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 藺相如兩屈秦王馬服君單解韓國:忽一日,有外客以白璧來求售,繆賢一愛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 藺相如兩屈秦王馬服君單解韓國

東周列國志

第九十六回 藺相如兩屈秦王馬服君單解韓國

卻說趙惠文王一寵一用一個內侍,姓繆名賢,官拜宦者令,頗干預政事。

忽一日,有外客以白璧來求售,繆賢一愛一其玉色光潤無瑕,以五百金得之,以示玉工。

玉工大驚曰:「此真和氏之璧也!楚相昭陽因宴會偶失此璧,疑張儀偷盜,捶之幾死,張儀以此入秦。

後昭陽懸千金之賞,購求此璧,盜者不敢出獻,竟不可得。

今日無意中落於君手,此乃無價之寶,須什襲1珍藏,不可輕示於人也。」

繆賢曰:「雖然,良玉何以遂為無價?」

玉工曰:「此玉置暗處,自然有光,能卻塵埃,辟邪魅,名曰『夜光之璧』。

若置之座間,冬月則暖,可以代爐;夏月則涼,百步之內,蠅蚋2不入。

有此數般奇異,他玉不及,所以為至寶。」

繆賢試之,果然。

乃制為寶櫝,藏於內笥。

早有人報知趙王,言:「繆中侍得和氏璧。」

趙王問繆賢取之,賢一愛一璧不即獻。

趙王怒,因出獵之便,突入賢家,搜其室,得寶櫝,收之以去。

繆賢恐趙王治罪誅之,欲出走。

其舍人藺相如牽衣問曰:「君今何往?」

賢曰:「吾將奔燕。」

相如曰:「君何以受知於燕王,而輕身往投也?」

繆賢曰:「吾昔年嘗從大王與燕王相會於境上,燕王私握吾手曰:『願與君結交。

』以此相知,故欲往。」

相如諫曰:「君誤矣!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得一寵一於趙王,故燕王欲與君結交。

非厚君也,因君以厚於趙王也。

今君得罪於王,亡命走燕,燕畏趙王之討,必將束縛君以媚於趙王,君其危矣。」

繆賢曰:「然則如何?」

相如曰:「君無他大罪,惟不早獻璧耳!若肉袒負斧鑕,叩首請罪,王必赦君。」

繆賢從其計,趙王果赦賢不誅。

賢重相如之智,以為上客。

再說玉工偶至秦國,秦昭襄王使之治玉,玉工因言及和氏之璧,今歸於趙。

秦王問:「此璧有甚好處?」

玉工如前誇獎。

秦王想慕之甚,思欲一見其璧。

時昭襄王之母舅魏冉為丞相,進曰:「王欲見和璧,何不以酉陽十五城易之?」

秦王訝曰:「十五城,寡人所惜也,奈何易一璧哉?」

魏冉曰:「趙之畏秦久矣!大王若以城易璧,趙不敢不以璧來,來則留之。

是易城者名也,得璧者實也。

王何患失城乎?」

秦王大喜,即為書致趙王,命客卿胡傷為使。

書略曰:

寡人慕和氏璧有日矣,未得一見。

聞君王得之,寡人不敢輕請,願以酉陽十五城奉酬。

惟君王許之。

趙王得書,召大臣廉頗等商議。

欲予秦,恐其見欺,璧去城不可得;欲勿予,又恐觸秦之怒。

諸大臣或言不宜與,或言宜與,紛紛不決。

李克曰:「遣一智勇之士,懷璧以往;得城則授璧於秦,不得城仍以璧歸趙,方為兩全。」

趙王目視廉頗,頗俯首不語。

宦者令繆賢進曰:「臣有舍人姓藺名相如,此人勇士,且有智謀。

若求使秦,無過此人。」

趙王即命繆賢召藺相如至,相如拜謁已畢,趙王問曰:「秦王請以十五城易寡人之璧,先生以為可許否?」

相如曰:「秦強趙弱,不可不許。」

趙王曰:「倘璧去城不可得,如何?」

相如對曰:「秦以十五城易璧,價厚矣。

如是趙不許璧,其曲在趙。

趙不待入城而即獻璧,禮恭矣。

如是而秦不予城,其曲在秦。」

趙王曰:「寡人欲求一人使秦,保護此璧。

先生能為寡人一行乎?」

相如曰:「大王必無其人,臣願奉璧以往。

若城入於趙,臣當以璧留秦;不然,臣請完璧歸趙。」

趙王大喜,即拜相如為大夫,以璧授之。

相如奉璧西入咸陽。

秦昭襄王聞璧至,大喜,坐章台之上,大集群臣,宣相如入見。

相如留下寶櫝,只用錦袱包裹,兩手捧定,再拜奉上秦王。

秦王展開錦袱觀看,但見純白無瑕,寶光閃爍,雕鏤之處,天成無跡,真希世之珍矣。

秦王飽看了一回,嘖嘖歎息。

因付左右群臣遞相傳示,群臣看畢,皆羅拜稱「萬歲」。

秦王命內侍重將錦袱包裹,傳與後宮美人玩之,良久送出,仍歸秦王案上。

藺相如從旁伺候,良久,並不見說起償城之話。

相如心生一計,乃前奏曰:「此璧有微瑕,臣請為大王指之。」

秦王命左右以璧傳與相如。

相如得璧在手,連退數步,靠在殿柱之上,睜開雙目,怒氣勃不可遏,謂秦王曰:「和氏之璧,天下之至寶也。

大王欲得璧,發書至趙,寡君悉召群臣計議,群臣皆曰:『秦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恐璧往,城不可得,不如勿許。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萬乘之君乎?奈何以不肖之心待人,而得罪於大王?』於是寡君乃齋戒五日,然後使臣奉璧拜送於庭,敬之至也。

今大王見臣,禮節甚倨,坐而受璧,左右傳觀,復使後宮美人玩一弄,褻瀆殊甚。

以此知大王無償城之意矣,臣所以復取璧也。

大王必欲迫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寧死不使秦得璧!」於是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秦王惜璧,恐其碎之,乃謝曰:「大夫無然1,寡人豈敢失信於趙!」即召有司取地圖來,秦王指示,從某處至某處,共十五城予趙。

相如心中暗想:「此乃秦王欲誑取璧,非真情。」

乃謂秦王曰:「寡君不敢一愛一希世之寶,以得罪於大王,故臨遣臣時,齋戒五日,遍召群臣,拜而遣之。

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陳設車輅文物,具左右威儀,臣乃敢上璧。」

秦王曰:「諾。」

乃命齋戒五日,送相如於公館安歇。

相如抱璧至館,又想道:「我曾在趙王面前誇口:『秦若不償城,願完璧歸趙。

』今秦王雖然齋戒,倘得璧之後,仍不償城,何面目回見趙王?」

乃命從者穿粗褐衣,裝作貧人模樣,將布袋纏璧於腰,從徑路竊走。

附奏於趙王曰:「臣恐秦欺趙,無意償城,謹遣從者歸璧大王。

臣待罪於秦,死不辱命!」趙王曰:「相如果不負所言矣。」

再說秦王假說齋戒,實未必然,過五日。

升殿陳設禮物,令諸侯使者皆會,共觀受璧,欲以誇示列國。

使贊禮引趙國使臣上殿。

藺相如從容徐步而入。

謁見已畢,秦王見相如手中無璧,問曰:「寡人已齋戒五日,敬受和璧,今使者不持璧來,何故?」

相如奏曰:「秦自穆公以來,共二十餘君,皆以詐術用事。

遠則杞子欺鄭,孟明欺晉;近則商鞅欺魏,張儀欺楚。

往事歷歷,從無信義。

臣今者惟恐見欺於王,以負寡君,已令從者懷璧從間道還趙矣。

臣當死罪!」秦王怒曰:「使者謂寡人不敢,故寡人齋戒受璧。

使者以璧歸趙,是明欺寡人也!」叱左右前縛相如。

相如面不改色,奏曰:「大王請息怒,臣有一言。

今日之勢,秦強趙弱,但有秦負趙之事,決無趙負秦之理。

大王真欲得璧,先割十五城予趙,隨一介之使,同臣往趙取璧,趙豈敢得城而留璧,負不信之名,以得罪於大王哉?臣自知欺大王之罪,罪當萬死,臣已寄奏寡君,不望生還矣。

請就鼎鑊之烹,令諸侯皆知秦以欲璧之故,而誅趙使,曲直有所在矣。」

秦王與群臣面面相覷,不能吐一語。

諸侯使者旁觀,皆為相如危懼。

左右欲牽相如去,秦王喝住,謂群臣曰:「即殺相如,璧未可得,徒負不義之名,絕秦、趙之好。」

乃厚待相如,禮而歸之。

髯翁讀史至此,論秦人攻城取邑,列國無可奈何,一璧何足為重?相如之意,只恐被秦王欺趙得璧,便小覷了趙國,將來難以立國。

倘索地索貢,不可復拒,故於此顯個力量,使秦王知趙國之有人也。

藺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拜上大夫。

其後秦竟不予趙城,趙亦不與秦璧。

秦王心中終不釋然於趙,復遣使約趙王於西河外澠池之地,共為好會。

趙王曰:「秦以會欺楚懷王,錮之咸陽,至今楚人傷心未已。

今又來約寡人為會,得無以懷王相待乎?」

廉頗與藺相如計議曰:「王若不行,示秦以弱。」

乃共奏曰:「臣相如願保駕前往。

臣頗願輔太子居守。」

趙王喜曰:「相如且能完璧,況寡人乎?」

平原君趙勝奏曰:「昔宋襄公以乘車赴會,為楚所劫。

魯君與齊會於夾谷,具左右司馬以從。

今保駕雖有相如,請一精一選銳卒五千扈從,以防不虞。

再用大軍,離三十里屯札,方保萬全。」

趙王曰:「五千銳卒,何人為將?」

趙勝對曰:「臣所知田部吏李牧者,真將才也。」

趙王曰:「何以見之?」

趙勝對曰:「李牧為田部吏,取租稅,臣家過期不納,牧以法治之,殺臣司事者九人。

臣怒責之,牧謂臣曰:『國之所恃者,法也。

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

法削則國弱,而諸侯加兵,趙且不保其國,君安得保其家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法立而國強,長保富貴,豈不善耶?』此其識慮非常,臣是以知其可將也。」

趙王即用李牧為中軍大夫,便率一精一兵五千扈從同行。

平原君以大軍繼之。

廉頗送至境上,謂趙王曰:「王人虎狼之秦,其事誠不測!今與王約:度往來道路,與夫會遇之禮畢,為期不過三十日耳。

若過期不歸,臣請如楚國故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人之望。」

趙王許諾。

遂至澠池,秦王亦到,各歸館驛。

至期,兩王以禮相見,置酒為歡。

飲至半酣,秦王曰:「寡人竊聞趙王善於音樂,寡人有寶瑟在此,請趙王奏之。」

趙王面赤,然不敢辭。

秦侍者將寶瑟進於趙王之前,趙王為奏《湘靈》一曲,秦王稱善不已。

鼓畢,秦王曰:「寡人聞趙之始祖烈侯好音,君王真得家傳矣。」

乃顧左右召御史,使載其事。

秦御史秉筆取簡,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於澠池,令趙王鼓瑟。」

藺相如前進曰:「趙王聞秦王善於秦聲,臣謹奉盆缶,請秦王擊之,以相娛樂。」

秦王怒,色變不應。

相如即取盛酒瓦器,跪請於秦王之前,秦王不肯擊。

相如曰:「大王恃秦之強乎?今五步之內,相如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曰:「相如無禮!」欲前執之。

相如張目叱之,鬚髮皆張,左右大駭,不覺倒退數步。

秦王意不悅,然心憚相如,勉強擊缶一聲。

相如方起,召趙御史亦書於簡曰:「某年月日,趙王與秦王會於澠池,令秦王擊缶。」

秦諸臣意不平,當筵而立,請於趙王曰:「今日趙王惠顧,請王割十五城為秦王壽!」相如亦請於秦王曰:「禮尚往來,趙既進十五城於秦,秦不可不報。

亦願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曰:「吾兩君為好,諸君不必多言。」

乃命左右,更進酒獻酬,假意盡歡而罷。

秦客卿胡傷等密勸拘留趙王及藺相如,秦王曰:「諜者言:『趙設備甚密。

』萬一其事不濟,為天下笑。」

乃益敬重趙王,約為兄弟,永不侵伐。

使太子安國君之子,名異人者,為質於趙。

群臣皆曰:「約好足矣,何必送質?」

秦王笑曰:「趙方強,未可圖也。

不送質,則趙不相信。

趙信我,其好方堅,我乃得專事於韓矣。」

群臣乃服。

趙王辭秦王而歸,恰三十日。

趙王曰:「寡人得藺相如,身安於泰山,國重於九鼎。

相如功最大,群臣莫及。」

乃拜為上相,班在廉頗之右。

廉頗怒曰:「吾有攻城野戰之大功,相如徒以口舌微勞,位居吾上。

且彼乃宦者舍人,出身微賤,吾豈甘為之下乎?今見相如,必擊殺之!」相如聞廉頗之言,每遇公朝,托病不往,不肯與頗相會。

舍人俱以相如為怯,竊議之。

偶一日,藺相如出外,廉頗亦出,相如望見廉頗前導,忙使御者引車避匿傍巷中去,俟廉頗車過方出。

舍人等益忿,相約同見相如,諫曰:「臣等拋井裡,棄親戚,來君之門下者,以君為一時之丈夫,故相慕悅而從之。

今君與廉將軍同列,班況在右,廉君口出惡言,君不能報,避之於朝,又避之於市,何畏之甚也?臣等竊為君羞之!請辭去!」相如固止之曰:「吾所以避廉將軍有故,諸君自不察耳!」舍人等曰:「臣等淺近無知,乞君明言其故。」

相如曰:「諸君視廉將軍孰若秦王?」

諸舍人皆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天下莫敢抗,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雖駑1,獨畏一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今兩虎共鬥,勢不俱生,秦人聞之,必乘間而侵趙。

吾所以強顏引避者,國計為重,而私仇為輕也。」

舍人等乃歎服。

未幾,藺氏之舍人,與廉氏之客,一日在酒肆中,不期而遇,兩下爭坐。

藺氏舍人曰:「吾主君以國家之故,讓廉將軍;吾等亦宜體主君之意,讓廉氏客。」

於是廉氏益驕。

河東人虞卿游趙,聞藺氏舍人述相如之語,乃說趙王曰:「王今日之重臣,非藺相如廉頗乎?」

王曰:「然。」

虞卿曰:「臣聞前代之臣,師師濟濟,同寅協恭,以治其國。

今大王所恃重臣二人,而使自相水火,非社稷之福也。

夫藺氏愈益讓,而廉氏不能諒其情。

廉氏愈益驕,而藺氏不敢折其氣。

在朝則有事不共議,為將則有急不相恤,臣竊為大王憂之!臣請合廉、藺之交,以為大王輔。」

趙王曰:「善。」

虞卿往見廉頗,先頌其功,廉頗大喜。

虞卿曰:「論功則無如將軍矣。

論量則還推藺君。」

廉頗勃然曰:「彼懦夫以口舌取寶名,何量之有哉?」

虞卿曰:「藺君非懦士也,其所見者大。」

因述相如對舍人之言,且曰:「將軍不欲托身於趙則已,若欲托身於趙,而兩大臣一讓一爭,恐盛名之歸,不在將軍也。」

廉頗大慚曰:「微先生之言,吾不聞過。

吾不及藺君遠矣。」

因使虞卿先道意於相如,頗肉袒負荊1,自造於藺氏之門,謝曰:「鄙人志量淺狹,不知相國能寬容至此,死不足贖罪矣!」因長跪庭中。

相如趨出引起曰:「吾二人比肩事主,為社稷臣,將軍能見諒,已幸甚,何煩謝為。」

廉頗曰:「鄙一性一粗一暴,蒙君見容,慚愧無地!」因相持泣下。

相如亦泣。

廉頗曰:「從今願結為生死之交,雖刎頸不變!」頗先下拜,相如答拜。

因置酒筵款待,極歡而罷。

後世稱刎頸之交,正謂此也。

無名子有詩云:

引車趨避量誠洪,肉袒將軍志亦雄。

今日紛紛競門戶,誰將國計置胸中!

趙王賜虞卿黃金百鎰,拜為上卿。

是時,秦大將軍白起擊破楚軍,收郢都。

置南郡。

楚頃襄王敗走,東保於陳。

大將魏冉復攻取黔中,置黔中郡,楚益衰削。

乃使太傅黃歇,待太子熊完,人質於秦以求和。

白起等復攻魏,至於大梁。

梁遣大將暴鳶迎戰,敗績,斬首四萬,魏獻三城以和。

秦封白起為武安君。

未幾,客卿胡傷復攻魏,敗魏將芒卯,取南陽,置南陽郡。

秦王以賜魏冉,號為穰侯。

復遣胡傷帥師二十萬伐韓,圍閼與。

韓厘王遣使求救於趙。

趙惠文王聚集群臣商議:「韓可救與否?」

藺相如、廉頗、樂乘皆言:「閼與道險且狹,救之不便。」

平原君趙勝曰:「韓、魏唇齒相蔽,不救則還戈即向趙矣!」趙奢嘿然無言。

趙王獨問之,奢對曰:「道險且狹,譬如兩鼠斗於一穴一中,將勇者勝。」

趙王乃選軍五萬,使奢帥之救韓。

出邯鄲東門三十里,傳令立壁壘下寨。

安插已定,又出令曰:「有言及軍事者斬!」閉營高臥,軍中寂然。

秦軍鼓噪勒兵,聲如震霆,閼與城中,屋瓦皆為振動。

軍吏一人來報,秦兵如此恁般……。

趙奢以為犯令,立斬之以徇。

留二十八日不行,日使人增壘濬溝,為自固計。

秦將胡傷,聞有趙兵來救,不見其來,再使諜人探聽,報云:「趙果有救兵,乃大將趙奢也。

出邯鄲城三十里,即立壘下寨不進。」

胡傷未信,更使親近左右,直入趙軍,謂趙奢曰:「秦攻閼與,旦暮且下矣,將軍能戰,即速來!」趙奢曰:「寡君以鄰邦告急,遣某為備,某何敢與秦戰乎?」

因具酒食厚款之,使周視壁壘。

秦使者還報胡傷,胡傷大喜曰:「趙兵去國才三十里,而堅壁不進,乃增壘自固,已無戰情,閼與必為吾有矣。」

遂不為御趙之備,一意攻韓。

趙奢既遣秦使,約三日,度其可至秦軍,遂出令選騎兵善射慣戰者萬人為前鋒,大軍在後,銜枚卷甲,晝夜兼行。

二日一一夜及韓境,去閼與城十五里,復立軍壘。

胡傷大怒,留兵一半圍城,悉起老營之眾,前來迎敵。

趙營軍士許歷書一簡,上為「請諫」二字,跪於營前。

趙奢異之,命刊1去前令,召人曰:「汝欲何言?」

許歷曰:「秦人不意趙師卒至,此其來氣盛。

元帥必厚集其陣,以防衝突,不然必敗。」

趙奢曰:「諾。」

即傳令列陣以待。

許歷又曰:「《兵法》:『得地利者勝。

』閼與形勢,惟北山最高,而秦將不知據守,此留以待元帥也,宜速據之。」

趙奢又曰:「諾。」

即命許歷引軍萬人,屯據北山嶺上,凡秦兵行動,一望而知。

胡傷兵到,便來爭山。

山勢崎嶇,秦兵膽大的,有幾個上前,都被趙軍飛石擊傷。

胡傷咆哮大怒,指揮軍將四下尋路。

忽聞鼓聲大振,趙奢引軍殺到,胡傷命分軍拒敵。

趙奢將射手萬人,分為二隊,左右各五千人,向秦軍亂射。

許歷驅萬人,從山頂上趁勢殺下,喊聲如雷,前後夾攻。

殺得秦軍如天崩地裂,沒處躲閃,大敗而奔。

胡傷馬蹶墜下,幾為趙兵所獲,卻遇兵尉斯離引軍剛到,抵死救出。

趙奢追至五十里,秦軍屯札不住,只得望西逃奔,遂解閼與之圍。

韓厘王親自勞軍,致書稱謝趙王。

趙王封奢為馬服君,位與藺相如廉頗相並。

趙奢薦許歷之才,以為國尉。

趙奢子趙括,自少喜談兵法,家傳《六韜》、《三略》之書,一覽而盡;嘗與父奢論兵,指天畫地,目中無人,雖奢亦不能難也。

其母喜曰:「有子如此,可謂將門出將矣!」奢蹴然不悅曰:「括不可為將。

趙不用括,乃社稷之福耳!」母曰:「括盡讀父書,其談兵自以為天下莫及,子曰『不可為將』。

何故?」

奢曰:「括自謂天下莫及,此其所以不可為將也。

夫兵者,死地,戰戰兢兢,博諮於眾,猶懼有遺慮;而括易言之!若得兵權,必果於自用,忠謀善策,無繇而入,其敗必矣。」

母以奢之語告括,括曰:「父年老而怯,宜有是言也!」後二歲,趙奢病篤,謂括曰:「兵凶戰危,古人所戒。

汝父為將數年,今日方免敗衄之辱,死亦瞑目。

汝非將才,切不可妄居其位,自壞家門!」又囑括母曰:「異日若趙王召括為將,汝必述吾遺命辭之。

喪師辱國,非細事也!」言訖而終。

趙王念奢之功,以括嗣馬服君之職。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註解:

1什襲:重重包裹。

2蚋:似蠅之吸血蟲。

1無然:不要這樣。

1駑:才能低劣。

1肉袒:赤膊。

負荊:背柴。

1刊:削。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東周列國志
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周平王東遷洛邑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鄭莊公掘地見母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六回 衛石碏大義滅親鄭莊公假命伐宋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公子翬獻謅賊隱公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敗戎兵鄭忽辭婚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祝聃射周王中肩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鄭祭足被脅立庶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搆兵鄭祭足殺婿逐主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台納媳高渠彌乘間易君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鄭子亹君臣為戮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齊襄公出獵遇鬼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戰長勺曹劌敗齊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楚王杯酒虜息媯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桓公舉火爵寧戚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復國殺子頹惠王反正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齊桓公興兵伐楚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窮百里飼牛拜相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獲陳寶穆公證夢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二十八回 裡克兩弒孤主穆公一平晉亂第二十九回 晉惠公大誅群臣管夷吾病榻論相第三十回 秦晉大戰龍門山穆姬登台要大赦第三十一回 晉惠公怒殺慶鄭介子推割股啖君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牆殉節群公子大鬧朝堂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齊納子昭楚人伏兵劫盟主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眾齊姜氏乘醉遣夫第三十五回 晉重耳周遊列國秦懷嬴重婚公子第三十六回 晉呂卻夜焚公宮秦穆公再平晉亂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綿上太叔帶怙寵入宮中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亂居鄭晉文公守信降原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詞卻敵晉文公伐衛破曹第四十回 先軫詭謀激子玉晉楚城濮大交兵第四十一回 連谷城子玉自殺踐土壇晉侯主盟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陽受覲衛元咺公館對獄第四十三回 智寧俞假鴆復衛老燭武縋城說秦第四十四回 叔詹據鼎抗晉侯弦高假命犒秦軍第四十五回 晉襄公墨縗敗秦先元帥免胄殉翟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宮中弒父秦穆公殽谷封屍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簫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召士會壽余紿秦第四十九回 公子鮑厚施買國齊懿公竹池遇變第五十回 東門遂援立子倭趙宣子桃園強諫第五十一回 責趙盾董狐直筆誅斗椒絕纓大會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嘗黿構逆陳靈公袒服戲朝第五十三回 楚莊王納諫復陳晉景公出師救鄭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縱屬亡師孟侏儒托優悟主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老人結草亢杜回第五十六回 蕭夫人登台笑客逢丑父易服免君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晉圍下宮程嬰匿孤第五十八回 說秦伯魏相迎醫報魏錡養叔獻藝第五十九回 寵胥童晉國火亂誅岸賈趙氏復興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軍肆敵逼陽城三將鬥力第六十一回 晉悼公駕楚會蕭魚孫林父因歌逐獻公第六十二回 諸侯同心圍齊國晉臣合計逐欒盈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小范鞅智劫魏舒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欒盈滅族且於門杞梁死戰第六十五回 弒齊光崔慶專權納衛衎寧喜擅政第六十六回 殺寧喜子鱄出奔戮崔杼慶封獨相第六十七回 盧蒲癸計逐慶封楚靈王大合諸侯第六十八回 賀虒祁師曠辨新聲散家財陳氏買齊國第六十九回 楚靈王挾詐滅陳蔡晏平仲巧辯服荊蠻第七十回 殺三兄楚平王即位劫齊魯晉昭公尋盟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軀奔父難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第七十三回 伍員吹簫乞吳市專諸進炙刺王僚第七十四回 囊瓦懼謗誅無極要離貪名刺慶忌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演陣斬美姬蔡昭侯納質乞吳師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伍子胥掘墓鞭屍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吳師楚昭王返國第七十八回 會夾谷孔子卻齊墮三都聞人伏法第八十回 夫差違諫釋越勾踐竭力事吳第八十一回 美人計吳宮寵西施言語科子貢說列國第八十二回 殺子胥夫差爭歃納蒯瞶子路結纓第八十三回 誅羋勝葉公定楚滅夫差越王稱霸第八十四回 智伯決水灌晉陽豫讓擊衣報襄子第八十五回 樂羊子怒餟中山羹西門豹喬送河伯婦第八十六回 吳起殺妻求將騶忌鼓琴取相第八十七回 說秦君衛鞅變法辭鬼谷孫臏下山第八十八回 孫臏佯狂脫禍龐涓兵敗桂陵第八十九回 馬陵道萬弩射龐涓咸陽市五牛分商鞅第九十回 蘇秦合從相六國張儀被激往秦邦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噲召兵偽獻地張儀欺楚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蒍莽赴會楚懷王陷秦第九十三回 趙主父餓死沙邱宮孟嘗君偷過函谷關第九十四回 馮諼彈鋏客孟嘗齊王糾兵伐桀宋第九十五回 說四國樂毅滅齊驅火牛田單破燕第九十六回 藺相如兩屈秦王馬服君單解韓國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計逃秦國假張祿延辱魏使第九十八回 質平原秦王索魏齊敗長平白起坑趙卒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郵呂不韋巧計歸異人第一百回 魯仲連不肯帝秦信陵君竊符救趙第一百一回 秦王滅周遷九鼎廉頗敗燕殺二將第一百二回 華陰道信陵敗蒙驁胡盧河龐煖斬劇辛第一百三回 李國舅爭權除黃歇樊於期傳檄討秦王第一百四回 甘羅童年取高位嫪毐偽腐亂秦宮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諫秦王李牧堅壁卻桓齮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間殺李牧田光刎頸薦荊軻第一百七回 獻地圖荊軻鬧秦庭論兵法王翦代李信第一百八回 兼六國混一輿圖號始皇建立郡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