一之土氣。

除邪之功勝。

而益一陰一之效虧。

故病屬一陰一虛。

血少一精一不足。

內熱骨蒸。

口乾唇燥。

咳嗽吐痰。

吐血鼻衄齒衄。

便秘滯下者。

法鹹忌之。

)生則較熟一性一更鮮補不滯膩。

能治風寒濕痺。

及散腰臍間血。

並衝脈為病逆氣裡急之功。

非若山藥止補脾臟之一陰一。

甘草止緩脾中之氣。

而不散於上下。

俾血可生。

燥症全無。

蒼朮氣味過烈。

散多於補。

人參一味沖和。

燥氣悉化。

補脾而更補肺。

所當分別而異視者也。

出浙一江一於潛地者為於潛術。

最佳。

米泔浸。

(借谷氣和脾。

)壁土拌炒。

(借土氣助脾。

)入清燥藥。

蜜水炒。

(借潤制燥。

)入滋一陰一藥。

人一乳一拌用。

(借一乳一入血制燥。

)入清脹藥。

麩皮拌炒用。

(借麩入中。

龍眼

(夷果)補心脾氣血

龍眼(專入心脾)。

氣味甘一溫一。

多有似於大棗。

但此甘味更重。

潤氣尤多。

於補氣之中(一溫一則補氣。

)又更存有補血之力。

(潤則補血。

)故書載能益脾長智。

(脾益則智長。

)養心保血。

(血保則心養。

)為心脾要藥。

是以心思勞傷而見健忘怔忡驚悸。

暨腸風下血。

(便血症不一端。

然大要血清而色鮮。

另作一派。

濺出遠射。

四散如篩。

其腹不痛。

是為腸風無疑。

便血而見腹痛。

則為熱毒下注。

不痛則為濕毒下注。

痛而喜手謹按。

則為寒毒下注。

並血而見鮮紅為熱。

瘀淡為寒。

瘀晦為積。

鮮紫為燥為結。

血如雞肝爛肉絞痛為蠱。

與夫症見面色痿黃。

大便不實。

聲短氣息。

噁心嘔吐。

六脈沉遲浮大無力為虛。

神氣不爽。

脈數能食。

腸紅下洩。

腹痛便秘為實。

而究不越氣失所統。

一陰一不隨一陽一。

而血自不歸附耳。

)俱可用此為治。

蓋血雖屬心生。

而亦賴脾以統。

思慮而氣既耗。

則非甘者不能以補。

思慮而神更損。

則非潤者不能以濟。

龍眼甘潤兼有。

既能補脾固氣。

復能保血不耗。

則神氣自爾長養。

而無驚悸健忘之病矣!按古歸脾湯有用龍眼肉以治心脾傷損。

義實基此。

非若大棗力專補脾。

氣味雖甘。

其一性一稍燥。

而無甘潤和柔。

以至於極之妙也。

至書有言久服令人輕身不老。

百邪俱辟。

止是神智長養之謂。

蠱毒可除。

三蟲可殺。

止是氣血充足而蠱不食之謂。

但此味甘體潤。

凡中滿氣壅。

腸滑洩利。

為大忌耳。

桂產者佳。

粵東者一性一熱。

不堪入藥。

大棗

(五果)補脾胃中氣血

大棗(專入脾胃)。

味甘氣一溫一。

色赤肉潤。

為補脾胃要藥。

經曰。

裡不足者。

以甘補之。

形不足者。

一溫一之以氣。

大棗甘能補中。

一溫一能益氣。

脾胃既補。

則十二經脈自通。

九竅利。

(九竅。

口耳鼻目前後二一陰一。

)四肢和也。

正氣足則神自安。

故凡心腹邪氣心下懸急者。

得此則調。

得補則氣力強。

腸胃清。

身中不足及病見腸 者。

用此則安。

甘能解毒。

故於百藥中。

得甘則協。

且於補藥中風寒發散。

內用為嚮導。

則能於脾助其升發之氣。

(仲景治奔豚。

用大棗滋土以平腎。

治水飲脅痛。

用十棗益土以勝水。

)不似白朮一性一燥不潤。

專於脾氣則補。

山藥一性一平不燥。

專於脾一陰一有益之為異耳。

但多食損齒。

(齒屬腎。

土燥克水。

)及氣實中滿切忌。

(甘令中滿。

大建中湯減餳棗。

與甘草同例。

)北產肥一潤者良。

金華南棗亦佳。

殺烏附。

忌蔥魚同食。

荔枝

(夷果)入脾助氣,入肝益血養營

荔枝(專入肝脾)。

味甘而酸。

氣一溫一。

故能入脾助氣。

(甘入脾。

)入肝益血養營。

(酸入肝。

然於血虛火衰則宜。

若使病非虛弱。

及素火盛服之。

反致助火發一熱。

而有衄血齒痛之病矣。

(李時珍曰。

荔枝氣味純一陽一。

其一性一畏熱。

鮮者食多。

即齦腫口痛或衄血也。

病齒 及火病患忌之。

開寶本草言其一性一平。

蘇氏卻謂多食無傷。

皆謬說也。

按物類相感志雲。

食荔枝多則醉。

以殼浸水飲之即解。

此即食物不消還以本物消之之意。

)至核味甘氣一溫一。

專入肝腎。

散滯辟寒。

雙核形似一睪一丸。

尤治 疝一卵一腫。

以其形類相似有感而通之義也。

(治疝氣如斗。

用荔枝炒黑與茴香青皮各炒為末。

用酒送下。

)痘瘡不起。

用殼煎湯以服。

蓋取殼一性一溫一補內托之意。

然要皆屬一性一燥。

用當酌症所宜。

非若龍眼一性一主一溫一和而資益甚多也!出建產者良。

飴糖

(造釀)一溫一脾潤肺

飴糖(專入脾肺)。

氣味甘一溫一。

據書言能補脾潤肺。

化痰止嗽。

並仲景建中湯用此以為補中緩脾。

蓋以米麥本屬脾胃之谷。

而飴糖即屬穀麥所造。

凡脾虛而肺不潤者。

用此氣味甘緩以補脾氣之不足。

(成無己曰。

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

膠飴之甘。

以緩之也。

)兼因甘潤以制肺燥之有餘。

是以脾虛而痰不化。

固可用此以除痰。

脾虛而嗽不止。

固可用此以除嗽。

即中虛而邪不解。

亦得用此以發表。

中虛而煩渴時見。

亦得用此以除煩止渴。

(寒食大麥一升。

水七升。

煎五升。

入赤餳二合。

渴即飲之。

)他如草烏毒中。

其一性一橫烈。

固可用此以為甘緩。

芒刺誤吞。

痛楚異常。

更可用此以為柔軟。

然糖經煉成。

濕而且熱。

其在氣虛痰盛。

中虛火發。

固可用此濕除。

若使中滿氣逆。

實火實痰。

非惟治痰。

且更動痰。

非惟治火。

且更生火。

(震亨曰。

飴糖屬土而成於火。

火發濕中之熱。

寇氏謂其動風。

言未而遺本矣!)至於小兒多食。

尤易損齒生蟲。

(蟲喜甘。

齒屬腎。

土補而水克。

)不可不慎。

牽白者不入藥用。

雞肉

(原禽)補肝火,動肝風

雞肉(專入肝)。

補虛。

載之本經。

不為不是。

然雞屬巽而動風。

(巽生風。

)外應乎木。

內通乎肝。

得一陽一氣之最早。

故先寅而鳴。

(宗 曰。

雞鳴於五更。

日至巽位。

感動其氣然也。

)鳴必鼓翅。

火動風生之象。

(時珍曰。

《禮記》雲。

天產作一陽一。

地產作一陰一。

雞一卵一生而地產。

羽不能飛。

雖為一陽一精一。

實屬風木。

是一陽一中之一陰一也。

故能生熱動風。

風火相扇。

乃成中風。

)風火易動而易散。

人之一陽一事不力者不宜食雞。

是以昔人有利婦人不利男子之說。

而東南之人肝氣易動。

則生火生痰。

病邪得之。

為有助也。

故一陰一虛火盛者不宜食雞。

食則風火益助矣。

脾胃虛弱者不宜食雞。

食則肝邪益甚。

而脾益敗矣。

味者不察。

既犯一陰一虛火動脾虛不食兩症。

又不撙節口腹。

反執補虛之說。

殊為可惜。

至於婦人小產胎動。

尤不宜食。

(食則並。

氣益動而血益損。

脾益虛而胎益墮。

)惟有烏骨雞。

別是一種。

獨得水木之一精一。

一性一專走肝腎血分。

補血益一陰一。

為補虛除癆祛熱生津止渴。

及下痢噤口帶下崩中要藥。

(時珍曰。

烏色屬水。

一牝一象屬一陰一。

故烏雌所治皆血分之病。

各從其類也。

)如古方有用烏骨雞丸以治婦人百病。

(取其補虛益一陰一。

)鬼擊卒死用熱血以塗心下即蘇。

(肘後用烏雞冠血。

瀝口中令咽。

仍破此雞拓心下。

冷乃棄之道邊妙。

)雞冠位處至高。

一精一華所聚。

凡年久雄雞色赤。

尤為一陽一氣充盛。

故可刺血以治中惡驚悸。

(一陰一不勝一陽一。

)及或中風口眼 斜。

用血塗其頰上即正。

(鹹能走血透肌。

故主之。

)雞血和酒調服。

可以使痘即發。

對口毒瘡。

可用血塗即散。

(風勢善行。

以毒攻毒。

)中蜈蚣毒舌脹退場門。

可用冠血浸舌並咽即消。

(取其物一性一之有畏惡而得制伏。

)其效甚眾。

至於雄雞肝味甘微苦而一溫一。

何書載治一陰一痿不起。

(千金方用雞肝三具。

並菟絲子一斤為末。

雀一卵一和丸。

如小豆大。

每服五六十丸。

酒下。

)及小兒疳積。

眼目不明。

並肝經實熱虛熱。

(實熱。

用雄雞軟肝。

並一胡一黃連白芙蓉花肉一豆蔻為末。

化服。

虛熱。

用雞肝同明雄黃桑白皮雞內金為末。

酒蒸去藥食。

)皆以取其肝以入肝。

氣類相感之意。

雞屎白一性一寒不一溫一。

用之以治鼓一脹。

(普濟方雲。

治鼓一脹旦食不能暮食。

由脾虛不能制水。

水反勝土。

水谷不運。

氣不宣流。

故令中滿。

其脈沉實而滑。

宜雞矢醴主之。

何大英雲。

諸腹脹一大。

皆屬於熱。

一精一氣不得滲入膀一胱。

別走於腑。

溢於皮裡膜外。

故成脹滿。

小一便短澀。

雞矢一性一寒。

利小一便。

誠萬金不傳之寶也。

用臘月干雞矢白半斤。

袋盛。

以酒醅一鬥。

漬七日。

一溫一服三杯。

日三。

或為末服二錢亦可。

)石一淋(古今驗錄。

用雞矢白日中半干。

炒香為末。

以酸漿飲服方寸匙。

日二次。

當下石出。

)瘢痕(外台以豬脂三升。

飼烏雞一隻。

三日取矢。

同白芷當歸各一兩煎十沸。

去渣。

入鷹矢白半兩調敷。

)風痺(千金方用臘月烏雞矢一升。

炒黃為末。

絹袋盛漬三升酒中。

頻頻一溫一服令醉。

)亦以取其消導利濕。

清熱除風之義。

惟雞子一性一稟生化最初之氣。

兼清濁而為體。

味甘氣寒。

一性一專除熱療火。

為風熱癇 及傷寒少一陰一咽痛必用之藥。

一卵一清微寒。

一性一專治熱解毒。

為目痛赤痛煩滿咳逆。

小兒下洩。

婦人難產胞衣不出。

癰疽敷腫必用之藥。

一卵一黃微一溫一。

一性一專利產安胎。

但多食則滯。

(鼎曰。

勿多食。

令人腹中有聲。

動風氣。

和蔥蒜食之氣短。

同韭子食成風痛。

共鱉肉食損人。

共獺肉食成遁一屍一。

同兔肉食成洩痢。

妊婦以雞子鯉魚同食令兒生瘡。

同糯米食令兒生蟲。

)他如一卵一殼研末。

磨障除翳。

及或敷下疳瘡。

蓋以取其蛻脫之義。

傷寒勞復用此熬令黃黑為末。

熱湯調服。

亦以取其風一性一發散之意。

肫內黃皮。

一性一專清谷除熱。

止煩通溺。

並一卵一中白皮。

能散久咳結氣。

皆以取其一性一氣上行下入之妙。

然要雞中具有一溫一性一。

則能動火助風。

具有寒一性一。

則能清熱利濕。

具有平一性一。

則能益一陰一秘一陽一。

用雞而在於肝。

則可通肝以治疳。

用雞而在於肫於屎。

則可入腑以消食。

用雞而在於抱出皮殼。

則可入目以磨翳。

而仍不越乎巽木風動以為之主。

故能直入厥一陰一而不岐耳。

凡血虛筋攣及一陰一虛火起骨蒸。

服此大忌。

諸雞惟烏骨烏肉白一毛一最良。

牛肉

(畜)補脾固中

牛肉(專入脾)。

本屬土。

若屬黃牛。

色猶得正。

治能補土固中。

(土居中。

)益氣止渴。

(氣益。

則津生渴止。

)功與黃 無異。

故三瘧久病。

日服黃牛湯。

能令日漸輕強而無腫脹之病。

其效可知。

即丹溪倒倉法。

治停痰積血。

膠聚於腸胃迴腸曲折之處。

發為癱瘓癆瘵蠱脹膈噎。

非丸散所能及者。

用此因瀉為補。

借補為瀉。

踵其曲折。

如洪水泛漲。

陳朽順流而下。

沉 悉去。

大有再造之功。

中年後行一二次。

亦卻疾養壽之一助。

(朱震亨倒倉論曰。

腸胃為積穀之室。

故謂之倉。

倒者推陳以致新也。

胃屬土。

受物而不能自運。

七情五味有傷中宮。

停痰積血。

互相糾纏。

發為癱瘓。

為癆瘵。

為蠱脹。

成形成質。

為窠為臼。

以生百病。

而中宮愆和。

自非丸散所能去也。

此方出自西域異人。

其法用黃肥牡牛肉二十斤。

長流水煮成糜。

去滓。

濾取液。

再熬成琥珀色。

取之。

每飲一鐘。

隨飲至數十鐘。

寒月一溫一飲。

病在上則令吐。

在下則令利。

在中則令吐而利。

在人活變。

吐利後渴。

即服其小一便一二碗。

亦可蕩滌余垢。

睡二日。

乃食淡粥。

養半月。

即一精一神強健。

沉 悉去也。

須斷房一事半年牛肉五年而安。

)此為補中之劑。

非若汗吐下藥能以傷人。

亦奇方也。

但病非腸胃者不得遽行是法。

牛有黃牛水牛之分。

故黃牛一性一溫一。

而水牛一性一平。

白水牛可治反胃吐食。

腸結不通。

牛一乳一味甘微寒。

亦治脾胃枯槁。

噎膈反胃。

(噎膈形類甚多。

然大要皆屬一精一枯澤竭。

氣逆上攻所致。

故食不能入喉入膈而自下也。

且人臟腑虧損。

津竭氣逆。

渾身痰窒。

用以辛香燥膈劫痰。

未嘗不快。

然旋劫旋生。

旋燥旋阻。

痰愈且盛。

津一液見枯。

清道厭會。

無不阻塞。

雖水與飲類可以入喉不逆。

而堅一硬食物。

每至厭會即返。

曰噎。

至膈阻絕吐出。

曰膈。

況腎主五液二便。

與膀一胱一表一里。

腎水既槁。

一陽一火偏勝。

煎熬津一液。

三一陽一熱結。

前後閉塞。

口既不通。

必反於上。

直犯清道。

上衝吸門咽喉。

所食多噎不下。

故經有言三一陽一結謂之膈。

朱震亨曰。

反胃噎膈。

大便燥結。

宜牛一乳一羊一乳一。

時時咽之。

兼服四物湯為上策。

不可服人一乳一。

人一乳一有五味之毒。

七情之火也。

)牛肉病獨肝黑身白頭者。

切忌。

同豬肉食。

則生寸白蟲。

鯽魚

(魚)補土製水消腫

鯽魚(專入脾胃大腸)。

氣味甘一溫一。

諸魚一性一多屬火。

惟鯽魚則一性一屬土。

土能制水。

故書載有和胃實腸行水之功。

凡腸風下血。

膈氣吐食。

俱可用此投治。

且一性一與濃樸反。

樸則洩氣。

鯽則益氣也。

至於生搗。

可塗痰核一乳一癰堅腫。

以豬油煎灰服。

可治腸癰。

合赤小豆煮汁食。

則消水腫。

炙油則治婦人一陰一瘡。

同白礬燒研。

則治腸痢血痢。

入綠礬,泥固 。

則治反胃吐食。

與一胡一蒜煨。

則治膈氣痞滿。

皆以借其制水之意。

但 不可去鱗。

以鱗有止血之功也。

烏背者味美。

忌麥冬芥菜沙糖豬肝。

(一卵一生)蜂白蜜和胃潤肺通結赤蜜 一性一涼降火 蜂房清熱軟堅散結解腸胃毒

蜜(專入脾肺。

兼入腸胃。

)本花木一精一英。

春生露氣噓得釀而成。

生則一性一涼清發。

熟則一性一溫一補中。

為至純至粹之味。

凡人五臟不足。

燥結不解。

營衛不調。

三焦失職。

心腹急痛。

肌肉瘡瘍。

咳嗽熱痢。

眼目眩花。

形色枯槁。

無不借其潤色以投。

如仲景治一陽一明燥結大便不解。

用蜜煎導。

(乘熱納入谷道。

)取其能通結燥而不傷脾胃也。

滋補藥俱用白蜜為丸。

取其和胃潤肺也。

至於赤蜜食之使人心煩。

以其味酸者。

故惟降火藥用之。

白蜜雖補脾肺。

然一性一涼質潤。

若脾氣不實。

腎氣虛滑。

及濕一熱痰滯。

胸痞不寬者。

鹹須忌之。

白如膏者良。

(李時珍曰。

凡試蜜以燒紅火箸插一入。

提出起氣是真。

起煙是偽。

)用銀石器。

每蜜一斤。

入水四兩。

桑火慢熬。

掠去浮沫。

至滴水成珠用。

忌蔥鮮萵苣同食。

蜂房味苦鹹辛。

氣平有毒。

為清熱軟堅散結要藥。

是以驚癇蠱毒。

癰疽瘰 。

痔痢風毒等症。

得此則除。

(時珍曰。

蜂露房一陽一明藥也。

外科齒科及他病用之者。

亦皆取其以毒攻毒。

殺蟲之功耳!)以其辛能散結。

苦能洩熱。

鹹能軟堅。

且取其氣類相從。

以毒攻毒之義也。

有同亂髮蛇皮三物合燒灰酒服。

治惡瘡附骨癰根在臟腑。

歷節腫出疔腫惡脈諸毒者。

又以煎水漱齒止風蟲疼痛。

洗一乳一癰蜂疔惡瘡者。

皆以取其攻毒散邪殺蟲之意。

並得一陰一露之寒及蛻脫之義耳。

但癰疽潰後禁用。

去外粗皮。

酒淨炒用。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本草求真
凡例上編上編 卷一·補劑-溫中上編 卷一·補劑-平補上編 卷一·補劑-補火上編 卷一·補劑-滋水上編 卷一·補劑-溫腎上編 卷二·收澀-溫澀上編 卷二·收澀-寒澀上編 卷二·收澀-收斂上編 卷二·收澀-鎮虛上編 卷三·散劑-散寒上編 卷三·散劑-驅風上編 卷三·散劑-散濕上編 卷三·散劑-散熱上編 卷三·散劑-吐散上編 卷三·散劑-溫散上編 卷三·散劑-平散上編 卷四·瀉劑-滲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水上編 卷四·瀉劑-降痰上編 卷四·瀉劑-瀉熱上編 卷四·瀉劑-瀉火上編 卷四·瀉劑-下氣上編 卷四·瀉劑-平瀉上編 卷五·血劑-溫血上編 卷五·血劑-涼血上編 卷五·血劑-下血上編 卷六·雜劑-殺蟲上編 卷六·雜劑-發毒上編 卷六·雜劑-解毒上編 卷六·雜劑-毒物上編 卷七·食物-簡介上編 卷七·食物-面上編 卷七·食物-稻米上編 卷七·食物-稷上編 卷七·食物-粟米上編 卷七·食物-黑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黃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蠶豆上編 卷七·食物-白豆上編 卷七·食物-豌豆上編 卷七·食物-豇豆上編 卷七·食物-豆腐上編 卷七·食物-豆醬上編 卷七·食物-芹菜上編 卷七·食物-胡蘿蔔上編 卷七·食物-芥菜上編 卷七·食物-茼蒿上編 卷七·食物-蕹菜上編 卷七·食物-油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菘菜上編 卷七·食物-莧菜上編 卷七·食物-菠上編 卷七·食物-苦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苣上編 卷七·食物-萵苣上編 卷七·食物-菜上編 卷七·食物-匏瓠上編 卷七·食物-南瓜上編 卷七·食物-茄子上編 卷七·食物-胡瓜上編 卷七·食物-苦瓜上編 卷七·食物-越瓜上編 卷七·食物-甜瓜上編 卷七·食物-絲瓜上編 卷七·食物-冬瓜上編 卷七·食物-醬瓜上編 卷七·食物-芋子上編 卷七·食物-諸筍上編 卷七·食物-李上編 卷七·食物-青桃上編 卷七·食物-青梅上編 卷七·食物-楊梅上編 卷七·食物-栗上編 卷七·食物-橄欖上編 卷七·食物-枇杷上編 卷七·食物-花生上編 卷七·食物-烏芋上編 卷七·食物-橘穰上編 卷七·食物-菱角上編 卷七·食物-香蕈上編 卷七·食物-木耳上編 卷七·食物-蘑菇上編 卷七·食物-雉上編 卷七·食物-雁上編 卷七·食物-鵝上編 卷七·食物-鳧上編 卷七·食物-鷓鴣上編 卷七·食物-竹雞上編 卷七·食物-斑鳩上編 卷七·食物-貓上編 卷七·食物-鰣魚上編 卷七·食物-鰱魚上編 卷七·食物-魚上編 卷七·食物-鯇魚上編 卷七·食物-鰷魚上編 卷七·食物-鱖魚上編 卷七·食物-白魚上編 卷七·食物-青魚上編 卷七·食物-鯊魚上編 卷七·食物-紙魚上編 卷七·食物-石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鰍魚上編 卷七·食物-鮫魚上編 卷七·食物-烏賊魚上編 卷七·食物-鱔魚上編 卷七·食物-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鰻鱺魚上編 卷七·食物-海上編 卷七·食物-蟶上編 卷七·食物-蛙上編 卷七·食物-鱉肉下編 卷八·主治上-臟腑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六淫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風下編 卷九·主治下-暑下編 卷九·主治下-濕下編 卷九·主治下-燥下編 卷九·主治下-火下編 卷九·主治下-熱下編 卷九·主治下-痰下編 卷九·主治下-氣下編 卷九·主治下-血下編 卷九·主治下-積下編 卷九·主治下-痛下編 卷九·主治下-消渴下編 卷十·總義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