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召士會壽余紿秦:不意趙盾襲敗秦兵,奏凱而回,心中愈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召士會壽余紿秦

東周列國志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召士會壽余紿秦

話說箕鄭父、士谷、梁益耳三人商議,只等秦兵緊急,便從中作亂,欲更趙盾之位。

不意趙盾襲敗秦兵,奏凱而回,心中愈憤。

先都為下軍佐,因主將先蔑為趙盾所賣,出奔於秦,亦恨趙盾。

湊著蒯得被先克以軍事奪其田祿,中懷怨望,訴於士谷。

谷曰:「先克倚恃趙孟之屬,故敢橫行如此。

盾所專制,惟中軍耳。

誠得一死士,先往刺克,則盾勢孤矣。

此事非得先子會不可!」蒯得曰:「子會因主帥為盾所賣,意亦恨之。」

士谷曰:「既如此,則克不難辦也。」

遂附耳曰:「只須如此恁般,便可了事。」

蒯得大喜曰:「吾當即往言之。」

蒯得往見先都,倒是先都開口說起:「趙孟背了士季,襲敗秦師,全無信義,難與同事。」

蒯得遂以士谷之言,告於先都。

都曰:「誠如此,晉國之幸也!」

時冬月將盡,約至新春,先克往箕城,謁拜其祖先軫之祠。

先都使家丁伏於箕城之外,只等先克過去,遠遠跟定,覷個空隙,群起刺殺之。

從人驚散。

趙盾聞先克為賊所殺,大怒,嚴令司寇緝獲,五日一比1。

先都等情慌,與蒯得商議,慫恿士谷、梁益耳等作速舉事。

梁益耳醉中洩其語於梁弘。

弘大驚曰:「此滅族之事也!」乃密告於臾駢,駢轉聞於趙盾。

盾即聚甲戒車,吩咐伺候聽令。

先都聞趙氏聚甲戒車,疑其謀已洩。

急走士谷處,催並速發。

箕鄭父欲借上元節2晉侯賜酺,乘亂行一事,議久不決。

趙盾先遣臾駢圍先都之家,執都付獄。

梁益耳、蒯得慌忙之際,欲與箕鄭父、士谷一團一集四族家丁,劫出先都,一同為亂。

趙盾使人反以先都之謀,告於箕鄭父,請他入朝商議。

箕鄭父曰:「趙孟見召,殆不疑我也。」

遂輕身而往。

原來趙孟為箕鄭父見3為上軍元帥,恐其鼓眾同亂,假意召之。

鄭父不知是計,坦然入朝。

趙盾留住於朝房,與之議先都之事。

密遣荀林父、卻缺、欒盾領著三枝軍馬,分頭拿捕士谷、梁益耳、蒯得三人。

俱下獄訖,荀林父等三將,至朝房回話。

林父大聲喝曰:「箕鄭父亦在作亂數內,如何還不就獄?」

鄭父曰:「我有居守之勞,彼時三軍在外,我獨居中,不以此時為亂,今日諸卿濟濟,乃求死耶?」

趙盾曰:「汝之遲於為亂,正欲待先都、蒯得也。

我已訪知的實,不須多辯!」箕鄭父俯首就獄。

趙盾奏聞晉靈公,欲將先都等五人行誅。

靈公年幼,唯唯而已。

靈公既入宮,襄夫人聞五人在獄,問靈公曰:「相國如此處置?」

靈公曰:「相國言:『罪並應誅』」襄夫人曰:「此輩事起爭權,原無篡逆之謀。

且主謀殺先克者,不過一二人。

罪有首從,豈可一概誅戮?邇年1老成彫喪,人才稀少,一朝而戮五臣,恐朝堂之位遂虛矣。

可不慮乎?」

明日,靈公以襄夫人之言,述於趙盾。

盾奏曰:「主少國疑,大臣擅殺,不大誅戮,何以懲後?」

遂將先都、士谷、箕鄭父、梁益耳、蒯得五人,坐以不君2之罪,斬於市曹。

錄先克之子先為大夫。

國人畏趙盾之嚴,無不股盃。

狐射姑在潞國聞其事,駭曰:「幸哉!我之得免於死也。」

一日,潞大夫酆舒問於狐射姑曰:「趙盾比趙衰二人孰賢?」

射姑曰:「趙衰乃冬日之日,趙盾乃夏日之日。

冬日賴其溫,夏日畏其烈。」

酆舒笑曰:「卿宿將,亦畏趙孟耶?」

閒話休提。

卻說楚穆王自篡位之後,亦有爭伯中原之志。

聞諜報:「晉君新立,趙盾專一政,諸大夫自相爭殺。」

乃召群臣計議,欲加兵於鄭。

大夫范山進曰:「晉君年幼,其臣志在爭權,不在諸侯。

乘此時出兵以爭北方,誰能當者!」穆王大悅,使斗越椒為大將,蔿賈副之,帥車三百乘伐鄭。

自引兩廣一精一兵,屯於狼淵,以為聲援。

別遣息公子朱為大將,公子茷副之,帥車三百乘伐陳。

且說鄭穆公聞楚兵臨境,急遣大夫公子堅、公子龐、樂耳三人,引兵拒楚於境上,囑以固守勿戰,別遣人告急於晉。

越椒連日抵挑戰,鄭兵不出。

蔿賈密言於越椒曰:「自城濮之後,楚兵久不至鄭矣。

鄭人恃有晉救,不與我戰。

乘晉之未至,誘而擒之,可以雪往日之恥。

不然,遷延日久,諸侯畢集,恐復如子玉故事,將奈何?」

越椒曰:「今欲誘之,當用何計?」

蔿賈附耳曰:「必須如此恁般……」。

越椒從其謀,乃傳令軍中,言:「糧食將缺,可於村落掠取,以供食用。」

自於帳中鼓樂飲酒,每日至夜半方散。

有人傳至狼淵,楚穆王疑斗越椒玩1敵,欲自往督戰。

范山曰:「伯嬴智士,此必有計,不出數日,捷音當至矣。」

再說公子堅等,見楚兵不來搦戰,心中疑慮,使人探聽。

回言:「楚兵四出擄掠為食。

斗元帥中軍,日逐鼓樂飲酒,酒後謾罵,言鄭人無用,不堪廝殺。」

公子堅喜曰:「楚兵四出擄掠,其營必虛;楚將鼓樂飲酒,其心必懈;若夜劫其營,可獲全勝。」

公子龐、樂耳皆以為然。

是夜結束2飽食,公子龐欲分作前中後三隊,次第而進。

公子堅曰:「劫營與對陣不同,乃一時襲擊之計,可分左右,不可分前後也。」

於是三將並進。

將及楚營,遠遠望見燈燭輝煌,笙歌嘹亮。

公子堅曰:「伯棼命合休矣!」麾車直進,楚軍全不抵當。

公子堅先衝入寨中,樂人四散奔走,惟越椒呆坐不動。

上前看時,吃一大驚,乃是束草為人,假扮作越椒模樣。

公子堅急叫「中計」,退出寨時,忽聞寨後炮聲大震,一員大將領軍殺來,大叫「斗越椒在此!」公子堅奔走不迭,會合公子龐及樂耳二將,做一路逃奔。

行不一里,對面炮聲又起,卻是蔿賈預先埋伏一枝軍馬,在於中路,邀截鄭兵。

前有蔿賈,後有越椒,首尾夾攻,鄭兵大敗。

公子龐、樂耳先被擒。

公子堅捨命來救,馬躓3車覆,亦為楚兵所獲。

鄭穆公大懼,謂群臣曰:「三將被擒,晉救不至,如何?」

群臣皆曰:「楚勢甚盛,若不乞降,早晚打破城池,雖晉亦無如之何矣!」鄭穆公乃遣公子豐至楚營謝罪,納賂求和,誓不反叛。

斗越椒使人請命於穆王,穆王許之。

乃釋公子堅、公子龐、樂耳三人之囚,放還鄭國。

楚穆王傳令班師。

行至中途,楚公子朱伐陳兵敗,副將公子獲為陳所獲,打從狼淵一路來見穆王,請兵復仇。

穆王大怒,正欲加兵子陳。

忽報:「陳有使命,送公子茷還楚,上書乞降。」

穆王拆書看之,略曰:

寡人朔,壤地褊小,未獲接侍君王之左右。

蒙君王一旅訓定,邊人愚莽,獲罪於公子。

朔惶悚,寢不能寐,敬使一介,具車馬致之大國。

朔願終依宇下,以求蔭庇。

惟君王辱收之!

穆王笑曰:「陳懼我討罪,是以乞附,可謂見幾之士矣。」

乃准其降。

傳檄徵取鄭、陳二國之君,同蔡侯,以冬十月朔,於厥貉取齊相會。

卻說晉趙盾因鄭人告急,遣人約宋、魯、衛、許四國之兵,一同救鄭。

未及鄭境,聞鄭人降楚,楚師已還。

又聞陳亦降楚。

宋大夫華耦,魯大夫公子遂,俱請伐陳、鄭。

趙盾曰:「我實不能馳救,以失二國,欲何罪焉?不如退而修政。」

乃班師。

髯翁有詩歎云:

誰專國一柄一主諸侯?卻令荊蠻肆蠢謀。

今日鄭陳連臂去,中原伯氣黯然收。

再說陳侯朔與鄭伯蘭,於秋末齊至息地,候楚穆王駕到。

相見禮畢,穆王問曰:「原訂厥貉相會,如何逗遛此地?」

陳侯、鄭伯齊聲答曰:「蒙君王相約,誠恐後期獲罪,故預於此地奉候隨行。」

穆王大喜。

忽諜報:「蔡侯甲午,已先到厥貉境上。」

穆王遂同陳、鄭二君,登車疾走。

蔡侯迎穆王於厥貉,以臣禮見,再拜稽首,陳侯、鄭伯大驚,私語曰:「蔡屈禮如此,楚必以我為慢矣。」

乃相與請於穆王曰:「君王稅駕1於此,宋君不來參謁,君王可以伐之。」

穆王笑曰:「孤之頓兵於此。

正欲為伐宋計也。」

早有人報入宋國。

時宋成公王臣已卒,子昭公杵臼已立三年,信用小人,疏斥公族。

穆、襄之一黨一作亂,殺司馬公子印,司城蕩意諸奔魯,宋國大亂。

賴司冠華御事調停國事,請復意諸之官,國以粗安。

至是,聞楚合諸侯於厥貉,有窺宋之意。

華御事請於宋公曰:「臣聞『小不事大,國所以亡。

』今楚臣服陳、鄭,所不得者宋耳。

請先往迎之。

若待其見伐,然後請成,無及也。」

宋公以為然。

乃親造2厥貉,迎謁楚王。

且治田獵之具,請較獵於孟諸之藪3。

穆王大悅。

陳侯請為前隊開路,宋公為右陣,鄭伯為左陣,蔡侯為後隊,相從楚穆王出獵。

穆王出令,命諸侯從田4者,於侵晨駕車,車中各載燧5,以備取火之用。

合圍良久,穆王馳入右師,偶趕逐群狐,狐入深窟。

穆王回顧宋公,取燧熏之。

車中無燧。

楚司馬申無畏奏曰:「宋公違令,君不可以加刑,請治其僕。」

乃叱宋公之御者,撻之三百,以儆於諸侯。

宋公大慚。

此周頃王二年事。

是時楚最強橫,遣斗越椒行聘於齊、魯,儼然以中原伯主自待,晉不能制也。

周頃王四年,秦康公集群臣議曰:「寡人銜令狐之恨,五年於茲矣!今趙盾誅戮大臣,不修邊政。

陳、蔡、鄭、宋,交臂事楚,晉莫能禁,其弱可知。

此時不伐晉,更何待乎?」

諸大夫皆曰:「願效死力!」康公乃大閱車徒,使孟明居守,拜西乞術為大將,白乙丙副之,士會為參謀,出車五百乘,浩浩蕩蕩,濟河而東,攻羈馬,拔之。

趙盾聞報,急為應敵之計。

自將中軍,遷上軍大夫荀林父為中軍佐,以補先克之缺。

用提彌明為車右。

使卻缺代箕鄭父為上軍元帥。

盾有從弟趙穿,乃晉襄公之一愛一婿,自請為上軍之佐。

盾曰:「汝年少好勇,未曾歷練,姑待異日。」

乃用臾駢為之。

使欒盾為下軍元帥,補先蔑之缺;胥臣之子胥甲為副,補先都之缺。

趙穿又自請以其私屬,附於上軍,立功報效。

趙盾許之。

軍中缺司馬1,韓子輿之子韓厥,自幼育於趙盾之家,長為門客,賢而有才,盾乃薦於靈公而用之。

三軍方出絳城,甚是整肅。

行不十里,忽有乘車衝入中軍。

韓厥使人問之,御者對曰:「趙相國忘攜飲具,奉軍令來取,特此追送。」

韓厥怒曰:「兵車行列已定,豈容乘車擅入?法當斬!」御者涕泣曰:「此相國之命也!」韓厥曰:「厥忝為司馬,但知有軍法,不知有相國也。」

斬御者而毀其車。

諸帥言於趙盾曰:「相國舉韓厥,而厥戮相國之車。

此人負恩,恐不可用。」

趙盾微笑,即使人召韓厥。

諸將以盾必辱厥以報其怨。

厥既至,盾乃降席而禮之曰:「吾聞『事君者,比而不一黨一。

』子能執法如此,不負吾舉矣。

勉之!」厥拜謝而退。

盾又謂諸將曰:「他日執晉政者,必厥也!韓氏其將昌矣。」

晉師營於河曲,臾駢獻策曰:「秦師蓄銳數年而為此舉,其鋒不可當。

請深溝高壘,固守勿戰。

彼不能持久,必退。

退而擊之,勝可萬全。」

趙盾從其計。

秦康公求戰不得,問計於士會。

士會對曰:「趙氏新任一人,姓臾名駢,此人廣有智謀。

今日堅壁不戰,蓋用其謀,以老我師也。

趙有庶子趙穿,晉先君之一愛一婿。

聞其求佐上軍,趙孟不從而用駢,穿意必然懷恨。

今趙孟用駢之謀,穿必不服,故自以私屬從行,其意欲奪臾駢之功也。

若使輕兵挑其上軍,即臾駢不出,趙穿必恃勇來追,因之以求一戰,不亦可乎?」

秦康公從其謀,乃使白乙丙率車百乘,襲晉上軍挑戰。

卻缺與臾駢俱堅持不動。

趙穿聞秦兵掩至,即率私屬百乘出迎。

白乙丙回車便走,車行甚速,趙穿追十餘里,不及而返。

怪臾駢等不肯協力同追,乃召軍吏大罵曰:「襄糧披甲,本欲求戰,今敵來而不出擊,豈上軍皆婦人乎?」

軍吏曰:「主帥自有破敵之謀,不在今日。」

穿復大罵曰:「鼠輩有何深謀?」

直是畏死耳!別人怕秦,我趙穿偏不怕!我將獨奔秦軍,拚死一戰,以雪堅壁之恥。」

遂驅車復進,呼號於眾曰;「有志氣者,都跟我來!」三軍莫應。

惟有下軍副將胥甲歎曰:「此人真正好漢,吾當助之。」

正欲出軍。

卻說上軍元帥卻缺,急使人以趙穿之事報之趙盾。

盾大驚曰:「狂夫獨出,必為秦擒,不可不救也。」

乃傳令三軍,一時並出,與秦交戰。

再說趙穿馳入秦壁,白乙丙接住交鋒,約戰三十餘合,彼此互有殺傷。

西乞術方欲夾攻,見對面大軍齊至,兩下不敢混戰,各鳴金收軍。

趙穿回至本陣,問於趙盾曰:「我欲獨破秦軍,為諸將雪恥,何以鳴金之驟也。」

盾曰:「秦大國,未可輕敵,當以計破之。」

穿曰:「用計用計,吃了一肚子好氣!」言猶未畢,報:「秦國有人來下戰書。」

趙盾使臾駢接之。

使者將書呈上,臾駢轉呈於趙盾。

盾啟而觀之,書曰:「兩國戰士,皆未有缺1,請以來日決一勝負!」盾曰:「謹如命。」

使者去後,臾駢謂趙盾曰:「秦使者口雖請戰,然其目彷徨四顧,似有不寧之狀,殆懼我也,夜必遁矣。

請伏兵於河口,乘其將濟而擊之,必大獲全勝。」

趙盾曰:「此計甚妙!」正欲發令埋伏,胥甲聞其謀,告於趙穿。

穿遂與胥甲同至軍門,大呼曰:「眾軍士聽吾一言:我晉國兵強將廣,豈在西秦之下?秦來約戰,已許之矣;又欲伏兵河口,為掩襲之計,是豈大丈夫所為耶?」

趙盾聞之,召謂曰:「我原無此意,勿得撓亂軍心也!」秦諜者探得趙穿和胥甲軍門之語,乃連夜遁走,復侵入瑕邑,出桃林塞而歸。

趙盾亦班師,回國治洩漏軍情之罪。

以趙穿為君婿,且是從弟,特免其議;專委罪於胥甲,削其官爵,逐去衛國安置。

又曰:「臼季之功,不可斬2。

也!」仍用胥甲之子胥克為下軍佐。

髯仙有詩議趙盾之不公。

刺先克五將亂晉召士會壽余紿秦詩云:

同呼軍門罪不殊,獨將胥甲正刑書。

相君庇族非無意,請把桃園問董狐3。

周頃王五年,趙盾懼秦師復至,使大夫詹嘉居瑕邑,以守桃林之塞。

臾駢進曰:「河曲之戰,為秦畫策者土會也。

此人在秦,吾輩豈能高枕而臥耶?」

趙盾以為然,乃於諸浮之別館,大集六卿而議之。

那六卿:趙盾、卻缺、欒盾、荀林父、臾駢、胥克。

是日六卿畢至,趙盾開言曰:「今狐射姑在狄,士會在秦,二人謀害晉國,當何策以待之?」

荀林父曰:「請召射姑而復1之。

射姑雖堪境外之事,且子犯舊勳,宜延其賞。」

卻缺曰「不然。

射姑雖系宿勳,然有擅殺大臣之罪。

若復之,何以儆2將來乎?不如召士會。

士會順柔而多智,且奔秦非其罪也。

狄遠而秦一逼一,欲除秦害,先去其助,言召士會者是。」

趙盾曰:「秦方一寵一任土會,請之必不從,何計而可復之?」

臾駢曰:「駢所善一人,乃先臣畢萬之孫,名壽余,即魏犨之從子也。

見今食邑於魏,雖在國中帶名世爵,未有職任。

此人頗能權變,要招來士會,只在此人身上。」

乃附趙盾之耳曰:「如此恁般……何如?」

盾大喜日:「煩吾子為我致之。」

六卿既散,臾駢即久往叩壽余之門,壽余相迎坐定。

臾駢請至密室,以招士會之策,告於余壽,壽余應允。

臾駢回復了趙盾。

次早,趙盾奏知靈公,言:「秦人屢次侵晉,宜令河東諸邑宰,各各一團一練甲伍,結寨於黃河岸口,輪番戍守。

並責成食采之人3,往督其事。

倘有夭利,即行削奪,庶肯用心防範。」

靈公准奏。

趙盾又曰:「魏大邑也。

魏倡4之,諸邑無敢不從矣。」

乃以靈公之命召魏壽余,使督責有司,一團一兵出戌。

壽余奏曰:「臣蒙主上錄先世之工功,衣食大縣,從未知軍旅之事。

況河上綿延百餘里,處處可濟,暴露軍士,守之無益。」

趙盾怒曰:「小臣何敢撓吾大計?限汝三日內,取軍籍呈報!再若抗違,當正軍法!」壽余歎息而出,回家悶悶不悅。

妻子叩問其故,壽余曰:「趙盾無道,卻我督戍河口,何日了期?汝可收拾家資,隨我往秦國,從士會去可也。」

吩咐家人整備車馬。

是夜索酒痛飲,以進饌不潔,鞭膳夫百餘,猶恨恨不絕,言欲殺之。

膳夫奔趙府,首告壽余欲叛晉奔秦之事。

趙盾使韓厥帥兵往捕之。

厥放走壽余,只擒獲其妻子,下於獄中。

壽余連夜遁往秦國,見秦康公告訴趙盾如此恁般,強橫無道。

「妻子陷獄,某孤身走脫,特來投降。」

康公問士會:「真否?」

士會曰:「晉人多詐,不可信也。

若壽余果真降,當以何物獻功?」

壽余於袖中出一文書,乃是魏邑土地人民之數,獻於康公曰:「明公能收壽余,願以食邑奉獻。」

康公又問士會:「魏可取否?」

壽余以目盼士會,且躡其足。

士會雖奔在秦,然心亦思晉,見壽余如此光景,陰會其意,乃對曰:「秦棄河東五城,為姻好也。

今兩國治兵相攻,數年不息,攻城取邑,惟力是視。

河東諸城,無大於魏者,若得魏而據之,以漸收河東之地,亦是長策。

只恐魏有司1懼晉之討,不肯來歸耳!」壽余曰:「魏有司雖晉臣,實魏氏之私也。

若明公率一軍屯於河西,遙為聲援,臣力能致之。」

秦康公顧士會曰:「卿熟知晉事,須同寡人一行。」

乃拜西乞術為將,士會副之,親率大軍前進。

既至河口,安營了畢,前哨報:「河東有一枝軍屯紮,不知何意?」

壽余曰:「此必魏人聞有秦兵,故為備耳。

彼未知臣之在秦也。

誠得一東方之人,熟知晉事者,與臣先往,諭以禍福,不愁魏有司不從。」

康公命士會同往。

士會頓首辭曰:「晉人虎狼之一性一,暴不可測。

倘臣往諭而從。

是國家之福也。

萬一不從,拘執臣身,君復以臣不堪事之故,加罪於臣之妻孥,無益於君,而臣之身家,枉被其殃,九泉之下,可追悔乎?」

康公不知士會為詐,乃曰:「卿宜盡心前往。

若得魏地,重加封賞。

倘被晉人拘留,寡人當送還家口,以表相與之情。」

與士會指黃河為誓。

秦大夫統朝諫曰:「士會,晉之謀臣,此去如巨魚縱壑1,必不來矣。

君奈何輕信壽余之言,而以謀臣資敵乎?」

康公曰:「此事寡人能任之,卿其勿疑。」

士會同壽余辭康公而行。

繞朝慌忙駕車追送,以皮鞭贈士會曰:「子莫欺秦國無智士也,但主公不聽吾言耳。

子持此鞭馬速回,遲則有禍。」

士會拜謝,遂馳車急走。

史臣有詩云:

策馬揮衣古道前,慇勤贈友有長鞭。

休言秦國無名士,爭奈康公不納言。

士會等渡河而東。

未知如何歸晉,再看下回分解。

註解:

1比:替。

2上元節:正月十五元宵節。

3見:覺得。

1邇年:近年。

老成:老臣。

彫喪:老、死。

2不君:欺君。

1玩:忽視。

2結束:裝束。

3躓:絆倒。

1稅駕:停宿。

2造:到。

3藪:草地。

4田:田獵、打獵。

5燧:取火器。

1司馬:官名,主管軍政。

1缺:死傷。

2斬:沒

3董狐:晉史官,記趙盾謀殺靈公,見本書。

1復:復職。

2儆:警戒。

3食采之人:受國家分封田地者,即大臣。

4倡:提倡,帶頭。

1有司:官吏。

1壑:深溝。

縱:放。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東周列國志
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周平王東遷洛邑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鄭莊公掘地見母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助衛逆魯宋興兵第六回 衛石碏大義滅親鄭莊公假命伐宋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公子翬獻謅賊隱公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敗戎兵鄭忽辭婚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祝聃射周王中肩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鄭祭足被脅立庶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搆兵鄭祭足殺婿逐主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台納媳高渠彌乘間易君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鄭子亹君臣為戮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齊襄公出獵遇鬼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魯莊公乾時大戰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戰長勺曹劌敗齊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楚王杯酒虜息媯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桓公舉火爵寧戚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復國殺子頹惠王反正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齊桓公興兵伐楚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會葵邱義戴周天子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窮百里飼牛拜相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獲陳寶穆公證夢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二十八回 裡克兩弒孤主穆公一平晉亂第二十九回 晉惠公大誅群臣管夷吾病榻論相第三十回 秦晉大戰龍門山穆姬登台要大赦第三十一回 晉惠公怒殺慶鄭介子推割股啖君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牆殉節群公子大鬧朝堂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齊納子昭楚人伏兵劫盟主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眾齊姜氏乘醉遣夫第三十五回 晉重耳周遊列國秦懷嬴重婚公子第三十六回 晉呂卻夜焚公宮秦穆公再平晉亂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綿上太叔帶怙寵入宮中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亂居鄭晉文公守信降原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詞卻敵晉文公伐衛破曹第四十回 先軫詭謀激子玉晉楚城濮大交兵第四十一回 連谷城子玉自殺踐土壇晉侯主盟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陽受覲衛元咺公館對獄第四十三回 智寧俞假鴆復衛老燭武縋城說秦第四十四回 叔詹據鼎抗晉侯弦高假命犒秦軍第四十五回 晉襄公墨縗敗秦先元帥免胄殉翟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宮中弒父秦穆公殽谷封屍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簫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召士會壽余紿秦第四十九回 公子鮑厚施買國齊懿公竹池遇變第五十回 東門遂援立子倭趙宣子桃園強諫第五十一回 責趙盾董狐直筆誅斗椒絕纓大會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嘗黿構逆陳靈公袒服戲朝第五十三回 楚莊王納諫復陳晉景公出師救鄭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縱屬亡師孟侏儒托優悟主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老人結草亢杜回第五十六回 蕭夫人登台笑客逢丑父易服免君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晉圍下宮程嬰匿孤第五十八回 說秦伯魏相迎醫報魏錡養叔獻藝第五十九回 寵胥童晉國火亂誅岸賈趙氏復興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軍肆敵逼陽城三將鬥力第六十一回 晉悼公駕楚會蕭魚孫林父因歌逐獻公第六十二回 諸侯同心圍齊國晉臣合計逐欒盈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小范鞅智劫魏舒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欒盈滅族且於門杞梁死戰第六十五回 弒齊光崔慶專權納衛衎寧喜擅政第六十六回 殺寧喜子鱄出奔戮崔杼慶封獨相第六十七回 盧蒲癸計逐慶封楚靈王大合諸侯第六十八回 賀虒祁師曠辨新聲散家財陳氏買齊國第六十九回 楚靈王挾詐滅陳蔡晏平仲巧辯服荊蠻第七十回 殺三兄楚平王即位劫齊魯晉昭公尋盟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軀奔父難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第七十三回 伍員吹簫乞吳市專諸進炙刺王僚第七十四回 囊瓦懼謗誅無極要離貪名刺慶忌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演陣斬美姬蔡昭侯納質乞吳師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伍子胥掘墓鞭屍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吳師楚昭王返國第七十八回 會夾谷孔子卻齊墮三都聞人伏法第八十回 夫差違諫釋越勾踐竭力事吳第八十一回 美人計吳宮寵西施言語科子貢說列國第八十二回 殺子胥夫差爭歃納蒯瞶子路結纓第八十三回 誅羋勝葉公定楚滅夫差越王稱霸第八十四回 智伯決水灌晉陽豫讓擊衣報襄子第八十五回 樂羊子怒餟中山羹西門豹喬送河伯婦第八十六回 吳起殺妻求將騶忌鼓琴取相第八十七回 說秦君衛鞅變法辭鬼谷孫臏下山第八十八回 孫臏佯狂脫禍龐涓兵敗桂陵第八十九回 馬陵道萬弩射龐涓咸陽市五牛分商鞅第九十回 蘇秦合從相六國張儀被激往秦邦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噲召兵偽獻地張儀欺楚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蒍莽赴會楚懷王陷秦第九十三回 趙主父餓死沙邱宮孟嘗君偷過函谷關第九十四回 馮諼彈鋏客孟嘗齊王糾兵伐桀宋第九十五回 說四國樂毅滅齊驅火牛田單破燕第九十六回 藺相如兩屈秦王馬服君單解韓國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計逃秦國假張祿延辱魏使第九十八回 質平原秦王索魏齊敗長平白起坑趙卒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郵呂不韋巧計歸異人第一百回 魯仲連不肯帝秦信陵君竊符救趙第一百一回 秦王滅周遷九鼎廉頗敗燕殺二將第一百二回 華陰道信陵敗蒙驁胡盧河龐煖斬劇辛第一百三回 李國舅爭權除黃歇樊於期傳檄討秦王第一百四回 甘羅童年取高位嫪毐偽腐亂秦宮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諫秦王李牧堅壁卻桓齮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間殺李牧田光刎頸薦荊軻第一百七回 獻地圖荊軻鬧秦庭論兵法王翦代李信第一百八回 兼六國混一輿圖號始皇建立郡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