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殷景仁傳:曾祖殷融,是晉朝的太常。祖父殷茂之,是特進、光祿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殷景仁傳

南史白話文

殷景仁傳

殷景仁,陳郡長平人。

曾祖殷融,是晉朝的太常。

祖父殷茂之,是特進、光祿大夫。

父親殷道裕,早年去世。

殷景仁少年時就有宏大的器量,司徒王謐見了,便把女兒嫁給他為妻。

他為宋武帝的太尉行參軍,曾任中書侍郎。

殷景仁不寫文章而敏捷多思,不談禮義而深達情理,至於國家典儀、舊章記載,無不撰錄,有眼光的人知道他是有用世志向的。

他曾經建議請百官薦舉人才,以所推薦的人是否能幹而決定淘汰和錄用,武帝對他十分賞識。

少帝即位,他被補為侍中,多次上表辭讓。

寬厚的詔令滿足了他的請求,任命他擔任黃門侍郎,歷任左衛將軍。

文帝即位,委任和待遇更加厚重。

很快又升為侍中,左衛職務依舊不變。

當時與王華、王曇首、劉湛四人共同為侍中,以風神和才幹,為一時的冠冕,共同陞遷的美事,近代沒有能比得上的。

元嘉三年(426),皇帝親自征討謝晦,司徒王弘進入中書下省,殷景仁身材長直,共同掌管留守任務。

謝晦被平定,他代到彥之擔任中領軍,侍中職務依然如故。

文帝的生母章太后早年死亡,皇上侍奉太后的生母蘇氏非常恭謹。

元嘉六年,蘇氏去世,皇上親自前往哭悼,詔令想遵照兩漢推恩的舊典。

殷景仁認為:「漢代推恩加爵,當時是承襲秦朝的弊端,蔑視儒術,怕不是盛明時代所應循蹈的。

晉朝依照二代,只要是與朝政有關,君主的舉措必定要加以記載,所以賢明的君王一定要謹慎。

主持公道的人應該頒發獎賞而不以私情,奉行天統的人常要約束感情而申明制度,以此立誠信於萬國,留典則於後世。」

皇上聽從了。

遭到了母親的喪事,葬罷以後,被起用為領軍將軍,他堅持推辭。

皇上指示州郡主簿代授,派中書舍人周赳用車把他載上拉到府中。

服喪期滿後,升為尚書僕射。

太子詹事劉湛代替他做領軍,劉湛和殷景仁一向友好,都受到武帝的厚遇,都以宰相相許。

劉湛常常擔當外任。

正趕上王弘、王華、王曇首相繼死去,殷景仁便引劉湛回朝,共同參與朝政。

劉湛入京後,因為殷景仁的地位本來不超過自己,一旦處在前面,心裡非常氣憤。

他知道文帝信任殷景仁,不可轉變,於是便深深結交司徒彭城王劉義康,想倚憑宰相的重位來壓過他。

元嘉十二年,殷景仁升為中書令、護軍將軍,僕射職務依舊,不久又兼管吏部。

劉湛更加憤怒,劉義康聽了劉湛的話,在文帝面前譭謗殷景仁,文帝對他卻更加器重。

殷景仁秘密地陳說了相王的權力太重,對國家不利,皇上認為很對。

殷景仁對親戚和舊友慨歎說:「引薦他入京做官,他反要咬人!」於是稱病請求解職,沒有被允許,只讓他在家養病。

劉湛提議可以派人扮作盜賊在外面把他殺死,認為文帝即使知道,也一定不能傷害最親的親人。

皇上暗中聽到消息,便把殷景仁遷移到西掖門外的晉朝鄱一陽一公主府第中,作為護軍府。

緊連著皇宮,所以他們的計謀沒有得逞。

殷景仁臥病五年,雖然不見皇上,而秘密信件往來不斷,一天中數以十計,朝政大小都要拿來問他。

行跡周密,沒有能發現他們蹤跡的。

即將抓捕劉湛的那天,殷景仁便拂拭衣冠。

臥病時間久了,身邊的人都不明白他的意思。

當天夜裡,皇上走出華林園延賢堂召見了他,殷景仁仍然稱言有腳病,在小坐車裡坐下,捕殺事務的佈置,全都交他辦理。

他代替劉義康做了揚州刺史,僕射、吏部依舊不變。

派使者授了官印,主簿代為授職以後,便覺得病情加重,情理反常。

他的一性一格本來很寬厚,卻忽然變得苛暴起來,問左右的人說:「今年是男婚多,是女嫁多?」

這年冬天下了大雪,殷景仁乘車從廳堂裡出來觀望,忽然驚奇地說:「閣房的前面怎麼會有大樹?」

隨後便說:「我搞錯了。」

病危的時候,文帝說不適合住在州府,讓他回來仍然住在僕射下省。

做州刺史共一個多月去世,有人說看到劉湛在作祟。

追贈為侍中、司空,謚號文成公。

大明五年(461),孝武帝路過殷景仁墓,詔令派人祭祀。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