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下編 卷九·主治下-六淫病症主藥
繡按病自內成。
則七情固為致病之根。
病自外成。
則六一婬一更為致病之由。
凡人衣被不慎。
寒暑不謹。
則六一婬一俱能致害。
而症見有肌膚灼一熱。
身痛骨痛。
並或類於內傷。
而致症見體瘦骨蒸。
神昏氣倦。
痞滿不食。
苟以補劑混投。
則邪得補愈熾。
況邪襲人肌膚。
始雖及於經絡。
終則深入臟腑。
症類異形。
流派百出。
非不從一體會。
則病根底莫曉。
是篇統論藥一性一。
既以臟腑主治諸藥冠列篇首。
復以六一婬一主治諸藥並氣血等藥。
縱橫臚列。
載於篇末。
俾令藥一性一通達。
而無臨症岐亡之弊雲。
經曰。
風為百病長。
其變無常。
非無常也。
實以風隨四時之氣而乃變耳。
喻嘉言曰。
風在冬為發之寒風。
在春為調暢之一溫一風。
在夏為南薰之熱風。
在秋為淒其之涼風。
則知風隨時易。
其變一靡一定。
是以風在於肝。
其風為熱。
風在於脾於腎。
其風為寒為濕。
風在於胃於肺。
其風為燥。
風在於脾於肝。
其風為痰為濕。
隨其臟腑氣候以分。
則風愈變愈多而莫測矣!考古有言風在於肝。
(肝風。
)宜用荊芥鉤籐蛇蛻蒺藜蟬蛻全蠍浮萍虎骨蜈蚣 草海桐皮木賊蕤仁決明子芎 南星天麻蕪荑薄荷五加皮殭蠶以治。
風在於脾。
(脾風。
)宜用萆 以治。
風在於腎。
宜用獨活蛇一床一子巴戟一婬一羊藿附子細辛以治。
風在於胃。
宜用白附蝸牛以治。
風在於肺。
(肺風。
)宜用甘菊葳蕤辛夷牛子杏仁白前以治。
風在經絡關竅。
(經絡風。
)宜用白花蛇麝香皂角山甲茵芋蘇合香樟腦蓖麻子以治。
風在膀一胱。
(膀一胱經風。
)宜用 本羌活以治。
風在肝腎。
(肝腎風。
)宜用白花蛇石南籐川烏附桑寄生狗脊以治。
風在肝脾。
(肝脾風。
)宜用蒼耳子爐甘石秦艽以治。
風在肺胃。
(肺胃風。
)宜用五倍子百藥煎以治。
風在於衛。
(肌表風。
)宜用桂枝以治。
(經曰。
以辛散之。
)此治風之有分其經絡臟腑之異也。
至於風以寒見。
(寒風。
)其藥則有杏仁一婬一羊藿之類。
風以熱見。
(熱風。
)其藥則有辛夷木賊蕤仁冰片決明子爐甘石牛蒡子青葙子之類。
風以濕見。
(濕風。
)其藥則有羌活獨活葳蕤桑寄生蛇一床一子巴戟狗脊白芷松脂茵芋蒼耳子 草五倍子百藥煎萆 靈仙海桐皮秦艽防風之類。
風與痰見。
(風痰。
)其藥則有南星皂角烏尖附白芥子白附天麻白前之類。
風與濕一熱皆見。
其藥則有蕪荑蝸牛之類。
風與熱氣並見。
其藥則有薄荷之類。
(經曰。
風一婬一於內。
治以辛涼。
)風與寒濕並見。
其藥則有五加皮天雄蔓荊子殭蠶細辛之類。
但風一性一急莫御。
用辛宜以甘制。
(經曰。
以甘緩之。
)且此止屬論藥大概。
至其臨症施治。
則又在人心通化裁。
而不為藥所拘。
是真得乎用一藥之妙法矣!
經曰。
風一婬一於內。
治以辛涼。
佐以苦甘。
以甘緩之。
以辛散之。
(風屬木。
辛屬金。
金能勝木。
故治以辛涼。
過辛恐傷真氣。
故佐以苦甘。
苦勝辛。
甘益氣也。
木一性一急。
故以甘緩之。
木喜條達。
故以辛散之。
)五運。
(厥一陰一司天。
巳亥。
厥一陰一在泉。
寅申。
)
〔祛風〕
荊芥(肝) 鉤籐(肝) 蛇蛻(肝) 蒺藜(肝) 蟬蛻(肝) 浮萍(肝) 全蠍(肝)王不留行(肝) 虎骨(肝) 蜈蚣(肝) 白花蛇(肝腎) 川烏附(肝腎) 石南籐(肝腎) 甘菊(肺腎)蒿本(膀一胱) 桂枝(衛)
〔祛風濕〕
海桐皮(肝) 草(肝) 蒼耳子(肝脾) 松脂(肝脾) 桑寄生(肝腎) 狗脊(肝腎) 巴戟天(腎) 獨活(腎) 側附子(腎) 蛇一床一子(腎) 葳蕤(肺) 白芷(胃) 萆 (胃) 百藥煎(肺胃) 五倍子(肺胃) 秦艽(肝胃) 防風(膀一胱胃) 羌活(膀一胱肝)茵芋(關節) 威靈仙(十二經)
〔祛風熱〕
辛夷(肺) 牛蒡子(肺) 木賊(肝膽) 決明子(肝) 蕤仁 冰片(骨髓) 爐甘石(肝脾)
〔祛風寒〕
杏仁(肺) 一婬一羊藿(腎)
〔祛風氣〕
芎 (肝) 麝香(關竅)
〔祛風痰〕
南星(肝) 天麻(肝) 白前(肺) 白附子(胃) 皂角(肝肺大腸) 白芥子(脅)
〔祛風熱濕〕
蕪荑(肝) 蝸牛(經絡腸胃)
〔祛風熱氣〕
薄荷(肝)
〔祛風寒濕〕
細辛(腎) 天雄(腎) 五加皮(肝腎) 殭蠶(肝肺胃) 蠶沙(肝肺胃) 蔓荊子(筋骨頭面)
〔通關諸藥〕
皂角 山甲 蜈蚣 白花蛇 茵芋 蘇合香 樟腦 細辛 蓖麻子 麝香 冰片 全蠍 川烏附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