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羊侃傳:父親為羊祉,《北史》中有傳。羊侃從小長得很魁偉,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羊侃傳

南史白話文

羊侃傳

羊侃,字祖忻,是泰山梁父人。

父親為羊祉,《北史》中有傳。

羊侃從小長得很魁偉,身高七尺六寸,特別喜一愛一文史。

不到二十歲他就跟隨父親在梁州立有戰功,初次出任尚書郎,以氣力而聞名。

魏帝曾經對他說:「郎官們都說你是老虎,莫非是披著虎皮的羊嗎?試裝一次老虎的樣子出來。」

羊侃便伏一在地上,用手挖掘殿上的硬地,直挖到一指多深。

魏帝很讚賞他的壯勇,賜給他珍珠裝飾的寶劍。

魏孝明帝正光年間(520~525),秦州羌人莫折念生佔據秦州反叛,並派他的弟弟莫折天生攻陷了岐州,又進犯雍州。

羊侃作為偏將,隸屬蕭寶寅前去討伐,他射死了莫折天生,天生的部眾潰敗。

由於戰功,羊侃被封為征東大將軍、東道行台,領泰山太守,晉爵為鉅平侯。

早先,羊侃的父親羊祉一直要叫羊侃回南方去,到這時羊侃準備帶著河、濟一帶地區歸附南方,以實現先人的意願。

他的堂哥兗州刺史羊敦暗中知道了,便以所佔州城抗拒羊侃,羊侃率領一精一兵三萬襲擊兗州,未能攻克,就修建十多座城壘來防守。

梁朝對羊侃的賞賜和授職和元法僧完全相同。

魏帝知道後,讓授給羊侃驃騎大將軍、司徒、泰山郡公,長久擔任兗州刺史。

羊侃斬了魏帝派來的使者。

魏人一大驚,便命令僕射於暉帶領十萬軍隊和高歡、爾朱一陽一都等人相繼到達,羊侃軍營中箭已射完,南軍又沒有到達,羊侃便在夜間突圍而走。

走了一天一一夜,才走出魏國地界。

到達渣口時,羊侃的部眾還有一萬多人,馬二千匹。

當準備進南方時,士卒們整夜唱著悲傷的歌曲。

羊侃便拜謝了他們之後說:「你們都懷念故土,請任意選擇離開或留下。」

士卒們都拜辭他以後才離去。

羊侃在大通三年(529)到了建鄴,被任命為徐州刺史,他的哥哥羊默和三個弟弟羊忱、羊給、羊元都被任命為刺史。

羊侃被封為高昌縣侯,累遷任太子左衛率、侍中。

皇帝駕幸樂游苑,羊侃參與這次宴會。

這時,少府送上新造成的兩刃槊,長二丈四尺,圍一尺三寸。

梁武帝便賜給羊侃河南國出產的紫騮馬,讓他騎上一試。

羊侃執槊上馬以後,左右進擊刺殺,極盡其妙,觀看的人都爬滿樹上。

梁武帝說:「這棵樹肯定因為侍中而斷了。」

過了一會兒,這棵樹果然折斷了,於是就將這把槊稱為「折樹槊」。

北人前來歸降的人中,只有羊侃是衣冠士族的後代,梁武帝對他的一寵一愛一超過了其他人,他對羊侃說:「我年輕時用槊,模樣很像你,如今已失去舊模樣了,便覺得不奇特了。」

皇帝又寫了《武宴詩》三十韻給羊侃看,羊侃立即在席上應詔。

皇帝看後說:「我只聽說仁者有勇,如今見勇者有仁,可說是鄒、魯之地的遺風,所以英賢人物不絕。」

當天傳旨讓他進入宮中值日,羊侃上奏說衛士使用的武器不能用。

皇上大怒,因此而坐罪的不止一人。

當侯景叛亂時,果然由於器仗粗劣而誤事。

後來羊侃遷任都官尚書,當時尚書令何敬容主持政事,羊侃和他同在一省,卻從未去交遊拜訪。

左衛蘭欽和羊侃一起在宮中侍宴,說話略有爭執,羊侃便在座上折辱他說:「小子!你用銅鼓買了朱異當父親,韋粲當長兄,怎麼敢講這種不適宜的話!」朱異當時也在酒宴上。

後來參加華林園法會,蘭欽到尚書省向羊侃謝罪。

王銓對蘭欽說:「你能夠向廉頗公屈膝謝罪,更見出你的大美;但是羊公心中還未釋然,能不能再拜謝一次?」

蘭欽聽從了他。

宦官張僧胤曾經去問候羊侃,羊侃說:「我的一床一不是Yan人所能坐的。」

竟不肯讓他走上前去。

當時人議論都讚美羊侃忠貞正直。

太清元年(547),羊侃任侍中,當時正準備大舉北伐,朝廷任命羊侃為冠軍將軍,監修寒山堰事宜。

寒山堰修成之後,羊侃勸元帥貞一陽一侯蕭淵明用水攻彭城,不被採納。

後來魏軍增援大批來到,羊侃又多次建議乘魏軍遠來尚未安定,可立即出擊,第二天早晨又勸他出戰,但均不被聽從。

羊侃便率領他的部隊駐紮在寒山堰上。

當梁軍失敗時,羊侃所率領的部隊結成陣營徐徐而回。

二年,羊侃又任都官尚書。

侯景反叛,攻陷歷一陽一後,梁武帝向羊侃詢問討伐侯景的計謀。

羊侃請求派二千人緊急佔領採石,令邵陵王攻取壽春,使侯景前進不得,退則失去巢一穴一,烏合之眾,自然就會土崩瓦解。

但在商議時許多人認為侯景不敢立即進犯都城,因而羊侃的建議便被擱置下來。

朝廷派王質前去。

羊侃說:「現在肯定失敗了。」

朝廷於是讓羊侃率領一千多騎兵鎮守在望國門。

侯景到達新林時,朝廷又派人追回羊侃入朝作為副職協助宣城王都督城內諸軍事。

當時因為侯景突然來到,百姓們爭先恐後地入城,官民雙方都十分混亂,不再有秩序。

羊侃便劃分區域進行防禦,都由皇室在其間參加防衛事宜。

當時軍隊爭先進入武庫,自己去取武器盔甲,有關方面不能制止,羊侃下令斬了幾個人,這才得以平靜下來。

這時梁朝已建立了四十七年,境內平安無事,公卿們各安其位,連鄉間的士大夫們也都沒有見到兵器甲仗。

賊兵突然來到,官府和民眾都十分震驚。

當時有作戰經驗的老將都沒有了,後起的年輕將領都在外鎮守,城裡只有羊侃和柳津、韋黯。

柳津年老而且有病,韋黯懦弱而無謀略,軍隊的指揮,全由羊侃決定。

羊侃膽量氣力都壯一盛,簡文帝十分依賴他。

當賊寇進一逼一都城時,民眾都十分恐懼。

羊侃宣稱得到外面射進來的書信,說是「邵陵王、西昌侯軍隊已近都城」,眾人心情才稍為安定。

賊寇進攻東掖門,放火焚燒,火勢很旺。

羊侃用水澆滅火焰,並射死了幾個人,賊寇才後退。

朝廷加封他為侍中、軍師將軍。

又有詔書送來黃金五千兩、白銀一萬兩、絹一萬匹用來賞賜戰士們。

羊侃全都推辭不肯接受,羊侃自己的部眾一千多人他都自己取出財物來賞賜他們。

敵人又製造了尖頂木驢來攻城,箭和石塊都沒有辦法制止。

羊侃便製作了雉尾炬,安上鐵箭頭,用油澆灌後,扔到木驢上,一會兒,木驢全被燒光。

敵人又建起東西兩座土山,緊一靠台城,城中人十分驚慌。

羊侃又派人挖地道,一直暗通到土山底下,使土山建造不成。

敵軍又製造登城樓車,高達十多丈,準備從車上往城中射箭。

羊侃說:「樓車太高而壕溝虛軟,來時必然傾倒,我們可以躺在這裡觀看。」

當登樓車一動起來,果然就倒掉了,眾人都十分佩服他的先見之明。

敵軍因連續進攻不能得勝,便修建起長圍圍城。

朱異、張綰商議出擊。

皇帝詢問羊侃,羊侃說:「不行,敵人多日攻城,沒能攻下,所以修建起長圍,是想要招引城內人出去投降的。

如今出擊,假如出動人數過少,不能擊敗敵人;如果出動得多的話,一旦交戰失利,門過於狹窄而橋又太小,必定大受挫傷。」

皇帝不聽,便派一千多人出戰。

還未交戰,這些人就望風退走,果然因為爭先恐後地擠橋而落入水中,死掉大半人。

早先,羊侃的長子羊族鳥已被侯景抓去,侯景將他帶到城下給羊侃看。

羊侃說:「我全宗族人以死來報答皇上,仍恨不足,又怎麼會捨不得這一個兒子。

請早些殺了他。」

過了幾天,侯景又將羊族鳥帶來,羊侃便對兒子說:「我以為你久已死去,怎麼還活著?我以身報國,誓死於戰場,最終也不會因為你而影響我的進退。」

於是他拉開弓射箭。

敵人因為羊侃忠義過人,也沒有加害於羊族鳥。

侯景又派儀同傅士哲喊羊侃出來說話,傅士哲對羊侃說:「侯王從遠方前來問候皇上,為什麼閉門攔阻不讓他馬上進去?尚書是國家的大臣,應當啟奏朝廷。」

羊侃說:「侯將軍出奔之後,歸附國家,以重兵鎮守一方,朝廷給予很大信任和期望,又有什麼苦惱,忽然舉兵前來,豈有為人臣子而這樣做事?我不能聽你的虛妄說辭,開門揖盜。」

傅士哲說:「我在北方的時候,久聞您謙和的品格,希望您能夠脫一次戎服,讓我得以和您相見。」

羊侃於是為他脫一下甲冑,傅士哲瞻望了很久才離去。

他被北人敬仰到這種程度。

後來下大雨,城內的土山崩塌,敵人趁此機會即將攻入城內,戰士們苦戰許久仍難以阻擋。

羊侃便讓人多扔火把,燒成火城斷絕敵軍前進的道路,隨後在城內築城,敵軍沒法進入。

不久,羊侃因病而死於城內,贈為侍中、護軍將軍。

他的兒子羊球繼承了他。

羊侃從小勇一猛強壯,氣力無人可比。

他所用的弓拉到二十石重,騎在馬上用的是六石的強弓。

他曾經在兗州的堯廟塌壁上垂直上行五尋多高,橫走七腳印寬。

泗河橋有幾個石人,每個高八尺,大十圍。

羊侃將它們提起來互相碰擊,全都撞得粉碎。

他一性一情豪放,很一精一於音律,曾經自己製作了《採蓮》、《棹歌》兩支曲子,很是新鮮別緻。

姬妾排列成行侍候,極盡奢侈。

有位彈箏的人陸太喜戴著鹿角爪,長七寸。

一位舞女名叫張淨琬,腰圍只有一尺六寸,當時人都說她能作掌上舞。

又有一位名叫孫荊玉的能夠反身弓腰貼到地上,銜起席上的玉簪。

皇帝送給他歌女王娥兒,太子也送他一位歌女叫屈偶之,兩人都能唱出極為奇妙的歌曲,當時沒有人能夠相比。

初往衡州時,用兩隻船搭成三間通梁的水齋,用珠玉進行裝飾,再加以織成花紋的錦帛,大舉張設帷幕屏幛,陳列女樂。

他乘潮起時解一開纜繩,臨水設下酒宴,塘沿的水旁,擠滿了觀看的人。

大同年間(535~546),魏國派來的使者一陽一斐在北邊時曾經和羊侃是同學,皇帝下詔讓羊侃接待一陽一裴並一同赴宴。

當時有賓客三百多人,食器都是金玉等各種寶物製成的,演奏有三部女樂。

到天黑時,侍從女婢一百多人都手執金花燭。

羊侃不喝酒而喜歡遊玩,成天設宴招待,和一陽一裴同醉同醒。

羊侃一性一情寬厚,有器度。

南歸之後,他曾在漣口設酒宴請客人,有位客人名叫張孺才的,醉酒以後船上失火,牽連燒掉七十多艘船,燒壞的金帛不計其數。

羊侃知道以後毫不在意,讓客人不停地繼續飲酒。

張孺才自覺羞愧和恐懼而自行逃走,羊侃派人去安慰他並讓他回來,仍然像以前那樣對待他。

羊侃的第三個兒子羊昆鳥,字子鵬。

他隨羊侃在台城內,當城陷沒時,逃到一陽一平。

侯景將羊昆鳥的妹妹當小老婆。

讓羊昆鳥回京,並給他十分豐厚的待遇,任命他為庫真都督。

當侯景失敗之後,羊昆鳥暗地準備殺掉他,便跟隨他向東逃跑。

侯景在松江戰敗後,只剩下三條船,便下海準備逃往蒙山。

正值侯景白天休息時,羊昆鳥對船工說:「這裡哪有什麼蒙山,你只管聽我安排。」

便讓船隻直開向京口。

當船行至胡豆洲時,侯景覺察了,大驚。

問岸上人,說是「郭元建仍在廣陵」。

侯景大喜,準備前去依靠他。

羊昆鳥拔刀命令船工將船駛向京口。

羊昆鳥和王元禮、謝答仁的弟弟謝葳蕤,都是侯景最親近的人,這三個人對侯景說:「我們為大王作戰,百戰百勝,自以為天下無敵,而今竟至如此,豈非天意嗎?如今向大王求取頭顱以謀富貴。」

侯景準備跳水逃跑,羊昆鳥拔刀砍去。

侯景便轉身跑入船中,用小刀挖船。

羊昆鳥到船中用槊刺死了他。

侯景的僕射索超世坐在另一艘船上,謝葳蕤假傳侯景的命令將他召來,斬於京口。

梁元帝任命羊昆鳥為青州刺史,封爵昌國縣侯,又兼領東一陽一太守。

攻打陸納時,加封散騎常侍,任西晉州刺史。

羊昆鳥在東關打敗了郭元建,並改任東晉州刺史。

承聖三年(554),西魏圍攻江陵,羊昆鳥趕來救援,未能趕上。

他跟從王僧音在嶺表徵討蕭勃,聽說王僧辯敗亡,便回兵,被侯王真擊敗而遇害,年紀只有二十八歲。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