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卷四·瀉劑-瀉熱
內經帝曰。
人傷於寒而傳為熱。
何也。
岐伯曰。
寒氣外凝內郁之理。
腠理堅致。
玄府閉密。
則氣不宣通。
濕氣內結。
中外相薄。
寒盛熱生。
觀此則知熱之由作。
悉皆外邪內入而熱。
是即本身元一陽一為邪所遏。
一步一步而不得洩。
故爾變而為熱耳。
然不乘勢以除。
則熱更有進而相爭之勢。
所以古人有用三黃石膏。
及或大小承氣。
無非使其熱瀉之謂。
余按熱病用瀉。
考之方書。
其藥甚眾。
然大要在肺則止用以黃芩知母。
在胃則止用以石膏大黃朴硝。
在心則止用以黃連山梔連翹木通。
在肝則止用以青黛龍膽。
在腎則止用以童便青鹽。
在脾則止用以石斛白芍。
此為諸髒瀉熱首劑。
至於在肺。
又有他劑以瀉。
蓋以熱邪初成未盛。
則或用以百合百部馬兜鈴。
毒氣兼見。
則或用以金銀花牛蒡子。
久嗽肺痿。
則或用以沙參。
腳氣兼見。
則或用以薏苡仁。
咽瘡痔漏。
則或用以柿干柿霜。
熱挾氣攻。
則或用以牽牛。
三焦熱並。
則或用以梔子。
煩渴而嘔。
則或用以竹茹。
熱而有痰。
則或用以貝母。
熱而氣逆不舒。
則或用以青木香。
熱而溺閉。
則或用以車前石葦。
久嗽兼脫。
則或用以五倍子百藥煎。
一乳一水不通。
則或用以通草。
若更兼有血熱。
則又當用生地紫菀。
此瀉肺熱之大概也。
在胃又有他劑以瀉。
蓋以熱兼血燥。
犀角宜矣。
毒盛熱熾。
綠豆宜矣!中虛煩起。
粳米宜矣。
暑熱渴生。
西瓜宜矣。
時行不正。
貫眾宜矣。
疫熱毒盛。
人中黃金汁雪水宜矣。
咽瘡痔漏。
柿蒂柿干宜矣。
便結不軟。
玄明粉宜矣。
一乳一癰便閉。
漏蘆宜矣。
蠱積不消。
雷丸宜矣。
熱盛呃逆。
竹茹蘆根宜矣。
腸毒不清。
白頭翁刺 皮宜矣。
口渴不止。
竹葉宜矣。
若更兼有血熱。
則又宜於地榆槐角槐花蘇木三七干漆。
此瀉胃熱之大概也。
而大腸熱結。
仍不外乎硝黃白頭翁黃芩綠豆蝸牛生地之藥矣。
在心又有他劑以瀉。
則或因其溺閉。
而用瞿麥木通。
氣逆而用赭石。
痰閉而用貝母天竺黃。
暑渴而用西瓜。
一精一遺而用蓮須。
一抽一掣而用鉤籐。
咳嗽而用百合。
疝瘕而用川楝。
與夫血熱而更用以犀角射干童便血余紅花辰砂紫草生地郁金桃仁茜草蘇木丹參沒藥蓮藕益母草熊膽等藥。
又可按味以考求矣。
此瀉心熱之大概也。
在肝又有他劑以瀉。
則如肝經氣逆。
宜用赭石以鎮之。
腎氣不固。
則用石南葉以堅之。
溺閉不通。
則用車前子以導之。
痰閉不醒。
則用牛黃以開之。
目翳不明。
則用秦皮空青蒙花石燕青葙子石決明以治之。
咳嗽痰逆。
則用全一胡一以降之。
蠱積不消。
則用蘆薈以殺之。
濕郁驚恐。
宜用琥珀以鎮之。
神志昏冒。
宜用棗仁以清之。
若使熱在於血。
其藥眾多。
大約入肝涼血。
則有赤芍赭石蒲公英青魚膽紅花地榆槐花槐角側柏葉卷柏無名異凌霄花豬尾血紫草夜明砂兔肉旱蓮草茅根蜈蚣山甲琥珀芙蓉花苦酒熊膽之類。
入肝破血。
則有莪術紫貝靈芝紫參益母草蒲黃血竭蓮藕古文錢皂礬歸尾鱉甲貫眾茜草桃仁之類。
入肝敗血。
則有三七虻蟲 蟲螃蟹瓦楞子水蛭花一蕊石之類。
皆當審實以投。
此瀉肝熱之大概也。
而瀉膽熱之味。
又豈有外空青銅綠銅青熊膽膽礬前一胡一等藥者乎?在腎又有他劑以瀉。
如龍膽防己。
為腎熱盛溺閉者所宜用也。
秋石為腎熱盛虛咳嗽溺閉者所必用也。
寒水石為腎熱盛口渴水腫者所必用也。
地骨皮為腎熱盛有汗骨蒸者所必用也。
食鹽為腎熱盛便閉者所必用也。
琥珀海石為腎熱盛血瘀溺秘者所必用也。
若使熱在於血。
則藥亦不出乎童便地骨皮血余銀柴一胡一蒲公英生牛膝旱蓮草赤石脂自然銅古文錢青鹽之類。
而瀉膀一胱熱結。
其用豬苓澤瀉地膚子茵陳黃柏黃芩龍膽川楝子藥者。
又可按其症治以考求矣。
此瀉腎熱之大概也。
脾熱瀉藥無多。
惟有脾經一血熱。
考書有用郁李射干紫貝薑黃蓮藕皂礬蚯蚓。
然亦須辨藥症以治。
要之治病用一藥。
須當分其臟腑。
然其是上是下。
毫微之處。
未可盡拘。
如藥既入於肺者。
未有不入於心。
入於肝者。
未有不入於脾。
入於腎者。
未有不入於膀一胱。
且藥氣質輕清者上浮。
重濁者下降。
豈有浮左而不浮右。
重此而不重彼者乎?但於形色氣味重此。
比較明確。
則藥自有圓通之趣。
又奚必拘拘於毫茫間互為較衡。
而致局其神智者乎?
牽牛
(蔓草)入肺瀉氣分濕一熱
牽牛(專入肺。
兼入大小腸)。
有白有黑。
白者其一性一入肺。
專於上焦氣分除其濕一熱。
故氣逆壅滯。
及大腸風秘者。
得此以治。
黑者其一性一兼入右腎。
能於下焦通其遏郁。
故腫滿腳氣。
及大小一便秘。
俱得以治。
但下焦血分濕一熱。
濕自下受。
宜用苦寒以折。
牽牛氣味辛辣。
久嚼雄烈。
服之最能洩肺。
若以下焦血病而於氣分有損之藥以為投治。
是以血病瀉氣。
不使氣血俱損乎。
(杲曰。
牽牛少則動大便。
多則洩下如水。
乃瀉氣之味。
其味辛辣。
久嚼猛烈雄壯。
所謂苦寒安在哉?故腫受濕氣不得施化。
致大小一便不通。
斯宜用之。
若濕從下受。
下焦主血。
血中之濕。
宜苦寒之味。
反以辛藥洩之。
傷人元氣。
)惟是水氣在肺。
喘滿腫脹等症。
暫用以為開洩。
俾氣自上達下。
而使二便頓開。
以快一時。
(時珍曰。
一宗室夫人。
年幾六十。
平生苦腸結病。
旬日一行。
甚於生產。
服養血潤劑。
則泥膈不快。
服硝黃通利藥。
則若罔知。
如此三十餘年矣。
時珍診其人一體肥膏粱而多憂鬱。
日吐酸痰盈碗許乃寬。
又多火病。
此乃三焦之氣壅滯。
有升無降。
津一液皆化為痰飲。
不能下滋腸腑。
非血燥比也。
潤劑留滯。
硝黃徒入血分。
不能通氣。
俱為痰阻。
故無效也。
乃用牽牛末皂莢膏丸與服。
即便通利。
自是但覺腸結。
一服就順。
亦不妨食。
且復一精一爽也。
)若果下焦虛腫。
(虛字宜審。
)還當佐以沉香補骨脂等味。
以為調補。
俾補瀉兼施。
而無偏陂損洩之害矣。
(時珍曰。
外甥柳喬。
素多酒色。
病下極脹痛。
二便不通。
不能坐臥。
立哭呻一吟者七晝夜。
醫用通利藥不效。
遣人叩予。
予思此乃濕一熱之邪在一精一道。
壅脹隧路。
病在二一陰一之間。
故前阻小一便。
後阻大便。
病不在大腸膀一胱也。
乃用楝實茴香穿山甲諸藥。
入牽牛加倍。
水煎服。
一服而減。
三服而平。
)取子。
淘去浮者。
舂去皮。
得木香乾薑良。
大黃
(毒草)入胃下熱攻滯
大黃(專入脾胃)。
大苦大寒。
一性一沉不降。
用走不守。
專入一陽一明胃府大腸。
大瀉一陽一邪內結。
宿食不消。
(三承氣湯皆有大黃內入。
仲景治傷寒邪由太一陽一而入一陽一明之府者。
則用調胃承氣。
取其內有甘草之緩。
不令有傷胃府之意也。
治邪由一陽一明之經直入一陽一明之府者。
則用大承氣。
取其中有枳實之急。
得以破氣氣之壅也。
治邪由少一陽一之經而入一陽一明之府者。
則用小承氣。
取其中無芒硝之鹹。
致令洩下以傷其胃也。
)故凡傷寒邪入胃府。
而見日晡潮熱。
(一陽一明旺於申酉。
)譫語斑狂。
便秘硬痛手不可近。
(喜按屬虛。
拒按屬實。
)乃瘟熱瘴瘧。
下痢赤白。
腹痛裡急。
黃膽水腫。
積聚留飲宿食。
心腹痞滿。
二便不通。
與熱結血分。
一切症瘕血燥。
血秘實熱等症。
用此皆能推陳致新。
定亂致治。
故昔人云有將軍之號。
(成無己曰。
熱一婬一所勝。
以苦洩之。
大黃之苦。
以蕩滌瘀熱。
下燥結而洩胃強。
)然苦則傷氣。
寒則傷胃。
下則亡一陰一。
故必邪熱實結。
宿食不下。
用之得宜。
(宗 曰。
有是證者。
用之無不效。
惟在量其虛實而已。
頌曰。
梁武帝因發一熱。
欲服大黃。
姚僧垣曰。
大黃乃是劫藥。
至尊年高。
不可輕用。
帝勿從。
幾至委頓。
梁元帝常有心腹疾。
諸醫鹹謂宜用平藥。
可漸宣通。
僧垣曰。
脈洪而實。
此有宿妨。
非用大黃。
無瘥理。
帝從之遂愈。
今醫用一毒藥而攻眾病。
偶中便謂之神。
不中不語用一藥之失。
可不戒哉!)若使病在上脘。
雖或宿食不消。
及見發一熱。
只須枳實黃連以消痞熱。
宿食自通。
若誤用大黃推蕩不下。
反致熱結不消。
為害不淺。
(時珍曰。
大黃病在五經一血分者宜用之。
若在氣分用之。
是謂誅伐無過。
瀉心湯有大黃。
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者。
乃真心之氣不足。
而心包肝脾胃之邪火有餘也。
雖曰瀉心。
實瀉四經一血中之伏火也。
又仲景治心下痞滿按之軟者。
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此亦瀉脾胃之濕一熱。
非瀉心也。
病發於一陰一而反下之。
則作痞滿。
乃寒傷營血。
邪氣乘虛結於上焦。
胃之上脘在於心。
故曰瀉心。
實瀉脾也。
素問雲。
太一陰一所致為痞滿。
又曰。
濁氣在上。
則生 脹是也。
病發於一陽一而反下之。
則成結胸。
乃熱邪陷入血分。
亦在上脘分野。
仲景大陷胸湯丸皆用大黃。
亦瀉脾胃血分之邪。
而降其濁氣也。
若結胸在氣分。
則只用小陷胸湯。
痞滿在氣分。
則用半夏瀉心湯足矣。
或曰。
心氣不足而吐衄。
何以不用補心而反瀉心。
震亨曰。
心一陰一不足。
肺與肝俱各受火而病作。
故黃芩救肺。
黃連救肝。
肺者一陰一之主。
肝者心之母。
血之合也。
肝肺之火既退。
則一陰一復其舊矣!仲景傷寒論雲。
太一陽一病外症未解。
不可下。
脈浮大。
不可下。
惡寒。
不可下。
嘔多有一陽一明症。
不可下。
一陽一明病不能食。
攻其熱必嘔。
一陽一明病應汗。
反下之。
此為大逆。
太一陽一陽一明合病。
喘而胸滿。
不可下。
少一陰一病。
一陽一虛尺脈弱者。
不可下。
脈數。
不可下。
惡水者。
不可下。
頭痛目黃者。
不可下。
虛家不可下。
一陽一微不可下。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
)況先輩立藥治病。
原有成則。
如大黃芒硝。
則瀉腸胃之燥一熱。
牽牛甘遂。
則瀉腸胃之濕一熱。
巴豆硫黃。
則瀉胃之寒結也。
雖其所通則一。
而一性一實有不同。
當為分視。
至於老人虛秘。
腹脹少食。
婦人血枯。
一陰一虛寒熱。
脾氣痞積。
腎虛動氣。
及一陰一疽色白不起等症。
不可妄用。
以取虛虛之禍。
川產錦紋者良。
生用峻。
熟用純。
忌進谷食。
(得谷食。
不能通利。
)黃芩為使。
連翹
(隰草)解心經熱邪
連翹(專入心)。
味苦微寒。
質輕而浮。
書雖載瀉六經鬱火。
然其輕清氣浮。
實為瀉心要劑。
(連翹形像似心。
但開有瓣。
)心為火主。
心清則諸髒與之皆清矣。
然濕一熱不除。
病症百出。
是以癰毒五一淋。
寒熱鼠 。
瘰 惡瘡。
熱結蠱毒等症。
書載皆能以治。
(汪昂曰。
凡癰而痛者為實邪。
腫而不痛為虛邪。
腫而赤者為熱結。
腫而不結者為留氣痰飲。
)且經有言。
諸痛瘡瘍。
皆屬心火。
連翹實為瘡家聖藥也。
然多用胃虛食少。
脾胃不足者慎之。
況清而無補。
癰疽潰後勿服。
火熱由於虛者忌投。
前一胡一
(山草)降肝膽外感風邪痰火實結
前一胡一(專入肝膽)。
味苦微寒。
功專下氣。
凡因風入肝膽。
火盛痰結。
暨氣實哮喘。
(氣有餘便是火。
)咳嗽嘔逆。
痞膈霍亂。
及小兒疳氣等症。
升藥難投。
須當用此苦洩。
俾邪去正復。
不似柴一胡一性一主上升。
引邪外出。
而無實痰實氣固結於其中也。
按二一胡一均是風藥。
一升一降。
用各不同。
若使兼有外感風邪。
與痰火實結。
而用柴一胡一上升。
不亦如火益熱乎?故必用此下降。
但症外感絕少。
只屬一陰一虛火動。
並氣不歸元。
胸脅逆滿者切忌。
(以其苦洩故也。
)
皮白肉黑。
味甘氣香者良。
半夏為使。
惡皂莢。
忌火。
(今有劑片。
以混當歸片料。
可恨。
)
白薇
(山草)瀉肺燥一熱
白薇(專入肺)。
味苦而鹹。
一性一寒無毒。
凡人一陰一虛火動。
則內熱生風。
火氣焚灼。
身一體壯熱。
支滿痰湧。
忽不知人。
與夫汗出一血厥。
酸痛淋閉。
其在婦人。
則或廷孔鬱結。
(廷孔。
婦人溺孔也。
)神無所依。
而見淋露不淨。
並血枯熱勝。
而見虛煩上嘔。
非不用此苦洩鹹降利水。
使一陰一氣自上而下。
則熱何由洩乎?是以金匱安中益氣竹皮丸。
用此以治婦人產中虛煩嘔逆。
(經疏雲。
古方調一經種子。
往往用之益不一孕。
緣於血熱而少其源。
起於真一陰一不足。
一陽一勝而內熱。
故營血日枯也。
益一陰一清熱。
則自生旺而有子矣。
須佐以歸地芍葯杜仲蓯蓉等藥。
)千金葳蕤湯。
用此以治風一溫一身熱汗出身重。
又有白薇芍葯湯。
以治婦人遺尿。
(白薇芍葯等分。
酒調服。
)不拘胎前產後。
皆能補一陰一平一陽一而兼行肺。
以清膀一胱上源。
並非虛寒不禁之比也。
但胃虛洩瀉。
一陽一氣外越者禁用。
似牛膝而短小柔軟。
去須酒洗用。
惡大黃大戟山茱姜棗。
白蘞
(蔓草)散肝脾濕一熱內結
白蘞(專入肝脾)。
敷腫瘡瘍。
清熱解毒。
散結止痛。
久為外科所用要藥。
然目赤驚癇。
一溫一瘧一陰一腫。
滯下淋濁失一精一。
金瘡生血。
凡因濕一熱濕毒而成者。
何一不可以為內科之用。
如金匱薯蕷丸。
用此以解風氣百疾蘊蓄。
(張璐曰。
其湯全以桂枝湯和營散邪。
合理中湯兼理藥誤。
君以薯蕷。
大理脾肺。
毫不及乎補益腎肝。
)又書載同地膚子。
則可以治淋濁失一精一。
同白芨則可以斂金瘡失血。
(故曰血飲。
)同甘草則可以解野狼毒之毒。
豈盡癰腫解毒而已哉?但此味辛(入肺)主散。
味苦主降。
味甘主緩。
故止可以散結解熱。
若胃氣虛弱。
癰疽已潰者。
均非所宜。
蔓赤一莖一有五葉。
根如一卵一。
長有三五枚同窠。
皮黑肉白。
代赭石為使。
反烏頭。
色赤為赤蘞。
功用皆同。
紫菀
(隰草)瀉肺血熱
紫菀(專入肺)。
辛苦而一溫一。
色赤。
雖入至高之髒。
仍兼下降。
故書載入肺金血分。
(辛入肺。
赤入血。
)能治虛癆咳嗽驚悸吐衄諸血。
又能通調水道。
(苦可下降。
)以治溺澀便血。
用此上下皆宜。
且此辛而不燥。
潤而不滯。
(李士材比為金玉君子。
非多用獨用不能速效。
)於肺實為有益。
然疏洩一性一多。
培養力少。
與桑白皮杏仁同為一類。
但桑白皮杏仁則瀉肺經氣分。
此則專瀉血經氣分也。
故肺虛乾咳禁用。
(乾咳類多血虛。
不宜再瀉。
)紫色潤軟者良。
(人多以車前旋復花亂之。
)其藥雖分上中與下。
然下疏洩尤甚。
蜜炒用款冬為使。
白者名女菀。
入氣分。
大一洩肺氣。
肘後方用此三分。
鉛丹一分。
並酸漿服一刀圭。
日進三服。
至二十一日。
能令面黑轉白。
過服不宜。
去頭須。
蜜水炒用。
款冬為使。
惡天雄瞿麥 本遠志。
畏茵陳。
蘆根
(隰草)瀉胃中熱嘔
蘆根(專入肺胃。
兼入心)。
治無他奇。
惟清肺降火。
是其所能。
凡人胸中有熱。
則火升上嘔。
逆氣不下。
脾肺熱起則消渴便數。
甚至不能少忍。
(金匱玉函治心膈氣滯煩悶不下食。
蘆根五兩銼。
以水三大盞煮服。
)故必得此苦寒以治。
則諸症悉除。
(汪昂曰。
肺為水之上源。
脾氣散一精一。
上歸於肺。
始能通調水道。
下輸膀一胱。
腎為水髒而主二便。
三經有熱。
則小一便數。
甚至不能少忍。
火一性一急速故也!蘆中空。
故入心肺清上焦熱。
熱解則肺之氣化行。
而小一便復其常道矣。
)且解蝦魚中毒酒毒。
然此止宜實熱。
不宜虛寒。
若誤用之。
必致見害。
取逆水土內甘美者效。
若露出一水面者。
損人。
去蘆節。
貫眾
(山草)殺蟲辟時行不正
貫眾(專入肝胃)。
即俗稱為管仲者是也。
味苦微寒無毒。
世遇天時行不正之氣。
人多用此置之水缸。
使人食之不染。
且不獨力能解毒。
凡遇崩中帶下。
並症瘕斑痘。
蟲蠱骨鯁。
皆可用之。
蓋以苦能殺蟲。
寒能故也。
(以諸症皆因熱成。
)昔王 百一選方。
言食鯉魚羹。
為骨所鯁。
百藥不效。
或令以貫眾煎濃汁連進。
一喀而出。
可見軟堅之功。
其殆若是之神矣!形似狗脊而大。
汁能制三黃。
化五金。
伏鍾一乳一。
結沙制汞。
解毒軟堅。
青葙子
(隰草)瀉肝經風熱
青葙子(專入肝)。
即雞冠花子者是也。
備要又言即草決明。
味苦微寒無毒。
入足厥一陰一肝。
凡人一身風癢。
蟲疥得蝕。
口一唇色青。
青盲翳腫。
多緣熱盛風熾所致。
(亦有不盡風熱者。
此則專就風熱言。
)書言服此目疾皆愈。
唇青即散。
三蟲皆殺。
風癢即絕。
無非因其血熱除。
(寒能勝熱。
)血脈和。
而病自可愈耳。
無他義也。
但瞳子散大者切忌。
(以能助火。
)類雞冠而穗尖長。
搗用。
竹茹
(苞木)清肺涼胃解煩除嘔
竹茹(專入肺胃)。
味甘而淡。
氣寒而滑。
凡因邪熱客肺。
肺金失養。
而致煩渴不寧。
膈噎嘔逆。
惡阻嘔吐。
吐血衄血等症者。
皆當服此。
(諸症皆就肺胃熱論。
)蓋味甘則中可安而煩不生。
味寒則熱得解而氣悉寧。
(又皮入肺上焦。
一溫一膽湯用之。
)所以金匱之治產後虛煩嘔逆。
則有竹皮大丸。
千金之治產後內虛煩熱短氣。
則有甘竹茹湯。
(竹茹一升。
甘草茯苓黃芩各二兩。
水煎服。
)產後虛煩頭痛。
短氣悶亂不解。
則有淡竹茹湯。
皆有至理內存。
不可不知。
取竹刮去外膜。
取二層如麻縷者良。
竹葉
(苞木)清脾胃涼心止渴除煩
竹葉(專入胃心)。
體輕氣薄。
味甘而淡。
氣寒微毒。
據書皆載涼心緩脾。
清痰止渴。
為治上焦風邪煩熱。
咳逆喘促。
嘔噦吐血。
一切中風驚癇等症。
(杲曰。
除新久風邪之煩熱。
止喘逆氣勝之上衝。
)無非因其輕能解上。
辛能散郁。
甘能緩脾。
涼能入心。
寒能療熱故耳。
然大要總屬清利之品。
合以石膏同治。
則能解除胃熱。
而不致煩渴不止也。
(葉生竹上。
故治上焦。
仲景治傷寒發一熱大渴。
有竹葉石膏湯。
乃假其辛寒以散一陽一明之熱邪也!)竹生一年。
嫩而有力者良。
(心尤妙。
)
天竺黃
(苞木)瀉心熱
天竺黃(專入心)。
系天竺國之竹。
一精一氣結成。
其粉形如竹節。
味甘氣寒。
與竹瀝功用略同。
皆能逐痰利竅。
但此涼心去風除熱。
為小兒驚癇風熱。
痰湧失音。
較之竹瀝。
其一性一和緩。
而無寒滑之患也。
(味甘故緩。
)今市肆多骨灰葛粉雜入。
不可不辨。
秦皮
(喬木)除肝熱瀉腎氣
秦皮(專入肝膽腎)。
味苦氣寒。
色青一性一澀。
功專入肝以除熱。
入腎以澀氣。
是以因風而見濕痺驚癇目障之症者。
則當用此苦燥苦降之味以除。
因脫而見崩帶腸 下痢之症者。
則當用此取澀寒氣以固。
如仲景白頭翁之用秦皮苦澀之類。
(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等分。
)老子雲。
天道貴澀。
惟澀故補。
服此不惟洩熱止脫。
而且益腎有子矣。
至治赤眼腫痛。
則合黃連等分頻點。
並秦皮一味。
煎湯以洗甚效。
(或加滑石黃連等分。
出外台秘要。
)但此氣寒傷胃。
總不宜於胃虛少食之人耳。
出西上。
皮有白點。
漬水碧色。
書紙不脫者真。
大戟為使。
惡吳茱萸。
川楝子
(喬木)解鬱熱狂燥疝瘕蠱毒
川楝子(專入心包小腸膀一胱)。
即苦楝子。
因出於川。
故以川名。
又名金鈴子。
楝實者是也。
味苦氣寒微毒。
凡人冬時感冒寒邪。
至春而發則為一溫一。
以致症見狂燥。
並疝瘕。
熱被寒束。
症見囊腫一莖一強。
掣引作痛。
與夫寒熱積聚。
(積由五臟所生。
聚由六腑所成。
)三蟲內蝕者。
俱宜用此調治。
(有蟲耗其津一液而渴。
須用此根葉加麝以投。
)以苦主有洩熱之功。
寒有勝熱之義。
故能使熱悉除。
而毒蠱瘕疝。
亦得因其自心下降。
由於小一便而乃洩矣。
但人止知此為除疝之味。
(內經七疝。
曰沖、曰 、曰 癃、曰狐、曰 、曰瘕、曰厥)而不知有逐熱解狂之力。
以至廢而不治。
即其治疝。
亦不分其是寒是熱。
是偏是平。
與夫偏有錯雜多寡之異。
其痛亦不分其所痛之處。
是否自下而上。
從上而下。
(治病要在辨症。
)惟計古方茴香川楝。
歷為治疝千古俎豆。
詎知疝屬於熱則痛。
必見囊腫一莖一強。
其痛亦必從下而上。
用以川楝納入以為嚮導。
則熱可除。
(熱疝必用。
)如其疝並非熱。
其痛自上而下。
痛引入腹。
且有厥逆吐涎。
非用辛一溫一不能見效。
若以川楝同入。
則於理不免岐而二矣。
(寒疝不宜用。
)然古人立方治疝。
偏以川楝同投。
其意奚似。
蓋緣邪有錯雜。
則治不得不爾。
若以錯雜之邪而概用以辛燥。
不更使病相左乎?繡嘗語諸同人。
凡人用一藥治病。
須當明其偏平。
偏症偏治。
平症平治。
錯雜多寡不一之症。
則即當以錯雜不一以治。
(括盡治病種類。
)昔繡治一族叔字次週一陰一疝。
其症是偏不平。
毫無一症混雜。
乃有附城一醫。
必執古方。
用以川楝。
繡謂病症不雜。
何須用是。
然終謂其古方所用川楝。
稽書何無一語活動。
間有指屬反佐。
亦無一語申明。
以致矇混不解。
(書不盡言。
)繡只據理投服。
隨手輒應。
而不為方所執。
及閱張璐本經逢原。
其辨川楝功用。
分為一陰一陽一二疝。
及有錯雜之邪必用川楝之說。
始歎理道本同。
而古人則先於我而獲。
繡益信己所治族叔之病。
而不敢用川楝者。
未始不有理存。
而竟所揆而如一也。
(理終不易。
)否則幾為古方所誤矣。
故凡疝因熱邪。
及因蠱蟲內蝕。
宜於川楝。
若使脾胃虛寒。
症屬一陰一疝。
則川楝其切忌焉。
楝以川產為正。
去皮取肉。
去核用根。
有雌雄二種。
雄根色赤。
無子。
大毒忌火。
雌根白子多微毒。
可采。
去青留白。
單味酒煎投服。
殺蟲治瘧。
煎湯洗之。
可治中蠱。
即時吐出。
茴香為使。
密蒙花
(灌木)消肝熱治青盲
密蒙花(專入肝)。
因冬不凋。
花開蒙密。
故以蒙名。
甘而微寒。
功專入肝經。
除熱養營。
蓋肝開竅於目。
目得血而能視。
虛則青盲膚翳。
熱則赤腫眵淚。
目中赤脈。
及小兒痘瘡餘毒。
疳氣攻眼。
得此甘能補益。
寒能除熱。
肝血足而諸症無不愈矣。
然味薄於氣。
佐以養血之藥。
更有力焉。
取蜀中產者良。
酒浸一宿。
候干蜜拌。
蒸曬三次。
柿蒂
(山藥)斂內鬱熱起
柿蒂(專入肺胃)。
味苦氣平。
(時珍謂其苦一溫一。
似非。
)雖與丁香同為止呃之味。
然一辛熱而一苦平。
合用深得寒熱兼濟之妙。
(醫通本草謂濟生方治呃逆。
專取柿蒂之澀以斂內蘊之熱。
丁香生薑之辛以散外郁之寒。
)如系有寒無熱。
則丁香在所必用。
不得固執從治。
必當佐以柿蒂。
有熱無寒。
則柿蒂在所必需。
不得泥以兼濟之必雜以丁香。
是以古人用一藥。
有合數味而見效者。
有單用一味而見效者。
要使藥與病對。
不致悖謬而枉施耳。
(竹茹蘆根。
則較柿蒂一性一涼。
)柿霜專清肺胃之熱。
能治咽喉口舌瘡痛。
腸風痔漏。
然必元氣未離。
始可投服。
若虛煩喘嗽切忌。
柿干同於柿霜。
但力少緩。
俱忌蟹。
梨
(山果)瀉胃肺熱結
梨(專入肺胃)。
成於秋。
花皆白。
得西方金氣之最。
味苦微酸。
氣寒無毒。
功專入肺與胃。
凡胸中熱結熱嗽。
痰咳便秘。
狂煩咽干喉痛。
中風因熱反胃不食。
(反胃有因熱成。
有因寒致。
不可不辨。
)並湯火傷瘡癰疽目障。
丹石熱氣。
一切屬於熱成者。
惟食梨數枚。
即能轉重為輕。
消弭於無事。
(總錄反胃轉食。
藥物不下。
用大悉尼一個。
以丁香十五粒。
刺入梨內。
紙裹煨熟。
聖惠方治小兒風熱。
昏懵燥悶不能食。
用消梨三枚切破。
同粳米煮粥以食。
時珍曰。
按類編雲。
一士人狀若有疾。
厭厭無聊。
往謁楊吉老。
診之曰。
君熱症已極。
氣血消爍。
此去三年。
當以疽死。
士人不樂而去。
聞茅山有道士。
醫術通神。
而不欲自鳴。
乃衣僕衣。
詣山拜之。
願執薪水之役。
道士留置弟子中。
久之。
以實白道士。
道士診之笑曰。
汝便下山。
但日日吃好梨一顆。
如生梨已盡。
則取干者泡湯。
食滓飲汁。
疾自當平。
士人如其戒。
經一歲復見吉老。
見其顏貌腴澤。
脈息和平。
驚曰。
君必遇異人。
不然。
豈有痊理。
士人備告吉老。
吉老具衣冠。
望茅山設拜。
自咎其學之未至。
此與瑣言之說彷彿。
觀夫二條。
則梨之功。
豈小補哉。
然惟一乳一梨鵝梨消梨可食。
余梨則亦不能去病也。
)然必元氣素實。
大便素堅。
方可與食。
(宗 曰。
梨多食動脾。
少則不及病。
用梨者當斟酌之。
惟病酒煩渴人。
食之甚佳。
終不能卻疾。
)若使元氣虛弱。
誤啖多致寒中。
蓋梨是冷利之物。
服之中益寒冷。
金瘡一乳一婦。
亦忌投服。
恐血得寒益凝。
豈可概謂能食而不審而別之乎?搗汁熬膏良。
薑汁蜜制。
清痰止嗽。
用萊菔與梨相間收藏。
則不爛。
西瓜
( )解心胞胃熱止消渴
西瓜(專入心胞胃)。
內穰。
今人遇值三伏天燥。
不論男婦大小。
朝夕恣食。
誠以燥渴之極。
得此味甘色赤。
能引心胞之熱。
下入小腸膀一胱而出。
令其心胸頓冷。
煩渴冰消。
故書載治太一陽一(膀一胱)一陽一明(胃)中 及熱病大渴等病宜投。
(如春一溫一夏熱等症。
)並有天生白虎湯之譽。
惟是稟氣素濃。
遇熱消渴。
及伏氣發瘟。
得此如湯潑雪。
若以脾胃素虛。
恣服轉渴。
朝夕恣食。
必待膈滯上湧。
或瀉或腫或脹。
元一陽一已削。
方為覺誤。
悔莫及矣。
衛生歌雲。
瓜桃生冷宜少食。
免至秋來成瘧痢。
又瓜本寒。
曝之寒氣益聚而寒矣!猶之油一性一本熱。
經火煎熬。
則其一性一稍革而不熱矣!因述此以為好食瓜者一箴。
銅青
(金)瀉肝膽積熱除目翳
銅青(專入肝膽)。
即俗所云銅綠者是也。
與空青所產不同。
銅青氣稟地一陰一。
英華外見。
藉醋結成。
故味苦酸澀氣寒。
能入肝膽二經。
按酸入肝而斂。
所以能合金瘡止血。
苦寒能除風熱。
所以能去膚赤及鼻息肉。
苦能洩結。
所以醋蘸喉中。
則吐風痰而使血氣心痛皆止。
為散能療喉痺牙疳。
醋調揩腋下。
治一胡一臭。
薑汁調點爛沿風眼。
(錦囊用真川連三錢。
杏仁八粒。
去皮生用。
生甘草六分。
膽礬一分。
銅青三分。
大元棗一枚。
水煎乘熱搽眼。
)去疳殺蟲。
所治皆厥一陰一之病。
(時珍曰。
吐痰須觀人之虛實強弱而察其脈。
乃可投之。
)
海石
(石)散上焦積熱軟一下焦積塊
海石(專入肺腎)。
即書所云浮石者是也。
其石系水沫結成。
浮於水上。
故以浮名。
色白體輕。
味鹹氣寒。
(時珍曰。
其質玲瓏。
肺之象也。
)蓋既有升上之能。
復有達下之力。
其曰能治上焦痰熱。
目翳痘癰者。
以其氣浮上達之謂也。
能治諸淋積塊癭瘤者。
以其鹹潤軟堅之意也。
(余琰席上腐談雲。
肝屬木當浮而反沉。
肺屬金當沉而反浮何也。
肝實而肺虛也。
故石入水則沉。
而南海有浮水之石。
木入水則浮。
而南海有沉水之香。
虛實之反如此。
)至於實則宜投。
虛則忌服者。
以其忌有克削之氣也。
味鹹者良。
煨過水飛用。
空青
(石)瀉肝積熱除內外目翳
空青(專入肝)。
感銅一精一氣而結。
故專入肝明目。
蓋人得水氣之清者為肝血。
其一精一英則為膽汁。
開竅於目。
血者五臟之英。
注之為神。
膽汁充則目明。
減則目昏。
銅亦清一陽一之氣所生。
其氣之清者為綠。
猶肝血也。
其一精一英為空青之漿。
猶膽汁也。
其為治目神藥。
蓋亦以類相感耳。
(出時珍)況人多怒則火起於肝。
水虛則火起於腎。
故生內外翳障。
得此甘酸大寒以除積熱及火。
兼之以酸則火自斂。
兼得金以平木。
故治赤腫青盲。
其空青所含之漿。
可取點眼。
殼亦磨翳要藥。
書雲不怕人間多瞎眼。
只愁世上無空青。
但空青中水久則干。
必須驗其中空內有青綠如朱者即是。
如無綠。
青亦可。
不必拘泥。
(聖濟錄治黑翳覆瞳。
用空青礬石燒各一兩。
貝子四枚。
研細日點。
)
石膏
(石)清胃熱解肌發汗
石膏(專入胃腑。
兼入脾肺)。
甘辛而淡。
體重而降。
其一性一大寒。
功專入胃。
清熱解肌。
發汗消郁。
緣傷寒邪入一陽一明胃府。
內郁不解。
則必日晡熱蒸。
口乾舌焦唇燥。
堅痛不解。
神昏譫語。
氣逆驚喘。
溺閉渴飲。
暨中暑自汗。
胃熱發斑牙痛等症。
皆當用此調治。
(成無己曰。
風一陽一邪也。
寒一陰一邪也。
風喜傷一陽一。
寒喜傷一陰一。
營衛一陰一陽一。
為風寒所傷。
則非輕劑所能獨散。
必須輕重之劑同散之。
乃得一陰一陽一之邪俱去。
營衛之氣俱和。
是以大青龍湯以石膏為使。
石膏乃重劑。
而又專達肌表也。
)以辛能發汗解熱。
甘能緩脾益氣。
生津止渴。
寒能清熱降火故也。
按石膏是足一陽一明府藥。
邪在胃府。
肺受火制。
故必用此辛寒以清肺氣。
所以有白虎之名。
肺主西方故也。
(杲曰。
石膏足一陽一明藥也。
故仲景治傷寒一陽一明症。
身熱目痛。
口乾不眠。
以身以前。
胃之經也。
胸前肺之室也。
邪在一陽一明。
肺受火制。
所以有白虎之名。
)但西有肅殺而無生長。
如不得已而用。
須中病即止。
切勿過食以損生氣。
(時珍曰。
此皆少壯肺胃火盛能食而病者言也。
若衰暮及氣虛血虛胃弱者。
恐非所宜。
)況有貌屬熱症。
裡屬一陰一寒而見斑黃狂燥。
日晡潮熱。
便秘等症。
服之更須斟酌。
惟細就實明辨。
詳求其真可也。
(汪昂曰。
按一陰一盛格一陽一。
一陽一盛格一陰一二症。
至為難辨。
蓋一陰一盛極而格一陽一於外。
外熱而內寒。
一陽一盛極而格一陰一於外。
外冷而內熱。
經所謂重一陰一必一陽一。
重一陽一必一陰一。
重寒則熱。
重熱則寒也。
當於小一便分之。
便清者外雖燥一熱而中實寒。
便赤者外雖厥冷而內實熱也。
再看口中之燥潤。
及舌胎之淺深。
胎黃黑者為熱。
宜白虎湯。
亦有胎黑屬寒者。
舌無芒刺。
口有津一液。
急宜一溫一之。
誤投寒劑則殆矣!又按熱在胃。
熱症見斑疹。
然必色赤如錦紋者為斑。
隱隱見紅點者為疹。
斑重而疹輕。
斑疹亦有一陰一陽一。
一陽一症宜石膏。
又有內傷一陰一症見斑疹者。
微紅而稀少。
此胃氣極虛。
一逼一其無根之火遊行於外。
當補益氣血。
使中有主。
則氣不外游。
血不外散。
若作熱治。
生死反掌。
醫者宜審。
)取瑩白者良。
(亦名寒水石。
非鹽一精一滲入土中結成之寒水石也。
)研細。
或甘草水飛。
或火 。
各隨本方用。
雞子為使。
忌豆鐵。
青鹽
(石)除腎血分實熱
青鹽(專入腎。
兼入心)。
即名戎鹽。
稟至一陰一之氣凝結而成。
不經煎煉。
生於涯 之一陰一。
其味鹹。
氣寒無毒。
能入少一陰一腎臟以治血分實熱。
故凡病因腎起而見小一便不通。
胃中瘀赤澀昏。
及吐血溺血。
齒舌出一血。
牙齦熱痛。
暨蠱毒邪氣固結不解者。
宜以此味投治。
(普濟方治風眼爛弦。
用戎鹽化水點之。
仲景《金匱方》治小一便不通。
用戎鹽彈丸大一枚。
茯苓半斤。
白朮二兩。
水煎服之。
)俾腎補而熱除。
鹹入而堅軟。
經曰。
熱一婬一於內。
治以鹹寒。
正此謂耳。
出西羌。
不假煎 。
方稜明潤色青者良。
鹽
(石)補心潤腎軟堅除熱
鹽(專入心腎)。
之品類甚多。
有生海、(一江一淮南北)生池、(山西解州)生井、(四川雲南)生土、(戎鹽)生階、(光明鹽)生石、(石鹽)生樹、(水鹽)生草(蓬鹽)之各異。
然寒氣味則一。
鹽味鹹氣寒。
加以皂角末同煎。
則味又兼微辛。
五味惟鹹潤下。
故凡大小一便閉者。
得此則通。
五味惟鹹走血。
故凡血熱血痛者。
得此則入。
五味惟鹹入骨。
故補腎藥。
必當鹽湯送下。
而諸骨筋痛。
借此則堅。
(骨消筋緩。
皆因濕一熱所致。
經曰。
熱一婬一於內。
治以鹹寒。
譬如生肉易潰。
得鹽一性一寒鹹則能堅久不壞。
時珍曰。
腎主骨。
鹹入骨也。
)五味惟鹹潤燥。
而辛又能洩肺。
故凡痰飲喘逆。
得此則降。
(時珍曰。
吐藥用之者。
鹹引水聚也。
能取豆腐。
與此同義。
)五味惟鹹軟堅。
故凡結核積聚。
得此則消。
五味惟鹹補心。
故凡病因心起而見喜笑不休。
則當用此沸飲遏止。
(用鹽 赤而飲。
亦水制火之意。
)至於癰腫惡毒。
眼目暴赤。
酒醉顛狂。
湯火急迫。
凡其因熱而起者。
無不借此以寒勝熱。
(主意)而使諸症其悉平矣!但鹹雖能走血。
多食則血即凝。
鹹雖下趨。
過鹹則反水上吐。
所以霍亂臭毒頭疼腹痛等症。
則可引涎上膈而吐之也。
水腫如何忌食。
恐其以水助水之意也。
橫生逆生。
如何用鹽即便縮入正產。
(千金方用鹽摩產婦腹。
並塗兒足底。
仍急爪搔之。
)以其力有上舒之意也。
水蛭蚯蚓及蠱。
如何得此即化。
以其寓有以水濟火之意也。
(孫真人治喉中生肉。
用綿裹筋頭。
拄鹽揩之。
日五六度。
聖惠方治帝鍾喉風。
垂長半寸。
食鹽頻點之。
即消。
)多食如何口渴。
以其滲去胃中津一液也。
朴硝
(石)消臟腑熱邪固結
朴硝(專入腸胃。
兼入腎)。
即皮硝。
生於鹵地。
刮取。
初次煎成為樸。
由樸再煎為芒。
其一性一最一陰一。
善於消物。
故以硝名。
其味苦而且辛。
凡五金八石。
用此俱能消除。
況人臟腑積聚乎!然必熱邪深固。
閉結不解。
用以苦鹹以為削伐。
則藥與病符。
自不見礙。
(時珍曰。
硝稟太一陰一之一精一。
水之子也。
氣寒味寒。
走血而潤下。
蕩滌三焦腸胃實熱一陽一強之病。
乃折治火邪藥也。
好古曰。
硝利小一便而墮胎。
然傷寒妊一娠可下者。
用此兼大黃引之。
直入大腹潤燥 堅瀉熱。
而母子俱安。
經雲。
有故無殞。
亦無殞也。
此之謂歟。
以在下言之。
則便溺俱一陰一。
以前後言之。
則前氣後血。
以腎言之。
總主大小一便難。
溺澀閉結。
俱為水少火盛。
成無己曰。
熱一婬一於內。
治以鹹寒。
佐之以苦。
故用芒硝大黃相須為用也。
汪昂曰。
豐城尉家有貓。
子死腹中。
啼叫欲絕。
醫以硝灌之。
死子即下。
後有一牛。
亦用此法得活。
)如仲景大陷胸湯大承氣湯調胃承氣湯之類。
雖其用有大黃。
可以除熱。
然亦不得不假軟堅之藥耳。
若使病非實熱。
及或熱結不堅。
妄用承氣朴硝等以為消削。
其不傷人一性一命幾希。
(唐時臘日。
賜群臣紫雪紅雪碧雪。
皆用此硝煉成者。
通治積熱諸病。
有神效。
貴在用者的中爾。
)但朴硝初煎一性一急。
芒硝久煎差緩耳。
大黃為使。
玄明粉
(石)瀉腸胃實熱
玄明粉(專入腸胃)。
系芒硝再煎而成。
其色瑩白。
辛甘而冷。
功用等於芒硝。
皆有軟堅推陳致新之力。
(陳不除則瀉痢不止。
用宜同大黃推蕩。
正書所云通因通用之意。
若熱閉不解。
亦當用此下奪。
)然 過多遍。
其一性一稍緩。
不似芒硝。
其力迅銳。
服之恐有傷血之虞耳!(王好古曰。
玄明粉治一陰一毒一切。
非伏一陽一在內不可用。
若用治真一陰一毒。
殺人甚速。
時珍曰。
神農本草言朴硝煉餌。
服之輕身神仙。
蓋方士竄入之言。
後人因此制為玄明粉。
煉多遍。
佐以甘草。
去其鹹寒之毒。
遇有三焦腸胃實熱積滯。
少年氣壯者。
量與服之。
亦有速效。
若脾胃虛冷及一陰一虛火動者。
服之是速其咎矣。
)若佐甘草同投。
則膈上熱痰。
胃中實熱。
腸中宿熱。
又克見其治矣。
兼洗眼目消腫。
(繡族兄式和用玄明粉搽眼。
初覺一二次甚明。
召繡同搽。
繡揣眼病非熱不得用。
是因未允。
越後族兄屢擦屢壞。
始信余言不謬。
)忌苦參。
寒水石
(石)解火熱利水道
寒水石(專入胃腎)。
又名凝水石。
又名白水石。
生於鹵地。
因鹽一精一滲入土中。
年久結聚。
清瑩有稜而成也。
味辛而鹹。
氣寒無毒。
書載能治時行大熱口渴水腫。
蓋以一性一稟純一陰一故也。
經曰。
熱一婬一於內。
治以鹹寒。
又曰。
小熱之氣。
涼以和之。
大熱之氣。
寒以收之。
服此治熱利水。
適相宜耳。
(永類方男一女轉脬不得小一便。
寒水石二兩。
滑石一兩。
葵子一合。
水煎即利。
易簡方湯火傷。
用寒水石燒研敷。
經驗方小兒丹毒皮膚熱赤。
用寒水石半兩。
白土一分。
為末。
醋調塗。
)然此止可暫治有餘之邪。
及敷湯火水傷。
若虛人熱浮。
其切忌焉。
瑩白含之即化者真。
否即是偽。
但真者絕少。
雪水
(天水)解熱消燥
雪水(專入胃)。
氣稟太一陰一。
水極似土。
雖於冬時置而不問。
然值傷寒一陽一毒。
瘟疫時毒。
丹毒內熾。
並盛夏暑熱內一婬一。
而見燥一熱殆甚者。
並可用此調治。
(宗 曰。
臘雪水大寒之水也。
故治以上諸病。
)且能以解燒酒諸毒。
是以書載凡治熱症。
可用塊置於兩一乳一之間。
且雲宋徽宗因食冰過甚致病。
醫士楊介仍以冰煎諸藥以治其源。
深得用冰義耳。
因知病因冰起。
還以冰解之也。
孩兒茶
井清上膈熱痰
孩兒茶(專入心肺)。
味苦微澀。
一性一涼無毒。
功專清上膈熱。
化痰生津。
收濕涼血生肌。
凡一切口瘡喉痺。
時行瘟瘴。
煩燥口渴。
並一切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痢。
及婦人崩淋經一血不止。
一陰一疳痔腫者。
服之立能見效。
出南番。
是細茶末入竹筒。
理土中。
日久取出。
搗汁熬成。
塊小潤澤者上。
大而枯者次之。
真偽莫辨。
氣質莫考。
用宜慎之。
熊膽
(獸)涼心平肝
熊膽(專入心肝。
兼入脾大腸)。
味苦一性一寒無毒。
功專涼心平肝。
惟其涼心。
所以能治心痛疰忤熱邪等症。
惟其平肝。
所以能治目赤翳障。
惡瘡痔漏等症。
且能入脾而治黃膽濕邪。
入大腸而治久痢疳 濕一熱。
並治小兒風痰壅塞。
發作驚癇。
要皆除熱涼血。
而病自愈耳。
凡此只可作丸。
勿煎湯。
通明者佳。
(但以米粒之多點水出。
運轉如飛者良。
)一性一善辟塵。
撲塵水上。
投膽少許。
則塵豁然而開。
又取少許。
研滴水中。
掛如線,直至水底不散者真。
鱧魚膽
(無鱗魚)鱧魚肉補脾利水 鱧魚膽瀉心脾熱治喉痺
鱧魚膽(專入心脾)。
即屬烏鱧。
又名七星魚者是也。
其物伏土勝水。
味甘一性一寒無毒。
凡人身患十種水氣。
垂死。
可用肉與冬瓜蔥白以治。
且煮湯浴兒。
可以稀痘。
(楊拱醫方摘要曰。
除夕黃昏時。
用大烏魚一尾。
小者二三尾。
煮湯浴兒遍身。
七竅俱到。
不可嫌腥。
以清水洗去也。
若不信。
但留一手一足不洗。
遇出痘時。
則未洗處偏多也。
此乃異人所傳。
不可輕易。
)膽味書雖載甘。
(日華曰。
諸魚膽苦。
惟此膽甘可食。
為異也。
臘月收取。
)然嘗之終苦。
凡喉痺將死者。
點入即愈。
病深者水調灌之亦可。
石決明
(蚌蛤)入肝除熱磨翳
石決明(專入肝)。
一名千里光。
得水中一陰一氣以生。
其形如蚌而扁。
味鹹氣寒無毒。
入足厥一陰一肝經除熱。
為磨翳消障之品。
緣熱熾則風必生。
風生則血被風阻而障以起。
久而固結不解。
非不用此鹹寒軟堅逐瘀清熱祛風。
則熱何能祛乎?故本事真珠母丸與龍齒同用。
皆取清散肝經積熱也。
但此須與養血藥同入。
方能取效。
且此氣味鹹平。
入服消伐過當。
不無寒中之弊耳。
亦治骨蒸勞熱五一淋。
(汪昂曰。
能清肝肺故也。
)研細水飛點目。
能消外瘴。
痘後眼翳。
可同谷一精一草等分細研。
豬肝蘸食即退。
七孔九孔者良。
鹽水煮。
面裹煨熟。
為末水飛。
惡旋復。
珍珠
(蚌蛤)除心肝熱邪及脾腎濕一熱
珍珠(專入心肝。
兼入脾胃)。
即蚌所生之珠也。
珠稟太一陰一精一氣而成。
故中秋無月。
則蚌即無珠也。
此藥馮楚瞻辨論最詳。
謂其功用多入一陰一經。
其色光明。
其體堅一硬。
大小無定。
要以新完未經鑽綴者為尚。
味甘微鹹。
氣寒無毒。
入手少一陰一心經足厥一陰一肝經。
蓋心虛有熱。
則神氣浮游。
肝虛有熱。
則目生翳障。
(目為肝竅。
)除二經之熱。
故能鎮心明目也。
耳聾本屬腎虛有熱。
(耳為腎竅。
)甘寒所以主之。
逆臚者臚脹也。
胸腹氣逆脹滿。
以及手足皮膚皆腫也。
經曰。
諸濕腫滿。
皆屬脾土。
諸滿一脹一大。
皆屬於熱。
此脾虛有熱。
兼有積滯所致。
珍珠味甘。
既能益脾。
寒能除熱。
體堅復能磨積消滯。
故亦主之。
珠藏於澤。
則川自媚。
況塗於面。
寧不令人潤澤顏色乎?至於疔毒癰腫。
長肉生肌。
尤臻奇效。
但體最堅一硬。
研如飛面。
方堪服食。
否則傷人臟腑。
外摻肌肉作疼。
蚌蛤無一陰一陽一牝一牡。
故珠專一於一陰一精一也。
金汁
(人)入解胃腑熱毒
金汁(專入胃)。
系取糞入鐔。
埋於土內。
三年取出。
瑩清如水者是耳。
味苦氣寒。
置於土中。
時久得其土氣最濃。
故能入胃。
大解熱毒。
凡濕一熱時行。
毒勢沖迫。
勢危莫制者。
用此灌之。
下嚥稍減。
以其氣味相投。
故能直入其巢而破其毒耳。
(的解)即初生小兒周時內毒氣方張。
用此服一二分。
既能化毒。
且能免後痘疹。
此最靈驗。
但稟體氣寒。
體瘦色白者。
不可誤用。
恐其反奪天真耳。
不可不審。
灌花用此最良。
秋石
(人)滌腎熱
秋石(專入腎)。
本於人溺。
因秋露水攪澄曬乾刮取而成。
故名秋石。
味鹹氣一溫一。
據書載能滋一陰一潤髒。
退蒸軟堅。
治癆止嗽。
通溺利便。
澀一精一固氣。
且雲經火 煉。
去其鹹寒。
轉為一溫一補。
一溫一而不燥。
潤而不滯。
清不損元。
降不敗胃。
為滋一陰一降火之聖藥。
(為一精一火兩衰而用。
)然繡竊謂補處少而清處多。
一溫一處少而寒處多。
(一溫一止由於火 。
而非溺中濁氣。
具有一溫一補之一性一也。
)虛勞火重。
服此似不甚礙。
(以其具有清火之一性一耳。
)間有微功。
亦非補中正劑。
(補中惟參耆。
惟附桂。
惟地茱。
乃補中正劑耳。
)若使氣薄。
火衰水泛。
縱經 煉。
終不免有虛虛之禍矣!(大黃縱經 煉。
亦不能以補命門之火。
以其氣質本寒故也。
)法於秋時取童便。
每缸用石膏七錢。
桑攪澄。
傾去清液。
如此二三次。
乃入秋露水攪澄。
如此數次。
穢淨鹹減。
以重紙鋪上。
曬乾。
刮去在下重濁。
取輕清為秋石。
再研入罐。
鐵盞蓋定。
鹽泥固濟。
升打。
升起盞上者名秋水。
味淡而香。
乃秋石之一精一英也。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