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凡例:首宜分其形質氣味。次宜辨其經絡臟腑。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本草求真》凡例

本草求真

凡例

一、本草一書。

首宜分其形質氣味。

次宜辨其經絡臟腑。

終宜表其證治功能。

歷觀諸書。

無不備載。

然理道不明。

意義不疏。

徒將治效彰著。

淺學醫士。

其奚辨焉。

況有補不實指。

瀉不直說。

或以隔一隔二以為附會。

反借巧說以為虛喝。

義雖可通。

意難即悟。

茲從往昔諸書。

細加考訂。

其有一義未明。

一意未達。

無不搜剔一靡一盡。

牽引混說。

概為刪除。

俾令真處悉見。

斷不隨聲附和。

語作影響。

以致眩人耳目也。

一、藥品補瀉。

或一陰一或一陽一。

或氣或血。

或燥或潤。

原自有別。

遍繹諸書。

無有實載。

如白朮味苦一性一燥。

是能入脾補氣。

山藥味甘氣平。

是能入脾補一陰一。

人參黃 味甘一性一溫一。

是能入肺而補氣是能入肺而補一陰一。

龍眼甘一溫一。

是能入心而補氣。

當歸柏子仁辛甘一溫一潤。

是能入心而補血。

山茱萸杜仲辛一溫一酸一溫一。

是能入肝而補氣。

首烏阿膠甘平微一溫一。

是能入肝而補血。

至附桂辛熱。

則能入腎以補一陽一。

熟地枸杞甘潤甘一溫一。

是能入腎以補一陰一。

補劑如斯。

瀉劑亦然。

而書僅以補瀉混指。

是集論補論瀉。

俱以一陰一陽一氣血分辨。

概不敢以影響渾混等語塞責。

庶使開捲了了。

無有錯誤。

一、本草藥一性一。

最宜就實講明。

不可一毫牽引。

如書既言桑白皮入肺瀉火。

是明於氣無補。

而又混引益氣之說以相淆。

枳殼枳實本為下氣最峻之味。

而書又引益氣明目之說以為質。

桔梗本屬升氣之品。

而書又擴其義曰降。

赤小豆本非大熱之味。

而書又別其義曰燥。

紫石英白石英之甘與一溫一。

本非最濕之品。

而書又反其詞曰濕。

此惟上哲之士。

始可以悟其蘊。

若使粗工褊淺。

又曷克以明其義乎?是集凡有義蘊難明之處。

逐一詳解。

不令稍有含混。

一、經絡臟腑。

他書亦有載系某藥主入某經。

某藥兼入某經。

然眾書繁雜。

持論不一。

如知母味辛而苦。

沉中有浮。

降中有升。

本能清肺以寧腎。

而書偏置潤肺不語。

止言於水有滋。

牽強混引。

殊多不解。

是篇凡有類此不明。

無不從實發輝。

庶主輔攸分。

而經腑與髒之藥。

自不致誤。

一、是集論症論治論效。

總以藥之所味形質四字推勘而出。

則藥之見施於病者。

既有其因。

而藥之見施於病而即有效者。

又有其故。

如劉寄一奴一之能破瘀通經行血。

又治金瘡使血頓止。

一通一澀。

似不相合。

他書止載治效。

無有詮釋。

使人自悟。

是篇凡其藥有類是。

無不按實考明。

盡情闡發。

俾令後學。

始有津涯。

一、藥多有形質相同。

氣味相等。

若使各為註釋而不比類合觀。

則疑似莫辨。

如訶子粟殼共為澀藥之類。

白蔻砂仁共為燥胃之類。

豬苓澤瀉共為利濕之類。

羌活獨活共為驅風之類。

大戟甘遂共為瀉水之類。

枳殼枳實共為破氣之類。

附子肉桂共為補火之類。

地黃枸杞共為滋水之類。

牛黃貝母共為清熱祛痰之類。

一乳一香沒藥共為行血破血之類。

人參黃 共為補肺補氣之類。

本草分論雖多。

而合論則少。

是篇尚論藥味。

凡有氣味相同。

無不先於篇首協議闡發。

再於各味之中。

又取相類以為分別。

庶使毫釐千里。

無有差謬!

一、藥有宜有忌。

宜者可用。

而忌者不可用也。

有其宜之當用。

即有其忌之不可用。

是篇既於藥品之宜。

反覆申明。

復於藥一性一之忌。

多為誥誡。

俾其喜忌並知。

而無臨症岐亡之弊矣。

一、本草藥味。

他氏多以草木昆蟲金石類為編次。

以便披閱。

然形質雖同。

而氣味不就一處合編。

則諸藥諸一性一。

又已分散各部而不可以共束矣。

是編開列藥品。

總以氣味相類共為一處。

如補火等藥。

則以補火為類。

滋水等藥。

則以滋水為類。

間有一味而兼數治數一性一者。

則不得不就一處以為品列。

不必彼此重見。

是亦限於編次之一道也。

再於分別氣味之下。

又注是草是木是金是石以為類次。

俾氣味既得依類而處。

而形質亦得分類合觀。

庶涇渭攸分。

而學人自無亡津之歎。

一、本草本經。

出自神農。

其理自屬不易。

然考論中所載。

藥一性一多有安五臟。

定神志。

並延年益壽。

身輕黑髮。

及桑白皮紫草補中益氣等說。

按此語多膚廓。

不無可疑。

且考神農嘗草。

流傳至今。

是時文本未開。

當有識識相因。

不爾何由得聞。

所詳藥出郡縣。

多有後漢地名。

故寇宗 陶通明掌禹錫皆謂是書考之於漢。

已有不能斷自何代所作。

淮南子雖言神農嘗百草以和藥。

亦無本草之名。

至稱桐雷本此載在簡編。

應與素問同類。

何以後人多為更飾。

故有疑為他氏所著。

厥後代為損益。

其真愈失。

而其論愈訛。

無怪李氏瀕湖纂集本草。

僅以本經主治冠列諸首。

而不力為著解。

且有疑其經論未確。

留此以為存羊之意。

非故濃今薄古。

實以語多膚廓。

故不敢以疑信相參之書。

等於素問。

同作千古俎豆觀也。

惟有長洲張璐極力尊崇。

而其中多有強為組合之心。

仍非尊崇本意。

故余尚論藥一性一。

每從實處追求。

既不泥古以薄今。

復不濃今以廢古。

惟求理與病符。

藥與病對。

俾炎帝救世之真心。

默與余論相合。

而不失其尊崇之意。

是亦余心之素望也矣!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本草求真
凡例上編上編 卷一·補劑-溫中上編 卷一·補劑-平補上編 卷一·補劑-補火上編 卷一·補劑-滋水上編 卷一·補劑-溫腎上編 卷二·收澀-溫澀上編 卷二·收澀-寒澀上編 卷二·收澀-收斂上編 卷二·收澀-鎮虛上編 卷三·散劑-散寒上編 卷三·散劑-驅風上編 卷三·散劑-散濕上編 卷三·散劑-散熱上編 卷三·散劑-吐散上編 卷三·散劑-溫散上編 卷三·散劑-平散上編 卷四·瀉劑-滲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濕上編 卷四·瀉劑-瀉水上編 卷四·瀉劑-降痰上編 卷四·瀉劑-瀉熱上編 卷四·瀉劑-瀉火上編 卷四·瀉劑-下氣上編 卷四·瀉劑-平瀉上編 卷五·血劑-溫血上編 卷五·血劑-涼血上編 卷五·血劑-下血上編 卷六·雜劑-殺蟲上編 卷六·雜劑-發毒上編 卷六·雜劑-解毒上編 卷六·雜劑-毒物上編 卷七·食物-簡介上編 卷七·食物-面上編 卷七·食物-稻米上編 卷七·食物-稷上編 卷七·食物-粟米上編 卷七·食物-黑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黃大豆上編 卷七·食物-蠶豆上編 卷七·食物-白豆上編 卷七·食物-豌豆上編 卷七·食物-豇豆上編 卷七·食物-豆腐上編 卷七·食物-豆醬上編 卷七·食物-芹菜上編 卷七·食物-胡蘿蔔上編 卷七·食物-芥菜上編 卷七·食物-茼蒿上編 卷七·食物-蕹菜上編 卷七·食物-油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菘菜上編 卷七·食物-莧菜上編 卷七·食物-菠上編 卷七·食物-苦菜上編 卷七·食物-白苣上編 卷七·食物-萵苣上編 卷七·食物-菜上編 卷七·食物-匏瓠上編 卷七·食物-南瓜上編 卷七·食物-茄子上編 卷七·食物-胡瓜上編 卷七·食物-苦瓜上編 卷七·食物-越瓜上編 卷七·食物-甜瓜上編 卷七·食物-絲瓜上編 卷七·食物-冬瓜上編 卷七·食物-醬瓜上編 卷七·食物-芋子上編 卷七·食物-諸筍上編 卷七·食物-李上編 卷七·食物-青桃上編 卷七·食物-青梅上編 卷七·食物-楊梅上編 卷七·食物-栗上編 卷七·食物-橄欖上編 卷七·食物-枇杷上編 卷七·食物-花生上編 卷七·食物-烏芋上編 卷七·食物-橘穰上編 卷七·食物-菱角上編 卷七·食物-香蕈上編 卷七·食物-木耳上編 卷七·食物-蘑菇上編 卷七·食物-雉上編 卷七·食物-雁上編 卷七·食物-鵝上編 卷七·食物-鳧上編 卷七·食物-鷓鴣上編 卷七·食物-竹雞上編 卷七·食物-斑鳩上編 卷七·食物-貓上編 卷七·食物-鰣魚上編 卷七·食物-鰱魚上編 卷七·食物-魚上編 卷七·食物-鯇魚上編 卷七·食物-鰷魚上編 卷七·食物-鱖魚上編 卷七·食物-白魚上編 卷七·食物-青魚上編 卷七·食物-鯊魚上編 卷七·食物-紙魚上編 卷七·食物-石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鰍魚上編 卷七·食物-鮫魚上編 卷七·食物-烏賊魚上編 卷七·食物-鱔魚上編 卷七·食物-鮑魚上編 卷七·食物-鰻鱺魚上編 卷七·食物-海上編 卷七·食物-蟶上編 卷七·食物-蛙上編 卷七·食物-鱉肉下編 卷八·主治上-臟腑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六淫病症主藥下編 卷九·主治下-風下編 卷九·主治下-暑下編 卷九·主治下-濕下編 卷九·主治下-燥下編 卷九·主治下-火下編 卷九·主治下-熱下編 卷九·主治下-痰下編 卷九·主治下-氣下編 卷九·主治下-血下編 卷九·主治下-積下編 卷九·主治下-痛下編 卷九·主治下-消渴下編 卷十·總義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