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
帝紀第八 世宗紀
世宗宣武皇帝,諱恪,高祖孝文皇帝第二子。
母曰高夫人,初,夢為日所逐,避於一床一下。
日化為龍,繞己數匝,寤而驚悸,既而有娠。
太和七年閏四月,生帝於平城宮。
二十一年正月甲午,立為皇太子。
二十三年夏四月丁巳,即皇帝位於魯一陽一,大赦天下。
帝居諒暗,委政宰輔。
五月丙子朔,高麗國遣使朝貢。
六月乙卯,分遣侍臣巡行郡國,問民疾苦,考察守令,黜陟幽明。
文武應求、道著丘園者,皆加褒禮。
戊辰,追尊皇妣曰文昭皇后。
秋八月戊申,遵遺詔,高祖三夫人已下悉歸家。
癸丑,宮臣增位一級。
癸亥,南徐州刺史沈陵南叛。
冬十月辛未,鄧至國王像舒彭來朝。
丙戌,車駕謁長陵。
丁酉,有事於太廟。
十有一月,幽州民王惠定聚眾反,自稱明法皇帝,刺史李肅捕斬之。
是歲,州鎮十八水,民饑,分遣使者開倉賑恤。
高麗國遣使朝獻。
景明元年春正月壬寅,車駕謁長陵。
乙巳,大赦,改年。
丁未,蕭寶卷豫州刺史裴叔業以壽春內屬,驃騎大將軍、彭城王勰帥車騎十萬赴之。
二月戊戌,復以彭城王勰為司徒。
寶卷將胡松、李居士率眾萬餘屯宛,陳伯之水軍溯淮而上,以一逼一壽春。
夏四月丙申,彭城王勰、車騎將軍王肅大破之,斬首萬數。
己亥,皇弟恌薨。
五月甲寅,以北鎮大饑,遣兼侍中楊播巡撫賑恤。
六月丙子,司徒、彭城王勰進位大司馬,車騎將軍王肅加開府儀同三司。
癸未,大一陽一蠻酋田育丘等率戶內附。
秋七月,寶卷又遣陳伯之寇淮南。
庚子,吐谷渾國遣使朝獻。
八月乙酉,彭城王勰破伯之於肥口。
乙未,高麗國遣使朝貢。
九月乙丑,東豫州刺史田益宗破寶卷將吳子一陽一、鄧元起於長風。
齊州民柳世明聚眾反。
冬十月丁卯朔,車駕謁長陵。
庚寅,齊、兗二州討世明,平之。
丁亥,改授彭城王勰為司徒、錄尚書事。
甲午,詔壽春置兵四萬人。
十有一月巳亥,荊州刺史桓道進攻寶卷下笮戍,拔之,降者二千餘戶。
丁巳,一陽一平王頤薨。
是歲,十七州大饑,分遣使者開倉賑恤。
是冬,島夷蕭衍起兵東下,伐其主蕭寶卷。
二年春正月丙申朔,車駕謁長陵。
庚戌,帝始親政。
遵遺詔,聽司徒、彭城王勰以王歸第。
太尉、鹹一陽一王禧進位太保,司空、北海王詳為大將軍、錄尚書事。
丁巳,引見群臣於太極前殿,告以覽政之意。
辛酉,高麗國遣使朝獻。
壬戌,以太保、鹹一陽一王禧領太尉,大將軍、廣陵王羽為司徒。
詔曰:「朕幼承寶歷,艱憂在疚,庶事不親,風化未洽。
今始覽政務,義協惟新,思使四方風從率善,可分遣大使,黜陟幽明。」
二月庚午,宿衛之官進位一級。
甲戌,大赦天下。
三月乙未朔,詔曰:「比年以來,連有軍旅,役務既多,百姓雕弊。
宜時矜量,以拯民瘼。
正調之外,諸妨害損民一時蠲罷。」
辛亥,詔曰:「諸州刺史,不親民事,緩於督察,郡縣稽逋,旬月之間,才一覽決。
淹獄久訟,動延時序,百姓怨嗟,方成困弊。
尚書可明條制,申下四方,令日親庶事,嚴勒守宰,不得因循,寬怠虧政。」
壬戌,詔曰:「治尚簡靜,任貴應事。
州府佐史,除板稍多,方成損弊,無益政道。
又京師百司,僚局殷雜,官有閒長者,亦同此例。
苟非稱要,悉從蠲省。」
青、齊、徐、兗四州大饑,民死者萬餘口。
是月,蕭衍立寶卷弟南康王寶融為主,年號中興,東赴建業。
夏五月壬子,廣陵王羽薨。
壬戌,太保、鹹一陽一王禧謀反,賜死。
六月丁亥,考諸州刺史,加以黜陟。
秋七月乙巳,蠕蠕犯塞。
乙未,東豫州刺史田益宗破蕭寶卷將黃天賜於赤亭。
辛酉,大赦天下。
壬戌,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王肅薨。
九月丁酉,發畿內夫五萬人築京師三百二十三坊,四旬而罷。
己亥,立皇后于氏。
乙卯,免壽春營戶為揚州民。
冬十月丁卯,吐谷渾國遣使朝獻。
辛未,蕭寶卷零陵戍主華候率戶內屬。
十有一月丙申,以驃騎大將軍穆亮為司空。
丁酉,大將軍、北海王詳為太傅,領司徒。
壬寅,改築圓丘於伊水之一陽一。
乙卯,仍有事焉。
十二月,高麗國遣使朝貢。
是月,寶卷直後張齊殺其主寶卷降蕭衍,衍克建業。
三年春二月戊寅,詔曰:「自比一陽一旱積時,農民廢殖;寤言增愧,在予良多。
申下州郡,有骸鼻暴露者,悉可埋瘞。」
三月,魯一陽一蠻反。
蕭寶卷弟建安王寶夤來降。
夏四月,詔撫軍將軍李崇討魯一陽一反蠻。
是月,蕭衍又廢其主寶融而僭立,自稱曰梁。
閏月丁巳,司空穆亮薨。
五月,揚州小峴戍主一黨一法宗襲蕭衍大峴戍,破之,擒其龍驤將軍邾菩薩,送之京師。
秋七月癸酉,于闐國遣使朝獻。
詔加文官從征顯達宿衛者二階,閒散者一階。
八月癸卯,蕭寶融鎮南大將軍、江州刺史陳伯之遣使請降。
乙卯,以前太傅、平一陽一公丕為三老。
九月丁巳,車駕行幸鄴。
丁卯,詔使者吊殷比干墓。
戊寅,閱武於鄴南。
庚辰,武興國世子楊紹先遣使朝獻。
冬十月庚子,帝親射,遠及一里五十步,群臣勒銘於射所。
甲辰,車駕還宮。
十有一月己卯,詔:「京洛兵蕪,歲逾十紀。
先皇定鼎舊都,惟新魏歷,翦掃榛荒,創茲雲構,鴻功茂績,規模長遠。
今廟社乃建,宮極斯崇,便當以來月中旬,蠲吉徙御。
仰尋遺意,感慶交衷。
既禮盛周宣《斯干》之制,事高漢祖壯麗之儀,可依典故,備茲考告,以稱遐邇人臣之望。」
十有二月戊子,詔曰:「民本農桑,國重蠶籍,粢盛所憑,冕織攸寄。
比京邑初基,耕桑暫缺,遺規往旨,宜必祗修。
今寢殿顯成,移御維始,春郊無遠,拂羽有辰。
便可表營千畝,開設宮壇,秉耒援筐,躬勸億兆。」
壬寅,饗群臣於太極前殿,賜布帛有差,以初成也。
甲辰,揚州破蕭衍將張囂之,斬級二千。
是歲,疏勒、罽賓、婆羅捺、烏萇、阿喻陀、羅婆、不侖、陀拔羅、弗波女提、斯羅、噠捨、伏耆奚那太、羅般、烏稽、悉萬斤、朱居般、訶盤陀、撥斤、厭味、朱沴洛、南天竺、持沙那斯頭諸國並遣使朝貢。
河州大饑,死者二千餘口。
四年春正月乙亥,車駕籍田於千畝。
梁州氐楊會反。
詔行梁州事楊椿、左將軍羊祉討之。
三月己巳,皇后先蠶於北郊。
庚辰,揚州破蕭衍將於一陰一山,斬其龍驤將軍吳道爽等數千級。
夏四月癸未朔,以蕭寶夤為鎮東將軍、東揚州刺史,封丹一陽一郡開國公、齊王。
庚寅,南天竺國獻辟支佛牙。
戊戌,詔曰:「酷吏為禍,綿古同患;孝婦一婬一刑,東海焦壤。
今不雨十旬,意者其有冤獄乎?尚書鞫京師見囚,務盡聽察之理。」
己亥,帝以旱減膳徹懸。
辛丑,澍雨大洽。
五月甲戌,楊椿、羊祉大破反氐,斬首數千級。
六月壬午朔,封皇弟悅為汝南王。
丙戌,發冀、定、瀛、相、並、濟六州二萬人、馬千匹,增配壽春。
秋七月乙卯,三老、平一陽一公丕薨。
庚午,詔還收鹽池利以入公。
辛未,以彭城王勰為太師。
八月庚子,以吏部尚書元英假鎮南將軍,攻蕭衍義一陽一。
勿吉國貢楛矢。
辛丑,行幸河南城離宮。
冬十有一月壬子,揚州大破蕭衍軍,斬其徐州刺史潘佃憐,擒司馬明素。
己未,以武興國世子楊紹先為其國王。
癸亥,詔尚書左僕射源懷撫勞代都、北鎮,隨方拯恤。
乙亥,鎮南將軍元英大破蕭衍將吳子一陽一於白沙,擒斬千數。
十有二月庚寅,詔鎮南將軍李崇討東荊反蠻。
丙申,詔曰:「先朝制立軌式,庶事惟允。
但歲積人移,物情乖惰。
比或擅有增損,廢墜不行;或守舊遺宜,時有舛妨;或職分錯亂,互相推委。
其下百司,列其疑闕,速以奏聞。」
癸卯,蕭衍梁州刺史平一陽一縣開國侯翟遠、徐州刺史永昌縣開國侯陳虎牙降。
正始元年春正月庚戌,江州刺史曲江公陳伯之破蕭衍將趙祖悅於東關。
丙辰,東荊州刺史楊大眼大破群蠻樊季安等。
丙寅,大赦,改年。
二月戊子,蕭衍將姜慶真襲陷壽春外郭,州軍擊走之。
丁酉,揚州統軍劉思祖大破衍眾於邵一陽一,擒其冠軍將軍、邵一陽一縣開國侯張惠紹,驍騎將軍、祁一陽一縣開國男趙景悅等十將,斬獲數千級。
三月壬申,元英破衍將王僧炳於樊城。
夏四月辛卯,高麗國遣使朝獻。
五月丁未朔,太傅、北海王詳以罪廢為庶人。
六月,以旱徹樂減膳。
癸巳,詔曰:「朕以匪德,政刑多舛,一陽一旱歷旬,京甸枯瘁,在予之責,夙宵疚懷。
有司可循案舊典,祗行六事:囹圄冤滯,平處決之;庶尹廢職,量加修舉;鰥寡困窮,在所存恤;役賦殷煩,鹹加蠲省;賢良讜直,以禮進之;貪殘佞諛,時加屏黜;男一女怨曠,務令媾會。
稱朕意焉。」
甲午,帝以旱親薦享於太廟。
戊戌,詔立周旦、夷、齊廟於首一陽一山。
庚子,以旱見公卿已下,引咎責躬。
又錄京師見囚,殊死已下皆減一等,鞭杖之坐悉皆原之。
秋七月癸丑,蕭衍角城戍主柴慶宗以城來降。
李崇大破諸蠻帥樊素安。
八月丙子,元英破蕭衍將馬仙玭於義一陽一。
詔洛一陽一令有大事聽面敷奏。
乙酉,元英攻義一陽一,拔之,擒送蕭衍冠軍將軍蔡靈恩等十餘將。
辛卯,英又大破衍將,仍清三關。
丁酉,封元英為中山王。
戊戌,西羌宋萬率戶四千內附。
九月丙午,詔緣淮南北所在鎮戍,皆令及秋播麥,春種粟稻,隨其土宜,水陸兼用,必使地無遺利,兵無餘力,比及來稔,令公私俱濟也。
又詔諸州蠲停徭役,不得橫有征發。
甲子,詔中山王英所執蕭衍冠軍將軍、監司州事蔡靈恩等隨才擢敘。
乙丑,肅衍霍州刺史田道龍、義州刺史張宗之遣使內附。
蠕蠕犯塞,詔左僕射源懷討之。
冬十月乙未,詔斷群官白衣募吏。
十有一月戊午,詔曰:「古之哲王,創業垂統,安民立化,莫不崇建膠序,開訓國胄,昭宣《三禮》,崇明四術,使道暢群邦,風一流萬宇。
自皇基徙構,光宅中區,軍國務殷,未遑經建。
靖言思之,有慚古烈。
可敕有司依漢魏舊章,營繕國學。」
十有二月丙子,以苑牧公田分賜代遷之戶。
己卯,詔群臣議定律令。
己亥,行幸伊闕。
閏月癸卯朔,蕭衍行梁州事夏侯道遷據漢中來降,假尚書邢巒鎮西將軍,率眾以赴之。
乙丑,驃騎大將軍、高一陽一王雍為司空,尚書令、廣一陽一王嘉加儀同三司。
二年春正月丙子,以宕昌國世子梁彌博為其國王。
鄧至國遣使朝貢。
二月,梁州氐反,絕漢中運路。
刺史邢巒頻大破之。
夏四月己未,城一陽一王鸞薨。
乙丑,詔曰:「任賢明治,自昔通規;宣風贊務,實惟多士。
而中正所銓,但存門第,吏部彝倫,仍不才舉。
遂使英德罕升,司務多滯。
不一精一厥選,將何考陟?八座可審議往代貢士之方,擢賢之體,必令才學並申,資望兼致。」
丙寅,以仇池氐叛,詔光祿大夫楊椿假平西將軍,率眾以討之。
邢巒遣統軍王足西伐,頻破蕭衍諸軍,遂入劍閣,執衍輔國將軍范始男送京師。
五月辛巳,氐賊囗虎率眾降。
六月己丑,詔曰:「先朝勳臣,或身罹譴黜,子孫沉滯;或宦途失次,有替舊流。
因而弗采,何以獎勸?言念前績,情有親疏。
宗及庶族,祖曾功績可紀而無朝官、有官而才堪優引者隨才銓授。」
甲寅,蕭衍冠軍將軍李畋等置營始平郡東、涪水之北。
王足逆擊敗之,斬衍冠軍將軍張湯,輔國將軍馬市,寧朔將軍李當、姜見祖,輔國將軍馮文豪,龍驤將軍何營之等。
甲子,詔尚書李崇、太府卿於忠、散騎常侍游肇、諫議大夫鄧羨,崇、忠使持節並兼侍中,羨兼黃門,俱為大使,糾斷外州畿內,其守令之徒咎失彰露者,即便施決;州鎮重職,聽為表聞。
乙丑,蕭衍冠軍將軍王景胤、輔國將軍魯方達等攻竹亭,王足大破之,斬其輔國將軍王明達、龍驤將軍張方熾。
丁卯,揚州刺史薛真度大破蕭衍將王超宗,俘斬三千級。
戊辰,蕭衍將魯方達屯戍新城,足又遣統軍盧祖遷等擊敗之,斬衍冠軍將軍楊伯仁、寧朔將軍任安定。
秋七月甲戌,詔曰:「朕纂馭寶歷,於今七載。
德澤未敷,鑒不燭遠;人之冤瘼,所在猶滋;而糾察之獄未暢於下,賢愚一靡一分,皁白均貫,非所以革民耳目,使善惡勵心。
今分遣大使,省方巡檢,隨其愆負與風響相符者,即加糾黜,以明雷霆之威,以申旄軒之舉。
因以觀風辨俗,採訪功過,褒賞賢者,糾罰一婬一慝,理窮恤弊,以稱朕心。」
戊子,王足擊破蕭衍軍,斬其龍驤將軍喻增暉、寧朔將軍庫保壽、輔國將軍魯天惠、建武將軍王文標。
王足一逼一涪城。
壬辰,蕭衍巴西太守庾域,冠軍將軍、統軍主李畋等逆戰,足擊破之,俘斬千數。
八月壬寅,詔中山王英南討襄、沔。
庚戌,王足遣統軍紀洪雅、盧祖遷等攻破衍軍,斬其秦梁二州刺史魯方達等十五人。
壬子,王足又遣統軍盧祖遷等擊破衍軍,斬其都督、冠軍將軍、梓潼縣開國子王景胤,劉達等二十四將軍。
甲寅,揚州擊衍將姜慶真於羊石,破之。
是月,衍沔東太守田青喜率郡七、縣三十一、戶萬九十內附。
九月己巳,揚州刺史元嵩擊破衍湘州刺史楊公則等,斬獲數千。
冬十有一月戊辰朔,武興國王楊紹先叔父集起謀反,詔光祿大夫楊椿討之。
王足圍涪城,益州諸郡戍降者十二三,民送編籍者五萬餘戶。
既而足引軍而退。
十有二月庚申,又詔驃騎大將軍源懷慎,令討武興反氐。
三年春正月丁卯朔,皇子生,大赦天下。
壬申,梁秦二州刺史邢巒連破氐賊,克武興。
蕭衍冀州刺史桓和入寇南青州,州軍擊走之。
秦州民王智等聚眾二千,自號王公。
尋推秦州主簿呂苟兒為主,年號建明。
己卯,楊集起兄弟相率降。
二月丙辰,詔曰:「昔虞戒面從,昌言屢進;周任諫輔,王闕必箴。
朕仰纘鴻基,伏膺寶歷,思康庶績,一日萬幾,是以側望忠言,虛求讜直。
而良策弗進,規畫無聞,豈所謂弼諧元首,匡救不逮者乎?可詔王公已下,其有嘉謀深圖、直言忠諫、利國便民、矯時厲俗者,鹹令指事陳奏,無或依違。」
戊午,詔右衛將軍元麗等討呂苟兒。
乙丑,平南將軍陳伯之破蕭衍徐州刺史昌義之於梁城。
是月,衍將蕭昺率眾五萬寇淮一陽一。
三月己巳,以戎旅大興,詔罷諸作。
己卯,詔荊州刺史趙怡、平南將軍奚康生赴淮一陽一。
樂良王長命坐殺人賜死,國除。
戊子,名皇子曰昌。
庚寅,平南將軍、曲江縣開國公陳伯之自梁城南奔。
夏四月乙未,詔罷鹽池禁。
甲辰,詔遣使者巡慰北邊酋庶。
庚戌,以中山王英為征南將軍、都督揚徐二道諸軍事,指授邊將。
蕭衍江州刺史王茂先寇荊州,屯於河南城,詔平南將軍楊大眼討之。
辛酉,大破之,斬其輔國將軍王花,首虜二千餘。
進攻河南城,茂先逃潰,追奔至於漢水,拔其五城。
將軍宇文福略衍司州,俘獲千餘口而還。
五月乙丑朔,詔尚書拯義一陽一初附之戶。
丙寅,詔曰:「掩骼埋胔,古之令典;順辰修令,朝之恆式。
今時澤未降,春稼已旱。
或有孤老餒疾,無人贍救,因以致死,暴露溝塹者,洛一陽一部尉依法棺埋。」
壬申,蕭衍將張惠紹入寇,陷宿豫。
乙亥,衍將蕭容陷梁城。
辛巳,衍將韋睿陷合肥城。
壬午,詔尚書元遙率眾南討。
癸未,以秦隴未平,詔征西將軍於勁節度諸軍。
己丑,衍將又陷羊石、霍丘二城。
六月辛丑,又陷小峴戍。
乙巳,安西將軍元麗大破秦賊,斬賊帥王智五人,梟首六千。
丁未,假平南將軍奚康生破蕭衍將張惠紹,斬其徐州刺史宋黑。
丁巳,詔尚書邢巒出討徐兗。
秋七月丙寅,衍將桓和寇孤山,陷固城。
庚辰,元麗大破秦賊,降呂苟兒及其王公三十餘人。
秦涇二州平。
戊子,中山王英大破衍徐州刺史王伯敖於一陰一陵,斬其將二十五人,首虜五千有餘。
己丑,詔發定、冀、瀛、相、江、肆六州十萬人以濟南軍。
八月壬寅,安東將軍邢巒破蕭衍將桓和於孤山,斬首萬餘級。
將軍元恆別克固城,斬衍冠軍將軍桓方慶。
統軍畢祖朽別克蒙山,斬衍龍驤將軍矯道儀等,斬賊及赴沂死者四千餘人。
兗州平。
己酉,詔平南將軍、安樂王詮督後發諸軍以赴淮南。
壬戌,曲赦涇、秦、岐、涼、河五州。
九月癸酉,邢巒大破衍軍於宿豫,斬其大將藍懷恭等四十餘人。
張惠紹棄宿豫,蕭昺棄淮一陽一南走,追斬數萬級。
徐州平。
己丑,中山王英大破衍軍於淮南,衍中軍大將軍、臨川王蕭宏,尚書右僕射柳惔,徐州刺史昌義之等棄梁城沿淮東走。
追奔次於馬頭,衍冠軍將軍、戍主朱思遠棄城宵遁,擒送衍將四十餘人,斬獲士卒五萬有餘。
英遂攻鍾離。
高麗國遣使朝貢。
蕭衍遣將士卒三萬寇義一陽一。
丁酉,夜遁走。
郢州刺史婁悅追擊,破之。
戊申,蠕蠕國遣使朝貢。
己未,征虜將軍趙遐大破衍眾於淌城桑坪。
十有一月甲子,帝為京兆王愉、清河王懌、廣平王懷、汝南王悅講《孝經》於式乾殿。
庚寅,詔曰:「往歲隴右扇逆,合境不民。
其中猶有卒能自守,無豫釁亂。
疾風知勁,良在可嘉。
尚書可甄量報賞,以表誠義。」
是月,梁州再破反獠。
四年春二月丙午,吐谷渾、宕昌國並遣使朝獻。
己未,勿吉國貢楛矢。
三月丙子,疊伏羅國遣使朝貢。
夏四月戊戌,鍾離大水。
中山王英敗績而還。
壬寅,吐谷渾、鳩磨羅、阿拔磨拔切磨勒、悉萬斤諸國並遣使朝獻。
六月己丑朔,詔曰:「高祖德格兩儀,明並日月,播文教以懷遠人,調禮學以旌俊造;徙縣中區,光宅天邑,總霜露之所均,一姬卜於洛涘。
戎繕兼興,未遑儒教。
朕纂承鴻緒,君臨寶歷,思模聖規,述遵先志。
今天平地寧,方隅無事,可敕有司准訪前式,置國子,立太學,樹小學於四門。」
丙午,蕭衍龍驤將軍、馮翊太守宇文子生等七郡相率內附。
丁未,社蘭達那羅、捨彌、比羅直諸國並遣使朝獻。
秋八月辛卯,契丹國遣使朝獻。
己亥,中山王英、齊王蕭寶夤坐鐘離敗退,併除名為民。
庚子,庫莫奚、宕昌、吐谷渾諸國遣使朝獻。
辛丑,敦煌民饑,開倉賑恤。
九月己未,詔曰:「朕秉歷承天,履年將紀,徙正宮極,歲浹歸余。
台懿茂親,祗勤已久;列司英彥,庸績未酬。
非所謂有功見知,賞以時及。
其以司空、高一陽一王雍為太尉,尚書令、廣一陽一王嘉為司空,百官悉進位一級。」
庚申,夏州長史曹明謀反,伏誅。
甲子,開斜谷舊道。
疏勒、車勒阿駒、南天竺、婆羅等諸國遣使朝獻。
丙戌,司州民饑,開倉賑恤。
閏月甲午,禁大司馬門不得車馬出入。
冬十月丁巳,高麗、半社、悉萬斤、可流伽、比沙、疏勒、于闐等諸國並遣使朝獻。
丁卯,皇后于氏崩。
戊辰,疏勒國遣使朝貢。
庚午,淮一陽一太守安樂以城南叛。
辛未,厭噠、波斯、渴槃陀、渴文提不那杖忸杖提等諸國,並遣使朝獻。
乙酉,葬順皇后於永泰陵。
十有一月丁未,禁河南畜一牝一馬。
自碣石至於劍閣,東西七千里,置二十二都督。
巳酉,阿與陀、呵羅槃、陀跋吐羅諸國並遣使朝獻。
十有二月戊午,詔兵士鍾離沒落者,復一房田租三年。
辛酉,特那杖提莎缽離阿失勒摩致缽諸國遣使朝貢。
甲子,蠕蠕、高車民他莫孤率部來降。
丁丑,缽侖、波利伏佛胄善、乾達諸國遣使朝貢。
永平元年春正月戊戌,穎川太守王神念奔於蕭衍。
二月辛未,勿吉、南天竺國並遣使朝獻。
三月戊子,皇子昌薨。
己亥,斯羅、阿陀、比羅、阿夷義多、婆那伽、伽師達、于闐諸國並遣使朝獻。
丙午,以去年旱儉,遣使者所在賙恤。
夏四月,阿伏至羅國遣使朝貢。
五月癸未,高麗國遣使朝獻。
辛卯,帝以旱故,減膳撤懸。
六月壬申,詔曰:「慎獄重刑,著於往誥。
朕御茲寶歷,明鑒未遠,斷決煩疑,實有攸愧。
可依洛一陽一舊圖,修聽訟觀,農隙起功,及冬令就。
當與王公卿士親臨錄問。」
癸酉,高車國遣使朝貢。
秋七月辛卯,高車、契丹、汗畔、罽賓諸國並遣使朝獻。
甲午,以夫人高氏為皇后。
乙未,詔曰:「察獄以情,審之五聽;枷杖小大,各宜定准。
然比廷尉、司州、河南、洛一陽一、河一陰一及諸獄官,鞫訊之理,未盡矜恕;掠拷之苦,每多切酷,非所以祗憲量衷、慎刑重命者也。
推濫究枉,良軫於懷。
可付尚書一精一檢枷杖違制之由,斷罪聞奏。」
八月癸亥,冀州刺史、京兆王愉據州反。
乙丑,假尚書李平鎮北將軍、行冀州事以討之。
丁卯,大赦,改年。
庚午,吐谷渾、庫莫奚國並遣使朝貢。
九月辛巳朔,李平大破元愉於草橋。
丙戌,復前中山王英本封。
壬辰,蠕蠕國遣使朝貢。
定州刺史、安樂王詮大破元愉於信都北。
戊戌,殺侍中、太師、彭城王勰。
辛丑,詔赦冀州民雜工役為元愉所詿誤者。
其能斬獲逆一黨一,別加優賞。
癸卯,李平克信都,元愉北走,斬其所署冀州牧韋超、右衛將軍睦雅、尚書僕射劉子直、吏部尚書崔朏等。
統軍叔孫頭執愉送信都。
群臣請誅愉,帝弗許,詔送京師。
冀州平。
庚子,郢州司馬彭珍、治中督榮祖等謀叛,潛引蕭衍眾入義一陽一。
郢州刺史婁悅擊走之。
詔將軍胡季智、屈祖等南赴義一陽一。
三關戍主侯登、一陽一鳳省等以城南叛,婁悅嬰城固守。
遣中山王英督步騎三萬以赴之。
冬十月丁巳,詔復故北海王詳本封,葬以王禮。
豫州彭城人白早生殺刺史司馬悅,據城南叛,蕭衍遣將齊苟仁等四將以助之。
詔尚書邢巒行豫州事,督將軍崔暹率騎討之。
丙子,邢巒大破早生及苟仁軍於鮑口。
丁丑,前宿豫戍主成安樂子景俊殺宿豫戍主嚴仲賢,以城南叛。
十有一月庚寅,詔安東將軍楊椿率眾四萬攻宿豫。
十有二月己未,邢巒克懸瓠,斬白早生,擒齊苟仁等,俘蕭衍卒三千餘人,分賜王公已下。
癸亥,中山王英破衍將於楚城,擒衍寧朔將軍張疑等。
郢州刺史婁悅破衍將馬仙玭於金山。
壬申,漢東蠻民一萬七千戶相率內附。
丙子,高麗國遣使朝獻。
是歲,高昌國王麴嘉遣其兄子私署左衛將軍孝亮奉表來朝,因求內徙,乞師迎接。
二年春正月,蕭衍遣王神念寇南兗。
詔輔國將軍長孫稚假平南將軍為都督,率統軍邴虯等五軍以討之。
丁亥,胡密、步就磨、忸密、般是、悉萬斤、辛豆那、越拔忸諸國並遣使朝獻。
壬辰,厭噠、薄知國遣使來朝,貢白象一。
乙未,高昌國遣使朝貢。
丙申,中山王英進一逼一蕭衍長薄戍。
戊戌,宵潰,殺傷千數。
丁酉,拔武一陽一關,擒衍雲騎將軍、松滋縣開國侯馬廣,冠軍將軍、遷陵縣開國子彭甕生,驍騎將軍、當一陽一縣開國伯徐元季等二十六將,俘獲七千餘人。
進攻黃峴、西關。
衍將馬仙玭棄西關,李元履棄黃峴遁走。
是月,涇州沙門劉慧汪聚眾反。
詔華州刺史奚康生討之。
二月乙卯,詔曰:「比軍役頻興,仗多毀敗,在庫戎器,見有無幾。
安不忘危,古人所戒;五兵之器,事須充積,經造既殷,非眾莫舉。
今可量造四萬人雜仗。」
三月癸未,磨石羅、阿曜社蘇突闍、地伏羅諸國並遣使朝獻。
夏四月己酉,詔以武川鎮饑,開倉賑恤。
甲子,詔曰:「聖人濟世,隨物污隆,或正或權,理無恆在。
先朝以雲駕甫遷,嵩基始構;河洛民庶,徙舊未安,代來新宅,尚不能就;伊闕西南,群蠻填聚;沔一陽一賊城,連邑作戍;蠢爾愚巴,心未純款,故暫抑造育之仁,權緩肅一奸一之法。
今京師天固,與昔不同。
楊郢荊益,皆悉我有;保險諸蠻,罔不歸附;商洛民情,誠倍往日。
唯樊襄已南,仁乖道政,被拘隔化,非民之咎。
而無賴之徒,輕相劫掠,屠害良善,離人父兄。
衍之為酷,實亦深矣。
便可放彼掠民,示其大惠,捨此殘賊,未令之愆。
並敕緣邊州鎮,自今已後,不聽境外寇盜,犯者罪同境內。
若州鎮主將,知容不糾,坐之如律。」
五月,高麗國遣使朝獻。
辛丑,帝以旱故,減膳徹懸,禁斷屠一殺。
甲辰,幸華林都亭,親錄囚徒,犯死罪已下降一等。
六月,高昌國遣使朝獻。
辛亥,詔曰:「江海方同,車書宜一。
諸州軌轍南北不等,今可申敕四方,使遠近無二。」
秋七月癸未,契丹國遣使朝獻。
八月丁未,鄧至國遣使朝獻。
戊申,以鄧至國世子像覽蹄為其國王。
高昌、勿吉、庫莫奚諸國並遣使朝獻。
九月辛巳,封故北海王子顥為北海王。
壬午,詔定諸門闥名。
冬十月癸丑,以司空、廣一陽一王嘉為司徒。
庚午,郢州獻七寶一床一,詔不納。
十有一月甲申,詔禁屠一殺含孕,以為永制。
己丑,帝於式乾殿為諸僧、朝臣講《維摩詰經》。
十有二月,詔曰:「五等諸侯,比無選式。
其同姓者出身:公正六下,侯從六上,伯從六下,子正七上,男正七下。
異族出身:公從七上,侯從七下,伯正八上,子正八下,男從八上。
清修出身:公從八下,侯正九上,伯正九下,子從九上,男從九下。
可依此敘之。」
疊伏羅、弗菩提、朝陀吒、波羅諸國並遣使朝獻。
三年春二月丙午,高昌、鄧至國並遣使朝獻。
壬子,秦州沙門劉光秀謀反。
州郡捕斬之。
癸亥,秦州隴西羌殺鎮將趙俊,阻兵反叛。
州軍討平之。
三月丙戌,皇子生,大赦天下。
高麗、吐谷渾、宕昌諸國並遣使朝獻。
夏四月,平一陽一郡之禽昌、襄陵二縣大疫,自正月至此月,死者二千七百三十人。
五月丁亥,詔以冀定二州旱儉,開倉賑恤。
六月壬寅,詔重求遺書於天下。
丁卯,名皇子曰詡。
閏月己亥,吐谷渾、高麗、契丹諸國各遣使朝貢。
秋七月己未,吐谷渾國遣使朝貢。
八月巳卯,勿吉國遣使朝貢。
九月壬寅,烏萇、伽秀沙尼諸國並遣使朝獻。
丙辰,高車別帥可略汗等率眾一千七百內屬。
冬十月辛卯,中山王英薨。
丙申,詔曰:「朕乘乾御歷,年週一紀,而道謝擊壤,教慚刑厝。
至於下民之煢鰥疾苦,心常愍之。
此而不恤,豈為民父母一之意也!可敕太常於閒敞之處,別立一館,使京畿內外疾病之徒,鹹令居處。
嚴敕醫署,分師療治,考其能否,而行賞罰。
雖齡數有期,修短分定,然三疾不同,或賴針石,庶秦扁之言,理驗今日。
又經方浩博,流傳處廣,應病投藥,卒難窮究。
更令有司,集諸醫工,尋篇推簡,務存一精一要,取三十餘卷,以班九服。
郡縣備寫,布下鄉邑,使知救患之術耳。」
戊戌,高車、龜茲、難地、那竭、庫莫奚等諸國並遣使朝獻。
十有二月己卯,高麗、比沙杖國遣使朝獻。
辛巳,江一陽一王繼坐事除名。
甲申,詔於青州立高祖廟。
殿中侍御史王敞謀反伏誅。
四年春正月丁巳,汾州劉龍駒聚眾反。
詔諫議大夫薛和率眾討之。
甲子,阿悅陀、不數羅國並遣使朝獻。
二月壬午,青、齊、徐、兗四州民饑甚,遣使賑恤。
三月癸卯,婆比幡彌、烏萇、比地、乾達諸國並遣使朝獻。
壬戌,司徒、廣一陽一王嘉薨。
夏四月,琅邪民王萬壽斬蕭衍輔國將軍、琅邪東莞二郡太守劉晢首,以朐山來降。
徐州刺史盧昶遣琅邪戍主傅文驥率眾據之。
甲戌,薛和大破山胡。
蕭衍遣其鎮北將軍張稷及馬仙玭寇朐山。
詔盧昶率眾赴之。
五月己亥,遷代京銅龍置天淵池。
丙辰,詔禁天文之學。
六月乙亥,乾達、阿婆羅、達捨、越伽使密、不流沙諸國並遣使朝獻。
秋七月辛酉,吐谷渾、契丹國並遣使朝獻。
八月辛未,阿婆羅、達捨、越伽使密、不流沙等諸國並遣使朝獻。
癸巳,勿吉國獻楛矢。
九月甲寅,蕭衍九山戍主苟仁以戍來降。
厭噠、朱居槃波羅、莫伽陀、移婆僕羅、俱薩羅、捨彌、羅樂陀等諸國並遣使朝獻。
冬十月丁丑,婆比幡彌、烏萇、比地、乾達等諸國並遣使朝獻。
十有一月甲午,宕昌國遣使朝獻。
己亥,詔李崇、奚康生等治兵壽春,以分朐山之寇。
戊申,難地、伏羅國並遣使朝獻。
朐城陷,盧昶大敗而還。
十有二月壬申,詔曰:「進善退惡,治之通規;三載考察,政之明典。
正始二年以來,於今未考,功過難齊,寧無升降?從景明二年至永平四年,通考以聞。」
戊子,大羅汗、婆來伽國遣使朝獻。
延昌元年春正月乙巳,以頻水旱,百姓饑弊,分遣使者開倉賑恤。
戊申,疏勒國遣使朝獻。
丙辰,以車騎大將軍、尚書令高肇為司徒公,光祿大夫、清河王懌為司空,司州牧、廣平王懷進號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三月辛卯朔,渴槃陀國遣使朝獻。
甲午,州郡十一大水,詔開倉賑恤。
以京師谷貴,出倉粟八十萬石以賑貧者。
己未,安樂王詮薨。
夏四月,詔以旱故,食粟之畜皆斷之。
丁卯,詔曰:「遷京嵩縣,年將二紀,虎闈闕唱演之音,四門絕講誦之業。
博士端然,虛祿歲祀;貴游之胄,歎同子衿。
靖言念之,有兼愧慨。
可嚴敕有司,國子學孟冬使成,太學、四門明年暮春令就。」
戊辰,以旱,詔尚書與群司鞠理獄訟,詔河北民就谷燕恆二州。
辛未,詔饑民就谷六鎮。
丁丑,帝以旱故,減膳撤懸。
癸未,詔曰:「肆州地震陷裂,死傷甚多。
言念毀沒,有酸懷抱。
亡者不可復追,生病之徒宜加療救。
可遣太醫、折傷醫,並給所須之藥,就治之。」
乙酉,大赦,改年。
詔立理訴殿、申訟車,以盡冤窮之理。
五月辛卯,疏勒及高麗國並遣使朝獻。
丙午,詔天下有粟之家,供年之外,悉貸饑民。
自二月不雨至於是晦。
六月壬申,澍雨大洽。
戊寅,通河南一牝一馬之禁。
己卯,詔曰:「去歲水災,今春炎旱。
百姓饑餒,救命一靡一寄,雖經蠶月,不能養績。
今秋輸將及,郡縣期於責辦,尚書可嚴勒諸州,量民資產,明加檢校,以救艱弊。」
庚辰,詔出太倉粟五十萬石,以賑京師及州郡饑民。
秋七月,吐谷渾、契丹國並遣朝獻。
八月壬戌,吐谷渾國遣使朝貢。
丁亥,勿吉國貢楛矢。
冬十月乙亥,立皇子詡為皇太子。
是月,厭噠、于闐、高昌及庫莫奚諸國並遣使朝獻。
十有一月丙申,詔曰:「朕運承天休,統御宸宇。
太子體藉靈明,肇建宮華。
明兩既孚,三善方洽,宜澤均率壤,榮泛庶胤。
其賜天下為父後者爵一級,孝子、順孫、廉夫、節婦旌表門閭,量給粟帛。」
十有二月己巳,詔守宰為御史所彈遇赦免者、及考在中第,皆代之。
二年春正月戊戌,帝御申訟車,親理冤訟。
高麗國遣使朝獻。
二月丙辰朔,賑恤京師貧民。
甲戌,以六鎮大饑,開倉賑贍。
己卯,太尉、高一陽一王雍進位太保。
庚辰,蕭衍郁州民徐玄明等斬送衍鎮北將軍、青冀二州刺史張稷首,以州內附。
詔前南兗州刺史樊魯率眾赴之。
閏二月辛丑,以苑牧之地賜代遷民無田者。
癸卯,定奴良之制,以景明為斷。
三月丙寅,高昌國遣使朝獻。
是春,民饑,餓死者數萬口。
夏四月庚子,以絹十五萬匹賑恤河南郡饑民。
五月,壽春大水,遣平東將軍奚康生等步騎數千赴之。
高麗國遣使朝獻。
六月乙酉,青州民饑,詔使者開倉賑恤。
甲午,曲赦揚州。
辛亥,帝御申訟車,親理冤訟。
是夏,州郡十三大水。
秋八月辛卯,詔曰:「頃水旱互侵,頻年饑儉,百姓窘弊,多陷罪辜。
煩刑之愧,朕用懼矣。
其殺人、掠賣人、群強盜首,及雖非首而殺傷財主、曾經再犯公斷道路劫奪行人者,依法行決;自余恕死。
徒流已下各准減降。」
庚戌,厭噠、于闐、槃陀及契丹、庫莫奚諸國並遣使朝獻。
九月丙辰,以貴族豪門崇習奢侈,詔尚書嚴立限級,節其流宕。
是月,勿吉、吐谷渾、鄧至國並遣使朝貢。
冬十月,詔以恆、肆地震,民多死傷,蠲兩河一年租賦。
十有二月丙戌,丐洛一陽一、河一陰一二縣租賦。
乙巳,詔以恆、肆地震,民多離災,其有課丁沒盡、老幼單辛、家無受復者,各賜廩以接來稔。
高麗國遣使朝獻。
三年春二月乙未,詔曰:「肆州秀容郡敷城縣、雁門郡原平縣,並自去年四月以來,山鳴地震,於今不巳。
告譴彰咎,朕甚懼焉;祗畏兢兢,若臨淵谷。
可恤瘼寬刑,以答災謫。」
三月,三關別將李世哲大破群蠻,斬蕭衍龍驤將軍文思之、文天生。
夏四月,青州民饑。
辛巳,開倉賑恤。
乙巳,上御申訟車,親理冤訟。
六月,南荊州刺史桓叔興大破蕭衍軍於九山,斬其虎旅將軍、新豐縣開國子蔡令孫,冠軍將軍席世興,貞義將軍藍次孫。
秋七月丙子,勿吉國遣使朝貢。
八月甲申,帝臨朝堂,考百司而加黜陟。
九月,吐谷渾、契丹、勿吉諸國並遣使朝貢。
冬十月庚辰,詔驍騎將軍馬義舒慰諭蠕蠕。
庫莫奚國遣使朝貢。
十有一月庚戌,南天竺、佐越費實諸國並遣使朝獻。
辛亥,詔司徒高肇為大將軍、平蜀大都督,步騎十萬西伐。
益州刺史傅豎眼出巴北,平南將軍羊祉出涪城,安西將軍奚康生出綿竹,撫軍將軍甄琛出劍閣。
乙卯,以中護軍元遙為征南將軍、東道都督,鎮遏梁楚。
丁巳,幽州沙門劉僧紹聚眾反,自號淨居國明法王。
州郡捕斬之。
甲戌,高麗國遣使朝獻。
十有二月庚寅,詔立明堂。
四年春正月甲寅,帝不豫,丁巳,崩於式乾殿,時年三十三。
二月甲戌朔,上尊謚曰宣武皇帝,廟號世宗。
甲午,葬景陵。
帝幼有大度,喜怒不形於色。
雅一性一儉素。
初,高祖欲觀諸子志尚,乃大陳寶物,任其所取,京兆王愉等皆競取珍玩,帝唯取鼻如意而已。
高祖大奇之。
庶人恂失德,高祖謂彭城王勰曰:「吾固疑此兒有非常志相,今果然矣。」
乃立為儲貳。
雅一愛一經史。
尤長釋氏之義,每至講論,連夜忘疲。
善風儀,美容貌,臨朝淵默,端嚴若神,有人君之量矣。
史臣曰:世宗承聖考德業,天下想望風化,垂拱無為,邊徼稽服。
而寬以攝下,從容不斷,太和之風替矣。
比夫漢世,元、成、安、順之儔歟?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