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孝建二年(455),十一歲,封為山一陽一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晉平剌王劉休祐傳

南史白話文

晉平剌王劉休祐傳

晉平剌王劉休祐,是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

孝建二年(455),十一歲,封為山一陽一王。

明帝即位,因為山一陽一荒僻,改封為晉平王,職位是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

劉休祐平時沒有什麼才能,強梁自用。

大明時期(457~464),不能自己隨意妄行,到了現在貪一婬一欲、好財色,在荊州聚集了很多財貨。

以不足實數的短錢一百貸給別人,田里收穫後要索求白米一斛,米粒都必須全白;如果有碎折的,全部不要。

市場上糴這種米是一斗一百錢。

到時候卻又不要米,而是評米論錢,凡是各種求利都是這樣。

百姓叫苦,不再能維持生命。

後來徵調他為南徐州刺史,加任都督。

皇上因為劉休祐貪婪暴虐,不可以治理民眾,便把他留在京城,派遣州府主要的輔佐官員管理州中的事情。

劉休祐狠毒暴戾,前後違抗皇上不止一次。

在荊州的時候,身邊的侍者范景達善於下棋,皇上召見他,劉休祐留住不讓他去。

皇上憤怒地質問和斥責他,而且擔心劉休祐將來難以制約,想在方便的時候把他除掉。

大明七年(463),皇上的車駕在巖山射野雞,有一隻野雞不肯進入獵場,黃昏的時候將要返回,把劉休祐留下射它,命令他打不到野雞不要回去。

劉休祐當時隨行在明帝的黃旗以內,左右的隨從都在部隊的後面。

劉休祐便馳馬而去,皇上派遣身邊的幾個人去跟隨著他。

皇上返回,前驅的人進行清道,劉休祐的隨從都散去了,不再能互相碰面。

皇上派壽寂之等幾個壯士去追,天已經要黑的時候,趕上了劉休祐,腳踢使他落馬。

劉休祐平素驍勇強壯,有氣力,揮舞拳頭左右排擊,眾人都不得靠近。

有一個人從後面拽他的生一殖器,因而倒在地上,於是就共同拉扯著把他殺死。

派人馳馬告訴了皇上,一路喊著驃騎將軍落馬,皇上聽到後驚訝地說:「驃騎將軍體形大,落馬很不容易!」便派御醫帶著藥品相繼到來,不一會劉休祐的侍從來到,已久氣絕。

用車子送他回到府上,贈封司空。

當時巴陵王劉休若在江陵,當日就用快馬送信報告了劉休若:「我和驃騎將軍在南山射野雞,驃騎的馬驚了,和直閣夏文秀的馬互相踐踏,夏文秀落在了地上,驃騎將軍失控,馬驚得更加厲害,撞到了松樹上,墜地落在了坑裡,當時立即昏了過去,所以馳馬報告弟弟。」

這年五月,追免劉休祐為平民,十三個兒子都遷徙到晉平。

明帝不久生了病,看見劉休祐作祟,便派了使者到晉平去撫一慰他的兒子們。

明帝很快逝世。

廢帝元徽元年(473),允許他的兒子們回到京城。

順帝升明三年(479),說他們謀反,全部賜他們自一殺。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