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紀事本末》○張獻忠之亂:崇禎元年,延安饑,谷府民王嘉胤運作亂,延安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明史紀事本末》○張獻忠之亂

明史紀事本末

○張獻忠之亂

卷七十七

崇禎元年,延安饑,谷府民王嘉胤運作亂,延安人張獻忠從之。

獻忠一陰一謀多智,賊中號八大王。

其部最強,旁掠延安諸郡邑。

四年,張獻忠率眾二千人,就撫於三邊總督洪承疇。

五年,獻忠復叛,隨賊首高迎祥、紫金梁等轉寇山西諸郡縣。

七年,群賊轉寇河南,張獻忠犯信一陽一、鄧州,遁入應山。

洪承疇率諸將逐賊於河南,獻忠西奔商、雒,遁、間,與延安賊李

自成陷澄城,寇平涼、州。

旋與群賊出潼關,寇嵩、汝。

八年正月,諸賊盡集宛、雒,張獻忠東走,掠廬、鳳、安慶。

二月,與老回回西走商州,復至秦州。

十一月,獻忠與群賊自潼關出犯閿鄉、靈寶,東行。

庚申,總兵祖寬大破獻忠於姑家廟。

十二月,獻忠合諸賊圍廬州,分道陷巢縣、含山,遂陷和州。

沿江下,犯江浦。

九年正月,張獻忠合群賊圍滁州,總理盧象升大敗之,賊竄河南。

十年,群盜久擾河南無可掠,悉入楚,寇蘄、黃間。

官軍敗獻

忠於黃岡,獻忠復入江北,東掠至儀真,揚州告急。

獻忠尋西走入楚。

十一年正月,總兵左良玉、陳洪範大破賊於鄖西,張獻忠請降。

初,獻忠自良、涿噪而為盜,洪範捕獲獻忠,異其貌而釋之。

以是

懷舊恩,乞降於洪範,請率所部殺賊自效。

總理熊文燦承製撫之,獻忠請置家口於鄖西。

文燦為請於朝,詔貸其罪,立功自贖。

獻忠乃率部曲數千,居白沙界山。

獻忠狡而多計,群盜每以為的。

其降也,自言能制鄖、襄、荊、承數百里內外無一賊。

文燦每曲徇其請,益驕不奉法,屢檄從征不應。

獻忠又求襄一陽一一郡,以屯其軍。

文燦議餉二萬人,獻忠乞餉十萬人,文燦遷延不能應。

十月,獻忠聲言寄家口於[QDXD]城,入據守之,分屯群盜於四郊。

十一月,羅汝才亦就撫,文燦安其眾於房、竹間,與民錯壤而處。

遙與獻忠為聲援,奪民禾而食,不奉縣官法,鄖、楚、偏、沅諸撫鹹以為憂。

文燦剛而愎,又新有功而驕,皆不聽。

鄖、襄人惴惴,恐禍至無日矣。

十二年五月,張獻忠叛於[QDXD]城。

初,賊首高迎祥既誅,李自成困川西,群盜失勢,獻忠連敗,一精一銳俱盡,始乞撫以緩誅,初無降意。

及據[QDXD]城,潛勾諸賊為犄角,遂復思叛去,舉人王秉貞為之謀主。

至是,遂殺[QDXD]城知縣阮之鈿以叛,羅汝才九營並起應之。

獻忠脅御史林鳴球上書,求封於襄一陽一,鳴球不從,遂殺之。

七月,熊文燦檄諸將進兵[QDXD]城,獻忠焚[QDXD]城西走,與羅汝才合。

左良玉追賊於房縣西,賊設伏羅山,良玉兵度隘入伏中,賊四合圍之。

突圍戰,敗績,一軍盡沒,良玉失其符印,僅收殘兵數百走回房縣。

事聞,文燦、良玉供革職,殺賊自贖。

九月,大學士楊嗣昌督師討賊。

十月,至襄一陽一,逮熊文燦,論死。

十三年二月,平賊將軍左良玉大破張獻忠於太平縣之瑪瑙山,斬首萬級。

獻忠一精一銳俱盡,止驍騎千餘自隨,遁走興、歸山中。

自鹽井竄興、房界上。

左良玉屯興安、平利諸山,連營百里。

諸軍憚山險,圍而不攻。

賊伏深箐中,重賄山氓,市鹽芻米酪,山中人安之,反為賊耳目,一陰一輸兵情於賊。

獻忠得以休夏,收散亡,養夷傷。

群盜往往歸之,兵復振。

時羅汝才、過天星七股賊盡入蜀。

六月,獻忠自興、房走白羊山,入巫山隘。

聞川兵躡之,益入深谷中,掩息旗鼓,轉入而西,不知所往。

都司曹進功率兵入山偵賊,不見一人而還。

七月,獻忠既西,羅汝才屢為官軍所敗,勢孤,率一黨一走合於獻忠,共謀渡川西。

諸將賀人龍、李國奇、張應元、汪雲鳳、張奏凱等會師擊之,應元、雲鳳營於夔之土地嶺,待賀人龍兵,三檄不至。

初,督師嗣昌以左良玉跋扈難制,而人龍屢破賊有功,請以人龍代良玉,佩將印。

既而以良玉瑪瑙山捷,度未可動,復奏留良玉,佩印如故,別加人龍總鎮銜,須後命。

人龍初聞大將之拜,踴躍動三軍。

既報寢,乃怏怏。

良玉知其故意,亦恨。

當獻忠之遁伏興、歸也,千餘殘寇可盡,乃良玉以奪印懷慚,人龍復以歸印觖望,遂逡巡不復深入,致獻忠復熾,皆嗣昌失兩帥之心,玩寇故也。

人龍屯開縣,每以餉乏為辭,頓兵不進。

癸亥,人龍兵噪而西歸。

己巳,官軍敗績於土地嶺。

時張應元、汪雲鳳所將楚兵五千,皆新募,未經行陣,待人龍兵久不至。

獻忠知官軍無後繼,悉銳來攻。

應元、雲鳳簡銳千人搏戰,晨至日中未決。

賊分兵繞後山而下,突入營中,守營新兵皆嘩,賊乘之,前後合圍。

二將連兵死戰,應元中流矢,奮擊突圍出。

賊方渡巴霧河,應元馳赴河上然炮,擊殺一賊帥衣緋者,賊不得渡。

雲鳳苦戰久得脫,渴飲水斗余,臥血凝臆而卒,兵多潰亡。

九月,獻忠、汝才陷大昌。

庚寅,屯夔城山背。

賊行營輜重婦女甚眾,而諸軍多觀望不前,但尾賊後。

所至關隘,防兵多遠遁,賊長驅直過。

二賊合兵趨達州,謀西渡。

丙午,賊渡河,遂入巴西。

督師嗣昌命監軍萬元吉監諸軍西行,尾擊賊。

十月壬戌,獻忠、汝才陷劍州。

甲子,過劍閣,趨廣元,直走一陽一平關。

從間道別出百丈山,將入漢中。

總兵趙光遠守一陽一平甚嚴,

賀人龍、李國奇復整兵而東。

賊乃俞昭化走西川。

丙寅,川兵追賊於劍州,敗績,賊擒四將以去。

官軍轉戰於綿州,逐北至城下,賊渡綿河而西。

十一月庚辰,督師監軍元吉大饗將士於保寧。

以諸軍進止不一,立大帥以統之。

以總兵猛如虎為正總統,張應元為副總統。

癸未,發保寧,趨綿州,諸將分屯要害,元吉督諸軍自間道趨射洪,扼蓬溪以待之。

癸卯,賊屯安岳,知大兵且至,宵遁走內江。

乙巳,猛如虎至安岳,選驍騎逐賊。

元吉與應元屯於安岳城下,以遏賊歸路。

十二月己酉,賊走瀘州,賀人龍等以兵躡之。

辛亥,賊陷瀘州。

瀘州三隅皆陡絕臨江,止立石站一路可北走。

賊既走絕地,元吉謀以大兵自南搗其老營,伏兵旁塞險要,蹙賊北竄永州,逆而擊之,可以盡殲也。

乙卯,元吉兵至立石站,賊營先移渡南溪,官軍隔水追之不及。

癸亥,賊越成都,走漢州德一陽一,復至綿河。

十四年正月丁丑,獻忠、汝才入巴州。

己卯,走達州。

甲申,賊渡違河而東,往新開焚燬驛道,人煙斷絕者七百里。

初,賊南竄,元吉欲從間道出梓潼,扼歸路以待賊。

嗣昌檄諸

軍躡賊急追,不得距賊遠,令他逸。

諸將皆盡向瀘州,賊折而東返,歸路盡空,不可復遏。

賀人龍頓兵廣元不進。

己丑,猛如虎率諸將及賊於開縣,日暮雨作,諸將鹹以人馬乏,請詰朝戰。

參將劉士傑曰:「自瀘州逐賊,馳騖四旬。

僅而及之,惟敵是求。

今遇賊不戰,縱敵失賊,誰執其咎乎?請為諸君先!」揮戈而進。

如虎亦率親兵從之。

士傑奮勇前摶賊陣,連勝之。

獻忠憑高而望,見後軍無繼,左軍皆前卻不進,因以一精一銳繞谷中,出官軍後,馳而下。

左軍先潰,士傑及游擊郭開、如虎子猛先捷皆戰死。

前軍已覆,如虎突戰潰圍出,馬仗軍符盡失。

賊東走巫山、大昌。

監軍元吉赴開縣收召殘兵,祭陣亡諸將,哀動三軍。

嗣昌在雲一陽一聞開縣失利,始悔不用諸將扼歸路之謀矣。

初,賊之西渡違河也,嗣昌策其必入秦,令左良玉自興、歸趣漢中。

及賊東走,嗣昌復檄良玉自夷、夔進剿。

使者憚行,中道返命,曰:「平賊已入漢中矣。」

既慮其言不售也,更使人紿良玉曰:「賊向漢中矣。」

良玉不至,嗣昌之使十九返,良玉曰:「向依督師令,瑪瑙山安得功乎?」

遂撤興、房兵趨漢中。

賊下夔門,無一人攔截者。

賊既度巫山,晝夜疾走興、房山中。

二月,獻忠、汝才走當一陽一,鄖撫袁繼鹹悉兵扼賊於房、竹。

賊走宣城,偵襄一陽一無備,簡二十騎持符,偽為官兵。

己酉夜,至城下,守者驗符信啟關。

賊既入,即揮刀大呼殺門者,城中先伏賊百餘俱起應之,縱火,光燭天。

賊大隊疾馳至,城中大亂,門洞一開。

庚戌昧爽,賊盡入城。

知府王承曾突圍走,兵備副使張克儉、推官酈曰廣死之。

賊焚襄王府,執襄王。

獻忠據坐王宮,坐王堂下,勸之以卮酒,曰:「吾欲斷楊嗣昌頭,而嗣昌遠在蜀,今當借王頭,使嗣昌以陷藩伏法。

王其努力,盡此一杯酒!」因縛王殺之,投一屍一火中。

福清王常澄逃免,潛遣人索王一屍一,已燼,僅拾顱骨數寸以歸。

賊殺宮眷,並貴一陽一王常法,盡掠宮女,發銀十五萬以賑饑民。

襄一陽一守兵數千,軍資器械山積,盡為賊有。

初,左良玉屢破賊,掠其輜重,盡蓄之許州,為獻忠襲取。

良玉在鄖,厝家口貲蓄於襄一陽一,至是復盡為獻忠有。

良玉聞之,同鄖撫袁繼鹹發兵馳援,已不及。

癸丑,賊渡江破樊城。

己未,陷當一陽一、郟縣。

乙丑,陷光州、新野。

三月丙子,督師大學士楊嗣昌自縊於軍。

時李自成已陷河南,福王遇害。

嗣昌以連失二郡,喪兩親藩,度不免,遂自盡。

監軍元吉部署行營,命猛如虎駐蘄、黃,防獻忠東逞。

上以襄一陽一失陷,左良玉違制避賊,削職戴罪平賊。

逮鄖撫袁繼鹹入京。

四月,獻忠焚掠襄一陽一既空,聞左兵漸一逼一,以兵三萬犯應山,知縣章日輝擊卻之。

北至隨州,掠汝寧縣。

難民逸歸,見獻忠面帶刀瘢二,箭創一,方令群盜備干為半月糧,往攻固始,陷光州,漸一逼一麻城。

革、左諸賊在皖、桐,聞獻忠東來,自潛、太至麻城勾合之。

將謀渡江,巡撫宋一鶴擒賊諜,焚其舟。

庚午,獻忠、汝才合兵陷隨州,知州徐世淳死之,合戶被殺,

吏民屠﹃不遺,血流成溝澮。

六月,左良玉敗獻忠於南一陽一之西山。

獻忠西走,與汝才合兵攻南一陽一,晝夜一穴一城,知府顏日愉力拒之。

賊去,陷信一陽一,獲左兵旗幟,

令群盜襲以入泌一陽一,陷之。

癸亥,走隨州。

七月丁丑,獻忠圍鄖一陽一,鄖兵御之多殺傷。

己卯,獻忠宵遁。

總兵黃得功戲下兵叛,西走投獻忠。

獻忠陷鄖西。

羅汝才忤於獻忠,北走合自成,左良玉敗之於鄧州,再敗之於浙川。

辛卯,鄖兵與獻忠戰,敗績。

獻忠以所擒鄖兵人斷一手,縱歸以辱官軍。

督師丁啟睿與左良玉俱屯南一陽一,頓兵不進。

獻忠既拔鄖

西,馬騾器甲,搶獲甚盛。

群盜蟻附之,眾至數十萬。

獻忠屢勝而驕。

八月,東掠信一陽一。

左良玉營多降將,家在鄖、襄,多被獻忠殺掠,人思致死於賊。

良玉乃自南一陽一引兵逆擊獻忠於信一陽一,斬其首將

沙賊,大破之,奪其馬萬餘,降眾數萬。

獻忠負重創,易服夜遁,竄入山中。

良玉軍聲大振,降附日眾,遣諸將分道窮搜獻忠。

戊午,獻忠收餘眾數千,反走向鄖一陽一,驟遇官軍,不戰而潰,棄馬騾二千。

尚有眾二千,趨南一陽一,負創不能馳,保其婦豎,日行三十里,部曲日逃十六七,僅隨數百人。

辛未,良玉自鄖北發,獻忠已過南一陽一,追之不及。

監軍御史汪承詔劾將士觀望縱賊。

羅汝才既北合李自成,自成踞河、雒,有眾五十萬。

獻忠眾散且盡,九月,因汝才以奔自成。

初,獻忠與自成並起延西,以狡詐相雄長。

自陷襄一陽一,嗣昌縊死,自以威名遠出自成右。

及敗來歸,僅從數百騎。

自成方強,欲屈之,獻忠不為下。

自成怒,欲殺之。

汝才知之,一陰一選良馬五百騎資獻忠,令他徙。

獻忠乃盡夜東馳,與回、革諸賊合,入霍山,扼險拒守。

督師啟浚以兵赴商城,旋北行討李賊,獻忠得逸山中。

十月,張獻忠合六營賊,復出攻舒城。

十五年二月乙卯,張獻忠陷亳州。

亳州官吏先已棄城走,賊按兵入城。

三月,獻忠合回、革諸賊,復攻舒城。

四月壬寅,舒城陷。

時舒城無令,參將孔庭訓以兵千人,同編修胡守恆率民共守七閱月,廷訓降於賊,勾賊攻城。

守恆倡舒人死守,賊以洞車一穴一城,穿者數處,守恆督軍民補塞之。

賊射書脅降,守恆燔其書於城上。

越三日城陷,賊執守恆,刃其腹,被數十創以死。

獻忠屯舒城,改曰得勝州。

令降將孔廷訓攻霍山。

河南賊袁時中以兵會獻忠。

乙巳,獻忠合諸賊陷六安。

五月甲戌,張獻忠襲破廬州。

先是,獻忠遣英、霍遊民一陽一為貿易者,潛入廬州城。

適督學御史以較士至郡,獻忠遣賊數百,負書

卷,衣青衿,雜諸生應試者,旅寓城中。

甲戌夜漏三下,獻忠卷甲疾馳入郡,城中賊縱火應之。

城陷,學使者及備兵副使蔡如蘅俱走,知府鄭履祥死之。

廬州城池高深,賊屢攻不能克,至是,一夕而陷。

獻忠斂兵退屯巢湖,略含山、巢縣。

六月辛亥,獻忠襲陷廬江,焚﹃一空,還兵舒城。

八月辛丑,獻忠分三軍:一軍上六安,一軍趨廬州,一軍往廬江三河。

掠雙橋巨舟二百艘。

復大治舟艦於巢湖習水師,因大會群

賊,合水陸五十六營,集於皖口。

壬子,獻忠復陷六安,將州民盡斷一臂,男左女右。

總兵黃得功、劉良佐兵救六安,營於夾山嶺,再戰敗績,得功歸定遠。

獻忠

再陷六安,挫得功、良佐兵,謀渡江入南京,遂僭號改元,刻偽寶,選自宮男子,偽署總兵以下官。

九月,黃得功復以大兵逐之。

己卯,賊悉走潛山,命賊將一堵

牆為殿。

營於山上,步騎九十哨,分營為四,前阻大溝,後枕山險,為持久計。

得功、良佐卷甲疾趨,夜半緣山後噪而升。

賊驚起失措,且前阻大溝,不能成列。

官軍奮擊,賊俞崖跳澗四潰。

追奔六十里,斬首萬餘。

獻忠潰圍走,一堵牆伏林中,焚殺之。

填一屍一溢溪壑,臭達百里。

奪馬騾數萬,賊腹心謀士婦豎俱盡。

十月丙午,劉良佐再破獻忠於安慶,奪馬騾五千,救回難民萬餘。

獻忠引兵西走蘄水。

十一月,獻忠西入楚。

劉良佐旋師淮安,黃得功旋師定遠。

十二月,獻忠復東去,陷桐城,屠之。

初,獻忠西遁,諸軍俱

剿袁時中於穎,故獻忠乘虛突出。

丙戌,陷無為州,遂陷黃梅。

壬辰,陷太湖。

十六年正月辛酉,張獻忠以二百人夜襲,陷蘄州。

明日,令薦紳、孝廉、文學各冠帶自東門入,西門出,盡斬之,遂屠蘄州。

婦女毀城,稍不力,即被殺。

執守道仁和許文岐。

獻忠曾販杭州,識文岐,頗禮之。

文岐一陰一謀圖賊,乃被殺。

時楚兵盡隨良玉東下蘄、黃一帶,惟土兵三百人守蘄水,獻忠乘虛充斥。

三月丁酉,陷蘄水,屠之。

甲寅,左良玉引兵自池口西上,屯安慶。

丙辰,獻忠自蘄水疾馳至黃州,乘大霧攻城。

黎明,城陷。

執副使樊維城,欲降之,罵賊不屈。

賊刺之,洞胸死。

獻忠據府自稱

西王。

麻城諸生周文江倡亂,迎降獻忠。

獻忠大喜,偽授文江知州。

賊尋陷羅田。

五月,總兵方國安率兵七千扼蘄州,獻忠西向武昌。

武昌武備積弛,闖、獻交窺江、漢,時議募兵守城,而庫藏空絀。

楚王有積

金百萬,三司長史貸金數十萬以贍軍,王不應。

大學士賀逢聖家居,倡義捐貲募兵,僉謂宜募土著。

適承天、德安潰兵俱下,楚王盡募之為軍鋒,以長史徐學顏領之,號「楚府兵」。

獻忠沿江而上,悉師破漢一陽一,臨江欲渡,武昌大震,議撤江上兵嬰城守。

參將崔文榮曰:「守城不如守江,守江不如守漢。

磨盤、煤炭諸洲,淺不過馬腹,縱之飛渡,而嬰城坐困,非策也。」

議者不從,賊果從煤炭洲而渡,直一逼一城下。

文榮御之,小有斬獲。

賊攻武勝門,文榮率諸軍拒之,多殺傷。

壬戌,楚府新募兵為賊內應,開門迎賊。

文榮躍馬持矛大呼,殺賊三人。

賊攢矛刺之,洞腋死。

大學士賀逢聖與文榮俱守武勝門,城陷歸家,衣冠北向再拜,以巨舟載其家出墩子湖。

至中流鑿舟,全家溺者十二人。

逢聖一屍一沉百七十日不壞,十一月壬子始出葬。

長史徐學顏與賊格鬥,斷左臂,右手持刀不僕,賊支解之。

楚宗多從賊者。

賊執楚王,盡取爆中積金百餘萬,輦載數百車不盡,楚人以是鹹憾王之愚也。

賊以興籠王,沉之西湖。

屠﹃士民數萬,投一屍一於江。

尚餘數萬人,縱之出城,以鐵騎圍而蹙之江中。

浮一屍一蔽江而下,武昌魚幾不可食。

其遺民數百,多刖斷手足,鑿毀目鼻,無一全角者。

獻忠遂據楚王府,僭稱武昌曰京城。

偽設六部、五府,鑄西王之寶。

開科取士,殿試取三十人為進士,授郡縣官。

初,李自成兵臨漢一陽一不克,聞獻忠取之,自成怒,榜示遠近,

曰:「有能擒獻忠以獻者,賞千金。」

及聞取武昌,復遣人賀之曰:「老回回已降,曹、革、左皆被殺,行將及汝矣。」

獻忠得書而懼,多繼金寶,報使於自成。

自成留其使,獻忠恨之。

六月丙戌,諭平賊將軍左良玉專剿張獻忠,毋老師糜餉。

七月辛亥,方國安合左營副將徐懋德、馬士秀等步騎二萬從蘄州而上,夜擊賊於大冶,斬首千級。

前鋒既勝,左鎮諸軍並進。

忠聞之,戊午,以四賊帥守武昌,為浮橋於金口,悉眾西渡,屯舟師於湖中,謀向岳。

八月壬戌,方國安等進兵黃州,斬偽知府。

癸亥,諸將進次一陽一

邏堡,距武昌三捨。

監紀知縣吳敏師聯絡蘄、黃四十八寨義勇數萬人與師會。

總兵常安國以舟師先進,轉戰金沙州,奪賊舟百艘。

賊騎反走,焚城下諸舟,嬰城自保。

安國等退屯漢口。

丙寅,諸軍齊壓武昌而軍,賊出戰,大敗退入。

官軍逐之,遂入城。

賊開門西走,諸將縱兵屠﹃萬計,遂復漢一陽一併諸屬縣。

張獻忠陷咸寧、蒲圻,距岳州二百里。

沅撫李干德、總兵孔希

貴以兵二萬守城陵磯,盡移岳州居民他避,令軍士詐為居民開門迎賊。

賊入城,伏發,賊盡殲。

留四賊,賊割一耳,貫箭縱回以辱賊。

獻忠怒,益兵進攻。

干德虛立營壘道傍,林中植旗幟,伏大炮,積薪其上。

賊以火攻之,延燒積薪,炮大發,殺賊數百。

賊益怒,水陸並進。

干德飾戰艦中流向賊營,度矢石可及,即止不進,賊連一弩一射良久。

干德度賊矢炮且盡,水陸奮擊,大敗之,三戰三捷。

獻忠乃悉眾二十萬圍岳州,百道俱攻。

力屈城陷,干德希貴俱走長沙。

戊辰,賊前鋒至湘一陰一,湘一陰一民俱空城走。

獻忠分軍為二:一軍下長沙,一軍上荊州。

獻忠欲北渡,卜於洞庭湖神,不吉;三卜,神終不許。

庚辰,獻忠斂舟湘潭數千艘將北渡,忽大風起,覆舟百餘,溺死數千人。

因復還岳州,盡殺所掠婦女,投一屍一江中。

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晝。

遂陸行向長沙,甲申至城下,長沙人民先已走,李干德奉吉王、惠王走衡州。

丙戌,長沙陷,總兵尹先民、何一德降賊,巡撫王聚奎單騎走江夏,推官蔡道憲死之。

先是,武昌陷,聚奎南奔長沙,道憲請還屯岳州,謂岳與長沙唇齒也,併力守岳,則長沙可保,而衡、永無虞。

聚奎屯岳數日,仍南徙,驅萬人入長沙。

所過如洗,慘甚於賊。

尋遁入湘潭。

及賊至城下,呼推官曰:「吾軍中皆知爾名,可速降,毋自苦也。」

道憲挽強一弩一射之。

獻忠怒,攻三日夜而城陷。

執道憲,百計誘降,不屈,磔之。

健卒林國俊等九人追侍道憲不去。

賊勸道憲降時,國俊曰:「如吾主可降亦去矣,不至今日。」

賊云:「爾主不降,爾亦不得生。」

國俊曰:「若我輩願生亦去矣,不至今日。」

賊並殺之。

內四卒奮然曰:「願且延旦夕,葬主骸而後受刃。」

賊義而許之。

於是四卒解一衣裹骸,葬之南郭,畢,四卒自經死。

獻忠既陷長沙,設立偽官,大書偽榜,馳檄遠近。

降賊將先民、一德願效前驅,進取江西。

獻忠悅,偽封世襲伯。

庚寅,賊襲陷衡州,桂王及吉、惠二王走永州。

九月,獻忠拆桂王府殿材至長沙,構造宮殿。

遣兵南追三王,至永州,巡按湖南御史劉熙祚督水師御之,遣兵護三王南行入廣西,而自入永州死守。

一奸一人內應,開門迎賊,熙祚被賊執。

賊欲脅降之,不屈,囚之永一陽一驛中。

閉目絕食,題絕命詞於壁。

賊再三諭降之,臨以白刃。

熙祚大罵不已,遂遇害。

於是全楚皆陷。

戊戌,官軍入岳州。

初,獻忠陷岳州,置偽官守之,悉率群賊南略地。

官軍進復之,偽官俱伏誅。

獻忠屯衡州,復分軍為三:一軍往永州,一軍入廣西全州,一

軍犯江西袁州。

獻忠陷長沙,開科取士。

丙辰,賊前鋒至袁州,獻忠至萍鄉,知縣棄城走。

萍鄉士民牛酒遠迎賊,路相屬。

戊子,賊陷萍鄉,盡焚公廨屋廬,空其城。

忠歸長沙,分兵徇佼縣、分宜。

十月甲子,賊陷萬載,於是瑞安、臨江、新喻、分宜之人俱空。

獻忠遣別將趨連州,南贛兵備副使王孫蘭駐韶州,兵不滿百,

聞之,遽自經。

知府俞城遁,韶民盡逃。

袁州迎降於賊,賊陷袁州。

左良玉以副總兵吳學禮援袁州,次於分宜。

甲戌,進圍袁州,偽將丘仰寰拒守。

都司高山奮身先登,斬賊

二千四百,奪馬六百,擒斬丘仰寰,遂復袁州。

時江西袁州、吉安、臨江人民多徙山谷,官兵一婬一殺獻俘,三郡民所在屯結,以拒官軍。

江西巡撫郭都賢檄撤兵回九江,招土著,戍三郡。

官兵既撤,賊自長沙突至吉安。

丁丑,備兵副使岳虞巒方閱軍於郊,俄報賊至,皆潰,虞巒走。

戊寅,吉安陷,諸縣同日而陷。

賊設偽官,改吉安為親安府,廬陵為順民縣。

賊將張其在發偽檄馳下袁州,兵民皆傾城先竄,賊復入袁州。

獻忠在長沙增兵為九營,四營皆老卒,五營皆新附。

左良玉令馬進忠諸將馳兵赴袁州,馬士秀以步兵上臨湘、岳州,令惠登相規復襄一陽一,劉洪起規復南一陽一。

乙酉,獻忠遣賊將馬賜下臨湘,取米及釜。

方國安遣兵進扼於蒲圻。

十一月壬辰,江督呂大器兵復吉安。

癸巳,獻忠遣四賊將下岳州,沿江設伏,藏輕舟於汊港,以巨

艦載輜重順流下。

副將王世泰、楊文富以兵三千邀擊之。

賊逆流一陽一走,以誘官軍。

官軍爭利溯流上,盡奪其資入艦,舟重不能速行。

賊輕舟四出圍之,夾岸賊兵邀擊官軍,殺溺無算。

方國安等諸將合兵救之,僅奪回文富、世泰,喪師二千、舟二百艘。

岳州軍民空城走,賊疾趨,復陷之。

壬寅,詔承天太監何志孔勞良玉軍,以恢楚有功,加良玉少師,蔭一子,吏士各升秩,大賚各軍。

詔良玉移鎮武昌。

良玉令馬士秀趨長沙,搗賊後;令馬進忠等趨袁、吉,迎擊其前。

甲寅,馬士秀等復臨湘,賊奔岳州。

諸將追至岳州,賊將混天龍步騎數千拒南岸,以輕舟數十順流下邀官軍。

士秀三分其軍,以殿後者交射南岸賊,乘風直上,繞賊舟後反擊之。

賊大敗,盡奪其舟。

南岸賊疾入城,士秀麾諸軍登岸,四面乘城,鱗次入,賊突門復走長沙,斬首四千餘級,遂復岳州。

乙卯,馬進忠等進兵分宜,賊盡竄袁州。

丙辰,進趨袁州,賊開門西走,諸軍逐之三十里,復袁州,盡誅諸偽官,斬首三千級,奪賊馬五百、弓矢數萬。

十二月,張獻忠遣兵陷建昌,又陷撫州、南豐。

獻忠遣人通好於老回回。

時老回回為李自成據荊州,獻忠與修舊好合兵。

李自成既入關,獻忠益橫荊、岳間。

丁亥,獻忠前鋒艾四轉戰至蒲圻,馬進忠御之,再戰敗績。

十七年正月,張獻忠自岳一陽一渡江,虛設偽官於江南,大隊俱往江北。

遂棄長沙,造浮橋於三江口,以一軍過荊州,盡棄舟楫,步

騎數十萬入夔州。

二月,方國安、馬進忠復長沙,左良玉遣兵追賊於沙一陽一。

六月,張獻忠陷涪州、瀘州,蜀王告急,請濟師於南都。

左良玉兵屯德安。

獻忠順流陷佛圖關,遂圍重慶。

悉力拒守,四日而陷,

瑞王闔宮被難,舊撫陳士奇死之。

賊屠重慶,取丁壯萬餘刳耳鼻,斷一手,驅徇各州縣,兵至不下,以此為令。

但能殺王府官吏,封府庫以待,則秋毫無犯。

由是,所至官民自亂,無不破竹下者。

八月,張獻忠進陷成都,蜀王闔宮被難,巡撫龍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

獻忠大索全蜀紳士至成都,皆殺之。

既而懸榜試士,諸生遠近爭赴。

獻忠以兵圍之,擊殺數千人,鹹挾筆握策以死,蜀中士類俱盡。

復大殺蜀民,全蜀數千里蕭條絕無人跡。

時中原多故,諸將無暇西顧,獻忠遂奄有兩川。

李自成敗,益發兵攻漢中,陷之,獻忠逡巡自守不敢出。

未幾,獻忠以病死於蜀中。

谷應泰曰:昔者《周書》越人閔不畏死,三輔縱橫,持斧而出。

以至鄭苦萑苻之警,楚定《僕區》之法,草竊一奸一宄,自古患之矣。

然未有自秦寇晉、豫,由豫入楚、蜀,轉掠江右,旋犯粵西,二十餘年之間,取拔益膳,流血成渠,裡落蕭條,宗社顛覆,若張獻忠之甚者也。

考獻忠與李自成因饑煽亂,並起延安。

孫恩甫叛,盧循即興;仙芝既起,黃巢來附。

同惡相濟,若連矢然。

天禍人國,以有此孽耳。

其時掩捕渠魁,賑恤余一黨一,用張京兆之鳴鼓,兼汲長孺之發粟,平定安集,一長吏事也。

奈何燎原莫撲,滋蔓難圖,嘯聚為群,旁抄郡邑。

揚大作而湖、湘悉陷,黃巾起而山左不平。

使天子有西顧之憂,蒼生有喋血之患者,揆厥亂源,誰執其咎哉!

然而獻忠無他技巧,止以一陰一謀多智,暴豪嗜殺,可乘之敝,正自不少耳。

方夫賊師屢挫,其弱可擒;賊氣方張,其驕可掩;賊一黨一內攜,其釁可間也。

假令良玉太平之捷,一精一銳俱盡,得功潛山之捷。

一屍一填溝壑,便當乘勝追奔,不令逸去,即子儀克新店而收東京,懷仙克河一陽一而滅朝義。

故曰其弱可擒也。

又若襄一陽一初陷,獻忠橫恣,六安再下,獻忠改元。

若能轉敗為功,出彼不意,即元濟氣盛而李夜襲淮、蔡,穎川甫陷而長源規取范一陽一。

故曰其驕可掩也。

又若南一陽一之敗,自成蓄謀以圖,漢一陽一之取,自成懸金以購。

若能用諜出奇,兩虎自鬥,即呂布交疏於袁術,慶緒授首于思明。

故曰其釁可間也。

乃諸臣計不出此。

而天與不取,地險坐失。

遠棄漢州,近防江夏,才屯石站,已渡南溪。

以至萬元吉才同崔浩,不竟其用;李干德、孔希貴智埒淮一陰一,勢絀而走;賀逢聖、蔡道憲忠比睢一陽一,力盡而死。

比至歲月遷延,四分五裂,師老財匱,而天下之大勢去矣。

然予以元和討賊,全倚裴度;建興恢復,獨任武侯。

而楊嗣昌者,白面書生,不嫻將略。

寇氛剽銳,即非郗曇之移疾;大藩蹂一躪,便同孟昶之仰藥。

雖復引義自裁,亦云無鬼,而應元、士傑,尚昧發蹤;如虎、人龍,終乖駕馭。

譬之次律陳濤之敗,中軍石頭之■,為法受惡,亦所不得辭也。

論者又以獻猶據蜀,闖則犯闕,按法行誅,薄乎減等。

而不知獻亂以來,材賦絀於吳、楚,士馬斃於荊、襄,民命塗於中野。

夫是以瓦解土崩,一{厥足}而壞。

譬猶人之死也,獻縶其手,而後闖刺其心;獻甚其胸,而後闖扼其吭。

則獻之與闖,厥罪惟均也。

窮奇、杌,又可以九品差次乎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明史紀事本末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