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演義》第十二回 失愛姬乞援外族 追流賊忍死雙親:駐守寧遠,因有廷旨促他入援,遂率眾西行。到山海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清史演義》第十二回 失愛姬乞援外族 追流賊忍死雙親

清史演義

第十二回 失愛姬乞援外族 追流賊忍死雙親

且說山海關內外的守將,就是明總兵吳三桂,其時三桂已封平西伯。

駐守寧遠,因有廷旨促他入援,遂率眾西行。

到山海關,聞京師已陷,明帝殉國,遂令軍士紮住營寨,徘徊不進,忽探馬來報道:「爵帥家屬,盡被李闖拿去了。」

三桂大怒,率兵入關。

適李闖派降將唐通,繼白銀五萬兩,並三桂父吳襄書札,來招降三桂,途次遇三桂軍,便入帳進見。

三桂問明來意,唐通取出吳襄書,交與三桂,三桂拆閱,大略說是:「君逝父存,汝宜早降,不失通侯之賞,猶全孝子之名」云云。

三桂遲疑未決,唐通又說道:「崇禎已歿,明已無君,君不能使再生,父寧可以再死?不如歸降為是。」

三桂道:「既如此,我為老父故,無奈投降,請君先行回復,我當入京來見新主。」

唐通復索回書,三桂便潦潦草草寫了幾句,並加了封,交與唐通帶回。

來往書信,無關緊要,故略之。

遂即召集眾將,把降順李闖的緣故,約略說明。

部將馮鵬諫阻,三桂不從,即在關上守候交卸。

不數日,李闖差來的守關將吏,已率兵趕到,三桂把關上事務,交與來將,遂帶了數千一精一兵,望燕京進發。

到了灤州,有家人求見。

三桂喚入,詳問家中近狀。

家人便將吳襄被擄,家產被抄情形,詳細告稟。

三桂道:「這倒無妨。

我現到京,我父自然釋放,家產也自然發還了。」

家人道:「現在京內是鬧得不像樣子,闖王入京,拷一逼一大臣,苛索財物,且不必說。

宮內的皇后妃嬪,多半隨崇禎帝殉節,還有未死的宮娥綵女,都被闖王收為妃妾,日夕一奸一婬一。

昨聞我家的姨太太,亦被這闖王選入後宮,不知死活哩。」

三桂急問道:「哪個姨太太?」

家人道:「便是陳……」三桂便接口道:「是否陳圓圓姑一娘一?」

家人道:「不是陳圓圓姑一娘一,還有誰人?」

三桂不聽猶可,聽了此語,叫了一聲一愛一姬,望後便倒。

一愛一姬重於親父。

小子要述陳圓圓歷史,且把吳三桂生死,略擱一擱,請諸君先聽我說這位圓圓姑一娘一。

圓圓本太原故家,姓陳名沅,能詩能畫,又善彈琴,因遭亂流落,鬻為玉一峰歌伎,艷幟高張,纏頭價重。

吳三桂在京師時,曾與她有一面緣,彼此企慕。

嗣後沅一娘一艷名,為藩府田畹所聞,千金購艷,充入下陳,遂改名圓圓。

田畹系崇禎帝一寵一妃父親,仗著皇親勢力,蓄有數百萬傢俬,自得了陳圓圓,百般一愛一寵一,怎奈老夫少一婦終嫌非匹。

「石崇有意,綠珠無情」,田畹亦無可如何。

適值李闖陷西安,秦王存樞被執,轉陷太原,晉王求樞又被殺。

秦、晉二邸,累代積蓄,都掃得乾乾淨淨。

田畹暗暗著急,終日愁眉不展,圓圓窺破情景,便乘機進言,說是:「寧遠總兵吳三桂部下都是一精一銳,國丈何不與他結交,作為護符?」

已寓深意。

田畹大喜,可巧吳三桂入京覲見,遂設宴相請。

三桂正憶著陳圓圓,聞她身入田邸,苦難會面,一聞田畹相邀,忙即赴席。

席間說起清兵強悍,與流寇猖獗的事情,田畹便把全家托他保護。

三桂謙讓一番,田畹恐他不允,格外慇勤,向後房叫出眾歌姬,奏曲侑酒。

三桂仔細一瞧,雖是個個妖艷,但不見那可人兒圓圓姑一娘一,便問田畹道:「前聞玉一峰歌伎陳沅一娘一,曾入貴邸,如何眾歌姬中,獨無此人?」

田畹聽三桂提起圓圓,呆了半晌,只因有事相干,不得不召圓圓出來。

少頃,圓圓應一召而出,田畹令向三桂行禮。

三桂舉手相讓,一面瞧那圓圓,宛似寶月祥雲,別具神采,比當年初見時,雖稍清減,卻越顯出玉質娉婷。

圓圓見三桂瞧她,恰嫣然一笑,低垂粉頸,另有一種嬌羞態度。

作書者亦另具一種筆墨。

三桂便轉眼看眾歌姬,覺得蠢俗異常,彷彿嫫鹽,便向田畹道:「西子在前,難為眾艷,請國丈令眾姬入室,免得多勞,吳某只請沅姬鼓琴一曲,靜心領悟,便感國丈厚誼。」

田畹即令眾姬退出,命圓圓側坐鼓琴。

侍女抱琴與圓圓,圓圓便輕舒皓腕,默運慧心,彈了一曲湘妃怨。

弦外寓音。

三桂系將門之子,頗識琴心,料知圓圓自怨非偶,不由的自念道:「可惜可惜。」

田畹方欲啟問,忽見家人呈進邸報,接過一瞧,不覺魂馳魄落。

三桂從旁遙望,邸報上寫著是:「代州失守,周遇吉陣亡」九個大字,便道:「代州一失,京畿要戒嚴了。」

田畹道:「老夫風燭殘年,偏要遭此喪亂,奈何?」

三桂趁此機會,竟藉著酒意,慨然答道:「吳某蒙國丈雅一愛一,願力護尊邸,但有一事相求,請國丈見賜!」田畹問他何事?三桂道:「便是這位沅姬,若承國丈賜與吳某,吳某誓為國丈效死。」

田畹聽到此語,又是怒,又是悔,勉強答道:「老夫也不惜一歌伎,但未知圓圓願否?」

此時圓圓琴已彈完,就稟告田畹道:「妾隨國丈數年,安忍輕離國丈,但賤妾事小,國丈事大,國丈有命,敢不敬從!」三桂大笑道:「沅姬願了,沅姬願了。」

忙起身向田畹謝賜,隨命自己僕役,抬進暖轎,令陳圓圓拜別皇親,押著圓圓上轎,出了藩府,自己上了馬,揚鞭徑去。

這位田國丈,弄得目瞪口呆,既不忍割捨,又不好攔阻,只得眼睜睜的由他劫去。

那三桂劫娶圓圓回家,像活寶貝的看待。

圓圓又素羨他是當世英雄,三生有幸,兩意相同,真個是你貪我一愛一,說不盡的綢繆。

不料明廷諭旨,飭三桂迅速出關。

軍中不能隨帶姬妾,三桂硬著頭皮,別了一愛一姬,率兵趕到關上,心中恰時時思念這陳姑一娘一。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自古皆然,不足為三桂責。

但為一一愛一妾故,背了君父,將何以自解?此番得了家人的傳報,知陳姑一娘一被李闖劫奪了去,頓時魂靈兒飛在九霄雲外,立即暈倒。

你要劫人妾,人亦劫你妾,天道循環,何必著急。

幸虧家人相救,甦醒轉來,便咬牙切齒,誓報此恨。

妻妾之仇,也是不共裁天,禮經上須加入一條。

當即率諸將馳回山海關,逐去關上的闖將,令軍士為崇禎帝服喪,設座遙奠,嚙血結盟,決志掃滅李闖,為明復仇。

這消息傳達燕京,李闖方在宮中取樂,三日不朝,想是得了陳圓圓,格外荒一婬一。

及接到此報,不覺大驚,亟發兵二十萬,下令親征。

又命降將唐通白廣恩,率二萬騎繞出關外,夾攻三桂。

三桂方整備抵禦,忽報清國攝政王多爾袞,帶領雄兵十萬,將到寧遠。

三桂惶急道:「內有闖賊,外有清兵,叫我如何對付?」

轉念道:「與其把明室江山,送與闖賊,不若送與滿洲人。

闖賊闖賊!你要奪我一愛一姬,我也顧不得許多了。」

本心已壞。

遂修好一書,令副將楊坤、游擊郭雲龍,赴清軍乞援。

此時清攝政王多爾袞正領兵到了翁後,距寧遠城只數里,聞報平西伯吳三桂遣使求見,乃傳令入帳。

由楊坤呈上書信,多爾袞即展閱道:

明平西伯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謹上書於大清國攝政王殿下:三桂初蒙先帝拔擢,以蚊負之身,荷遼東總兵重任,棄寧遠而鎮山海者,正欲堅守東陲,而鞏固京師也。

不意流寇逆天犯闕,京城人心不固,一奸一黨一開門納款,先帝不幸,九廟灰燼,賊首僭稱尊號,擄掠婦女財帛,罪惡已極,天人共憤,眾志已離,敗可立待。

我國積德累仁,謳思未泯,各省宗室,如晉文光武之中興者,容或有之。

遠近已起義兵,山左江北,密如星布,三桂受國厚恩,憫斯民之罹難,欲興師以慰人心,奈京東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

我國與北朝通好二百餘年,今無故而遭國難,北朝應惻然念之,夫除暴翦惡,大順也。

拯顛扶危,大義也。

出民水火,大仁也。

興滅繼絕,大名也。

取威定霸,大功也。

流賊所聚金帛子女,不可勝數,義兵一至,皆為王有,又大利也。

王以蓋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會,誠難再得之時也。

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一精一兵,直入中協西協,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多爾袞閱畢,見範文程、洪承疇在旁,便將書遞閱。

兩人閱過了書,範文程先開口道:「王一爺大喜,此番可手定中原了。」

不枉前番苦勸。

多爾袞道:「這且仗先生等費心。」

洪承疇道:「此去中原,何患不滅李闖?但此番是為明討賊的義師,與前次入塞不同,還請王一爺發令,申諭將士,經過各府州縣,毋屠人民,毋焚廬舍,毋掠財物。

有敢違令,照軍法從事。

如此施行,中原人民,定當望風投誠,萬里江山,唾手可下。

求王一爺明鑒!」多爾袞點點頭,隨道:「吳三桂的來書,如何答覆?」

範文程道:「請先招降三桂,令他與李闖交戰,待他兩邊困乏,我卻率領一精一銳,援應三桂,驅逐李闖,定卜大勝。」

一鼓一吹,描盡虎倀。

多爾袞道:「好好!就請先生寫了復書便是。」

這位才學深通的范老先生,就濡墨拈毫,伸紙疾書道:

大清國攝政王,復書吳平西伯麾下:向欲與明修好,屢行致書,曾無一言相答,是以三次逃兵攻略,欲明國之君,熟籌而通好也。

若今日則不復出此,惟有底定國家,與明休息而已。

予聞流寇攻陷京師,明主慘亡,不勝發指,用是率仁義之師,沉舟破釜,誓必滅賊,出民水火。

及伯遣使致書,深為喜悅,遂統兵前進。

夫伯思報主恩,與流賊不共戴天,誠忠臣之義也。

伯雖向與我為敵,今亦勿因前故懷疑。

昔管仲射桓公中鉤,後為仲父以成霸業。

今伯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一則國仇得報,一則身家可保,世世子孫,長享富貴,當如帶礪河山,永永無極!

文程寫畢,呈與多爾袞。

多爾袞看了一遍,命文程加封,交給來使去訖。

多爾袞遂拔營進發,到了連山,遇明使復來,催清兵入關。

多爾袞應允,遣回來使。

那時吳三桂日盼清兵到來,不料清兵未至,李闖先到,三桂急將關內的百姓,驅入營中,復挑選一精一銳,登關固守。

正籌備間,猛聽得一聲大炮,如雷震耳,三桂向西瞭望,但見塵頭起處,千軍萬馬,向東而來,後面隱隱有一黃蓋,簇擁著一個鬚眉如戟,鷹目鸛鼻的主帥。

三桂料是李闖,恨不得一手抓來,把他碎一屍一萬段;你的一愛一姬,倒被他受用久了。

當即激厲將士,開關出戰。

李闖見三桂出來,驅眾直上,把三桂困在垓心。

三桂毫不懼怕,率著鐵騎,左衝右突,頓時喊殺連天,山搖地動。

從早晨殺到日暮,闖軍尚是未退,三桂恐兵士疲乏,無奈衝開敵陣,率兵入關。

李闖也不敢緊一逼一,令部下一齊下寨。

三桂入關,升堂檢點軍士,已傷亡多人,不禁號啕大哭。

非哭軍士,實哭一愛一姬。

眾將士亦皆感泣。

忽報闖將唐通、白廣恩,昔為明將,今為闖將,何無心肝乃爾?已帶兵二萬,從關外殺來,三桂大驚,即登陴遙望,果見東南角一軍,懸著大順旗號,旋風般的過來。

三桂自語道:「真個賊將又來了,內外受敵,奈何?」

急煞!語未畢,聽得東北角上,又炮聲震天,一軍復疾馳而至,旗幟飛揚,隱隱有紅黃藍白四色,三桂又自語道:「莫非清兵已到麼?」

方在躊躇,見探子已上城飛報,說是清豫王多鐸、英王阿濟格,已率前隊兵到此。

三桂不禁轉悲為喜,謝天謝地,為公乎?為私乎?便下關用過夜膳,命眾將士道:「清軍已到,可以無慮。

今夜請諸位一意守關,明日我當出見清軍。」

是夕,各軍都休息勿動。

至翌晨,唐通、白廣恩進兵攻關,三桂選了五百一精一兵,攜著大炮,開關東出。

關門甫辟,炮彈隨發,衝開一條血路,直到清營,即下馬求見,當由多爾袞遣將迎入。

三桂既入帳,見上面坐著威風凜凜的多爾袞,即倒身下拜。

為一愛一姬故,何妨屈膝。

多爾袞出座相扶,請三桂起坐。

三桂即哭訴李闖不道、殘毀宮闕、故主自盡、全家被擄的情形。

多爾袞道:「說來也是可恨。

我到此地,即為貴爵雪仇雪恨而來。」

三桂忙接著道:「王一爺仗義興師,為吳某報仇雪恨,某非木石,敢負鴻慈?」

好入貳臣傳了。

多爾袞道:「如天之福,得定中原,當以王爵相報。」

三桂稱謝,並請速發兵相救。

多爾袞點頭,命多鐸阿濟格入帳,先與三桂相見,隨即對二人道:「你二人帶兵五千,去殺退關外賊軍!」二人奉命前去。

多爾袞召進洪承疇、祖大壽等,與三桂共敘寒暄。

承疇是三桂故帥,大壽是三桂母舅,至此談及明室情形,各自歎息。

歎息而已,何足道哉?

不多時,多鐸、阿濟格二人,入帳報捷,說賊將唐通、白廣恩已逐走了。

原來唐通、白廣恩,自松山一戰,早識清兵厲害,今見清兵來援山海關,早已望風生畏,鼠竄而去。

關外未曾大戰,正好虛寫。

三桂便請多爾袞入關,守關將士,由三桂點名參謁,復祭告天地,歃血為盟,當下多爾袞命分列坐次,會議軍事。

洪承疇道:「現在闖賊率眾東出,都城必然空虛,若潛軍從關外繞道,逾入居庸,襲破京師,待賊回援,我在關之軍蹙其後,在京之軍扼其前,任他李闖非常凶悍,也要一鼓成擒,這卻是萬全的計策。」

若從承疇之計,三桂家屬,或猶可保。

三桂聽這番議論,暗暗著急,忙說道:「關內人民,望大軍如望雲霓,若潛師襲京,多費時日,轉失民望,現不如乘著銳氣,驅逐逆闖,況王一爺以順討逆,正應用著堂堂正正的舉動,義師所至,無人不服,何必用這秘謀?」

三桂心中,只為那人入京,早一日好一日,所以聞承疇計,極力阻撓,然亦虧他說得圓到。

多爾袞道:「闖賊的兵勢如何?」

三桂道:「賊兵雖多,統是烏合之眾,三桂只有七千人馬,尚能與他殺個平手,何況王一爺帶來大隊,個個英雄,哪有殺不過闖賊的道理?三桂不才,願沖頭陣。」

多爾袞道:「既如此,明日與他決一勝負,再作計較。」

翌晨,多爾袞升帳,令吳三桂率領本部人馬,攻賊右面,自己的兵馬,攻賊左面,一聲鼓號,開關出戰。

兩邊排著陣勢,李闖的兵,約多一倍。

多爾袞向吳三桂道:「貴爵願沖頭陣,請先攻入!」三桂得令,領著本部人馬,向闖兵最多處,殺進去了。

多爾袞恰領著英、豫二王,馳上東山,立馬觀戰。

洪承疇、祖大壽、孔有德、尚可喜等,也隨著多爾袞上山,但見對面山上,李闖亦挾著明太子諸王等,指麾賊眾,賊眾張開兩翼,把三桂軍圍了四五重。

三桂軍人人血戰,沖蕩數十回,呼殺聲震動海嶠。

多爾袞道:「好厲害!好厲害!自我帶兵以來,入塞也好幾次,從沒有經過這般惡鬥。」

對異族則怯,對同室則勇,明朝所以終亡。

說時遲,那時快,海濱忽起了一陣怪風,把地土塵沙,捲入空中,頓覺天昏地暗,不辨彼此。

多爾袞驚道:「不好了!吳三桂要陷沒陣中了,快去救他!」多鐸、阿濟格應聲而出,躍馬下山,洪承疇、祖大壽、孔有德、尚可喜等亦隨下,一聲號召,萬馬奔騰,齊向敵陣衝入。

李闖正在山上督戰,見大風過處,飛塵四散,霎時塵開見日,有無數辮發兵,橫躍入陣,督兵的都是紅頂花翎,不覺失聲道:「這是滿洲兵,如何到此?」

急麾蓋向山下退走。

賊軍不見主子,紛紛大亂,滿漢各軍,追趕四十里,斬首數萬級,方收兵回關。

多爾袞令關內兵民,盡行剃髮,吳三桂首先遵令,發可剃,一愛一姬不可失。

剃髮已畢,即請作前驅,多爾袞命率兵二萬名,即日就道,星夜前進。

李闖奔一城,三桂搗一城。

李闖遣使求和,三桂只是不允。

一逃一追,直抵燕京城下。

李闖馳入京中,令部眾紮在城外,分作十二寨,抵敵三桂。

哪禁得三桂當先踹營,無人可當,不到半日,十二寨已攻破八寨,余四寨亦繞城遁去。

李闖又遣兵出城迎戰,又被三桂一陣殺退,真是一夫拚命,萬夫莫當。

李闖大懼,復遣使求和,願與三桂平分中原。

三桂見了來使,也不令他開口,急喝令斬訖,當即命軍士猛攻京城。

忽聽得城上一片哭聲,由三桂抬頭一望,乃是自己的親父母,並妻子等三十多名,都是兩手被縛,負帶刑具,向城下哀告道:「闔家一性一命,都在呼吸,你不如投降了罷!」三桂到此,憤氣填胸,大呼不降。

城上復答道:「你莫非連爹一娘一都不管麼?你身從何而來?今日為爹一娘一的,為你一人,要身死刀下,你心何忍!」慘不忍聞。

三桂抗聲道:「父母深恩,兒非不知。

但兒與闖賊誓不兩立,今日有闖無兒,有兒無闖。

若闖賊敢害我父母,兒誓把闖賊生擒活剝,償我父母的命。」

忍哉三桂!道言未絕,聽城上撲的一聲,擲下一顆血淋淋的首級,接連又是二三十顆。

三桂令軍士拾起一瞧,不由的從馬上墜下。

小子敘到此處,又有一詩詠吳三桂道:

秦庭痛哭亦忠臣,可奈將軍為美人。

流賊未誅家已破,忍看城上戮雙親。

欲知三桂一性一命如何,請諸君再閱下回。

「慟哭三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此系後人詠吳三桂詩。

縞素句是賓,紅顏句是主。

不有紅顏,何有縞素?是三桂之心,本不可問。

且清師入關,不與定酬勞之約,竟爾臣事滿清,甘心剃髮,且願為先導,拚命窮追,激成李闖之怒,戮其父母妻孥。

不忠不孝,三桂一人實兼之。

讀本回如燃犀照一奸一,直窮其隱。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清史演義
簡介目錄自序第一回 溯往事慨談身世 述前朝細敘源流第二回 喪二祖誓師復仇 合九部因驕致敗第三回 祭天壇雄主告七恨 戰遼陽庸帥覆全軍第四回 熊廷弼守遼樹績 王化貞棄塞入關第五回 猛參政用炮擊敵 慈喇嘛偕使傳書第六回 下朝鮮貝勒旋師 守甯遠撫軍奏捷第七回 為敵作倀滿主入邊 因間信讒明帝中計第八回 明守將獻城賣友 清太宗獲璽稱尊第九回 朝鮮主稱臣乞降 盧督師忠君殉節第十回 失輜重全軍敗潰 迷美色大帥投誠第十一回 清太宗賓天傳幼主 多爾袞奉命略中原第十二回 失愛姬乞援外族 追流賊忍死雙親第十三回 闖王西走合浦還珠 清帝東來神京定鼎第十四回 抗清廷丹忱報國 屠揚州碧血流芳第十五回 棄南都昏主被囚 捍孤城遺臣死義第十六回 南下鏖兵明藩覆國 西征奏凱清將蒙誣第十七回 立宗支粵西存殘局 殉偏疆巖下表雙忠第十八回 創新儀太后聯婚 報宿怨中宮易位第十九回 李定國竭忠扈駕 鄭成功仗義興師第二十回 日暮途窮寄身異域 水流花謝撒手塵寰第二十一回 弒故主悍師徼功 除大憝沖人定計第二十二回 蓄逆謀滇中生變 撤藩鎮朝右用兵第二十三回 馳偽檄四方響應 失勇將三桂回軍第二十四回 兩親王因敗為功 諸藩鎮束手聽命第二十五回 僭帝號遘疾伏冥誅 集軍威破城殲叛孽第二十六回 台灣島戰敗降清室 尼布楚訂約屈俄臣第二十七回 三部內哄禍起蕭牆 數次親征蕩平朔漠第二十八回 爭儲位塚嗣被黜 罹文網名士沉冤第二十九回 聞寇警發兵平藏衛 苦苛政倡亂據台灣第三十回 暢春園聖祖賓天 乾清宮世宗立嗣第三十一回 平青海驅除叛酋 頒朱諭慘戮同胞第三十二回 兔死狗烹功臣驕戮 鴻罹魚網族姓株連第三十三回 畏虎將准部乞修和 望龍髯苗疆留遺恨第三十四回 分八路進平苗穴 祝千秋暗促華齡第三十五回 征金川兩帥受嚴刑 降蠻酋二公膺懋賞第三十六回 御駕南巡名園駐蹕 王師西討叛酋遭擒第三十七回 滅准部餘孽就殲 蕩回疆貞妃殉節第三十八回 游江南中宮截發 征緬甸大將喪軀第三十九回 傅經略暫平南服 阿將軍再定金川第四十回 平海島一將含冤 定外藩兩邦懾服第四十一回 太和殿受禪承帝統 白蓮教倡亂釀兵災第四十二回 誤軍機屢易統帥 平妖婦獨著芳名第四十三回 撫賊寨首領遭擒 整朝綱權相伏法第四十四回 布德揚威連番下詔 擒渠獻馘逐載報功第四十五回 撫叛兵良將蒙冤 剿海寇統帥奏捷第四十六回 兩軍門復仇慰英魄 八卦教煽亂鬧皇城第四十七回 聞警迴鑾下詔罪己 護喪嗣統邊報驚心第四十八回 愚慶祥敗死回疆 智楊芳誘擒首逆第四十九回 征浩罕王師再出 剿叛傜欽使報功第五十回 飲鴆毒姑婦成疑案 焚鴉片中外起兵端第五十一回 林制軍慷慨視師 琦中堂昏庸誤國第五十二回 關提督粵中殉難 奕將軍城下乞盟第五十三回 效尸諫宰相輕生 失重鎮將帥殉節第五十四回 弈統帥因間致敗 陳軍門中炮歸仁第五十五回 江甯城萬姓被兵 靜海寺三帥定約第五十六回 怡制軍巧結台灣獄 徐總督力捍廣州城第五十七回 清文宗嗣統除奸 洪秀全糾眾發難第五十八回 欽使迭亡太平建國 悍徒狡脫都統喪軀第五十九回 駱中丞固守長沙城 錢東平獻取江南策第六十回 陷江南洪氏定制 攻河北林酋挫威第六十一回 創水師衡陽發軔 發援卒岳州鏖兵第六十二回 湘軍屢捷水陸揚威 畿輔復安林李授首第六十三回 那拉氏初次承恩 圓明園四春爭寵第六十四回 羅先生臨陣傷軀 沈夫人佐夫抗敵第六十五回 瓜鎮喪師向營失陷 韋楊斃命洪酋中衰第六十六回 智統領出奇制勝 愚制軍輕敵遭擒第六十七回 四國耀威津門脅約 兩江喋血戰地埋魂第六十八回 戰皖北諸將立功 退丹陽大營又潰第六十九回 開外釁失律喪師 締和約償款割地第七十回 聞國喪長悲國士 護慈駕轉忤慈顏第七十一回 罪輔臣連番下詔 剿劇寇數路進兵第七十二回 曾國荃力卻援軍 李鴻章借用洋將第七十三回 戰浙東包團練死藝 克江甯洪天王覆宗第七十四回 僧親王中計喪軀 曾大帥設謀制敵第七十五回 潰河防捻徒分竄 斃敵首降將陞官第七十六回 山東圈剿悍酋成擒 河北解嚴渠魁自盡第七十七回 戮權閹丁撫守法 辦教案曾侯遭譏第七十八回 大婚禮成坤闈正位 撤簾議決乾德當陽第七十九回 因歡成病忽報彌留 以弟繼兄旁延統緒第八十回 吳侍御尸諫效忠 曾星使功成改約第八十一回 朝日生嫌釀成交涉 中法開釁大起戰爭第八十二回 棄越疆中法修和 平韓亂清日協約第八十三回 移款築園撤簾就養 周齡介壽聞戰驚心第八十四回 葉志超敗走遼東 丁汝昌喪師黃海第八十五回 失律求和馬關訂約 市恩索謝虎視爭雄第八十六回 爭黨見新舊暗哄 行新政母子生嫌第八十七回 慈禧後三次臨朝 維新黨六人畢命第八十八回 立儲君震驚匕鬯 信邪術擾亂京津第八十九回 袒匪殃民聯軍入境 見危授命志士成仁第九十回 傳諫草抗節留名 避聯軍蒙塵出走第九十一回 悔罪乞和兩宮返蹕 撤戍違約二國鏖兵第九十二回 居大內聞耗哭遺臣 處局外嚴旨守中立第九十三回 爭密約侍郎就道 返欽使憲政萌芽第九十四回 倚翠偎紅二難競爽 剖心刎頸兩地招魂第九十五回 遘奇變醇王攝政 繼友志隊長亡軀第九十六回 二顯官被譴回籍 眾黨員流血埋冤第九十七回 爭鐵路蜀士遭囚 興義師鄂軍馳檄第九十八回 革命軍雲興應義舉 攝政王廟誓布信條第九十九回 易總理重組內閣 奪漢陽復失南京第一百回 舉總統孫文就職 遜帝位清祚告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