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下編 卷九·主治下-燥
燥為六一婬一之一。
何肺多以燥見。
以肺處於高源而燥。
故肺獨以燥名也。
然肺燥烈不潤。
則脾自必見枯。
血亦自必見槁。
一精一亦自必見竭。
腸亦自必見涸。
又安有肺燥而不與之俱燥哉?是以治燥而在於肺。
則有葳蕤人一乳一阿膠熟蜜榧實以潤之矣。
治燥而在於脾。
(脾燥。
)則有山藥黃一精一羊肉人一乳一豬肉以潤之矣。
治燥而在於肝。
(肝燥。
)則有荔枝阿膠桑寄生何首烏狗脊麋茸獺肝紫河車兔屎以潤之矣。
治燥而在於腎。
(腎燥。
)則有冬青子燕窩桑寄生枸杞龜板龜膠一胡一麻冬葵子榆白皮黑鉛桑螵蛸楮實磁石以潤之矣。
治燥而在於心。
(心燥。
)則有柏子仁龜板食鹽以潤之矣。
治燥而在於大腸。
(大腸燥。
)則有一胡一麻枸杞花生蓯蓉油當歸鎖一陽一蜂蜜以潤之矣。
至於因風而燥。
(風燥。
)則有羌活秦艽防風。
因火而燥。
(火燥。
)則有黃芩麥冬。
因熱而燥。
則有石膏知母生地大黃朴硝。
(經曰。
以苦下之。
)然此人所皆知。
其有水極而燥。
(水燥。
)寒極而燥。
(寒燥。
)人絕不曉。
蓋水沖擊橫溢。
血氣不周。
上下隔絕。
而症有不燥乎?寒凍不解。
津無氣化。
而症有不燥乎?如大便秘結。
症果屬熱。
用以大黃以下。
其燥自開。
症果屬燥。
用以一胡一麻火麻以潤。
其燥亦開。
若使燥屬於寒。
在表(表寒。
)則當用以麻桂羌防細辛以開其郁。
在裡(裡寒。
)則當用以硫黃巴豆半夏以開其結。
在中(中寒。
)則當用以香砂姜半以通其滯。
(經曰。
燥一婬一於內。
治以苦一溫一。
佐以甘平。
)水燥而溺不通。
在寒(水燥因寒。
)則當用以苓桂。
在熱(水燥因熱。
)則當用以知柏。
若使寒熱皆見。
(水燥寒熱俱見。
)
則治又當用以四苓。
至於燥氣結極而有塊硬不消。
(燥極成塊。
)則治又當用以食鹽芒硝海藻等藥以為之軟。
其燥無有不化。
易曰。
燥萬物者。
莫 乎火。
治燥必兼治火。
然苟如此通活。
則遇燥皆識。
治無不效。
又奚必僅以所見之燥為拘哉?
經曰。
燥一婬一於內。
治以苦一溫一。
佐以甘辛。
以苦下之。
(燥屬金。
苦屬火。
火能勝金。
故治以苦一溫一。
甘能緩。
辛能潤。
苦能下。
故以為佐也。
)五運。
(一陽一明司天。
卯酉。
一陽一明在泉。
子午。
)
〔通燥〕
一胡一麻 冬葵子 榆白皮 蓯蓉肉 鎖一陽一 熟蜜
〔通寒燥〕
硫黃 巴豆 大蒜 蔥白 半夏
〔通熱燥〕
大黃 豬膽汁 食鹽
〔軟堅〕
海狗腎(腎) 牡蠣(腎) 海帶(腎) 昆布(腎) 食鹽(腎) 青鹽(腎) 蛤蜊粉(腎) 海石(腎) 白梅(腎) 芒硝(腸胃) 蟲(肝) 紫貝(肝脾) 鳳仙子(骨一穴一硬處)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