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卷三·散劑-散熱
熱自外生者宜表宜散。
熱自內生者宜清宜瀉。
熱自外生而未盡至於內者宜表宜散。
熱自內成而全無表症者宜攻宜下。
凡人感冒風寒。
審其邪未深入。
即當急撤其表。
俾熱仍從表解。
不得謂熱已成。
有清無散。
而不用表外出也。
第熱之論乎散者。
其法不一。
有止就熱以言散者。
如升麻之升諸一陽一引熱外出。
干葛之升一陽一明胃氣引熱外出。
柴一胡一之升少一陽一膽熱外出。
淡豆豉之升膈熱外出。
夏枯草之散肝熱外出。
野菊花之散肝肺熱外出也。
有合風熱以言散者。
如辛夷能散肺經風熱。
冰片能散骨蒸風熱。
木賊能散肝膽風熱。
蕤仁決明子爐甘石薄荷能散肝經風熱也。
有合濕一熱而言散者。
如蕪荑能散皮膚骨節濕一熱。
香薷能散肺胃心濕一熱是也。
有就風火熱毒而言散者。
如蟾蜍蟾酥之能升拔風火熱毒外出是也。
有就血熱而言散者。
如鍛石能散骨肉皮膚血熱。
谷一精一草能散肝經一血熱也。
至於熱結為痰。
有藉吐散。
如木鱉則能引其熱痰成毒結於胸膈而出。
瓜蒂則能引其熱痰結於肺膈而出。
膽礬則能引其風熱之痰亦結在膈而出也。
若使表症既罷。
內症已備。
則又另有法在。
似無庸於瑣贅。
升麻
(山草)升一陽一
升麻(專入脾胃。
兼入肺大腸)。
似與葛根一類。
但此辛甘微苦。
能引蔥白入肺。
發散風寒出汗。
引石膏能治一陽一明頂巔頭痛齒痛。
引參耆能入脾胃補脾。
且同柴一胡一能引歸耆白朮甘一溫一之藥。
以補衛氣之散。
而實其表。
並治一切風陷下痢。
(後重裡急。
症不一端。
有應用承氣大下者。
有應用升柴上升者。
要在辨症明確。
以識升降之宜耳。
不得概以升舉為事也!)久洩(經曰。
清氣在下。
則生飧洩)。
脫一肛一。
足寒一陰一痿。
暨蠱毒一精一鬼。
(一陽一升則一陰一散。
)與一切風熱斑疹。
(斑疹有虛有實。
須審兼症以治。
汪昂曰。
成朵如錦紋者為斑。
隱隱見紅點者為疹。
蓋胃熱失下。
衝入少一陽一。
則助相火而成斑。
衝入少一陰一。
則助君火而成疹。
)瘡毒一靡一不隨手輒應。
以升其一陽一而散其熱。
俾邪盡從外解。
而濁自克下降。
故又曰能以解毒。
不似葛根功專入胃升津解肌。
而不能引諸藥以實衛氣也。
但升麻佐於葛根。
則入一陽一明升津解肌有效。
同柴一胡一升氣。
則柴能升少一陽一肝經之一陽一。
升麻能升一陽一明胃經之一陽一。
一左一右。
相需而成。
(時珍曰。
大抵人年五十以後。
其氣消者多。
長者少。
降者多。
升者少。
秋冬之令多。
而春夏之令少。
若稟受弱而有諸般一陽一虛等症者。
並宜以升一陽一等藥活法治之。
)但一陰一火動。
及氣虛汗出切忌。
(朱肱活人書言犀角地黃湯。
如無犀角。
可用升麻以代。
意在引藥以入一陽一明耳。
朱二允言犀角地黃湯不宜用升麻以代犀角。
意在升麻能引一陰一血上湧。
二者見解俱是。
但須察其病氣淺深。
髒氣偏純。
以明治之得失。
)裡白外黑。
緊實者良。
名鬼臉升麻。
細削。
皮青綠色。
謂雞骨升麻。
去須蘆。
蒸曝用。
入補劑。
蜜水炒用。
葛根
(蔓草)入胃升一陽一解肌退熱生津
葛根(專入胃。
兼入脾)。
辛甘一性一平。
輕揚升發。
能入足揚明胃經鼓其胃氣上行。
生津止渴。
(汪昂曰。
風藥多燥。
葛根獨能止渴者。
以其能升胃氣入肺而生津耳。
)兼入脾經開腠發汗。
(脾主肌肉。
)解肌退熱。
緣傷寒太一陽一病罷。
傳入一陽一明。
則頭循經而痛。
胃被寒蔽。
而氣不得上升。
入肺則渴。
胃主肌肉。
氣不宣通則熱。
故當用此以治。
俾其氣升津生。
肌解熱退。
(因其體輕故解肌。
因其氣升故生津。
)而無復傳之勢矣!(時珍曰。
本草十劑雲。
輕可去實。
麻黃葛根之屬。
蓋麻黃乃太一陽一經藥。
兼入肺經。
肺主皮一毛一。
葛根乃一陽一明經藥。
兼入脾經。
脾主肌肉。
所以二味藥皆輕揚發散。
而所入迥然不同也。
繡曰。
麻黃入肺而不入脾。
因其中空象肺之故。
葛根入脾而不入肺。
因其體輕蔓延。
週身通達象肌之故。
)但葛根一味。
必其於頭額俠之處(一陽一明經行於面額)。
痛如刀劈。
方謂邪傳一陽一明。
其藥可用。
(張元素曰。
頭顱痛如刀破。
乃一陽一明中風。
可用葛根蔥白湯。
)若使未入一陽一明。
又是引邪內入。
不可用也。
即邪在於太一陽一而略見於一陽一明。
則以方來之一陽一明為重。
故必用葛根以絕其路。
(仲景治太一陽一陽一明合病桂枝湯加葛根麻黃。
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
是用以斷太一陽一陽一明之路。
非太一陽一藥也。
)若使一陽一明症備。
而止兼有太一陽一。
則又以未罷之太一陽一為重。
故又不用葛根。
且一陽一明主肌肉者也。
而用干葛大開肌肉。
則津一液盡從外洩。
恐胃愈燥而一陰一立亡。
至於疹痘未發。
則可用此升提。
酒醉則可用此解酲。
火郁則可用此升散。
但亦須審中病輒止。
(如丹溪雲。
治瘧無汗要有汗。
散邪為主帶補。
有汗要無汗。
扶正為主帶散。
若一陽一瘧有汗。
加參耆以斂之。
無汗加芩葛蒼朮以發之。
)不可過用。
以致胃氣有傷也。
(如丹溪雲。
斑疹已見紅點。
不可更服升葛湯。
恐表虛反增斑斕。
)
柴一胡一
(山草)入足少一陽一膽升一陽一解熱和表
柴一胡一(專入膽)。
味苦微辛。
氣平微寒。
據書載治傷寒熱傳足少一陽一膽。
緣膽為清淨之府。
無出無入。
邪入是經。
正在表裡之界。
汗吐與下當禁。
惟宜和解。
故仲景之治傷寒邪入少一陽一。
而見寒熱往來。
脅痛耳聾。
(少一陽一衛於身側。
其脈循脅通耳。
邪由一陽一明而傳少一陽一。
故必口苦咽干。
脅痛耳聾。
寒熱往來。
脈則尺寸俱弦。
)婦人熱入血室。
用之以洩其邪。
(沖為血海。
血海即血室也。
凡沖男一女皆有。
惟婦人所主在血。
故病多犯於此。
柴一胡一在表可解經邪。
在裡可解血熱。
)胎前產後。
小兒痘疹。
五疳羸熱諸瘧。
(先寒後熱謂寒瘧。
先熱後寒謂一溫一瘧。
但熱不寒謂癉瘧。
亦謂一溫一瘧。
寒多熱少謂牡瘧。
)並癰疽瘡瘍。
咸宜用之。
(喻嘉言曰。
其寒熱所主之往來。
適在少一陽一所主之地。
偏一陰一則多寒。
偏一陽一則多熱。
即其純熱無寒而為癉瘧一溫一瘧。
純寒無熱而為牡瘧。
要皆自少一陽一而造其極。
補偏救弊。
亦必返還少一陽一之界。
一陰一陽一兩協於和而後愈也。
施汗吐下之法以治實熱。
施和一溫一之法以治虛寒。
無非欲致其和平耳。
瘧邪如傀儡。
少一陽一則提傀儡之線索。
一操一縱進退。
一惟少一陽一主張。
寧不恢恢乎有餘刃耶?汪昂曰。
瘧之不離乎少一陽一。
猶咳之不離肺也!)若病在太一陽一。
用之太早。
猶引賊入門。
病在一陰一經。
用之則重傷其表。
必得邪至少一陽一而藥始可用矣。
(李士材曰。
瘧非少一陽一經。
慎用。
)至雲能治五癆。
必其諸髒諸腑。
其癆挾有實熱者。
暫可用此解散。
(實熱是外邪內郁而實。
)真虛而挾實熱。
亦當酌其所宜。
雖引清一陽一之氣左旋上行。
然升中有散。
若無歸耆同投。
其散滋甚。
虛熱不可寒。
血衰火毒者不可燥。
豈容誤哉?(識此三弊。
則用柴一胡一不致有誤。
宗 曰。
經驗方中治勞熱青蒿煎。
用柴一胡一止合宜爾。
服之無不效。
熱去即須急止。
若或無熱。
得此愈甚。
雖至死人亦不怨。
目擊甚多。
日華子又謂補五癆七傷。
藥一性一論亦謂治癆乏羸瘦。
若此等病苟無實熱。
醫者執而用之。
不死何待。
時珍曰。
冠氏不分臟腑經絡有熱無熱。
乃謂柴一胡一不治勞乏。
一概擯斥。
殊非通論。
)兼之一性一滑善通。
凡溏洩大便者。
當善用之。
熱結不通者。
當佐當歸黃芩以投。
差無誤耳。
是以一陰一虛火炎。
骨蒸勞熱。
腎虛洩瀉。
書載不應服。
解散宜北柴一胡一。
虛熱宜海一陽一軟柴一胡一為良。
酒炒用。
半夏為使。
惡皂莢。
畏女菀藜蘆。
(時珍曰。
行手足少一陽一。
以黃芩為佐。
行手足厥一陰一。
以黃連為佐。
)
香薷
(芳草)宣散三伏濕一熱
香薷(專入脾胃心)。
氣味香竄。
似屬一性一溫一。
並非沉寒。
然香氣既除。
涼氣即生。
所以菀蒸濕一熱。
得此則上下通達。
而無郁滯之患。
搏結之一陽一邪。
得此則煩熱頓解。
而無固結之弊矣。
是以用為清熱利水要劑。
然必審屬一陽一髒。
其症果屬一陽一結。
而無虧弱之症者。
(氣虧血弱。
)用此差為得宜。
若使稟賦素虧。
飲食不節。
其症有似燥渴而見吐瀉不止者。
用此等於代茶。
寧無誤乎?(時珍曰。
世醫治暑病。
以香薷散為首藥。
然暑有乘涼飲冷。
致一陽一氣為一陰一邪所遏。
遂病頭痛發一熱惡寒。
煩躁口渴。
或吐或瀉。
或霍亂者。
宜用此藥以發越一陽一氣。
散水和脾。
若飲食不節。
勞役作喪之人傷暑。
大熱大渴。
汗洩如雨。
煩燥喘促。
或瀉或吐者。
乃勞倦內傷之症。
必用東垣清暑益氣湯人參白虎湯之類以瀉火益元可也。
若用香薷之藥。
是重虛其表而又濟之以熱矣。
蓋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
如冬月之用麻黃。
氣虛者尤不可多服。
而今人不知暑傷元氣。
不拘有病無病。
概用代茶。
謂能辟暑。
真癡人說夢也。
)今人但知暑即是熱。
熱即是暑。
(暑為一陰一症。
熱為一陽一症。
經曰。
氣盛身寒。
得之傷寒。
氣虛身熱。
得之傷暑。
故中暑宜一溫一散。
中熱宜清涼。
)暑熱混為一氣。
而不知暑屬何形。
熱屬何象。
(暑一陰一熱一陽一。
)暑何因是而名。
熱何因是而號。
暑何因何體氣而至。
(體一陰一召暑。
)熱何因何體氣而召。
(體一陽一召熱。
)暑何用於香薷不宜。
(氣虛傷暑。
再加香薷散氣。
是益虛矣。
)熱何用於香薷則效。
(熱因邪郁。
散邪而熱自除。
)其中旨趣。
在人領會。
未可為粗心人道也。
陳者良。
宜冷服。
(時珍曰。
熱服令人瀉。
)
淡豆豉
(造釀)升散膈上熱邪
淡豆豉(專入心肺。
)本於黑豆蒸 而成。
按其味苦氣寒。
(陳藏器曰。
豆一性一平。
炒熟熱。
煮食寒。
作豉冷。
)似屬苦降下行之味。
而無升引上行之力也。
然經火蒸 。
味雖苦而氣則馨。
氣雖寒而質則浮。
能升能散。
故得蔥則發汗。
得鹽則引吐。
得酒則治風。
得韭則治痢。
得蒜則止血。
炒熟又能止汗。
是以邪在上而見煩燥。
頭痛滿悶。
懊 不眠。
發斑嘔逆者。
合於梔子。
則能引邪上吐。
不致陷入。
而成內結之症也。
然必一江一右制者方堪入藥。
按古制豉法。
用黑大豆水浸一宿。
淘淨蒸熟。
攤勻蒿覆。
候上黃衣。
取曬簸淨。
水拌乾濕得所。
安甕中築實。
桑葉蓋。
濃泥封。
曬七日。
取出曝一時。
又水拌入甕。
如此七次。
再蒸去火氣。
甕收用。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