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演義》第020回 易東宮親授御訓 征高麗連破敵鋒:承基系獄論死,意欲求生,乃將承乾種種逆謀,密陳刑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史演義》第020回 易東宮親授御訓 征高麗連破敵鋒

唐史演義

第020回 易東宮親授御訓 征高麗連破敵鋒

卻說承乾被廢的原因,實緣有人訐告逆謀,遂致敗露,這人為誰?就是被系的紇干承基。

承基系獄論死,意欲求生,乃將承乾種種逆謀,密陳刑部,請轉奏太宗。

太宗聞變,即敕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李世勣四人,與大理中書門下等官,公同查訊,果得實情。

太宗乃召入承乾,當面呵責。

承乾頓首道:「臣為太子,尚何所求?但為泰所圖,心實不甘,因與廷臣等謀及自安。

廷臣等導臣不軌,臣一時狂惑,未免受迷,今願自坐死罪,惟臣被廢死,泰若得立為太子,臣死且銜恨呢。」

太宗聽到此語,怒上加怒,遂顧語侍臣道:「承乾罪大,應該如何處置?」

群臣皆面面相覷,莫敢發言。

通事舍人來濟隋將來護兒子。

進言道:「願陛下不失為慈父,太子得終享天年,便是情法兼盡了。」

還是他有點膽識,可謂護兒有兒。

太宗乃廢承乾為庶人,幽禁右領軍府中。

當下搜捕一黨一與,把元昌、侯君集、李安儼、趙節、杜荷等,一併拘至,依次鞫訊。

元昌無可抵賴,先自伏罪。

太宗不忍加誅,擬令減罪免死。

高士廉李世勣等,謂不應因親廢法,爭論至再,乃賜令自盡。

侯君集初訊不服,太宗召他女夫賀蘭楚石,證成罪狀,君集才俯首無詞。

太宗語群臣道:「君集有功國家,可否貸他一死?」

群臣齊聲道:「君集大逆不道,如何赦宥?」

太宗乃謂君集道:「今日為國守法,要與卿永訣了。

此後徒見卿遺像,怎不痛心?」

言已泣下,君集亦伏地大慟。

刑官不便徇情,即將他牽出市曹。

臨刑時,君集語監吏道:「我本不欲反,因蹉跎至此,但為皇上破滅二國,不無微勞,請轉奏陛下,乞矜全一子,聊奉祭祀。」

監吏允諾,刑畢覆命,並述君集言。

太宗乃赦他妻子,流徙嶺南。

李安儼趙節杜荷三人,既已訊實,當即斬決。

左庶子張玄素,右庶子趙弘智令狐德棻等,均因不善規諫,坐罪除名。

惟於志寧以屢諫見褒,毫不加罪。

紇干承基釋出獄中,命為祐川府折衝都尉,爵平棘縣公。

承基得封,未免濫賞,但不忍刺死於志寧,尚有仁心,應該食報。

自承乾得罪被廢,魏王泰日夕入侍,格外盡孝。

太宗嘉他恭順,面許立為太子。

中書侍郎岑文本,及侍中劉洎等,亦皆勸帝立泰。

獨長孫無忌請立晉王治,太宗嘿然不答。

及無忌退後,語侍臣道:「昨日青雀泰小字。

投朕懷中,謂臣今日始得為陛下子,臣止一兒,臣死時當將子殺死,傳位晉王,這數語甚屬可憐,所以朕不忍別立。」

言未已,褚遂良應聲奏道:「陛下以為可憐,臣實以為可慮,試想陛下萬歲後,魏王據有天下,尚肯自一殺一愛一子,傳位晉王麼?陛下前日正因嫡庶相爭,釀成內變,今必欲立魏王,願先將晉王安插,方保無虞。」

太宗遲疑半晌,竟泫然流涕道:「這事恐辦不到呢。」

遂起座入宮。

一念縈私,便致憧擾,家庭之難處也如此。

魏王泰恐晉王得立,因往餂晉王道:「汝與元昌親善,今元昌敗死,汝得毋連及麼?」

晉王聽了此言,不覺憂容滿面,偶為太宗所窺,問他何故懷憂?晉王據實奏聞,太宗不覺省悟道:「他卻有此深心,朕今始知道了。」

還算聰明。

因出御兩儀殿,令晉王相隨,召長孫無忌房玄齡李世勣褚遂良等到來,與述泰言,且蹙眉道:「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此,我還有怎麼生趣?」

說至此,竟挺身躍起,自投一床一上,且從腰間拔一出佩刀,竟欲自刎。

無忌等忙上前相阻,褚遂良把刀奪去,授與晉王。

無忌又請道:「立儲事大,陛下屬意何人,不妨徑立,免得滋疑。」

太宗道:「我已欲立晉王。」

無忌接口道:「謹遵詔旨。」

太宗乃使晉王拜謝無忌道:「汝母舅已許汝了。」

此語亦失。

無忌趨避一旁,太宗又語四人道:「公等已與朕意相同,未知外議何如?」

房玄齡等齊聲道:「晉王仁孝,天下歸心,請陛下召問百官,諒亦不致異議。」

太宗乃轉御太極殿,召群臣入諭道:「承乾悖逆,泰亦凶險,皆不可立,朕欲就諸子擇立一人,卿等以為何人當立?」

大眾皆歡呼道:「莫如晉王。

晉王仁孝,當為儲嗣。」

太宗乃喜。

適魏王泰率百餘騎,至永安門探聽消息,門官入奏太宗,太宗即令衛士辟泰從騎,引泰入肅華門,也禁錮北苑中。

次日御承天門樓,頒詔立晉王治為皇太子,大赦天下,賜酺三日。

太宗又語侍臣道:「我若立泰,是儲位可以謀取了。

自今以後,太子失道,藩王窺伺,須一併廢置,傳諸子孫,永為後法,卿等以為善否?」

侍臣等當然贊成。

太宗復道:「今若立泰,承乾與治,均不得生全,治立為嗣,泰與承乾,俱可無恙了。」

遂命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房玄齡為太傅,蕭瑀為太保,李世勣為詹事,李大亮於志寧馬周蘇勖高季輔張行成褚遂良等,均為東宮僚屬。

右庶子杜正倫,輔故太子承乾,密受太宗囑托,屢諫不從,乃以上語相告。

承乾以聞,太宗召問正倫,責他洩言。

正倫叩首道:「臣欲太子遷善,所以敢述密諭,俾知儆戒呢。」

太宗乃不加罪,及承乾事敗,正倫左遷交州都督,魏征在日,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有宰相才,至此君集伏誅,正倫坐謫,遂疑征朋比為一奸一,命僕墓前碑石,罷征子叔玉尚主,一面徙承乾至黔州,泰至均州,承乾越二年病死,葬用國公禮。

泰降封東萊郡王,嗣復改封順一陽一,後乃晉封濮王,至高宗三年,病逝鄖鄉,這是後話。

惟太子治年只十六,太宗令日侍起居,遇事訓導,每食輒語道:「汝知稼穡艱難,方得常食此飯。」

有時見他乘馬,又與語道:「汝須知馬勞苦,毋竭馬力,方得常乘此馬。」

及太子乘舟,又與語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猶水,君猶舟,不可不慎。」

太子或棲息樹下,又嘗舉「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二語,作為箴勵。

太子但唯唯聽命,未嘗發言。

吳王恪太宗第三子已見十七回中。

善騎射,有文武才,英武頗類太宗,太宗見太子柔一弱,又移一愛一及恪,擬改立恪為太子,密語長孫無忌道:「雉奴太子小字。

柔懦,恐不能主社稷,我意欲改立吳王。」

無忌力言不可,太宗冷笑道:「公以恪非親甥,因不欲改立麼?」

私心又起。

無忌叩首道:「太子仁厚,將來必為守文良主,願陛下勿疑!譬如舉棋不定,尚且失敗,況儲貳至重,怎可屢易呢?」

太宗乃止。

嗣命太子知左右屯營兵馬事,每日視朝,飭令隨侍,觀決庶政,這也好算是隨時教導,煞費苦心呢。

暗為下文反喝。

且說貞觀十七年秋季,新羅國遣使乞師,東伐高麗。

高麗居中國東方,就在現今的朝鮮半島,島中分列三國,東北為高句麗,簡文叫作高麗,南為百濟,百濟東南為新羅。

高麗最強,與百濟同盟,謀分新羅國,又率眾侵遼西,屢與隋軍相爭,隋文帝父子,連討數次,均不能克。

高麗益橫行無忌,連侵新羅。

嗣聞唐室開基,兵勢強盛,乃遣使入貢,高祖冊封高麗國王高建武為遼東郡王。

百濟新羅,也相繼貢獻方物,唐廷又冊封百濟王扶余璋為帶方郡王,新羅王真平為樂一浪一郡王。

三國共受唐封,仍相攻擊。

新羅王真平憂死,只遺一女善德,由國人擁立為王,勉支危局。

會高麗東部大人泉蓋蘇文,泉為姓,蓋蘇文為名,大人即部酋之稱。

凶暴不法,高麗王建武,與群下謀誅蓋蘇文,偏蓋蘇文偵悉王謀,竟勒兵入宮,手刃建武,剁作數段。

且盡殺預議諸大臣,立建武兄子高藏為王,自為莫離支,官名,中國吏部兼兵部尚書之類。

專擅國事,且與百濟和親,再擊新羅。

新羅女王善德,惶急的了不得,忙遣人乞救唐廷。

太宗發使持詔,往諭高麗罷兵。

蓋蘇文拒絕唐使,太宗乃詔集群臣,會議出師。

褚遂良奏阻道:「今中原清晏,四夷畏服,陛下威望日著,震鑠古今,今若遠渡遼海往討小夷,果能指日奏功,原是幸事,萬一蹉跌,傷威損望,再興忿兵,安危更不可測了。」

太宗道:「蓋蘇文有弒君大罪,今又違朕詔命,侵暴鄰國,奈何不討?」

李世勣接入道:「前日薛延陀入寇,陛下欲發兵窮追,因用魏征言,坐失機會,否則薛延陀已無遺類了。」

是敲順風鑼。

太宗點首道:「誠如卿言,此次朕擬親征,定當掃清東夷。」

乃敕將作大匠閻立德等,赴洪饒江三州,造船四百艘,載運軍糧。

且遣營州都督張儉等,發幽營二州兵,及契丹奚靺鞨各部眾,先擊遼東,借覘虛實。

既而鴻臚卿奏陳高麗貢獻白金,褚遂良入諫道:「這是《春秋傳》中的郜鼎呢,陛下不應受納。」

太宗乃召入高麗使臣面詰道:「汝非由莫離支遣來麼?」

使臣答聲稱是。

太宗怒道:「汝等均事高建武,居官食祿,蓋蘇文弒逆不道,汝等不能復仇,反替他奔走遊說,欺我上國,汝等自思,有罪呢?無罪呢?」

這數句話,說得來使無詞可答。

當由太宗指示左右,拘他下獄,當即下詔親征。

褚遂良再疏諫阻,說是:「欲征高麗,但須遣一二猛將,數萬雄兵,便足了事,不必由御駕親行。」

太宗不從。

群臣相繼進諫,皆不見聽。

遂命房玄齡居守,李大亮為副,竟帶同太子,南往洛一陽一,適值薛延陀遣使入貢,太宗與語道:「歸語爾主,今我父子將東征高麗,汝能為寇,可趁此速來。」

來使返語真珠可汗,真珠惶恐,復令原使入謝,情願發兵助軍。

太宗復語道:「我軍已足,不煩爾主費心,爾主果能竭誠事朕,此外尚有何求?」

已足嚇退真珠。

來使聽命自去。

太宗查得前刺史鄭元璹,曾從隋煬帝東征,料他熟悉情形,便自原籍召至行在,問及兵事。

元璹答道:「遼東路遠,糧運迂迴,東夷又善守城,不易攻入,還請陛下三思!」太宗怫然道:「今日比不得隋朝,公試看朕破虜哩。」

元璹托辭老病,謝別歸去。

太宗即授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江淮嶺硤兵四萬,長安雒一陽一壯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逕趨平壤。

又命太子詹事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步騎兵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逕趨遼東,太宗親下手詔,聲討蓋蘇文,詔旨中有以大擊小,以順討逆,以治乘亂,以逸敵勞,以悅當怨五大義,說得理直氣壯,慷慨動人。

遠近勇士,逐日應募,並獻納攻城器械,不可勝數。

太宗因復擬自洛啟行,忽由京師遣來急足,報稱副留守李大亮病筆,並遞上遺表,乃是諫阻東征。

太宗不覺驚悼,追贈兵部尚書秦州都督,賜謚曰懿,陪葬昭陵。

惟遺表上的語言,終未肯信,乃自率諸軍發洛一陽一,直至定州。

詔令太子監國,留住定州城,命太傅高士廉,詹事張行成,庶子高季輔,及侍中劉洎,中書令馬周,同掌機務。

是時尉遲敬德,已經致仕,獨趨至行在,面阻太宗道:「陛下親征遼東,太子又在定州,長安洛一陽一,腹地空虛,倘有急變,如何抵制?且邊僻小夷,何足勞動萬乘,不若另遣偏師,指日平夷為是。」

太宗道:「朕已留房玄齡守長安,蕭瑀守洛一陽一,可無他虞。

卿若尚可從軍,且隨朕東征便了。」

敬德不便違命,乃扈蹕同行。

太宗親佩弓箭,並在鞍後自結雨衣,兼程前進,逕詣幽州,當下授計世勣,一陽一若出師柳城,虛張聲勢,暗中渡過遼水,直搗蓋平。

世勣遵旨即行,安抵蓋平城下。

高麗兵未曾防備,驀聞唐軍到來,慌張得很,當被世勣一鼓攻入,俘得二萬餘人,獲糧十餘萬石,既而張亮亦率舟師渡海,襲擊卑沙城,城瀕海岸,四面懸絕,惟西門可上,右驍衛將軍程名振,及副總管王大度,夜登西門,砍死守卒數十人,餘眾潰散,由唐軍入城兜拿,拘住男一女八千口,兩路至幽州報捷。

太宗乃欲親往督師,中書待郎岑文本,專掌軍中糧械,握算持籌,幾無暇夕,累得一精一神枯耗,筋力銷磨;倏忽間竟暴卒幽州。

太宗臨視流涕,追贈侍中,賜謚曰憲,令兵役舁棺歸葬,然後啟駕東行。

途次接世勣軍報,已進圍遼東城,高麗遣四萬人來援,亦被江夏王道宗擊走。

太宗放心前進,行次遼澤,前面有泥淖二百餘里,當由軍士畚土填淖,至泥淖最深處,築橋以渡。

及兵已渡過,撤橋以堅士心,至馬首山,江夏王道宗率眾來迎,太宗慰勞有加。

越日,自收數百騎,抵遼東城下,見士卒負土填濠,也下馬親負土石,從官等相率負土,湮塞城濠,遂與世勣合兵,圍城至數十匝,喊聲動地。

會值南風大起,太宗命銳卒緣登沖竿,縱火焚燬城樓,將士乘勢登城,守兵抵敵不住,只好退去。

世勣督兵殺入,斬馘萬餘人,獲男一女四萬口,改號遼東城為遼州,遂進攻白巖城。

城上矢石交下,右衛大將軍李思摩,面中流矢,血漬滿頤,太宗親為一吮一血,於是將士益奮。

高麗烏骨城主,遣兵萬餘人,來援白巖,將軍契苾何力,率勁騎八百名,陷入敵中,為敵所圍,尚輦奉御薛萬備,單騎往救,敵眾前來攔阻,由萬備大喝一聲,幾如雷震,嚇得敵眾紛紛倒退。

萬備即殺入核心,見何力腰受槊傷,便教他隨著後面,自己當先開路,持著長槍,左挑右撥,殺散敵眾,與何力一同回營。

何力雖然受創,勇氣未衰,復用布束腰,招集從騎,再往擊敵。

太宗復遣兵策應,殺死烏骨城卒無算,追奔數十里,斬首千餘級,看看天色將暮,才收軍而回。

白巖城主孫代音,聞援兵敗退,自知兵力不支,乃遣人請降,太宗臨水設幄,親受降虜,改稱白巖城為巖州,仍令孫代音為刺史,契苾何力創重,太宗親為傅藥,且搜獲何力被刺的仇人,叫作高突勃,令何力自己下刃,借洩前恨。

何力入奏道:「彼此各為其主,高突勃冒刃刺臣,忠勇可嘉,臣與他本不相識,並無仇仇,不應將他處死。」

可謂知義。

太宗一再稱善,乃將高突勃赦宥,再進攻安市城。

高麗北部耨薩高麗官名。

高延壽高惠真,率兵十五萬,來救安市。

太宗語將士道:「延壽若引兵直前,連城為壘,據險儲粟,掠我牛馬,坐困我軍,乃為上策。

上策不行,把安市城內的兵民,一律遷去,乘夜潛遁,尚不失為中策,若不自度德量力,漫欲與我軍相搏,這乃所謂下策哩。

朕料他必出下策,卿等看著!延壽等必為我所擒了。」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言未已,果有探馬來報,延壽等引眾前來,距安市城只四十里了。

太宗喜道:「朕意原料他如此,但恐他中道逗留,不肯就來送死,應設法誘他速來,方可就殲呢。」

遂召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入帳,令帶突厥兵千騎,前往誘敵,只准敗,不准勝。

阿史那社爾領命即去,行了三十餘里,見敵眾奮勇前來,當下攔住馬頭,與他交鋒,戰不數合,便拖械而走。

延壽笑語惠真道:「人人說唐軍強盛,哪知他這般沒用,這真是有名無實哩。」

遂驅軍大進,直至安市城東南八里,依山佈陣。

太宗正帶著數百騎,登高望敵,遙見高麗兵到來,便返入大營,命李世勣率步騎萬五千人,列陣西嶺。

長孫無忌率一精一兵萬一千人,從山北出狹谷,衝擊敵後。

自率步騎四千,挾鼓角,偃旗幟,潛登北山,且預約諸軍齊進,一聞鼓角聲,當盡行趨擊。

諸軍陸續進行,專聽北山鼓號,準備廝殺。

太宗已至北山,望見李世勣軍,已在西嶺列陣,正與敵眾兩陣對圓,兩下裡躍躍欲動,勢將接仗。

忽敵陣後面,隱隱有塵沙飛起,料知無忌軍已抄至敵後,即命隨騎鳴鼓吹角,高張唐幟,諸軍鼓噪並進,齊搗敵陣。

延壽惠真,仗著人多勢旺,尚未著忙,擬分軍抵禦。

突有一白袍將軍,大呼陷陣,手中持著一支方天戟,盤旋飛舞,只見戟,不見人,從那一片白光中,戮倒高麗兵無數,未敘姓名,先寫忠勇,是用筆不平處。

唐軍又紛紛隨入,眼見高麗兵東倒西歪,陣勢大亂,不消一二時,已逃得無影無蹤,只剩作一片戰場了。

連用數見字,是從太宗目中寫出。

太宗大喜,回營升座,諸將各來報功,共斬虜首二萬餘級,檢驗既畢,便問諸將道:「朕適見一白袍將軍,當先突陣,銳厲無前,爾等快去將他召來!」諸將聞旨,即去查問此人,當有一雄赳赳的英雄,挺身出認,入見太宗。

太宗問他姓名,那人伏地自陳,由太宗嘉獎數語,面授為游擊將軍,並賜金帛及駿馬,正是:

試看戰陣建功日,便是英雄遇主時。

欲知此人為誰?待至下回表明。

魏王泰潛謀奪嫡,至承乾敗後,太宗果欲立泰為儲貳,幸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一再諫阻,方改立晉王治,司馬溫公謂唐太宗不私所一愛一,以杜禍亂之源,可謂知所遠謀者,誠非虛語。

或以為魏王得立,當無武氏之禍,此語似是而實非。

武氏嬌一小傾城,能盅晉王治,寧獨不能惑魏王泰乎?且魏王狡險,苟得立為太子;入承大統,勢必加刃骨肉,盡殺弟昆,恐不待武氏臨朝,始見唐宗之盡安也。

若太宗東征高麗,當時議之,後世非之。

夫蓋蘇文有弒主之惡,用王師以討其罪,誰曰不宜!所朱者,在御蹕親征,致多煩費耳。

然如太宗之勇略過人,出奇制勝,實不可沒,而其後卒不能平高麗,或亦有天意存乎其間,非盡戰之罪也,故本回敘述二事,雖不加褒,亦不加貶;所以昭公論而存直道雲。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史演義
第001回 溯龍興開編談將種 選蛾眉侍宴賺唐公第002回 定秘計誘殺副留守 聯外助自號大將軍第003回 攻霍邑陣斬宋老生 入長安擁立代王侑第004回 記艷聞李郎遇俠 禪帝位唐祚開基第005回 李密敗績入關中 秦王出奇平隴右第006回 盛彥師設伏斃叛徒 竇建德興兵誅逆賊第007回 啖人肉烹食段欽使 討亂酋擊走劉武周第008回 河朔修和還舊俘 鄭兵戰敗保孤城第009回 擒渠殲敵耀武東都 奏凱還朝獻俘太廟第010回 下江東梁蕭銑亡國 戰洺南劉黑闥喪師第011回 唐太子發兵平山左 李大使乘勝下丹陽第012回 誅文幹傳首長安 卻頡利修和突厥第013回 玄武門同胞受刃 廬江王謀反被誅第014回 納弟婦東宮瀆倫 盟胡虜便橋申約第015回 偃武修文君臣論治 易和為戰將帥揚鑣第016回 獲渠魁掃平東突厥 統雄師深入吐谷渾第017回 長孫後臨終箴主闕 武媚娘奉召沐皇恩第018回 滅高昌獻俘觀德殿 逐真珠擊敗薛延陀第019回 強胡內亂列部紛爭 逆跡上聞儲君被廢第020回 易東宮親授御訓 征高麗連破敵鋒第021回 東略無功全軍歸國 北荒盡服群酋入朝第022回 使天竺調兵擒叛酋 征龜茲入穴虜名王第023回 出嬌娃英主升遐 逞姦情帝女謀變第024回 武昭儀還宮奪寵 褚遂良伏闕陳忠第025回 下辣手害死王皇后 遣大軍擒歸沙缽羅第026回 許敬宗構陷三家 劉仁軌蕩平百濟第027回 發三箭薛禮定天山 統六師李勣滅高麗第028回 伐西羌連番敗績 易東宮兩次蒙冤第029回 裴總管出師屢捷 唐高宗得病告終第030回 被廢立廬陵王坐徙 違良策徐敬業敗亡第031回 敕告密濫用嚴刑 謀匡復構成大禍第032回 武則天革命稱尊 狄仁傑奉製出獄第033回 安金藏剖心明信 僧懷義稔惡受誅第034回 累次發兵才平叛酋 借端詳夢迭獻忠忱第035回 默啜汗悔婚入寇 狄梁公盡職歸天第036回 證冤獄張說辨誣 誅淫豎中宗復位第037回 通三思正宮縱慾 竄五王內使行兇第038回 誅首惡太子興兵 狎文臣上官恃寵第039回 規夜宴特獻回波辭 進毒餅枉死神龍殿第040回 討韋氏掃清宿穢 平譙王駢戮叛徒第041回 應星變睿宗禪位 洩逆謀公主殺身第042回 贈美人張說得厚報 破強虜王晙立奇功第043回 任良相美政紀開元 閱邊防文臣平叛虜第044回 信妾言皇后被廢 叢敵怨節使遭戕第045回 張守珪誘番得虜首 李林甫毒計害儲君第046回 卻隆恩張果老歸山 開盛宴江梅妃獻技第047回 梅悴楊榮撒嬌絮閣 羅鉗吉網黨惡濫刑第048回 洗祿兒中冓貽羞 寫幽怨長門擬賦第049回 戀愛妃密誓長生殿 寵胡兒親餞望春亭第050回 勤政樓童子陳箴 范陽鎮逆胡構亂第051回 失潼關哥舒翰喪師 駐馬嵬楊貴妃隕命第052回 唐肅宗稱尊靈武 雷海青殉節洛陽第053回 結君心歡暱張良娣 受逆報刺死安祿山第054回 統三軍廣平奏績 復兩京李泌辭歸第055回 與城俱亡雙忠死義 從賊墮節六等定刑第056回 九節度受制魚朝恩 兩叛將投降李光弼第057回 遷上皇閹寺擅權 寵少子逆胡速禍第058回 弒張後代宗即位 平史賊蕃將立功第059回 避寇亂天子蒙塵 耀軍徽令公卻敵第060回 入番營單騎盟虜 忤帝女綁子入朝第061回 定秘謀元舅除凶 竊主柄強藩抗命第062回 貶忠州劉晏冤死 守臨洺張伾得援第063回 三鎮連兵張家覆祀 四王僭號朱氏主盟第064回 叱逆使顏真卿抗節 擊叛帥段秀實盡忠第065回 僭帝號大興逆師 解賊圍下詔罪己第066回 趨大梁德宗奔命 戰貝州朱滔敗還第067回 朱泚敗死彭原城 李晟誘誅田希鑒第068回 竇桂娘密謀除逆 尚結贊狡計劫盟第069回 格君心儲君免禍 釋主怨公主和番第070回 陸敬輿斥奸忤旨 韓全義掩敗為功第071回 王叔文得君怙寵 韋執誼坐黨貶官第072回 擒劉辟戡定西川 執李錡蕩平鎮海第073回 討成德中使無功 策魏博名相定議第074回 賢公主出閨循婦道 良宰輔免禍見陰功第075回 卻美妓渡水薄郾城 用降將冒雪擒元濟第076回 諫佛骨韓愈遭貶 縛逆首劉悟倒戈第077回 平叛逆因驕致禍 好盤遊拒諫飾非第078回 河朔再亂節使遭戕 深州撤圍侍郎申命第079回 裂制書郭太后叱奸 信卜士張工頭構亂第080回 盅敬宗逆閹肆逆 屈劉蕡名士埋名第081回 誅叛帥朝使爭功 誣相臣天潢坐罪第082回 嫉強藩杜牧作罪言 除逆閹李訓施詭計第083回 甘露敗謀黨人流血 鈞垣坐鎮都市弭兵第084回 奉皇弟權閹矯旨 迎公主猛將建功第085回 興大軍老成定議 墮狡計逆豎喪元第086回 信方士藥死唐武宗 立太叔竄斃李首相第087回 復河隴邊民入覲 立鄆夔內豎爭權第088回 平浙東王式用智 失安南蔡襲盡忠第089回 易猛將進克交趾城 得義友夾攻徐州賊第090回 斬龐勳始清叛孽 葬同昌備極奢華第091回 曾元裕擊斬王仙芝 李克用叛戮段文楚第092回 鎮淮南高駢縱寇 入關中黃巢稱尊第093回 奔成都誤寵權閹 復長安追殲大盜第094回 入陷阱幸脫上源驛 劫車駕急走大散關第095回 襄王熅竄死河中 楊行密盜據淮甸第096回 討河東王師敗績 走山南閹黨失機第097回 三鎮犯闕輦轂震驚 一戰成功邠寧戡定第098回 占友妻張夫人進箴 挾兵威劉太監廢帝第099回 以亂易亂劫遷主駕 用毒攻毒盡殺宦官第100回 徒乘輿朱全忠行弒 移國祚昭宣帝亡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