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演義》第012回 誅文幹傳首長安 卻頡利修和突厥:偏唐將李靖入丹一陽一,李世勣不肯放鬆,連夜追來。公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史演義》第012回 誅文幹傳首長安 卻頡利修和突厥

唐史演義

第012回 誅文幹傳首長安 卻頡利修和突厥

卻說輔公祏棄城出走,意欲南奔越州,因左遊仙已出任越州總管,所以有心往依。

偏唐將李靖入丹一陽一,李世勣不肯放鬆,連夜追來。

公祏奔至句容,從騎只五百人,到了天暮,投宿常州,聞部將吳一騷一等,擬執己獻唐,連忙斬關逃去,隨身妻子,一併棄去,只有心腹數十人,走至武康,為野人所攻,西門君儀戰死,公祏被擒,送至丹一陽一,立即梟斬,傳首長安。

又出兵分捕余一黨一,凡自左遊仙以下,多半捕誅,約計公祏僭號,僅閱六月,即就殲滅。

江南皆平,高祖聞捷,大喜道:「靖系蕭輔的膏肓呢。

蕭輔指蕭銑及輔公祏。

雖古韓白衛霍,無以過此。」

遂授孝恭為東南道行台右僕射,靖為行台兵部尚書。

既而行台罷撤,孝恭改任揚州大都督,靖為都督府長史,惟張善安解入京都,廷訊時委罪諸將,自稱無辜,高祖卻也赦宥,嗣由丹一陽一搜得逆書,由孝恭盡行繼獻,善安明與公祏通書,無可抵賴,方才伏誅。

只公祏偽造伏威的詐書,也由高祖檢視,疑為實事,即追除伏威名籍,籍沒家資。

闞稜恃功不遜,為孝恭所憎,也把他所有田產,一併籍沒。

闞稜不服,竟與孝恭爭論,惹得孝恭怒起,竟誣他與公祏通謀,殺死了事。

伏威受枉,闞稜尤覺含冤。

孝恭之罪,百口難辭。

秦王世民,頗知伏威等含冤,及即位初年,始為昭雪,發還家產,這且慢表。

且說唐高祖武德七年,中國大勢,已歸統一,所有從前盜名竊字,割據州縣諸草寇,盡行消滅,只有梁師都尚據朔方,未曾削平。

高祖暫息兵爭,整頓內治,於是正官階,定學制,修刑法,官階分作數級,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次尚書、門下、中書、秘書、殿中、內侍、為六省,又次為御史台,又次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共九等,又次為將作監,又次為國子學,又次為天策上將府屬,又次為左右衛至左右領衛為十四衛,東宮置三師即太師,太傅,太保。

三少即少師,少傅,少保。

詹事,王公置府佐國官,公主置職司,並為京職事官,州縣鎮戍,為外執事官。

文散官自從一品起,至從九品,分二十八階,武散官自從一品起,至從九品,分三十一階,大致是參照隋制,互有損益,學制有國子學、三品以上之子孫入之。

太學、四五品以上之子孫入之。

四門學、六七品之子孫及庶人之俊造者入之。

律學、八品九品之子孫及庶人之習法令者入之。

書學、習文字者入之。

算學習計數者入之。

六種,均隸屬國子監,惟崇文館弘文館等,為宗親及功臣子弟入學,不歸國子監統轄。

此外如各州縣鄉,一律置學,限年畢業,按次遞升,與選舉法並行,學校以習經為主要科,選舉以命策為主要科,各有進階,不相混雜。

刑法多從隋舊,十惡不赦,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五刑,笞、杖、徒、流、死。

八議,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俱依隋律。

另訂十二律,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

與隋制互有異同,此三條為立國大綱,故特別敘明。

就是租、庸、調三法,亦重行訂定,人民十六歲以上為丁,每丁傍田一頃。

歲入租粟二石,便叫作租。

丁男隨鄉所出,輸納綾絹絁綿布麻等,立有定限,便叫作庸。

人民每歲應充公役二十日,如不欲充役,當酌出庸值,以日為計,每日出絹三尺,二十日須出絹六丈,便叫作調。

倘或有事征發,閱十五日,將調免去,三十日租調俱免,遭小災免租,遇中災免調,遇大災租庸調俱免。

士大夫既經食祿,不得與民爭利,徵取有制,海內稱便。

唐立租庸調法,已見第十回中,此處再行敘及,因相傳為唐室美制故耳。

正在整綱飭紀的時候,忽由慶州出一駭聞,乃是都督楊文幹造反,全州俱被佔領了。

原來楊文幹嘗宿衛東宮,與建成最相親暱,建成與世民有隙,常與文幹密謀,欲害世民,元吉亦嘗參議,且語建成道:「欲殺世民,但教弟一舉手,便足了事,何必多設謀劃呢。」

談何容易。

文幹很是贊成。

一日,世民從高祖幸元吉第,元吉令護軍宇文寶等,埋伏室內,因潛告建成,欲踐前言。

建成搖手勸止,元吉艴然道:「我不過為兄設法,與我何關得失呢?」

建成道:「弟不聞投鼠忌器麼?父皇已老,倘或受驚,豈非增罪。」

建成尚知有父。

元吉乃止。

建成私募壯士二千餘人,為東宮衛士,更調入幽州健騎三百名,分置東宮諸坊,一面薦文幹為慶州總管,暗令募選驍壯,送入長安。

高祖幸仁智宮,建成居守,世民元吉皆隨行,建成語元吉道:「秦王此行,且遍見諸妃,渠多金寶,必一律賂遺,諸妃得了厚賂,總替秦王幫忙,我怎得箕踞受禍?安危大計,決諸今日。」

元吉笑道:「兄前日若依弟言,此人已早除去了。」

建成道:「今日父皇出行,可以舉事。」

元吉問計將安出?建成附耳道:「如此如此。」

元吉道:「此計甚妙。」

遂與建成別去,建成即一陰一令郎將爾朱煥,校尉橋公山,潛運甲仗,往遺文幹,令他即速起兵,表裡相應。

煥等行至中途,自恐事洩被禍,逕向高祖前告變。

高祖大怒,立遣司農卿宇文穎,馳召文幹,元吉聞知,捏著一把冷汗,忙囑穎傳語文幹,令毋入京。

文幹既得穎言,便道:「一不做,二不休,我不如造反罷!」遂引兵趨寧州,高祖又親書手詔,促召建成,建成大懼,不敢徑行。

詹事主簿趙弘智,勸建成貶損車服,輕騎謝罪。

建成左思右想,也無別法,不得已輕車減從,往抵行宮,入謁高祖,便投身委地,接連磕頭。

高祖痛責一番,令左右拘住建成,監禁幕下。

那寧州警報,已似雪片般到來,初說被圍,繼說被陷。

高祖忙召世民問計。

又要請教令郎。

世民答道:「文幹豎子,有何足畏?地方有司,如不能剿滅,但遣一將往討,自可立平。」

高祖道:「事連建成,恐多響應,不如由汝親行,待平賊回來,當立汝為太子,黜建成為蜀王。

蜀兵脆弱,不足為變,若再跋扈,汝亦容易掃平呢。」

此語亦屬失當。

世民奉命即行。

元吉亟賄托妃嬪,為建成緩頰,復浼封德彝勸回上意。

德彝本隋室佞臣,此時竟邀高祖一寵一眷,往往三言兩語,得快天顏,內浸外潤,不怕高祖不為所迷,仍命建成還守京師,但責他兄弟不睦,後當痛改前非,一面歸罪王珪韋挺,及天策參軍杜淹,說他攛掇是非,並流雟州。

三人真是晦氣。

世民引軍西響,才至寧州附近,文幹部眾,已是驚懼萬分,因即刺殺文幹,攜手迎降。

宇文穎也被擒住,押送長安,訊明正法。

至世民還軍,高祖已經還朝,並不提及易儲事。

世民料知中變,付諸一笑罷了。

天子無戲言,況易儲問題,關係重大,奈何輕許,又奈何輕忘?

且說東突厥主處羅可汗,既迎納蕭後,及煬帝幼孫楊政道,見第六回。

便欲為隋報仇,有意南侵。

更兼梁師都據有朔方,屢遣人至突厥乞師,且願為嚮導。

處羅乃遣將分出,自擬督兵取并州,安插楊政道,群臣多半勸阻,處羅道:「我父失國,賴隋得立,此恩如何可忘?」

事詳第六回。

遂不聽群謀,決計親行。

命駕將發,忽然生起病來,二豎為災,數日殞命。

處羅有子奧射設,面醜身弱,隋義成公主,將他廢錮,另立處羅弟頡利可汗,自己又嫁與頡利,作為可敦。

原來為此。

堂堂帝女,四嫁胡主,太不怕羞。

公主從弟善經,與王世充使臣王文素,均留居突厥,乃共白頡利道:「從前啟民可汗,為兄弟所一逼一,脫身奔隋,幸虧文帝救護,得還故土。

今唐天子非文帝子孫,可汗應奉楊政道,南伐唐室,借報前恩。」

頡利正席父兄遺業,士馬強盛,屢圖南略,一聞此言,當然樂從,遂屢次入寇。

高祖以中國未寧,不欲與突厥相爭,常遣使繼書修好。

偏頡利請求無厭,屢將唐使拘住,且與梁師都再四加兵,自武德四年至七年,爭戰不休,互有勝敗。

唐并州總管府長史竇靜,請就太原廣置屯田,即耕即戰,秦王世民也以為請,乃依議舉行,歲收谷得數千斛,少紓邊困。

但頡利總出沒無定,防不勝防,或勸高祖道:「突厥屢寇關中,無非因長安繁麗,意欲入境大掠,得償欲壑,若陛下棄此不都,把長安化作一炬,那時胡人失望,自不願再來了。」

真是呆話。

高祖竟信為良策,即遣宇文士及,赴襄鄧間擇都,以便南徙。

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又竭力慫恿,愈早愈妙。

愚不可及。

獨世民進諫道:「戎狄為患,自古皆然,陛下以聖武龍興,奄有中夏,一精一兵百萬,所向無敵,奈何因胡虜擾邊,遽欲遷都他避,這不但貽羞四海,並且遺笑千秋。

願假臣兒數萬兵士,寬限歲月,保可系頡利頸,生致闕下,萬一不能,遷都未遲。」

快人快語。

高祖也不禁勃然道:「此言深合朕意。」

當召還士及,取消此議。

世民乃退。

不意建成復連結妃嬪,共譖世民道:「突厥犯邊,得賂即退。

秦王托詞禦寇,實欲總握兵權,為篡奪計,陛下奈何不察?」

為此數語,又把高祖的心腸,似小轆轤的亂撞起來。

名為開國之主,實是一個糊塗人物。

越宿,出獵城南,令建成世民元吉馳射角勝。

建成有胡馬肥壯,獨喜蹶躍,遂持轡授世民道:「此馬甚駿,能超過數丈深澗,弟素善騎,試一乘何如?」

世民即一躍上馬,往逐一鹿,鹿將追及,馬忽仆倒。

世民不待馬蹶,已跳出圈外,待馬僕而復起,復躍上馬身,三僕三躍,毫不受傷,因旁顧左右道:「死生有命,豈是暗算所能致死麼?」

建成聞言,不覺失色。

至校獵已畢,又去賄托尹張二妃,尹張二妃,復向高祖饒舌,謂:「秦王自言天命所歸,將為真主,斷不至有一浪一死的情理。」

高祖頓時大怒,先召建成元吉侍側,然後召世民面斥道:「天子自有天命,不是智力可求,汝為什麼專想此位哩?」

世民忙免冠頓首,請下法司案驗。

高祖怒尚未解,忽有一內監入報道:「突厥大舉入寇,前鋒已到豳州了。」

恰是世民的救星。

高祖被他一驚,才將怒意打消,改容慰勉世民,令他仍然冠帶,與商戰守事宜。

世民道:「火來水淹,兵來將擋,臣兒願出去一戰。」

高祖喜慰道:「元吉可隨同前去,可戰乃戰,可和便和。」

世民元吉,同聲應命,當即出調將士,隔宿啟行。

高祖親至蘭池餞別,賜世民美酒三杯,元吉一杯。

世民並非小孩子,何高祖待之若嬰兒。

兩人飲畢謝恩,炮聲一響,大軍啟行,高祖還蹕,世民元吉,均駕馬馳去。

將至豳州,聞突厥連營百里,氣焰甚盛,元吉已有懼意,世民令偵騎再行探明,俟得返報,說是:「頡利突利二可汗,舉國入寇,兵士確有數十萬人。」

世民從容道:「兩酋同來,我自有法破他,不必多慮。」

已有成算。

遂驅軍再進,逕抵豳州,依城下寨。

是時關中久雨,糧運阻絕,士卒又久苦征役,疲敝不堪。

朝廷及軍中,均以為憂。

獨世民不動聲色,措置自如。

到了次日,頡利率鐵騎萬餘,奄至城西,列陣五隴阪,昂然待戰。

世民顧元吉道:「今虜騎憑陵,斷不可示他怯弱,理應出營與戰。

弟能與我同往否?」

元吉囁嚅道:「虜…虜勢這般強盛,勿…勿宜輕出與爭。

倘或失利,悔…悔不可追。」

世民答道:「頡利突利,名為叔侄,實具猜嫌,突利乃始畢子,始畢傳弟處羅,處羅復傳弟頡利,兄弟相及,因致突利失位,應亦不平。

頡利恐突利生嫌,因令鎮守東方,也封他為可汗。

今日連兵來此,我正可就中取事。

別人怕他,我卻不怕,汝不敢往,我當獨往。」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突利履歷,即借世民口中敘過。

言畢,即帶領百騎,馳詣頡利陣前,大聲呼語道:「我朝與可汗和親,為甚麼負了前約,深入我地?我便是秦王李世民,可汗能鬥,快出與我鬥,若率眾來戰,我亦不怕,我手下只有百騎,足當汝等萬人。」

子龍一身都是膽,此語可移贈秦王。

頡利聞言,還疑世民是誘敵計,笑而不答。

已墮世民計中。

世民見突利自為一隊,與頡利隔一溝水,遙對作斜角狀,因復遣騎將往告突利道:「爾前日與我同盟,有約在前,緩急相救,今乃引兵攻我,奈何沒有香火情?」

別人用反間計,都從秘密一處下手,世民卻故意明言,令他啟疑,用計尤妙。

突利亦寂然不應。

突利也墮入計中。

世民又故意馳至溝旁,牽韁欲涉,頡利乃遣人來止世民道:「王不必渡溝,我來並無他意,不過欲與王更申盟約呢。」

世民乃勒馬道:「可汗既欲申盟,但遣一介使臣,即足了事,何必用大兵前來?欲戰即來,欲和即退。」

再一逼一數語,妙不可階。

頡利乃麾兵少卻,會值大雨滂沱,乃各引兵還營,世民語諸將道:「胡虜所恃,惟有弓箭,今積雨連旬,箭膠俱解,弓不可用,他似飛鳥折翼,無從高飛,我卻刀槊快利,以長制短。

及此不乘,尚待何時?」

於是令軍士飽餐一頓,冒雨復進。

且遣人往諭突利,極陳利害,突利欣然應命。

頡利因世民驟出,正在驚疑,亟召突利入商,意欲出戰,突利道:「天雨未霽,運餉艱難,我軍又深入無繼,就使戰勝,亦不能深入長安,一或敗衄,禍將不測。

況秦王素號能軍。

未見得定是我勝,不若與他講和為是。」

頡利默然,乃遣突利與部帥阿史那思摩,往見世民,申請和親。

世民坦懷相待,突利甚喜,願與世民結為兄弟,彼此很是款洽,遂定盟而去。

世民收軍回朝,突厥復遣阿史那思摩入覲,高祖引升御榻,慰勞再三,並封他為和順王。

思摩拜謝欲歸,詔令左僕射裴寂,偕思摩至突厥答聘,許他互市,裴寂也修好而還。

無如戎狄無信,一性一好反覆,講和未幾,又遣將寇邊。

高祖不覺動怒,顧語侍臣道:「突厥如此狡詐,朕將督大軍親征,往時通使突厥,以敵國禮相待。

所以通用國書,今當改書為敕,問他何故屢擾我境,卿等可替朕草詔便了。」

侍臣承旨擬敕。

敕文擬定,由高祖閱過,即遣使繼遞。

看官!你想頡利可汗,本是個驕矜自大的人物,驟然接到詔敕,怎肯順受?當下將唐使拘住,即發兵分寇靈相潞沁韓朔諸州。

代州都督藺驀,與突厥兵交戰新城,失利而還,乃令行軍總管張瑾屯石嶺,李高遷趨大谷,分御突厥。

一面向唐廷告急,高祖命秦王世民出屯蒲州,調李靖為安州大都督,出屯潞州,任瓖為行軍總管,出屯太行,李靖甫至潞州,見張瑾單身逃來,報稱全軍覆沒,連長史溫彥博,都被擒去。

靖留住張瑾,行文至秦王世民,及總管任瓖,約他三路齊進,併力夾攻。

世民正擬出發,忽由頡利遣使請和,願將溫彥博放還,仍敦舊好。

世民正言詰責,命他速歸彥博,才准罷兵。

來使唯唯而去。

原來彥博被執,頡利因他職掌機要,問及唐廷兵糧虛實,彥博默不一答,竟被徙往一陰一山,復縱兵進一逼一靈州。

靈州都督王道宗,兜頭痛擊,殺死虜兵數千人,頡利乃退,嗣聞秦王世民等,將會師前來,又覺惶急異常,乃遣使卑辭乞和,經世民與他定約,慌忙追還溫彥博,送歸唐營。

兩下裡又算息兵,世民仍入都復旨,自是威名益著,遭忌益深。

建成元吉,佯與為歡,邀世民夜宴,置毒酒中。

世民哪裡曉得?及飲畢歸府,猝然心痛,喉中亦非常作癢,竟至咯血數升,臥不能起。

百密未免一疏。

不死還是大幸。

淮安王神通,報知高祖,高祖親往問疾,由世民嗚咽陳詞,粗述情由。

高祖長歎數聲,乃語世民道:「我起自晉一陽一,得平中原,多出汝力,本擬立汝為太子,汝乃固辭,因立汝兄建成。

現在儲位久定,不忍再易,但看汝兄弟終不相容,同處京師,暗鬥日烈,計惟遣汝出居洛一陽一,自陝以東,由汝作主,可建天子旌旗,如漢梁孝王故事。」

大都耦國,尚為亂本,況一國中有兩天子耶?唐天子所囑諸語,俱屬謬誤。

世民涕泣道:「這非臣兒所願,臣兒豈可遠離膝下。」

高祖道:「這是權宜的計策,汝宜順我意計,免得相殘。」

世民勉強受命。

待高祖回宮,又休養了數日,病勢漸癒,乃召集僚屬,整頓行裝,專待明詔一下,即行陛辭。

不料俟至兼旬,並沒有明詔下頒,眼見得是又信讒言了。

小子有詩歎道:

人心最忌是懷私,一寓私心即被欺。

況是堂堂天子貴,胡為投杼屢生疑?

究竟世民能否赴洛,且至下回表明。

建成元吉,智勇遠不逮世民,乃得此賢兄弟以為助。

正應式好無尤,聯作指臂,而乃兩不相容,私結妃嬪,一陰一募壯士,且嗾使楊文幹之叛命,欲為表裡相應之舉,是誠何心哉?豈除去世民,即能安然為嗣皇帝,儼然作皇太弟乎?況文幹一發而即誅,勢若發蒙振落。

至於出拒突厥,元吉畏縮不前,獨世民從容談笑,卒卻強胡,為建成元吉計,亦當自愧弗如,收拾邪念,乃復下毒酒中,惟恐世民不早死,骨肉成仇,一至於此,是真李氏之大不幸也。

然推原禍始,實皆由高祖釀成之,立儲不慎,已為一誤,欲易儲而復不易,又為一誤。

迨命世民居洛一陽一,又復中悔,卒至喋血宮門,手刃同氣,可勝嘅歟!讀是回,可為世之父子兄弟,作一龜鑒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史演義
第001回 溯龍興開編談將種 選蛾眉侍宴賺唐公第002回 定秘計誘殺副留守 聯外助自號大將軍第003回 攻霍邑陣斬宋老生 入長安擁立代王侑第004回 記艷聞李郎遇俠 禪帝位唐祚開基第005回 李密敗績入關中 秦王出奇平隴右第006回 盛彥師設伏斃叛徒 竇建德興兵誅逆賊第007回 啖人肉烹食段欽使 討亂酋擊走劉武周第008回 河朔修和還舊俘 鄭兵戰敗保孤城第009回 擒渠殲敵耀武東都 奏凱還朝獻俘太廟第010回 下江東梁蕭銑亡國 戰洺南劉黑闥喪師第011回 唐太子發兵平山左 李大使乘勝下丹陽第012回 誅文幹傳首長安 卻頡利修和突厥第013回 玄武門同胞受刃 廬江王謀反被誅第014回 納弟婦東宮瀆倫 盟胡虜便橋申約第015回 偃武修文君臣論治 易和為戰將帥揚鑣第016回 獲渠魁掃平東突厥 統雄師深入吐谷渾第017回 長孫後臨終箴主闕 武媚娘奉召沐皇恩第018回 滅高昌獻俘觀德殿 逐真珠擊敗薛延陀第019回 強胡內亂列部紛爭 逆跡上聞儲君被廢第020回 易東宮親授御訓 征高麗連破敵鋒第021回 東略無功全軍歸國 北荒盡服群酋入朝第022回 使天竺調兵擒叛酋 征龜茲入穴虜名王第023回 出嬌娃英主升遐 逞姦情帝女謀變第024回 武昭儀還宮奪寵 褚遂良伏闕陳忠第025回 下辣手害死王皇后 遣大軍擒歸沙缽羅第026回 許敬宗構陷三家 劉仁軌蕩平百濟第027回 發三箭薛禮定天山 統六師李勣滅高麗第028回 伐西羌連番敗績 易東宮兩次蒙冤第029回 裴總管出師屢捷 唐高宗得病告終第030回 被廢立廬陵王坐徙 違良策徐敬業敗亡第031回 敕告密濫用嚴刑 謀匡復構成大禍第032回 武則天革命稱尊 狄仁傑奉製出獄第033回 安金藏剖心明信 僧懷義稔惡受誅第034回 累次發兵才平叛酋 借端詳夢迭獻忠忱第035回 默啜汗悔婚入寇 狄梁公盡職歸天第036回 證冤獄張說辨誣 誅淫豎中宗復位第037回 通三思正宮縱慾 竄五王內使行兇第038回 誅首惡太子興兵 狎文臣上官恃寵第039回 規夜宴特獻回波辭 進毒餅枉死神龍殿第040回 討韋氏掃清宿穢 平譙王駢戮叛徒第041回 應星變睿宗禪位 洩逆謀公主殺身第042回 贈美人張說得厚報 破強虜王晙立奇功第043回 任良相美政紀開元 閱邊防文臣平叛虜第044回 信妾言皇后被廢 叢敵怨節使遭戕第045回 張守珪誘番得虜首 李林甫毒計害儲君第046回 卻隆恩張果老歸山 開盛宴江梅妃獻技第047回 梅悴楊榮撒嬌絮閣 羅鉗吉網黨惡濫刑第048回 洗祿兒中冓貽羞 寫幽怨長門擬賦第049回 戀愛妃密誓長生殿 寵胡兒親餞望春亭第050回 勤政樓童子陳箴 范陽鎮逆胡構亂第051回 失潼關哥舒翰喪師 駐馬嵬楊貴妃隕命第052回 唐肅宗稱尊靈武 雷海青殉節洛陽第053回 結君心歡暱張良娣 受逆報刺死安祿山第054回 統三軍廣平奏績 復兩京李泌辭歸第055回 與城俱亡雙忠死義 從賊墮節六等定刑第056回 九節度受制魚朝恩 兩叛將投降李光弼第057回 遷上皇閹寺擅權 寵少子逆胡速禍第058回 弒張後代宗即位 平史賊蕃將立功第059回 避寇亂天子蒙塵 耀軍徽令公卻敵第060回 入番營單騎盟虜 忤帝女綁子入朝第061回 定秘謀元舅除凶 竊主柄強藩抗命第062回 貶忠州劉晏冤死 守臨洺張伾得援第063回 三鎮連兵張家覆祀 四王僭號朱氏主盟第064回 叱逆使顏真卿抗節 擊叛帥段秀實盡忠第065回 僭帝號大興逆師 解賊圍下詔罪己第066回 趨大梁德宗奔命 戰貝州朱滔敗還第067回 朱泚敗死彭原城 李晟誘誅田希鑒第068回 竇桂娘密謀除逆 尚結贊狡計劫盟第069回 格君心儲君免禍 釋主怨公主和番第070回 陸敬輿斥奸忤旨 韓全義掩敗為功第071回 王叔文得君怙寵 韋執誼坐黨貶官第072回 擒劉辟戡定西川 執李錡蕩平鎮海第073回 討成德中使無功 策魏博名相定議第074回 賢公主出閨循婦道 良宰輔免禍見陰功第075回 卻美妓渡水薄郾城 用降將冒雪擒元濟第076回 諫佛骨韓愈遭貶 縛逆首劉悟倒戈第077回 平叛逆因驕致禍 好盤遊拒諫飾非第078回 河朔再亂節使遭戕 深州撤圍侍郎申命第079回 裂制書郭太后叱奸 信卜士張工頭構亂第080回 盅敬宗逆閹肆逆 屈劉蕡名士埋名第081回 誅叛帥朝使爭功 誣相臣天潢坐罪第082回 嫉強藩杜牧作罪言 除逆閹李訓施詭計第083回 甘露敗謀黨人流血 鈞垣坐鎮都市弭兵第084回 奉皇弟權閹矯旨 迎公主猛將建功第085回 興大軍老成定議 墮狡計逆豎喪元第086回 信方士藥死唐武宗 立太叔竄斃李首相第087回 復河隴邊民入覲 立鄆夔內豎爭權第088回 平浙東王式用智 失安南蔡襲盡忠第089回 易猛將進克交趾城 得義友夾攻徐州賊第090回 斬龐勳始清叛孽 葬同昌備極奢華第091回 曾元裕擊斬王仙芝 李克用叛戮段文楚第092回 鎮淮南高駢縱寇 入關中黃巢稱尊第093回 奔成都誤寵權閹 復長安追殲大盜第094回 入陷阱幸脫上源驛 劫車駕急走大散關第095回 襄王熅竄死河中 楊行密盜據淮甸第096回 討河東王師敗績 走山南閹黨失機第097回 三鎮犯闕輦轂震驚 一戰成功邠寧戡定第098回 占友妻張夫人進箴 挾兵威劉太監廢帝第099回 以亂易亂劫遷主駕 用毒攻毒盡殺宦官第100回 徒乘輿朱全忠行弒 移國祚昭宣帝亡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