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何胤傳:八歲時,居喪,哀傷超過成一人。等長大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何胤傳

南史白話文

何胤傳

何胤字子季,過繼給了叔叔何曠,所以改字叫季叔。

八歲時,居喪,哀傷超過成一人。

等長大後,輕薄不羈,很晚的時候才自強好學,以沛國劉王獻為師,學習《易》和《禮記》、《一毛一詩》。

又入了鍾山定林寺去聽內典,其學業都能通曉。

而縱一情曠放,當時的人們卻不知道,只有劉王獻和汝南周..深深地驚異和器重他。

在齊國做官擔任建安太守,為政有恩德信譽,人們不忍相欺。

他常常在伏日和臘日放囚犯回家,都能按時返回。

他曾歷任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

尚書王儉接受詔令撰寫新禮儀,沒有寫完就死了。

又派特進張緒把它續成,張緒又死去,便交給了司徒竟陵王蕭子良。

蕭子良又讓給了何胤,於是設置了學士二十人,幫助何胤進行撰錄。

後來,何胤以國子祭酒的身份與太子中庶子王瑩一起為侍中。

當時何胤單做祭酒,懷疑所穿的衣服。

陸澄博通古事,也沒找到依據,於是便穿著黑色衣服臨場監考。

此後又進行詳細討論,乃用紅色衣服,祭酒穿紅衣,就是由此開始的。

後來鬱林繼承皇位,何胤屬於皇后家族,所以很受親近。

做了中書令,兼做臨海、巴陵王師。

何胤雖然顯貴,卻常常想著止足。

建武初年,他已經在郊外建了房子,經常與徒弟到裡面遊玩和居住。

到了現在於是便想賣掉園宅東去。

還沒有出發,就聽說謝紻免了吳興郡的職務不再回來,何胤恐怕落在他後面,便上表辭職,沒等回答就離去了。

明帝大怒,指使御史中丞袁昂奏表拘捕何胤。

不久又下了詔書釋放了他。

何胤因為會稽的山多有靈異,便前往旅遊,住在若邪山雲門寺。

起初,何胤的兩個哥哥何求、何點都隱遁起來,何求先死,到現在何胤又隱居,世人稱何點為「大山」,何胤為「小山」,也叫「東山」。

兄弟發跡雖然不同,最終都是隱居,世人稱為何氏三高。

永元年間(499~501),他被徵召為太常、太子詹事,都沒有到任。

梁武帝的霸朝建立,引他為軍謀祭酒,並且給他發了聘書,沒有前來。

等武帝登基,詔令他為特進、光祿大夫,派領軍司馬王杲之帶著手詔去傳達意旨,並同時徵召謝紻。

王杲之先到了何胤的住所,何胤恐怕謝紻不出,先是表示可以起身,便穿著單衣,戴著鹿皮巾,手拿經卷,下一床一跪拜接受。

詔令他出山,他卻坐在席上低頭讀書。

何胤於是便對王杲之說:「我從前在齊朝想提出三兩條建議:一是想校正郊丘,二是想另鑄九鼎,三是想建立雙闕。

世上傳說晉室想要立闕,王丞相指著牛頭山說:『這就是天闕,』這是他不明白立闕的意義。

闕,是指象魏,把法令掛在上面,十天後收下。

象的意思是法,魏的意思是位於路口而且高大的樣子。

鼎是神器,有國家首先就要有它。

圓丘和南郊,舊典中並不相同。

南郊是祭祀五帝靈威仰之類,圓丘是祭祀天皇大帝、北極大星的。

以往的朝代合為郊丘,是前輩儒者的巨大失誤。

現在梁德宣告開始,不應該因循前朝的謬誤。

您應該向朝廷說明。」

王杲之說:「在下鄙劣,豈敢輕率地議論國家典章,這應當敬候叔孫生前來呀!」

王杲之從謝籫那裡回來,問何胤的出山日期。

何胤知道謝籫已經應一召,回答王杲之說:「我年紀已經五十七歲,一月吃不完四斗米,怎能再有做官的心情?」

王杲之失色不能回答。

何胤反過來又對他說:「您何不派人傳詔回朝奏表,留下來與我同游呢?」

王杲之愕然地說:「古今沒聽說有這樣的例子。」

何胤說:「《檀弓》兩卷,都是講事物的開始。

從您開始,何必要有先例?」

何胤、謝籫,都是前代的高士,何胤的名譽尤其高邁。

王杲之回去後,把何胤的意思上奏,皇帝詔令供給他白衣尚書的俸祿。

何胤堅決推辭。

又詔令山一陰一把官庫中的錢每月供給他五萬,何胤又不接受。

於是便詔令何子朗、孔壽等人在東山跟他上學。

太守衡一陽一王蕭元簡深深地加以禮敬,每個月中常常乘車登門拜訪,談論終日。

何胤因為若邪山所處的地方狹小,容不下學徒,於是遷到了秦望山。

山上有飛泉,便建起了學舍,以樹林為外援,就山崖做圍牆,另外建了一座小綁室,住在裡面,親自開關門戶,僮僕都不能進來。

山旁種田二頃,講課之餘就由學生跟著遊覽。

何胤起初遷來將要築室的時候,忽然看見兩個人戴著黑冠,容貌偉岸,問何胤說:「您想住在這裡嗎?」

便指著一處地方說:「此處特別吉利。」

忽然又不見了。

何胤依照他們的話作了選擇。

不久山上發了洪水,樹木石頭都被倒拔,只有何胤所住的房子獨存。

蕭元簡便讓記室參軍鍾嶸作了一篇《瑞室頌》,刻在石頭上作為表揚。

後來蕭元簡要離開會稽郡,入山與何胤告別。

何胤送他到都賜埭,離郡三里,於是說:「我自己棄絕了人事,交遊的道路斷絕,不是您貴人降臨山林,哪會重見城鎮。

此地的遊覽,從今就要斷絕了。」

握著手流下了眼淚。

何氏過江後,從晉朝的司空何光開始,都葬在吳地的西山。

何胤的家世年齡都不長久,只有祖父何尚之活到七十二歲。

何胤的年齡趕上了祖父時,便遷移回到了吳地,作了《別山詩》一首,言辭十分淒愴。

到了吳地,他住在武丘山西寺講述經論,學徒們又隨他前來。

東部的郡縣官員路過的,無不全部前來。

何胤常常禁止殺生,有個虞人追逐一隻鹿,鹿徑直跑到何胤跟前,趴下不動。

又有一隻奇異的鳥像是鶴,紅色,聚集在講堂裡,馴順如同家禽。

起初,開善寺的藏法師與何胤在秦望山相遇,後來回到了京城,死在鍾山。

臨死的那天,何胤在波若寺見了一個僧人,送給何胤一個香爐匣和一盒子書,說:「貧道從揚都出發,呈給何居士。」

說罷便不見了。

何胤打開盒子,乃是《大莊嚴論》,世間未有。

查訪這個香爐,原是藏公所曾用的。

又在寺內立了明珠柱,柱便七天七夜放光。

太守何遠把這種情況啟奏了昭明太子,太子欽佩他的德行,就派舍人何思澄送上了手令對他進行讚美。

中大通三年(531)去世,享年八十六歲。

在此以前,何胤曾經生病,妻子江氏夢見神告訴她說:「你丈夫的一陽一壽已盡,既然有了大德,應該獲得延期,你要去代替他。」

妻子醒了敘說了夢中的情景,很快就得病而死,何胤的病卻好了。

到現在何胤夢見了一個神女和八十來個人,都穿著交領的喪服,排列在面前,一起跪拜在一床一下,醒了以後,又一次看到,於是他便讓人安排喪事。

隨後就病重不再好轉。

起初,何胤奢侈於美味,吃飯必定要大量菜餚,後來逐漸想去掉那些太過分的,仍然是吃白魚、鱔脯、糖蟹,還認為是見不到生物。

他對吃蚶蠣有懷疑,就讓門人進行討論。

學生鍾禕說:「鱔魚取艾,驟然屈伸,螃蟹沾糖,躁動更甚。

仁人心意,深懷憂傷。

至於車鰲蚶蠣,眉目內陷,可悲渾沌得出奇,粗殼外裹,無需金人的謹慎。

不衰不盛,連草木也不如,無香無臭,與瓦礫有何異!所以應該長久地供一應廚房,永遠地作為食品。」

竟陵王蕭子良見了鍾禕的議論大怒。

汝南的周..給何胤寫信,勸告讓他吃菜,說:「變化最大的,莫過於死生,活著最重的,無過於一性一命。

一性一命對於它們極其迫切,滋味對於我們可以鬆緩。

如果說關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理論虛假,則十分幸運愉快,如果這種現象果然存在,而托生不止,一往一來,生死成為常事,那麼令人傷心的慘狀,自己也將會遇上。

先生對於血氣之類,雖然沒有親自動手,但是早晨野鴨,晚上鯉魚,不能不從屠宰者那裡取來。

財寶經過了賊手,還為廉士所拋棄,生命遭受了刀割,難道慈者能忍心?騶虞雖然飢餓,但不是自己枯死的草不吃,聽到了它的風格,豈不讓人多有慚愧?先生早就懂得了這些道理,我只是說上幾句提醒一下罷了。」

所以何胤晚年便斷絕了血味。

何胤注《百論》、《十二門論》各一卷,注《周易》十卷,《一毛一詩總集》六卷,《一毛一詩隱義》十卷,《禮記隱義》二十卷,《禮答問》五十五卷。

他的兒子何撰也不做官,有高尚的風範。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