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 獻地圖荊軻鬧秦庭論兵法王翦代李信:至是,軻受燕太子丹厚恩,欲西入秦劫秦王,使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 獻地圖荊軻鬧秦庭論兵法王翦代李信

東周列國志

第一百七回 獻地圖荊軻鬧秦庭論兵法王翦代李信

話說荊軻平日,常與人論劍術,少所許可1,惟心服榆次人蓋聶,自以為不及,與之深結為友。

至是,軻受燕太子丹厚恩,欲西入秦劫秦王,使人訪求蓋聶,欲邀請至燕,與之商議。

因蓋聶遊蹤未定,一時不能勾2來到。

太子丹知荊軻是個豪傑,旦暮敬事,不敢催促。

忽邊人報道:「秦王遣大將王翦,北略地至燕南界。

代王嘉遣使相約,一同發兵,共守上谷以拒秦。」

太子丹大懼,言於荊軻曰:「秦兵旦暮渡易水,足下雖欲為燕計,豈有及哉?」

荊軻曰:「臣思之熟矣!此行倘無以取信於秦王,未可得近也。

夫樊將軍得罪於秦,秦王購其首,黃金千斤,封邑萬家。

而督亢膏腴之地,秦人所欲。

誠得樊將軍之首,與督亢之地圖,奉獻秦王,彼必喜而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丹曰:「樊將軍窮困來歸,何忍殺之?若督亢地圖,所不敢惜!」荊軻知太子丹不忍,乃私見樊於期曰:「將軍得禍於秦,可謂深矣。

父母宗族,皆為戮歿,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軍將何以雪其恨乎?」

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而言曰:「某每一念及秦政,痛徹心髓!願與之俱死,恨未有其地耳。」

荊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報將軍之仇者,將軍肯聽之乎?」

於期亟問曰:「計將安出?」

荊軻躊躇不語。

於期曰:「荊卿何以不言?」

軻曰:「計誠有之,但難於出口。」

於期曰:「苟報秦仇,雖粉骨碎身,某所不恤,又何出口之難乎?」

荊軻曰:「某之愚計,欲前刺秦王,而恐其不得近也。

誠得將軍之首,以獻於秦,秦王必喜而見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斫其胸,則將軍之仇報,而燕亦得免於滅亡之患矣。

將軍以為何如?」

樊於期卸衣偏袒,奮臂頓足,大呼曰:「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而恨其無策音也,今乃得聞明教。」

即拔佩劍刎其喉,喉絕而頸未斷,荊軻復以劍斷之。

有詩為證:

聞說奇謀喜欲狂,幽魂先已赴咸陽。

荊卿若遂屠龍計,不枉將軍劍下亡。

荊軻使人飛報太子曰:「已得樊將軍首矣!」太子丹聞報,馳車至,伏一屍一而哭極哀,命厚葬其身,而以其首置木函中。

荊軻曰:「太子曾覓利匕首乎?」

太子丹曰:「有趙人徐夫人匕首,長一尺八寸,甚利。

丹以百金得之,使工人染以毒一藥。

曾以試人,若出一血沾絲縷,無不立死。

裝以待荊卿久矣!未知荊卿行期何日?」

荊軻曰:「臣有所善客蓋聶未至,欲俟之以為副。」

太子丹曰:「足下之客,如海中之萍,未可定也。

丹之門下,有勇士數人,惟秦舞陽為最,或可以副行乎?」

荊軻見太子十分急切,乃歎曰:「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此往而不返者也。

臣所以遲遲,欲俟吾客,本圖萬全。

太子既不能待,請行矣。」

於是太子丹草就國書,只說獻督亢之地並樊將軍之首,俱付荊軻。

以千金為軻治裝。

秦舞陽為副使,同行。

臨發之日,太子丹與相厚賓客知其事者,俱白衣素冠,送至易水之上,設宴餞行。

高漸離聞荊軻入秦,亦持豚肩鬥酒而至,荊軻使與太子丹相見,丹命入席同坐。

酒行數巡,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一聲。

歌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聲甚哀慘,賓客及隨從之人,無不涕泣,有如臨喪。

荊軻仰面呵氣,直衝霄漢,化成白虹一道,貫於日中,見者驚異。

軻復慷慨為羽聲,歌曰:

探虎一穴一兮入蛟宮,仰天噓氣兮成白虹!

其聲激烈雄壯,眾莫不瞋目奮勵,有如臨敵。

於是太子丹復引卮酒,跪進於軻。

軻一吸而盡,牽舞陽之臂,騰躍上車,催鞭疾馳,竟不反顧。

太子丹登高阜以望之,不見而止,淒然如有所失,帶淚而返。

晉處士陶靖節有詩曰: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已,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發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左席擊悲築,右席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荊軻既至咸陽,知中庶子蒙嘉有一寵一於秦王,先以千金賂之,求為先容。

蒙嘉入奏秦王曰:「燕王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願舉國為內臣,比於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以奉守先人之宗廟。

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之首,及獻燕督亢之地圖,燕王親自函封,拜送使者於庭。

今上卿荊軻,見在館驛候旨,惟大王命之。」

秦王聞樊於斯已誅,大喜,乃朝服,設九賓之禮,召使者至咸陽宮相見。

荊軻藏匕首於袖,捧樊於期頭函,秦舞陽捧督亢輿地圖匣,相隨而進。

將次升階,秦舞陽面白如死人,似有振恐之狀。

侍臣曰:「使者色變為何?」

荊軻回顧舞陽而笑,上前叩首謝曰:「一介秦舞陽,乃北番蠻夷之鄙人,生平未嘗見天子,故不勝振懾1悚息,易其常度2。

願大王寬宥其罪,使得畢使於前。」

秦王傳旨,止許正使一人殿。

左右叱舞陽下階。

秦王命取頭函驗之,果是樊於期之首,問荊軻:「何不早殺逆臣來獻?」

荊軻奏曰:「樊於期得罪天子,竄伏北漠,寡君懸千金之賞,購求得之,欲生致於大王;誠恐中途有變,故斷其首,冀以稍紓大王之怒。」

荊軻辭語從容,顏色愈和,秦王不疑。

時秦舞陽捧地圖匣,俯首跪於階下。

秦王謂荊軻曰:「取舞陽所持地圖來,與寡人觀之!」荊軻從舞陽手中,取餅圖函,親自呈上。

秦王展圖,方欲觀看。

荊軻匕首已露,不能掩藏,當下未免著忙。

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執匕首刺其胸,未及身。

秦王大驚,奮身而起,袖絕。

因那時五月初旬天氣,所穿羅彀單衣,故易裂也。

王座旁設有屏風,長八尺,秦王超而過之,屏風仆地。

荊軻持終首在後緊追。

秦王不能脫身,繞柱而走。

原來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許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宿衛之官,執兵戈者,皆陳列於殿下,非奉宣召,不敢擅自入殿。

今倉卒變起,不暇呼喚。

群臣皆以手共搏軻。

軻勇甚,近者輒僕。

有侍醫夏無且,亦以藥囊擊軻,軻奮臂一揮,藥囊俱碎。

雖然荊軻勇甚,群臣沒奈他何,卻也虧著要打發眾人,所以秦王東奔西走,不曾被荊軻拿住。

秦正所佩寶劍,名「鹿盧」,長八尺,欲拔劍擊軻,劍長,靶不能脫。

有小內侍趙高急喚曰:「大王何不背劍而拔之?」

秦王悟,依其言,把劍推在背後,前邊便短,容易拔一出。

秦王勇力,不弱於荊軻,匕首尺餘,止可近刺,劍長八尺,可以遠擊。

秦王得劍在手,其膽便壯,遂直前來砍荊軻,斷其左股。

荊軻撲身倒於左邊銅柱之旁,不能起立,乃舉匕首以擲秦王。

秦王閃開,那匕首在秦王耳邊過去,直刺入右邊銅柱之中,火光迸出。

秦王復以劍擊軻,軻以手接劍,三指俱落,連被八創。

荊軻倚柱而笑,向秦王箕踞1罵曰:「幸哉汝也!吾欲效曹沫故事,以生劫汝,反諸侯侵地,不意事之不就,被汝倖免,豈非天乎!然汝恃強力,吞併諸侯,享國亦豈長久耶?」

左右爭上前攢殺之。

秦舞陽在殿下,知荊軻動手,也要向前,卻被郎中等眾人擊殺。

此秦王政二十年事也。

可惜荊軻受了燕太子丹多時供養,特地入秦,一事無成,不惟自害其身,又枉害了田光、樊於期、秦舞陽三人一性一命,斷送燕丹父子,豈非劍術之不一精一乎?髯翁有詩云:

獨提匕首入秦都,神勇其如劍術疏!

壯士不還謀不就,樊君應與覓頭顱。

秦王心戰目眩,呆坐半日,神色方才稍定。

往視荊軻,軻雙目圓睜,宛如生人,怒氣勃勃。

秦王懼,命取荊軻、秦舞陽之一屍一,及樊於期之首,同焚於市中,燕國從者皆梟首,分懸國門。

遂起駕還內宮,宮中后妃聞變,俱前來問安,因置酒壓驚稱賀。

有一胡姬,乃趙王宮人,秦王破趙,選入宮,善琴有一寵一,列在妃位。

秦王使鼓琴解悶。

胡姬援琴而奏之,其聲曰:

羅縠單衣兮可裂而絕,八尺屏風兮可超而越。

鹿盧之劍兮可負而拔,嗤彼凶狡兮身亡國滅!

秦王一愛一其敏捷,賜繒綺一篋,是夜盡歡,因宿於胡姬之宮。

後來胡姬生子,即胡亥也,是為二世皇帝。

此是後話。

次早,秦王視朝,論功行賞,首推夏無且,以黃金二百鎰賜之。

曰:「無且一愛一我,以藥囊投荊軻也。」

次喚小內侍趙高曰:「『背劍而拔之』,賴汝教我。」

亦賜黃金百鎰。

群臣中手搏荊軻者,視有傷輕重加賞。

殿下郎中人等,擊殺秦舞陽者,亦俱有賜。

蒙嘉誤為荊軻先容,凌遲處死,滅其家。

蒙驁先已病死,其子蒙武,見為裨將,以不知情,特赦之。

秦王怒氣未息,乃益發兵,使王賁將之,助其父王翦攻燕。

燕太子丹不勝其憤,悉眾迎戰於易水之西。

燕兵大敗,夏扶、宋意皆戰死。

丹奔薊城,鞠武被殺,王翦合兵圍之,十月城破。

燕王喜謂太子丹曰:「今日破國亡家,盡由於汝!」丹對曰:「韓、趙之滅,豈亦丹罪耶?今城中一精一兵,尚有二萬,遼東負山阻河,猶足固守,父王宜速往!」燕王喜不得已,登車開東門而出。

太子丹盡驅其一精一兵,親自斷後,護送燕王東行,退保遼東,都平壤。

王翦攻下薊城,告捷於咸陽。

王翦積勞成病,一面上表告老。

秦王曰:「太子丹之仇,寡人不能忘,然王翦誠老矣。」

使將軍李信代領其眾,以迫燕王父子。

召王翦歸,賜予甚厚。

翦謝病,老於頻陽。

燕王聞李信兵至,遣使求救於代王嘉。

嘉乃報燕王書,略曰:

秦所以急攻燕者,以怨太子丹故也。

王能殺丹以謝於秦,秦怒必解,燕之社稷,幸得血食。

燕王喜猶豫未忍,太子丹懼誅,乃與其賓客,自匿於桃花島。

李信屯兵首山,使人持書數太子丹之罪。

燕王喜大懼,佯召太子丹計事,以酒灌醉,縊殺之,然後斷其首。

燕王喜哭之慟。

時夏五月,忽然天降大雪,平地深二尺五寸,寒凜如嚴冬,人謂太子丹怨氣所致也。

燕王將太子丹之首,函送李信軍中,為書謝罪。

李信馳奏秦王,且言:「五月大雪,軍人苦寒多病,求暫許班師。」

秦王謀於尉繚,尉繚奏曰:「燕棲於遼,趙棲於代,譬之遊魂,不入自散。

今日之計,宜先下魏,次及荊楚。

二國既定,燕代可不勞而下。」

秦王曰:「善。」

乃召李信收兵回國。

再命王賁為大將,引軍十萬,出函谷關攻魏。

時魏景湣王已薨,太子假立三年矣。

自秦攻燕時,魏王假增築大梁之城,內外俱浚深溝,預修守備。

使人結好齊王,說以利害,言:「魏與齊乃唇齒之國,唇亡則齒寒。

魏亡,則禍必及於齊,願同心協力,互相救援。」

齊自君王后薨,其弟後勝,為相國用事,多受秦黃金,力言「秦必不負齊,今若與魏『合從』,必觸秦怒。」

齊王建惑其言,遂辭魏使。

王賁連戰皆勝,進圍大梁。

值天道多雨,王賁乘油幙車,訪求水勢,知黃河在城之西北,而汴河從滎陽發源來,亦經由城西而過。

乃命軍士於西北開渠,引二河之水,築堤壅其下流。

軍士冒雨興工,王賁親自持蓋催督。

及渠成,雨一連十日不止,水勢浩大。

賁命決堤通溝,內外溝俱泛溢。

城被浸三日,頹壞者數處,秦兵遂乘之而入。

魏王假方與群臣議書降表,為王賁所擄,上囚車,與宮屬俱送至咸陽,假中途病死。

王賁盡取魏地,為三川郡。

並收野王地,廢衛君角為庶人。

按魏自晉獻公之世,畢萬受封,萬生芒季;芒季生武子輜:輜佐晉文公成霸。

輜復四傳至桓子侈,滅范氏、中行氏、智氏。

侈生文侯斯,與韓、趙三分晉國。

凡七傳而至王假,國滅,共有國二百年。

史臣贊云:

畢公之苗,因國為姓,胤裔繁昌,世戴忠正。

文始建侯,武益強盛:惠王好戰,大梁不競。

信陵養士,神氣稍振,景湣式微,再傳而隕。

時秦王政二十二年事也。

是年,秦正用尉繚之策,復謀伐楚,問於李信曰:「將軍度伐楚之役,用幾何人而足?」

李信對曰:「不過用二十萬人。」

復召老將王翦問之。

翦對曰:「信以二十萬人攻楚,必敗。

以臣愚見,非六十萬人不可。」

秦王私念曰:「老人固宜怯,不如李將軍壯勇。」

遂罷王翦不用。

命李信為大將,蒙武副之,率兵二十萬伐楚。

李信攻平輿,蒙武攻寢邱。

信年少驍勇,一鼓攻下平輿城。

於是引兵而西,攻下申城,遣人持書,約蒙武會於城父,欲合兵以搗邾城。

話分兩頭。

卻說楚自李園殺春申君黃歇,立輿王悍,捍即黃歇與李氏所生之子也。

幽王立十年而薨,無子。

其時李園亦卒。

群臣乃立宗人公子猶,是為哀王。

哀王立二月,而其庶兄負芻,襲殺哀王,遂自立為王。

負芻在位三年,聞秦兵深入楚地,乃拜項燕為大將,率兵二十餘萬,水陸並進。

探知李信兵出申城,自率大軍迎於西陵,使副將屈定,設七伏於魯台山諸處。

李信恃勇前進,遇項燕,兩下交鋒,戰酣之際,七路伏兵俱起,李信不能抵敵,大敗而走。

項燕逐之,凡三日三夜不息,殺都尉七人,軍士死者無算。

李信率殘兵退保冥阨,項燕復攻破之。

李信棄城而遁。

項燕追及平輿,盡按故地。

蒙武末至城父,聞李信兵敗,亦退入趙界,遣使告急。

秦王大怒,盡削李信官邑,親自命駕造頻陽,來見王翦,問曰:「將軍策李信以二十萬人攻楚必敗,今果辱秦軍矣。

將軍雖病,能為寡人強起,將兵一行乎?」

王翦再拜曰:「老臣罷病悖亂,心力俱衰,惟大王更擇賢將而任之。」

秦王曰:「此行非將軍不可,將軍幸勿卻!」王翦對曰:「大王不得已而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

秦王曰:「寡人聞古者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一柄一一軍,軍不盡行,未嘗缺乏。

五霸威加諸侯,其制國不過千乘,以一乘七十五人計之,從未及十萬之額。

今將軍必用六十萬,古所未有也。」

王翦對曰:「古者約日而陣,旨陣而戰,步伐俱有常法。

致武而不重傷,聲罪而不兼地。

雖干戈之中,寓禮讓之意。

故帝王用兵,從不用眾。

齊恆公作內政,勝兵不過三萬人,猶且更番而川。

今列國兵爭,以強凌弱,以眾暴寡,逢人則殺,遇地則攻。

報級1動曰數萬,圍城動經數年。

是以農夫皆一操一戈刃,童稚亦登冊籍,勢所必至,雖欲用少而不可得。

況楚國地盡東南,號令一出,百萬之眾可具。

臣謂六十萬,尚恐不相當,豈復能減於此哉?」

秦王歎曰:非將軍老於兵,不能透徹至此,寡人聽將軍矣!」遂以後車載王翦入朝,即日拜為大將,以六十萬授之,仍用蒙武為副。

臨行,秦王親至壩上設餞。

王翦引卮,為秦王壽曰:「大王飲此,臣有所請。」

秦王一飲而盡,問曰:「將軍何言?」

王翦出一簡於袖中。

所開寫咸陽美田宅數處,求秦王:「批給臣家。」

秦王曰:「將軍若成功而回,寡人方與將軍共富貴,何憂於貧?」

王翦曰:「臣老矣,大王雖以封侯勞臣,譬如風中之燭,光耀幾時?不如及臣目中1,多給美田宅,為子孫業,世世受大王之恩耳。」

秦王大笑,許之。

即至函谷關,復遣使者求園池數處。

蒙武曰:「老將軍之請乞,不太多乎?」

王翦密告曰:「秦王一性一強厲而多疑,今以一精一甲六十萬畀我,是空國而托我也。

我多請田宅園池,為子孫業,所以安秦王之心耳。」

蒙武曰:「老將軍高見,吾所不及。」

不知王翦伐楚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註解:

1少所許可:很少有認為是不差的。

2勾:夠。

1振攝:震驚畏懼。

悚息:恐懼惴息。

2易其常度:改變了平常樣子。

1箕踞:兩一腿分開而坐。

1報級:報告戰爭中所得首級即人頭,意為殺敵數目。

1及臣目中:使我看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東周列國志
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周平王東遷洛邑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鄭莊公掘地見母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六回 衛石碏大義滅親鄭莊公假命伐宋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公子翬獻謅賊隱公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敗戎兵鄭忽辭婚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祝聃射周王中肩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鄭祭足被脅立庶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搆兵鄭祭足殺婿逐主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台納媳高渠彌乘間易君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鄭子亹君臣為戮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齊襄公出獵遇鬼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戰長勺曹劌敗齊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楚王杯酒虜息媯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桓公舉火爵寧戚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復國殺子頹惠王反正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齊桓公興兵伐楚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窮百里飼牛拜相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獲陳寶穆公證夢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二十八回 裡克兩弒孤主穆公一平晉亂第二十九回 晉惠公大誅群臣管夷吾病榻論相第三十回 秦晉大戰龍門山穆姬登台要大赦第三十一回 晉惠公怒殺慶鄭介子推割股啖君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牆殉節群公子大鬧朝堂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齊納子昭楚人伏兵劫盟主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眾齊姜氏乘醉遣夫第三十五回 晉重耳周遊列國秦懷嬴重婚公子第三十六回 晉呂卻夜焚公宮秦穆公再平晉亂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綿上太叔帶怙寵入宮中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亂居鄭晉文公守信降原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詞卻敵晉文公伐衛破曹第四十回 先軫詭謀激子玉晉楚城濮大交兵第四十一回 連谷城子玉自殺踐土壇晉侯主盟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陽受覲衛元咺公館對獄第四十三回 智寧俞假鴆復衛老燭武縋城說秦第四十四回 叔詹據鼎抗晉侯弦高假命犒秦軍第四十五回 晉襄公墨縗敗秦先元帥免胄殉翟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宮中弒父秦穆公殽谷封屍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簫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召士會壽余紿秦第四十九回 公子鮑厚施買國齊懿公竹池遇變第五十回 東門遂援立子倭趙宣子桃園強諫第五十一回 責趙盾董狐直筆誅斗椒絕纓大會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嘗黿構逆陳靈公袒服戲朝第五十三回 楚莊王納諫復陳晉景公出師救鄭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縱屬亡師孟侏儒托優悟主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老人結草亢杜回第五十六回 蕭夫人登台笑客逢丑父易服免君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晉圍下宮程嬰匿孤第五十八回 說秦伯魏相迎醫報魏錡養叔獻藝第五十九回 寵胥童晉國火亂誅岸賈趙氏復興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軍肆敵逼陽城三將鬥力第六十一回 晉悼公駕楚會蕭魚孫林父因歌逐獻公第六十二回 諸侯同心圍齊國晉臣合計逐欒盈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小范鞅智劫魏舒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欒盈滅族且於門杞梁死戰第六十五回 弒齊光崔慶專權納衛衎寧喜擅政第六十六回 殺寧喜子鱄出奔戮崔杼慶封獨相第六十七回 盧蒲癸計逐慶封楚靈王大合諸侯第六十八回 賀虒祁師曠辨新聲散家財陳氏買齊國第六十九回 楚靈王挾詐滅陳蔡晏平仲巧辯服荊蠻第七十回 殺三兄楚平王即位劫齊魯晉昭公尋盟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軀奔父難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第七十三回 伍員吹簫乞吳市專諸進炙刺王僚第七十四回 囊瓦懼謗誅無極要離貪名刺慶忌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演陣斬美姬蔡昭侯納質乞吳師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伍子胥掘墓鞭屍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吳師楚昭王返國第七十八回 會夾谷孔子卻齊墮三都聞人伏法第八十回 夫差違諫釋越勾踐竭力事吳第八十一回 美人計吳宮寵西施言語科子貢說列國第八十二回 殺子胥夫差爭歃納蒯瞶子路結纓第八十三回 誅羋勝葉公定楚滅夫差越王稱霸第八十四回 智伯決水灌晉陽豫讓擊衣報襄子第八十五回 樂羊子怒餟中山羹西門豹喬送河伯婦第八十六回 吳起殺妻求將騶忌鼓琴取相第八十七回 說秦君衛鞅變法辭鬼谷孫臏下山第八十八回 孫臏佯狂脫禍龐涓兵敗桂陵第八十九回 馬陵道萬弩射龐涓咸陽市五牛分商鞅第九十回 蘇秦合從相六國張儀被激往秦邦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噲召兵偽獻地張儀欺楚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蒍莽赴會楚懷王陷秦第九十三回 趙主父餓死沙邱宮孟嘗君偷過函谷關第九十四回 馮諼彈鋏客孟嘗齊王糾兵伐桀宋第九十五回 說四國樂毅滅齊驅火牛田單破燕第九十六回 藺相如兩屈秦王馬服君單解韓國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計逃秦國假張祿延辱魏使第九十八回 質平原秦王索魏齊敗長平白起坑趙卒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郵呂不韋巧計歸異人第一百回 魯仲連不肯帝秦信陵君竊符救趙第一百一回 秦王滅周遷九鼎廉頗敗燕殺二將第一百二回 華陰道信陵敗蒙驁胡盧河龐煖斬劇辛第一百三回 李國舅爭權除黃歇樊於期傳檄討秦王第一百四回 甘羅童年取高位嫪毐偽腐亂秦宮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諫秦王李牧堅壁卻桓齮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間殺李牧田光刎頸薦荊軻第一百七回 獻地圖荊軻鬧秦庭論兵法王翦代李信第一百八回 兼六國混一輿圖號始皇建立郡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