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演義》第095回 襄王熅竄死河中 楊行密盜據淮甸:主上但將勤王功績,屬諸敕使,委以大權,終致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史演義》第095回 襄王熅竄死河中 楊行密盜據淮甸

唐史演義

第095回 襄王熅竄死河中 楊行密盜據淮甸

卻說朱玫與襄王熅俱還鳳翔,即與鳳翔百官蕭遘等,再行會奏行在,請誅田令孜,且對遘宣言道:「主上播遷六年,將士冒矢石,百姓供饋餉,或戰死,或餓死,十減七八,僅得收復京城。

主上但將勤王功績,屬諸敕使,委以大權,終致綱統廢墜,藩鎮擾亂,玫奉尊命,來迎大駕,不蒙明察,反類脅君,我輩心力已盡,怎能俯首帖耳,仰承Yan人鼻息呢?李氏子孫尚多,相公何不變計,另立嗣君?」

遘答道:「主上無大過惡,不過因令孜專權,遂致蒙塵,近事本無行意,令孜陳兵帳前,迫上出走,為足下計,只有引兵還鎮,拜表迎鑾,廢立重事,遘不敢聞命!」遘若能堅持到底,何致身污逆名。

玫聞言變色,出即下令道:「我今立李氏一王,敢有異議,即當斬首!」百官統是怕死,只好權詞附和。

玫遂奉襄王熅權監軍國事,承製封拜百官,仍遣大臣西行迎駕。

玫自兼左右神策十軍使,令遘為冊命襄王文。

遘託言文思荒落,乃使兵部侍郎鄭昌圖撰冊,由熅北面拜受,然後朝見百官,即授昌圖同平章事,兼判度支鹽鐵戶部各置副使;調遘為太子太保,遘托疾辭官。

適遘弟蘧為永樂令,乃往與弟處,不聞朝事。

玫即奉熅至京師,自加侍中,大行封拜,藩鎮多半受封。

淮南節席使高駢,進爵中書令,充江淮鹽鐵轉運副使。

淮南右都押牙和州刺史呂用之,升授嶺南東道節度使,兩人很是喜歡,奉表勸進。

獨鳳翔節度使李昌符,本與玫謀嶺立熅,熅已受冊,玫自專大權。

昌符毫無好處,怏怏失望,乃更通表行在,報稱朱玫擅立襄王,應加聲討。

有詔進昌符為檢校司徒,令就近圖玫。

田令孜因人心憤怒,自知不為所容,因薦樞密使楊復恭為左神策中尉,自除西川監軍,往依陳敬暄。

復恭斥令孜一黨一羽,出王建為利州刺史,晉暉為集州刺史,張造為表州刺史,李師泰為忠州刺史;調他出外,亦未必無禍。

一面與新任宰相孔緯杜讓能等,共商還都事宜。

計尚未定,忽報朱玫遣將王行瑜,率邠寧河西兵五萬,進一逼一乘輿,已經佔住鳳翔,各道貢賦,都被遮斷,令轉運長安去了。

看官!你想僖宗寓居興元,從官衛士,卻也不少,此次運道不通,坐致乏食,怎得不上下驚惶哩?杜讓能乃獻議道:「從前楊復光與王重榮,同破黃巢,甚相親善,復恭系復光兄,若由復恭致重榮書,曉以大義,想重榮當回心歸國,重榮既來,李克用應亦服從,誅逆也不難了。」

僖宗乃頒敕慰諭重榮,並附以楊復恭書,遣使往河中。

重榮果然聽命,且表獻絹十萬匹,願討朱玫自贖。

去使回報僖宗,僖宗再欲宣慰克用,可巧克用亦表詣行在,願討朱玫及襄王熅。

原來熅亦賜書至晉一陽一,通知克用,謂已由藩鎮推戴,受冊嗣統。

克用大怒,毀來書,囚來使,表請進討。

詔令扈蹕都將楊守亮,率兵二萬出金州,會同重榮克用,共討朱玫。

玫將王行瑜自鳳州進拔興州,勢如破竹,僖宗急命神策都將李茂貞等,出兵抵禦。

茂貞博野人,本姓宋,名文通,因保駕有功,得賜姓名。

茂貞事始此。

茂貞頗有能力,與行瑜交戰數次,俱得勝仗,復取興州,且由楊復恭移檄關中,謂能得朱玫首級,立賞靜難節度使。

行瑜為茂貞所敗,正在惶急,忽聞檄文中賞格,不禁轉憂為喜,密與部眾商議道:「今無功回去,也是一死,死且無益,若與汝等斬玫首,定京城,迎帝駕,取邠寧節鉞,豈不是絕好的機會麼?」

大眾欣然應諾,遂引兵還長安。

玫方立熅為帝,改元建貞,攬權行一事,聞行瑜擅歸,即召他入問。

行瑜率眾直入,玫即怒目相視道:「汝擅自回京,欲造反麼?」

行瑜亦厲聲答道:「我不造反,特來捕誅反賊。」

說至此,即麾眾向前,竟將玫擒住,立刻斬首,並殺玫一黨一百餘人,京城大亂。

鄭昌圖裴澈,亟奉襄王熅奔河中,王重榮正欲發兵,有人入報襄王熅到來,即躍起道:「他自來尋死,尚有何說?」

當下麾兵出迎,誘熅等入城中,刀兵齊起,將熅殺死。

昌圖與澈,無從逃避,沒奈何束手就縛。

重榮先函熅首,繼送行在,刑部請御興元城南門受馘,百官畢賀,獨太常博士殷盈孫,上言:「熅為賊脅,並非倡逆,只是未能死節,不為無罪。

古禮公族加刑,君且素服不一舉,今熅已就誅,應廢為庶人,將首級歸葬,俟玫首獻至,方可行受俘禮。」

僖宗如言施行,隨授李茂貞為武定節度使,王行瑜為靜難節度使。

靜難軍即邠寧鎮,武定軍駐札洋州,是新設的藩鎮,且下詔奪田令孜官爵,長流端州。

令孜竟依兄陳敬暄,並未往戍,後又自有表見。

鄭昌圖裴澈,傳旨並誅,連蕭遘亦戮死岐山。

當時朝士皆受熅偽封,法司都欲處置極刑,還是杜讓能再三力爭,才得十全七八,這也算是一陰一德及人呢。

僖宗乃還蹕至鳳翔,節度使李昌符,恐車駕還京,自己失一寵一,因托詞宮室未完,固請駐蹕府捨。

僖宗也得過且過,將就數天,偏各道迭來警告,不是擅行承襲,就是互相攻奪。

盧龍節度使李全忠死,子匡威自為留後;江西將閔勖逐荊南觀察使,自主軍務,勖又為淮西將黃皓所殺,皓又為衡州刺史周岳所殺,岳遂代為節度使;董昌部將錢鏐,攻克越州,昌自往鎮越,令鏐知杭州事;天平牙將朱瑾,逐去泰寧節度使齊克讓,自為節度使;鎮海軍將劉浩作亂,節度使周寶,出奔常州,浩迎度催勘使薛朗為留後,已而錢鏐迎寶至杭州,寶即去世,鏐擒殺薛朗,竟取常潤二州;還有利州刺史王建,襲據閬州,逐去刺史楊茂實,自稱防禦使。

頭緒紛繁,不得不總敘數語。

僖宗連番得報,也是無可奈何。

淮南都將畢師鐸,曾由高駢遣戍高郵,控御秦宗權,宗權未曾入境,師鐸先已倒戈,看官道是何因?原來高駢心腹,莫若呂用之,用之以邪術惑駢,得補軍職,又引私一黨一張守一諸葛殷為助,每日與駢同席,指天畫地,詭辯風生,說得駢情志昏迷,非常悅服。

駢初與鄭畋有隙,用之語駢道:「宰相遣刺客刺公,今日來了。」

駢大驚懼,急向用之問計。

用之轉托張守一,守一許諾,乃使駢著婦人服,匿居別室,自代駢臥寢榻中,夜擲銅器,鏗然有聲,又密用豬血塗灑庭宇,似格鬥狀。

及旦,始召駢回寢道:「幾落奴手。」

駢見寢室中血跡,且謝且泣,竟視守一為再生恩,厚贈金寶。

用之又刻青石為奇字,文為玉皇授白雲先生高駢,密令左右置道院香案。

駢得石甚喜,用之進賀道:「玉皇因公焚修功著,將補仙官,想鸞鶴即當下降了。」

彷彿是騙小孩兒。

駢亦喜慰,遂就道院庭中,刻一木鶴,且著羽服跨行,妄稱仙曹。

用之自雲磻溪真君,謂守一即赤松子,殷即葛將軍,暗中卻奪人財貨,掠人婦女,荒一婬一驕恣,無惡不為。

又慮人漏洩一奸一謀,勸駢屏除俗累,潛心學道。

駢乃悉去姬妾,謝絕人事,賓客將吏,多不得見。

用之得專行威福,毫無顧忌,將吏多歸他署置,未嘗白駢。

平居出入,導從多至千人,侍妾百餘,統由評花問柳,強奪而來。

可充玉女。

畢師鐸有美妾,為用之所聞,必欲親睹嬌姿,聊慰渴念,偏是師鐸不許。

用之是色中餓鬼,伺師鐸不在家中,突入彼家,一逼一令一見,問答時未免狎媟,及師鐸回家,聞知此事,怒斥侍妾,遂與用之有隙,至出屯高郵,輒懷疑懼,心腹諸將,亦均勸師鐸還誅用之。

師鐸遂與淮寧軍使鄭漢章,高郵鎮遏使張神劍,割臂瀝血,喝了一杯同心酒,當下推師鐸為行營使,移書境內,極言:「用之兇惡,與張守一諸葛殷朋比為一奸一,蟠據淮南,近由都中授他為嶺南節度使,仍不赴任,橫行無忌,應亟加誅,特奮義師,為民除惡」云云。

神劍原名,本一雄字,因他善能使劍,所以叫作神劍。

神劍以師鐸成敗,究未可料,願留部眾在高郵,接濟兵糧,乃推漢章為行營副使,與師鐸出兵一逼一廣陵。

城中互相驚擾,呂用之尚匿不告駢,駢登閣聞譁噪聲,始問左右。

左右才述變端,駢亟召用之入商。

用之徐答道: 「師鐸戍眾思歸,為門衛所阻,遂致驚譟,現已隨宜處置,就使有變,但求玄女遣一力士,便可靖患,願公勿憂!」玄女何處尋找,不若令侍妾擺一虛一牝一陣罷。

駢沉著臉道:「近已知君多涉虛誕了,幸勿使我作周寶第二。」

你也知他虛誕麼?還算聰明。

說至此,不禁嗚咽起來。

用之退出,懸賞軍中,令出城力戰,稍稍殺退師鐸,方得斷橋塞門,為守禦計。

師鐸初戰不利,又見廣陵城堅兵眾,頗有懼色,忙遣屬將孫約馳往宣州,向觀察使秦彥處求援,預允破城以後,迎彥為帥。

彥乃遣將秦稠,率三千人助師鐸,日夕攻城。

用之令討擊副使許戡,出勞師鐸,竟為所殺。

用之沒法,大索城中丁壯,不論官吏書生,悉用白刃加頸,脅使登城。

自朝至暮,不得休息,於是闔城怨苦,均生叛意。

師鐸射書入城,勸駢速誅朱呂張等三人,書為用之所得,立即毀去,且率甲士百人,入內見駢。

駢駭匿寢室,良久方出語道: 「節度使居室無恙,為何領兵進來,莫非造反不成?」

遂命左右驅出用之。

用之誓與駢絕,再率壯士出御。

那外城已被攻入,慌忙麾眾出內城門,向北遁去。

師鐸縱兵大掠,駢不得已遣人議和,願撤兵備,與師鐸相見。

師鐸乃入見駢,兩下晤談,如賓主禮。

駢署師鐸為節度副使,如左僕射,鄭漢章等各遷官有差。

都虞侯申及語駢道:「逆一黨一不多,諸門尚未曾把守,公須乘夜出發,募諸鎮兵還取此城,還可轉禍為福,若遲延過去,恐一二日後,逆一黨一蟠固,及亦不得侍左右了。」

駢猶豫不從。

該死。

到了次日,師鐸即派兵分守城門,搜捕用之親一黨一,盡行處死,一面遣人促秦彥過江。

或語師鐸道:「僕射舉兵,無非為用之一奸一邪,高公不能區理,所以入城除害,今用之既敗,軍府廓清,僕射宜仍奉高公,自為副佐,但教握住兵權,號令境內,何敢不服?用之一淮南叛將,移書所至,立可成擒,外有推奉美名,內得兼併實效,若使高公聰明,必知內愧,萬一不改,也是一機上肉,奈何如此功業,轉付他人呢?」

師鐸不以為然,但一逼一駢出居南第,用兵監守,並將駢親一黨一十餘人,一概收禁,所有高氏累年蓄積,都被亂兵劫掠一空。

悖入悖出。

既而捕得諸葛殷,杖斃道旁,怨家爭抉眼舌,且投以瓦石,頃刻成塚。

何不請仙翁救命?

獨呂用之自廣陵逸出,手下尚有千人,聞鄭漢章妻孥,留居淮口,遂率眾往攻,旬日不克。

鄭漢章引兵趨救,用之乃奔投楊行密。

行密方署廬州刺史,前由用之詐為駢牒,令為行軍司馬,促使入援,行密乃悉眾東趨,並借和州兵數千人,同至天長。

用之情急往投,行密不即拒絕,留居軍中。

張神劍向師鐸求賂,不得如願,也歸行密。

海陵鎮遏使高霸,及曲溪人劉金,盱眙人賈令威,復率屬至行密軍營。

行密有眾萬七千人,聲威頗盛,張神劍輸糧接濟,軍食更不患虛枵,遂步步進一逼一,趨至廣陵城下。

是時秦彥已入廣陵,自稱權知節度使事,聞行密來攻,閉城自守,但遣畢師鐸及部將秦稠,領兵八千,出城西迎擊行密。

行密軍勢甚銳,師鐸招架不住,先行遁還。

秦稠戰死,八千人只剩了一二千。

秦彥再遣畢師鐸鄭漢章為將,悉發城中兵士,出陣城西,延袤數里,與行密相持。

行密命將金帛糧米,搬集一寨,寨內只留羸卒,寨外暗伏一精一兵,待兩陣相交,行密佯敗,繞寨西走。

廣陵兵入空寨中,爭取金帛,一聲鼓響,伏兵四起,行密又復殺還,那廣陵兵如何抵當,被殺幾盡。

師鐸漢章,單騎走還。

秦彥乃不敢出師。

高駢局居道院,尚是日夜祈禱,虔祝長生,怎奈秦彥畢師鐸,供餽日薄,甚至左右乏食,取木像中革帶,煮食療饑。

彥與師鐸,因出兵屢敗,且疑駢為厭勝,愈加疑忌。

適有妖尼王奉仙白彥,謂揚州分野,應有災禍,必死一大人,方無後憂。

彥遂命部將劉匡時,入道院殺駢,並殺駢子弟甥侄,同埋坎中。

這消息傳達城外,行密命士卒盡服縞素,向城大哭三日,宣告大眾,誓破此城。

秦彥畢師鐸,屢遣兵出戰,大小數十仗,均被行密殺敗。

城中糧食早盡,連草根木實,亦採食無遺,甚至用堇泥為餅,取傍軍士。

軍士怎肯平白地餓死,不得不掠人為糧。

彥部下更是凶橫,驅縛屠割,視人似雞犬一般,血流城市,滿地朱紅。

呂用之部將張審威,潛率部下登城,啟關納外兵,守卒不戰自潰。

彥與師鐸,急召妖尼王奉仙問計,奉仙道:「走為上策。」

駢信方士而死,秦彥畢師鐸且信重妖尼,真是每況愈下。

乃出開化門奔東塘。

行密麾諸軍入城,改葬高駢及族屬,城中遺民,止數百家,統已槁餓不堪,奄奄垂盡。

行密運西寨米賑給,才得生全。

行密自稱淮南留後,且遣兵追擊秦彥畢師鐸。

秦畢兩人,竟往投孫儒去了。

孫儒前為忠武軍指揮使,出戍蔡州,部下有許人馬殷,亦素稱材勇,與儒同拒黃巢。

及秦宗權叛命,儒等皆附屬宗權,宗權令儒攻陷鄭州,進取河一陽一,自稱節度使。

前東都留守李罕之,與濮州人張全義,聯兵拒儒,儒乃棄去河一陽一,移兵東下。

罕之收復河一陽一城,全義亦收復東都,因恐孫儒復來,共向河東求救。

李克用得二人書,遂表薦罕之為河一陽一節度使,全義為河南令。

全義明察,治民有惠政,勸農樹藝,薄俺輕徭,無事橫耒,有事荷戈,諸縣戶口,逐漸歸復,野無曠土,桑麻蔚然。

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復糾合兗鄆兵馬,大破秦宗權,因此河南一帶,更乏盜蹤。

獨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初意欲挾持天子,號令諸鎮,嗣與楊復恭養子守立,爭道相毆。

僖宗命中使諭解,昌符不從,反縱火焚燬行營。

守立急部勒禁軍,殺敗昌符,昌符退保隴州,詔命李茂貞往討,昌符屢戰屢敗,窮蹙自一殺。

茂貞得受命為鳳翔節度使,行在稍得紓憂。

惟淮南迭經變亂,終未安靖,秦宗權且遣弟宗衡,領萬人渡淮,與孫儒合兵攻廣陵,即就城西下寨。

秦彥畢師鐸,也引眾來會,大有併吞揚州的聲勢。

會宗權為朱全忠所破,召宗衡等還蔡,同拒全忠,孫儒知宗權不能久持,稱疾不行。

宗衡屢次催促,激動儒怒,佯邀宗衡入宴,酒未及半,竟拔劍砍死宗衡,梟下首級,獻與全忠。

一面與秦彥畢師鐸,往襲高郵。

張神劍倉猝遇敵,棄城奔廣陵。

孫儒入高郵城,大肆屠戮。

高郵殘兵七百人,潰圍至廣陵城,楊行密慮他為變,使分隸諸將,夜間將七百人坑死,不留一人;次日復將張神劍誘至府中,也是一刀兩段;又誘入海陵鎮遏使高霸兄弟,亦一併殺死。

想是殺星轉世。

呂用之初至天長,曾紿行密,謂有銀五萬錠,埋藏居宅,俟入城後,足供麾下一醉。

行密記在胸中,入城後諸事匆忙,不暇提及,至此因孫儒退兵,檢閱士卒,始向用之索銀。

用之本是誑言,哪裡取得出白鏹,當然瞠目無詞。

用之偏遣兵搜掘,一逼一令同往,到了前時居宅,內外掘轉,並無藏銀,只中堂得一桐人,胸書高駢姓名,加釘於上,手足俱加桎梏,當由來兵攜報行密。

行密指責用之,用之無言可答,即被牽至階下,腰斬以徇,家屬屠割無遺。

張守一亦歸行密,為諸將采合仙丹,且欲干預軍政,亦為行密所誅。

兩人卻是該死。

僖宗聞淮南久亂,命朱全忠兼淮南節度使,全忠以行密勢盛,表為留後。

河一陽一節度使李罕之,與張全義甚是親暱,嗣聞全義勤儉力穡,乃笑為田舍郎,屢向全義徵求粟帛。

全義勉力供一應,罕之意尚未足,縱兵剽掠,且悉眾攻降絳州,轉略晉州。

河南將佐,無不憤怒,遂慫恿全義,夜襲河一陽一。

罕之逾垣遁去,全義盡俘罕之家屬,自兼河一陽一節度使。

及罕之奔往澤州,借李克用軍來攻河一陽一,朱全忠發兵來救,擊退河東軍,命丁會為留後,仍令全義為河南尹。

全義感全忠恩,盡心依附全忠,獨罕之抄掠懷孟晉絳,數百里無人煙。

河中牙將常行儒作亂,攻殺王重榮,重榮弟重盈,為兄復仇,捕誅行儒。

僖宗令重盈承襲兄職,原是應分的處置,獨魏博牙將羅弘信,擅殺樂彥楨父子,亦令他充魏博留後,這真是賞罰倒置,益長驕風,唐廷成為故事,毫不見怪。

僖宗自鳳翔回京,天祿已終,一病不起。

小子有詩歎道:

世衰總為主昏多,喪亂相仍可若何?

十五年來無一治,虛名天子老奔波。

僖宗病劇,免不得又要立儲,究竟何人嗣立,容至下回表明。

史稱襄王熅素一性一謹柔,無過人材智,觀其所為,確是一個傀儡。

朱玫挾為奇貨,無非欲借名竊權耳,玫敗而熅罹禍,愚夫為人所愚,往往致此。

鄭昌圖裴澈等,甘受偽命,死不足惜,蕭遘拒玫不堅,同遭夷戮,無怪胡致堂之為遘歎息也。

高駢系出將門,射鵰擅譽,當其初一操一旌節,頗似有為,及移鎮淮南,誤信方士,身坐圍城,毫無一策,是豈前勇而後怯,始明而終愚者歟?抑毋乃狂易失心,自取滅亡歟?楊行密為駢部將,興兵援駢,不謂無名,駢死而縞素舉哀,尤似理直氣壯,但既得廣陵,橫加屠戮,殺呂用之張守一可也,殺張神劍高霸,果胡為乎?背盟不義,濫殺不仁,朱全忠之表為留後,亦盜與盜應之征耳。

故識者不稱行密為俠士,而當斥行密為盜臣。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史演義
第001回 溯龍興開編談將種 選蛾眉侍宴賺唐公第002回 定秘計誘殺副留守 聯外助自號大將軍第003回 攻霍邑陣斬宋老生 入長安擁立代王侑第004回 記艷聞李郎遇俠 禪帝位唐祚開基第005回 李密敗績入關中 秦王出奇平隴右第006回 盛彥師設伏斃叛徒 竇建德興兵誅逆賊第007回 啖人肉烹食段欽使 討亂酋擊走劉武周第008回 河朔修和還舊俘 鄭兵戰敗保孤城第009回 擒渠殲敵耀武東都 奏凱還朝獻俘太廟第010回 下江東梁蕭銑亡國 戰洺南劉黑闥喪師第011回 唐太子發兵平山左 李大使乘勝下丹陽第012回 誅文幹傳首長安 卻頡利修和突厥第013回 玄武門同胞受刃 廬江王謀反被誅第014回 納弟婦東宮瀆倫 盟胡虜便橋申約第015回 偃武修文君臣論治 易和為戰將帥揚鑣第016回 獲渠魁掃平東突厥 統雄師深入吐谷渾第017回 長孫後臨終箴主闕 武媚娘奉召沐皇恩第018回 滅高昌獻俘觀德殿 逐真珠擊敗薛延陀第019回 強胡內亂列部紛爭 逆跡上聞儲君被廢第020回 易東宮親授御訓 征高麗連破敵鋒第021回 東略無功全軍歸國 北荒盡服群酋入朝第022回 使天竺調兵擒叛酋 征龜茲入穴虜名王第023回 出嬌娃英主升遐 逞姦情帝女謀變第024回 武昭儀還宮奪寵 褚遂良伏闕陳忠第025回 下辣手害死王皇后 遣大軍擒歸沙缽羅第026回 許敬宗構陷三家 劉仁軌蕩平百濟第027回 發三箭薛禮定天山 統六師李勣滅高麗第028回 伐西羌連番敗績 易東宮兩次蒙冤第029回 裴總管出師屢捷 唐高宗得病告終第030回 被廢立廬陵王坐徙 違良策徐敬業敗亡第031回 敕告密濫用嚴刑 謀匡復構成大禍第032回 武則天革命稱尊 狄仁傑奉製出獄第033回 安金藏剖心明信 僧懷義稔惡受誅第034回 累次發兵才平叛酋 借端詳夢迭獻忠忱第035回 默啜汗悔婚入寇 狄梁公盡職歸天第036回 證冤獄張說辨誣 誅淫豎中宗復位第037回 通三思正宮縱慾 竄五王內使行兇第038回 誅首惡太子興兵 狎文臣上官恃寵第039回 規夜宴特獻回波辭 進毒餅枉死神龍殿第040回 討韋氏掃清宿穢 平譙王駢戮叛徒第041回 應星變睿宗禪位 洩逆謀公主殺身第042回 贈美人張說得厚報 破強虜王晙立奇功第043回 任良相美政紀開元 閱邊防文臣平叛虜第044回 信妾言皇后被廢 叢敵怨節使遭戕第045回 張守珪誘番得虜首 李林甫毒計害儲君第046回 卻隆恩張果老歸山 開盛宴江梅妃獻技第047回 梅悴楊榮撒嬌絮閣 羅鉗吉網黨惡濫刑第048回 洗祿兒中冓貽羞 寫幽怨長門擬賦第049回 戀愛妃密誓長生殿 寵胡兒親餞望春亭第050回 勤政樓童子陳箴 范陽鎮逆胡構亂第051回 失潼關哥舒翰喪師 駐馬嵬楊貴妃隕命第052回 唐肅宗稱尊靈武 雷海青殉節洛陽第053回 結君心歡暱張良娣 受逆報刺死安祿山第054回 統三軍廣平奏績 復兩京李泌辭歸第055回 與城俱亡雙忠死義 從賊墮節六等定刑第056回 九節度受制魚朝恩 兩叛將投降李光弼第057回 遷上皇閹寺擅權 寵少子逆胡速禍第058回 弒張後代宗即位 平史賊蕃將立功第059回 避寇亂天子蒙塵 耀軍徽令公卻敵第060回 入番營單騎盟虜 忤帝女綁子入朝第061回 定秘謀元舅除凶 竊主柄強藩抗命第062回 貶忠州劉晏冤死 守臨洺張伾得援第063回 三鎮連兵張家覆祀 四王僭號朱氏主盟第064回 叱逆使顏真卿抗節 擊叛帥段秀實盡忠第065回 僭帝號大興逆師 解賊圍下詔罪己第066回 趨大梁德宗奔命 戰貝州朱滔敗還第067回 朱泚敗死彭原城 李晟誘誅田希鑒第068回 竇桂娘密謀除逆 尚結贊狡計劫盟第069回 格君心儲君免禍 釋主怨公主和番第070回 陸敬輿斥奸忤旨 韓全義掩敗為功第071回 王叔文得君怙寵 韋執誼坐黨貶官第072回 擒劉辟戡定西川 執李錡蕩平鎮海第073回 討成德中使無功 策魏博名相定議第074回 賢公主出閨循婦道 良宰輔免禍見陰功第075回 卻美妓渡水薄郾城 用降將冒雪擒元濟第076回 諫佛骨韓愈遭貶 縛逆首劉悟倒戈第077回 平叛逆因驕致禍 好盤遊拒諫飾非第078回 河朔再亂節使遭戕 深州撤圍侍郎申命第079回 裂制書郭太后叱奸 信卜士張工頭構亂第080回 盅敬宗逆閹肆逆 屈劉蕡名士埋名第081回 誅叛帥朝使爭功 誣相臣天潢坐罪第082回 嫉強藩杜牧作罪言 除逆閹李訓施詭計第083回 甘露敗謀黨人流血 鈞垣坐鎮都市弭兵第084回 奉皇弟權閹矯旨 迎公主猛將建功第085回 興大軍老成定議 墮狡計逆豎喪元第086回 信方士藥死唐武宗 立太叔竄斃李首相第087回 復河隴邊民入覲 立鄆夔內豎爭權第088回 平浙東王式用智 失安南蔡襲盡忠第089回 易猛將進克交趾城 得義友夾攻徐州賊第090回 斬龐勳始清叛孽 葬同昌備極奢華第091回 曾元裕擊斬王仙芝 李克用叛戮段文楚第092回 鎮淮南高駢縱寇 入關中黃巢稱尊第093回 奔成都誤寵權閹 復長安追殲大盜第094回 入陷阱幸脫上源驛 劫車駕急走大散關第095回 襄王熅竄死河中 楊行密盜據淮甸第096回 討河東王師敗績 走山南閹黨失機第097回 三鎮犯闕輦轂震驚 一戰成功邠寧戡定第098回 占友妻張夫人進箴 挾兵威劉太監廢帝第099回 以亂易亂劫遷主駕 用毒攻毒盡殺宦官第100回 徒乘輿朱全忠行弒 移國祚昭宣帝亡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