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演義》第047回 梅悴楊榮撒嬌絮閣 羅鉗吉網黨惡濫刑:楊氏小字玉環,弘農華一陰一人,徙居蒲州永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史演義》第047回 梅悴楊榮撒嬌絮閣 羅鉗吉網黨惡濫刑

唐史演義

第047回 梅悴楊榮撒嬌絮閣 羅鉗吉網黨惡濫刑

卻說高力士奉玄宗命,往召美人,這人為誰?乃是壽王瑁的妃子楊氏。

楊氏小字玉環,弘農華一陰一人,徙居蒲州永樂縣的獨頭村。

父名玄琰,曾為蜀州司戶。

玉環生自任所,幼即喪父,寄養叔父玄珪家,玄珪曾為河南府士曹。

開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嫁與壽王瑁為妃。

正名定分,系是玄宗子婦。

高力士到了壽邸,傳旨宣召楊妃入宮。

壽王瑁不知何因,只因父命難違,沒奈何召出妻室,令隨力士進謁。

楊妃也已瞧透三分,半憂半喜,憂的是慘別夫婿,喜的是得覲天顏,當下與壽王敘別,乘車至溫泉宮。

力士先驅導入,楊妃下車後隨。

玄宗正待得心焦,適遇力士復旨,即傳楊妃進見。

楊妃輕移蓮步,趨至座前,款款深深的拜將下去,口稱臣妾楊氏見駕。

玄宗賜她平身,即令宮婢將妃攙起,此時已是黃昏,宮中燭影搖紅,階下月光映采,玄宗就在燈月下,定睛瞧著楊妃,但見肌態豐艷,骨肉停勻,眉不描而黛,發不漆而黑,頰不脂而紅,唇不塗而朱,果然傾國傾城,正是胡天胡帝。

當下設席接風,令她侍宴。

楊妃不敢違慢,謝過了恩,侍坐右側。

玄宗婉問楊妃技藝,妃答言粗曉音律,遂命高力士取餅玉笛,命妃吹著。

清音曼艷,逸韻鏗鏘,似覺梅妃所吹,尚不及她純一熟。

玄宗擊節稱賞,且手書霓裳羽衣曲,教她度入新聲。

這曲系玄宗登女兒山,遙望仙鄉,有感而作,本是按腔引譜,調宮葉商,經楊妃閱過此曲,立刻心領神會,依曲度腔,字字清楚,聲聲宛轉,喜得玄宗不可名狀,親斟美酒三杯,賜給楊妃。

楊妃逐杯接飲,連飲連干,臉上越現出桃花,愈加媚一艷。

玄宗又親授金釵鈿合,作為定情賜物,楊妃含羞拜受。

宴畢,各乘酒興,攜手入內,續成一套魚一水同歡的艷曲。

實是一出扒灰記。

玉一肌相觸,柔若無骨,龍體原已酥一麻,婦人家也存勢利,竟不管甚麼名分,居然翁媳聯一床一,同作好夢。

一宵歡會,遲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

楊妃對鏡理妝,由玄宗取出金步搖,系是鎮庫寶物,代為插鬢,曲予恩榮;一面囑楊妃自作表文,乞為女道士,賜號太真,隨駕還入大內,令處南宮中,即稱南宮為太真宮。

名為修道,實是縱歡。

旋即另冊左衛郎將韋昭訓女,為壽王瑁妃。

壽王瑁亦無可奈何。

楊妃一性一情聰穎,善迎上意,玄宗遂加一寵一愛一,待遇如惠妃例。

嘗語宮人道:「朕得楊妃,如得至寶,這是朕生平第一快意呢。」

遂特製新曲,名為得寶子。

梅妃見玄宗新得一寵一妃,未免介意,玄宗亦漸漸的疏淡梅妃。

看官試想!天下有兩美同一居,能不爭一寵一的道理麼?況且楊妃以媳侍翁,本來是希一寵一起見,連夫婿尚且不顧,怎肯容一梅妃?於是你嘲梅瘦,我誚環肥,起初還是姿色上的批評,後來竟互相讒謗,甚至避路而行,畢竟梅妃柔緩,楊妃狡黠,兩人互爭勝負,結果是梅輸楊贏。

楊妃得冊為貴妃,梅妃竟被遷入上一陽一東宮。

玄宗初意,尚恐廷臣奏駁,嗣見宰相李林甫以下,統做了立仗馬,噤口無聲,乃竟加封楊妃為貴妃。

儀制與冊後相同。

冊妃這一日,追贈妃父玄琰為兵部尚書,母李氏為隴西郡夫人,叔父玄珪擢登光祿卿,從兄銛超拜殿中少監,從弟錡為駙馬都尉,尚帝女太華公主,公主為武惠妃所出,母素得一寵一,所以公主下嫁,奩資巨萬,賜第與宮禁相連。

尚有再從兄釗,本系張易之子,易之伏誅,妻即改適楊家,釗隨母過去,遂為楊氏子,及年長,不學無術,為宗一黨一所輕視。

釗乃赴蜀從軍,得官新都尉,楊玄琰在蜀病筆,釗就近往來,托名照顧,暗中竟與玄琰中女通一奸一。

玄琰有數女,長適崔氏,次適裴氏,又次適柳氏,玉環最幼,姊妹皆有姿色,惟中女已寡,所以與釗私通。

自玉環驟得一寵一幸,懷念三姊,因請命玄宗迎入京師,各賜居第。

惟釗與玉環,已是疏族,且兼釗產自張氏,本非楊家血統,因把他擱置不提。

釗已任滿,貧不能歸,賴劍南採訪支使鮮於仲通,常給用費,並向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處,章仇複姓,名為兼瓊。

替他吹噓。

兼瓊正慮林甫專國,難保祿位,意欲內結楊氏,作一奧援,可巧仲通將釗薦入,遂闢為推官,令獻春彩至京師,厚給蜀貨,作為贐儀。

釗大喜過望,晝夜兼行。

既至長安,即將所攜蜀貨,分遺諸妹,說是章仇公所贈。

至玄琰的中女家,饋遺更厚,就便下榻,重敘舊歡。

諸楊乃共譽兼瓊,並上言釗善樗蒱,得蒙玄宗召見。

樗蒱為牧豬奴戲,奈何得遇主知?釗儀容秀偉,言辭敏捷,奏對時頗稱上意,因命供役春官,出入禁中,嗣復改任金吾兵曹參軍。

章仇兼瓊立蒙召入,授任戶部尚書。

兼瓊入掌戶部,每遇楊氏取傍,無不立應,就是中外所獻的器服珍玩,均呈入貴妃,先令擇用。

嶺南經略使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一精一美,得貴妃歡心。

遂加九章官三品,翼為戶部侍郎。

一日,玄宗至翠華西閣,偶見梅枝憔悴,不禁感念梅妃,便命高力士帶著戲馬,至上一陽一宮宣召梅妃。

妃乘馬隨至,到了閣前,乃下馬入見。

玄宗見她面龐清瘦,腰圍減損,早已動了惜玉憐香的念頭,待至梅妃下拜,忙親自扶住,意欲好言溫一存,偏一時無從說起。

還是梅妃先開口道:「賤妾負罪,將謂永捐,不期今日又得睹天顏。」

玄宗方說道:「朕未嘗不紀念一愛一卿。

只一愛一卿近日略覺花容有些消瘦了。」

梅妃含淚道:「好景難追,怎得不瘦?」

玄宗道:「雖是消瘦,卻越見得清雅了。」

梅妃道:「總是肥的較好哩。」

中含醋意。

玄宗微笑道:「各有好處。」

隨命宮女進酒,與梅妃同飲。

兩下裡追敘舊情,不知不覺的已是入夜。

酒意已酣,加餐少許,便同梅妃進房,重整鸞鳳。

俗語說得好:「寂寞更長,歡娛夜短」,況兩情隔閡,幾已一年,此次離而復合,更覺蜜一意濃情,加添一倍,喁喁到了殘更,方各睡熟。

正在酣寢的時候,忽聞獸環聲響,驚醒睡魔,玄宗即怒問道:「何人敢來胡鬧?」

道言未絕,外面已嬌一聲答道:「天光早明,皇上為何尚未視朝?」

玄宗聽是楊妃聲音,不由的轉怒為驚,披衣急起。

見梅妃亦已醒寤,忙替她披上霞裳,和衣抱入夾幕內。

暫令躲避。

膽怯至此,如何治國。

一面開了閣門,放入貴妃。

貴妃趨進,見玄宗坐在一床一上,便盛氣詰問道:「陛下戀著何人,至此時尚未臨朝?」

玄宗道:「朕…朕稍有不適,未能御殿,特在此靜睡養神。」

貴妃冷笑道:「陛下何必戲妾,妾已知陛下一愛一戀梅一精一,因此日高未起。」

玄宗道:「她…她若為朕所一愛一戀,何至廢置樓東。」

貴妃道:「藕斷絲連,人情皆是,如陛下未曾同夢,妾請今日召至,與妾同浴溫泉。」

玄宗道:「此女久已放棄,怎容復召?」

貴妃又道:「這也何妨!快請飭內侍傳來。」

玄宗但顧著左右,無詞可答。

貴妃從一床一下一望,見有鳳舄一雙,越發動怒,便指示玄宗道:「這是何物?」

玄宗瞧著,也覺著忙,側身一動,又從懷中掉下翠鈿一朵,被貴妃拾起,取示玄宗道: 「這又是何物?」

玄宗越難答辯,不覺兩頰發赤。

貴妃豎著柳眉,振起珠喉道:「鳳舄翠鈿,明是婦人遺物,不知陛下如何歡娛,遂致神疲忘曉,妾料滿朝大臣,待朝已久,到了紅日高昇,尚未見陛下出朝,總道為妾所迷,妾實擔當不起。」

提出光明正大的名目,挾制玄宗,若非出自妒口,幾不啻一周姜後了。

玄宗無法支吾,索一性一倒身復睡,閉目無言。

貴妃催一逼一愈甚,玄宗亦動惱道:「今日有疾,不能視朝,難道貴妃尚未聞知麼?」

這數語越激動貴妃怒意,索一性一把手中翠鈿,擲付玄宗,轉身出閣去了。

玄宗見貴妃已去,又欲呼出梅妃,再敘情愫,不意屢呼不應,起身至夾幕中親視,已悄無一人,慌忙顧問左右,左右亦懵然莫解。

正在著急的時候,忽有一小黃門入內,報稱已送回梅妃。

玄宗問道:「何人叫你送去?」

小黃門道:「楊一娘一娘一在此爭鬧,奴婢恐萬歲為難,所以從閣後破壁,悄地裡將梅一娘一娘一送還。」

玄宗竟大怒道:「朕不教你送去,你為何擅敢主張?」

說至此,竟拔一出壁上寶劍,把小黃門剁死。

冤哉枉也。

隨即穿戴冕服,出去視朝。

可巧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入朝獻捷,由玄宗慰勞數語,暗伏下文。

余無他事,就此退朝。

玄宗入內,又往楊貴妃宮中,貴妃竟不出迎,直待玄宗踱入,才算起身行禮,且冷語道:「陛下何不向上一陽一宮去?」

玄宗不待說畢,便截住道:「卿休再說此事!」貴妃撒嬌道:「妾情願退出宮外,讓梅一精一在此專一寵一,免受臣僚譏評。」

玄宗又再三勸慰,哪知貴妃越嘮嘮叨叨,帶哭帶語,鬧個不休,當下觸怒天顏,竟遣出貴妃,令高力士送還少監楊銛宅中。

銛正自朝退食,驀聞貴妃回來,頓吃了一大驚,沒奈何迎入貴妃高力士,問明緣由。

力士述及大略,銛蹙眉道:「妹一子生一性一嬌癡,竟遭謫譴,此後將怎麼區處?」

高力士微笑道:「離合亦人生常事,但教有人出力,自可回天。」

明是賣能。

銛知他言中寓意,遂托他轉圜,哀求至再,幾乎要跪將下去,力士忙應允道:「我看聖上很一寵一貴妃,此刻不過一時生惱,叫我送回,一二日後,心回意轉,由我從中進言,管教破鏡重圓,幸請勿慮!」銛喜道:「全仗!全仗!」至力士別去,終覺心下未安。

楊錡楊釗等,聞這消息,統捏了一把冷汗,前來探問。

至楊銛與他說明,都想埋怨貴妃,偏貴妃已哭得似淚人兒一般,不便再進怨詞,只好相對哭著。

就是貴妃三姊,也一齊趨至,見著大眾淒惶,不暇細問,就撲簌簌的墜下淚來。

眾人懼禍聚哭,還有何心下餐?午膳時各胡亂吃了一碗半碗,貴妃竟一粒不沾,便即撤席。

待至日昃,忽由內監頒到御膳,並衣物米面百餘車,說是由皇上特賜。

銛拜受畢,由內監與他密語道:「這是高公奏請,因有此賜。」

銛非常感謝,至送別內監,便入語眾人,料知玄宗尚未忘情,彼此少慰。

夜餐期屆,列席一團一坐,已不同午席情景,把酒言歡,有說有笑。

貴妃亦飲酒數杯,至起更後,大家方才散歸。

這一一夜的楊貴妃,原是悔恨交並,無心安睡。

那玄宗悶坐宮中,比貴妃還要懊悵,舉止失常,飲食無味。

內侍從旁供奉,並未有失,偏事事不合上意,動受鞭笞。

到了夜靜更闌,還是東叱西罵,呼叫不休。

力士已出言嘗試,經玄宗許給特賜,早瞧透玄宗心情,待至鼉鼓頻催,雞聲已唱,玄宗尚不願就寢。

力士侍立在旁,因乘間請召還貴妃。

玄宗遂令力士開安興坊,越過太華公主家,用輕車往迎貴妃還宮。

貴妃原是慰望,楊銛益覺心喜,當下拜謝力士,囑貴妃整裝隨去。

時已天曉,力士引貴妃入內殿,玄宗已眼巴巴的瞧著,一見貴妃進來,正似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心下非常快慰。

貴妃襝衽下拜,涕泣謝罪,玄宗亦自認錯誤,扶掖入宮。

午後即召梨園弟子,共入演戲,並傳貴妃三姊,一併列座。

玄宗呼三姊為姨,仔細端詳,均與貴妃相差不多。

次姨不施脂粉,自然美艷,更覺出人頭地。

演戲至晚,才命停止,留三姨入宮賜宴。

玄宗上坐,三姨與貴妃,分坐兩旁。

五人開懷暢飲,酒過數巡,統有些放肆起來。

玄宗目不轉睛的瞧著次姨,次姨亦秋波含媚,故賣風一騷一,而且語不加檢,言多近謔。

玄宗恨不得抱她入懷,一親薌澤,只因列坐數人,勉強抑制。

好容易飲至更深,三姨方拜謝而去。

玄宗挈貴妃入寢,是夕恩一愛一,更倍曩時。

越宿下詔,封大一姨為韓國夫人,次姨為虢國夫人,又次為秦國夫人。

三夫人並承恩澤。

出入宮掖,勢傾朝野。

銛錡亦日邀隆遇,時人號為五楊。

五楊宅中,四方賂遺,日夕不絕。

官吏有所請求,但得五楊援引,無不如志。

五家並峙宣一陽一里中,甲第洞一開,僭擬宮掖。

每築一堂,費輒巨萬。

虢國尤為豪蕩,另辟新居,所造中堂,召工圬墁,約錢二百萬緡。

圬工尚求厚賞,虢國給絳羅五百匹,尚嫌不足,且嗤以鼻道:「請取螻螘蜥蜴,散置堂中,一一記數,若失一物,不敢受值。」

據此數語,已可見她的豪費了。

越覺驕盈,越易敗亡。

楊釗善承意旨,入判度支,一歲領十五使,一寵一眷日隆。

且屢奏帑藏充牣,古今罕比。

玄宗率群臣往觀,果然財帛山積,便賜釗紫衣金魚。

釗復請雪張易之兄弟罪案,有制謂:「易之兄弟,迎廬陵王有功,應復官爵,子孫襲蔭。」

釗可謂不忘其本。

釗以圖讖有金刀二字,乞請改名,乃賜名國忠,並加授御史大夫,權京兆尹,富貴與銛錡相埒。

五楊中又添入一楊,當時都中有歌謠道:「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壯門楣。」

這正為諸楊寫照呢。

且說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入朝獻捷,看官道這勝仗從何處得來?原來唐廷與吐蕃失和,吐蕃又屢次入寇,回應四十六回。

皇甫惟明,調任隴右,屢破吐蕃將莽布支軍,先後斬俘數萬級,乃獻捷京師。

惟明入謁數次,密劾李林甫弄權誤國,亟應罷黜。

哪知玄宗正信任林甫,無論甚麼彈劾,全然不信。

權Yan高力士,嘗勸玄宗裁抑林甫,毋畀大權,險些兒遭了重譴,還是力士叩頭認罪,方得獲免,何況如皇甫惟明,疏而不親呢?君子不以人廢言,如高力士之劾李林甫,亦必敘入,不肯少漏。

時牛仙客已死,刑部尚書李適之,進任左相,兼領兵部尚書,駙馬張洎,系張說次子,曾尚玄宗女寧親公主,入任兵部侍郎。

林甫因二人陞官,不由己薦,未免加忌。

二人自結主知,也不願巴結林甫,積久成隙,幾同仇敵。

林甫使人訐發兵部銓曹罪案,收逮六十餘人,令法曹吉溫羅希奭等,鍛煉成獄,悉加重典,當時號為羅鉗吉網,無一倖免。

但李適之自經此獄,面上很覺削色,越與林甫不和。

租庸轉運使韋堅,進補刑部尚書,御史中丞楊慎矜,兼代租庸轉運使。

堅為適之一黨一,慎矜為林甫一黨一,皇甫惟明本系太子故友,當然與堅相往來,林甫就此設謀,暗囑慎矜上書告變,竟說惟明與堅,謀立太子。

玄宗信以為真,即令林甫委吏鞫治。

林甫仍遣慎矜等作為問官。

看官試想!此時的韋堅及皇甫惟明,尚能辯明冤枉嗎?慎矜誣假作真,妄定讞案,還虧玄宗顧及太子,不欲顯布罪狀,但貶堅為縉雲太守。

皇甫惟明為播州太守,親一黨一連坐,約數十人。

太子因堅為妃兄,未免惶懼,表請與妃離婚。

玄宗擱過不提,太子妃才得保全。

李適之雖未株連,自知相位不固,樂得上書辭職,有制罷適之為太子少保,不令預政。

既而將作少匠韋蘭,兵部員外郎韋芝,均為兄堅訟冤。

李林甫入白玄宗,挑一動上怒,竟謫蘭芝兩人至嶺南,再貶堅為江夏別駕,尋且流徙臨封。

適之亦坐一黨一謫守宜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左驍衛兵曹柳勣,誣告贊善大夫杜有鄰,妄稱圖讖,交構東宮,指斥乘輿。

於是權相李林甫,復奉玄宗詔敕,指令京兆法曹吉溫,來鞫是獄。

危哉太子!一干人犯,齊集法庭,訊將起來。

柳勣是杜有鄰女夫,有鄰長女嫁柳勣,次女為太子良娣。

勣一性一疏狂,喜結交名士,嘗與淄川太守裴敦復友善,敦復轉薦諸北海太守李邕,邕遂與定交。

勣因婦翁得官贊善,乃入都探親,有鄰素嫉勣狂誕,白眼相待,以致勣懷恨在心,無端誣告,吉溫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人物,索一性一把翁婿二人,一古腦兒坐罪,杖斃獄中,妻子流遠方。

有鄰枉死,可為擇婿不慎者鑒。

惟勣亦杖死,誣告何益?太子亦出良娣為庶人。

林甫再牽籐摘瓜,復遣羅希奭往按李邕,及裴敦復。

李裴怎肯自誣?偏經這助桀為虐的羅希奭,不分皂白,擅加刑訊,又將二人先後杖斃。

當遣人密報林甫,已經了結李裴,林甫更兇惡得很,當即奏請分遣御史,賜皇甫惟明韋堅等自盡,且令希奭順道往宜春,按視李適之。

適之料知難免,仰藥自一殺。

連玄宗舊臣王琚,因與李邕向來交往,也平白地牽連進去,由鄴郡太守任內,貶為江華司馬,活活的被希奭一逼一死。

林甫又恐王忠嗣入相,復設法陷害,先說他沮撓軍計,繼且說他密謀興兵,擁立太子。

昏憒糊塗的唐玄宗,竟召忠嗣入都,令三法司審訊。

忠嗣部將哥舒翰,隨至都中,登殿鳴冤,情願將自己官爵,贖忠嗣罪。

玄宗尚未肯信,欲起入禁中,急得翰連忙磕頭,聲淚俱下。

玄宗也被感悟,乃詔三法司道:「吾兒向處深宮,怎得與外人通謀?這定是蜚語構陷,朕豈肯遽信麼?」

三司又奏言:「擁兵入闕,或出謠傳,沮撓軍心,確有實據,仍請依法論罪。」

玄宗終為所惑,貶忠嗣為漢一陽一太守。

最可怪的是楊慎矜,倚附林甫,害死韋堅等人,得轉任戶部侍郎,後來漸為林甫所嫉,竟嗾使中丞王鉷。

密奏一本,謂:「慎矜系隋煬後裔,與術士史敬忠交通,妄談讖緯,謀復祖業。」

一個大逆不道的罪名,加置慎矜身上,不怕慎矜不死,兄弟同罪,妻子長流。

慎矜自詒伊戚,原不足惜,但小人凶終隙末,更堪憤歎。

玄宗尚林甫為大忠臣,且將天下的歲貢,盡作賞賜。

林甫越加專恣,內引楊國忠,外進安祿山,定要將唐室江山,葬送他二人手中。

小子有詩歎道:

不是一奸一臣不引一奸一,爪牙遍佈廟堂間,

羅鉗吉網凶殘甚,冤獄誰憐積血斑。

欲知林甫何故引用二人,容待下回申敘。

天寶以後,玄宗之昏瞀甚矣,以子婦而冊為貴妃,名分何在?以賊臣而拜為首相,刑賞必乖。

天下無不妒之婦人,況如一婬一悍之楊玉環乎?天下更無不一奸一之國賊,況如一陰一狡之李林甫乎?絮閣一段,是極寫玉環之妒,興獄一段,是極寫林甫之一奸一。

而且玉環進,則五楊俱貴,賭一博無行之楊國忠,亦慶彈冠。

林甫專,則群小同升,殘虐好殺之吉溫羅希奭,亦得逞志。

女子小人,有一於此,且致亂亡,兼而有之,尚能不亂且亡耶?君子以是知玄宗之不終。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史演義
第001回 溯龍興開編談將種 選蛾眉侍宴賺唐公第002回 定秘計誘殺副留守 聯外助自號大將軍第003回 攻霍邑陣斬宋老生 入長安擁立代王侑第004回 記艷聞李郎遇俠 禪帝位唐祚開基第005回 李密敗績入關中 秦王出奇平隴右第006回 盛彥師設伏斃叛徒 竇建德興兵誅逆賊第007回 啖人肉烹食段欽使 討亂酋擊走劉武周第008回 河朔修和還舊俘 鄭兵戰敗保孤城第009回 擒渠殲敵耀武東都 奏凱還朝獻俘太廟第010回 下江東梁蕭銑亡國 戰洺南劉黑闥喪師第011回 唐太子發兵平山左 李大使乘勝下丹陽第012回 誅文幹傳首長安 卻頡利修和突厥第013回 玄武門同胞受刃 廬江王謀反被誅第014回 納弟婦東宮瀆倫 盟胡虜便橋申約第015回 偃武修文君臣論治 易和為戰將帥揚鑣第016回 獲渠魁掃平東突厥 統雄師深入吐谷渾第017回 長孫後臨終箴主闕 武媚娘奉召沐皇恩第018回 滅高昌獻俘觀德殿 逐真珠擊敗薛延陀第019回 強胡內亂列部紛爭 逆跡上聞儲君被廢第020回 易東宮親授御訓 征高麗連破敵鋒第021回 東略無功全軍歸國 北荒盡服群酋入朝第022回 使天竺調兵擒叛酋 征龜茲入穴虜名王第023回 出嬌娃英主升遐 逞姦情帝女謀變第024回 武昭儀還宮奪寵 褚遂良伏闕陳忠第025回 下辣手害死王皇后 遣大軍擒歸沙缽羅第026回 許敬宗構陷三家 劉仁軌蕩平百濟第027回 發三箭薛禮定天山 統六師李勣滅高麗第028回 伐西羌連番敗績 易東宮兩次蒙冤第029回 裴總管出師屢捷 唐高宗得病告終第030回 被廢立廬陵王坐徙 違良策徐敬業敗亡第031回 敕告密濫用嚴刑 謀匡復構成大禍第032回 武則天革命稱尊 狄仁傑奉製出獄第033回 安金藏剖心明信 僧懷義稔惡受誅第034回 累次發兵才平叛酋 借端詳夢迭獻忠忱第035回 默啜汗悔婚入寇 狄梁公盡職歸天第036回 證冤獄張說辨誣 誅淫豎中宗復位第037回 通三思正宮縱慾 竄五王內使行兇第038回 誅首惡太子興兵 狎文臣上官恃寵第039回 規夜宴特獻回波辭 進毒餅枉死神龍殿第040回 討韋氏掃清宿穢 平譙王駢戮叛徒第041回 應星變睿宗禪位 洩逆謀公主殺身第042回 贈美人張說得厚報 破強虜王晙立奇功第043回 任良相美政紀開元 閱邊防文臣平叛虜第044回 信妾言皇后被廢 叢敵怨節使遭戕第045回 張守珪誘番得虜首 李林甫毒計害儲君第046回 卻隆恩張果老歸山 開盛宴江梅妃獻技第047回 梅悴楊榮撒嬌絮閣 羅鉗吉網黨惡濫刑第048回 洗祿兒中冓貽羞 寫幽怨長門擬賦第049回 戀愛妃密誓長生殿 寵胡兒親餞望春亭第050回 勤政樓童子陳箴 范陽鎮逆胡構亂第051回 失潼關哥舒翰喪師 駐馬嵬楊貴妃隕命第052回 唐肅宗稱尊靈武 雷海青殉節洛陽第053回 結君心歡暱張良娣 受逆報刺死安祿山第054回 統三軍廣平奏績 復兩京李泌辭歸第055回 與城俱亡雙忠死義 從賊墮節六等定刑第056回 九節度受制魚朝恩 兩叛將投降李光弼第057回 遷上皇閹寺擅權 寵少子逆胡速禍第058回 弒張後代宗即位 平史賊蕃將立功第059回 避寇亂天子蒙塵 耀軍徽令公卻敵第060回 入番營單騎盟虜 忤帝女綁子入朝第061回 定秘謀元舅除凶 竊主柄強藩抗命第062回 貶忠州劉晏冤死 守臨洺張伾得援第063回 三鎮連兵張家覆祀 四王僭號朱氏主盟第064回 叱逆使顏真卿抗節 擊叛帥段秀實盡忠第065回 僭帝號大興逆師 解賊圍下詔罪己第066回 趨大梁德宗奔命 戰貝州朱滔敗還第067回 朱泚敗死彭原城 李晟誘誅田希鑒第068回 竇桂娘密謀除逆 尚結贊狡計劫盟第069回 格君心儲君免禍 釋主怨公主和番第070回 陸敬輿斥奸忤旨 韓全義掩敗為功第071回 王叔文得君怙寵 韋執誼坐黨貶官第072回 擒劉辟戡定西川 執李錡蕩平鎮海第073回 討成德中使無功 策魏博名相定議第074回 賢公主出閨循婦道 良宰輔免禍見陰功第075回 卻美妓渡水薄郾城 用降將冒雪擒元濟第076回 諫佛骨韓愈遭貶 縛逆首劉悟倒戈第077回 平叛逆因驕致禍 好盤遊拒諫飾非第078回 河朔再亂節使遭戕 深州撤圍侍郎申命第079回 裂制書郭太后叱奸 信卜士張工頭構亂第080回 盅敬宗逆閹肆逆 屈劉蕡名士埋名第081回 誅叛帥朝使爭功 誣相臣天潢坐罪第082回 嫉強藩杜牧作罪言 除逆閹李訓施詭計第083回 甘露敗謀黨人流血 鈞垣坐鎮都市弭兵第084回 奉皇弟權閹矯旨 迎公主猛將建功第085回 興大軍老成定議 墮狡計逆豎喪元第086回 信方士藥死唐武宗 立太叔竄斃李首相第087回 復河隴邊民入覲 立鄆夔內豎爭權第088回 平浙東王式用智 失安南蔡襲盡忠第089回 易猛將進克交趾城 得義友夾攻徐州賊第090回 斬龐勳始清叛孽 葬同昌備極奢華第091回 曾元裕擊斬王仙芝 李克用叛戮段文楚第092回 鎮淮南高駢縱寇 入關中黃巢稱尊第093回 奔成都誤寵權閹 復長安追殲大盜第094回 入陷阱幸脫上源驛 劫車駕急走大散關第095回 襄王熅竄死河中 楊行密盜據淮甸第096回 討河東王師敗績 走山南閹黨失機第097回 三鎮犯闕輦轂震驚 一戰成功邠寧戡定第098回 占友妻張夫人進箴 挾兵威劉太監廢帝第099回 以亂易亂劫遷主駕 用毒攻毒盡殺宦官第100回 徒乘輿朱全忠行弒 移國祚昭宣帝亡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