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獻公臨終囑荀息:惟驪姬心中不樂。他本意欲遣世子申生伐虢,卻被裡克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獻公臨終囑荀息

東周列國志

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獻公臨終囑荀息

話說晉獻公既並1虞、虢二國,群臣皆賀。

惟驪姬心中不樂。

他本意欲遣世子申生伐虢,卻被裡克代行,又一舉成功,一時間無題目可做。

乃復與優施相儀,言:「裡克乃申生之一黨一,功高位重,我無以敵之,奈何?」

優施曰:「荀息以一璧、馬,滅虞、虢二國,其智在裡克之上,其功亦不在裡克之下。

若求荀息為奚齊卓子之傅,則可以敵裡克有餘矣。」

驪姬請於獻公,遂使荀息傅奚齊卓子。

驪姬又謂優施曰:「荀息已入我一黨一矣。

裡克在朝,必破我謀,何計可以去之?克去而申生乃可圖也。」

優施曰:「裡克為人,外強而中多顧慮。

誠以利害動之,彼必持兩端,然後可收而為我用。

克好飲,夫人能為我具特羊2之饗,我因侍飲而以言探之。

其入,則夫人之福也;即不入,我優人亦聊與為戲,何罪焉?」

驪姬曰:「善。」

乃代為優施治飲具。

優施預請於裡克曰:「大夫驅馳虞、虢間,勞苦甚。

施有一杯之獻,願取閒邀大夫片刻之歡,何如?」

裡克許之。

乃攜酒至克家。

克與內子孟,皆西坐為客。

施再拜進觴,因侍飲於側,調笑甚洽1。

酒至半酣,施起舞為壽。

因謂孟曰:「主啗2我。

我有新歌,為主歌之。」

孟酌兕觥以賜施,啗以羊脾。

問曰:「新歌何名?」

施對曰:「名《暇豫》,大夫得此事君,可保富貴也。」

乃頓3嗓而歌。

歌曰:

暇豫4之吾吾5兮,不如烏烏6。

眾皆集於菀兮,爾獨子枯。

菀何榮且茂兮?枯招斧柯!矮柯行及兮,奈爾枯何!

歌訖,裡克笑曰:「何謂菀?何謂枯?」

施曰:「譬之於人,其母為夫人,其子將為君。

本深枝茂,眾鳥依托,所謂菀也。

若其母已死,其子又得謗,禍害將及。

本搖葉落,鳥無所棲,斯為枯矣。」

言罷,遂出門。

裡克心中怏怏,即命撤饌。

起身徑入書房,獨步庭中,迴旋良久。

是夕,不用晚餐,挑燈就寢,展轉一床一褥,不能成寐。

左思右想:「優施內外俱一寵一,出入宮禁。

今日之歌,必非無謂而發。

彼欲言未竟,俟天明當再叩之。」

捱至半夜,心中急不能忍,遂吩咐左右:「密喚優施到此問話。」

優施已心知其故,連忙衣冠整齊,跟著來人直達寢所。

裡克召優施坐於一床一間,以手撫其膝,問曰:「適來『菀枯』之說,我已略喻,豈非謂曲沃乎,汝必有所聞,可與我詳言,不可隱也。」

施對曰:「久欲告知,因大夫乃曲沃之傅,且未敢直言,恐見怪耳。」

裡克曰:「使我預圖免禍之地,是汝一愛一我也,何怪之有?」

施乃俯首就枕畔,低語曰:「君已許夫人,殺太子而立奚齊,有成謀矣。」

裡克曰:「猶可止乎?」

施對曰:「君夫人之得君,子所知也。

中大夫之得君,亦子所知也。

夫人主乎內,中大夫主乎外,雖欲止,得乎?」

裡克曰:「從君而殺太子,我不忍也。

輔太子以抗君,我不及也。

中立而兩無所為,可以自脫否?」

施對曰:「可。」

施退,裡克坐以待旦,取往日所書之簡視之,屈指恰是十年。

歎曰:「卜筮之理,何其神也!」遂造大夫卒鄭父之家,屏去左右,告之曰:「史蘇卜偃之言,驗於今矣!」卒鄭父曰:「有聞乎?」

裡克曰:「夜來優施告我曰:『君將殺太子而立奚齊也。

』」卒鄭父曰:「子何以復之?」

裡克曰:「我告以中立。」

卒鄭父曰:「子之言,如見火而益之薪也。

為子計,宜陽為不信,彼見子不信,必中忌而緩其謀。

子乃多樹太子之一黨一,以固其位,然後乘間而進言,以奪君之志,成敗猶未有定。

今子曰『中立』,則太子孤矣,禍可立而待也!」裡克頓足曰:「惜哉!不早與吾子商之!」裡克別去登車,詐墜於車下。

次日遂稱傷足,不能赴朝。

史臣有詩云:

特羊具享優人舞,斷送儲君一曲歌。

堪笑大臣無遠識,卻將中立佐一操一戈。

優施回復驪姬,騁姬大悅。

乃夜謂獻公曰:「太子久居曲沃,君何不召之,但言妾之思見太子。

妾因以為德於太子,冀免旦夕何如?」

獻公果如其言,以召申生。

申生應呼而至,先見獻公,再拜問安。

禮畢,入宮參見驪姬。

驪姬設饗待之,言語甚歡。

次日,申生入宮謝宴,驪姬又留飯。

是夜,驪姬復向獻公垂淚言曰:「妾欲回太子之心,故召而禮之。

不意太子無禮更甚。」

獻公曰:「何如?」

驪姬曰:「妾留太子午餐,索飲,半酣,戲謂妾曰:『我父老矣,若母何?』妾怒而不應。

太子又曰:『昔我祖老,而以我母姜氏,遺於我父。

今我父老,必有所遺,非子而誰?』欲前執妾手,妾拒之乃免。

君若不信,妾試與太子同游於囿,君從台上觀之,必有睹焉。」

獻公曰:「諾。」

及明,驪姬召申生同游於囿。

驪姬預以蜜塗其發,蜂蝶紛紛,皆集其鬢。

姬曰:「太子盍1為我驅蜂蝶乎?」

申生從後以袖麾2之。

獻公望見,以為真有調一戲之事矣。

心中大怒,即欲執申生行誅。

驪姬跪而告曰:「妾召之而殺之,是妾殺太子也。

且宮中暖昧之事,外人未知,姑忍之。」

獻公乃使申生還曲沃,而使人陰求其罪。

過數日,獻公出田於翟桓。

驪姬與優施商議,使人謂太子曰:「君夢齊姜訴曰:『苦饑無食。

』必速祭之。」

齊姜別有祠在曲沃。

申生乃設祭,祭齊姜。

使人送胙於獻公。

獻公未歸,乃留胙於宮中。

六日後,獻公回宮。

驪姬以鴆入酒,以毒一藥傅肉,而獻之曰:「妾夢齊姜苦饑不可忍,因君之出也,以告太子而使祭焉。

今致胙於此,待君久矣。」

獻公取觶,欲嘗酒。

驪姬跪而止之曰:「酒食自外來者,不可不試。」

獻公曰:「然。」

乃以酒瀝地,地即墳3起。

又呼犬,取一臠4肉擲之,犬啖肉立死。

驪姬佯為不信,再呼小內侍,使嘗酒肉。

小內侍不肯,強之。

才下口,七竊流血亦死。

驪姬佯大驚,疾趨下堂而呼曰:「天乎!天乎!一柄一固太子之國也。

君老矣,豈旦暮之不能待,而必欲弒之?」

言罷,雙淚俱下。

復跪於獻公之前,帶噎而言曰:「太子所以設此謀者,徒以妾母子故也。

願君以此酒肉賜妾,妾寧代君而死,以快太子之志!」即取酒欲飲。

獻公奪而覆1之,氣咽不能出語。

驪姬哭倒在地,恨曰:「太子真忍心哉!其父而且欲弒之,況他人乎?始君欲廢之,妾固不肯。

後囿中戲我,君又欲殺之,我猶力勸。

今幾害我君,妾誤君甚矣!」獻公半晌方言,以手扶驪姬曰:「爾起。

孤便當暴2之群臣,誅此賊子!」當時出朝,召諸大夫議事。

惟狐突久杜門,裡克稱足疾,卒鄭父托以他出不至,其餘畢集朝堂。

獻公以申生逆謀,告訴群臣。

群臣知獻公畜謀已久,皆面面相覷,不敢置對。

東關五進曰:「太子無道,臣請為君討之。」

獻公乃使東關五為將,梁五副之,率車二百乘,以討曲沃。

囑之曰:「太子數將兵,善用眾。

爾其慎之!」狐突雖然杜門,時刻使人打聽朝事。

聞「二五」戒3車,心知必往曲沃。

急使人密報太子申生。

申生以告太傅杜原款。

原款曰:「胙已留宮六日,其為宮中置毒明矣。

子必以狀自理4群臣豈無相明者?毋束手就死為也!」申生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

我自理而不明,是增罪也。

幸而明,君護姬,未必加罪,又以傷君之心。

不如我死!」原款曰:「且適他國,以俟後圖如何?」

申生曰:「君不察其無罪,而行討於我,我被弒父之名以出,人將以我為鴟鴞1矣!若出而歸罪於君,是惡2君也。

且彰君父之惡,必見笑於諸侯。

內困於父母,外困於諸侯,是重困也。

棄君脫罪,是逃死也。

我聞之:『仁不惡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

』」乃為書以復狐突曰:「申生有罪,不敢一愛一死。

雖然,君老矣,子少。

國家多難,伯氏努力以輔國家。

申生雖死,受伯氏之賜實多!」於是北向再拜,自縊而死。

死之明日,東關五兵到,知申生已死,乃執杜原款囚之,以報獻公曰:「世子自知罪不可逃,乃先死也。」

獻公使原款證成太子之罪。

原款大呼曰:「天乎冤哉!原款所以不死而變俘者,正欲明太子之心也!胙留宮六日,豈有毒而久不變者乎?」

驪姬從屏後急呼曰:「原款輔導無狀,何不速殺之?」

獻公使力士以銅錘擊破其腦而死。

群臣皆暗暗流涕。

梁五、東關五謂優施曰:「重耳夷吾,與太子一體也。

太子雖死,二公子尚在,我竊憂之。」

優施言於驪姬,使引二公子。

驪姬夜半復泣訴獻公曰:「妾聞重耳夷吾,實同申生之謀。

申生之死,二公子歸罪於妾。

終日治兵,欲襲晉而殺妾,以圖大事,君不可不察!」獻公意猶未信。

蚤3朝,近臣報:「蒲、屈二公子來覲,已至關;聞太子之變,即時俱回轅去矣。」

獻公曰:「不辭而去,必同謀也。」

乃遣寺人勃鞮率師往蒲,擒拿公子重耳。

賈華率師往屈,擒拿公子夷吾。

狐突喚其次子狐偃至前,謂曰:「重耳駢脅重瞳,狀貌偉異。

又素賢明,他日必能成事。

且太子既死,次當及之。

汝可速往蒲,助之出奔。

與汝兄一毛一,同心輔佐,以圖後舉。」

狐偃遵命,星夜奔蒲城來投重耳。

重耳大驚,與狐一毛一、狐偃方商議出奔之事,勃鞮車馬已到。

蒲人欲閉門拒守,重耳曰:「君命不可抗也!」勃鞮攻入蒲城,圍重耳之宅。

重耳與一毛一偃趨後園,勃鞮挺劍逐之。

一毛一偃先逾牆出,推牆以招重耳。

勃鞮執重耳衣袂,劍起袂絕,重耳得脫一去。

勃鞮收袂回報。

三人遂出奔翟國。

翟君先夢蒼龍蟠1於城上,見晉公子來到,欣然納之。

須臾,城下有小車數乘,相繼而至,叫開城甚急。

重耳疑是追兵,便教城上放箭。

城下大叫曰:「我等非追兵,乃晉臣願追隨公子者。」

重耳登城觀看,認得為首一人,姓趙,名衰,字子余,乃大夫越威之弟,仕晉朝為大夫。

重耳曰:「子余到此,孤無慮矣。」

即命開門放入。

餘人乃胥臣、魏犨、狐射姑、顛頡、介子推、先軫,皆知名之士。

其他願執鞭2負橐,奔走效勞,又有壺叔等數十人。

重耳大驚曰:「公等在朝,何以至此?」

趙衰等齊聲曰:「主上失德,一寵一妖姬,殺世子,晉國旦晚必有大亂。

素知公子寬仁下士,所以願從出亡。」

翟君教開門放入,眾人進見。

重耳泣曰:「諸君子能協心相輔,如肉傅骨,生死不敢忘德。」

魏犨攘臂前曰:「公子居蒲數年,蒲人鹹樂為公子死。

若借助於狄,以用蒲人之眾,殺入絳城,朝中積憤已深,必有起為內應者、因以除君側之惡,安社稷而撫民人,豈不勝於流離道途為逋客1哉?」

重耳曰:「子言雖壯,然震驚君父,非亡人所敢出也。」

魏犨乃一勇之夫。

見重耳不從,遂咬牙切齒,以足頓地曰:「公子畏驪姬輩如猛虎蛇蠍,何日能成大事乎?」

狐偃謂犨曰:「公子非畏驪姬,畏名義耳。」

犨乃不言。

昔人有古風一篇,單道重耳從亡諸臣之盛:

蒲城公子遭讒變,輪蹄西指奔如電。

擔囊仗劍何紛紛?英雄儘是山西彥2。

山西諸彥爭相從,吞雲吐雨星羅胸。

文臣高等擎天柱,武將雄誇駕海虹。

君不見,趙成子,冬日之溫徹人髓。

又不見,司空季,六韜三略饒經濟。

二狐肺腑兼尊親,出奇制變圓如輪。

魏犨矯矯人中虎,賈佗強力輕千鈞。

顛頡昂藏一獨行意,直哉先軫胸無滯。

子推介節誰與儔?百煉堅金任磨礪。

頡頏上下如掌股,周流遍歷秦齊楚。

行居寢食無相離,患難之中定臣主。

古來真主百靈扶,風虎雲龍自不孤。

梧桐種就鸞鳳集,何問朝中菀共枯?

重耳自幼謙恭下士。

自十七歲時,已父事狐偃,師事趙衰,長事狐射姑。

凡朝野知名之士,無不納交。

故雖出亡,患難之際,豪傑願從者甚眾。

惟大夫郤芮,與呂飴甥腹心之契,虢射是夷吾之母舅,三人獨奔屈以就夷吾。

相見之間,告以「賈華之兵,旦暮且至。」

夷吾即令斂兵為城守計。

賈華原無必獲夷吾之意,及兵到,故緩其圍,使人陰告夷吾曰:「公子宜速去。

不然,晉兵繼至,不可當也。」

夷吾謂郤芮曰:「重耳在翟,今奔翟何如?」

郤芮曰:「君固言二公子同謀,以是為討。

今異出而同走,驪姬有辭矣。

晉兵且至翟,不如之梁。

梁與秦近,秦方強盛,且婚姻之國,君百歲後,可借其力以圖歸也。」

夷吾乃奔梁國。

賈華佯追之不及,以逃奔覆命。

獻公大怒曰:「二子不獲其一,何以用兵?」

叱左右欲縛賈華斬之。

卒鄭父奏曰:「君前使人築二城,使得聚兵為備,非賈華之罪也。」

梁五亦奏曰:「夷吾庸才無足慮。

重耳有賢名,多士從之,朝堂為之一空。

且翟吾世仇,不代翟除重耳,後必為患。」

獻公乃赦賈華,使召勃鞮。

鞮聞賈華幾不免,乃自請率兵伐翟,獻公許之。

勃鞮兵至翟城,翟君亦盛陳兵於採桑,相守二月餘。

卒鄭父進曰:「父子無絕恩之理。

二公子罪惡未彰,既已出奔,而必追殺之,得無已甚乎?且翟未可必勝,徒老我師,為鄰國笑。」

獻公意稍轉,即召勃鞮還師。

獻公疑群公子多重耳、夷吾之一黨一,異日必為奚齊之梗,乃下令盡逐群公子。

晉之公族,無敢留者。

於是立奚齊為世子。

百官自「二五」及荀息之外,無不人人扼腕,多有稱疾告老者。

時周襄王之元年,晉獻公之二十六年也。

是秋九月,獻公奔赴葵邱之會不果,於中途得疾,至國還宮。

驪姬坐於足,泣曰:「君遭骨肉之釁,盡逐公族,而立妾之子。

一旦設有不諱,我婦人也,奚齊年又幼,倘群公子挾外援以求入,妾母子所靠何人?」

獻公曰:「夫人勿憂!太傅荀息,忠臣也,忠不二心,孤當以幼君托之。」

於是召荀息至於榻前,問曰:「寡人聞『士之立身,忠信為本。

』何以謂之忠信?」

荀息對曰:「盡心事主曰忠,死不食言曰信。」

獻公曰:「寡人欲以弱孤累1大夫,大夫其許我乎?」

荀息稽首對曰:「敢不竭死力!」獻公不覺墮淚,驪姬哭聲聞幕外。

數日,獻公薨。

驪姬抱奚齊以授荀息,時年才十一歲。

荀息遵遺命,奉奚齊主喪,百官俱就位哭泣。

驪姬亦以遺命,拜荀息為上卿,梁五、東關五加左右司馬,斂兵巡行國中,以備非常。

國中大小事體,俱關白荀息而後行。

以明年為新君元年,告訃諸侯。

畢竟奚齊能得幾日為君,且看下回分解。

註解:

1並:併吞。

2特羊:三歲之羊。

1洽:歡。

2啗啖。

給吃。

3頓:提起、抖擻。

4暇豫:悠閒安樂。

5吾吾:大聲。

6烏烏:唱。

1盍:何不。

2麾:揮。

3墳:高起。

4臠:塊。

1覆:翻,倒。

2暴:露。

揭露。

3戒:似為駕。

4理:答。

1鴟鴞:鳥,有人認為像貓頭鷹。

2惡:毀。

與惡人,罪惡不同。

3蚤:早。

1蟠:盤伏。

2執鞭:效力。

負橐:背物。

1逋客:逃亡者。

2彥:士的美稱。

1累:勞煩。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東周列國志
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周平王東遷洛邑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鄭莊公掘地見母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六回 衛石碏大義滅親鄭莊公假命伐宋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公子翬獻謅賊隱公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敗戎兵鄭忽辭婚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祝聃射周王中肩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鄭祭足被脅立庶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搆兵鄭祭足殺婿逐主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台納媳高渠彌乘間易君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鄭子亹君臣為戮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齊襄公出獵遇鬼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戰長勺曹劌敗齊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楚王杯酒虜息媯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桓公舉火爵寧戚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復國殺子頹惠王反正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齊桓公興兵伐楚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窮百里飼牛拜相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獲陳寶穆公證夢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二十八回 裡克兩弒孤主穆公一平晉亂第二十九回 晉惠公大誅群臣管夷吾病榻論相第三十回 秦晉大戰龍門山穆姬登台要大赦第三十一回 晉惠公怒殺慶鄭介子推割股啖君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牆殉節群公子大鬧朝堂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齊納子昭楚人伏兵劫盟主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眾齊姜氏乘醉遣夫第三十五回 晉重耳周遊列國秦懷嬴重婚公子第三十六回 晉呂卻夜焚公宮秦穆公再平晉亂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綿上太叔帶怙寵入宮中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亂居鄭晉文公守信降原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詞卻敵晉文公伐衛破曹第四十回 先軫詭謀激子玉晉楚城濮大交兵第四十一回 連谷城子玉自殺踐土壇晉侯主盟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陽受覲衛元咺公館對獄第四十三回 智寧俞假鴆復衛老燭武縋城說秦第四十四回 叔詹據鼎抗晉侯弦高假命犒秦軍第四十五回 晉襄公墨縗敗秦先元帥免胄殉翟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宮中弒父秦穆公殽谷封屍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簫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召士會壽余紿秦第四十九回 公子鮑厚施買國齊懿公竹池遇變第五十回 東門遂援立子倭趙宣子桃園強諫第五十一回 責趙盾董狐直筆誅斗椒絕纓大會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嘗黿構逆陳靈公袒服戲朝第五十三回 楚莊王納諫復陳晉景公出師救鄭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縱屬亡師孟侏儒托優悟主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老人結草亢杜回第五十六回 蕭夫人登台笑客逢丑父易服免君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晉圍下宮程嬰匿孤第五十八回 說秦伯魏相迎醫報魏錡養叔獻藝第五十九回 寵胥童晉國火亂誅岸賈趙氏復興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軍肆敵逼陽城三將鬥力第六十一回 晉悼公駕楚會蕭魚孫林父因歌逐獻公第六十二回 諸侯同心圍齊國晉臣合計逐欒盈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小范鞅智劫魏舒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欒盈滅族且於門杞梁死戰第六十五回 弒齊光崔慶專權納衛衎寧喜擅政第六十六回 殺寧喜子鱄出奔戮崔杼慶封獨相第六十七回 盧蒲癸計逐慶封楚靈王大合諸侯第六十八回 賀虒祁師曠辨新聲散家財陳氏買齊國第六十九回 楚靈王挾詐滅陳蔡晏平仲巧辯服荊蠻第七十回 殺三兄楚平王即位劫齊魯晉昭公尋盟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軀奔父難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第七十三回 伍員吹簫乞吳市專諸進炙刺王僚第七十四回 囊瓦懼謗誅無極要離貪名刺慶忌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演陣斬美姬蔡昭侯納質乞吳師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伍子胥掘墓鞭屍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吳師楚昭王返國第七十八回 會夾谷孔子卻齊墮三都聞人伏法第八十回 夫差違諫釋越勾踐竭力事吳第八十一回 美人計吳宮寵西施言語科子貢說列國第八十二回 殺子胥夫差爭歃納蒯瞶子路結纓第八十三回 誅羋勝葉公定楚滅夫差越王稱霸第八十四回 智伯決水灌晉陽豫讓擊衣報襄子第八十五回 樂羊子怒餟中山羹西門豹喬送河伯婦第八十六回 吳起殺妻求將騶忌鼓琴取相第八十七回 說秦君衛鞅變法辭鬼谷孫臏下山第八十八回 孫臏佯狂脫禍龐涓兵敗桂陵第八十九回 馬陵道萬弩射龐涓咸陽市五牛分商鞅第九十回 蘇秦合從相六國張儀被激往秦邦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噲召兵偽獻地張儀欺楚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蒍莽赴會楚懷王陷秦第九十三回 趙主父餓死沙邱宮孟嘗君偷過函谷關第九十四回 馮諼彈鋏客孟嘗齊王糾兵伐桀宋第九十五回 說四國樂毅滅齊驅火牛田單破燕第九十六回 藺相如兩屈秦王馬服君單解韓國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計逃秦國假張祿延辱魏使第九十八回 質平原秦王索魏齊敗長平白起坑趙卒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郵呂不韋巧計歸異人第一百回 魯仲連不肯帝秦信陵君竊符救趙第一百一回 秦王滅周遷九鼎廉頗敗燕殺二將第一百二回 華陰道信陵敗蒙驁胡盧河龐煖斬劇辛第一百三回 李國舅爭權除黃歇樊於期傳檄討秦王第一百四回 甘羅童年取高位嫪毐偽腐亂秦宮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諫秦王李牧堅壁卻桓齮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間殺李牧田光刎頸薦荊軻第一百七回 獻地圖荊軻鬧秦庭論兵法王翦代李信第一百八回 兼六國混一輿圖號始皇建立郡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