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卷二·收澀-溫澀
收者。
收其外散之意。
澀者。
澀其下脫之義。
如發汗過多。
汗當收矣!虛寒上浮。
一陽一當收矣!久嗽亡津。
津當收矣!此皆收也。
洩痢不止。
洩當固矣。
小一便自遺。
遺當固矣!一精一滑不禁。
一精一當固矣!固即澀也。
十劑篇雲。
澀可去脫。
牡蠣龍骨之屬是也。
凡人氣血有損。
或上升而浮。
下洩而脫。
非不收斂澀固。
無以收其亡脫之勢。
第人病有不同。
治有各異。
一陽一旺者一陰一必竭。
故脫多在於一陰一。
一陰一盛者一陽一必衰。
故脫多在於一陽一。
一陽一病多燥。
其藥當用以寒。
一陰一病多寒。
其藥當用以一溫一。
此定理耳。
又按一溫一以治寒。
澀以固脫。
理雖不易。
然亦須分臟腑以治。
如蓮子肉一豆蔻是治脾胃虛脫之藥也。
故洩瀉不止者最宜。
蓮須是通心一交一腎之藥也。
為心火搖動一精一脫不固者最佳。
補骨脂 葡萄阿芙蓉沒石子沉香芡實石鍾一乳一胡一桃肉靈砂是固腎氣之藥也。
為一精一滑腎洩者最妙。
但補骨脂則兼治腎洩瀉。
葡萄則兼起一陽一稀痘。
阿芙蓉則專固澀收脫。
沒石子沉香則專降氣歸腎。
芡實則兼脾濕並理。
石鍾一乳一則兼水道皆利。
一胡一桃肉則兼腸肺俱潤。
靈砂則合水火並降也。
他如菟絲覆盆。
一性一雖不澀。
而氣一溫一能固。
木瓜酸中帶澀。
醒脾收肺有功。
烏梅斂肺澀腸。
訶子收脫止瀉。
清痰降火。
赤石脂固血久脫。
治雖不一。
然要皆屬固脫藥耳。
惟有禹餘糧柿蒂一性一屬澀平。
與於體寒滑脫之症。
微有不投。
所當分別異視。
肉一豆蔻
(芳草)燥脾一溫一胃澀腸
肉一豆蔻(專入脾胃。
兼入大腸)。
辛一溫一氣香。
兼苦而澀。
功專燥脾一溫一胃澀腸。
(時珍曰。
土一愛一暖而喜芳一香。
故肉一豆蔻之辛一溫一。
理脾胃而治吐利。
)行滯治膨消脹。
凡脾胃虛寒。
挾痰食。
而見心腹冷痛。
洩瀉不止。
服此氣一溫一。
既能除冷消脹。
復能澀腸止痢。
若合補骨脂同用。
則能止腎虛洩也。
至書所云能補脾氣。
以其脾胃虛寒。
服此則一溫一而脾自健。
非真具有甘補之意也。
氣逆而服即下。
以其脾胃既舒而氣即下。
非若濃樸枳實之下為最峻也。
但此止屬一溫一胃澀腸之品。
若鬱熱暴注者禁用。
出嶺南。
似草蔻。
外有皺紋。
內有斑紋。
糯米粉裹熟。
去油用。
忌鐵。
補骨脂
(芳草)逐冷澀氣止脫
補骨脂(即破故紙。
專入腎。
)辛苦大一溫一。
色黑。
何書皆載能斂神明。
使心胞之火與命門之火相通。
因而元一陽一堅固。
骨髓充實。
以其氣一溫一味苦。
澀以止脫故也。
(時珍曰。
按白飛霞方外奇方雲。
破故紙屬火。
收斂神明。
能使心胞之火與命門之火相通。
故元一陽一堅固。
骨髓充實。
澀以止脫也。
一胡一桃屬木。
潤燥養血。
血屬一陰一惡燥。
故油以潤之。
佐破故紙。
有水火相生之妙。
故語雲。
破故紙無一胡一桃。
猶水母一之無 。
)凡五癆(五癆曰志癆、心癆、思癆、憂癆、瘦癆。
)
。
七傷(七傷曰一陰一寒、一陰一痿、裡急一精一枯、一精一少、一精一清、下濕小一便數、臨事不一舉。
)因於火衰而見腰膝冷痛。
腎冷流一精一。
腎虛洩瀉。
及婦人腎虛胎滑。
用此最為得宜。
(許叔微學士本事方雲。
補脾不若補腎。
腎氣虛弱則一陽一氣衰劣。
不能熏蒸脾胃。
脾胃氣寒。
令人胸膈痞塞。
不進飲食。
遲於運化。
或腹肋虛脹。
或嘔吐痰涎。
或腸鳴洩瀉。
譬如鼎釜中之物無火力。
雖終日不熟。
何能消化。
濟生二神丸用破故紙補腎。
肉一豆蔻補脾。
二藥雖兼補。
但無斡旋。
往往常加木香以順其氣。
使之斡旋。
空虛倉廩。
食廩空虛。
則受物矣。
屢用見效。
不可不知。
)若認症不真。
或因氣陷氣短而見胎墮。
(應用參耆。
)水衰火盛而見一精一流洩瀉。
(應用滋潤。
兼以清利。
)妄用補骨脂止脫。
則殺人慘於利器矣。
鹽水炒。
得一胡一麻良。
惡甘草。
沒石子
(喬木)固腎止脫
沒石子(專入腎。
兼入脾胃)。
味苦一性一溫一色黑。
功專入腎固氣。
凡夢一遺一精一滑。
一陰一痿齒痛。
腹冷洩瀉。
瘡口不收。
一陰一汗不止。
一切虛火上浮。
腎氣不固者。
取其苦以堅腎。
一溫一以暖胃健脾。
黑以入腎益氣補一精一。
俾氣按納丹田。
不為走洩。
則諸病自能克愈矣。
至書所云安神定魄。
亦是神氣既收。
不為外浮之意。
他如燒黑灰煎湯以治一陰一毒。
合他藥以染鬚髮。
為末以擦牙齒。
皆是賴其收澀之力以為保護耳。
無他道也。
但味苦一性一降。
多用恐氣過下。
不可不慎。
(氣虛下陷者忌。
)出外番。
顆小紋細者佳。
炒研用。
蟲蝕成孔者揀去。
忌銅鐵。
蓮子
(水果)補脾澀氣
蓮子(專入脾。
兼入心腎)。
書載能入心脾腎三經。
然氣稟清芳。
味得中和。
甘一溫一而澀。
究皆脾家藥耳。
中和則上下安養。
君令臣恭而無不一交一之患矣。
(馮兆張曰。
按蓮花出污泥而不染。
生生不息。
節節含藏。
中含白肉。
內隱清心。
根須花果葉節皮心。
皆為良藥。
稟芬芳之氣。
合稼穡之味。
為脾之果。
脾為中黃。
所以一交一媾水火。
會合金木者也。
土旺則四髒皆安。
而蓮之功大矣。
)故書載能補心與腎。
(有蓮子清心飲。
)及通十二經絡血脈。
即是此意。
且其味澀。
則能使氣不走。
而夢一遺崩帶失血等症可理。
(白一濁遺一精一。
用石蓮肉龍骨益智仁等分為末。
每服二錢。
空心飯湯送下。
)味澀則腸胃亦固。
而無五更洞洩之虞。
(同菟絲子五味子山茱萸山藥車前子肉一豆蔻砂仁橘紅芡實人參補骨脂巴戟天。
治脾腎俱虛。
五更溏瀉。
)惟大便燥者勿服。
去心皮。
蒸熟焙乾用。
得茯苓山藥白朮枸杞良。
蓮心味苦一性一寒。
能治心熱。
故產後血竭者最宜。
石蓮色黑。
入水則沉。
入鹵則浮。
煎鹽用此試鹵。
味苦一性一寒。
能除噤口熱毒淋濁。
果因熱成。
亦可以解。
然必本於蓮實。
老於蓮房。
墜入污泥。
經久堅黑如石者方佳。
若使出自粵東。
產於樹上。
大苦大寒。
不宜入藥。
蓮須
(水果)入腎固一精一止脫
蓮須(專入心腎)。
甘一溫一而澀。
功與蓮子略同。
但澀一性一居多。
服能清心通腎。
益血固一精一。
烏須黑髮。
止崩住帶。
如三因固真丸。
巨勝子丸。
並皆用之。
凡欲勤一精一薄而見滑脫不禁。
治當用此秘澀。
但不似龍骨寒澀。
有收一陰一定魂安魄之妙。
牡蠣鹹澀微寒。
兼有化堅解熱之功。
金櫻徒有止澀之力。
而無清心通堅之理耳。
毫釐千里。
不可不辨。
在細審玩。
忌地黃蒜蔥。
芡實(水果)利脾濕澀腎氣芡實(專入脾腎)。
如何補脾。
以其味甘之故。
(甘入脾。
)芡實如何固腎。
以其味澀之故。
(澀固脫。
)惟其味甘補脾。
故能利濕。
而使洩瀉腹痛可治。
(補脾同山藥茯苓白朮人參蓮肉薏苡仁扁豆。
)惟其味澀固腎。
(用芡實一味搗末熬。
金櫻子煎和丸。
服之補下元益人。
謂之水陸丹。
)故能閉氣。
而使遺帶小一便不禁皆愈。
(傷損一精一氣。
小一便遺數一精一滑。
用秋石芡實茯苓蓮肉各四兩為末。
棗和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空心鹽湯送下。
)功與山藥相似。
然山藥之一陰一本有過於芡實。
而芡實之澀更有甚於山藥。
且山藥兼補肺一陰一。
而芡實則止於脾腎。
而不及於肺。
用或蒸熟搗粉。
或連殼同服。
葡萄
( )攝一精一氣歸宿腎
葡萄(專入腎)。
種類不一。
此以 名者。
因其形似葡萄。
瑣細不大。
故以 名也。
張璐論之甚詳。
言此生於漠北。
南方亦間有之。
其干類木。
而系籐木。
其子生青熟赤。
干則紫黑。
氣味甘鹹而一溫一。
能攝一精一氣。
歸宿腎臟。
與五味子功用不甚相遠。
凡籐蔓之類。
皆屬於筋。
(形類相似。
有感而通。
)草木之實。
皆達於髒。
(實則重著下行。
實則氣重內入。
故多入髒。
)不獨此味為然。
此物向供食品。
不入湯藥。
故本草不載。
近時北人以之強腎。
南人以之稀痘。
各有攸宜。
強腎方用 葡萄人參各一錢。
火酒浸一宿。
清晨塗手心。
摩一擦腰脊。
能助筋力強壯。
若臥時摩一擦腰脊。
力助一陽一事堅強。
服之尤為得力。
稀痘方用 葡萄一歲一錢。
神黃豆一歲一粒。
杵為細末。
一晝夜蜜水調服。
並擦心窩腰眼。
能助腎祛邪。
以北地方物。
專助東南生氣之不足也。
然秉質素弱宜服。
反是則不免有助火之害矣!
阿芙蓉
(稷粟)澀一精一秘氣
阿芙蓉(專入命門)。
即罌粟花之津一液也。
一名鴉片。
一名阿片。
出於天方國。
(罌粟結青苞時。
午後以大針刺其外。
或三五處。
次早津出。
以竹刀刮取。
入磁器一陰一干用之。
)氣味與粟殼相似。
而酸澀更甚。
用阿芙蓉一分。
糯米飯搗作三丸。
通治虛寒百病。
凡瀉痢脫一肛一。
久痢虛滑。
用一二分。
米飲送下。
其功勝於粟殼。
又痘瘡行漿時。
洩瀉不止。
用四五厘至一分。
未有不止。
但不可多服。
忌酸醋。
犯之斷腸。
及忌蔥蒜漿水。
奈今有以房術為用。
無論病症虛實。
輒為輕投縱一欲。
以致腎火愈熾。
吁。
誤矣!
禹餘糧
(石)體重鎮怯固脫
禹餘糧(專入大腸。
兼入心腎)。
甘平。
一性一澀質重。
(時珍曰。
生於池澤者為禹餘糧。
生於山谷者為太乙餘糧。
其中水黃濁者為石中黃水。
其凝結如粉者為餘糧。
凝干如石者為石中黃。
一性一味功用皆同。
但入藥有一精一粗之等耳。
故服食家以黃水為上。
太乙次之。
禹餘糧又次之。
但禹餘糧乃石中黃粉。
)既能澀下固脫。
復能重以祛怯。
仲景治傷寒下利不止。
心下痞硬。
利在下焦。
赤石脂禹餘糧丸主之。
取重以鎮痞硬。
澀以固脫洩也。
(時珍曰。
禹餘糧手足一陽一明血分重劑也。
其一性一澀。
故主下焦前後諸病。
)功與石脂相同。
而禹余之質重於石脂。
石脂之一溫一過於餘糧。
不可不辨。
取無砂者良。
牡丹為使。
細研淘取汁澄用。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