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演義》第039回 規夜宴特獻回波辭 進毒餅枉死神龍殿:公主嘗請昆明池為私沼,中宗以池為公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史演義》第039回 規夜宴特獻回波辭 進毒餅枉死神龍殿

唐史演義

第039回 規夜宴特獻回波辭 進毒餅枉死神龍殿

卻說安樂公主,是中宗第一個一愛一女,中宗曾許她開府置官,此次見婉兒得營外第,也乘此大營華屋,競尚侈奢。

公主嘗請昆明池為私沼,中宗以池為公一產,乃百姓蒲魚所產,不便輕許。

公主不悅,自奪民田,開鑿一沼,取名為定昆池,隱隱有賽過昆明的意思。

池廣數里,纍石像華山,引水象天津,形景酷肖昆明,由司農卿趙履溫替她督治,不知費了若干民財,若干民力,才得鑿成此池。

池上造了許多亭台,很是華麗。

安樂公主有七姊妹,長姊封新都公主,下嫁武延暉,次姊封宜城公主,下嫁裴巽,三姊即新寧公主,本嫁王同皎。

同皎死,轉嫁韋濯。

見三十七回。

四姊封長寧公主,下嫁楊慎交,五姊封永壽公主,下嫁韋?,及笄即亡。

六姊即永泰公主,為武後所殺。

見前。

一妹封成安公主,下嫁韋捷。

這七八姊妹中,惟長寧安樂兩公主,系韋氏所生。

安樂才艷動人,倍蒙一寵一眷,此外要算長寧。

自安樂公主開府置屬,長寧亦得踵行,且亦由東都使楊務廉,代營總第,鑿山浚池,造台築觀,幾與安樂私第相似。

中宗素好擊球,楊慎交特辟球場,灑油潤地,光滑可一愛一,以此中宗時常臨幸,與慎交擊球取樂。

看官!你想這中宗年逾半百,還是任意尋一歡,哪裡能治國治家,坐享天祿呢?無非兒戲。

此外如韋氏胞妹兩人,一封郕國夫人,一封崇國夫人。

及婉兒母沛國夫人鄭氏,尚宮柴氏賀婁氏,女巫受封隴西夫人趙英兒,俱依勢用事,請謁受贓。

就使屠沽臧獲,但教奉錢三十萬,即別降墨敕,授給官階,外面用著斜封,交付中書省,中書省不敢不依,時人叫他為斜封官。

或出錢三萬,得度為僧尼。

僧尼勢力,不亞官吏,自韋氏以下,競營佛寺,廣設醮壇。

左拾遣辛替否上書諫阻,有「沙彌不可一操一干戈,寺塔不足禳饑饉」等語,中宗不省。

嗣是狎客滿後一庭,浮屠盈朝市,起居舍人武平一,系武士擭從曾孫,入任修文館直學士,他卻與諸武一性一格不同,獨請抑損外戚,願從己家為始。

中宗但優制慰答,未肯允准,又有武惟良子攸緒,士擭從侄孫,見前文。

武氏時曾受封安平王,恬澹寡慾,情願棄官居隱,遂往處嵩山,優遊泉壑。

所有武氏賜與服器,概置不用,自出私資買田,課奴耕種,無異平民。

中宗慕他志節,一再徵召,方才入朝。

謁見時仍黃冠布服,自稱山人。

中宗賜坐殿旁,攸緒固辭,再拜即退。

親貴謁候,除寒暄數語外,不交一言。

及陛辭歸山,蒙賜金帛,一併卻還,飄然徑去。

後來武韋盡滅,惟攸緒免禍,隱逸終身,這真可謂孤芳自賞,不染塵埃了。

應該稱揚。

當時這班王公大臣,還道他是迂拙不通,一味兒卑躬屈節,求媚宮廷,中宗也以為安享承平,可無他慮,鎮日裡與諧臣媚子,沈宴酣歌。

景龍二年殘臘,且敕召中書門下,與諸王駙馬學士等,統入閣守歲,遍設庭燎,置酒作樂。

待至飲酣興至,中宗張目四顧,見御史大夫竇從一在座,便笑問道:「聞卿喪偶有年,今夕朕為卿作伐,特賜佳人,與卿成禮,可好麼?」

從一本名懷貞,因避韋氏父諱,特捨名用字,此時聽得中宗面諭,總道有一個似花如玉的佳人,給為繼室,不由的喜出望外,離座拜謝。

中宗即囑令左右,入內禮迎,不消半刻,即見內侍提著宮燈,從屏後出來,隨後就是兩個宮娥,各執寶翣,擁出一位新嫁一娘一,身著翟衣,首戴花釵,緩步趨近座前。

中宗即令與從一交拜,對坐行合巹禮,交杯飲罷,宮女乃揭去面巾,中宗先大笑起來,侍臣等亦相率哄堂,看官道是何因?原來這位新嫁一娘一,已是白髮蕭毿,皺紋滿面的老嫗,她從前本是個蠻婢,因是韋氏幼時一乳一媼,隨駕入宮,年約五六十歲,中宗特令嫁與從一,從一變喜為驚,心中甚覺懊惱,轉念皇后一乳一母,勢力不小,自己做了她的夫婿,年貌雖不甚相當,祿位卻借此永保。

也未可必。

樂得將錯便錯,模糊過去。

當下與老一乳一母一同謝恩,叩首御前。

中宗面封老一乳一母為莒國夫人,呼令左右備輿,送新郎新一娘一歸第。

調侃從一,卻也有趣,何不是人君所為。

從一既去,中宗亦退入宮中,侍臣等守過殘宵,至次日元旦,朝賀禮畢,才各散歸。

竇從一得了老妻,每謁見奏請,自稱為翊聖皇后阿?,阿?二字,作甚麼解?洛一陽一人呼一乳一母夫婿為阿?,所以從一沿著俗例,舉以自稱。

同僚或嘲他為國?,他亦隨聲相應,毫無慚色。

他的意中,總叫得皇后歡心,也不管甚麼訕笑了。

過了十餘日,便是上元節屆,都城內外,慶賀元宵,當然有一番熱鬧。

中宗想了一個行樂的法兒,放出宮女數千人,命設市肆,由公卿大夫為商旅,與宮女交易。

一班少年士夫,承恩幸進,正好趁這機會,親近芳澤,東來西往,左顧右盼,遇有恣色的宮女,便借貿易為名,上前調一戲。

宮女等也恬不知羞,互相戲謔,形狀媟褻,詞語鄙穢,中宗帶著后妃公主等,親往遊行,就使耳聞目見,也不以為怪。

設市三日,覆命宮女為拔河戲,宮女等遂各備麻繩巨竹,以竹繫繩,往至河邊,擲竹水中,牽繩腕上,將竹拽起,一拽一擲,再擲再拽,以速為佳,但宮女都沒有甚麼氣力,全仗人多一黨一眾,同拽巨竹,方能勝任,因此分隊為戲,每隊約數十人,彼此互賽,都弄得淋頭洗面,紅粉涔一涔。

中宗挈領宮眷,登玄武門,觀看拔河,以遲速為賞罰。

宮女們越想鬥勝,越覺用力,有失足跌傷的,有挫腰呼痛的,中宗等引為樂事,笑聲不止。

有甚麼好看?有甚麼好笑?等到夕一陽一西下,眾力盡疲,方命將拔河戲停止,命駕回宮。

越宿大開筵宴,內外一概賜酺,中宗命侍宴諸臣,各呈技藝,或投壺,或彈鳥,或一操一琴,或蹴踘,獨有國子監司業郭山惲,起向中宗陳請道:「臣無他技,只能歌詩侑酒。」

中宗道:「卿且歌來!」山惲乃正容歌詩,但聽他抑揚抗墜,不疾不徐,共計有二十多句,由在座諸人聽聲細辨,系是《小雅》中鹿鳴三章。

歌罷,又復續歌二十多句,乃是《國風》中蟋蟀三章。

中宗點首道:「卿可謂善歌詩了。

朕知卿意,應賜一觴。」

隨命左右斟酒,給與山惲。

山惲跪飲立盡,謝賜乃起,退還原座。

至諸臣已盡獻技,中宗更召入優人,共作回波舞,舞畢後,又由中宗語群臣道:「有回波舞,不可無回波詞,卿等能各作一詞否?」

群臣聞了此語,不得不搜索枯腸,勉應上命。

有一人先起座朗吟道:

回波爾如佺期,流向嶺外生歸。

身名幸蒙嚙錄,袍笏未列牙緋。

這首回波詞,是沈佺期所作。

佺期曾任考功員外郎,因與二張同一黨一,坐流驩州。

上官婉兒得一寵一,招致文士,乃復入為起居郎,兼修文館學士。

此次藉詞自嘲,明明是乞還牙緋的意思。

婉兒即從旁面請道:「沈學士才思翩翩,牙笏緋袍,亦屬無愧。」

中宗聞言,即語佺期道:「朕當還卿牙緋便了。」

佺期忙頓首拜謝。

忽有優人臧奉,趨近御座前,叩頭自陳道:「臣奴亦有俚語,但辭近諧謔,恐瀆至尊,乞陛下赦臣萬死,方敢奏聞!」韋氏即接入道:「恕你無罪,你且說來!」臧奉曼聲徐吟道:

回波爾如栲栳,怕婆卻也大好。

外頭只有裴談,內面無過李老。

韋氏聽了,不禁大噱。

中宗也微微含笑,並不介懷。

自認怕妻。

群臣有一大半識得故事,私相告語道:「兩方比例,卻也確切,勿輕看這優人呢。」

看官道是誰人故事?原來當時有個御史大夫裴談,一性一最怕妻,嘗謂妻有三可怕,少時如活菩薩,一可怕;兒女滿前時如九子魔星,二可怕;及妻年漸老,薄施脂粉,或青或黑,狀如鳩盤茶,三可怕。

此言傳聞都下,時人都目為裴怕婆。

中宗畏憚韋氏,正與裴談相同,臧奉敢進此詞,實為韋氏張威,不怕中宗加罪。

果然不出所料,由韋氏令他起來,越日領賞。

上文恕罪,此次領賞,俱出韋氏口中,好似中宗不在一般。

臧奉謝恩而退。

諫議大夫李景伯,恐群臣愈歌愈縱,大褻國體,即上前奏道:「臣也有俚詞,請陛下俯睬芻蕘。」

說著,即朗歌道:

回波爾持酒卮,微臣職在箴規。

侍宴不過三爵,歡嘩或恐非儀。

中宗聞至此語,反致不悅,面上竟露出怒容。

御史中丞蕭至忠,暗暗瞧著,恐景伯得罪,遂伏奏道:「這真是好諫官呢。」

中宗才不加責,即傳命罷宴,回宮就寢。

是夕無話,至次日,韋氏竟遣內侍繼帛百端,賜與臧奉,臧奉非常愉快。

既而宮中傳出墨敕,授韋巨源楊再思為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宗楚客為中書令,蕭至忠為侍中,韋嗣立同三品,崔湜趙彥昭同平章事。

於是宰相以下,惟蕭至忠稍稍守正,此外都是狐群狗一黨一,奴膝婢顏,而且濫官充溢,政出多門,宰相御史員外官,都是額外增添,擠滿一堂,人以為三無坐處。

監察御史崔琬,獨劾奏:「宗楚客紀處訥兩人,潛通戎狄,私受賄賂,致生邊患,乞即按罪」云云。

查唐朝舊例,大臣被彈,應傴僂趨出朝堂,靜立待罪。

楚客並不遵例,反忿怒作色,自陳忠鯁,為琬所誣。

中宗並不窮問,反命琬與楚客,結為異姓兄弟,作為和解,遂又有和事天子的傳聞。

看官!你道崔琬所奏,究竟是假呢?是真呢?小子考據唐史,實是真情,看官請聽我道來。

自武氏許突厥婚,默啜不復寇邊,未幾,武氏病死,婚議又復中變,遂致默啜生怨,拘殺唐使。

鴻臚卿臧守言,進寇沙靈,中宗命左屯衛大將軍張仁亶為朔方道大總管,往御突厥。

突厥兵頗憚仁亶,聞風即退,被仁亶追出境外,斬首千級,才收軍回鎮。

會西突厥別部突騎施,崛起碎葉川,酋長烏質勒,撫下有威,帳落浸盛。

中宗初年,曾遣使入朝,受封為懷德郡王。

烏質勒旋死,子沙葛嗣襲封爵,默啜南下無功,轉圖西略,親督眾往攻突騎施。

張仁亶乘他遠侵,潛兵入突厥境,取得拂雲祠一帶地方。

拂雲祠在河北,突厥每入寇,必先詣祠祈禱,然後度河南行。

仁亶既襲取此地,即創築三受降城。

中城就在拂雲祠,東西兩城,距祠各二百里,首尾相應,控制突厥。

興工閱六十日,三城皆成。

及默啜歸國,仁亶已佈置嚴密,無隙可乘。

那時默啜只好自己懊悔,不敢南牧了。

惟娑葛可汗,統有父眾,與別將斗啜忠節,屢有違言,輒相攻擊。

忠節勢弱,不能久持。

金山道行軍總管郭元振,奏令忠節入朝宿衛,中宗乃命右威衛將軍周以悌為經略使,招撫忠節。

以悌系宗紀二人一黨一羽,到了播仙城,與忠節相遇,卻導他納賂宗紀,不必入朝。

且願發安西兵,兼引吐蕃為援,同擊娑葛。

忠節大喜,遂出千金為賂,浼以悌轉報,宗紀楚客遂請遣將軍牛師獎,為安西副都護,發甘涼兵,兼征吐蕃部眾,往助忠節,一面遣御史中丞馮嘉賓,往與忠節面洽。

可巧娑葛遣使娑臘,入京貢馬,探得楚客等秘謀,即還報娑葛。

娑葛暗地出兵,邀截計舒河口,果然忠節嘉賓,兩下相會,一聲胡哨,麾動番眾,殺入嘉賓幄內,嘉賓不及防備,立致剁斃,忠節也被擒去。

是謂人財兩失。

娑葛遂大發兵攻安西,與牛師獎交戰火燒城,師獎敗沒,安西失守,娑葛復遣使上表,求楚客頭,以頭顱償千金,為楚客計,還算值得。

且貽郭元振書,略謂:「與唐無嫌,只仇闕啜。

宗尚書受闕啜金,欲加兵滅我,所以懼死奮鬥,乞將詳情上聞。」

元振曾上書奏阻,至是復將娑葛原書,飛使馳奏。

楚客誣言元振隱蓄異志,立請召還,即命周以悌代元振職。

元振亟遣子鴻入朝,伏闕面陳底細。

中宗乃坐罪以悌,流竄白州,仍令元振留任,赦娑葛罪,冊為欽化可汗,賜名守忠。

惟楚客等受贓隱情,概置勿問。

所以御史崔琬,忍無可忍,面劾楚客。

哪知和事天子,反教他釋嫌結好,豈不可笑?

更有鄭愔崔湜,並掌銓衡,賣官鬻爵,選法大壞。

御史靳桓李尚隱,查出許多贓證,入朝面彈,兩人無可抵賴,下獄坐戍,愔謫吉州,湜貶江州。

惟湜系婉兒私夫,忽聞有敕遠竄,教她如何割捨,免不得設法轉圜,代湜申理。

會值景龍三年冬至,中宗將有事南郊,婉兒即為湜陳請,召還都中,令襄大禮。

連鄭愔也一併召歸。

祭天時,中宗初獻,皇后韋氏亞獻,宰相女各助執籩豆,號為齋一娘一。

也是曠古奇聞。

禮成加賞,所有齋一娘一夫婿,俱得遷官,總算是浩蕩皇恩,無微不至。

語中有刺。

越年元宵節,六街三市,大張花燈,笙歌遍地,金鼓喧天。

韋氏忽發狂念,與婉兒及諸公主,邀請中宗微服遊行。

中宗含笑相從,遂各換衣妝,打扮如平民模樣,出遊街市,並令宮女數千人,一同隨往。

但見人山人海,擊轂摩肩,男一女混雜,貴賤不分。

韋氏婉兒,且專揀熱鬧處玩賞,與一班看燈的男婦,挨挨擠擠,毫不避忌,直至斗轉參橫,燈殘獨灺,方聯翩還宮。

查點宮女,十成中卻少了五六成,想是乘機私奔去了。

中宗因不便追緝,只好付諸不究,糊塗了事。

也是皇恩。

過了數日,復親幸梨園,命三品以上拋球拔河。

韋巨源唐休璟,年力衰邁,隨繩仆地,一時扒不起來,害得手腳亂爬,好似烏龜一般,中宗及韋氏婉兒等,都吃吃大笑,視為至樂。

既而又游定昆池,命從官賦詩,黃門侍郎李日知,呈詩一首,中有兩語云:「所願暫思居者逸,勿使時稱作者勞。」

中宗瞧著,笑顧日知道:「卿亦效郭山惲的詩諫麼?」

日知道:「是在陛下聖鑒。」

中宗乃起駕回宮,有好幾月不出遊幸。

到了孟夏時候,又出幸隆慶池。

池在長安城東隅,民家井隘,浸成大池數十頃,朝廷目為禎祥,因賜名隆慶。

隆慶池北有隆慶坊,相王旦五子,築第住居,號為五王子宅。

五王子詳見後文。

當時有術士傳言,謂:「五王子宅中,鬱鬱有帝王氣。」

中宗意欲魘禳,特命在池旁結起采樓,率侍臣等詣樓開宴,且泛舟為戲,足足歡娛了一日一一夜。

還宮以後,復宴近臣。

國子祭酒祝欽明,自請為八風舞,搖頭轉目,脅肩諂笑,裝出許多醜態,引得韋氏以下,無不鼓掌。

吏部侍郎盧藏用,私語同座道:「祝公以儒學著名,今乃如此出醜,五經已掃地盡了。」

散騎常侍馬秦客,光祿少卿楊均,亦在座列飲。

韋氏見他年輕貌秀,未免動慾,及至散宴,一陰一令心腹內侍,通意兩人。

秦客頗通醫術,均卻善烹調,兩人卻借此為名,得入宮掖。

韋氏毫不知羞,趁著中宗另幸別宮,即令兩人輪流侍寢,作竟夕歡。

約過了一兩月,忽有定州人郎岌,叩閽告變,奏稱韋氏與宗楚客等,將謀大逆。

中宗正覽奏起疑,偏被韋氏聞知,定要中宗立斃郎岌,中宗乃敕令將岌杖死。

許州參軍燕欽融,又上言:「皇后一婬一亂,干預國政,安樂公主武延秀及宗楚客等,朋比為一奸一,謀危社稷,應亟加嚴懲,以防不測。」

中宗得了此疏,面召欽融詰責。

欽融頓首抗言,詞色不撓,當由中宗叱令退去。

誰知他甫出朝門,竟由宗楚客擅令騎士,把他拿回,擲置殿庭石上,折頸斃命。

中宗未免動怒,查問騎士,系出楚客指使,不禁恨恨道:「你等只知有宗楚客,不知有朕麼?」

你一人久無權力,豈自今始?楚客乃懼,即入告韋氏婉兒等,謂皇上已有變志。

韋氏正因新幸馬楊,也恐事洩,遂與馬楊密謀弒主。

馬秦客道:「臣去合一種末藥,置入餅中,便可了結主子。」

韋氏道:「事不宜遲,速即辦來!」秦客領命即出。

越日,即將末藥呈入,便由韋氏親自製餅,把末藥放入餡中。

及餅已蒸熟,聞中宗在神龍殿查閱奏章,便令宮女攜餅獻去。

中宗最喜食餅,取了便吃,一連吃了八九枚,尚說是餅味很佳,不意過了片時,腹中大痛,坐立不安,倒在榻上亂滾。

當有內侍往報韋氏,韋氏徐徐入殿,假意驚問。

中宗已說不出話,但用手指口,嗚嗚不已。

又延捱了數刻,身一子不能動彈,兩眼一翻,雙足一伸,竟嗚呼哀哉了。

享年五十五歲。

總計中宗嗣位,紀元嗣聖,才經一月,即被廢黜。

幽禁了十四年,方還東都,又為皇太子六年,才得復辟。

在位六年,改元兩次,竟被毒死。

小子有詩歎道:

昔日點籌煩聖慮,今番進毒報君恩。

從知女德終無極,地下有誰代雪冤?

中宗既崩,韋氏召入私人,當然有一番舉動,待小子下回說明。

古稱詩三百篇,皆賢聖發憤之所作,故諷刺多而頌揚少。

即間有所頌,亦隱寓規勸之意,故詩之關係,實非淺鮮,孔子以學詩勖門人,良有以也。

唐自武後臨朝,詩賦大興,至中宗而益盛,宜若可以興國矣。

但詩有定體,亦有定義,非徒諧聲葉律,遂足稱詩;至若貢諛獻媚,導一奸一鬻一婬一,更不足道。

觀本回所錄回波詞三則,惟李景伯以詩作諫,尚有古風,沈佺期藉詞干進,已無可取,臧奉乃更為怕婆詞,大廷之上,不啻村俗,是豈尚存古道乎?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聖訓流傳,萬古不易。

中宗不能修身,安能齊家,不能齊家,安能治國?狎客滿後一庭,浮屠盈都市,如此而不亡國敗家者,吾未信也,一餅殺身,幾至覆宗,微臨淄之興師,唐其尚有幸乎?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史演義
第001回 溯龍興開編談將種 選蛾眉侍宴賺唐公第002回 定秘計誘殺副留守 聯外助自號大將軍第003回 攻霍邑陣斬宋老生 入長安擁立代王侑第004回 記艷聞李郎遇俠 禪帝位唐祚開基第005回 李密敗績入關中 秦王出奇平隴右第006回 盛彥師設伏斃叛徒 竇建德興兵誅逆賊第007回 啖人肉烹食段欽使 討亂酋擊走劉武周第008回 河朔修和還舊俘 鄭兵戰敗保孤城第009回 擒渠殲敵耀武東都 奏凱還朝獻俘太廟第010回 下江東梁蕭銑亡國 戰洺南劉黑闥喪師第011回 唐太子發兵平山左 李大使乘勝下丹陽第012回 誅文幹傳首長安 卻頡利修和突厥第013回 玄武門同胞受刃 廬江王謀反被誅第014回 納弟婦東宮瀆倫 盟胡虜便橋申約第015回 偃武修文君臣論治 易和為戰將帥揚鑣第016回 獲渠魁掃平東突厥 統雄師深入吐谷渾第017回 長孫後臨終箴主闕 武媚娘奉召沐皇恩第018回 滅高昌獻俘觀德殿 逐真珠擊敗薛延陀第019回 強胡內亂列部紛爭 逆跡上聞儲君被廢第020回 易東宮親授御訓 征高麗連破敵鋒第021回 東略無功全軍歸國 北荒盡服群酋入朝第022回 使天竺調兵擒叛酋 征龜茲入穴虜名王第023回 出嬌娃英主升遐 逞姦情帝女謀變第024回 武昭儀還宮奪寵 褚遂良伏闕陳忠第025回 下辣手害死王皇后 遣大軍擒歸沙缽羅第026回 許敬宗構陷三家 劉仁軌蕩平百濟第027回 發三箭薛禮定天山 統六師李勣滅高麗第028回 伐西羌連番敗績 易東宮兩次蒙冤第029回 裴總管出師屢捷 唐高宗得病告終第030回 被廢立廬陵王坐徙 違良策徐敬業敗亡第031回 敕告密濫用嚴刑 謀匡復構成大禍第032回 武則天革命稱尊 狄仁傑奉製出獄第033回 安金藏剖心明信 僧懷義稔惡受誅第034回 累次發兵才平叛酋 借端詳夢迭獻忠忱第035回 默啜汗悔婚入寇 狄梁公盡職歸天第036回 證冤獄張說辨誣 誅淫豎中宗復位第037回 通三思正宮縱慾 竄五王內使行兇第038回 誅首惡太子興兵 狎文臣上官恃寵第039回 規夜宴特獻回波辭 進毒餅枉死神龍殿第040回 討韋氏掃清宿穢 平譙王駢戮叛徒第041回 應星變睿宗禪位 洩逆謀公主殺身第042回 贈美人張說得厚報 破強虜王晙立奇功第043回 任良相美政紀開元 閱邊防文臣平叛虜第044回 信妾言皇后被廢 叢敵怨節使遭戕第045回 張守珪誘番得虜首 李林甫毒計害儲君第046回 卻隆恩張果老歸山 開盛宴江梅妃獻技第047回 梅悴楊榮撒嬌絮閣 羅鉗吉網黨惡濫刑第048回 洗祿兒中冓貽羞 寫幽怨長門擬賦第049回 戀愛妃密誓長生殿 寵胡兒親餞望春亭第050回 勤政樓童子陳箴 范陽鎮逆胡構亂第051回 失潼關哥舒翰喪師 駐馬嵬楊貴妃隕命第052回 唐肅宗稱尊靈武 雷海青殉節洛陽第053回 結君心歡暱張良娣 受逆報刺死安祿山第054回 統三軍廣平奏績 復兩京李泌辭歸第055回 與城俱亡雙忠死義 從賊墮節六等定刑第056回 九節度受制魚朝恩 兩叛將投降李光弼第057回 遷上皇閹寺擅權 寵少子逆胡速禍第058回 弒張後代宗即位 平史賊蕃將立功第059回 避寇亂天子蒙塵 耀軍徽令公卻敵第060回 入番營單騎盟虜 忤帝女綁子入朝第061回 定秘謀元舅除凶 竊主柄強藩抗命第062回 貶忠州劉晏冤死 守臨洺張伾得援第063回 三鎮連兵張家覆祀 四王僭號朱氏主盟第064回 叱逆使顏真卿抗節 擊叛帥段秀實盡忠第065回 僭帝號大興逆師 解賊圍下詔罪己第066回 趨大梁德宗奔命 戰貝州朱滔敗還第067回 朱泚敗死彭原城 李晟誘誅田希鑒第068回 竇桂娘密謀除逆 尚結贊狡計劫盟第069回 格君心儲君免禍 釋主怨公主和番第070回 陸敬輿斥奸忤旨 韓全義掩敗為功第071回 王叔文得君怙寵 韋執誼坐黨貶官第072回 擒劉辟戡定西川 執李錡蕩平鎮海第073回 討成德中使無功 策魏博名相定議第074回 賢公主出閨循婦道 良宰輔免禍見陰功第075回 卻美妓渡水薄郾城 用降將冒雪擒元濟第076回 諫佛骨韓愈遭貶 縛逆首劉悟倒戈第077回 平叛逆因驕致禍 好盤遊拒諫飾非第078回 河朔再亂節使遭戕 深州撤圍侍郎申命第079回 裂制書郭太后叱奸 信卜士張工頭構亂第080回 盅敬宗逆閹肆逆 屈劉蕡名士埋名第081回 誅叛帥朝使爭功 誣相臣天潢坐罪第082回 嫉強藩杜牧作罪言 除逆閹李訓施詭計第083回 甘露敗謀黨人流血 鈞垣坐鎮都市弭兵第084回 奉皇弟權閹矯旨 迎公主猛將建功第085回 興大軍老成定議 墮狡計逆豎喪元第086回 信方士藥死唐武宗 立太叔竄斃李首相第087回 復河隴邊民入覲 立鄆夔內豎爭權第088回 平浙東王式用智 失安南蔡襲盡忠第089回 易猛將進克交趾城 得義友夾攻徐州賊第090回 斬龐勳始清叛孽 葬同昌備極奢華第091回 曾元裕擊斬王仙芝 李克用叛戮段文楚第092回 鎮淮南高駢縱寇 入關中黃巢稱尊第093回 奔成都誤寵權閹 復長安追殲大盜第094回 入陷阱幸脫上源驛 劫車駕急走大散關第095回 襄王熅竄死河中 楊行密盜據淮甸第096回 討河東王師敗績 走山南閹黨失機第097回 三鎮犯闕輦轂震驚 一戰成功邠寧戡定第098回 占友妻張夫人進箴 挾兵威劉太監廢帝第099回 以亂易亂劫遷主駕 用毒攻毒盡殺宦官第100回 徒乘輿朱全忠行弒 移國祚昭宣帝亡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